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可以自己創姓氏麽。
姓氏只不過是一種符號,只要你的父母不反對,自己創姓氏有何不可?
Ⅱ 公民能不能自己創造姓氏
關於姓名,國家並沒有硬性的法律規定,一個人姓什麼,叫什麼,都沒有關系,只是有些不健康的,不文明的,敏感的詞語,不可以用,所以你想叫什麼,就叫什麼!
Ⅲ 公民可以自創一個姓嗎
《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據此,你想叫什麼名字都行。
但是公安部的《姓名登記條例》對此作出了限制:
……
第八條 公民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
……
第十二條 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損害國家或者民族尊嚴的;
(二)違背民族良俗的;
(三)容易引起公眾不良反應或者誤解的。
第十三條 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數字、符號:
(一)已簡化的繁體字;
(二)已淘汰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
(三)自造字;
(四)外國文字;
(五)漢語拼音字母;
(六)阿拉伯數字;
(七)符號;
(八)其他超出規范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范圍以外的字樣。
第十四條 除依照第六條或者第十一條的規定使用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的以外,姓名用字應當在二個漢字以上,六個漢字以下。
有人認為《姓名登記條例》作為部門規章是與《民法通則》相抵觸的。但實際當中如何操作,公安部門肯定依據此條例限制公民隨意取名,到時能不能打贏官司就不好說了。
Ⅳ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姓氏,我可以自己創造一個姓嗎
這個要國家允許的,你私人地下可以這么叫,但是身份證上不是那個。
Ⅳ 可以自創姓氏嗎
饕餮。。。
你。。。
應該可以。。。
你要為你將來的孩子著想啊
Ⅵ 可以自創姓嗎
可以.公民有改名的權利,包括姓和名.
可以去戶口所在地的公安部門改自己的名字(當然要申訴一下理由,想改就改的話,公安局要忙死了),姓和名可以全改掉,以後有孩子就可以把新改的姓一代代傳下去.當然,後代也可以以同樣的原因再改姓.
但.....你爸同意嗎?
Ⅶ 自己可以創造姓氏嗎
可以,雖然百家姓上面不會加上你創建的這個姓氏,但是個人使用是沒有問題的,但最好不要很孤僻的字,不然到公安局去登記戶口的時候可能電腦打不出來, 即使用手寫的注冊上了, 以後上學、就業可能都不方便,但是,普通的,電腦能打出來的就沒有麻煩了。
Ⅷ 可不可以自己創造姓氏
可以啊!法律沒有規定必須按照父母的姓氏的
Ⅸ 當代能創造姓氏嗎
法無禁止就可以的!
不過現實中,公安局給不給辦理就很難說了。
成人改名字,公安局還要百般刁難,甚至拒絕辦理。就甭說改姓造姓了!
法律根據:
《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1951年2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子女姓氏問題的批復》,在父母姓氏不同的情況下,隨父母哪一方的姓氏由父母雙方協商確定,如父母雙方就此問題不能達成協議的,應以子女自己表示的意志為主。在子女年紀尚幼無表示自己意志的能力時,應從民間習慣,其出生時所用的姓氏不宜改變。父母離婚後,除因協商變更子女姓氏或子女已經成年可以自己的意志決定從父或從母外,並沒有使子女改變原用姓氏的必要。
1958年1月9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的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1981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81]法民字第11號《關於變更子女姓氏問題的復函》中指出:「夫妻雙方離婚後,未徵得另一方同意,單方面決定將子女姓名予以變更,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對於單方面決定變更子女姓名的當事人,人民法院應當說服其恢復子女原來的姓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1993年11月3日法發[1993]30號)(以下可簡稱《意見》)「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絕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變更隨繼父或繼母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公安部《關於撫養人申請變更子女姓名問題的批復》(公戶政[1995]074號):「依據《戶口登記條例》第十八第一款規定,戶口登記機關可以根據父親或母親的申請並依照法定程序為其未成年子女變更姓名。」
公安部於2002年5月21日《關於父母離婚後子女姓名變更有關問題的批復》(公治[2002]第74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變更子女姓氏問題的復函》的有關精神,對於離婚雙方未經協商或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而其中一方要求變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機關可以拒絕受理,對一方因向公安機關隱瞞離婚事實,而取得子女姓名變更的,若另一方要求恢復子女原姓名且離婚雙方協商不成,公安機關予以恢復。」
Ⅹ 請問中國可以自己造姓嗎
可以,完全可以。更姓合法,但是,在正常情況下不合理,更不合情.更姓必須到派出所辦理改姓手續.我國有23000多個姓氏,開始肯定沒有那麼多.每一個姓氏都是自定的.姓氏的來源和更姓有6種。(一)、被迫定姓和更姓的。在封建專制社會,草菅人命.哪一個家族若是犯了王法,就可能被滅九族,抄殺滿門,為了躲避災難,自定姓氏或改姓是很普遍的事情,例如把"韓''姓改成"韋''姓,把"李''姓改成"季''姓.(二)、以祖宗的榮耀定姓和更姓的。他的祖宗做過什麼官,後人就以這個官職來定姓氏,例如"司馬''、"王」、「侯」等。(三)、以美好的嚮往定姓和更姓的。例如「富」、「財」、 「錢」、「金」等。(四)、根據生活實際需要定姓和更姓的。例如:招贅、母親改嫁、過繼、拜師、為紀念恩人等。(五)、以出生及居住的地理位置定姓和更姓的。例如:山、田、東、西、石等。(六)、封姓、賜姓。歷史上許多有功的大臣,皇帝封他姓,漢唐時代很普遍,造成了有的人兩個姓。劉姓和李姓多的原因是漢唐時代封姓成風。還有官吏向平民百姓賜姓。看輕了姓氏是一個人的符號,看重了,它表示的是血統的繼承關系,是一個特定家族對家族成員的認可,是後代對祖先承認。我國有句俗話:站不改姓,坐不改名。所以,不發生特殊情況不要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