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故事火車的發明

故事火車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8 03:41:42

A. 喬治·斯蒂芬森造火車的故事。

1781年生於英國一個礦工的家庭,直到18歲還是一個文盲。他不顧人們的嘲笑,和七八歲的孩子坐在一個課堂里,從認字母開始學起。19歲時,他為自己已能夠寫出自己的名字而欣喜不已。
到1810年,斯蒂芬森(又譯史蒂芬孫)開始著手製造蒸汽機。1814年7月25日,斯蒂芬森自己動手製作的第一台機車開始運行,取名「布魯克」號。這台機車有兩個汽缸、一隻2.5米長的鍋爐,有凸緣的車輪防止打滑,而鐵軌是平緣的。它可以拉著8節礦車,載重30噸,以每小時6.4千米的速度前進。火車的名字從此叫響
「布魯克」號機車在斯蒂芬森家門口的煤礦里的軌道上行駛,機手是斯蒂芬森的弟弟詹姆斯,給蒸汽機車的鍋爐生火的是詹姆斯的妻子。第一次運行時,煤礦上居民看到蒸汽機車行駛起來時,煙囪直往外噴火,就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火車」。「火車」這個名字在今天已經流傳到全世界,而蒸汽機車被叫作「火車頭」,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在以後的10年中,斯蒂芬森造了12輛與「布魯克」號相似的火車頭。雖然在設計上沒有突破前人的成就,但斯蒂芬森還是自信地預言:「我深信一條可以使用我的蒸汽火車頭的鐵路,效果遠較運河為佳。我敢打賭,我的蒸汽機車在一條長長的良好鐵路上,每天可以運載著40-60 噸貨物行駛100千米路程。」

B. 火車怎麼發明的故事和演變過程

火車在1804年由英國的礦山技師德里維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時速為5至6公里。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火車」,於是一直沿用至今。

發展歷史

在1781年,火車先驅喬治.斯蒂芬孫出生在一個英國礦工家庭,直到18歲,他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他不顧別人的嘲笑,和七八歲的孩子一起坐在課堂里學習。1810年,他開始製造蒸汽機車。
1817年,當斯蒂芬孫決定他主持修建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鐵路線上完全用蒸汽機車承擔運輸一條完全靠蒸汽機運輸的鐵路線,從此火車開始奔騰在人類的歷史舞台。
1804年,一個名叫德里維斯克的英國礦山技師,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這是一台單一汽缸蒸汽機,能牽引5節車廂,它的時速為5至6公里,而真正的蒸汽機車即火車是由史蒂芬孫(又譯喬治·斯蒂芬森)發明的。這種車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 「火車」 ,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動力的燃煤蒸汽機車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必須在鐵路沿線設置加煤、水的設施,還要在運營中耗費大量時間為機車添加煤和水。這些都很不經濟。在19世紀末,許多科學家轉向研究電力和燃油機車。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蒸汽火車是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礠里維西克所設計的。 它的火車有四個動力輪,1840年2月22日試車,空車時,時速20公里,載重時,每小時8公里(相當於人快步行走的速度)。 不幸,火車的重量壓垮了鐵軌。
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重約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門子與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第一台實用電力機車投入使用。
燃油機車1894年,德國研製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內燃機車。並將它應用於鐵路運輸,開創了內燃機車的新紀元。但這種機車燒汽油,耗費太高,不易推廣。
1924年,德、美、法等國成功研製了柴油內燃機車,並在世界上得到廣泛使用。

1941年,瑞士研製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輪機車,以柴油為燃料。且結構簡單、震動小、運行性能好,因而,在工業國家普遍採用。21世紀10年代以來,各國都大力發展高速列車,例如法國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車,時速到達300公里;日本東京至盛岡的高速列車時這也達到250公里以上。人們對這樣的高速列車仍不滿足。法國、德國等國率先開發了磁懸浮列車。中國也在上海修建了世界第一條商用磁懸浮列車線,由地鐵龍陽路站到浦東機場這條線年年虧損數億人民幣。這種列車懸浮於軌道之上,最高時速可達400-500公里但耗能和輻射巨大。

C. 火車的發明人 是誰

火車的發明人是喬治·斯蒂芬森。

喬治·斯蒂芬森1781年6月9日生於諾森伯蘭地區(現在的紐卡斯爾)的華勒姆村,年8月12日去世,英國工程師,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發明火車機車,被譽為「鐵路機車之父」。

1810年斯蒂芬森開始著手製造蒸汽機車。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終於在1814年發明了一台蒸汽機車,被稱為「旅行者號」,它在前進時不斷從煙囪里冒出火來,因此被稱為「火車」。

1825年英國建成第一條鐵路,同年九月「旅行者號」機車拖著三十多節小車廂正式試車,車廂載有450名乘客和90噸貨物,「旅行者號」火車以每小時24千米的速度跑完了40千米的路程。

(3)故事火車的發明擴展閱讀

火車的發展歷史:

1810年,斯蒂芬森開始製造蒸汽機車。1817年,當斯蒂芬森決定他主持修建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鐵路線上完全用蒸汽機車承擔運輸一條完全靠蒸汽機運輸的鐵路線,從此火車開始奔騰在人類的歷史舞台。

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重約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門子與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第一台實用電力機車投入使用。

1894年,德國研製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內燃機車。並將它應用於鐵路運輸,開創了內燃機車的新紀元。但這種機車燒汽油,耗費太高,不易推廣。1924年,德、美、法等國成功研製了柴油內燃機車,並在世界上得到廣泛使用。

21世紀10年代以來,各國都大力發展高速列車,例如法國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車,時速到達300公里;日本東京至盛岡的高速列車時這也達到250公里以上。法國、德國等國率先開發了磁懸浮列車。中國也在上海修建了世界第一條商用磁懸浮列車線。

D. 斯蒂芬遜是怎麼發明火車的故事

英國維拉蒙特·塔茵,有一所專為煤礦礦工子弟創辦的夜校,招收七八歲的兒童。一天,一位18歲的小夥子不在乎孩子們好奇而帶譏笑的眼光,毅然決然地走進了夜校大門,和比他矮半截的小同學坐在一起,認真地聽課。

他就是後來被人們稱為「火車之父」的發明家喬治·斯蒂芬遜。

斯蒂芬遜1781年6月8日出生於英國維拉蒙特·塔茵一個貧苦的礦工家庭。清貧困苦的家庭無力支持他上學讀書。8歲那年,為了幫助家裡維持生活,他不得不到礦井幹活。斯蒂芬遜心靈手巧,又十分勤勉。剛滿14歲就被一位操縱紐康門式氣壓蒸汽機的技工看中,選他當了自己的助手,幹些擦拭機器和保管蒸汽機零件的雜活。天天跟蒸汽機打交道,使他對蒸汽機的構造、性能逐漸熟悉。終日在煤礦幹活,他對運煤的勞累和艱辛更有切身的感受。

斯蒂芬遜的文化知識低得可憐,常因識字太少而造成過失。他認識到無論干什麼工作,都需要知識。所以,他以18歲的年齡入夜校學習,讀書、寫字和學習打算盤。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斯蒂芬遜硬是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斯蒂芬遜自夜校畢業以後,養成了自學的好習慣,此後閱讀了大量的科技書籍,掌握了必不可少的數理化知識。那時,英國人瓦特已經製成了具有實際意義的蒸汽機。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改進、完善,蒸汽機已普及化了。

斯蒂芬遜跋涉750多千米路,專程到瓦特的故鄉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去做工,目的是深入研究蒸汽機的構造、性能和原理。僅一年時間他便成了小有名氣的蒸汽機維修技師。1803年,他擔任了基林格沃斯礦山的主任技師。斯蒂芬遜為礦山引進各種機械,並改進了一些采礦機械。他為工友們搬運礦石所用的礦車,鋪設了鐵皮軌道,使搬運工作既簡便又省力。工友們稱他為「機械博士」。1812年,斯蒂芬遜被任命為基林格沃斯礦山的技師長。他擁有一定的職權,這為他研究發明各種機械,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自從擔任技師長之後,斯蒂芬遜把全部精力全用在研製蒸汽機車上了。一天,他查看了他所收集的全部資料。那上面詳盡地記載著當時研製蒸汽機車的情況。

當瓦特研製成旋轉式蒸汽機時,就憧憬著有朝一日能安在馬車上,以代替馭馬拉車。1791年,最早試圖把蒸汽機用在新的陸路運輸工具上的嘗試,是另一位英國礦山技師理查德·特萊維茨克做的。經過多年努力,他較好地解決了蒸汽機小型化、軌道穩固、汽缸排氣、鍋爐通風等一系列技術性問題。1804年,特萊維茨克最先製造出鐵軌用機車。這是一台單一汽缸蒸汽機車,能牽引五輛車廂,載10噸鐵和70個人,能以時速4千米的速度行駛。然而,這台機車經常發生零件損壞、斷軌、出軌等事故。最終,特萊維茨克失去了信心,放棄了研究。

不久,人們認識到特萊維茨克蒸汽機車事故頻繁的原因,主要是鐵軌打滑造成的。1812年,英國技師布雷金蘇和穆雷二人,改進了特萊維茨克的「火車」。他們先在兩條鐵軌中間加一條帶齒的鐵軌,又在機車腹部相應地安裝一個轉動的齒輪,以防止鐵軌打滑。但仍以失敗告終。

那時,很多人都在考慮用蒸汽動力取代馬力,實現陸路運輸工具蒸汽化。法國的居奧特、英國的穆阿及馬德克、美國的埃旺斯等人,都在潛心研究這個問題。

斯蒂芬遜掌握了這些信息之後決心開展蒸汽機車方面的研究,發揮自己的專長和技術優勢。1813年,為了解決從坑口到貯煤場的運煤問題,他製造了第一台移動機械——「布魯海爾」,這是一架蒸汽機推進器。1814年,33歲的斯蒂芬遜改進了「布魯海爾」,使它成為具有兩個汽缸的蒸汽機車。它的時速達到7千米,可以在坡道上行駛,載煤30噸。煤礦老闆看到斯蒂芬遜的研究成果有利可圖,決定投入大筆資金支持他研製新的蒸汽機車。1815年,斯蒂芬遜製造出第二台搬運車,這是斯蒂芬遜根據特萊維茨克機車改制的。1816年,他製造了第三台運煤車,這是斯蒂芬遜的一項創造。他獨自發明了裝在機車外部外連桿連接車輪的傳動方式,從而增加了機車的牽引力。自此他成了蒸汽動力移動機械專家。

從1814年到1825年,斯蒂芬遜為各地礦山製造了55台采礦機械,其中16台是蒸汽機車。當時的英國采礦業迫切需要蒸汽機車,特別是從煤炭產地將煤炭運到海港,裝船發往各地,更需要機車。

達林頓號稱英國的煤都。堆積如山的煤炭運不出去,只能靠重載馬車一車車拉到海港斯托敦。有人建議說,修築馬車用的鐵路。經過協商,運煤公司決定聘請斯蒂芬遜擔任這項工程的總工程師。

這是一條供馬車行駛的「鐵路」。按照傳統設計,只需在優良木軌外包上鐵皮。在斯蒂芬遜的堅持下,他們第一次採用生鐵鑄成的鐵軌。這一創舉給以後蒸汽機車行駛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奇效。

由於越來越多的礦山、工廠需要蒸汽運輸機車,1823年斯蒂芬遜與兩個出資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機車製造廠。當時,英國各地礦山和工廠,已經廣泛地使用了斯蒂芬遜製造的蒸汽機車。但它們都是短距離的,而且速度緩慢。

能不能讓蒸汽機車以更快的速度長距離地運送客人和貨物呢?斯蒂芬遜認為理論上是可行的。在一次試車中,由於車上螺栓被震松,從而釀成翻車事故,引起了社會輿論的注意。反對蒸汽機車的人藉此提出責難。這迫使斯蒂芬遜對蒸汽機進行改進。為了減少蒸汽機汽缸排氣的雜訊,他用導氣管把廢氣引入煙囪。這樣不僅減小了雜訊,還加快了爐內的空氣循環,使煤燃燒更旺,增強了機車的牽引力。另外,斯蒂芬遜為了減小震動帶來的不利後果,在蒸汽機車上添加了許多減震彈簧及其他部件……

1825年,經過斯蒂芬遜的多方游說,英國官方同意他在斯托敦與達林敦之間長達40千米的商業鐵路上,做長距離試車。9月27日,他製造的「旅行1號」蒸汽機車,牽引30多輛貨車和客車,運載旅客600多人,成功地在斯托敦與達林敦之間行駛了33千米。為了安全起見,政府專門派人騎馬舉旗在火車前引路。

1829年,政府同意鋪設利物浦——曼徹斯特之間的鐵路。為了挑選最好的牽引機車,事先舉行了試車比賽。通過報紙的宣傳,1萬多名觀眾觀看了這場罕見的機車比賽。

比賽那天,萊茵希爾人山人海,有3台披紅掛綠的蒸汽機車整裝待發。其中,斯蒂芬遜親自駕駛的是「火箭號」。

這台「火箭號」機車,裝有法國發明家馬爾科·澤克安設計的新式水管式鍋爐。它運載13噸貨物,以24千米/小時左右的速度行駛了100千米。時速、性能超過了另外兩台機車,取得了優勝。

從此,人們不再懷疑蒸汽機車的性能了。在英國,出現了鐵路建設熱。到19世紀40年代,主要鐵路干線大都建成。19世紀末,世界鐵路通車里程已經發展到65萬千米。20世紀20年代鐵路通車里程又翻了一番,達到127萬千米。工業發達國家基本上形成了鐵路網。

斯蒂芬遜蒸汽機車在結構上,當然是現代蒸汽機車的雛形。現代蒸汽機車上所有的部件,都能從這個雛形中找到它的原始印記。斯蒂芬遜一直從事鐵路建設、機車製造工作,直至逝世。由於他對蒸汽機車的傑出貢獻,被後人稱為「火車之父」。

E. 火車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是什麼

火車起源於早期的蒸汽機車,蒸汽機車是利用蒸汽機,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學能變成熱能,再變成機械能,而使機車運行的一種火車機車。第一部蒸汽機車是由英國人喬治·斯蒂芬森製造的,1814年,他研製的第一輛蒸汽機車「布拉策號」試運行成功。

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重約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門子與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第一台實用電力機車投入使用。

1894年,德國研製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內燃機車。並將它應用於鐵路運輸,開創了內燃機車的新紀元。

1924年,德、美、法等國成功研製了柴油內燃機車,並在世界上得到廣泛使用。

1941年,瑞士研製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輪機車,以柴油為燃料。

21世紀10年代以來,各國都大力發展高速列車,例如法國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車,時速到達300公里。


(5)故事火車的發明擴展閱讀:

中國引進火車的經歷

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謀,由英國在華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著清政府詭稱修建從吳淞到上海的一條「尋常馬路」,擅自在中國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上海吳淞鐵路建成通車了。隨後,清政府出銀28.5萬兩,分3次交款贖回這條鐵路並予以拆除。

1879年,洋務派首領李鴻章為了將唐山開平煤礦的煤炭運往天津,奏請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鐵路。1881年唐胥鐵路通車時,中國工人憑借時任工程師的英國人金達的幾份設計圖紙,採用礦場起重鍋爐和豎井架的槽鐵等舊材料,試製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機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製造的第一台機車。


F. 愛迪生在火車上發明了什麼,炸傷了耳朵

愛迪生的耳朵是怎麼聾的
關於發明大王托馬斯·愛迪生(1847~1931 年)的逸聞和傳說多不勝數,其
中有很多不是事實。這是由於愛迪生自己的記敘模稜兩可和人們以訛傳訛的結果。
愛迪生少年時代耳聾的故事也是其中之一。他從12 歲起在往返於波特休倫和
德特路易特之間的火車上賣報紙和飲料,掙錢幫助維持家庭生活,同時賺些實驗費
和零花錢。不久他便把葯品和化學器皿等搬進空閑的吸煙室,在賣完報紙後,鑽進
吸煙室,一心搞實驗。
大家熟悉的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天他正大作試驗,列車突然傾斜,水裡
放著黃磷的罐子從架子上掉下來。罐子破碎,黃磷遇空氣燃燒,周圍成了一片火海。
列車員史蒂芬森急忙跑過來,幫助他撲滅了火。但史蒂芬森大怒,向愛迪生打了幾
拳,有一拳頭打在耳朵上,鼓膜破裂,愛迪生的耳朵從此再也聽不到聲音了。到了
下一站,列車員把愛迪生推下車,接著,實驗器皿和葯品也被一點不剩地扔掉了。
不過,據愛迪生本人說,情況完全相反。他說: 「有一天,我上火車晚了,兩手抱著一大捆報紙,勉強抓住已開動的車的把手, 但力氣不足,漸漸下滑。列車員趕忙伸手來拉,不湊巧抓住了我的耳朵,就這樣硬 把我拉了上來,當時我的耳朵嗡嗡作響,我的生命得救了,但耳朵卻聾了。」 就是說,列車員不但心眼不壞,反而還是他的救命恩人。因此,此後兩人一直
相處得很好。據說,由於在車內失火,被勒令把實驗器皿全部拿下車,是確有其事,
這件事發生在1862 年。而他變成聾子,則發生在兩年前。
但是,愛迪生的耳朵似乎在這以前很早就不太好。據說,他出生不久,便得了
重猩紅熱病,發了高燒。病總算治好了,但耳朵卻不好使了。
愛迪生8 歲時到附近一家小學讀書,但聽不清老師講話,理解能力也差,因此
有人嘲笑他呆頭呆腦,最後終於休學,跟著母親學習。這也是一個有名的故事。大
概是因為老師和周圍的人(或許連愛迪生本人)都沒有注意到他的耳朵聽不清吧。

G. 史蒂芬森發明火車的故事讀後感300字。

史蒂芬森發明火車的故事讀後感

世界上第一列火車的發明者是英國的喬治·史蒂芬森,他參與了斯托克頓——達林頓之間的鐵路(1825 年通車)和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1830 年通車)的建設,為鐵路事業的迅猛發展鋪平了道路,把他稱作鐵路之父.
它是以蒸汽作為動力,就是改裝了蒸汽機車.他的發明,直接改變了世界的交通方式,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簡單點說,就是把地球變小了...

H. 火車發明的故事的簡說

本文是一篇介紹火車種類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以及火車提速、修建青藏鐵路等有關我國鐵路建設的成就,展現了我國鐵路建設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勢,藉以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I. 火車的故事 火車的發展經歷了什麼 什麼

火車的發展經歷了:機車帶動——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等環保型火車。
課文語句:原來,一節一節的車廂是由機車帶動的。最早的機車是蒸汽機車。後來,人們把內燃機裝到火車上,製成了內燃機車。再後來,又發明了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這樣的火車速度快,污染小,真稱得上是「綠色環保型」火車了。

J. 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的故事

斯蒂芬孫在英國建造了世界上首條使用蒸汽機車的鐵路,被稱為「鐵路之父」。1781年6月9日生於諾森伯蘭的威蘭姆,卒於柴斯脫菲爾特,沒受過學校教育,機械式家庭出身,是一位煤礦工人的兒子,從小熟悉礦井裡用來抽水的蒸汽機。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第一台可實際運作的蒸汽機車是由理查·特里維西克在1804年發明的。

閱讀全文

與故事火車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