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性格創造改為

性格創造改為

發布時間:2021-08-09 01:34:50

『壹』 怎樣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一個人的性格會改變嗎?
此問題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可能有兩點:
1.改變自己,在於我們常常對自己不滿意,常想要是自己不那麼害羞就好了或者自己不那麼脆弱就好了,要是自己能夠外向一點可能就更討人喜歡。有很多美好的願望,都一次次的指向自身的「性格缺陷」。缺乏安全感的妻子常常失去了愛人,不善於表達的朋友常常錯失了機會,不夠耐心要求嚴格的領導失去了下屬。甚至有人把「改變性格就能改變命運」當做鐵律來遵守。
2.改變他人,無論如何我們都比較難於改變他人,以至於「改變不了他人,就改變自己」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但是,我們為什麼會那麼渴望改變他人呢?當我們仔細思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想要改變的都是那些對我們很重要的人。比如說孩子,一個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不過他總是想孩子做事情慢條斯理的,要是他能稍微「急性子」一點就好了。比如父母,父母養育了我這么多年,我非常感恩自己的父母,不過他們的思想陳舊、固執,多麼希望他能夠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保持寬容靈活的態度。

如果說性格可以改變,但是理想的性格是什麼呢,或者什麼是完美性格呢?對於這個問題,最好的答題者當屬馬斯洛。當他對人性進行長期的探索之後,對人發展的最高層次:自我實現者的人格特徵做了如下的總結:

(1) 敏銳的洞察力:能准確客觀地洞察事實,並與之形成更加融洽協調的關系。
(2) 認可自己與他人:對自己、他人及整個自然界表現出更大的認可。
(3) 坦率、自然、自發性:自我實現者的一切言行都比較自然、坦率和純真,發自他們的自然本性。
(4) 以問題為中心:自我實現者一般都不以自我為中心而強烈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外的問題上。
(5) 超然獨立、有獨處的需要:自我實現者一般不害怕孤獨,有時甚至主動追尋清凈和獨處。
(6) 能自立、自製、超越文化的約束:激勵自我實現者的是成長性動機而不是匱乏性動機。
(7) 高級地審美情趣:自我實現者具有奇妙的反復欣賞能力,能以新奇的眼光欣賞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和經驗。
(8) 較長經歷神秘體驗或高峰體驗:很多自我實現者都描述過他們常經歷一種被人們稱之為「神秘體驗」的個人體驗。
(9) 深切的社會感情:自我實現者對人類懷有一種很深地認同、同情和愛地感情,對他人的關心,不僅局限於他的朋友和家庭,而是涵蓋了全世界一切文化背景下的所有人。
(10) 具有深厚的人際關系:自我實現者比一般人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際關系,更多的融洽,更崇高地愛,更完美的認同,以及更多的擺脫自我限制的能力。
(11) 具有民主的性格特徵:一般具有民主的思想傾向。
(12) 能分辨善與惡、手段與目的:自我實現者的道德力量很強,他們都有明確的道德標准,能明辨是非善惡,只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13) 具有富含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4) 富有創造力:所有自我實現者都在這方面或那方面顯示出具有獨到之處的創造力。
(15) 對文化適應的抵制:能再多方面與文化和睦相處,但不隨波逐流,不墨守陳規,注重內心體驗。
(16) 能超越各種二元式的對立而達到一種整合狀態:在自我實現者的眼中,那種一般人看來是截然相反、截然對立或截然二分的東西在世上並不存在。

『貳』 怎麼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1、每年定一個有挑戰性的習慣

每年設立幾個必須完成的年度目標,然後花上一段時間去全力挑戰一下,可以是3個月或100天。或成功,或失敗,但每一個習慣的堅持都對自己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和影響。

2、練字

每天花上時間平心靜氣地寫上幾篇字,堅持2、3個月後,效果跟冥想、靜坐類似。最初的收獲是通過寫字能靜心,減少焦慮。

當堅持1、2年之後,字會慢慢變得好看,能讓你多一點自信。

3、堅持運動

有運動習慣的人,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會不一樣。而且運動會上癮,幫助改變很多壞的生活習慣,已經看到不止一個人在培養慢跑和健身習慣的過程中把煙戒掉。

為了每天運動,必須調節工作生活節奏,改掉拖延性加班和拖沓生活。長此以往會變得更開朗,更自信,更有意志力與活力。

良好性格的特點:

1、應該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正確的人生觀。

2、在日常生活中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熱愛勞動,能夠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廣闊的胸懷,不以自我為中心。

3、富有同情心,能經常想到別人,不一時沖動感情用事。

4、遇事能客觀冷靜地分析,正確理智地進行處理和判斷,不固執己見,不主觀。

5、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沒有依賴性,勇於克服困難,善於解決矛盾。

『叄』 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改變嗎如何改變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否性格是與生俱來、終生不變的呢?其實不然。

在了解性格之前有必要了解人格。人格在心理學上有時叫個性,是一個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表現出的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和情緒反應的特徵,也是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特徵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現在思維能力、認識能力、行為能力、情緒反應、人際關系、態度、信仰、道德價值觀念等方面。一般地講,人的形成與生物遺傳因素有關,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所以也是社會文化的產物。

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格包括兩部分:即性格與氣質。性格是人穩定個性的心理特徵,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上。從好的方面講,人對現實的態度包括熱愛生活、對榮譽的追求、對友誼和愛情的忠誠、對他人的禮讓關懷和幫助、對邪惡的仇恨等等;人對現實的行為方式比如舉止端莊、態度溫和、情感豪放、談吐幽默等。人們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模式的結合就構成了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獨特的性格。在性格這個問題上,曾說,人的性格不僅表現在做什麼,而且表現在怎麼做。做什麼說明一個人在追求什麼,拒絕什麼,反映了人對現實的態度,怎麼做說明人是怎麼追求的,反映了人對現實的行為方式。性格從本質上表現了人的特徵,而氣質就好像是給人格打上了一種色彩、一個標記。氣質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模式方面的特點,賦予性格光澤。同樣是熱愛勞動的人,可是氣質不同的人表現就不同:有的人表現為動作迅速,但粗糙一些,這可能是膽汁質的人;有的人很細致,便動作緩慢,可能是粘液質的人。氣質和性格就這樣構成了人格。

性格可以雕塑

有人談到性格就說它與遺傳因素有關系,說生就的脾氣,長就的命,改不了了,其實不盡然。英國有個心理學家叫愛森科,他在人格理論方面主張人格緯度,緯度的一個極端是外向,另一個極端是內向,所以在緯度之間就有許多等次。他認為極端內向和極端外向的人是少數,大多數人是綜合性的,或者偏內向些,或者偏外向些。愛森科的人格緯度理論的產生對心理學界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認為人格是可以在緯度上的。

近年來,日本學者長谷川洋三則認為,通過行為可改變性格。這就給我們的心理治療和兒童教育提出了一個新的任務:我們要培養人們尤其是兒童良好的行為,以此幫助他們改變性格上的弱點;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性格,孩子幼小時是培養良好性格的黃金時期。

性格是童年期慢慢塑造出來的,心理學家做過「情感剝奪實驗」:把一同生下的小猴子分成兩組,一組放在鐵籠子里,用奶喂養,什麼也沒有;另一組給它們用長毛絨做了個假媽媽,吃完奶它們可以在假媽媽身上玩。實驗結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長大後,沒有假媽媽的這一組膽子比較小,反應暴躁,不合,與人不好接近;有假媽媽的這一組正好相反,不膽小,合,與人容易接近。這說明在嬰幼時期特別是兒童時期剝奪了母愛就會使他們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為和個性的表現。情感剝奪實驗說明在嬰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心理環境的撫育對一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

其次,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員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比如,一位母親是強迫症患者,她有一對雙胞胎,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來,總是馬上就給他們洗臉,洗腳,都洗完,放在床上,不許下地,不讓他們和鄰居小孩子接觸。她有潔癖,怕臟。強迫症是在完美性人格的基礎上產生的,完美性人格在醫學心理學中就是強迫性人格。這種人格的缺陷表現在愛思考、多疑、辦事很守規矩,平常擔心的時候多,放心的時候少,總有一種不安全感,辦事求完美。所以這種性格如果再受到一些心理,就很容易誘發強迫性神經官能症。如果從小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很可能導致孩子將來也成為強迫症患者。

性格定型後也非一成不變

60年代後有一種理論——「預限理論」,認為超過了預限的值以後就可以使人的性格發生變化。孩子先天的個性、素質只是奠定了基礎,孩子以後的發展道路是漫長的,和以後的生活經歷也有關系。比如,一個孩子很膽小,不願與人交往,後來的工作環境是在軍隊里,這是個集體,需要他與人交往,需要參加許多集體活動,甚至殘酷的斗爭,這樣的環境就會使他變得堅強、開朗、豁達。又如一個很開朗的人,很愛笑的人,到了一個嚴密封鎖的環境中,不許他和別人相處,最後,他也可能變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所以環境影響著人的心理活動,同樣也影響著性格的形成。生活、環境、時間都是改變性格的最好的雕塑師。

每個人都應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自己要不斷反省,不斷完善,應該有追求良好性格目標的努力。良好的人格有幾個特點:一是應該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正確的人生觀;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熱愛勞動,能夠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廣闊的胸懷,不以自我為中心;三是富有同情心,能經常想到別人,不一時沖動感情用事;四是遇事能客觀冷靜地,正確理智地進行處理和判斷,不固執己見,不主觀;五是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沒有依賴性,勇於克服困難,善於解決矛盾。當然,這些是很完善的性格特徵,我們應該把它作為我們一生中追求和完善的一個目標去努力,這樣就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康起來,還能使自己充滿魅力,有利於將不利的情況變為有利。健康的人格是人生成功之路的墊腳石,可以說,如果你有一個健康的人格你就獲得了一生事業成功的財富。

具備上述幾點完善性格的人可能外向型的人多一點。不過,內向型的人也不必氣餒,因為性格可以鍛煉,您不妨從打招呼開始,見面點點頭,問個好,日久天長以後人們也會覺得某某變了,她和人說話了,這樣受到鼓勵以後,她可能也增強了人際交往的信心和能力。不必把自己性格內向或外向作為一個包袱,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有所長也有所短,只要在實際生活中努力發揮自己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短處,你就可能擁有成功的人生。

不同的性格可閃耀不同的光芒

性格和氣質不能決定一個人智慧的高低和事業的成就。不同性格氣質的人都可以成為某一領域的傑出代表人物。比如的普希金,據心理學家,他是一個膽汁型特徵的人,克雷洛夫具有粘液質特徵,果戈里具有抑鬱型特徵,他們都成為偉大的文學家,在文學領域里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對於氣質,希布格拉里很早有一個古典分法,即將其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這種分法直到現在人們還在延用。

希布格拉里的學說與後來的巴甫洛夫高級神經學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膽汁質相當於巴甫洛夫的興奮型,多血質相當於活潑型,粘液質相當於安靜型,抑鬱質相當於懦弱型。膽汁質表現為精力旺盛,態度直率,易激動,有時暴躁。這類人是由於神經活動具有很高的興奮性,因此在行為上表現出不平衡。其工作特點是帶有周期性,能夠以極大的熱情去工作,克服困難,但一旦失去信心,有時會灰心喪氣。巴甫洛夫說,如果這種類型的人沒有這種平衡,只要他迷戀上一種事情,便會將自己的精力和資財揮霍無度,以致最後竭盡所能,消耗過度,直到真正感到無可之前才會善罷干休。多血質的人有很高的靈活性,善於交際,很容易適應新的環境,在集體生活中容易處事,朝氣蓬勃。巴甫洛夫說,多血質類的代表熱忱,多是具有顯著工作效率的活動家,但是他們持久興備只停留在感興趣的事上,如果對這個事業沒有興趣,他們就會感到無聊,在與興趣不符合的時候,很難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多血質的人往往智慧敏銳,對新事物敏感,能從事多樣化、多變的工作,他們的成績也是顯著的。粘液質的人最適合從事有條理、持久性的工作,其缺點是不夠靈活,有明顯的惰性。由於不夠靈活,故在集中注意力或轉移注意力到別的事情的時候就需要時間。惰性使他們的創造性差,比較守舊。巴甫洛夫說,這種人是安祥的,是平衡的、堅定的、頑強的實際工作者。由於其神經過程的穩定性和一定的惰性,使他們具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埋頭苦幹,不為無關的事情分心。優點是細心、謹慎、感受能力強,在友好團結的集體中能和人融洽相處。所以每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是不同的,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為某個領域里的好的活動家。

性格不同的人一直是文學家描述的對象。文學家抓住了最生動、最本質、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來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比如《紅樓夢》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和潑辣的王熙鳳;《水滸》中有勇無謀的魯達;巴金的《家》中猶柔寡斷的大少爺……這些個性各異的人物因其性格的特異性在文學作品中閃耀著各自的光芒,散發著不同的魅力。

『肆』 性格能改變嗎

我覺得性格能改變。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有句話說:適者生存嘛。到每一個地方都要去適應的,只有適應了才能更好的生活。
像你上面說的事情,我就覺得你應該調整一下。我認為不一定要經常請領導吃飯,送東西。但你至少要經常找機會跟領導接觸和聊天。相互之間增進了解,讓你的領導知道你會做些什麼事情或有哪些方面的特長。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就有可能找你去做。
很多時候你在為找不到機會煩惱,你的上司也有可能因有事情找不到合適的人去做而煩惱。

『伍』 怎麼樣改變性格,變成另外一個人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否性格是與生俱來、終生不變的呢?其實不然。

在了解性格之前有必要了解人格。人格在心理學上有時叫個性,是一個人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表現出的一種獨特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和情緒反應的特徵,也是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特徵之一。因此人格就表現在思維能力、認識能力、行為能力、情緒反應、人際關系、態度、信仰、道德價值觀念等方面。一般地講,人的形成與生物遺傳因素有關,但是人格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產生的,所以也是社會文化的產物。

從心理學角度講,人格包括兩部分:即性格與氣質。性格是人穩定個性的心理特徵,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上。從好的方面講,人對現實的態度包括熱愛生活、對榮譽的追求、對友誼和愛情的忠誠、對他人的禮讓關懷和幫助、對邪惡的仇恨等等;人對現實的行為方式比如舉止端莊、態度溫和、情感豪放、談吐幽默等。人們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模式的結合就構成了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獨特的性格。在性格這個問題上,恩格斯曾說,人的性格不僅表現在做什麼,而且表現在怎麼做。做什麼說明一個人在追求什麼,拒絕什麼,反映了人對現實的態度,怎麼做說明人是怎麼追求的,反映了人對現實的行為方式。性格從本質上表現了人的特徵,而氣質就好像是給人格打上了一種色彩、一個標記。氣質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模式方面的特點,賦予性格光澤。同樣是熱愛勞動的人,可是氣質不同的人表現就不同:有的人表現為動作迅速,但粗糙一些,這可能是膽汁質的人;有的人很細致,便動作緩慢,可能是粘液質的人。氣質和性格就這樣構成了人格。

性格可以雕塑

有人談到性格就說它與遺傳因素有關系,說生就的脾氣,長就的命,改不了了,其實不盡然。英國有個心理學家叫愛森科,他在人格理論方面主張人格緯度,緯度的一個極端是外向,另一個極端是內向,所以在緯度之間就有許多等次。他認為極端內向和極端外向的人是少數,大多數人是綜合性的,或者偏內向些,或者偏外向些。愛森科的人格緯度理論的產生對心理學界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認為人格是可以在緯度上移動的。

近年來,日本學者長谷川洋三則認為,通過行為可改變性格。這就給我們的心理治療和兒童教育提出了一個新的任務:我們要培養人們尤其是兒童良好的行為,以此幫助他們改變性格上的弱點;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性格,孩子幼小時是培養良好性格的黃金時期。

性格是童年期慢慢塑造出來的,心理學家做過「情感剝奪實驗」:把一同生下的小猴子分成兩組,一組放在鐵籠子里,用奶喂養,什麼也沒有;另一組給它們用長毛絨做了個假媽媽,吃完奶它們可以在假媽媽身上玩。實驗結果表明:小猴子慢慢長大後,沒有假媽媽的這一組膽子比較小,反應暴躁,不合群,與人不好接近;有假媽媽的這一組正好相反,不膽小,合群,與人容易接近。這說明在嬰幼時期特別是兒童時期剝奪了母愛就會使他們的性格扭曲,造成不好的行為和個性的表現。情感剝奪實驗說明在嬰幼兒時期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心理環境的撫育對一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是很重要的。

其次,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員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響。比如,一位母親是強迫症患者,她有一對雙胞胎,把孩子從幼兒園接回來,總是馬上就給他們洗臉,洗腳,都洗完,放在床上,不許下地,不讓他們和鄰居小孩子接觸。她有潔癖,怕臟。強迫症是在完美性人格的基礎上產生的,完美性人格在醫學心理學中就是強迫性人格。這種人格的缺陷表現在愛思考、多疑、辦事很守規矩,平常擔心的時候多,放心的時候少,總有一種不安全感,辦事求完美。所以這種性格如果再受到一些心理刺激,就很容易誘發強迫性神經官能症。如果從小用這種方式培養孩子很可能導致孩子將來也成為強迫症患者。

性格定型後也非一成不變

60年代後有一種理論——「預限理論」,認為刺激超過了預限的值以後就可以使人的性格發生變化。孩子先天的個性、素質只是奠定了基礎,孩子以後的發展道路是漫長的,和以後的生活經歷也有關系。比如,一個孩子很膽小,不願與人交往,後來的工作環境是在軍隊里,這是個集體,需要他與人交往,需要參加許多集體活動,甚至殘酷的斗爭,這樣的環境就會使他變得堅強、開朗、豁達。又如一個很開朗的人,很愛笑的人,到了一個嚴密封鎖的環境中,不許他和別人相處,最後,他也可能變成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所以環境影響著人的心理活動,同樣也影響著性格的形成。生活、環境、時間都是改變性格的最好的雕塑師。

每個人都應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自己要不斷反省,不斷完善,應該有追求良好性格目標的努力。良好的人格有幾個特點:一是應該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正確的人生觀;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熱愛勞動,能夠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廣闊的胸懷,不以自我為中心;三是富有同情心,能經常想到別人,不一時沖動感情用事;四是遇事能客觀冷靜地分析,正確理智地進行處理和判斷,不固執己見,不主觀;五是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沒有依賴性,勇於克服困難,善於解決矛盾。當然,這些是很完善的性格特徵,我們應該把它作為我們一生中追求和完善的一個目標去努力,這樣就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康起來,還能使自己充滿魅力,有利於將不利的情況變為有利。健康的人格是人生成功之路的墊腳石,可以說,如果你有一個健康的人格你就獲得了一生事業成功的財富。

具備上述幾點完善性格的人可能外向型的人多一點。不過,內向型的人也不必氣餒,因為性格可以鍛煉,您不妨從打招呼開始,見面點點頭,問個好,日久天長以後人們也會覺得某某變了,她和人說話了,這樣受到鼓勵以後,她可能也增強了人際交往的信心和能力。不必把自己性格內向或外向作為一個包袱,因為每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有所長也有所短,只要在實際生活中努力發揮自己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短處,你就可能擁有成功的人生。

不同的性格可閃耀不同的光芒

性格和氣質不能決定一個人智慧的高低和事業的成就。不同性格氣質的人都可以成為某一領域的傑出代表人物。比如俄國的普希金,據心理學家分析,他是一個膽汁型特徵的人,克雷洛夫具有粘液質特徵,果戈里具有抑鬱型特徵,他們都成為俄國偉大的文學家,在文學領域里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對於氣質,希布格拉里很早有一個古典分法,即將其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這種分法直到現在人們還在延用。

希布格拉里的學說與後來的巴甫洛夫高級神經學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膽汁質相當於巴甫洛夫的興奮型,多血質相當於活潑型,粘液質相當於安靜型,抑鬱質相當於懦弱型。膽汁質表現為精力旺盛,態度直率,易激動,有時暴躁。這類人是由於神經活動具有很高的興奮性,因此在行為上表現出不平衡。其工作特點是帶有周期性,能夠以極大的熱情去工作,克服困難,但一旦失去信心,有時會灰心喪氣。巴甫洛夫說,如果這種類型的人沒有這種平衡,只要他迷戀上一種事情,便會將自己的精力和資財揮霍無度,以致最後竭盡所能,消耗過度,直到真正感到忍無可忍之前才會善罷干休。多血質的人有很高的靈活性,善於交際,很容易適應新的環境,在集體生活中容易處事,朝氣蓬勃。巴甫洛夫說,多血質類的代表熱忱,多是具有顯著工作效率的活動家,但是他們持久興備只停留在感興趣的事上,如果對這個事業沒有興趣,他們就會感到無聊,在與興趣不符合的時候,很難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多血質的人往往智慧敏銳,對新事物敏感,能從事多樣化、多變的工作,他們的成績也是顯著的。粘液質的人最適合從事有條理、持久性的工作,其缺點是不夠靈活,有明顯的惰性。由於不夠靈活,故在集中注意力或轉移注意力到別的事情的時候就需要時間。惰性使他們的創造性差,比較守舊。巴甫洛夫說,這種人是安祥的,是平衡的、堅定的、頑強的實際工作者。由於其神經過程的穩定性和一定的惰性,使他們具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埋頭苦幹,不為無關的事情分心。優點是細心、謹慎、感受能力強,在友好團結的集體中能和人融洽相處。所以每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是不同的,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成為某個領域里的好的活動家。

性格不同的人一直是文學家描述的對象。文學家抓住了最生動、最本質、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來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比如《紅樓夢》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和潑辣的王熙鳳;《水滸》中有勇無謀的魯達;巴金的《家》中猶柔寡斷的大少爺……這些個性各異的人物因其性格的特異性在文學作品中閃耀著各自的光芒,散發著不同的魅力。

『陸』 怎麼才能改變性格,讓人變的有霸氣

第一,樹立自信心理是戰勝膽怯退縮的重要的法寶

膽怯退縮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心理的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表現或做某些事情表示懷疑,結果可能會由於心理緊張、拘謹使原來可以做好的事情弄糟了。比如,我們中的有些人可能有過考試怯場的經歷。本來平時成績不錯,但是一遇到比較重大的考試就緊張起來,腦子里一片空白,結果以前會做的題,也給做錯了,這就是缺乏自信心理的集中表現,而性格膽怯退縮的人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那些自信心理、膽大的性格外向的人,可能越是大場面的考試發揮就越好,這是因為後者自信心理比較強,而且不象膽小內向心理的人那樣瞻前顧後,想得那麼多,大腦的興奮點都集中在如何答題上了,所以比較容易發揮水平,甚至超水平發揮。那麼,膽小退縮心理的人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就應該為自己打氣,相信自己起碼有能力發揮自己的水平,然後只要自己去努力就可以了,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抱著這種所謂的平常心去面對一些挑戰,結果如何也不會給我們留下什麼遺憾了。

第二,做好充分的准備,為樹立自信的心理打下基礎

自信的心理不是平空產生的。如果你要參加一個考試,但是你一點都沒復習,那麼再膽大自信心理的人也不敢認為自己一定能考好,更何況是一個本來就不自信的膽小退縮的人呢?心理就更沒底、更會緊張了。又如,當你要在許多人的場合做一個講座,但是你卻沒有認真准備,那你在上去之前肯定會對自己是否能夠講好產生懷疑。當然對於那些很有演講經驗,很會控制場面,調節氣氛,能夠即興發揮的人來說,就另當別論了。但是對於本來就膽小退縮的人來說,每一次失敗可能都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所以我們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應該做好充分的准備,這樣就會為自己樹立自信心理打下基礎,為自己取得成功提供了可能性。而每一次成功又成為膽小退縮的人嘗試下一個任務的動力,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最終使自己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敢於嘗試新的東西,迎接更多的挑戰,為自己爭得更多的發展機遇,贏得更多成功的體驗。

第三,對失敗進行正確的原因歸結

通俗地講叫「歸因」,就是把某件事的原因歸結於什麼,是歸結於客觀自身還是歸結於主觀自身。失敗對於膽小退縮的人來說經常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每當遇到失敗的時候,膽小退縮的人往往垂頭喪氣、耿耿於懷,這是因為他們總是把失敗歸結於主觀自身的內部原因,即認為自己能力不夠,或者認為自己不聰明,這種歸因肯定就會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對自己的自信心理無疑是一個打擊,那麼在以後遇到類似的任務或者更具挑戰性的任務時,這些膽怯退縮的人就會選擇逃避、放棄,因為他們曾經失敗過,而且失敗的原因他們認為是自己不行,沒有能力勝任,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膽小退縮的人更退縮,更缺乏自信心理,更沒有勇氣去嘗試新的任務,所以一個人的「歸因」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影響到他們對待其他事情的態度,從而可能會對自己處理一些事情的能力真正產生不良的影響。
相反,如果你能對失敗進行積極的「歸因」,即比較客觀地「歸因」,那情況可能就大不一樣了。例如,當你考試沒考好時,你不必灰心喪氣、一蹶不振,重要的是要冷靜地分析自己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如果是自己沒有復習到,下次把沒弄明白的弄會就是了;如果的確是自己努力了還是沒有做出來,那也一定不要給自己貼上「我很笨」這個標簽,這個標簽太重了,它會在無形中壓抑你的勇氣和創造能力。你可以向那些做對的同學請教,不僅向他們學習解這道題的方法,還可以請他們介紹他們的學習方法供你借鑒。即使那些同學比你聰明一些,那你也沒必要自卑,因為研究已表明大多數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都屬於中間水平,所以我們可以依靠後天的勤奮努力來彌補,別忘了;笨鳥先飛!

第四,擴大自己的交往范圍,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
膽小害羞的人往往因為膽怯而不敢與人交往,結果僅限於很小的朋友圈子,變得越來越孤僻、退縮。膽小退縮的人很少與人交往,並不是他們自恃清高,而是相反,他們往往認為自己是不可愛的,不受歡迎的,別人不願與之交往的。如果他們形成了這樣消極的自我概念,即對自我的一種穩定的認識,那他們在行動上就會有意無意地表現得讓人很難接近,很難交往。當你認為自己是可愛的,被別人接受的時候,你就會表現的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是可愛的,人們願意與之交往的,而交往的人越多,就越會增加他們的自信,從而在別人面前就不那麼膽怯退縮了。

第五 ,注意身體語言

所謂身體語言,指的不是我們說的語言,而是我們的身體姿態、動作、表情向人們傳遞的信息。羞怯的人不好意思與人說話,與人面對時不敢看對方的眼睛,所以給人的印象是冷淡、閃爍其辭,但實質上這種身體語言傳遞的信息是我膽怯,我害怕,我不安。但是,與之交往的人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們會把這種身體語言誤解為冷淡、自負,從而避之千里,這使膽怯者更加遲疑不安。其實,膽怯的人不與人打招呼或說話,並不是他們沒禮貌或冷淡,而是怕說出不合適的話而已。

美國心理學家阿瑟?沃默斯認為,只要將身體語言作些調整,就能產生令人吃驚的直接效果。他使用了面帶微笑、坦率開通、身體前傾、友善性的握手、眼睛對視、點頭來使得外在印象親切、隨和。他宣稱這將獲得友好的回報,陌生人也不在那麼可怕了。

其實,我們沒必要期待知道了如何來改變膽小退縮的一些方法之後,就肯定能立竿見影,馬上就變得膽大、自信了,這是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特別對於一個膽小害羞的孩子來說,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敢於嘗試新的領域、勇於迎接挑戰的自信、樂觀的人,還需要勇氣和持久的恆心!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自卑感是個體對自己能力和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情感。自卑感的產生,往往並非認識上的不同,而是感覺上的差異。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用現實的標准或尺度來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准或尺度。如「我應該如此這般」、「我應該象某人一樣」等。這種追求大多脫離實際,只會滋生更多的煩惱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鬱和自責。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敵。自古以來,多少人為自卑而深深苦惱,多少人為尋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尋覓。下面這些途徑和方法頗具操作性,有助於人們擺脫自卑,走向自信。

『柒』 性格的改變

閱讀全文

與性格創造改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