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張勁唯價值創造至上

張勁唯價值創造至上

發布時間:2021-08-08 04:23:19

❶ 弘揚企業家精神,雪松張勁怎麼說

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的方式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讓包括雪松在內的專民營企業深受鼓屬舞,非常必要,也很及時。雪松作為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立足廣東,深耕華南,放眼全國。發揮龍頭民營企業示範帶頭作用,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履行企業責任,創造價值,回饋社會,雪松深深的感受到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❷ 李四光的資料

李四光,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地質學家。蒙古族。湖北黃岡人。1919年和1927年分別獲英國伯明翰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曾留學日本和英國。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國外之時,他已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歸國後,他長期擔任著政府地質部部長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李四光歷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副主席。

他是中國地質學的先驅之一,創立了地質力學,並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用力學觀點研究地殼運動及其與礦產分布的規律,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畢生倡導以力學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的發生、發展及組合的規律,認為各種構造形跡是地應力活動的結果,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創建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並為大慶、勝利等油田的發現所證實。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晚年發表的「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對我國學科大交叉的倡導產生深刻影響。對中國地質教育、地質科學和地質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著有《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中國北訓之 科》、《中國地質學》、《冰期之廬山》、《地質力學概論》及文集《天文、地質、古生物》等。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

李四光,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鎮下張家灣村的一個鄉村教師家庭。童年隨父親入村塾讀「四書」、「五經」,學寫詩文。他勤奮好學,愛好勞動。由於常聽父親講甲午中日海戰,中國慘敗,清政府腐朽無能、喪權辱國的故事,他從小就萌懷著滿腔的愛國熱情。他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為中國爭氣,學會造船,打敗帝國主義的侵略。1902年,兩湖開辦新學堂,李四光離開家園,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學堂。由於他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因此學習未滿兩年,沒有畢業就被湖北省選派官費留日深造。1904年7月,到達東京,入宏文書院習日語。

1905年8月,由孫中山先生親自主盟加入中國同盟會,成為第一批會員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見其年輕,勉勵他要「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從此李四光更加堅定了刻苦學習,報效中華的決心。1907年7月,考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舶用機關科,學習造船機械。初步實現了他為祖國學習造船的心願。1910年7月,畢業歸國,任武昌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教師兼工場場長。第二年秋夏之交,參加清廷舉行的留學生回國第六次廷試,成績優等,獲「工科進士」稱號。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清政府,武昌成立了鄂軍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財部參事,後被選為湖北省實業部部長,1912年改為實業司司長。不久,袁世凱竊權,篡奪了革命果實,辛亥革命失敗。李四光懷著郁悶的心情,憤然辭去了實業司司長的職務。計算自己年齡還不太大,不如再讀書10年,准備一份力量。1913年7月,獲臨時稽勛局通知,官費保送留英學習,入伯明翰大學。考慮到為祖國造船,不能沒有鋼鐵,要鋼鐵就得先搞冶煉,因此先學了采礦一年,又感到采礦離不開地質,再又決定轉到理科地質系,開始專攻地質學。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

李四光在英學習期間,在導師W.S.包爾頓(Boulton)教授的指導下,他一面博覽群書,一面實地調查,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日深,而且在文字語言上提高也很快。英、日、德、法各國文字,均可運用。他視野遼闊,信息敏捷,基礎知識深廣。1918年6月,在伯明翰大學通過了畢業論文《中國之地質》的答辯,獲自然科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他婉謝了國外的高薪聘請,1919年考察歐陸地質後,接受了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的聘書,於1920年5月,回到了北京,出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他一面為祖國精心培育人才,一面積極參與北京大學一些重要的校務活動。在不少重要的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就。他聲譽日著,很快成為當時北京大學的名教授之一。1927年冬,應蔡元培邀請,南下到上海,參加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的籌建工作。1928年1月,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李四光任所長,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為止。抗日戰爭爆發前,仍兼任北京大學地質系主任和教授。

1934—1936年,根據中英兩國交換教授講學的協議,應邀赴英講學,在倫敦、劍橋、牛津、都柏林、伯明翰等8所大學,講授中國地質學。講稿整理後在倫敦正式出版《中國地質學》,此書除英文版外,還有俄文譯本和摘要漢譯本。學術界給予很高的評價。英國李約瑟(Joseph Neebham)博士稱作者為「最卓越的地質學家之一」。1936年回國途中過美國,在他的學生朱森協助下,對美國地質做了一次由東到西的實地考察。回國後住在廬山做第四紀冰川研究工作。第二年「七七」事變,全國燃起了抗日烽火。李四光率領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同仁,輾轉內遷。

1938—1944年夏,基本上以桂林良豐為基地,依靠廣西地方當局的支持,開展了廣西地質的調查研究,填制了廣西地質圖。並多次長途跋涉考察南嶺東段地質,考察川東、鄂西、湘西、桂北和貴州高原等地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撰寫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其間還創辦了桂林科學實驗館,親任館長,為戰時研製必要的科研實驗器材和儀器。1944年11月,日軍入侵,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再度搬遷重慶。由於旅途過度疲勞,李四光病倒在沙坪壩,幸醫療及時,愈後健康顯著減弱。1945年4、5月間,應重慶大學、中央大學聯合邀請,向兩校地質系師生作《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的學術報告。這是他20多年來研究地質力學的第一次總結。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投降,全國人民無不歡欣鼓舞。但是,不久出現了內戰陰霾,李四光為此憂心忡仲,焦慮不安。

1946年秋,離開重慶東下直抵上海養病,未去南京,此時他有祖國雖大,似乎難覓容身之地的感觸。待到1948年2月,借出席在倫敦召開的第18屆國際地質學會,偕夫人許淑彬乘船再度赴英,並經挪威接受奧斯陸大學授予的哲學博士學位。1949年10月1日,李四光在英倫海峽之濱得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喜訊,特別興奮。立即准備起程回國,為了擺脫國民黨駐英大使館的阻撓,獨自化名先行,經巴黎至巴塞爾,等候夫人一道至義大利登輪,在海上漂泊數月,1950年4月6日經葉劍英派人接應,由香港到達廣州,終於回到了祖國。5月6日到北京,及時地會見了中央領導周恩來、董必武等同志,作了長時間的交談。

李四光回到新中國後,除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外,還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在中華全國第一次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9月,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成立,李四光任主任委員。1952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成立,李四光任部長,直到1970年地質部改為計委地質局時才離職。1958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立,李四光被選為主席。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4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70年8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的核心小組第一副組長和國務院科教組組長。1971年4月29日逝世,享年82歲。

李四光一生,經歷了祖國幾次偉大的社會變革。他由一個樸素的愛國主義者,參加了民主主義革命,走上了「科學救國」的道路,最終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畢生為繁榮中國近代科學事業,提高地質科學水平,發展地質工作,做出了光輝的業績。他留下了數百萬言的科學論著和豐碩的科研成果,以及他創造性的治學精神、治學方法和奉獻精神,都是祖國科學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後人應當繼續發揚光大之。

李四光早年為悼念一個好學生曾寫過此詩,亦為其畢生從事地質科學研究的光輝寫照。

崎嶇五嶺路,嗟君從我游。

峰巒隱復見,環繞湘水頭。

風雲忽變色,瘴癘蒙金甌。

山兮復何在,石跡耿千秋。

附李四光簡歷

1889年10月26日 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鎮下張家灣村。

1904—1907 年留學日本,入東京宏文學院普通科學習。

1905年8月 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

1907年—1910年7月 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舶用機關科學習造船機械。畢業歸國後任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教師。

1911年10月—1912年8月 先後任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事,湖北軍政府實業司司長,湖北省同盟會支部書記。

1913年10月—1918年6月 入英國伯明翰大學,先學采礦,後學地質學。畢業時獲自然科學碩士學位。

1920年 歸國,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

1928年1月 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

1931年 英國伯明翰大學授予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1934年—1936年4月 在英講學,接受挪威奧斯陸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37年11月 率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遷廣西桂林。

1948年8月 赴英出席在倫敦召開的第18屆國際地質學大會。

1950年5月 回到北京。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員會主任,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

1951年4月 當選為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

1952年9月 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

1956年2月 成立地質力學研究室,兼室主任,1958年室改成所,兼任所長。

1958年6月 被蘇聯科學院授予國外院士。8月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9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9年4月 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70年8月 任國務院科教組組長。

1971年4月29日 逝世於北京。

❸ 32歲時首登富人榜,13年後身價暴增近百倍,他是怎麼做到的

1989年,18歲的深大金融系學生張勁便投身股市,賺得第一桶金。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前夕,他撤離資本市場,轉向房地產,其旗下君華集團成為廣州知名開發商。2003年新財富首度推出的富人榜中,張勁以3.8億元列266位。2008年,基於地產供過於求的判斷,他驅動旗下雪松控股收縮一般地產業務,探索保障房PPP模式,並布局新產業,致力於將下屬大宗商品供應鏈服務「供通雲」、社區020服務平台「大白管家」、汽車產業鏈綜合服務平台「河馬雲汽」等推向資本市場。在低調潛行13年後,張勁也以332億元身家重回富人榜。

作者:孫紅
來源:《新財富》雜志2016年5月號
原標題:重歸富人榜的張勁,過去13年在做什麼
在2003年新財富首度推出的富人榜中,張勁便以3.8億元列266位。要知道,那一年的富人榜入榜門檻僅有2億元,年僅32歲的張勁能夠取得這一成績,著實不易。
當時張勁是作為第一批本土風投機構的當家人,進入我們視野的。他控制下的君華集團2002年斥資9000萬元參與了深圳市國資所有的深圳中科融創業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改制,並將其更名為深圳中科融創業投資有限公司(2004年重組後,經深圳市政府特批更名為「深圳中小企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小創投」)。當時,中小創投注冊資本1.5億元,君華集團斥資9000萬佔了約60%股權,另兩家股東分別是深圳市科學技術基金會和PZ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34%。
此後的張勁,公開信息便為數不多了。2015年7月,一則「股災虧慘不用上天台『中國好老闆』自掏腰包救員工」的新聞,重新引發了我們對張勁的關注。
此時,張勁實際控制的產業平台—雪松控股逐步浮出水面,其業務則覆蓋了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房地產及PPP平台、金融、物業運營、社區O2O平台、汽車產業鏈綜合服務、文化旅遊等多個領域。雪松控股旗下的君華集團,則儼然成為粵企的領頭企業之一,其2014年營業收入達338億元,並且同時入選工商聯發布的「2015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和「2015中國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兩項排名分別為第112位和第28位。值得注意的是,能夠同時入選兩大榜單的廣東綜合類企業僅有2家,其中之一就是君華集團。
於是,在低調潛行13年後,張勁以332億元的身家重回富人榜。十餘年間,張勁經歷了怎樣的擴張歷程?他又有怎樣的創業心得?
兩度轉型
地處廣州白雲山麓的南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山清水秀,君華集團開發的建築面積達54萬平方米的江南世家別墅,便坐落於此。張勁掛著油畫收藏、擺著美式風格傢具的辦公室,也在這里。
說起自己的故事,張勁頗為坦率:「我第一桶金來自資本市場。我入市的時候,剛好深金田(000003)掛牌,市場非常火爆。我經歷了上證綜指從100點左右漲到1000點之上的過程,可以說看著中國資本市場一步步發展起來,也親身經歷了很多次傳奇,例如深發展暴漲1000多倍。」被股民稱為「老五股」的深金田1989年在深交所上市,為中國最早的四家上市公司之一,1971年出生的張勁當時年僅18歲,還是深大的學生。
「1997年之前,我們主要的業務都在資本市場,但之後就轉到了實業領域」,其原因在於,「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對市場有所敬畏,要懂得『慎思而知止』;同時,經歷了資本市場的火熱,我們深深體會到實業的重要性,所有的資本運作要以實業作為基礎」。如今,盡管張勁感慨於做實業之艱辛,「實業必須埋頭苦幹,一步一個腳印來,先做事,再做勢」,但他依然認為「實業做好以後,資本運作才有了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
這次選擇,使得張勁躲過了亞洲金融危機對資本市場的沖擊。資金從資本市場撤離後,張勁瞄準了房地產業務,並利用亞洲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第一次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機會,成功抄底。伴隨1998年中國全面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他更明確以房地產作為主業,這也使得雪松控股旗下從事房地產業務的君華集團快速發展。1998年以來,君華集團在廣州等珠三角地區陸續開發了江南世家、君華香柏廣場、中山君華新城等十餘個樓盤,開發面積達數百萬平方米,而且目前幾乎所有土地儲備都在廣州等一線城市。
不過,2008年下半年,基於地產供過於求的判斷,張勁決定再次轉向:收縮一般地產業務,布局消費、金融等產業,逐步形成目前雪松控股的七大產業板塊。他表示,從2009年開始,君華集團就沒有購置一塊新地,開發的土地都是以往的庫存。
經過8年的新布局,目前雪松控股的三大業務板塊已經成型:新興服務業板塊,包括人管家(物業運營集團和社區生態服務平台「 大白管家」)、車管家(汽車產業鏈綜合服務平台 「車前車後」及「 河馬雲汽」)以及雪松文旅;公共服務業板塊,包括一般房地產、保障房和PPP模式政府服務;金融板塊,包括打造全牌照的金融集團雪松金融和專注於供應鏈金融的「供通雲」,其下屬的雪松金融早在2009年便參與廣州農商行的改制,並且是廣州農商行、廣州銀行大股東之一。「目前房地產僅占我們銷售收入的20%」。
深耕大宗商品供應鏈
早年畢業於深圳大學金融系、其後取得香港理工大學碩士學位的張勁,雖然坦言雪松控股的基因是金融,是一個生產和創造「企業」的公司,但他又始終認為,企業雖然可以通過不同金融工具的使用,減少生命周期中的磨礪,但中國經濟之崛起最終還得依靠實業。因此,和一些金融背景出身的企業家更願意進行財務投資不同,他喜歡在實業領域開拓。
他甚至認為,「中國很多新興產業應該說是被風投抹殺掉的,風投往往是從商業目標而不是產業本身的前景來考慮。」張勁希望,以資本的力量為初創企業保駕護航,使其從「微小」演進成「偉大」,甚至成為改造社會的中堅力量。
這也影響了雪松控股的投資模式,其更追求產融一體,協同發展。對於投資企業,雪松往往擁有絕對的控股權,且一旦決定投資,就會從項目概念開始,組織各種資源,將項目孵化壯大,進行全程的管控和培育。用張勁的話說,這樣才有可能實現100%的價值創造。
目前,雪松控股旗下的大宗商品供應鏈管理及金融服務項目「供通雲」(供通雲供應鏈有限公司),便是張勁產融一體理念的一項實踐。
供通雲的前身君華貿易起步於1997年,早期主營鋁、鋅貿易,後由於競爭激烈,加上2007年國家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影響鋁市,重心轉向以銅為主的有色金屬領域,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采購、銷售、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等服務。
經過多年的產業升級,供通雲已經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有色金屬供應鏈服務及供應鏈金融提供商,占據華南地區流通量的40%,年供應量約30萬噸。其與上游大型冶煉廠有長期合作關系,是雲南銅業(000878)、昆明銅業、紫金礦業(601899)於華南最大的分銷渠道,是紫金礦業於華北地區的包銷渠道商。在下游,供通雲擁有企業終端客戶逾500家,服務華南市場80%的終端客戶。據稱其2016年銷售收入將達到500億元,「今年保守估計有1.7到2個億凈利潤,明年估計要翻到5到8億。因為供應鏈金融一旦突破臨界點,空間就打開了」。
張勁表示,目前,供通雲正將銅業的成熟模式橫向復制到鋁、油、玻璃等大宗商品領域,「2016年,預計供通雲平台會做到500億元銷售額,但其中有200億元已經不是銅了,因為銅是有天花板的,全中國就只有那麼多銅在流通,不可能全部讓我們做。在新的領域,我們做的還是與供應鏈金融相關的業務。我們希望未來做到平台銷售額2000億元,但其中60%不會是銅了」。張勁表示,之所以敢提2000億元的目標,因為大宗商品本身市場規模大,而「供通雲在全國已經做通了供應鏈,當我們成為一個個行業的核心企業之後,市場空間就有了」。
事實上,包括銀行在內的眾多金融機構都有涉足供應鏈金融,但張勁認為,這一業務的關鍵在於風控,「供通雲作為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做到了銀行做不到的風控手段,達到風險閉環,從而賺到銀行賺不到的錢」。
從1997年的君華貿易到今天的供通雲,張勁在這一領域耕耘了將近20年,「要知道供通雲做到今天,花了十幾年時間來培育市場,是一個一個市場去敲門的」。而供通雲也是張勁最希望盡快對接資本市場的一個項目,因為「供通雲上市獲得資金支持後,會極大提升競爭力,從而鞏固在某些行業的壟斷地位」。
探索保障房PPP模式
供通雲之外,雪松控股在保障房領域拓展的PPP模式,也被張勁寄予厚望。
說起進入保障房領域的初心,張勁表示,「我參觀過很多地方的保障房,因為政府給的造價極低,再加上發展商偷工減料,很多保障房建造得相當低劣。這么多年,實際上政府已經蓋了很多套保障房,但入住率非常低」。
能否在政府承受的成本范圍內,提升保障房質量?張勁做了很多研究,包括印度的「流沙經濟」,用最低的成本來做一些對窮人實用的東西。最終,他把哈耶克「商業才是最大的公益」的主張注入進來。
「我們的構思是,將保障房供應當作一種商業行為,政府或者低收入人群向我們購買服務,我們承諾,出現質量問題是自己的責任。而現在的保障房體制下,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沒人敢說,因為政府給你幾乎是免費的」。「我們研發了一套保障房標准,可以做到以商品房的標准來建,而且還略略有些盈利。政府給你每平米2900元蓋30層,肯定是不夠的,但後期可以通過物業管理等別的運作來補充,最後還略有盈利」。
保障房的建造中,還有一大問題是回款,政府通常要分很長時間支付款項,有時是5年、10年甚至15年,對於企業而言,資金成本、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上述計劃流產。「但我們可以將這些應收款打包成ABS,通過資產證券化,實現提前收款。這樣的產品有政府背書,相對是一個好的金融產品。我們在南寧做出了一些範例,南寧的項目一改以前的政府努力做工作讓住戶接受保障房的局面,發展成平均5戶來搶一套房子,第一次出現保障房推廣中供不應求的現象」。
張勁希望,雪松控股能在明年底之前成為中國保障房及非保障房領域最大的PPP提供商。這個看似宏大的目標,張勁認為並非遙不可及,「雪松不是重資產公司,只要和建築公司合作,做好設計、建築控制以及金融等幾方面的產業協同,完全有理由做到」。
當然,這個模式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需要很長時間磨合,需要不斷研發、試驗,最大的壁壘就是產業協同的問題,「單獨做房地產、建築或金融的公司都不行,必須要有高度的產業協同,如果自己沒形成很好的生態圈,幾乎都不可能做成功」。
謀局服務領域
房地產和供應鏈之外,雪松控股自2008年開始在社區服務、汽車後市場等領域謀篇布局,目前正大力打造的項目包括社區020服務平台「大白管家」、汽車銷售和汽車後市場服務平台「河馬雲汽」以及雪松文旅等。
「我們的物業管理公司已經啟動2017年在香港上市的計劃;最快今年內,我們的大白管家要做到全國社區O2O領域的老大;汽車後市場這一塊,我們希望明年底能夠達到全國二手車交易10%的市場份額;PPP板塊,我們今年的目標是能成為企業投入的PPP行業中最大的民營企業。總而言之,在明年年底,雪松旗下的所有實業必須達到國內某個細分產業的第一。」
這些步子與現在的供給側改革思路不謀而合。「我們始於資本市場,受惠於地產黃金十年的發展,現在轉向『供給側改革』相關的產業投資,對於未來10年,我們非常有信心。」
張勁表示,想去做新的產業,首先要有開放的心態去擁抱行業的「大咖」,「我們提出了事業合夥人的計劃,對於公司的高層員工,我們不是招聘高級職業經理人,我們是招募老闆和股東,相對於目前市場的股權激勵更多像老闆和職業經理人的博弈,我們採取了贈予的方式,直接讓高管成為股東」。基於物業管理業務優勢,張勁自2008年開始在社區服務等領域謀篇布局,目前正大力打造社區020服務平台「大白管家」。
張勁表示,自己5年內的工作重心就是培育產業,並將發展較好的板塊推向資本市場,力爭未來3至5年實現旗下5家公司在內地或香港上市的目標。「我們從資本市場起家,20年後,我們回來了」。

❹ 中國有多少個張勁涵

「價值創造是雪松資本的核心理念。作為企業,創造價值是企業創富的根本,發現價值、挖回掘價值,然後答創造價值,而不是用掠奪資源、擴大壟斷的方式來創富。」雪松資本董事長張勁表示,成功創富的著眼點應該在於如何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企業家應該有更多的社會擔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價值,促進社會的進步,不斷推動各領域的價值創造。

❺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雪松資本_君華集團張勁又是怎麼看的

這會從根本上影響企業的盈利模式」, 雪松資本_君華集團張勁指出,「『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中,投資和出口目前已然遇到了發展瓶頸,因此如何解放消費,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根本動機。通過新供給和新的價值創造去適配消費需求,這是國家樂見其成的,逼著企業摒棄『無效產能』尋找新的經濟突破口來適應消費。作為企業,如果還抱著『無效產能』盈利的想法,就是在做美夢。舉個例子,『去日本買馬桶蓋』現象折射的就是『有效產能不足』這一問題,供給側改革風口下,國內生產『馬桶蓋』的企業就要反思:如何讓目標消費者不再去日本?

❻ 誰知道關於兩彈一星科學家的小傳啊

聶榮臻 兩彈一星的元勛
在人民解放軍的第一代將帥中,早年留洋以圖科技強國者不在少數。他們後來雖投筆從戎,卻從未放棄過當年的理想,聶榮臻元帥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曾參加南昌和廣州起義,是紅軍的創建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他又領導科技工作,為研製「兩彈一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生平

■在十大元帥中,只有聶榮臻直接參加了南昌和廣州兩大起義

■聶榮臻是中國「兩彈一星」研製和試驗的直接領導者

聶榮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於四川江津縣。他8歲入私塾。後人高等小學,1917年夏考入江津中學。在校內,他接觸到《新青年》等雜志,曾與同學相約「我輩要以報國為根本,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業」。五四運動爆發後,他因參加抵制日貨運動被校方勒令退學。恰逢當時四川勤工儉學運動迅猛發展,他決定到西方去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1921年初,聶榮臻到達法國,在那裡結識了周恩來、蔡和森、陳毅、鄧小平等人,成為志同道合的戰友,思想上也從「實業救國」轉變為信仰共產主義。1922年,他參加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翌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秋,他來到莫斯科,進入東方大學學習,後來與葉挺等人被秘密派往蘇聯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培養的寶貴軍事人才。

1925年,聶榮臻回國後,先在黃埔軍校政治部任秘書兼政治教官,北伐戰爭開始後任廣東區委軍委特派員,負責傳達黨的指示和調配幹部。1927年南昌起義前夕,他協助周恩來做了大量准備工作,特別是成功地組織了以葉挺獨立團為基礎的第二十五師,參加南昌起義。同年12月,聶榮臻又參與領導廣州起義,並身先士卒戰斗在第一線。

廣州起義失敗後,聶榮臻赴上海轉入地下,負責軍委的日常工作。他終日兜中揣一張月票在市內奔走,還練就一身跳電車甩掉特務盯梢的本事。1931年底,他進入江西瑞金,不久任紅一軍團政委。作為主要領導人之一,他率領這支紅軍主力南征北戰長達五年。1937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聶榮臻任第一一五師副師長,率部開赴抗日前線,參與指揮了平型關大戰。此後,他率2O00多人進入五台山區開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半年多就將部隊發展到4萬人,建立了毛澤東稱贊的「抗日模範根據地」。1944年8月,聶榮臻赴延安出席「七大」。抗戰勝利後,他繼續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後擔任華北軍區司令員,領導了華北解放戰爭。

新中國成立後,聶榮臻曾任北京市市長、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等職。1956年11月,他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科學技術工作,後又擔任國防科委主任。在他的組織和領導下,廣大科技工作者先後試驗成功了「兩彈」(核彈、導彈)「一星」(人造衛星)。

晚年的聶榮臻仍然關心國防科研和軍隊建設,關心國家改革開放和祖國統一大業。1992年5月14日,這位共和國僅存的一位元帥,安詳地離開人世,享年93歲。

背景

■四川留法勤工儉學的學生為全國各省之最,聶榮臻所在的江津又為四川之冠

■以「實業救國」的理想始,最後又成為振興國家科技事業的領路人,其人生軌跡反映出歷史的必然

舊中國的極度貧窮落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和優質商品的入侵;刺激了當年一代青年學子奮起,尋找救國圖強之路。聶榮臻的家鄉四川雖然相對封閉,然而自從「千里江陵一日還」的長江水道被洋輪駛入後,渴求外向發展且人口過剩的蜀中在近代形成了一股出外求學謀生的風潮,這個內陸省份的學子一躍而成為留學日、法等國的先進。五四運動後的兩年中,四川留法勤工儉學學生達492人,為全國各省之最。這批四川學生中,又以聶榮臻所在的江津人最多,共有40多人。

他們起初多是胸懷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的理想,遠涉重洋到西方學習科學知識。當時的歐洲正值十月革命後社會矛盾加劇、各種思潮活躍之際,不少留法青年由此接受了馬列主義學說。聶榮臻在1922年給父母的信中曾寫道:「拯父老出諸水火,爭國權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兒之有責!」這表明他已經完成了決心先實行社會革命的思想轉變。

新中國成立後,戎馬半生的聶榮臻感到終於有條件實現青年時科技救國的理想,欣然接受了領導國家科技工作的重任。歷史似乎在這里轉了個彎,其實這也是中國特定的國情使然。如果不以革命徹底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狀況,也不可能有科技強國的?

❼ 雪松資本董事長張勁提出的「價值創造」是指什麼意思呢求解答!

「價值創造是雪松資本的核心理念。作為企業,創造價值是企業內創富的根本,發現價值、挖容掘價值,然後創造價值,而不是用掠奪資源、擴大壟斷的方式來創富。」雪松資本董事長張勁表示,成功創富的著眼點應該在於如何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企業家應該有更多的社會擔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價值,促進社會的進步,不斷推動各領域的價值創造。

❽ 2015年11月27日,胡潤百富16周年慶典暨企業家峰會在北京舉辦,聽說雪松資本·君華集團董事長張勁

是的,雪松資本·君華集團董事長張勁和三十多位胡潤百富榜上榜企業家包括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富華集團董事長陳麗華等齊聚一堂,張勁的「價值創造」理念獲得了企業與媒體的極大關注與反響;聽說,當晚,還頒發了包括「2015胡潤價值創造獎」、「最受尊敬的企業家」在內的多個獎項,其中頗具眼球效應「價值創造獎」也被「黑馬」張勁奪得,實至名歸。哈哈,望採納。

❾ 有誰知道雪松資本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雪松資本董事長張勁表示企業應為創造價值而生,而不是依靠不斷的擴大壟斷掠奪專財富而生,成屬功創富的著眼點應該在於如何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他強調企業家應該有更多的社會擔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價值,促進社會的進步,不斷推動各領域的價值創造。「價值創造」就是雪松資本的核心理念。

❿ 獲選2015年度中國魅力人物都有誰呢雪松資本董事長張勁上榜了嗎

當然上榜了。2015年12月28日,由《南方人物周刊》主辦的「2015中國魅力人物」在北京揭曉,屠呦呦、賈樟柯、張勁、廖凡等15位在各行各業表現突出的精英人物榮耀當選。張勁不僅獲選2015中國魅力人物,雪松資本價值創造理念更是備受認同。

閱讀全文

與張勁唯價值創造至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