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找一本關於透視的書
(透視的藝術)--繪畫中縱深感的創造
譯者: 王毅
作者: (美)菲爾·梅茨格
isbn: 7532238768
書名: 透視的藝術——繪畫中縱深感的創造
頁數: 135
定價: 32.0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6-5-1
❷ 繪畫中的透視現象是什麼畫透視畫的方法
繪畫是把立體空間的人和景物的形象表現在平面的畫紙上,使觀眾對畫紙上的平面圖形產生明顯的立體空間感。這種由立體到平面,又由平面到立體的轉化,是運用客觀的透視規律來完成的。
❸ 美術中的透視現象是什麼
追溯西歐繪畫發展史的進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沒有對透視的研究和運用,就沒有西歐繪畫傳統的確立,就沒有對其它美術形式發展借鑒的可能。透視知識和表現技巧,是繪畫和美術設計多樣化發展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
透視所涉及到的研究內容很多,它不僅包括平視、仰視、俯視的透視規律,而且還包括陰影、反影、大氣色彩的透視規律等等,理論內涵很龐大。透視的類型
透視有三種: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散點透視.
1、
平行透視:平行透視也叫一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一點消失.
2、
成角透視:成角透視也叫二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二點消失.
3、
散點透視:散點透視也叫多點透視,即不同物體有不同的消失點,這種透視法在中國畫中比較常見.
透視在繪畫中應注意的一些特性
1、近大遠小:近大遠小是視覺自然現象,正確利用這種性質有利於表現物體的縱深感和體積感,從而在二維的畫面上來表現出三維的體積空間.
2、近實遠虛:由於視覺的原因,近處的物體感覺會更清晰,而遠處的物體感覺會有些模糊,這一現象在繪畫中也經常用來表現物體的縱深感.事實上,在繪畫過程中,往往會對近實遠虛更加以強調.(另外應注意的是:並非在所有的繪畫過程中都遵守「近實遠虛」這一規則,在一幅作品中主與次的關系往往更為重要,主體物的實和次體物的虛是更好的視覺導向,這也是藝術優於現實的取捨和區別.)
❹ 講解有關透視的書哪本書好(與藝術設計有關)
1.(透視的藝術)--繪畫中縱深感的創造譯者:王毅作者:(美)菲爾·梅茨格
2.繪畫透視學基礎作者:郭明珠
❺ 透視在繪畫中的應用及重要性是什麼
重要性是:把握物體透視的規律,以及空間和體積才能表現的准確,近大遠小,這是造型藝術的基礎。。。。。。。一定採納,,謝謝合作!!!!
❻ 《美國繪畫透視完全教程》和《透視的藝術: 繪畫中縱深感的創造》哪本好
兩者的重點不一樣看你需求,《繪畫中縱深感的創造》講的是如果處理物體之間的透視關系,覆蓋面會廣一點。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而《美國繪畫透視完全教程》著重講的是風景繪畫中的透視關系,針對性會強一點。
❼ 美術中透視的原理是
透視是美術中畫理論術語,透視指在平面或曲面上描繪物體的空間關系的方法或技術。其原理是:
1、最初研究透視是採取通過一塊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將所見景物准確描畫在這塊平面上,即成該景物的透視圖。後遂將在平面上根據一定原理,用線條來顯示物體的空間位置、輪廓和投影的科學稱為透視學。
2、在畫者和被畫物體之間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隻眼睛看),連接物體的關鍵點與眼睛形成視線,再相交於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現的各個點的位置就是要畫的三維物體在二維平面上的點的位置。這是西方古典繪畫透視學的應用方法。
3、在素描中最基本的形體是立方體。素描時,大多是以對三個面所進行的觀察方法來決定立方體的表現。另外,利用面與面的分界線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體的深度,這就涉及到透視規律。
(7)透視的藝術繪畫中縱深感的創造擴展閱讀:
平行透視
1、在60度視域中,觀察正六面體上下、前後、兩側三個面,不論立方體在什麼位置,只要有一個面與可視畫面平行,立方體和畫面所構成的透視關系透視就叫「平行透視」。平行透視有一個消失點,因為近大遠小的感覺,所以產生了縱深感。
2、正六面體的平行透視最少看見一個面,最多看見三個面。正六面體作圖的線段有水平線、垂直線和消失線。三組邊線的透視方向是:四條邊線與畫面平行、有四條邊線與畫面垂直,有四條邊線向主點消失。
3、通常看到物體的正面,而且這個面和我們的視角平行。由於透視的視角上的變形,產生了近大遠小感覺,透視線和消失點就應運而生。
❽ 透視在繪畫中的意義
透視有三種:NO.1 色彩透視 NO.2 消逝透視 NO.3 線透視. 這是達芬奇總結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線透視.透視學在繪畫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畫者和被畫物體之間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隻眼睛看),連接物體的關鍵點與眼睛形成視線,再相交與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現的各個點的位置就是你要畫的三維物體在二維平面上的點的位置.這是西方古典繪畫透視學的應用方法.如<最後的晚餐>
中國畫在的透視學應用:
(1)多視點
中國畫善於表現豐富的情節,西方繪畫注重單視點(類似於攝影).中國畫講求的豐富情節用單視點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國畫用(類似於把攝象的多鏡頭分割再重新組合)多視點來表現.如<清明上河圖>
(2)高視高
採用微俯的視角表現,"遠山即高"高山往往是畫在遠處的,其間再用雲霧繚繞加以銜接.表現一種人比山高的心情.中國畫是不採用近距離仰視來表現高山的.
(2)遠視距
中國畫講求"仗山尺樹,寸馬豆人"要求畫中物體符合事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畫者必須採用遠視距來表現.
畢加索的作品打破了透視學的基本規律,把一個物體的正面反面,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全都表現在一個二維的空間中.理解畢加索的畫首先要拋棄透視學.
現在的畫家已經開始無視一切規則,嘗試打破所有的規則.但這些做法又在一個基本的哲學規則之中----打破一個舊的規則,創造新的規則.
❾ 請推薦一些學習繪畫透視的經典教材
<<透視學原理>>
作者:馬連弟、劉運符
出版社:吉林美術出版社
《現代陰影與透視》
作者: 孫靖立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外國的真的很難找啊
《美國透視基礎簡明教程》
(美) 肯尼斯·W·奧維爾著;梵非譯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透視的藝術:繪畫中縱深感的創造》
(美) 菲爾·梅茨格著;王毅譯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