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X光是誰發明的
最早發現X射線是特斯拉,特斯拉制定了許多實驗來產生X射線。特斯拉認為用他內的電路,「我的容儀器可以產生的愛克斯光(即X射線)的能量比一般儀器可以產生的要大的多。
特斯拉完成了一些實驗,並先於倫琴證實了他的發現(包括拍攝他的手的X射線照片,之後他將照片寄給了倫琴),但沒有使他的發現眾所周知,他的大部分研究資料在1895年3月的第五大道一次實驗室大火中給燒毀了。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X射線和伽馬射線輻射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1)誰發明的x光影像圖擴展閱讀:
x光的輻射分類:
1、軔致輻射
當高速電子流撞擊陽極靶受到制動時,電子在原子核的強電場作用下,速度的量值和方向都發生急劇的變化,一部分動能轉化為光子的能量而輻射出去,這就是軔致輻射。
x射線管在管電壓較低的時,被靶阻擋的電子的能量不越過一定限度,只發射連續光譜的輻射。
2、特徵輻射
一種不連續的,它只有幾條特殊的線狀光譜,這種發射線狀光譜的輻射叫做特徵輻射,特徵光譜和靶材料有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X光
② x光線是誰發明的
x光線是德國倫琴教授發現的。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校長兼物理研究所所長倫琴教授(版1845~1923年),在他從事陰極射線權的研究時,發現了X射線。
自倫琴發現X射線後,許多物理學家都在積極地研究和探索,1905年和1909年,巴克拉曾先後發現X射線的偏振現象,但對X射線究竟是一種電磁波還是微粒輻射,仍不清楚。1912年德國物理學家勞厄發現了X射線通過晶體時產生衍射現象,證明了X射線的波動性和晶體內部結構的周期性,發表了《X射線的干涉現象》一文。
(2)誰發明的x光影像圖擴展閱讀
X射線的物理特性:
1、穿透作用。X射線因其波長短,能量大,照在物質上時,僅一部分被物質所吸收,大部分經由原子間隙而透過,表現出很強的穿透能力。
2、電離作用。物質受X射線照射時,可使核外電子脫離原子軌道產生電離。利用電離電荷的多少可測定X射線的照射量,根據這個原理製成了X射線測量儀器。
3、熒光作用。X射線波長很短不可見,但它照射到某些化合物如磷、鉑氰化鋇、硫化鋅鎘、鎢酸鈣等時,可使物質發生熒光(可見光或紫外線),熒光的強弱與X射線量成正比。
③ x光機的發明者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爾姆·康拉德·倫琴發現的X光導致醫生使用的新診斷工具出現。他發現X光幾個月後,拉塞爾·雷諾茲就製成了這個X光機。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X光機之一,它使人類得以在沒切口的情況下,觀看人體內部。
X光機醫療適用范圍
X線介入診斷、胸部透視、拍片、胃腸道鋇餐透視、氣鋇雙重造影、檢查胃腸道疾病、檢查大腸疾病、檢查泌尿系疾病、膽道「T」型管造影、檢查肝膽系情況。
X射線發生器原理X射線發生器組成
一.X射線源
二.X射線控制系統
三.電源
一.X射線源由高壓倍加器,X射線管組成
高壓倍加器提供X線管燈絲電源和高電壓
X射線管為一高真空的二極體,杯狀的陰極內裝著燈絲;陽極由呈斜面的鎢靶和附屬散熱裝置組成 .
冷卻方式採用密封油冷循環冷卻
二.X射線控制電路開信號實現提供給射線源所需電壓和燈絲信號,並監控X射線源工作狀態.
三. 射線源發生器的電源來自電網220V提供,X射線發生器使用對電網要求是波動小於+/-10%(有穩壓要求除外)
X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波長范圍為0.0006~50nm。X線安檢中常用的X線波長范圍為0.008~0.031nm(相當於40~150kV時)。在電磁輻射譜中,居γ射線與紫外線之間,比可見光的波長要短得多,肉眼不可見。
射線成像主要利用射線的穿透性,熒光效應和攝影效應
X射線與物體相互作用
1.光電效應
2.康普敦散射(非相干散射)
3.瑞利散射(相干散射)
4.電子偶效應
X線的發生程序是首先接通電源,經過降壓變壓器,供X線管燈絲加熱,產生自由電子並雲集在陰極附近。當升壓變壓器向X線管兩極提供高壓電時,陰極與陽極間的電勢差陡增,處於活躍狀態的自由電子,受強有力的吸引,使成束的電子,以高速由陰極向陽極行進,撞擊陽極鎢靶原子結構。此時發生了能量轉換,其中約1%以下的能量形成了X線,其餘99%以上則轉換為熱能。前者主要由X線管窗口發射,後者由散熱設施散發
(以克金公司採用的140KV 美國斯派曼射線源為例)發生器原理
X射線是由燈絲管產生的,當燈管燈絲上電,燈管兩極分別加上+/-70V電壓時,就會有X射線發射出來.
XRAY提供相應的反饋信號,供閉環控制用採用脈寬調制技術,工作頻率在30KHZ左右.電壓電流閉環調整,並設有過壓,過流保護.
工作原理
X射線安全檢查設備是藉助於傳送帶將被檢查行李送入履帶式通道完成的。行李進入通道後,將阻擋光障信號,檢測信號被送至控制單元,觸發射線源發射 X 射線束。一束經過準直器的非常窄的扇形 X 射線束穿透傳送帶上的行李物品落到雙能量探測器上,高效半導體探測器把接收到的 X 射線變為電信號,這些很弱的電流信號被直接量化,通過通用串列匯流排傳送到工業控制計算機作進一步處理,經過復雜的運算和成像處理後得到高質量的圖像。
應用
X光機廣泛應用於火車站和機場的安全檢查等等。
④ x光線是誰發明的
這是自然界自身的東西,不叫發明,叫發現
X光線又叫X射線,由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於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
⑤ 第一張人體X光照片是誰發現的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在研究克魯克斯管的真空放電時,發現了性質不明的X射線。他激動得難以自我抑制,一連幾天關在沃茲堡大學的一間實驗室里進行試驗。倫琴的廢寢忘食惹怒了他的夫人。幾天後,他把夫人帶到自己的實驗室,向她講述了自己的新發現,並把一張黑紙包好的照相底片放在她的手掌底下,然後暴露在克魯克斯管照射下,拍得了歷史上第一張人體X光照片。這張珍貴的X光照片顯現出倫琴夫人的手骨結構,連那枚結婚金戒指的輪廓也在照片上留下了清晰的影子。
在倫琴發現X射線後不出一個月,維也納醫院就試著用X射線來指示人體內斷骨位置的所在部位。189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教授從一張X光照片中清楚地發現,由於一次打獵的意外事故射入受害者手中的獵槍子彈鐵砂,從此,人們進一步了解到X射線具有穿透肌肉等軟組織、拍攝骨骼和埋入人體內的金屬的本領。經過幾十年來的不斷努力改進和推廣應用,現在X光診斷已成為任何一家正規醫院必備的診斷手段了。
X射線轟動一時,風靡歐美大陸。各種報刊上充斥著手腳骨頭的恐怖照片,美國著名的「LIEF」(生活)雜志於1896年發表了一幅開玩笑的漫畫。畫的上半部為3對男女體態婀娜地去赴宴,畫的下半部竟仿照X光透視對應地畫出了這6個人的骨骼架。人們對這項新發現的無知到了可笑的地步。
⑥ 誰發明了X射線
X射線的發現者威廉·康拉德·倫琴於1845年出生在德國尼普鎮。他於1869年從蘇黎世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在隨後的十九年間,倫琴在一些不同的大學工作,逐步地贏得了優秀科學家的聲譽。1888年他被任命為維爾茨堡大學物理所物理學教授兼所長。1895年倫琴在這里發現了X射線。 1895年9月8日這一天,倫琴正在做陰極射線實驗。陰極射線是由一束電子流組成的。當位於幾乎完全真空的封閉玻璃管兩端的電極之間有高電壓時,就有電子流產生。陰極射線並沒有特別強的穿透力,連幾厘米厚的空氣都難以穿過。這一次倫琴用厚黑紙完全覆蓋住陰極射線,這樣即使有電流通過,也不會看到來自玻璃管的光。可是當倫琴接通陰極射線管的電路時,他驚奇地發現在附近一條長凳上的一個熒光屏(鍍有一種熒光物質氰亞鉑酸鋇)上開始發光,恰好象受一盞燈的感應激發出來似的。他斷開陰極射線管的電流,熒光屏即停止發光。由於陰極射線管完全被覆蓋,倫琴很快就認識到當電流接通時,一定有某種不可見的輻射線自陰極發出。由於這種輻射線的神密性質,他稱之為「X射線」——X在數學上通常用來代表一個未知數。 這一偶然發現使倫琴感到興奮,他把其它的研究工作擱置下來,專心致志地研究X射線的性質。經過幾周的緊張工作,他發現了下例事實。(1)X射線除了能引起氰亞鉑酸鋇發熒光外,還能引起許多其它化學製品發熒光。(2)X射線能穿透許多普通光所不能穿透的物質;特別是能直接穿過肌肉但卻不能透過骨胳,倫琴把手放在陰極射線管和熒光屏之間,就能在熒光屏上看到他的手骨。(3)X射線沿直線運行,與帶電粒子不同,X射線不會因磁場的作用而發生偏移。 1895年12月倫琴寫出了他的第一篇X射線的論文,發表後立即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和振奮。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有數以百計的科學家在研究X射線,在一年之內發表的有關論文大約就有一千篇!在倫琴發明的直接感召下而進行研究的科學家當中有一位是安托萬·亨利·貝克雷爾。貝克雷爾雖然是有意在做X 射線的研究,但是卻偶然發現了甚至更為重要的放射現象。 在一般情況下,每當用高能電子轟擊一個物體時,就會有X射線產生。X射線本身並不是由電子而是由電磁波構成的。因此這種射線與可見輻射線(即光波)基本上相似,不過其波長要短得多。 當然X射線的最著名的應用還是在醫療(包括口腔)診斷中。其另一種應用是放射性治療,在這種治療當中X射線被用來消滅惡性腫瘤或抑制其生長。X射線在工業上也有很多應用,例如,可以用來測量某些物質的厚度或勘測潛在的缺陷。X射線還應用於許多科研領域,從生物到天文,特別是為科學家提供了大量有關原子和分子結構的信息。 發現X射線的全部功勞都應歸於倫琴。他獨自研究,他的發現是前所未料的,他對其進行了極佳的追蹤研究,而且他的發現對貝克雷爾及其他研究人員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然而人們不要過高地估計倫琴的重要性。X射線的應用當然很有益處,但是不能認為它如同法拉第電磁感應的發現一樣,改變了我們的整個技術;也不能認為X射線的發明在科學理論中有其真正重大的意義。人們知道紫外線(波長要比可見光短)已近一個世紀了,X射線與紫外線相類似,但是它的波長比紫外線還要短,它的存在與經典物理學的觀點完全相符。總之,我認為完全有理由把倫琴遠排在貝克雷爾之後,因為貝克雷爾的發現具有更重大的意義。 倫琴目己沒有孩子,但他和妻子抱養了一個女兒。1901年倫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是獲得該項獎的頭一個人。他於1923年在德國慕尼黑與世長辭。
⑦ X射線是誰發明的。
波長在4000~7700埃(1埃等於千萬分之一毫米)之間的叫可見光,波長小於4000埃的,叫紫外光或紫外線,是不可見光,X射線是比紫外線的波長更短的光,它也是不可見光。可見光只能穿透透明體,X射線卻能穿透不透明的物體。
用X射線透過人體,為何能在熒屏上顯示出骨頭的影子來?原來,對於由較輕原子組成的物質,如肌肉等,X射線透過時很少有所減弱,但對於骨頭等由較重原子組成的物質,X射線幾乎全部被吸收了。因此,在用X射線透視人體時,在熒屏上就留下了人體內組織的黑影,由此透過人體肌肉看見肺部。
美國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賈科尼領導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個宇宙X射線探測器。1978年,該探測器進入太空,它首次為人們提供了精確的宇宙X射線圖像,使科學家獲得了大量的新發現。運用這個「寶貝」,賈科尼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太陽系外的X射線源,並證實了宇宙存在X射線背景輻射。
1895年9月8日這一天,威廉?康拉德?倫琴正在做陰極射線實驗。當倫琴接通陰極射線管的電路時,他驚奇地發現在附近一條長凳上的一個熒光屏上開始發光,恰像受一盞燈的感應激發出來似的。他斷開陰極射線管的電流,熒光屏即停止發光。由於陰極射線管完全被覆蓋,倫琴很快就認識到當電流接通時,一定有某種不可見的輻射線自陰極發出。由於這種輻射線的神秘性質,他稱之為「X射線」——X在數學上通常用來代表一個未知數。後人又把這種射線叫做倫琴射線。
⑧ 發明X射線的人是誰
x射線,波長介來於
紫外線
和
γ射線
間的源
電磁輻射
。由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引於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波長小於0.1埃的稱超硬x射線,在0.1~1埃范圍內的稱硬x射線,1~10埃范圍內的稱軟x射線。
⑨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X光的人是誰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X光的人是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於1895年發現,故又稱倫琴射線。
X射線是內由於原容子中的電子在能量相差懸殊的兩個能級之間的躍遷而產生的粒子流,是波長介於紫外線和γ射線 之間的電磁波。其波長很短約介於0.01~100埃之間。
倫琴射線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領,能透過許多對可見光不透明的物質,如墨紙、木料等。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射線可以使很多固體材料發生可見的熒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氣電離等效應。波長小於0.1埃的稱超硬X射線,在0.1~1埃范圍內的稱硬X射線,1~100埃范圍內的稱軟X射線。X射線最初用於醫學成像診斷和 X射線結晶學。X射線也是游離輻射等這一類對人體有危害的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