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人工智慧創造世界

人工智慧創造世界

發布時間:2021-08-13 23:50:39

『壹』 人工智慧發展是怎樣的對地球會有怎樣的影響

全球心力衰竭的患者約2600萬人,我國占據了將近一半的人數,初步估計,我國至少有70萬人患有嚴重的心力衰竭。對於那些重症患者來說,想要延續生命便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只可惜全球的器官捐獻情況並不樂觀。目前,我國每年實施的心臟移植手術只有400例左右,這就意味著很多人,因為沒有合適的供體而死。難道如今的醫療技術,真的沒有辦法改變這種現狀嗎?


5

人造心臟本身就是一個科學產物,只要它的出現對人類的利大於弊,我們就不必太過排斥。其實我國並不是第一個擁有人造心臟的國家,早在2019年4月15日,以色列的專家就利用3D技術,創造了世界上的第一顆心臟。相信在不久之後,人工心臟的運用,將會讓心臟病患者脫離病痛的折磨。

『貳』 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成為世界霸主嗎

人工智慧會取代一些人們在工作,基於「五秒鍾准則」,李開復預測,翻譯、新聞報道、助理、保安、銷售、客服、交易、會計、司機、家政等工作,未來10年將有約90%被人工智慧全部或部分取代。同時,他也認為,大部分工作將轉變為新的工作形式。


就全人類的工作進行一個粗略的估計,李開復預測,約50%的人類工作會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那麼目前正身處這些易被取代的行業的人們應該如何應對呢?「要往深度思考,要跨領域,要知道人工智慧的限制是什麼。」李開復表示,人工智慧是在單一領域基於大數據進行客觀判斷的系統,因此人要做的是往戰略型、跨領域的方向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但是人工智慧是由人類創造的,不會成為霸主。

『叄』 人工智慧誰發明

其實這個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沒有一個具體的人。早期比較有名的人物有:
圖靈:計算機界的大哥大,少年天才,結果是個基佬,被人發現,然後給隔離治療了,最後吃蘋果中毒死了,蘋果的起源就是來自這個人,所以這個是最有名氣的。
巴貝奇:著名的敗家子,父親是銀行家,家裡很有錢,最早的計算機發明人,在沒有電的時代就創造出了純機械計算機,你不會想到這貨最後是窮死的。
馮諾依曼:這貨也很有名,只是怎麼看他都不如圖靈和巴貝奇奇葩,因為這貨是個數學家。其製造的計算機參與了原子彈的研製。因為其論文是他和另外兩個人合作的,但是另外兩個人沒有署名,所以他被帶上了一頂灰帽子,有欺世盜名的不光彩。不過不管怎麼說,他依舊是歷史上的大哥,過去幾十年的計算機體系都是沿用馮諾依曼的理論所創建的。不過以後可能會變了,在互聯網思路和量子計算機的情況下,計算機的結構要發生重大轉變了。
約翰·阿塔那索夫:也提一提他把。和巴貝奇不同的是這貨有錢,白手起家自己開公司,最後把公司交給兒子打理,自己去搞發明創造去了。所以他是個實幹家,名副其實的造出來了計算機。但是他自認為最牛逼的不是造計算機,而是發明了一套能幫助人們學英語的音標。結果我們到現在也沒看到他的音標。
人工智慧伴隨著計算機的誕生而不斷發展,事實上,平均每10年,人工智慧就爆發一次人工智慧要逆天的了豪言壯語,然後大家開始投資這個領域,拿到錢之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人工智慧的話題就會消失一段時間。
從總體上看人工智慧的發展,演算法的豐富,每年都在不斷的刷新著。從事這個研究的人,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只是這是一場長跑,絕不是一夜之間就成功了的事情。路漫漫其修遠兮~

『肆』 人工智慧的發展

人工智慧將取代「 重復性工作 」 並不是什麼新聞。未來那些繁重的、重復的、沒有創造性、藝術性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慧逐步代替,比如建築工人、司機、快遞員、保姆、銀行業務員、電話客服、倉庫管理員、收銀員、清潔工、銷售等工作。
這實際上意味著這些工作將實現自動化,就像機器人在無數工廠中所做的一樣。機器人使應該執行這些任務的人員幾乎無法工作。
不僅如此,法律,酒店,營銷,醫療保健,會計等領域的許多「白領」任務都受到不利影響。這種情況似乎很可怕,因為科學家只是在廣泛研究和開發AI時才摸索。人工智慧正在迅速發展(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它)。
一些人認為,人工智慧可以創造比以往更多的新工作。按照這個思想流派,人工智慧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引擎。人工智慧將消除低技能的工作,並有效地創造遍及經濟所有部門的大量高技能工作機會。
例如,如果AI完全適應語言翻譯,它將對高技能的人工翻譯產生巨大的需求。如果基本翻譯的成本下降到幾乎為零,這將鼓勵更多需要此特殊服務的公司將其業務擴展到國外。
對於那些使用不同於所在社區語言的人來說,這種幫助將不可避免地為高技能翻譯創造更多的工作,促進更多的經濟活動。結果,由於工作量的增加,將有更多的人被僱用在這些公司中。
促進國際貿易是我們「全球」時代最大的好處之一。因此,是的,人工智慧將消除一些工作,但會創造更多的工作。
人工智慧這兩年的發展受到了各行各業的重視,現在很多的行業已經出現了實際的應用,醫療、遠程家庭、工廠生產都有應用。此外,催生新的產業、新的職業,如機器人操作人員、數據科學家等,引導人類去做更有意義的工作,創造更多社會價值。
隨著各個行業加大研發的投入,在未來人工智慧的產業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而且在未來有可能會推動新一輪的經濟增長,這也是國家越來越重視人工智慧的原因。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伍』 人工智慧發展史

歷史 突飛猛進

1950年阿蘭·圖靈出版《計算機與智能》。

1956年約翰·麥卡錫在美國達特矛斯電腦大會上「創造」「人工智慧 」一詞。

1956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展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軟體的工作。

1958年約翰·麥卡錫在麻省理工學院發明Lisp語言———一種A.I.語言。

1964年麻省理工學院的丹尼·巴洛向世人展示,電腦能掌握足夠的自然語言從而解決了開發計算機代數詞彙程序的難題。

1965年約瑟夫·魏岑堡建造了ELIZA———一種互動程序,它能以英語與人就任意話題展開對話。

1969年斯坦福大學研製出Shakey————一種集運動、理解和解決問題能力於一身的機器人。

1979年第一台電腦控制的自動行走器「斯坦福車」誕生。

1983年世界第一家批量生產統一規格電腦的公司「思考機器」誕生。

1985年哈羅德·科岑編寫的繪圖軟體Aaron在A.I.大會亮相。

90年代A.I.技術的發展在各個領域均展示長足發展————學習、教學、案件推理、策劃、自然環境認識及方位識別、翻譯,乃至游戲軟體等領域都瞄準了A.I.的研發。

1997年IBM(國際商用機械公司)製造的電腦「深藍」擊敗了國際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

90年代末以A.I.技術為基礎的網路信息搜索軟體已是國際互聯網的基本構件。

2000年互動機械寵物面世。麻省理工學院推出了會做數十種面部表情的機器人Kisinel。

現在 流行擋不住

商業上的成功,成為實驗室研究工作的催化劑。A.I.的邊界正一步步向人類智慧逼進。

全球的高科技實驗室不約而同盯上了A.I.大腦,這其中響當當的名字包括卡內基·梅隆大學,IBM和日本的本田汽車公司。

在比利時,Starlab(星實驗室)正開發種能取代真貓大腦工作的人工大腦。據「人工大腦網站」報道,它將擁有約7500個人工腦神經細胞。它將能自如地操控貓咪行走,玩耍毛線球。據估計它將在2002年完成。

軟體在將復雜決策程序化整為零方面取得突破。像外貌識別等看似簡單的人類能力實際涉及廣泛、復雜的認知和判斷步驟。今天的電腦軟體越來越精於模仿人類最精細的思維。而計算機硬體在追趕人腦能力方面亦不遺餘力。

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電腦————位於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勞倫斯·立弗摩爾國家實驗室的IBM制「ASCI白色」已經是有人腦0·1%的運算能力。

IBM正在研製的「藍色牛仔」(BlueJean)的每秒運算能力估計將與人腦相當。IBM研發部主管保羅·霍恩說BlueJean將在4年後開始運行。

斯坦福大學A.I.領域的首席專家埃里克·霍維茲及其許多同行相信,A.I.技術迎來突破發展的日子近在眼前,那時,A.I.將細分並派生出跨越出廣泛領域的學科。

未來 聰明過人?

關於A.I.人們最迫切希望知道的問題是,它真能和人一般聰明嗎?許多科學家相信,這只是個時間上的問題。A.I.軟體設計師庫爾茲維爾認為遲至2020年A.I.即可聰明過人。IBM的霍恩估計比較保守,他認為A.I.趕上人還需要40—50年時間。AT&T的斯通則說他的目標是在2050前組建一隻能挑戰曼聯的A.I.足球隊。他這不是開玩笑。

在許多方面,A.I.大腦比人類更有優勢。人腦的學習吸收新知識的過程非常慢。要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至少得半年或兩三年時間(吹牛廣告中的例子除外)。而要讓A.I.學會講法語,只需為它裝上一個說法語軟體,數秒之間一個A.I.法語專家便誕生了。

另一個更難解答的問題:A.I.是否能擁有情感。目前沒有人有把握回答這個問題。

於是剩下一個最可怕的問題:A.I.機器人能變得比人類更聰明,並反戈一擊與人類為敵?庫爾茲維爾、技術學家比爾·喬伊認為這並非不可能。霍恩在這個問題上拿不太穩。

霍恩認為雖然電腦的粗略運算能力可超過人類,但它不可能具備人類所有精細的特徵,因為人類對自己的大腦擁有的許多微妙能力並不了解,更無從仿模相應軟體。

庫爾維茲的看法比較樂觀,他認為人類在開發超級A.I.的同時,在對它們的引導和管理方面也將相應提高,因此將永遠走在前面,掌握控制權。

『陸』 求一個動漫男主創造了一個人工智慧,結果人工智慧把一些人帶到了異世界。

Caligula

網頁鏈接

『柒』 「認識不僅反映世界,而且創造世界」 認識可以創造世界嗎

可以。「認識不僅反映世界,而且創造世界」闡明了意識具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內的能動作用。

意識的能動作用: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容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1)意識對改造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2)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製作用。

(7)人工智慧創造世界擴展閱讀:

意識產生:

1、沒有思維主體及思維活動就不可能產生意識。思維主體可對信息進行能動操作(如採集、傳遞、存儲、提取、刪除、對比、篩選、判別、排列、分類、變相、轉形、整合、表達等等作業)。思維主體既有自然進化而形成的動物(比如人類),也(會)有逐漸發展完善的人工智慧產品。

2、意識的產生需要能量,意識的存在和傳播需要介質(物質),總之,意識的存在是依附於物質的。意識與其物質載體本身的現象往往並不是一回事。撇去載體的因素,意識不佔據空間,而物質存在是占據空間的,這就是意識與物質的根本區別。

閱讀全文

與人工智慧創造世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