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醉酒駕車連撞3車八人,致三人輕傷,請問對方是否構成犯罪,應負什麼樣的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本案涉嫌兩種罪名且二罪均已成立。
1、交通肇事逃逸罪,可判3至7年。該罪在第一次發生交通事故後,未採取相應措施,符合肇事逃逸的構成要件,成立犯罪;
2、後二次事故的發生,是典型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表現。3年以上10年以下,造成嚴重後果……處十至死刑。該罪名成立。樓上說因酒精作用一說自認不如成立,我國刑法規定,酒後犯罪,追究責任。
綜上,本案行為人觸兩罪一並追究。定然從重!
再次來到你的問題,並對所有答復看了一遍,又有一些東西想表達:
有人說未造成重任或死亡結果,不能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理由不能成立:看一行為是否犯罪,其中有一條即社會危害性大不大。不能說沒有結果就不是犯罪,此其一;二是違法同犯罪在很多情況下是由量變到質變,或者說由量變導致質變。本案肇事者一連撞出了三個輕傷,後果已經不小,而且他撞了三個輕傷,一來是自己運氣不錯,再者被撞者運氣不錯,但在這個運氣的後面,隱含著一個可怕的現實的社會危險性:即:他完全用同樣的方式造成不同樣的結果。
有人說構不成交通肇事逃逸,此觀點本人同樣不予以苟同。本罪的客觀表現是發生交通事故,為了逃避責任而逃離犯罪現場,這些要件行為人在本案中已全部落實。從逃離現場起,本罪已實施完畢,已經既遂。本罪同後面的危罪,不存在連續或者繼續一說,二罪侵犯的客體各不相同。
本案在量刑上有個用刑原則即:二罪均成立,則應判刑年數為小於二罪應判刑數之和,大於判刑較高數。即:如交罪應判三年,危罪應判十年,則其實際判刑數應為:三加十年以下,在十年以上。
此復並頌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