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當代的細菌科學家是誰
列文虎克
細菌最早是被荷蘭人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mhoek,1632-1723)在一位從未刷過牙的老人牙垢上發現的,但那時的人們認為細菌是自然產生的。直到後來,巴斯德用鵝頸瓶實驗指出,細菌是由空氣中已有細菌產生的,而不是自行產生,並發明了「巴氏消毒法」,被後人譽為「微生物之父」。
⑵ 地球上第一個發現細菌的人是誰
最早觀測到細菌的是虎克,因為是他發明了顯微鏡,別人看不著。
⑶ 發明青黴素的人是誰
青黴素的發現者弗萊明是英國細菌學家
如有疑問,請追問;如已解決,請採納
⑷ 最先發現細菌的是誰
一滴普通的雨水放到顯微鏡下,就呈現出一個令人驚奇的世界——這
里有成千上萬的「小動物」(微生物)生活著。第一個揭開這個驚奇世界秘
密的,是17世紀最著名的顯微鏡專家——列文虎克(1632—1723)。
列文虎克出生於荷蘭的德爾夫特,因為家境貧寒,16歲便離開學校當
了學徒。在好奇心驅使下,列文虎克把工余時間都用來研究、磨製、裝配
玻璃透鏡。在他看來,通過各種凹凸透鏡觀察世界簡直是一種享受。
開始,列文虎克用自己磨製的透鏡裝配成的顯微鏡,觀察蜜蜂蜇人的
「針」,看蚊子叮人的嘴,以及小甲蟲的腿等等。隨著制鏡手藝的不斷提
高,列文虎克製成了能放大200倍的顯微鏡,這是當時最好的顯微鏡。
一天,列文虎克用顯微鏡觀察乾草浸劑,驚奇地發現一些從未見過的
「小蟲子」在不停地蠕動。他把這些「小蟲子」叫作「微動物」,這就是
首次被人類發現的微生物。列文虎克認為自己發現了新的未知世界,就把
這一消息公諸於眾。此後,每當他在這一領域有所收獲,便寫信報告當時
世界最著名的科學研究管理機構——英國皇家學會。1677年,他報告自己
觀察到狗和人的精子 ;1680年 ,他報告發現了酵母里含有球形的小顆粒
(即酵母菌)。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放大鏡看到細菌和原生動物的人。為了
表彰和鼓勵列文虎克的研究工作,英國皇家學會吸收他為會員,一個小學
徒終於成了著名科學家。
從此列文虎克工作更勤奮了,成果也不斷產生。1684年,他通過觀察
血液,准確地描述了血紅細胞。1702年,他在觀察輪蟲時,偶然發現雨水
中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是怎麼來的呢? 為了解開這個謎,他做了一個實
驗:收集開始下雨時的雨水來觀察,裡面並沒有微生物。到了第四天再觀
察,就有許許多多微生物和灰塵出現在雨水中。因此,列文虎克得出了一
個結論:風能將空氣灰塵中的微生物帶入水中。以後經過對昆蟲、海貝和
鱔魚等的研究,列文虎克進一步指出:微生物不是從河泥或沙子中產生的,
而是和動物一樣,有卵、幼蟲等完整的繁殖過程。這一有趣的發現使列文
虎克名揚世界。
⑸ 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細菌的科學家是() A.羅伯特虎克 B.巴斯德 C.列文虎克 D.弗萊
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細菌的科學家是( C 列文虎克)
安東尼·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荷蘭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的開拓者,生卒均於荷蘭代爾夫特。由於勤奮及本人特有的天賦,他磨製的透鏡遠遠超過同時代人。他的放大透鏡以及簡單的顯微鏡形式很多,透鏡的材料有玻璃、寶石、鑽石等。其一生磨製了400多個透鏡,有一架簡單的透鏡,其放大率竟達270倍。其主要成就:首次發現細菌等微生物,最早紀錄肌纖維、微血管中血流。
他是第一個用放大透鏡看到細菌和原生動物的人。1674年他開始觀察細菌和原生動物即他所謂的「非常微小的動物」。他還測算了它們的大小。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蟲、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確地描述了紅細胞,證明馬爾皮基推測的毛細血管層是真實存在的。1702年他在細心觀察了輪蟲以後,指出在所有露天積水中都可以找到微小生物。
⑹ 最早發現病菌的人是誰
現在,人們還經常聽說什麼「艾茲病病毒」、「蘑菇病病毒」等等,「病菌」和「病毒」到底是什麼東西?它們又是被誰最早發現的呢?
其實,「病菌」和「病毒」都是可以使人和動物致病的微生物,它們非常非常小,肉眼看不見,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它們的樣子。它們都是被法國傑出的微生物學家和化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發現的。
巴斯德於1822年12月27日生於法國汝拉省的多爾。他在偶然中,採用了一種特殊方法,得到了分離的兩種結晶,對立體化學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但使他載入史冊的卻是他在微生物學方面的巨大成就,也即是「病菌」和「病毒」的發現。
1865年,歐洲蔓延著一種可怕的蠶病,法國南部的蠶也大批大批的死掉,使南方的絲綢工業遭到了嚴重打擊。人們向當時是巴黎高等師范大學的生物學教授巴斯德求援。他得到消息之後,馬上到法國南部實地調查。他首先取來病蠶和被病蠶吃過的桑葉仔細觀察,一連幾天和助手通宵達旦地工作。
很快,他通過顯微鏡發現蠶和桑葉上都有一種橢圓形的微粒。這些微粒能游動,還能迅速地繁殖後代。他找來沒病的蠶和從樹上剛摘的桑葉,在顯微鏡下,沒發現那種微粒。「這就是病源!」巴斯德興奮地叫了起來。他立即告訴農民,把病蠶和被病蠶吃過的桑葉統統燒掉。這樣,蠶病被控制住了。
通過蠶病事件,巴斯德為人類第一次找到了致病的微生物,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病菌」。怎樣防止蠶病傳染呢?巴斯德帶了病蠶回巴黎的實驗室進行研究。兩年之後,他找到了防止的方法:把產完卵的雌蛾釘死,加水把它磨成漿糊,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蠶有病菌,就把它產的卵燒掉;蠶沒病菌,就把它產的卵留下,用沒有病菌的蠶卵繁殖,蠶病就不會傳染。
1880年,法國雞霍亂流行,怎樣才能使雞不得傳染病呢?這成了巴斯德新的研究課題。不久,他向科學院送上了自己的研究報告,他發現了傳染病的免疫方法。巴斯德把導致雞霍亂流行的病菌濃縮液注射到雞身上,當天雞就死了。病菌濃縮液放了幾個星期之後,巴斯德又給雞注射,雞卻沒有死。經過多次實驗,巴斯德認識到,病菌放一段時間之後,不僅毒性大為減少,而且還有抗病的效力。這樣,他就製成了雞霍亂疫苗,注射後,能增強雞的抵抗力,防止霍亂傳染。
掌握了製造疫苗的方法之後,巴斯德開始研究人類致病的原因,結果發現了多種病菌。他還發現在高溫下,病菌很快就會殘廢,於是他向醫生宣傳高溫殺菌法,可以防止病菌傳染。現在,我們醫院里使用的醫療器械,都要用高溫水蒸氣蒸煮,這就是用巴斯德發明的消毒方法,後人叫它「巴氏消毒法」。他組織學生們和助手們進行了無數次實驗,製成了傷寒、霍亂、白喉、鼠疫等多種疫苗,控制了多種傳染病。現在,兒童要打防疫針,這種免疫方法,就是巴斯德發明的。瘋狗咬人,人就會得「狂犬病」,全身抽搐而死。巴斯德在顯微鏡仔細觀察狂犬的腦髓液,沒有發現病菌。可是把狂犬髓液注射進正常犬的體中,正常犬馬上就會得病死掉。「這是一種比細菌還要小的病源!」巴斯德驚奇地對助手們說。人們就把這種比細菌還小的生物病源叫做「病毒」。
⑺ 第一個揭開細菌奧秘的人是誰
選A
是17世紀最著名的顯微鏡專家——列文虎克,巴斯德發明巴斯消毒法,白求恩是二戰期間來中國加拿大醫生,弗萊明是英國科學家,他在皮氏培養皿中發現青黴素黴菌。
⑻ 第一次發現細菌的科學家
A、林奈是瑞典自然學者,現代生物學分類命名的奠基人.他在生物學上的成就是發明了雙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兩部分組成,前者為屬名,要求用名詞;後者為種名,要求用形容詞.故錯誤.
B、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微生物只能來自微生物,而不能憑空產生.他做的一個最令人信服、然而卻是十分簡單的實驗就是「鵝頸瓶實驗」,還發現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故錯誤.
C、列文•虎克是荷蘭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的開拓者,他用自製的顯微鏡首次發現了細菌.故正確.
D、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 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故錯誤.
故選:C
⑼ 誰是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人
安東尼·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他是一位布料商人,不過除了布料, 他對很多東西都有濃厚的興趣。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本書,是一位名叫羅伯特·虎克(Robert Hooke)的英國科學家寫的,書里的幾幅插圖引起了列文虎克的注意,
列文虎克被稱為是歷史上第一個微生物學家,他花了五十多年的時間觀察各種東西,發現了真菌、細菌,比如牙垢上的細菌。在他的這些發現之後,才出現了微生物學這個領域。微生物學就是研究各類微小生物的科學。
查看更多《神奇校車·走近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