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判斷實用新型的創造性
紐樂康知識產權專業為您解答:
我國專利法規定,實用新型的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技術相比,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這里可見發明創造的「突出的」和「顯著的」就是判斷發明和實用新型創造性的區別所在。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要獲得專利權,必須具備創造性。根據專利法的規定,一項發明創造的創造性必須滿足下面兩個條件:
(1)同申請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
(2)同申請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有顯著進步。
顯然,同申請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這是判斷新穎性的時間標准。但一項發明創造具備了新穎性,不一定就有創造性。因為創造性側重判斷的是技術水平的問題,而且判斷創造性所確定的已有技術的范圍要比判斷新穎性所確定的已有技術范圍窄一些。
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指發明創造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本質的區別。也就是說,該發明創造不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直接從已有技術中得出構成該發明創造的全部必要的技術特徵。
顯著的進步是指該發明創造與最接近的已有技術相比具有長足的進步。這種進步表現在發明創造克服了已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或者表現在發明創造所代表的某種新技術趨勢上;或者反映在該發明創造所具有的優良或意外效果之中。
希望能夠幫到你!
⑵ 如何判斷實用新型的創造性,申請實用新型專利注意什麼
實用新型不進行實質性審查,主要是格式審查,主要格式對了就可以,判斷實用新型的創造性官方標準是「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意思就是別隨便拼湊的,有一定技術革新就可以
⑶ 如何判斷審查意見涉及創造性的正確性
1、分析對比文件的形式要件是否滿足評述創造性的要求,判斷對比文件是否為現有技術專,抵觸申請不能用屬來評判創造性;
2、如果滿足要式條件,將要求保護的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作為整體與現有技術整體進行比較,看現有技術在整體上是否存在結合啟示;
3、如果確定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則該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具有創造性,否則不具有創造性。
⑷ 實用新型專利應該具有何種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
1、 如果單從申請角度來講,目前,我國的實用新型專利應用初審制,只要你的專利回不是明顯不具答備新穎性和實用性就可授權,創造性是不審的。一般來講,都可以授權。
2、 從專利法角度來講,實用新型的新穎性簡單的來講,就是你的改進點在你申請專利前不為公眾所知。實用性一般都具備,只要不是永動機或依賴特有自然環境製造出的就可。創造性就很復雜了,需要拿你的技術方案具體來評述,而且一般要經過專利局的審查員檢索後,拿一些檢索得到的對比文件來評述,這里就不評述了。
3、你改良後,該發明創造就歸你,但是,你是在別人的基礎上改良的,即使你得到了專利權,但你在別人沒有許可的情況下,是不能獨自實施你的專利的,就是說,你需要在別人許可的情況下,才能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進行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和進口。
⑸ 怎樣判斷實用新型專利創造性的水平
您好抄,
《專利審查指南》僅對發明襲專利給出獨立的判斷標准,而對於實用新型的創造性要求並沒有給出獨立的判斷標准。
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理由多集中在創造性條件上。雖然法院已審結-大批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行政案件,但仍不能摸索總結出對實用新型創造性條件規定的統一標准。而觀察總結已終審的司法判例可以看出,法院在認定一項實用新型是否具備創造性條件時,較多考慮的是該實用新型專利能否帶來更好的或者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一因素。或者說,法院至少應當將實用新型帶來的效果作為實用新型是否具有創造性的首要因素來考慮的;尤其是當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在技術特徵上變化並不大、在技術方案上的進步並不顯見或者不易査明時,以技術效果作為創造性的判定標准似乎更加客觀。
⑹ 如何評價實用新型專利的創造性
《專來利審查指南》僅對發明專利給自出獨立的判斷標准,而對於實用新型的創造性要求並沒有給出獨立的判斷標准。
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理由多集中在創造性條件上。雖然法院已審結-大批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行政案件,但仍不能摸索總結出對實用新型創造性條件規定的統一標准。而觀察總結已終審的司法判例可以看出,法院在認定一項實用新型是否具備創造性條件時,較多考慮的是該實用新型專利能否帶來更好的或者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一因素。或者說,法院至少應當將實用新型帶來的效果作為實用新型是否具有創造性的首要因素來考慮的;尤其是當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在技術特徵上變化並不大、在技術方案上的進步並不顯見或者不易査明時,以技術效果作為創造性的判定標准似乎更加客觀。
⑺ 判斷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實用性的標準是什麼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要求申請專利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具有實用性,並不是要求這種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時已經實際予以製造或者使用,由此來證明產生了積極效果。只是根據申請人在說明書中所做的清楚、完整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其技術知識或者經過慣常的試驗和設計後,就能夠得出申請專利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予以製造或者使用,並能夠產生積極效果的結論。 一般來說,在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進行審查時,首先判斷是否具有實用性,進而對其新穎性和創造性進行判斷。但從判斷的內容上看,實用性的判斷與新穎性、創造性的判斷是彼此獨立的,相互之間沒有關聯,因此無論先評價實用性,還是先評價新穎性、創造性,都沒有什麼邏輯上的不當。 缺乏實用性的情形:(1) 缺乏技術手段;(2) 違背自然規律;(3) 利用獨特的自然條件完成的技術解決方案;(4) 無積極效果。
⑻ 實用新型在初步審查中,對於創造性進行不進行審查啊
原則上不審查創造性,只審查新穎性。但是如果您的專利明顯抄襲,那麼肯定不可能通過。如果您的專利絕對不是抄襲,也不是現有技術基礎上簡單改造,那麼不審查創造性。也就是不會幾篇對比文件結合評價,也不會對比文件結合公知常識評價
⑼ 實用新型初審,創造性是否審查
初審不需要審創造性,初審只審查實用新型是否符合有關專利客體,
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⑽ 專利審查過程中對於創造性審查的基準應遵循什麼原則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創造性的審查原則和基準
一件發明專利申請是否具備創造性,只有在該發明具備新穎性的條件下才予以考慮。
3.1 審查原則
法22.3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審查發明是否具備創造性時,應當審查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同時還應當審查發明是否具有顯著的進步。
如果一項獨立權利要求具備創造性,該獨立權利要求的從屬權利要求也具備創造性。
在評價發明是否具有創造性時,審查員不僅要考慮發明技術解決方案本身,而且還要考慮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所產生的技術效果,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與新穎性「單獨對比」的審查原則(參見本部分第三章第3.1節)不同,審查創造性時,審查員可以將一份或者多份對比文件中的不同的技術方案組合在一起進行評判。
3.2 審查基準
評定發明有無創造性,應當以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為基準。為有助於正確掌握該基準,下面分別給出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的審查基準。
3.2.1 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的判斷
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的判斷,是指將要求保護的發明與現有技術對比,並確定其技術方案是否是非顯而易見的過程。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 找出最接近的現有技術
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是指現有技術中與要求保護的發明最密切相關的一個技術方案,它是判斷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的基礎。最接近的現有技術,通常與要求保護的發明技術領域相同,並且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效果或者用途最接近和/或公開了發明的技術特徵最多,或者雖然與要求保護的發明技術領域不同,但能夠實現發明的功能,並且公開發明的技術特徵最多。應當注意的是,在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時,應首先考慮技術領域相同或相近的現有技術。
(2) 確定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審查中,審查員應當客觀分析確定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此,首先應當分析要求保護的發明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有哪些區別特徵,然後根據該區別特徵所能達到的技術效果確定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指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改進、以獲得由發明產生的優於該最接近現有技術的效果的技術任務。
審查過程中,由於審查員所認定的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可能不同於申請人在說明書中所描述的現有技術,因此,基於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確定的技術問題,可能不同於說明書中所描述的「技術問題」。這種情況下,應當根據審查員所認定的最接近的現有技術重新確定「技術問題」。
重新確定的「技術問題」的范圍可能要依據每個具體申請的情況而定。作為一個原則,發明的任何技術效果都可以作為重新確定技術問題的基礎,只要所述的技術效果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從申請中可以得到的。
(3) 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在該步驟中,要從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和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出發,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不是顯而易見的。判斷過程中,要確定的是現有技術整體上是否有某種技術啟示,即現有技術中是否給出將上述區別特徵用來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啟示,這種啟示會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面對所述技術問題時,改進該現有技術並獲得要求保護的發明。
下述情況,通常可以認為現有技術中存在上述「技術啟示」:
所述區別特徵為公知常識,例如,公知的教科書或者工具書披露的技術手段、或者本領域中的慣用手段;
所述區別特徵為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關的技術手段,例如,同一份對比文件其他部分披露的技術手段,該技術手段解決的問題與根據最接近的對比文件確定的技術問題相同;
所述區別特徵為另一篇對比文件中披露的相關技術手段,在該對比文件中,該技術手段解決的問題與根據最接近的對比文件確定的技術問題相同。
3.2.2 顯著進步的判斷
在評價發明是否具有顯著進步時,主要應當考慮發明是否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以下情況,通常應當認為發明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具有顯著的進步:
(1) 發明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更好的技術效果,例如,質量改善、產量提高、節約能源、防治環境污染等;
(2) 發明提供了一種技術構思不同的技術方案,其技術效果能夠基本上達到現有技術的水平。
(3) 發明代表某種新技術發展趨勢。
(4) 發明在某些方面有負面效果,但在其他方面具有明顯積極的技術效果。
來源:專利審查指南 ,專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