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圓珠筆是誰發明的
圓珠筆是比羅和他的兄弟格奧爾格發明的。
1943年6月,比羅和他的兄弟格奧爾格(一位化學家)向歐洲專利局申請了一個新專利,並生產了第一種商品化的圓珠筆——Biro圓珠筆。
英國政府購買了這個專利圓珠筆的使用權,使得這些圓珠筆可以被英國皇家空軍的機組人員使用。除了比傳統鋼筆更堅固以外,圓珠筆還能夠在低壓的高空中使用(在高空中,傳統自來水筆的墨水會溢出)。
(1)油筆發明擴展閱讀
1948年,中國第一支國產圓珠筆在上海豐華圓珠筆廠誕生。改革開放以後,在巨大的出口需求帶動下,制筆廠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
中國國家有關部門於2011年啟動了「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制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國家撥款近6000萬元支持相關科研機構、企業針對中性墨水製造、筆頭不銹鋼線材、加工設備等開展科技攻關。
經過不懈努力,項目於2015年通過「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驗收,實現了一系列技術突破。長期以來,困擾中國制筆行業的「進口依賴」困局,開始被逐漸扭轉。
筆頭產品的生產工藝是國外企業的核心機密,王輝綿他們必須自主開發一套前所未有的煉鋼工藝。沒有任何參考,只能不斷地積累數據、調整參數、設計工藝方法。
經過五年數不清的失敗,在電子顯微鏡下,太鋼集團終於看到了「添加劑」分布均勻的筆尖鋼,試驗在2016年9月取得成功。大規模煉鋼十多次後,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鋼材終於出爐了。這批直徑2.3毫米的不銹鋼鋼絲,可以驕傲的寫上了「中國製造」的標志。
⑵ 圓珠筆是誰發明的是怎樣發明的
圓珠筆是利用鋼珠的旋轉把油墨寫到紙上的一種書寫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圓珠筆傳入中國。精明的商人大做 「原子筆」的廣告,借不久前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彈的餘威來打開銷路。其實,「圓珠筆」與原子並無關系,只是讀音相近而已。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人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1936年,匈牙利的比羅在新聞印刷廠承擔文字校對工作,在用鋼筆改清樣時,常常發生浸潤模糊現象,為此,比羅開始琢磨,能否試制一種其它的書寫工具來代替鋼筆。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用一根鋼圓管灌滿速干油墨,在一端裝上鋼珠作為筆尖。然後,他在各種能書寫的材質上進行書寫試驗,發現均可留下抹不掉的痕跡,而且筆管內的油墨也不易溢出,試驗成功了。1940年人,他又對其發明進行了改進,於1943年7月10日申請了專利,1945年開始投入市場。
圓珠筆與自來水筆不同,由於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筆頭上自由轉動的鋼珠帶出來轉寫到紙上,因此不滲漏、不受氣侯影響,並且書寫時間較長,省去了需經常灌注墨水的麻煩。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來。目前,僅日本一年就要消耗4億支圓珠筆。
⑶ 圓珠筆是哪年發明的
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的發明者叫約翰·勞德,是美國人。
1936年,匈牙利的比羅試驗新型圓珠筆成功了。1943年7月10日申請了專利,1945年開始投入市場。
⑷ 第一支圓珠筆是誰發明的
比羅先生 比希先生 勞德先生
在圓珠筆發明之前,寫字是一種十分冒險的事情。用自來水筆寫字,你必須經常把筆蘸到墨水瓶里灌水,還不得不忍受經常漏水的煩惱,最後黑墨(中國發明的)在紙上幹得很慢。
這些問題於1888年10月30日,首先被一個叫做約翰?勞德的鞣革工人解決了。之後他對此發明進行了專利登記。他發明了一種筆尖帶有一個旋轉圓珠的,能從墨水囊中不斷獲得墨水的鋼筆。盡管這種鋼筆還是漏水,但是在皮革上寫字要比自來水筆好使得多。勞德先生沒有充分利用它的專利。假如他利用了,我們今天所談論的就應該是「勞德」牌圓珠筆而不是「比羅」牌圓珠筆了。
匈牙利人拉茲羅?比羅(1899—1985)最初學習醫學,但是沒有畢業。他在從事新聞業之前做過催眠術士和賽車手。
比羅對新聞墨水和自來水筆里的墨水乾燥時間的差異感到好奇,就和搞化學的兄弟格奧吉試驗將一個小型的圓珠安裝到鋼筆上,鋼筆隨著圓珠的轉動將墨水引到筆尖。從此,比羅圓珠筆誕生了。
兄弟倆於1938年將這種圓珠筆申請了專利,1940年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移民到了阿根廷,並於1943年在那兒重新申請了專利。這種筆的早期用戶之一就是英國的皇家空軍,因為他們發現這種筆在高空中書寫性能良好。皇家空軍的使用使得「比羅」這個名字在英國成為了圓珠筆的同義詞。
第一批向公眾出售的比羅圓珠筆生產於1945年。同時,比羅將生產筆的方法授權給法國人馬塞爾?比希。
比希將自己的公司取名為「BiC」,他將比羅的筆進行改裝之後,建立起了批量生產線。這意味著這種筆的銷售價格將極為便宜。
今天,BiC圓珠筆是全世界圓珠筆市場的領頭羊,年銷售額為13.8億歐元。2005年,他們銷售了他們的第1000億枝筆。暢銷的BiCCristal圓珠筆每天的銷售量為1400萬件。
阿根廷人為了表示對比羅的尊敬,定於每年9月29日他的生日這天為阿根廷的發明家節。
⑸ 圓珠筆是誰發明的
科學技術像一把改造自然的萬能鑰匙?當人們用它打開未知的世界的第一道大門之後,必然又要用它去打開第二道大門?第三道大門……
在華特曼發明自來水筆4年後的1888年,美國的勞比提出一種完全不同於自來水筆的新式筆?這是在筆尖上裝一個圓珠,書寫時,隨著圓珠的滾動,把墨水留在紙上,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圓珠筆"?
由於技術問題,勞比的發明沒有成功?
1943年,匈牙利一個印刷廠的校對員名叫拉茲羅?約瑟夫?比克,他發現機器上剛印好的清樣含水分多,用自來水筆改正,會發生浸潤模糊的現象?為了克服這種現象?他便經常琢磨使用各種辦法來進行改進?比克找來一根圓管,裝上液質顏料,把筆尖改成鋼珠,使這種筆書寫流暢,從而製成了世界上的第一支圓珠筆?後來,他將這項發明提供給了英國皇家空軍,於是第一批商業化的圓珠筆便由英國的一家飛機製造廠生產出來了?
當時,美國一個名叫雷諾的商人看到了這種圓珠筆,他以商人的敏感,認定這是一項大有發展前途的產品?於是,他對這種圓珠筆一邊從外型上進行加工改進,一邊又大國進行宣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雷諾的宣傳廣告幾乎遍及了世界五大洲,恰好就在這個時候,原子彈在美國製造成功了,雷諾為了聳人聽聞,招徠顧客,便把"原子"之名加在圓珠筆上,命名圓珠筆為"原子筆"?
⑹ 圓珠筆是哪個國家的誰發明的
美國。
最早出現圓珠來筆這一名自稱的時間是1888年,是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記者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6)油筆發明擴展閱讀:
圓珠筆比一般鋼筆堅固耐用,但如果使用保管不當,往往寫不出字來,這主要是因干固的墨油粘結在鋼珠周圍阻礙油墨流出的緣故。油墨是一種粘性油質,是用胡麻子油、合成松子油(主含萜烯醇類物質)、礦物油(分餾石油等礦物而得到的油質)、硬膠加入油煙等而調製成的。
在使用圓珠筆時,不要在有油、有蠟的紙上寫字,不然油、蠟嵌入鋼珠沿邊的銅碗內影響出油而寫不出字來,還要避免筆的撞擊、曝曬,不用時隨手套好筆帽,以防止碰壞筆頭、筆桿變型及筆芯漏油而污染物體。
如遇天冷或久置未用。筆不出油時,可將筆頭放入溫水中浸泡片刻後再在紙上劃動筆尖,即可寫出字來。
⑺ 油筆和電子表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圓珠筆的發明人是匈牙利記者比洛和他的哥哥奧爾。
山崎淑夫:發明液晶電子手錶
1965年山崎淑夫大學畢業。日本青年總是很喜歡任職於大企業,他們認為這樣比較牢靠。當時的山崎淑夫第一想去豐田汽車,第二是喜歡東芝,第三是松下。但他的指導教授卻給他寫了一封信,推薦他去一家名叫精工舍的小公司上班。他猶豫了很久,但最終還是聽從了教授的意見。這家製表公司今天的全稱便是大名鼎鼎的精工愛普生的母公司。
這一去,他便在這家當時名不見經傳的精工製表公司一直干到今天,當年的青年如今已是一頭華發。然而很多時髦青年今天看到這位老人,可能還不知道自己的手腕上就戴著人家的發明——山崎淑夫是液晶顯示電子表的發明人。小小的電子表是山崎一生最引以為豪的發明。
「我進入精工公司後一直從事研製工作,沒日沒夜地做,周圍的雇員都是一樣拚命的。」 每當向媒體或者後輩說起這件成功的往事,山崎總是感到十分欣慰,「研究定位在新手錶的研製上,當時還有很有日本企業沉迷於機械式手錶的成功,但是我認為消費者期待更好用的手錶。」
為了新手錶,他一個人單槍匹馬苦苦鑽研,經常是在別人下班以後還在廢寢忘食地反復試驗。精工製造的老社長注意到了這個勤奮的年輕人,給了他很多關照。大約失敗了數百次之後,4年後的精工拿出了第一塊液晶顯示電子手錶。
就在產品即將投放市場前夕,社長還在問山崎,問他有沒有把握成功,言下之意是如果沒把握,現在收手還來得及,但山崎堅定地回答有把握。精工企業遂投入了巨資,打出了「精工表」品牌。在1973年,精工製造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塊液晶顯示式數字石英手錶「精工石英06LC」。
事實證明,液晶電子表以其精確、廉價、節電和款式多樣化的優點,廣受青睞,帶動了手錶行業的一場革命,精工表的利潤迅速提升,其他日本廠家也紛起效尤。精工製造也是憑借了小小的電子表,一舉趕上東芝和松下。
山崎淑夫由此悟出了道理:世上無難事,關鍵是事在人為。一個公司起初沒有名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甘墮落,不思進取。「只要有不斷創新的思想,腳踏實地不斷努力,企業就會由小變大,產品就會由不知名到躋身於世界知名品牌之列。」山崎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啟迪著後來人。
從電子表到列印機:研發氛圍造就經理人
早在上一世紀60年代,精工舍就有著濃郁的技術研發氛圍和「自由奔放」的工作風格,類似美國企業的研發氛圍將精工與很多日本企業區分了開來,對山崎也影響很大。
與許多大公司不同的是,這里的研發並不規定一個特定的題目,也不局限在當時公司的主營業務鍾表製造當中。研究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覺選擇課題進行研究,除了電子手錶之外,山崎的研究課題就是目前得到廣泛應用的液晶顯示體。
液晶現在是一種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材料,但在40年前幾乎不為人知,周圍進行其他開發工作的研究人員也常常對這項工作的意義表示懷疑,山崎每天要努力說服周圍的人,同時不斷地探索研究材料的可能性與實用性。
但是隨著研究的日漸深入,新的成果不斷涌現,山崎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價值也逐漸體現出來。在之後的二十年裡,愛普生不斷開發出各種液晶產品,現在液晶已經成為愛普生最重要的技術之一,應用范圍遠遠超越手錶。
精工公司從一家制機械表的小公司發展到在世界上首家以獨有的技術和電子元器件開發出精工牌石英手錶和液晶顯示手錶的大公司,而後又建立以開發生產列印機、彩色列印機為主的愛普生公司,後來這個子公司逐漸成為了集團的核心資產,它的名氣蓋過了集團的名字。
在自由開放的研發氛圍中,愛普生在很多領域內都擁有了獨特的技術,取得了領先的科技成果。在愛普生的發展歷史上,企業很多「世界第一」。除了成功研發第一塊液晶顯示手錶外,愛普生還是全球第一台小型列印機EP-101、第一台液晶攜帶型彩色電視機的發明公司。這些都是精工集團從成立伊始就將技術作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推動力的必然結果。
主持液晶顯示研發的山崎淑夫也由一個普通的技術員逐漸進入公司核心層,但是他的脾氣沒有變。正如他自己所說,「提出構想本身就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今天愛普生的許多研發人員仍然在這種樂趣中充滿創造力地進行各個領域的技術開發,這些成果經過商業化的過程,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的生活,並逐步實現愛普生「以時間和信息領域的核心技術為人們提供更多舒適與愉悅」的宿願。
老將請命:山崎淑夫來到中國
很多日本企業的功臣只要一生中為企業做出一兩樁重大貢獻,就會被日本企業以「終身聘用制」供養起來,不少人雖然進入了高級管理層,但是再無建樹。而山崎淑夫不同,正當他功成名就,擔任精工愛普生集團董事,可以舒舒服服安度下半生時,他又主動請纓,希望能夠從科研領域向高級管理者轉型,愛普生就把尚在開發中的中國市場交給了這位老人。
山崎淑夫來到了陌生的中國。1998年8月,他出任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第一任董事長。愛普生在中國開展業務始於1985年,先後在深圳、北京、天津等地設立代表處和合資企業。1996年又在蘇州大規模投資,建立了電子元器件的製造公司。至今,愛普生在中國共設立了26個分支機構,擁有超過兩萬名本地員工。
龐大的中國市場、復雜的商業局勢無疑是對山崎淑夫的重大挑戰,他以前既不懂中文,也很少接觸商業管理。就像當年接觸液晶顯示技術一樣,山崎淑夫拿出「愛迪生尋找燈芯材料」的精神來學習。「我犯錯,然後我改正,下一次我就不會犯錯。越學習,我犯的錯誤越少。」
他上任的兩年多來,統籌指揮,推動愛普生又在中國投資總計6500萬美元。期間,愛普生經歷了東南亞金融危機,不少日本企業從發展中市場抽資,愛普生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中國肯定是未來全球的生產和銷售基地。」山崎極力支持中國市場。
大企業的跨國銷售往往帶有一定的「國別歧視」,有的日本產品在歐美市場應用了第一流的技術,卻只是以二流產品的價格出售,到了不發達地區則相反。山崎對此極為反感,「我們是從一個設計生產手錶的小公司發展起來的,一定要繼承了生產手錶時那種一絲不苟的精神。只有奉行顧客至上的宗旨,以敬畏之心面對『上帝』,以認真負責精神對待質量,才能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愛普生也才能成為一家令人信賴的優良企業。」
山崎多次往返於中國與日本之間,在他的大力推動下,愛普生提前兩年將前沿的產品線帶入中國市場,並進行合資生產。愛普生進一步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最近3年來,愛普生中國公司的銷售額以平均25%以上速度遞增。
2002年數碼相機的普及帶動了數碼列印市場。而來自國際市場的統計數據,83%的數碼相機用戶選擇列印的方式輸出照片。正當新一年愛普生積極拓展產業鏈,籌劃加大投資額度的時候,意外的SARS疫情爆發了。圍繞要不要繼續在中國投資,愛普生內部有很多想法,擔任董事長的山崎淑夫也快要到任,他完全可以將麻煩的決策給繼任者。
但是老山崎畢竟是員老將。為了進一步鞏固市場優勢,他支持愛普生大幅增加在華投資。愛普生在非典時期「逆水行舟」,宣布加大在華總投資額,從原來的29億日元增加到49億日元。「我們有堅定的決心來開拓這塊市場。中國的市場應用會越來越成熟。」山崎離開中國時對人說。
2003年2月,山崎淑夫結束了在中國近5年的任期,返回精工愛普生公司日本總部工作。原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竹林紀久接任董事長職務,愛普生十分自然地完成了人事交接。
目前的愛普生正致力於建立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從輸入到輸出的彩色信息系統。未來的IT世界顯然會更加豐富多彩,我們看到色彩就會想起那些無私奉獻的人們,不管他們是有名氣還是無名氣。
⑻ 圓珠筆是誰發明的幾幾年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版美國記者曾權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望採納
⑼ 圓珠筆是誰發明的
1942年,阿根廷人比羅·何塞·拉迪斯勞,根據自己多年的觀察和研究,設計、製造出了圓珠筆內,此後,又進行了多容次的試驗和改進並成立了一家公司進行生產,並在阿根廷首先銷售,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和好評。 1948年,他把圓珠筆的專利賣給美國的派克公司。此後圓珠筆就成了全世界最通用最流行的書寫工具。 1985年10月24日,圓珠筆的發明人比羅·何塞·拉迪斯勞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家醫院病故,終年86歲。 朋友!圓珠筆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和方便,圓珠筆是人類的朋友!我們喜歡它,也離不開它。讓我們在使用圓珠筆的時候,記住它的發明人比羅·何塞·拉迪斯勞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