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公共服務

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公共服務

發布時間:2021-04-30 22:38:46

① 在那裡勞動保障監察大隊

勞動監察大隊是勞動局的一個行政科,是保護勞動者維權的執法隊伍。

② 勞動監察大隊的電話是多少

勞動監察大隊的電話是12333,12333是全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專用號碼。

12333電話服務在民生服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不僅成為廣大群眾了解勞動保障政策信息、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和依據,也提供了一個緩解或解決問題的渠道,將矛盾化解在了萌芽階段。

對於勞動糾紛,勞動監察不是唯一的解決途徑,如果勞動監察大隊不能解決,可以向勞動爭議發生地的勞動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

(2)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勞動監察大隊是隸屬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事業單位,承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權委託的指導開展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行政職能和負責勞動保障監察經辦工作。

主要職責:督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依法辦理各種用工問題,負責勞動合同的推行和管理工作,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及時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協助做好勞動爭議案件的調查取證和調解工作或移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對立案的勞動保障監察案件進行調查取證,並提出處理意見。

2003年,原勞動保障部申請開通了全國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專用號碼「12333」。明確12333用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12370用於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

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熱線是國家重要的民生服務平台,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的建設,將有助於暢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社會公眾的溝通渠道,提高對社會公眾的服務能力。

③ 為什麼我打12333投訴,他們說只負責咨詢,勞動監察和他們不是一個

他們的說法來是不準確的,自且是不負責任的,如果他們不受理投訴,則要主動告話你投訴電話的號碼。你也可以繼續咨詢:勞動保障監察機關的電話,如果沒告知,你可以投訴他們(撥打當地政府的投訴電話或監察委員會的投訴電話)。

「12333」作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全國公益服務電話,主要為社會公眾提供就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工資收入分配和勞動關系等領域的政策咨詢、信息查詢、辦事指南和投訴舉報等公共服務。

④ 勞動監察部門投訴電話,勞動監察投訴電話多少

可以撥打12333投訴有關勞動糾紛的事項,12333是用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的專用電話,當有意向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用人單位的可撥打此電話。

12333是全國統一的勞動行政部門咨詢投訴電話,大多數地區是24小時人工服務。如需區縣勞動行政部門電話,需要撥打114進一步咨詢。

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熱線是國家重要的民生服務平台,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的建設,將有助於暢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社會公眾的溝通渠道,提高對社會公眾的服務能力。

(4)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建後,下發了《關於繼續使用全國性公益服務號碼12370與12333的通知》,明確12333用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12370用於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組建將集中開展電話咨詢服務的宣傳工作,確定統一標識,在社會公眾中培養「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問題找12333」的觀念和習慣,使12333家喻戶曉。

目前「12333智詢通」已覆蓋了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大類政策信息。

勞動監察機構的職權主要包括:

1、宣傳國家勞動方針政策和國家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督促單位和勞動者貫徹執行;

2、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遵守法律、法規、規章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規定的行為;

3、對勞動監察人員進行培訓和監督;

4、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監察職責。地方勞動監察機構業務上受上一級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指導。

勞動監察職責的實施者為勞動監察大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12333

網路-勞動監察

⑤ 杭州勞動局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杭州市勞動局和人事局、社會保障局進行了職責整合,劃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電話是:0571-12345

勞動監察大隊受理范圍:

《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履行下列職責:

1、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督促用人單位貫徹執行;

2、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3、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

4、依法糾正和查處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

(5)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辦法》第九條:

行政相對人實施違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輕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行為危害後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誘騙、教唆實施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實施違法行為的;

(五)在共同違法行為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

(六)未曾因違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規章違法行為而被行政處罰的;

(七)主動中止違法行為的;

(八)具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法規定情形的。

第十條:

行政相對人實施違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處罰:

(一)在共同違法行為中起主要作用的;

(二)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社會安定、經濟秩序、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情節較重或者造成危害後果的;

(三)違法行為造成群眾反映強烈或上訪的;

(四)侵害殘疾人、老年人、婦女、兒童、農民等群體利益的;

(五)執法機關通過新聞媒體、發布公告等方式專門禁止或告誡後,繼續實施違法行為的;

(六)被處罰後2年內再次發生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違法行為的;

(七)對國家、省、市的階段性重點工作造成不良影響的;

(八)以不接受詢問、不提供相關資料等方式無理抗拒、阻撓實施行政執法的;

(九)故意隱瞞事實,出具偽證或者隱匿、毀滅證據的;

(十)被責令改正後拒絕改正的;

(十一)對投訴人、舉報人、證人等實施打擊報復的;

(十二)具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法規定情形的。

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辦法

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聯系方式

⑥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職責調整

1、將原省人事廳、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職責整合,劃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將省政府外事辦公室組織評選省「西湖友誼獎」的職責、外國經濟專家管理和審核簽發聘請外國專家有關證件職責劃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3、將省教育廳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的職責以及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交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
4、將國家外國專家局下放地方的「中等以下教育機構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認可」職責交由省外國專家局負責。
5、增加「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介紹外國文教專家來華工作境外組織資格認可」兩項行政許可。
6、增加統籌協調推動家庭服務業發展促進就業的職責,組織擬定相關規劃、政策及標准,做好職業培訓、勞動關系、社會保險、勞務對接等相關工作,研究擬定對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權益保護政策措施,促進家政服務網路建設。 1?將負責我省公民境外就業管理職責劃給省商務廳。
2?將技工學校的評估認定工作交給事業單位。
3?取消已由國務院、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擴權強縣改革中省政府規定應當交由縣(市)政府主管部門具體實施的事項。
4?取消綜合協調外商投資企業勞動工資政策、制定企業懲處職工基本准則的職責。 加強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和人才開發職責,健全人才培養吸引激勵機制,完善勞動收入分配製度,充分發揮我省人力資源優勢;加強統籌城鄉就業職責,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促進社會就業更加充分;加強統籌社會保障政策職責,建立健全從就業創業到養老的保障和服務體系;加強統籌人才市場與勞動力市場發展職責,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加強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職責,逐步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強統籌協調農民工工作職責,強化勞動監察,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⑦ 勞動監察大隊電話

直接撥打12333是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的電話。

12333是全國統一的勞動行政部門咨詢投訴電話,大多數地區是24小時人工服務。如需區縣勞動行政部門電話,需要撥打114進一步咨詢。

12333主要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業務咨詢、政務公開、投訴舉報、社保賬戶查詢等一系列服務。12333可在全國范圍內使用,撥打12333號碼的收費標准按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規定執行。

(7)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建後,下發了《關於繼續使用全國性公益服務號碼12370與12333的通知》(人社信息函[2009]35號),明確12333用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12370用於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在民生服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不僅成為廣大群眾了解勞動保障政策信息、維護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參考和依據,也提供了一個緩解或解決問題的渠道,將矛盾化解在了萌芽階段。同時,各地在系統建設和業務開展方面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目前「12333智詢通」已覆蓋了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大類政策信息。

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熱線是國家重要的民生服務平台,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的建設,將有助於暢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社會公眾的溝通渠道,提高對社會公眾的服務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12333

⑧ 請問,社會和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

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指的是各省市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局及其下屬的人才服務中心、人才市場等機構。

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機構的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本市關於人力資源服務和促進就業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指導各區縣、系統、行業開展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工作,負責研究本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事業發展規劃並提出建議。

(二)承擔本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和管理的輔助性、事務性工作,承擔大型公益性人才服務活動的具體組織協調工作。

(三)承擔本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公共服務標准化、信息化建設的輔助性、事務性工作。

(8)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功能責任:

1998年以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要素之一的勞動力,其自由流動的訴求越來越強烈。與此同時,政府的公共職能要求進一步強化。通過改革以減少機構重疊、職能交叉與脫節現象,增強政府的協調能力與對社會經濟的宏觀管理能力的社會期盼越來越強烈。

在這種情況下,本屆政府決定不再保留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時成立國家公務員局、保留國家外國專家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組建,旨在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同時統籌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完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統籌全社會的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從就業到養老的服務和保障體系。

作為肩負公共管理職能的部門,她將在兩大領域發揮政府的調控服務功能:一是以促進就業、維護勞動關系穩定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核心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二是以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管理為核心的公共人事管理職能。

新任部長尹蔚民在新部處級以上幹部會議講話指出,這個部門將承擔起擬訂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勞

動收入分配製度、組織實施勞動監察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職責;承擔起公務員隊伍建設、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和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職責;承擔起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職稱制度改革和軍轉安置制度改革等重要職責。

從新部職能的整合上可以看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是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大部制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的一項重要舉措。

此後,這個部門將實現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及人員編制向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轉變;實現行政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轉變。

簡潔與高效,是人民群眾對新組成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熱切期盼。隨著機構的正式運轉,所有進入人力資源市場中的人將會實現無障礙流動,勞動力將回歸經濟社會的基本要素功能,其配置將更加的市場化,更趨合理。

⑨ 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公共服務平台書面審查申報裡面的月度工資總額怎麼填

還書面審核閱讀工資,我怎麼填?那肯定是說好了,工資去填補虧了

⑩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設20個職能處室: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文秘、政務信息、機要、檔案等日常運轉工作;承擔政務信息公開、政務督查、安全保密、後勤保障等工作;負責廳黨組會、廳長辦公會議、年度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的會務組織工作;負責廳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綜合管理廳政府門戶網站;組織辦理有關省人大代表建議和省政協委員提案;綜合協調廳內重要政務、事務。
(二)政策法規處。承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的起草工作;承擔廳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和組織辦理廳外法規性文件徵求意見工作,負責普法工作,指導監督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工作;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承辦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處罰聽證工作;承擔廳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牽頭廳調查研究工作,開展綜合性政策研究,組織協調廳法律顧問和專家咨詢事宜;承擔國內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動態的收集、綜合和研究工作;綜合管理廳宣傳工作,承擔廳新聞發布工作。
(三)規劃財務處(掛綜合計劃處牌子)。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工資增長的中長期規劃和宏觀調控措施並組織實施;編制、下達全省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人員計劃和工資計劃,監督檢查人事計劃的執行情況;完善事業單位工資總額分類管理辦法;負責審核省直納入統發工資范圍的人員和工資總額;綜合管理全省人才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的統計、分析工作,定期發布統計資料和發展預測報告;制定實施全省系統信息化建設的規劃、規范和標准;組織擬訂全省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制度,組織編制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負責社會保險基金分析預警,擬訂應對措施;承擔廳內部審計和財務監督工作;牽頭擬訂中央和省財政各項專項資金分配方案;承擔有關科技項目和國際援貸款項目管理工作。
(四)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擬訂就業工作發展規劃、年度計劃;擬訂勞動者平等就業、創業帶動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跨地區有序流動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負責勞動保障基層工作平台建設,指導和規范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負責畢業生離校後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擬訂就業援助和特殊群體就業政策;擬訂和實施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入境就業管理政策;擬訂全省失業保險發展規劃、改革方案和基本政策並組織實施;擬訂失業保險基金征繳管理使用、費率調整、稽核辦法並組織實施;擬訂失業保險待遇項目計發辦法和給付標准;擬訂失業保險促進再就業、穩定就業經費使用辦法並組織實施;擬訂省級失業保險調劑金管理辦法、分配使用方案並組織實施;建立失業預警制度,擬訂預防、調節和控制較大規模失業的政策,保持就業形勢穩定。
(五)人才開發和市場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省人才工作宏觀政策和人力資源發展規劃,開展市縣黨政領導班子人才目標責任制考核;綜合管理全省人才開發工作,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編制發布人才開發目錄;組織實施全省高層次和緊缺急需人才引進項目;組織開展區域人才資源開發交流與合作,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對口支援地區幹部選派工作;參與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和企業人才的統計工作;承擔廳人力資源市場方面的行政許可,指導和管理職業中介機構;擬訂企事業單位有關人員調配政策和特殊人員安置政策,承辦在杭省部屬企事業單位人員錄用引進的審核和調配工作;承辦有關省部屬單位因公出國(境)人員的審查工作。
(六)軍官轉業安置處。擬訂全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省部屬在杭單位軍轉幹部接收安置工作;負責軍隊轉業幹部隨調配偶安置和隨遷配偶、子女落戶等工作;擬訂全省軍隊轉業幹部教育培訓政策,負責指導各地、各部門軍隊轉業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和落實部分企業軍轉幹部解困和穩定政策;承擔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承擔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七)職業能力建設處。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政策,指導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組織擬訂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規劃和政策,負責管理企業在職職工、社會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工作;制定實施全省職業技能資格制度;擬訂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健全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綜合管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擬訂我省技工院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綜合管理全省技工院校,承擔技工院校招生辦公室的工作。
(八)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負責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管理工作,擬訂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省高層次、緊缺急需專業技術人才和學術技術帶頭人的選拔、培養,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的選拔管理工作;負責全省博士後綜合管理工作;負責吸引留學回國人員來浙工作、創業、為浙服務政策的擬訂和管理協調工作,歸口管理留學人員創業園,承辦來浙定居專家工作;負責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辦法,推行專業技術職業資格制度,管理協調全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價和資格考試工作;承擔省博士後工作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九)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全省事業單位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並指導實施;擬訂事業單位人員聘用政策,負責推行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負責推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制度,擬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競聘上崗、培訓、獎勵懲戒、申訴控告等政策規定並指導實施,負責省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的核准;擬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政策並指導實施,負責省屬事業單位招聘方案的備案工作;組織實施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登記管理制度;參與全省事業單位人員及機關工勤人員統計工作;承擔省屬事業單位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農民工工作處。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農民工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牽頭負責推動家庭服務業發展促進就業工作;指導、協調農民工工作信息建設;承擔省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日常工作。
(十一)勞動關系處。擬訂勞動關系協調和經濟結構調整中涉及職工安置權益保障政策;制定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實施規范;擬訂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指導勞動標准制定工作;擬訂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政策,指導和監督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和企業負責人工資收入分配;參與省級勞動模範的評定工作;承擔省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辦公室工作。
(十二)工資福利處。負責統籌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工作;牽頭推行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福利政策和離休退休政策並組織實施;牽頭擬訂全省公務員與企業相當人員的工資調查比較制度和政策;參與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統計工作;負責監督省直工資統發的執行情況;指導、監督各地和部門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工作;參與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十三)養老保險處。制定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和其他勞動者以及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發展規劃、改革方案、基本政策並組織實施;制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率確定辦法、基金征繳和管理、個人賬戶管理政策;制定養老金計發的待遇項目、給付標准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辦法;制定省級養老保險調劑金管理辦法、分配使用方案並組織實施;負責調整企業職工疾病、非因工死亡待遇及其供養直系親屬和非因工傷殘職工的待遇政策和給付標准,負責調整企業精減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標准;完善企業職工離退休政策及工齡、繳費年限計算政策;負責參加省本級職工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退休審批及視同繳費年限的核准;制定補充養老保險政策和辦法,負責在杭省部屬單位補充養老保險方案備案工作。
(十四)醫療保險處。擬訂醫療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推進城鄉統籌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負責制定基本醫療保險的用葯和醫療服務項目的范圍及支付標准並組織實施;擬訂定點醫療機構、葯店的醫療保險服務管理、結算辦法;擬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和機關企事業單位補充醫療保險政策和管理辦法;擬訂並組織實施省級單位職工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省本級離休人員、醫療照顧人員和子女統籌醫療管理辦法;負責省本級醫療機構和葯店定點資格認定和考核。
(十五)工傷生育保險處。擬訂並組織實施全省工傷、生育保險規劃、政策和標准,以及全省工傷、生育保險費率管理辦法;擬訂並組織實施全省工傷預防、工傷認定和職業康復政策,指導全省執行工傷傷殘等級、因病非因工喪失勞動能力鑒定標准;組織擬訂全省康復機構、殘疾輔助器具安裝機構的資格標准;負責在杭省部屬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傷認定工作。
(十六)農村社會保險處。擬訂全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的發展規劃、基本政策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方面擬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資金管理辦法;提出征地方案中有關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措施落實情況的審核建議。
(十七)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處。擬訂全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辦法並組織實施,依法對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征繳、管理、調劑、運營、支付和保值增值等情況進行監督;建立健全基金監督網路和監督舉報系統,查處基金管理的重大違紀案件;負責全省參保單位各類補充保險承辦機構基金管理合同的備案,並對其運營情況實施監督;制定全省社會保險內部審計規則和內部審計人員資格認證制度;指導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綜合協調各項社會保險政策制度,牽頭組織對綜合性社會保險政策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十八)仲裁信訪處。統籌擬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製度及其政策;負責全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的資格培訓、考核、認定工作;負責對全省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行政機構的監督、檢查、業務指導以及對鄉鎮勞動關系協調委員會的工作指導;負責來信來訪處理;指導開展系統的平安創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十九)人事處。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幹部教育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的表彰獎勵工作;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工資、教育培訓、職稱評聘等管理工作;負責廳幹部職工因公、因私出國(境)管理。
(二十)離退休幹部處。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直屬機關黨委。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閱讀全文

與浙江省勞動保障監察公共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