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氨鹼法制鹼在1862年被發明,其原料氨氣是如何工業化製取的
樓上的可能不知道當時鋁都沒有工業大量合成吧?發電機什麼時候發明的?別說鋰,就是鋁也很難製得。
使用天然的銨鹽製取氨的,但是天然銨鹽數量及其有限,因此氨是循環利用的,所以當時氨鹼法制鹼也沒有形成大規模,而導致碳酸鈉工業製取很少很貴,大都從鹽湖海水中提取。
但是到了侯德榜制鹼法 ,哈勃制氨已經大規模生產,不用再循環利用氨了。
㈡ 氨氣是怎麼產生的
1、人工固氮 工業上通常用H2和N2 在催化劑、高溫、高壓下合成氨 最近,兩位希臘化學家,位於Thessaloniki的阿里斯多德大學的George Marnellos和MichaelStoukides發明了一種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Oct.1998,P98).在常壓下,令氫與用氦稀釋的氮分別通入一加熱到570℃的以鍶-鈰-釔-鈣鈦礦多孔陶瓷(SCY)為固體電解質的電解池中,用覆蓋在固體電解質內外表面的多孔鈀多晶薄膜的催化,轉化為氨,轉化率達到78%;對比:幾近一個世紀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藝通常轉化率為10至15%!他們用在線氣相色譜檢測進出電解池的氣體,用HCl吸收氨引起的pH變化估算氨的產率,證實提高氮的分壓對提高轉化率無效;升高電流和溫度雖提高質子在SCY中的傳遞速度卻因SCY導電率受溫度限制,升溫反而加速氨的分解.2、天然固氮 ①大氣固氮 閃電能使空氣里的氮氣轉化為一氧化氮,一次閃電能生成80~1500kg的一氧化氮.這也是一種自然固氮.自然固氮遠遠滿足不了農業生產的需求.②生物固氮 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氣里的氮氣轉化為氨,再進一步轉化為氮的化合物.固氮酶的作用可以簡述如下:除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外,還有牧草和其他禾科作物根部的固氮螺旋桿菌、一些原核低等植物——固氮藍藻、自生固氮菌體內都含有固氮酶,這些酶有固氮作用.這一類屬自然固氮的生物固氮.
㈢ 最近美國Simons等科學家發明了使NH3直接用於燃料電池的方法
鹼性 O2+2H2O+4e-=4OH-,想想看,如果是酸性條件,氨氣還能發生原電池反應嗎?如果是中性,那麼正極上2NH3+6e-=N2+6H+,那麼H+不和NH3反應么?只有鹼性才合適吧?
㈣ 狄塞爾為什麼放棄研製氨氣發動機
狄塞爾花了大量時間進行研究和實驗,結果都失敗了。實踐證明,利用氨氣作為工質來製造熱力發動機,是不可能做到的。他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就果斷地把研製「氨氣發動機」的計劃放棄了。對「氨氣發動機」的研究,可以說是狄塞爾走過的一段彎路。但是,這件事也說明,狄塞爾對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明創造,表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
㈤ 哈伯因發明了由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氣的方法而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現向一密閉容器中充人1molN 2 和3mol
A、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反應,故A錯誤; B、反應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是否相等取決於起始時各物質的量的關系和轉化的程度,N 2 、H 2 按1:3混合,化學計量數為1:3,所以轉化率相等,平衡時,N 2 、H 2 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為1:3,故B錯誤; C、隨反應進行,N 2 、H 2 和NH 3 的物質的量濃度發生變化,N 2 、H 2 和NH 3 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狀態,故C正確; D、可逆反應時動態平衡,達到化學平衡時,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但不為零,故D錯誤. 故選:C |
㈥ 氨氣在農業和國防工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歷史上諾貝爾化學獎曾經有3次頒給研究氮氣與氫氣合成氨的化學家
(1))①由圖1可知,1molN 2 (g)與3molH 2 (g)完全反應生成2molNH 3 (g)的反應熱為508kJ/mol-600kJ/mol=-92kJ/mol, 所以合成氨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 2 (g)+3H 2 (g)
故答案為:N 2 (g)+3H 2 (g)
②A、該反應為焓減熵減,△H-T△S<0,反應自發進行,故應在低溫下可能自發進行,故A錯誤; B、加入催化劑降低活化能,不影響反應熱,故B錯誤; C、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平衡常數降低,故C正確; D、工業合成氨是人工固氮,故D正確. 故選:CD; (2)①A、使用的更高效催化劑,反應加快,不影響平衡移動,故A錯誤; B、升高溫度,反應加快,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即向逆反應移動,故B錯誤; C、降低生成物濃度,速率降低,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C錯誤; D、沖入氮氣,增大氮氣的濃度,速率加快,平衡向體積減小方向移動,即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故D正確. 故選:D; ②由圖2可知,0~10min內氮氣的物質的量變化為0.6mol-0.2mol=0.4mol,所以v(N 2 )=
速率之比等於化學計量數之比,所以v(H 2 )=3v(N 2 )=3×0.02mol/(L?min)=0.06mol/(L?min), 壓縮體積,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改變瞬間n(N 2 )不變,平衡時n(N 2 )減小,故選D, 故答案為:0.06mol/(L?min);D; (3)由圖3可知,氮氣在鎧電極放電生成氨氣,所以鎧電極為陰極,在電解池中,陰極發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氮氣得電子的過程為:N 2 +6e - +6H + =2NH 3 , 故答案為:N 2 +6e - +6H + =2NH 3 . |
㈦ 哈伯因發明了由氮氣合成氨氣的方法而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現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N 2 和3molH 2 ,
BD
㈧ 氨合成法是由誰發明的 1902年初,德國化學家哈柏去美國進行科學考察,參觀了一個模仿自然界雷雨放電來生產固定氮的工廠,這使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回國後,哈柏和學生羅塞格諾爾讓氫氣和氮氣在常溫下進行反應,可怎麼也得不到氨氣。他們又給氫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通電火花,結果有微量的氨生成。 「電火花只能產生暫時的高溫。」哈柏想。於是,他採用高溫加熱的方法,反復進行實驗,但沒有成功。後來,哈柏根據他人的研究,進行方法改進。1904年,哈柏對合成氨進行了大規模的實驗。他經過了6500多次壓強和溫度的改變實驗,選用的催化劑材料達2500種之多。 1909年的一天,哈柏又在做實驗。突然,他興奮地喊道:「它滴下來了!你們看,它終於滴下來了!」經分析,他們製得的氨的濃度為8%,實驗取得了實用價值的突破,合成氨終於成功。 1910年,第一座合成氨實驗工廠誕生了。因發明氨合成法,哈柏榮獲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 與氨氣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