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班創造性游戲指導策略

中班創造性游戲指導策略

發布時間:2021-08-09 08:12:41

1. 幼兒園創造性游戲中如何激發幼兒自主性的策略研究總結

幼兒教育與其來他教育源是完全不同的形式,國內的幼兒教師在教育方面受到了嚴格的標准考核,作為幼年兒童的啟蒙導師,肩負著幼兒智力和創造力開發的重擔。但目前來說,國內的幼兒教師並沒有起到正確的引導左右,特別是自身就缺乏創造力,對於幼兒的豐富的想像力和好奇心並沒有去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壓榨了幼兒在游戲和學習中自主想像的成長空間,缺乏對幼兒的創造力的培養。本文就幼兒在創造性游戲中的自主性發展方向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和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方向。

2. 中班幼兒結構游戲的特點與指導方法有哪些

特點: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建構水平,手部小肌肉動作逐漸發展,思維、想像、生活經驗等更加豐富。建構的目的性增強,堅持性也在增加,建構水平由單一的延展向整體布局過渡。例如,搭建樓房和小區。中班幼兒已能運用已有經驗對物體進行再現和創作,但是建構作品大部分不講究對稱和平衡。

指導方法:

1、增加中班幼兒造型方面的知識和訓練,

2、教師可嘗試提供作品構造圖,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紙搭建。

3、在小班搭建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架空、覆蓋、橋式和塔式等建構技能,形成里外空間的概念。

4、教師可要求中班幼兒有目的、有計劃、有順序地搭建,學習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個物體的搭建。

(2)中班創造性游戲指導策略擴展閱讀:

幼兒游戲的心理體驗構成成分:

1、興趣感。游戲是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占據的活動,是一種情不自禁地被捲入或被吸引的狀態。

2、自主感。兒童是游戲活動的主人,不能由成人決定幼兒該做何種游戲,所以,幼兒園玩具櫃應向兒童敞開,由幼兒自己選擇玩具。

3、成就感(勝任感)。兒童在游戲中可以體驗到自己的力量,比如在玩沙水游戲中,當幼兒自己修建一個水庫成功時,會像一個工程師完成一項設計一樣興高采烈。

4、幽默感與愉快感。這兩種心理體驗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學前兒童的游戲是多種多樣的,分類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按兒童心理活動的發展、游戲的性質及其教育作用來分類。

當前我國較多採用後者來分類。幼兒園游戲分為創造性游戲(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體育游戲、智力游戲、音樂游戲和娛樂游戲等。

3. 教師指導游戲的策略有哪些

教師指導游戲的策略有哪些

游戲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基本活動,在幼兒園的基本教育活動中占據基礎性的地位。同時游戲也滿足了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我國幼兒園教育發展不夠成熟,因此游戲在幼兒園中的基本運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是連接幼兒參與游戲各個環節的紐帶,因此教師對於幼兒游戲的指導對幼兒的成長十分重要。

明確教師自身定位

幼兒游戲對教師所扮演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游戲中,教師從對幼兒的知識傳授、完全控制變為對幼兒行為的間接、隱性的干預或指導。大多教師對於隱性指導認識不足,認為隱性指導就是不指導,從而導致幼兒游戲缺乏指導,無法發揮幼兒游戲應有的教育功效。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游戲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師在活動中既是觀察者也是指導者,既是組織者也是孩子們的玩伴,教師在與幼兒游戲互動的時,應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幼兒游戲中,作為幼兒游戲的游戲夥伴,與幼兒相互交流,共同探索,並遵守游戲規則。這樣不但能夠使幼兒專注與游戲本身,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並且,這種愉悅的氛圍能夠很好的讓幼兒的獨立自我性,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減少對於成人的依賴,激發幼兒的創造性行為。

4. 幼兒教師指導幼兒的創造性游戲有什麼具體的要求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顯著的特色之一,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游戲是佔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動,是幼兒園環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兒獲得快樂的原動力。正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在其著作《兒童心理之研究》中所言, 游戲是兒童的生命 。通過實踐性研究,專家發現:玩游戲比上課更能發展孩子的體能、認知和社會性,是兒童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教師觀察和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的最佳窗口。 幼兒的學習生活往往與游戲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綱要 提出:作為教師應合理科學地安排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項活動,寓教育與一日生活中,發揮一日生活的整體教育功能,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靈活的實施教育,並善於發現並利用周邊生活中的教育資源,組織教育內容。滿足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需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快樂和自信。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活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個幼兒向另一個幼兒建議: 來玩跳繩的游戲吧 。可見,幼兒的游戲是出於自己內心的興趣或願望,而不是由別人所能夠支配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游戲都不需要教師的指導,讓幼兒自己發揮呢?我覺得並不是這樣,幼兒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指導,以保證幼兒游戲的正常進行。 一、給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游戲的環境,激發幼兒游戲的慾望。 在幼兒游戲前,我們可以給幼兒准備許多有利於游戲的材料,以保證幼兒有充分的發揮空間。比如在角色游戲區,放上幼兒自製的電話,兩個幼兒商量後,就可能玩打電話的游戲,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力;放上聽診器、白大褂的時候,三四個幼兒一商量,可能會玩起醫院游戲;在一塊空地上放上沙包,他們可能不由自主地就玩起丟沙包的游戲 所以,我們應盡可能的給幼兒創造一個能引發他們游戲的環境,包括游戲用的場地及游戲用到的材料等等。但要注意其適宜性,既不能琳琅滿目,給幼兒過多的刺激,使幼兒無所適從,又要適量的增加引起幼兒興趣的東西,以便更長時間的啟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二、給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以保證幼兒能夠盡情的玩游戲。 游戲對幼兒來說就是他們的生活,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因為游戲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各種需要。有很多的社會行為,如遵守游戲的規則、積極的幫助他人、幼兒相互交流合作、和同伴的和平共處等,幼兒都是在游戲中學會的,因此,教師每天都要給幼兒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來保證幼兒的游戲,是幼兒積累知識經驗,體驗成功的愉快,由此來獲得自信和滿足。 三、教給幼兒游戲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以保證幼兒的游戲能夠順利地進行。 掌握一定的游戲活動技能是順利開展游戲的前提條件,也是激發幼兒游戲活動興趣的良好保證。教師要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和適當的動作示範,讓幼兒明白游戲的名稱、玩法及規則,可以先教會個別的幼兒玩游戲,然後讓他們用互相學習的方法學會玩游戲;也可以講解游戲的玩法和規則。在進行游戲時,教師應指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同時對個別的幼兒進行指導,掌握游戲的時間,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游戲。 四、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游戲的方法,對幼兒游戲進行適當的引導。 教師要通過觀察,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以及了解游戲中的材料是否能夠滿足幼兒的需要等情況對幼兒進行指導。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動及游戲的語言或游戲的材料,暗示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而促進幼兒游戲的發展,如小班的小朋友在拿著電話不知道該怎麼辦時教師可以拿起另一部電話開始和他聊天,是小明嗎?是呀,你是雍老師嗎? 這樣,教師就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來,並不自不覺地指導了幼兒的游戲。 五、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應考慮到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指導。 幼兒的游戲隨著幼兒的成長發生和發展,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也應該考慮這種發展。如小班的幼兒,在玩游戲的時候,都是各玩各的,全部玩一樣的游戲,但他們不會進行交流,因此,教師在對小班的幼兒進行指導時,要幫助幼兒進行交流和合作,使他們學會玩游戲;中班的幼兒在游戲中雖然有分工也有合作,但他們的計劃性較差,教師應盡量多的為幼兒提供多種條件,以便引導他們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游戲;大班的游戲水平較高,可以給他們增加具有競爭性內容的游戲,以便將來更快的適應社會 六、對不同的游戲活動,給予不同的指導方式,保證幼兒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游戲的快樂。 對於幼兒游戲的指導沒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指導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游戲活動,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如幼兒進行角色游戲的時候,我們要通過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要盡可能的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主要指導方向;而在進行指導表演游戲的時候,則要幫助幼兒選擇健康而又適合的作品,通過各種方式,使幼兒熟悉理解作品的內容,如講故事、聽錄音、看電視等形式;如指導幼兒結構游戲的時候,則要通過豐富幼兒對物體的想像和加深他們的印象為主要指導目標;所以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指導藝術。 1、把握好指導的度。 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活動時, 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間接指導的活動相結合 ,就是要求教師靈活的根據不同的現象,不同對象採取不同的指導藝術。因此,掌握好游戲指導的度 非常重要,完全直接指導會讓幼兒墨守成規,不敢逾越;完全的不指導也會使幼兒無規則意識,形成惟我獨尊的性格。 2、把握好指導的時機。 在幼兒園游戲中,教師要改善指導技巧,既要實現延續游戲的教育目標,又要促進兒童的發展,在把握好指導的度 的基礎上,把握好指導的時機。教師的指導時機也是一門藝術,把握得當,幼兒的自主性就能充分體現。 3、把握游戲前的引發。 總之,教師對幼兒游戲的指導,一定要本著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和體現幼兒游戲的特點為前提,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細心觀察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願望,用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創造性,創造有利的條件來滿足幼兒的實際需要。

5.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研討:根據《幼兒園戶外創造性游戲開展的策略》

幼兒園戶外活動可能是不叫不錯的教育方式,不過幼兒園戶外活動比較不安全的,主要是磕磕碰碰的傷害比較多,身體就要盡量多派出一些老師進行監護。

6. 中班幼兒語言游戲的策略有哪幾方面

中班幼兒角色游戲指導的有效策略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生性好動,而游戲正是一種集自由、興趣、需要、快樂、滿足於一體,以幼兒為主體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兒童好游戲乃是天然。」因此,游戲符合幼兒的天性,且與他們快樂地生活、健康地成長有著密切聯系,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有著極端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力促進幼兒身體的、認知的、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而游戲中角色游戲又最具有游戲的典型特徵:主動性、趣味性、社會性、虛構性。它是孩子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這一過程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主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和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怎樣指導幼兒進行角色游戲呢?本學期,我們進行了「中班幼兒角色游戲指導的有效策略」課題研究,在研究中,我從觀察入手,對幼兒的游戲情況作了分析與研究,從中掌握了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中班年齡的幼兒對游戲的內容、情節、角色已經有了濃厚的興趣,但往往是邊游戲邊構思游戲情節,游戲情節簡單,還會隨時變更內容和角色;實物、形象玩具、半成品、廢舊物品和替代物品等這些游戲材料在使用上不能充分綜合利用;雖已有交往意識,但語言交流簡單,不會用角色語言進行交流和發展情節。根據這些特點,如何有效指導孩子們開展好角色游戲呢?我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有效指導策略:

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加現實生活的印象,拓寬角色游戲的內容來源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內容主題、情節也就越充實、越新穎。豐富生活經驗是發展角色游戲的基礎。幼兒的生活經驗大多來自家庭和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教師要在上課、日常活動、勞動、節日娛樂、參觀、郊遊、看圖書、看影視等多種活動中,拓展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對周圍生活的知識,從而支持幼兒在游戲中的新想法。

鏡頭一:區域游戲在有序地進行著,我在觀察孩子們在區域中游戲情況,只見銀行前排起了長龍,孩子們爭著要取錢,張羿是銀行的工作人員。皓皓對張羿說:「請取10塊錢!」,張羿看了他一眼,馬上取了10塊錢給了他,皓皓回到娃娃家,把錢放好,又到銀行取錢,張羿把錢給了他,邊說:「明天你把家裡的銀行卡帶來」 皓皓說:「啊?不懂!」 張羿馬上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明天叫小朋友把家裡的不用的銀行卡帶來,放在銀行里或娃娃家可以用,我家有許多銀行卡的」,我點點頭,說:「好的,謝謝你想到的方法」 張羿隨後又跑到娃娃家,對皓皓說:「明天把家裡不用的銀行卡帶來,直接取錢方便」 皓皓笑笑,張羿又對他認真說了一遍,然後回到銀行。在學期初開設小銀行我就簡單提供了1元、2元、5元和10元面值的錢,沒有教孩子們進行存錢和使用銀行卡,所以就沒有提供相關的材料,我們想把存錢和使用銀行卡放到大班游戲時開展。沒有想到張羿小朋友今天在開展游戲時就想到了,並且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和小朋友。游戲結束環節,我把張羿的想法告訴了全班小朋友,並且表揚了他,並提醒大家把家裡沒有用的銀行卡帶到幼兒園,豐富游戲材料,增加游戲的可玩性,孩子們都表示願意。結果,第二天,孩子們就把家裡廢棄的銀行卡和本子帶來,孩子們在游戲中進行了存錢和刷卡的新主題,使小銀行區域精彩無比!

二、善於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隨機引導

角色游戲是按幼兒的意願進行活動,他們在其中可以充分地、真實地表現自己,教師要做到耳聰目明,及時掌握幼兒在游戲中的各種動向。如:他們想做什麼,需要加深哪些知識印象?會遇到什麼困難?游戲的趨勢如何等等。帶著這些問題,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深入指導或隨機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造,把游戲主題引向深入。

鏡頭二:區域游戲開始了,華銘妤和吳明謙在理發店,只見他們兩個人先把架子上的東西整理了一下,然後各自手上拿了一樣東西,華銘妤拿起了電吹風,吳明謙拿了把剪刀,兩個人坐在椅子上玩了一會兒,華銘妤就站起來對著大家喊:「誰來理發喔!誰來燙發喔!」「我要洗發,」瑤瑤走進理發店,華銘妤馬上說:「歡迎光臨,請坐,請問是乾洗還是濕洗」「乾洗!」「好的」,華銘妤幫她穿上防水衣,抹上洗發水,在她頭上用力抓,還不停地問「舒服嗎?」瑤瑤點點頭。接著幫她敲背,按摩頭,華銘妤說,「好了,請付錢吧!」瑤瑤卻說,「我還想染發,染紅的」 華銘妤看看架子上的材料,說:「這里沒有染發劑,我給你戴上個假發套吧,也很好看的。」瑤瑤一看說:「我不要戴假發,我要染發」「下次來吧,我們就有染發的了」瑤瑤離開了美發店。華銘妤又接待了幾個客人後生意顯得冷清了一些,雖然仍在熱情地招呼著……..

此時的我認為有必要介入幼兒的游戲。於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理發店。「理發師,我今天自己帶了染發劑,你可以幫忙幫我焗油嗎?」 華銘妤見了忙說:「這是染發劑嗎」(她見我拿來的是眼葯水瓶,露出了一臉的好奇。)「當然行了,」我邊說邊將葯瓶打開,假裝把裡面的染發劑倒入碗里,然後用梳子染到頭發上,華銘妤趕緊為我染發了,染好後,我戴上了綠色的假發套,對華銘妤說,「你染得頭發真漂亮!下次我再來」其他幼兒看到我到理發店染得頭發,也去染發了,理發店又有生意了!

在區域游戲中老師不能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角色。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銳地觀察每個孩子的每一點變化,了解他們的每項興趣與需要,通過觀察游戲了解幼兒,通過材料的創設和適當的介入支持幼兒的游戲。游戲中當觀察到理發店生意冷清了一段時間後,我以游戲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動以及游戲的語言和材料,暗示幼兒的游戲行為,促進幼兒游戲的發展。

三、尊重幼兒,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中班孩子到了下學期,在游戲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較大的發展,當他們遇到沖突主動向老師求助是,老師應盡量把他們的求助拋給他們自己解決,只要你教會了方法,孩子們在有老師在場的情況下,會自己解決的!關鍵要在平時的游戲中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尊重孩子!

鏡頭三:區域游戲剛開始,孩子們陸續進入自己喜歡的區域准備游戲,突然,聽到醫院里發出了爭執聲……「我是醫生!」,「不,我是醫生!」,「我好久沒有當醫生了!」,「我也是的!」「你是女生,應該是掛號的!」「我去告訴老師!」只見華洺妤、周於百聰兩人你推我,我推你,爭著當醫生,葯房裡劉欣愈在開始剪葯,護士張弈在消毒針筒。情況分析:我班醫院區域設置了4個角色,孩子們最喜歡的是扮演醫生和護士角色,因為醫生可以給病人看病,護士可以給病人打針掛水,互動的機會多,生活經驗也相對豐富,所以特喜歡因此,矛盾就產生了,「不會協商分配角色,爭搶當醫生!」於是,就有了剛才的一幕。因為這是個老問題,我相信孩子們會解決的,於是,我介入,霸道的華洺妤看見我,馬上變了嗓子,笑著對周於百聰說:「我們來石頭、剪子、布,誰贏了,誰就當醫生!」結果周於百聰贏了,他高興地當起了醫生,華洺妤當起了掛號的。

總之,指導角色游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它需要教師的靈活運用和創造。關鍵在於教師要尊重和充分發揮幼兒的游戲自主性、創造性。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不是領導者、控制者,而是准備者、啟發者、支持者,去幫助、支持、引導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活動。只有這樣,幼兒的游戲才是輕松自如的,才能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

7. 如何指導幼兒創造性游戲

創新能力是由人的創造性思維品質與創造性個性品質綜合而形成的一種能力。創新性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思維的流暢性、變意性;創造個性品質主要包括好奇心、想像力、挑戰性和冒險性,為此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娃娃抓起。孩子們2歲半到3歲半進入幼兒園,要在幼兒園生活、學習3到4年的時間,這正是幼兒腦細胞增值快、大腦皮層發育旺盛,創新思維發展迅速的時期。心理學研究證明:」3歲半到5歲的孩子十分富於幻想,創造萌芽時有顯現,表現出不受習慣約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期間孩子們興趣十分廣泛,好奇心很強,思維定勢少,求知慾望強烈。細心的教師和家長會發現這一年齡的幼兒常會喋喋不休地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常使教師們應答不暇。

每個孩子都有創新的潛質,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嚮往對任何事物都想探個究竟,所以這時各種各樣的玩具自然成了孩子們的親密夥伴,更是孩子們開展各種游戲的基礎,而結構游戲則是利用許許多多的成品或半成品玩具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大膽想像的空間,有利於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下面我就談談在結構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點滴體會。

一、提供豐富的成品、半成品玩具,給幼兒創造能夠創新的氛圍與機會

幼兒園的學習形式主要是活動,尤其是游戲活動。游戲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設置一定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與材料、同伴、教師相互作用的活動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提供有利於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各種結構游戲玩具,如:積木、積塑片、膠粒、插塑、橡皮泥、飲料瓶、毛絨玩具、各種紙箱、廢紙盒、剪刀、玉米皮等,這些材料最大特點是孩子們不受任何約束,根據自己的想像進行構建活動,如:用積木、紙箱可搭建各式各樣的房子或構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汽車、飛機、輪船等,用橡皮泥可創造出形態各異的動物、人物等,用飲料瓶、紙盒、剪刀等各種廢舊物品可粘貼各種花籃、紙娃娃、拉力車等,通過這些構建活動,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和創造,發展創新能力

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幼兒多實踐,大膽想像和創造。同時教給他們創造的方法,在構思上則是更多地鼓勵那些獨特的想像和創造,從而發展孩子的創新能力。

引導幼兒圍繞中心主題內容進行構建

在結構游戲中幼兒構建的內容是否生動、形象,是否豐富,往往反映了幼兒的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在以「美麗的城市」為主題的游戲中,先引導幼兒說說「美麗的城市」應構建哪些物體,幼兒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說:「有寬敞的大街、高樓大廈、超市、動物園、、學校、橋、公園」等,然後孩子們像玩角色游戲一樣進入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構建。他們幾個人圍在一起,動腦筋,發揮想像,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高樓大廈」、「動物園」、「超市「等。教師是城市的總設計師,將孩子們的作品放入合理的區域,通過孩子們自己的辛苦勞動和創造,一座富有想像力的城市誕生了。像這樣的構建活動,孩子們的建構作品有豐富完整的特點,孩子的創造性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引導幼兒根據材料的結構功能、造型特點建構物體形象

結構游戲的材料種類繁多,結構功能也不盡相同,通過孩子們自己想像、創造,用同一種結構材料可建構出同一物體形象。在這樣的結構游戲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是打破幼兒思維定勢,引導幼兒從可以選擇一種結構材料到選擇多種結構材料,從構建單一的物體形象到構建豐富的物體形象,如:在構建大橋時,我們可讓幼兒欣賞圖片或影像資料,啟發幼兒大腦想像,巧妙構思,在此基礎上構建出懸索橋、雙層橋、高架橋、立交橋、浮橋、跨海大橋、隧道等各式各樣的大橋,這時幼兒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三、表揚鼓勵、點燃創新精神的火把

多思好問是創新力的萌芽。在實踐中幼兒的思維方式是從提問開始,在解答問題中得到鍛煉和發展。由於孩子意志薄弱,還不能正確對待各種困難和挫折,教師要鼓勵他們動腦思考、動口提問、動手操作,因此,當孩子在結構游戲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教師要多鼓勵、多表揚,增加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此外,教師對幼兒正在進行的構建活動不斷提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對幼兒的思維會產生積極的效應,有利於幼兒的創造發展。

幼兒在創造過程中。只要有點滴創新,老師要充分肯定和贊揚,使孩子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更強烈的創造意願。如:在指導孩子用各種廢舊紙盒拼裝汽車的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自由發揮,啟發他們用紙盒做車身,用橡皮泥和飲料瓶做車輪,剛開始孩子們熱情很高,但由於材料較硬,需要用剪刀剪、拆、拼、粘等技法,有一定難度,因此孩子們失去了信心,這是我及時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揚,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經過不懈努力,孩子們終於完成了「小轎車」、「大客車」、「貨車」「吊車」等各種造型,看著自己親手構建的玩具,孩子們高興極了,這樣的構建活動,不僅可發展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可培養孩子勇於探索,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

閱讀全文

與中班創造性游戲指導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