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鐵是誰發明的 英國是最早發明地下鐵道
地鐵是查理斯發明的。
查理斯1809年3月出生在英國倫敦一個工人家庭。他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法官。
當時,倫敦 交通十分擁擠,在窄小的馬路上人頭攢動,遇到馬車通過,整條馬路就被堵得水泄不通。這極大地影響 了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為此,倫敦政府決定向市民廣泛徵求改善交通的意見。
查理斯是一個十分熱愛社會事業的人。他當上 法官後,每年都要處理很多因車輛擁擠引起的糾紛 和事故。他與許多市民一起,積極地投入到為解決交通擁擠而為政府獻計獻策的行列中。
有一個時期,查理斯常常站在倫敦街頭,注視著 那些穿梭往來的馬車。他想:馬車載人少,而且行走 速度慢,自然容易引起交通堵塞。要是城市的交通工具是火車,那該有多好啊!可是,火車又怎麼能跑進城市呢?為了能讓火車跑進城市,查理斯寢食不安。有一次,他在半夜起床上衛生間,發現牆角邊有一個老面,釀-I[刪牆外,有-R老鼠正在洞面艦巾。魏斯軸自主地說:「老鼠真厲害,不但能在地上活動,還能在地下跑……」這時,査理斯迸發出一束智慧的火花。他突然想到:要是火車開進城市,雖無法在地面上跑,但能不能讓它轉入地下行駛呢?
1847年,當查理斯經過縝密的分析,確認「讓火車入地」是一個大膽而又可行的設想後,他毅然辭職不再當法官了,獨自在家專心致志地開始設計在城市開挖地下鐵道的方案。經過3年的努力,1850年,查理斯正式向倫敦政 府遞交了在城市修建地下鐵道的建議方案。辦事拖沓的倫敦政府,經過馬拉松式的論證,於1856年才 正式採納了查理斯的建議方案。
世界上首條地下鐵路系統是1863年英國開通的「倫敦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其干線長度約6.5千米。由於當時電力尚未普及,所以此地下鐵路須用蒸汽機車牽引,又因機車釋放出的廢氣對人體有害,所以當時的設計師腦洞大開,隧道每隔一段距離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風槽。
到了1870年,倫敦開辦了第一條客運的鑽挖式地鐵,在倫敦塔附近越過泰晤士河,但這條鐵路並不算成功,在營運數個月後便因新通車的倫敦塔橋取代了大部分的旅客運量而廢線。現存最早的鑽挖式地鐵則在1890年開通,亦位於倫敦,連接市中心與南部地區。最初鐵路的建造者計劃使用類似纜車的推動方法,但最後用了電力機車,使其成為第一條電動地鐵,同時早期在倫敦市內開通的地鐵在1906年全數電氣化。就英國其他城市而言,英國利物浦市於1886年亦開通穿越市中心並跨越默西河的地下鐵路,並於1903年早於倫敦地鐵率先實現了電氣化,是世界上第一條實現電氣化的地下鐵路,但該地下鐵路至今在行政和運營管理上尚未獨立成城市地鐵而仍屬於英國國家鐵路網的默西塞德郡通勤鐵路。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則於1896年年底開通地鐵;紐卡斯爾市所屬的泰恩-維爾郡於1980年開通運營地鐵。
1896年,當時奧匈帝國的布達佩斯開通了歐洲大陸的第一條地鐵,共有5公里,11站,至今仍在使用。法國的巴黎地鐵在1900年開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法文直譯意指「大都會鐵路」)是從「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譯過去的,後來縮短成「métro」,所以很多城市軌道系統都稱metro。俄羅斯的地鐵也順理成章,只是改用了西里爾字母,稱為Метро。
中國第一條地鐵是1971年開通的北京地鐵。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正式開工,1969年10月1日完工並運營,1969年11月,因路線供電方式有缺陷,發生大火(無人員傷亡)。路線改造後1971年1月15日繼續運營。上海地鐵於1990年初開始興建,到1993年開通第一條路線,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網路。
地鐵,即「地下鐵路」的簡稱,原本指在地下運行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但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發展,地鐵有時會因建造環境而將部分路線鋪設在高架上。地鐵是沿著地下鐵路系統的形式逐步發展形成的一種用電力牽引的快速大運量城市軌道交通模式。
從專業角度講,輕軌和地鐵的區別並非軌道是否位於地下,而是編組:選用C型地鐵列車並採用採用2~4卡編組列車的軌道交通路線稱為輕軌。
B. 英國科學家誰發明了蒸汽機
詹姆斯·瓦特,1776年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簡稱「瓦」,符號W)。
1736年1月19日詹姆斯·瓦特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附近,克萊德河灣(Firth of Clyde)上的港口小鎮格林諾克。
瓦特的父親是熟練的造船工人並擁有自己的船隻與造船作坊,還是小鎮的官員。瓦特的母親Agnes Muirhead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並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都屬於基督教長老會並且是堅定的誓約派。盡管瓦特出自於宗教家庭,但他後來還是成為了自然神論者。
瓦特小時候因為身體較弱去學校的時間不多,主要的教育都是由母親在家裡進行。瓦特從小就表現出了精巧的動手能力以及數學上的天分。
1757年,格拉斯哥大學的教授提供給瓦特一個機會,讓他在大學里開設了一間小修理店,這幫助瓦特走出了困境。其中的一位教授,物理學家與化學家約瑟夫·布萊克(Joseph Black)更是成了瓦特的朋友與導師。
1757年格拉斯哥大學任命瓦特為其正式「數學儀器製造師」,並在校園里安排了一個車間。
(2)誰發明了英國擴展閱讀:
改良蒸汽機
瓦特的小店開業5年後,在朋友羅賓遜教授的引導下,瓦特開始了對蒸汽機的實驗。直到此時,瓦特也還從未親眼見過一台可以運轉的蒸汽機,但是他開始建造自己的蒸汽機模型。初步的實驗失敗了,但是他堅持繼續實驗並且閱讀了所有他能找到的有關蒸汽機的材料,獨立地發現了潛熱的重要性(盡管這在好幾年前就被布萊克教授發現了,但瓦特當時並不知情)。
1763年,瓦特得知格拉斯哥大學有一台紐科門蒸汽機(Newcomen steam engine),但是正在倫敦修理,他請求學校取回了這台蒸汽機並親自進行了修理。修理後這台蒸汽機勉強可以工作,但是效率很低。經過大量實驗,瓦特發現效率低的原因是由於活塞每推動一次,氣缸里的蒸汽都要先冷凝,然後再加熱進行下一次推動,從而使得蒸汽80%的熱量都耗費在維持氣缸的溫度上面。
1774年瓦特將自己設計的蒸汽機投入生產。
C. 乘號是英國數學家誰發明的
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多個,初中數學書里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義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說,賣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賣了多少。以後,當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時候,就在"-"上加一豎,意思是把原線條勾銷,這樣就成了個"+"號。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里,才根據群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平方根號曾經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兩個字母合並起來表示,十七世紀初葉,法國數學家笛卡兒在他的《幾何學》中,第一次用"√"表示根號。"r"是由拉丁字線"r"變,"--"是括線。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弧"{ }"和中括弧"[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創造的。
D. 稱號是英國數學家誰發明的
據說在十七世紀,英國人奧特雷德最先採用
E. 英國發明家是誰
最有名的來是愛迪生源,發明大王嘛。達爾文應該也算是一個吧。牛頓可以說是物理定理的發明家??大概吧。還有那個發起工業革命的瓦特不是發明了蒸汽機,以機械代替人力,將人類的雙手解放了。還有發明火車和氣墊船的兩個人,賓士也是英國人發明的吧。這些在初三的世界歷史書里應該都有講。可以去查一下 。對對對,我二虎了,愛迪生居然被窩說成是英國的了
F. 英國有哪些發明家,都發明了什麼
瓦特 蒸汽機
G. 是誰發明了英語 為什麼會有呢
英語從拉丁語中演化而來,不是你一個人發明的。與漢語一樣是為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需要。
H. 哪位英國發明家發明了
法拉第最早提出了電磁理論,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伏打發明的伏打電池是世界上最早的直流電源.而愛迪生的發明主要是電的應用,故D正確.
故選D.
I. 英國人發明了什麼
青黴素、足球、坦克
J. 世界上第一台能使用的火車是英國人是誰在哪年發明並製造的
.史蒂芬孫發明火車機車(板書) 請大家看課本的插圖。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一台蒸汽機車,這台機車在前進時...1.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促進經濟迅速發展(板書) 同學們請看英國棉花、生鐵產量增長表,我們以英國棉加工和生鐵產量為例. 世界上第一輛火車是誰發明的,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現代的火車最初是由馬拉的運煤車演變而來。 第一個想到用蒸氣機作動力拉車的人,是英國人特雷維希克。1801年他製造出第一輛蒸氣機車,並在威爾士的佩尼德蘭煤礦鋪設了一條16公里長的鐵路,由他的高壓蒸氣機牽引裝滿煤的車皮。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列貨車。 1809年,特雷維希克在倫敦廣場又鋪了一條環形鐵路。由他的機車牽引了一連串的馬車在軌道上行駛,遊客坐一次付一便士,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列客車。 特雷維希克的火車用煤多,速度慢。於是人們開始對他的火車進行改造,其中最成功的人是英國工程師斯蒂芬森。 1829年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公司組織機車競賽,斯蒂芬森的「火箭號」一舉奪魁後,他的機車迅速推廣,以致於他就被認為是火車的發明人。 對於斯蒂芬森,他對鐵路的貢獻是: 1810年,斯蒂芬森開始製造蒸汽機車;1817年,斯蒂芬森開始主持持修建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鐵路線;1825年,世界上第一條現代意義的鐵路線建成。 第一輛現代意義的火車是英國人斯蒂芬森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