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國際象棋

誰發明國際象棋

發布時間:2021-08-08 06:50:03

⑴ 國際象棋的發明人是誰

關於國際象棋起源問題,有兩點得到世界的公認:

1、國際象棋起源於亞洲,後來傳入歐洲。

2、最初的規則是擲骰子來決定誰走棋。

此外,專家學者在起源邏輯上有幾點似乎已經達到共識:

第一,國際象棋是人造物。本質上是模型。

第二,國際象棋是人類思想、意識的物化。本質上是模擬。

第三,現代國際象棋是古代棋不斷演變的結果。

第四,演變的影響來自各個方面(包括各種棋相互之間的影響)。

第五,演變的模式是漸變和突變。第六,演變和連續性共存。

第七,起源的研究應從國際象棋結構三要素——棋盤、棋子、棋規——入手。

第八,對於國際象棋的起源、演變和定型來說,棋盤、棋子、棋規擔當不同的角色。

第九,棋盤、棋子、棋規這三者未必是同時出現的。

第十,沒有「最初的發明者」。

(1)誰發明國際象棋擴展閱讀:

棋子意義:

國際象棋中的王是國家的象徵,沒有皇宮,到了殘局必須「御駕親征」,不像中國象棋將帥那樣必須待在九宮里。國際象棋中後的名稱、性別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

在沙特拉茲時期,皇後這只棋子表示「律師」、「大臣」或「將軍」。後來法國人把皇後一子的形式稍稍變了一下,成了現在這樣的女性。

國際象棋中的車是從古代的城堡演變過來的,有人說它是火炮,又是戰車。國際象棋中的象原意是主教(天主教),代表了歐洲中世紀一個很有影響力的社會階層;

國際象棋中的馬原意是騎士,代表了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式的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個社會階層。

國際象棋中的兵,如果能沖到對方底線,就會「從奴隸變成將軍」,可以升變成除了王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

升變後的兵雖然出身「卑微」,但與所變的子有同樣的威力。這種文化似乎給了平民更多的機會。

⑵ 是誰發明的國際象棋


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一共有以下幾種說法:
①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際象棋起源於古印度。

至今見諸於文獻最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據說,有位印度教宗師見國王自負虛浮,決定給他一個教訓.他向國王推薦了一種在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游戲。國王當時整天被一群溜須拍馬的大臣們包圍,百無聊賴,很需要通過游戲方式來排遣郁悶的心情。
國王對這種新奇的游戲很快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興之餘,他便問那位宗師,作為對他忠心的獎賞,他需要得到什麼賞賜。宗師開口說道:請您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個次序在後的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倍數,直到最後一個格子第64格放滿為止,這樣我就十分滿足了。 「好吧!」國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應了宗師的這個謙卑的請求。
然而國王等到麥子成熟時,國王才發現,按照與宗師的約定,全印度的麥子竟然連棋盤一半的格子數目都不夠。這位宗師索要的麥粒數目實際上是天文數字,摺合小麥重量為2587億噸以上。

許多學國際象棋的人都以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這源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在《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關於國際象棋的產生,國際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自己獨斷專行,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國王有個親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離開臣民而存在」的道理來勸告國王,但又不敢公開提出自己的意見。他想出了一個暗示的辦法:在木製棋盤上,用骨制的棋子組成兩支軍隊進行戰斗;每一方面有一個首腦——王,另有車、馬、象、兵四個兵種,組合成一個陣容的整體,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戰斗便結束;王同時又是很弱的一環,他只能依靠戰友——即別的更有力的棋子保護,這些棋子必須在整個戰斗過程中同心協力來保衛王。棋子裡面比王還要弱的,要算是兵了。它一方面往西傳到波斯、阿拉伯和歐洲,經過改變,形成現代的國際象棋;另一方面往東傳到緬甸、東南亞和中國。

②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游戲——六博與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系,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游戲。」接著陸續有蘇聯學者發表文章,批駁印度起源說。1972年南斯拉夫歷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徵》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

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號的《蘇聯棋藝》上發表文章,根據他的研究,國際象棋起源於易經的思想:64格,對應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對應陰陽。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專家學者的反駁文章。可以認為,切列夫考博士「國際象棋起源於易經思想」的觀點,在世界上已經站住了腳。
大約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國出現了8x8的線圖(甘肅永昌鴛鴦池遺址出土彩陶繪圖)。在公元前10世紀以前可以斷定已經有了「六博」這種古棋。公元前5世紀六博經過改革而成「塞戲」。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論語》)這句話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圍棋。史料記載公元6世紀(南北朝後期)北周武帝發明的「象戲」(公元569年)和唐代於地下發現的「百寶象棋」基本相同:8×8盤(64格),立體子,棋子擺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現代國際象棋的格局。
至遲於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象戲進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戲」和「類象戲」進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圖朗茲」,進入中東形成了「沙特蘭茲」。恰圖朗茲和沙特蘭茲譯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實物根據是8世紀以後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關於「四色棋」的文字記載是公元九世紀的克什米爾史詩《拉特納卡爾》。「沙特蘭茲」後來演變成「波斯象棋」並傳入歐洲。大約在15世紀末定型為今天的現代國際象棋。
「印度起源說」產生於英國人,最後也是由英國人來否定「印度起源說」。1984年版的大英網路全書上,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還說是印度或中國,而且重點介紹印度起源說。一上來就已經有了這樣一句話:「雖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國際象棋是在遠古的中國被發現」。要讓英國學者改變觀點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啊。
今天人們探討國際象棋的起源,是通過傳說、假說、考古和邏輯這四種方式,來作出各種各樣的結論。假說指明考古論證之方向,傳說補充考古邏輯之不足。畢竟國際象棋產生的年代太古老了,像最古老的歷史一樣,真實的再現要經過極為漫長的過程。不過,從整體方面看,關於起源問題,有兩點得到世界的公認:1、國際象棋 起源於亞洲,後來傳入歐洲。2、最初的規則是擲骰子來決定誰走棋。

③關於國際象棋起源,還有一種說法是,國際象棋是由阿拉伯人發明的。因為人們今天熟悉的國際象棋是在波斯發展起來的。國際象棋里「戰車」一詞就源自波斯語

⑶ 國際象棋是誰先發明的,哪個國家的

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古印度、中國、阿拉伯國家等。

國際象棋(Chess),又稱西洋棋,是一種二人對弈的棋類游戲。

棋盤為正方形,由64個黑白(深色與淺色)相間的格子組成;棋子分黑白(深色與淺色)兩方共32枚,每方各16枚。

雖然漢語稱之為西洋棋或國際象棋,但是實際上它起源於亞洲,後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成為國際通行棋種,也是一項智力競技運動,曾一度被列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3)誰發明國際象棋擴展閱讀:

國際象棋的發展史:

國際象棋的著法有過許多次變革。早先,王的走法雖與現代一樣,但據說是可以被吃掉的。關於王車易位的特權是從16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有的,這是歐洲人的一項創造發明。

皇後的威力曾經有過多次奇妙的改變。過去,皇後並不是最強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與象棋的士非常類似。雙方的皇後只能在不同顏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

皇後具有現在這樣強大的威力,大約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兵在過去只能前進1格,第1次走動時也一樣,一直到16世紀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現在這樣。

兵到達第 8格,過去只能升變為皇後,不能升變成別的棋子。只有車和馬的走法一直沒有改變。至於國際象棋的棋盤,在13世紀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銅質棋子,「士」的圖案為身穿戎裝的女子,和西洋棋里的皇後性別一樣。

19世紀中期,國際象棋開始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1924年曾被列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同年成立了「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國際棋聯)」。

國際棋聯主辦或委託成員國協會舉辦的重大世界性比賽有:

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賽、世界國際象棋團體錦標賽、男女個人世界冠軍賽、大學生世界團體賽、少年世界冠軍賽,以及各大洲的國際象棋團體賽。

至於各種杯賽、邀請賽、大師賽、特級大師賽、等級分賽等更是不可勝數。中國在1956年將國際象棋列入正式體育比賽項目。

⑷ 象棋是誰發明的圍棋是誰發明的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說說他們的典故

象棋
象棋的起源的眾說紛紜,有說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有說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有說起源於戰國之時,也有說起源於北周武帝之時。象棋的發展可以分為春秋戰國與秦漢時期的象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象棋 ;隋唐時期的象棋 ;北宋時期的象棋 ;南宋和元代象棋的發展 ;明、清象棋的發展等。有關象棋的傳說也不少,大致上傳播最廣的是虞舜為了教育他的弟弟發明了象棋,每日與其弟在牢中對弈,因為他弟弟的名字叫象,才稱為象棋。英國著名的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一書中也承認象棋是中國人民的創造,是古代中國人模擬戰爭而創造的一種游戲。

圍棋
中國古代四大藝術:「琴、棋、書、畫」之棋,指的就是圍棋。
《路史後記》中說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丹朱。丹朱行為不好,堯至汾水之濱,
見二仙對坐翠檜,劃沙為道,以黑白行列如陣圖。帝前問全丹朱之術,一仙曰:「丹朱善爭而愚,當投其所好,以閑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謂弈枰,亦名圍棋,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丹朱由堯處學了圍棋,據說果真有了長進。(仙話見《歷代神仙通鑒》)也有人說是舜作圍棋以教愚子商均。按照這種說法,製造圍棋,是為了開發智能,純潔性情的。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則以為圍棋始於戰國,是縱橫家們的創造。圍棋是「有害詐爭偽之道」!每顆棋子代表一坐城池,棋盤代表地,棋子之間的線條代表官道,整個圍棋就是兩國爭地戰略棋局。在春秋戰國時期是縱橫家必備智力素質。 在甘肅永昌縣鴛鴦池出土的原始社會末期的陶罐,不少繪有黑色、紅色甚至彩色的條紋圖案,線條均勻。縱橫交錯,格子齊整,形狀很像現在的圍棋盤,但縱橫線條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像現在是十九道。考古學家稱之為棋盤紋圖案。

國際象棋
據現有史料記載,國際象棋的發展歷史已將近2000年。關於它的起源,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諸如起源於中國、印度、錫蘭、波斯、阿拉伯國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數棋史學家認為國際象棋最早出現在印度。18世紀時,W.瓊斯指出:古印度是國際象棋誕生的搖籃。大約公元2~4世紀時,印度有一種叫作「恰圖蘭加」(chaturanga)的棋戲,內有車、馬、象、兵 4種棋子,象徵著印度古代的軍制。在當時流傳的印度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有"四軍將士已安排"的詩句。「四軍」就是指軍隊分為車、象、馬、兵 4個兵種。但作為今日國際象棋前身的這種「四方棋」,當時是由擲骰子的方法來進行的。游戲的目的也不是將死對方的王,而是吃掉對方全部棋子。

⑸ 世界上最早的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

國際象棋作為一項重要的國際性體育競賽項目,它的起源有著悠久的歷史。正因為如此,對於究竟是誰發明了國際象棋這個問題,似乎沒有很權威的定論,但現在一般人都認為,它起源於古印度,發明人是生活在印度西北部的一個叫西薩的印度人,時間大約在公元 5 世紀末葉。據說因為當時的印度國王對流行的 15 人游戲已感到厭倦,所以西薩為國王發明了一種新的棋類游戲——國際象棋。
當然,西薩當初的發明並不叫國際象棋,其內容與規則與現在的國際象棋也大不相同。當時,人們把西薩的發明稱為「查圖蘭加」(意為「四部分」),它是一種戰爭游戲,有「象」、「馬」、「車」、「兵」四種棋子,而這四種棋子正好代表了當時印度軍隊的組成,這種游戲不同於同類的其他游戲的關鍵所在,是發明人使每一種棋子的移動方式都粗略地模仿它所代表的戰斗單位:國際象棋中的車起源於戰車,能夠沿任何方向的直路前進,而馬則能跨越障礙,但不能在一步尚未跳完時停下來。
國際象棋在 8 世紀末通過克什米爾傳到中國,然後再傳到朝鮮和日本。
它又很快向西傳到波斯。阿拉伯人在 7 世紀侵犯波斯時學會了這種游戲,從此,它便在阿拉伯國家迅速傳開。到 11 世紀,國際象棋通過西班牙傳到了歐洲。
從那時以來,國際象棋逐步成為一種非常普及的游戲。這種游戲一直在發展變化。到 16 世紀時完成了最後一個重要改革,就是加上了用車護王的走法。
國際象棋的棋盤黑白相間,縱橫 8 格,共 64 方格,分黑白兩方,各有一王、一後、雙車、雙象、雙馬和 8 兵。各子走法不同,以把對方「將死」為勝。雙方如不能「將死」或有「長將」「長殺」,某方無子可動,局面重復出現三次以上等情況,均可根據「規則」列為和局。子路運行全盤,戰術相當復雜。
1475 年,卡克斯頓出版了《國際象棋譜》,表明國際象棋在英國已非常普及。16 世紀,出現了葡萄牙棋手達米亞諾和西班牙棋手洛佩茲等研究國際象棋的文章。在 19 世紀,英國曾由於有斯湯頓這樣的棋手而稱霸棋壇。從那以後,各國的棋壇新秀不斷出現,俄國、古巴、波蘭、斯堪的納維亞、東歐、美國和中國的棋手都曾榮獲過國際象棋的冠軍。

⑹ 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距今多長時間

國際象棋的起源至今說法不一,有關起源的傳說有各種版本,比較可靠的說法認為它是由古代印度發明的,它的原型是一種叫做「恰圖蘭卡」的棋,其中有4種棋子:步兵、騎步、戰車和大象,正好反映了古代印度軍隊的組成兵種。「恰圖蘭卡」的進一步發展是「沙特蘭茲」,在棋子和規則上有大規模的改進,開始在中亞各民族廣為流傳。然後這種游戲通過貿易、戰爭和宗教等多種渠道,由東方向西方傳播,其傳播的大致路線是:印度——波斯(今伊朗)——中亞——阿拉伯國家——歐洲。在11世紀末,它已遍及歐洲各國。而國際象棋——「Chess」這個名字也是由波斯語和阿拉伯語組成的復合詞,意為「將死對方的王」。

⑺ 國際象棋是誰發明的

這是發生在國際象棋棋盤上的一個故事。

說到國際象棋,你可能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樣子,這不要緊。要弄明白這個故事,根本用不著懂得下棋,只要知道這種象棋的棋盤是四方形的,上面畫著64個小方格就行了。

這種國際象棋是印度宰相西薩?班?達依爾發明的。國王舍罕知道後非常贊賞,就把宰相達依爾召到面前,說「老愛卿,你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這種變化無窮、引人入勝的游戲,我要重重地獎賞你。」

宰相達依爾跪倒在國王面前,說:「陛下,你的恩賜,臣萬分感激。」

國王說:「我可以滿足你最大膽的要求,只要你能想到的,你就可以得到它。」

宰相不做聲,低著頭沉思。

「不要害怕!」國王鼓勵說:「說出你的願望來吧,我會使你滿意的。」

「陛下,」宰相說,「那就請你在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賜給我1粒麥子吧。」

「什麼。1粒麥子。」國王感到非常意外,驚訝地問。

「是的,陛下,1粒普通的麥子。」宰相說,「請在第二個小格內賜給我2粒,第三個小格內賜給我4粒,第四個小格8粒,第五個小格16粒,照這樣下去,每一小格是前一小格的2倍。把擺滿棋盤64個小格的所有麥子賞賜給你的僕人吧!」

「竟是這種願望!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國王有些生氣了。他覺得這種要求是對國王財富的一種蔑視。他便用一種譏諷的口吻說:「老愛卿,這種要求大概你不會怕我滿足不了你吧。」

當時就叫侍從扛來一口袋麥子。

特殊的發獎儀式開始了。國王親手在第一小格內放了1粒麥子,在第二小格放了2粒,第三小格放了4粒,第四小格放了8粒。然後就很掃興地離開了,叫侍從代替他,並囑咐說:「填滿方格,給他送去就行了。」

老練的侍從沒有急著一格一格地去放麥粒,而是先計算了計算,看看總共需要幾口袋。

數目計算出來了。這個數,竟把侍從嚇呆了。他趕緊去報告國王。

「國王陛下,我已經准確地算出了宰相要的麥子數量,這個數目大到……」

「不管這個數目有多大,我的糧倉是絕不會空的。」國王驕傲地打斷侍從的話說,「我答應的賞賜,要一粒不少地給他。」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陛下!」侍從說,「宰相所要求的,不僅您所有糧倉的麥子不夠,就是把全世界的麥子都給了他,也相差太遠太遠了。」

「能這樣嗎。你是不是算錯了。」國王懷疑地說。

「一點不錯,陛下,這是千真萬確的!」接著,侍從便算給國王聽。

宰相達依爾要求賞賜的麥子是多少呢。通過計算才知道,這需要1+2+22+23+24+…+262+263

=18,446,744,073,709,551,615(顆麥子)

1立方米麥子約有15,000,000粒。照這樣計算,國王就得給宰相1,200,000,000,000立方米的麥子。這些麥子比全世界兩千年生產麥子的總和還多。假如造一個高4米、寬10米的糧倉裝這些麥子,這個糧倉就有30,000,000千米長,能繞地球赤道轉700圈,等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兩倍。

國王哪有這么多的麥子呢。他的慷慨的賞賜,成了欠宰相達依爾的一筆永遠也還不清的債。

國王舍罕,萬萬沒有想到,從1粒麥子開始,兩倍兩倍地增加,只在64個小格內就變出那麼大個驚人的數目。宰相的智慧超出了國王的想像力。盡管國王滿口答應一定要滿足宰相提出的任何要求,但是,無論如何,國王是拿不出那麼多麥子的。

這使國王大傷腦筋,終日心事重重,一籌莫展。心想:就是祈求上帝幫助,這筆獎賞也肯定付不清了。

這件事讓一個教師知道了。他趕到京城,求見國王說:「陛下,聽說為了棋盤上的獎賞您正左右為難,悶悶不樂。」

「你既然已經知道了,就不需要我再重復了。」國王說。

「解決這個問題像1+1=2那樣簡單,陛下怎麼倒叫它給難住了。」教師說得輕松而有把握。

「那就說說你的辦法吧!」國王態度仍然很冷淡。

「按照陛下答應的條件,宰相要求多少獎賞,您絲毫不打折扣地付給他就行了,這有什麼難處。」

「你是荒唐,還是無知。」國王被這「沒頭腦」的建議激怒了,「我能把全世界兩千多年生產的麥子都搬來給他嗎。」

「那倒不用。只用你糧倉里的麥子就足夠了。」

「什麼。只用我糧倉里的麥子就夠了。」國王像是沒聽明白,重復地問了一句。

「事情很簡單!」教師說,「宰相在棋盤上要求多少麥子就賞賜給他多少,然後把糧倉打開,讓宰相自己一粒一粒數出那些麥子就行了。」

這可是國王沒想到的,他不再放聲,默默地聽教師說。

「假設每數一粒麥子需要一秒鍾的話,一晝夜24小時是86,400秒。也就是說,宰相在第一晝夜能數出的麥子是86,400粒。數十晝夜還數不到100萬粒。照這樣連續不斷地數,一年才能數完2立方米的麥子。數上10年,才能數出20立方米,數100年,也只能數出200立方米。從現在開始,數到宰相去見上帝,他只能得到要求賞賜的極小極小的一部分。這樣,就不是國王不能付給宰相獎賞,而是宰相自己無能力拿走應得的全部獎賞了。」教師像在課堂上講課似的說給國王聽。

國王慢慢明白過來了,激動地連連點頭說:「好!好!」

像是為了進一步增強說服的效果,教師繼續說:「宰相要求賞賜的麥子數異常巨大,這個數目是18,446,744,073,709,551,615粒,我簡直無法把它讀下來。我計算過,如果一年到頭,一秒也不停地一粒一粒地數,一年有31536萬秒,總共需要將近5800億年才能數完。到那時,不僅陛下、宰相連同我早已上了天國,就是我們的子子孫孫也早已到天國去玩耍了。」

國王興奮得眉飛色舞,立即把宰相叫到面前,說:「老愛卿,你要的獎賞我要全部付給你。」接著他把教師想出的辦法說給宰相聽。

宰相聽後,不禁一驚。說:「陛下,你的僕人是絕對無能力拿走您的賞賜的,因此也就只好不要了。但我並不感到遺憾,我深深佩服陛下想出的這個絕妙的主意,陛下的智慧超過了我。」

國王面帶喜色,贊賞地看著身邊的那位教師。教師安詳而謙虛地微笑著。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國際象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