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了書架

誰發明了書架

發布時間:2021-08-09 07:30:26

⑴ 書櫃的文化背景或發展歷史

書櫃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了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之前,就有書櫃了。古代沒有造紙術,文化和知識都是刻在竹簡上,造價又高,造時又長,只有大戶人家才有竹簡。為了能夠更好的保存竹簡,人們就發明了書櫃(或者叫做書架)。

以下是官方得答案

書架或稱書櫃是傢具的一種。書架由一些可以放置東西的架子組成,一般是垂直或水平的。書櫃一般指配有門的書架。書架用來儲存書籍。

在西方書籍還處於手寫稿階段之時,書的質量還很低,它們一般被保存在書的所有者(通常是的富人或神職人員)的小保險箱中,與主人一起旅行。隨著教堂或皇宮中的手抄版本書籍越積越多,人們就把書放置在架子或碗櫥中,這些櫥櫃就是書架的雛形。稍後的日子裡,櫥櫃的門被省去,書架的進化即向前邁進了一步。雖然如此,但當時書架上的排列方式仍與今天不同。書被直接水平堆在裡面,或是將書頁開合的一面朝外豎直排放。因此,人們開始在書的右邊,而不再是書脊上,包上皮革、牛皮紙或羊皮紙,用來題寫書名。直到印刷術的發明,大大降低了書籍的擁有成本,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近書籍,並且在書脊上題寫書名成為一種慣例。在書架上,開始將書脊向外。最早的書架通常由橡木製成。橡木直至今日仍被認為是大型圖書館中最適合的書架。

書籍以竹簡為傳播媒介時,人們常把竹簡捲起,存放入具有防蟲功能的專用木箱內;而對於最近要閱讀的竹簡,有人則將它們羅列在木質架子上。造紙術發明並普及之後,用紙做成的書被安排在木箱中或書架上。古代中國的書籍以細繩裝訂,書脊上並無可供註明書名的地方。因此書籍常被人們平行於水平面地摞在書架上。直到20世紀上半葉,西方裝幀技術和閱讀文字的方向習慣漸漸被中國人所接受,書籍的排列方法也向西方靠攏,最終與西方相同。

西方現存最古老的書架放置於英格蘭牛津大學的圖書館中。它們在16世紀末就置於此地,是現存的最古老的西方陳列架式平牆格書架。人們曾試圖在書架上添加頂檐和壁柱使書架看起來更有趣,但顯然沒有成功:18世紀下半葉英國最傑出的木匠們也沒能完成這一行動。

20世紀,用於大型公共圖書館中的書架多採用鐵作為原料,例如大英博物館中用牛皮包裹的鐵書架;或是採用鋼,例如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或是採用板岩,例如劍橋大學的菲茨威廉姆圖書館。

排列規則

平行排列的書架一般說來,當今共有三種固定的書架排列規則:

(一)書架靠牆

書架與牆平行,書架背面靠在牆上。
(二)書架互相平行

每兩個書架間僅留出一條窄道可供人員通過,這種排列方法適合於需要節約空間的公共圖書館。
(三)書架左邊向外、右邊向里地如壁櫥般斜鉗進牆體

這種排列方法不僅大方,而且很有效地利用了空間。位於倫敦市的市政圖書館就採用此種排列方法。
(四)移動走廊式排列或高密度儲存法。

這種排列方式通常被需要節約空間的圖書館採用。方法是將書架底部裝上輪子,並將書架互相緊靠在一起。如用戶欲取書,則用一個機械傳動裝置移開部分書架,在欲找的書所在的書架前形成通道,並讓其他書架緊靠一起。為了防止被地上的鐵軌絆倒或被兩個書架夾住的危險,這種系統一般配有電子感測器。

⑵ 書櫃是哪一年發明的

書櫃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了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之前,就有書櫃了。古代沒有造紙術,文化和知識都是刻在竹簡上,造價又高,造時又長,只有大戶人家才有竹簡。為了能夠更好的保存竹簡,人們就發明了書櫃。

⑶ 書本是誰發明的

是:北宋慶藩年間布衣畢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書籍。

東漢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版的造紙技術,加以改進、權推廣。東晉時,政府正式下令用紙寫書。紙的產生,導致了書籍製作材料的偉大變革,在中國的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元代大德年間,王楨又發明了木活字,明代還有銅活字出現。 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為西夏文本《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弘治年間的華燧會通館,用銅活字印了《宋諸臣奏議》、《錦綉萬花谷》、《容齋隨 筆》等很多書籍。隨著書籍生產材料的不斷變化,書籍的裝幀形式業產生了相應的變化。紙書出現後,大致流行過卷軸裝、經折裝、梵夾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多種形式。

(3)誰發明了書架擴展閱讀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中國就發明了造紙術,紙的發明與改進,促進了書籍的社會生產。大約在一千三百年前,中國又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九百多年前,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隨著書籍生產材料的不斷變化,書籍的裝幀形式業產生了相應的變化。紙書出現後,大致流行過卷軸裝、經折裝、梵夾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多種形式。

⑷ 書是誰發明的

是:北宋慶藩年間布衣畢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書籍。

東漢蔡倫總結西漢以專來的造紙技術,加以改進屬、推廣。東晉時,政府正式下令用紙寫書。紙的產生,導致了書籍製作材料的偉大變革,在中國的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元代大德年間,王楨又發明了木活字,明代還有銅活字出現。 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為西夏文本《大方廣佛華嚴經》。

明弘治年間的華燧會通館,用銅活字印了《宋諸臣奏議》、《錦綉萬花谷》、《容齋隨 筆》等很多書籍。隨著書籍生產材料的不斷變化,書籍的裝幀形式業產生了相應的變化。紙書出現後,大致流行過卷軸裝、經折裝、梵夾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多種形式。

(4)誰發明了書架擴展閱讀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中國就發明了造紙術,紙的發明與改進,促進了書籍的社會生產。大約在一千三百年前,中國又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九百多年前,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隨著書籍生產材料的不斷變化,書籍的裝幀形式業產生了相應的變化。紙書出現後,大致流行過卷軸裝、經折裝、梵夾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多種形式。

⑸ 歷史上是誰發明了訂書機

如今,每個辦公室都至少有一個訂書機,它為我們提供了把許多頁紙裝訂在一起加以保存的理想手段,相信許多同學的家裡也有訂書機。其實,最早的訂書機根本不是一種辦公室里的用品,它是為印刷工業而開發的。

裝訂圖書的傳統方法是按照「貼碼」將書頁縫合起來。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工序,對熟練的裝訂工人來說是簡單的,但由一部機器來做卻可能很困難。因此想提高工作速度的裝訂工人,尤其當生產那些通常要求快的小冊子和雜志時,都試圖尋找到用小段彎鐵絲來進行裝訂的辦法。

1869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托馬斯·布里格斯發明了一個能擔當此任的機器。他創辦了一家製造和銷售這種機器的「波士頓鐵絲裝訂機公司」。他的機器將鐵絲軋斷並使它彎成U形,然後用它來釘穿書頁,最後再彎一下將書恰當地固定好。

布里格斯最初的訂書機是相當復雜的,因為它有那麼多道操作步驟。因此,他在1894年採用了一種製造工序,該工序首先將鐵線軋斷並弄彎,做成一串「U」形訂書釘。這些釘子可以裝進一個簡單得多的機器里,該機器可以把這些釘子嵌入紙張中去。這個機器就是如今辦公室和家裡訂書機的原型。

早期的「U」形釘包在紙里,或者單個地裝進訂書機里。訂書機的使用在20世紀20年代日益普及,而在當時,U形釘已可以被黏合成一長條投放市場。

⑹ 訂書機是誰發明的

美國人:托馬斯·布里格斯

裝訂圖書的傳統方法是按照「貼碼」將書內頁縫合起來。這是容一個相當復雜的工序,對熟練的裝訂工人來說是簡單的,但由一部機器來做卻可能很困難。因此想提高工作速度的裝訂工人,尤其當生產那些通常要求快的小冊子和雜志時,都試圖尋找到用小段彎鐵絲來進行裝訂的辦法。

1869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托馬斯·布里格斯發明了一個能擔當此任的機器。他創辦了一家製造和銷售這種機器的「波士頓鐵絲裝訂機公司」。他的機器將鐵絲軋斷並使它彎成U形,然後用它來釘穿書頁,最後再彎一下將書恰當地固定好。
布里格斯最初的訂書機是相當復雜的,因為它有那麼多道操作步驟。因此,他在1894年採用了一種製造工序,該工序首先將鐵線軋斷並弄彎,做成一串「U」形訂書釘。這些釘子可以裝進一個簡單得多的機器里,該機器可以把這些釘子嵌入紙張中去。這個機器就是如今辦公室和家裡訂書機的原型。

⑺ 書櫃是誰發明的

和電燈一樣是愛迪生發明的
求採納

⑻ 「書」是誰發明的

呵呵
書可不是哪一個人發明的,更不是秦始皇發明的。最早沒文字回的時候人們是用接繩記答事。有了文字還沒紙的時候,就刻在樹皮、樹葉、獸皮、獸骨及動物的甲殼啊上面,後來有用竹片,就是所謂的「簡策」,用細木片的就叫「版牘」,還有用絲綢,就是「帛」,呵呵,絲綢當然比竹片輕多啦,可一般人可用不起喲!後來在西漢時(公元105年)蔡倫發明了紙,很快現代意義上的書就開始發展起來啦!隨著唐朝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後來宋慶歷年間活字印刷排版的發明,圖書事業就更快的發展啦!
詳細情況,請看——
希望能採納,謝謝。

⑼ 是誰發明的書

書可不是哪一個人發明的,更不是秦始皇發明的。最早沒文字的時候人們是用接繩記事。有了文字還沒紙的時候,就刻在樹皮、樹葉、獸皮、獸骨及動物的甲殼啊上面,後來有用竹片,就是所謂的「簡策」,用細木片的就叫「版牘」,還有用絲綢,就是「帛」,呵呵,絲綢當然比竹片輕多啦,可一般人可用不起喲!後來在西漢時(公元105年)蔡倫發明了紙,很快現代意義上的書就開始發展起來啦!隨著唐朝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後來宋慶歷年間活字印刷排版的發明,圖書事業就更快的發展啦

⑽ 書架歷史

書架或稱書櫃是傢具的一種。書架由一些可以放置東西的架子組成,一般是垂直或水平的。書櫃一般指配有門的書架。書架用來儲存書籍。 在西方書籍還處於手寫稿階段之時,書的質量還很低,它們一般被保存在書的所有者(通常是的富人或神職人員)的小保險箱中,與主人一起旅行。隨著教堂或皇宮中的手抄版本書籍越積越多,人們就把書放置在架子或碗櫥中,這些櫥櫃就是書架的雛形。稍後的日子裡,櫥櫃的門被省去,書架的進化即向前邁進了一步。雖然如此,但當時書架上的排列方式仍與今天不同。書被直接水平堆在裡面,或是將書頁開合的一面朝外豎直排放。因此,人們開始在書的右邊,而不再是書脊上,包上皮革、牛皮紙或羊皮紙,用來題寫書名。直到印刷術的發明,大大降低了書籍的擁有成本,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近書籍,並且在書脊上題寫書名成為一種慣例。在書架上,開始將書脊向外。最早的書架通常由橡木製成。橡木直至今日仍被認為是大型圖書館中最適合的書架。 書籍以竹簡為傳播媒介時,人們常把竹簡捲起,存放入具有防蟲功能的專用木箱內;而對於最近要閱讀的竹簡,有人則將它們羅列在木質架子上。造紙術發明並普及之後,用紙做成的書被安排在木箱中或書架上。古代中國的書籍以細繩裝訂,書脊上並無可供註明書名的地方。因此書籍常被人們平行於水平面地摞在書架上。直到20世紀上半葉,西方裝幀技術和閱讀文字的方向習慣漸漸被中國人所接受,書籍的排列方法也向西方靠攏,最終與西方相同。 西方現存最古老的書架放置於英格蘭牛津大學的圖書館中。它們在16世紀末就置於此地,是現存的最古老的西方陳列架式平牆格書架。人們曾試圖在書架上添加頂檐和壁柱使書架看起來更有趣,但顯然沒有成功:18世紀下半葉英國最傑出的木匠們也沒能完成這一行動。 20世紀,用於大型公共圖書館中的書架多採用鐵作為原料,例如大英博物館中用牛皮包裹的鐵書架;或是採用鋼,例如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或是採用板岩,例如劍橋大學的菲茨威廉姆圖書館。 排列規則 平行排列的書架一般說來,當今共有三種固定的書架排列規則: (一)書架靠牆 書架與牆平行,書架背面靠在牆上。 (二)書架互相平行 每兩個書架間僅留出一條窄道可供人員通過,這種排列方法適合於需要節約空間的公共圖書館。 (三)書架左邊向外、右邊向里地如壁櫥般斜鉗進牆體 這種排列方法不僅大方,而且很有效地利用了空間。位於倫敦市的市政圖書館就採用此種排列方法。 (四)移動走廊式排列或高密度儲存法。 這種排列方式通常被需要節約空間的圖書館採用。方法是將書架底部裝上輪子,並將書架互相緊靠在一起。如用戶欲取書,則用一個機械傳動裝置移開部分書架,在欲找的書所在的書架前形成通道,並讓其他書架緊靠一起。為了防止被地上的鐵軌絆倒或被兩個書架夾住的危險,這種系統一般配有電子感測器。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了書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