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日戰爭八路軍怎樣製造子彈
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在發明缸塔法,工業生產硫酸後,掌握了火炸華葯生產技術,其中之一就是硝化棉,單基無煙發射葯,提高了復裝子彈的質量,1942年因戰爭需要,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決定自產全新子彈,提出了用純銅和鋅合成生產黃銅的方案,發明了坩堝煉銅鋅工業生產黃銅,1943年6月開始大規模生產全新子彈,同缸塔法掌握火炸華葯生產技術後,坩堝煉銅鋅工業生產黃銅製造全新彈殼的方法迅速傳到各大軍區,支援了抗日戰爭,除了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在晉冀豫軍區的八路軍總部軍工部門發明了窯爐悶火法韌化炮彈彈體技術。
『貳』 日本發明過什麼裝備、手段去應對八路的地雷戰、地道戰嗎為什麼勞而無功呢
首先,日本人當然有很多方法來對付華北平原和山區的根據地民兵(嚴格意義是民兵不是八路軍,八路軍正規部隊很少用地雷作戰的),各種方法,但是當時日本人對土八路不屑一顧的看法起了絕對作用,不重視就不行的,還有當時日本的能力確實沒法對這個東西有很大左右,當時日本兵力緊張,武器更緊張,兵力不夠。
其次,掃雷坦克這個日本確實有過,但是很少很少,日本鋼鐵產量少的可憐,而且軍部被海軍把持,海軍要早軍艦需要大量鋼鐵,所以日本大部分鋼鐵都投入到建造大型軍艦上了,給陸軍的鋼鐵很少很少,這么說吧,二戰中日軍陸軍大口徑火炮才造了500多門,而蘇德戰場一場庫爾斯克會戰中報廢的大口徑炮就近萬門。
大炮都這樣,坦克更少了,日軍對大一次坦克作戰才集中30輛坦克,還是對抗美軍,幾分鍾就被美軍干光了,中國大陸日軍坦克一般都是幾輛幾輛出現,還是在大型戰斗中,華北小村莊那裡能投入坦克,跟日本陸軍部打報告,申請從幾百公里外調一輛掃雷坦克過來,對付華北一個幾百人口小村子裡的十幾個土八路??不被他上級扇一百吧大嘴巴子就不錯了。
而且,當時華北根據地都是土路,要麼是山路,羊腸小道,中國當時道路建設及其落後,最落後的是橋梁,一般當時中國村子裡橋梁能承受2噸重車輛就不錯了,每次掃盪日本人都是坐車到根據地附近,然後下車步行進去,因為任何車輛進不去。日本坦克是二戰所有坦克里最薄的最輕的,也十噸左右吧,加上彈葯和兩三個成員,估計根本就進不了根據地,日本坦克懸掛系統超級垃圾,越野能力很差很差。
一般日本人掃盪小村莊,都是幾十個日軍配一兩百偽軍,這么個小隊伍就夠了其實。不夠也不會多加了,因為日本當時戰線太長,兵力實在不足。
==============================
對付地道,爆破,這個日軍也有過,但是日本資源匱乏,炸葯沒有那麼多,作戰時審批及其嚴格。
飛機轟炸,這個別開玩笑了,堂堂打日本陸軍一個小村子幾個土八路都對不不了還得請求航空支援,這個面子上過不去,也不會批準的。日本當時對根據地最大的一次掃盪,出動五個師團加上偽軍30多萬人,也不過就拍了幾架偵察機幫忙偵查下,轟炸機不可能,而且用重磅炸彈去炸幾個土八路,成本高了點,日本消耗不起。當然和八路軍大部隊作戰,日本也用過空軍飛機,但是對付土八路確實沒用過。
============================
這些根據地地雷戰啊,地道戰啊,都是村子裡民兵的小把戲,效果很好。日本軍人當時武士道精神比較濃,十分看不起這種作戰方法,也有一定關系。
總體來說還是日本軍隊當時裝備不行,如果換成美軍,那結果就很難說了,起碼美軍坦克,爆破筒,火焰噴射器,飛機有的是。
---
話又說回來,當年美國那麼先進武器,在越南,不也是拿那些越南遊擊隊沒辦法么。
『叄』 土八路是褒義還是貶義
土,是沒受過教育的意思。
受過教育的人,你能猜出他出什麼牌,因為他是受過教育的人,所以遵守交通規則,不橫穿馬路。但是沒受過教育的人,你真不知道他待會兒要干什麼,他不按套路出牌。
所以,土八路的意思是,」我一看他,頭就老大。「,你說是貶義詞褒義詞?
『肆』 我的男友老是說,土八路是什麼意思
口頭語
『伍』 原來如此:沒多少文化的土八路居然能說一口極流利的日語
曾經對抗日戰爭影片或小說中的一種描述不屑一顧,那就是土八路居然能冒充日本兵。這是因為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時間,發現日語是一門非常難精煉的語言,它的發音,變格等微妙之處極多,如果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很難說得天衣無縫。即便是在日本呆了十幾年的中國人,開口說話不用三句對面的日本人就會恭維起來
——「您的日語說得好極了!」
換句話就是說你講得再流利也聽得出你是外國人。
然而,和當年在冀中做過敵工工作的老八路朱占海部長談起來,老人說冒充鬼子這種事一點兒也不新奇。朱部長當時在任丘之光等地活動,敵工部的人經常把鬼子的電話一掐,連上話機就跟鬼子講話套情報,也確實有武工隊員或者敵工隊員化妝日軍活動過。
你們現在學不了我們那個水平——老爺子搖頭。
你們學不好,就是少掙倆錢兒,我們學不好的,都犧牲了。
默然。
其實,朱部長後來說,當時化妝日軍,主要是嚇唬偽軍的,碰上鬼子多半是意外遭遇。土八路學日語的時候,很多人連日文的字母有多少個都不知道,純粹是硬背下來的,也就那麼固定的一些句子能以假亂真,以外的純粹一竅不通。比如,鬼子要問八路是哪個部隊的,八路能旅團,大隊,軍銜一路說得極流利,問老家是哪兒的,也能對答如流,連村裡有個菩薩廟都能說出來。要是鬼子問你喜歡吃生稠魚還是烤魷魚,那就全完了。
倒是沒有鬼子問過這樣的問題。朱部長說。他們的性子是一根筋。
那萬一有哪個鬼子特別,這么問呢?薩把刨根問底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那還用多說嗎?掏槍就打唄,大不了一個換一個。老頭苦笑。
事實上,我可能真的是有點兒小瞧了當年的土八路。
前幾年聽影視界的朋友說有人想改編《敵後武工隊》,兄弟趕緊插嘴,說您有機會可得勸勸,沒那個金剛鑽,千萬別攬這瓷器活。那《敵後武工隊》是誰寫的?馮志啊,馮志自己就是老牌子的武工隊員,里頭可以說每一個細節都是從真實的戰斗中提煉出來的,加上活下來的武工隊員哪個不是人尖子,他的作品能拍出原汁原味,你就是大師了,改編?最好先稱稱自己的分量。。。
人家說了,論生活咱們比不了人家老武工隊員,論文化,恐怕還是可以和馮老扛一扛。
這話還真沒法說,至少,仔細看《敵後武工隊》,單是裡面土八路說日本話的情節,就反映出馮老深厚的語言功底來。
《敵後武工隊》裡面的武工隊員,不時露出幾句日本話來,比如辛鳳鳴向李東山要「大巴勾」(日語:香煙),魏強在飯館冒充日本兵叫菜
——酒的,肉的,大古桑(日語:大量的)這些都真實地反映了敵後斗爭中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呦!這不是我們優待俘虜的那句日本口號!要這樣,我還能念呢!」他們邊寫著標語,邊朝西移動,待所有的牆壁寫完時,他們也來到了新安村的街西口。
其中這句「窪里窪里窪,森搔尼寒獃斯路!」相信大家大多一笑而已,「窪里窪里窪」,這明擺著是忽悠么。
不幸的是,我仔細地按照日語讀音把這行字一讀,竟然是一條真正的抗日標語!
「窪里窪里窪」,是日語「われわれは」的擬音,意思是「我們」。
「森搔尼寒獃斯路!」則是「善措日本軍する」(優待日本兵),連起來就是「我們優待日本兵!」。和劉太生隨後說的「呦!這不是我們優待俘虜的那句日本口號!」正好吻合。
而馮老對賈正這一段半吊子日語一句解釋都沒有,可見老爺子筆下的東西裡面伏筆有多少。要改編他的東西可不是玩兒的。
朱部長也承認,雖然當時要求每個八路軍都要會五十七句日語,但大多數土八路,如果不是做敵工工作的,日語都和賈正差不多。44年後局部反攻,經常出現八路圍著鬼子炮樓用日語喊話的情景(沒有炮,一下子打不下來)。土八路對日本炮樓喊起話來,南腔北調,敵工部的日本八路經常抱著腦袋哀嘆,說這些唐山味兒的冀東日本話,保定味兒的冀中日本話,只怕裡面的鬼子和偽軍沒一個能聽明白。
朱部長說話不能這樣講,事後從日本俘虜那兒知道,這種變了調的八路式日語喊話,與反戰同盟正規的日本工作員來喊話,效果竟然相差不多。
有時候還真讓他們給琢磨明白了,還要彼此交流一番。
於是。。。八路的宣傳效果,也就達到了。
本文原作者:已經變異的蟬本博略有刪改
『陸』 土八路的圖片
看看行不行?
『柒』 "土八路"究竟有多土
的確很土,沒有什麼重武器,甚至連槍都不足。
看過一個關於戰斗的小記錄:一次,一個新成立的區小隊,和兩個查線的日本兵遇到了,原來是日本電話線斷了,兩個日本兵查線。雖然只是查線的通訊兵,但都有步槍,三八式,射程遠,同時射擊技術不錯,子彈充足。
區小隊只有幾把最原始,土造的手槍,結果十幾個人和兩個日本兵打起來,打了十幾分鍾,死傷了幾個八路,其餘人被迫逃走了,他們也只有十幾發子彈而已。
單純從軍事角度上說,這次戰斗,只消耗了日軍幾十發子彈,幾乎沒用作用。
但土八路的意義,還是出來了:之後,日本兵查線,需要派出更多的士兵,否則,兩個人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土八路圍攻,危險。
偽軍聽到日本兵都受到伏擊,更是縮在炮樓里,除非日本兵硬逼,否則絕對不出來。
周圍的村民,聽到響了一陣子槍,漢奸害怕了,尤其是一些村長、鄉長級別的基 層漢奸,他們擔心土八路來,由此,不敢全心全意幫著日軍了,甚至一部分人,開始兩面投緣,白天是日本的官兒,晚上是八路的村長。
一些不甘心的年輕人,聽到還有自己的隊伍,於是開始試圖參軍打鬼子。
區小隊自然會發展。
土八路的最重要意義,還是拖住了廣大佔領區的日軍,日軍被迫留下大量守備部隊,維持治安,試圖消滅土八路。
就是華北治安戰了。
否則,這些日軍到了正面戰場,或者太平洋戰場,國軍的壓力會更大。
『捌』 「土八路」稱呼是怎麼來的
土八路指八路軍里的非正規軍。「土八路」之所以說是八路,是因為他們受八路軍領導,有正式部隊番號,可以穿軍裝、徵收軍糧;而說是「土」的,則是因為他們尚沒有進入正規的戰區部隊序列。
『玖』 什麼是土八路
由於革命初期八路軍裝備等方面比較落後,被國民軍戲稱為土八路
『拾』 最暗黑的古代四大發明,主要是有著哪樣的用途呢
01太監政治
對於太監,恐怕任何人都是帶著蔑視的目光去看的。誰也不會瞧得起太監其人其事。然而,在中國歷史上,太監卻一直是歷史上很重要的一支政治力量。我以前一直很奇怪,既然大家都知道,秦朝的滅亡是和一個太監趙高有關的,為什麼後來的皇帝不汲取這個教訓,反而對太監十分得信任?基本上每一個朝代,到了後來,太監就成為了皇上最信任的人了。明明大家知道相信太監是要亡國的,為什麼皇上還要相信太監呢?
現在想明白了。因為,除了相信太監,其實皇帝已經沒有可以信賴的人了。太監是皇權制度的犧牲品。為了保證皇帝的權威性,歷史上的制度都是從保證皇帝的性權威開始的。因為,性的權威,是一個男人最基本的權威。為了皇帝的性權威,制度於是閹割了服侍皇上的男人,這些男人於是就成為太監。但是對於皇帝來說,性生活的潛在敵人可以用閹割的方式來保證自己的權威,對權力的競爭者卻根本就沒有任何手段去解決。
朝庭里的那些大權在握的官僚,就是自己的權力的競爭者。中國的每一個朝代都是這樣的:建朝初期,皇上大權在握;皇帝的權威不容置疑。到了中期,皇權和官僚的權勢基本相當。到了後期,皇帝身邊可以信賴的大臣就不多了。於是,皇上身邊的那些權力慾望比較小的人——太監就成為了皇上唯一可以信賴的人。只不過,皇帝不可能知道,太監對於權力的慾望果然要小於一般的人,但因為生理畸形,所以當太監們權力在握後,推行的政治其實也是畸形的。太監政治——就是用最不人性的制度來保證人性的推廣。
02小腳文化
文字游戲——這是中國人最聰明和最偉大的發明,這個發明雖然只不過是一個游戲。
但這個游戲足足可以粉碎世界上的全部的真理和謊言,美好和醜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在這個游戲面前,都微不足道。
真的。微不足道。因為,這才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