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琴的發明者是誰
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的克利斯托佛里(~1731年)。他原是一架「哈潑西考特」(鋼琴的前身)的製造者。
1687年,克利斯托佛里在佛羅倫薩親王菲迪南那裡工作,直到1713年親王去世。1709年,他製造了一架外形與「哈潑西考特」一模一樣、但內部琴弦發音裝置不同的鋼琴,這是世界上第一架鋼琴。
「哈潑西考特」用羽管撥動琴弦,所以又稱它為「羽管鍵琴」,而鋼琴是用能被彈回的錘子敲擊琴弦的,力度可以控制,能使音量有大小不同的變化,所以當時將這種新式樂器命名為「有強弱變化的哈潑西考特」,弱(piano)和強(forte)兩個字拼起來就是「pianoforte」,後來簡作「piano」,也就是鋼琴的外語名稱。鋼琴中能彈回的錘子這套發音裝置是克利斯托佛里創造出來的,是鋼琴製作上的重大發明,並且一直沿用到現在。
克利斯托佛里發明的鋼琴,起初只有四組琴鍵。他製造的鋼琴保存到現在的有兩架:一架是現存最早的鋼琴,造於1720年,距今已有60年的歷史,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架琴的原配錘子已經遺失,現存的是後來裝配上去的;另一架造於1726年,曾長時期收藏於佛羅倫薩的克勞斯博物館,現在歸入德國科隆的海耶爾古代樂器博物館。這架琴的內部機件上印有「XX」字樣,據專家考證,可能是克利斯托佛里製作的第二十架鋼琴。
2. 鋼琴的發明者是誰
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
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Christofori(1655–1731),出生於帕多瓦,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
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型,製作出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他在鋼琴上採用了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波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
從而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
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鋼琴出現後的一百年裡,撥弦古鋼琴仍為人們所應用,但更多地是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
故以弦槌代替撥弦發音就成為當時鍵盤樂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鋼琴的標志與象徵。
鋼琴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 ,1655-1731)在1709年發明了鋼琴。
鋼琴音域范圍從A2(27.5Hz)至 C5(4186Hz),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
(2)鋼琴的發明者是國人擴展閱讀:
現代鋼琴從外形上主要分成立式鋼琴和三角鋼琴。
1、三角鋼琴
是鋼琴最原始的形態,一般都用於音樂會的演奏,是一件笨重的龐然大物。為了解決佔地的問題,立式鋼琴被發明出來。
2、立式鋼琴
採用了一種琴弦交錯安裝的設計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空間上的要求和音色音量的平衡問題。只要家中有一小塊空間,都能安放一台立式鋼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琴
參考資料來源: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
3. 鋼琴的發明者是誰......(好壞)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於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家庭演奏室內樂,曾盛行一時。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誡,演奏時機誡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這種古鋼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宮廷音樂中曾廣泛應用。
克里斯托佛利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他於1709年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稱其為「p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優點是慶巴羅和克拉維卡兩種古鋼琴所不具備的。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我國生產鋼琴的歷史僅有幾十年時間。
我國的鋼琴工業是在解放後逐漸發展起來的。
(現代鋼琴是從古鋼琴逐漸演變的,至今仍在不斷改良,將來也會永遠繼續發展下去)
鋼琴的前身是「哈潑西考特」,這是用羽毛撥動琴弦的琴。後來義大利人克利斯托佛里,發明了一架有彈力的錘子發音裝置的琴,這就是現代鋼琴的前身。
jane900206
積分[130] 級別[伴讀書童]
[檢舉]
2006-01-26 12:28:33
中世紀以來,樂器中最重要者可說是管風琴、小提琴和鋼琴.教會音樂於八世紀使用管風琴以後,管風琴音樂也以教會為背景獲得了很大的
4. 鋼琴的發明者是誰發明時間是什麼時候
世界上第一台鋼琴,由義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B·Cristofori)於年前後在佛羅倫薩製造出來,當時取名為「弱和強」(Piano e forte)。後來,幾乎所有語種都稱鋼琴為Piano,就是Pianoe forte的簡稱。中文稱Piano 為鋼琴,這倒是中國化了的名稱。
現代鋼琴的前身是古鋼琴。
在歐洲,大約14——18世紀之間,曾流行過兩種鍵盤樂器,一種叫擊弦鍵琴,一種叫撥弦鍵琴(又稱大鍵琴、羽管鍵琴)。這兩種樂器都因被認為是鋼琴的前身而被我們稱為古鋼琴。兩種古鋼琴的發音原理互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完全不能或幾乎不能隨手指觸鍵的不同力度彈出強弱不同的音來。
樂器的演進,是伴隨著音樂創作的深化而變化的。而音樂創作的深化,就在於更細膩、生動地表現出人們內心對無限豐富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來的無限豐富的感情色調及其變化。這時,缺少力度變化和對比的古鋼琴,就不能完全滿足音樂藝術發展的需要了。新的鋼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現代鋼琴的發音原理與古鋼琴的根本不同之處在於演奏者能隨心所欲地彈出弱、強、漸弱、漸強、突弱、突強等等力度變化、對比。這一點不同,對鋼琴演奏藝術的發展,對鋼琴曲創作的推動,都有重大意義,這已由後來的鋼琴音樂史所驗證。克里斯托弗里的巨大貢獻,就在於此。萬事開頭難,盡管他製造的那台鋼琴與我們今天常見的三角鋼琴(即平台式鋼琴)和立式鋼琴相比,還是大不相同的,但畢竟Piano是在克里斯托弗裏手裡誕生的。後來的幾百年間,又經各國無數的能工巧匠,從型制、結構、材料、音域、音色、音量等等方面不斷予以改進,才成為今天的樣子。
5. 鋼琴是誰發明的
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的克利斯托佛里(1655~1731年)。他原是一架「哈潑西考特」(鋼琴的前身)的製造者。
1687年,克利斯托佛里在佛羅倫薩親王菲迪南那裡工作,直到1713年親王去世。1709年,他製造了一架外形與「哈潑西考特」一模一樣、但內部琴弦發音裝置不同的鋼琴,這是世界上第一架鋼琴。
「哈潑西考特」用羽管撥動琴弦,所以又稱它為「羽管鍵琴」,而鋼琴是用能被彈回的錘子敲擊琴弦的,力度可以控制,能使音量有大小不同的變化,所以當時將這種新式樂器命名為「有強弱變化的哈潑西考特」,弱(piano)和強(forte)兩個字拼起來就是「pianoforte」,後來簡作「piano」,也就是鋼琴的外語名稱。鋼琴中能彈回的錘子這套發音裝置是克利斯托佛里創造出來的,是鋼琴製作上的重大發明,並且一直沿用到現在。
克利斯托佛里發明的鋼琴,起初只有四組琴鍵。他製造的鋼琴保存到現在的有兩架:一架是現存最早的鋼琴,造於1720年,距今已有60年的歷史,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架琴的原配錘子已經遺失,現存的是後來裝配上去的;另一架造於1726年,曾長時期收藏於佛羅倫薩的克勞斯博物館,現在歸入德國科隆的海耶爾古代樂器博物館。這架琴的內部機件上印有「XX」字樣,據專家考證,可能是克利斯托佛里製作的第二十架鋼琴。
6. 鋼琴是誰發明的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源於歐洲,十七世紀末,義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於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家庭演奏室內樂,曾盛行一時。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誡,演奏時機誡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這種古鋼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宮廷音樂中曾廣泛應用。
克里斯托佛利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他於1709年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稱其為「p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優點是慶巴羅和克拉維卡兩種古鋼琴所不具備的。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我國生產鋼琴的歷史僅有幾十年時間。
我國的鋼琴工業是在解放後逐漸發展起來的。
(現代鋼琴是從古鋼琴逐漸演變的,至今仍在不斷改良,將來也會永遠繼續發展下去)
鋼琴的前身是「哈潑西考特」,這是用羽毛撥動琴弦的琴。後來義大利人克利斯托佛里,發明了一架有彈力的錘子發音裝置的琴,這就是現代鋼琴的前身。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現代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他原是一位羽管鍵琴製造者,有著豐富的造琴經驗,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後,於1709年,在羽管鍵琴上安裝了用槌擊弦的鍵盤機械,奠定了現代鋼琴的基礎。由於這一改進,彌補了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幾乎無法調節音量的缺點,這種鋼琴在演奏時,隨著對鍵子敲擊力的變化來改變音量的大小,音量也比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大得多。
希望對您有益
7. 鋼琴起源於哪個國家
鋼琴(pianoforte或forte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從18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鋼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古埃及與古希臘的弦什(一弦琴)。弦什的琴弦不斷增加,逐漸形成了多弦樂器。後來,又演變成兩種演奏形式的樂器:撥弦古鋼琴和擊弦古鋼琴。這兩種樂器都是現代鋼琴的鼻祖,統稱為「古鋼琴」。18世紀初,歐洲大陸音樂開始迅速發展,音樂創作不斷深化,需要更細膩、生動地表現出人們內心對無限豐富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感受。這時,缺少力度變化和對比的古鋼琴,已經不能不能完全滿足音樂藝術發展的需要,不能適應無限豐富的感情色調及變化,因而逐漸被音量洪大的鋼琴所取代。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里,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製作出了一架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的鋼琴。這架琴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是現代鋼琴的前身。後來,這架古鋼琴經過德國和英國製作師們的不斷改進完善,就成為了我們看到的現代鋼琴。
久音盒鋼琴 祝您早日學琴有成
8. 鋼琴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最早是哪個國家
鋼琴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福里(1655—1731年)在1709年發明的。他原是一位鋼琴前身的製造者。1687年,克利斯托福受雇於佛羅倫薩親王菲迪南,一直到1713年親王去世。1709年,他發明了一架外形與鋼琴前身完全相同,但內部琴弦發音裝置不一樣的鋼琴。這是世界上第一台鋼琴。
鋼琴前身用羽管撥動琴弦,所以有人稱為「羽管鍵琴」;而鋼琴使用能被嘆氣會的錘子敲擊琴弦,力度可以控制,能使音量有大小不同的變化,所以當時講這中心十月七命名為「有強弱變化的哈波西考特」,弱(piano)和強(forte)兩個字拼寫起來就是「pianoforte」,後來簡稱「piano」也就是鋼琴的外語名。
鋼琴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源於歐洲,十八世紀初,義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鋼琴(義大利語:pianoforte)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有「樂器之王」的美稱。由88個琴鍵(52個白鍵,36個黑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
鋼琴音域范圍從A0(27.5Hz)至 C8(4186Hz),幾乎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全部樂音,是除了管風琴以外音域最廣的樂器。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
鋼琴作為物質基礎,為音樂家的創作提供了條件,音樂家創造發展的鋼琴文化又促進鋼琴結構功能的進一步成熟。
9. 鋼琴的發明人是哪國人
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
他原是一位羽管鍵琴製造者,有著豐富的造琴經驗,
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後,於1709年,在羽管鍵琴上安裝了用槌擊弦的鍵盤機械,
奠定了現代鋼琴的基礎。由於這一改進,
彌補了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幾乎無法調節音量的缺點,
這種鋼琴在演奏時,隨著對鍵子敲擊力的變化來改變音量的大小,
音量也比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大得多。
還有什麼不清楚的樓主可以再來追問
所謂的標准答案可能是不存在的
總有一個人知道你問題的答案的一部分
但是答案永遠再生長,答案和答案之間,它會長出新的答案
知識是一個生命體,不管你是採納知道的哪位答題者,真心希望您能採納一位真正幫助到您的人。
祝福樓主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合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