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宋朝時期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 春秋:九九乘法表,籌算計演算法 戰國:司南;《甘石星經》我國最早版的天文學權專著;《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星表;《黃帝內經》。 東漢:蔡倫造紙術(4世紀起外傳);東漢張衡渾象儀,候風地動儀;《九章算術》;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華佗針灸、「麻沸散」、五禽戲 南北朝:祖沖之圓周率;賈思勰《齊民要術》農書 唐:雕版印刷《金剛經》;發明火葯《丹經》,用於戰爭;曾一行本初子午線 北宋:畢升活字印刷術(13世紀傳播到西方);火葯娛樂(14世紀傳西方);指南針用於航海(13世紀轉入西歐) 元:郭守敬簡儀;王幀《農書》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分類法體現生物進化論,東方醫學巨典。《天工開物》(總結性巨作)
㈡ 宋朝兩個科技發明
您好,宋朝(960年—1279年)在中國歷史上有大量的科技發明,所謂的四大發明之中有三個都誕生於宋朝,即指南針、火葯和活字印刷術。宋朝出現了世界最早的一台天文鍾,另外還有精確繪制並保存至今的石刻《天文圖》與《地理圖》、《墜理圖》。活字印刷術的應用比原來已經廣為流傳的雕版印刷更好地傳播知識。而新的武器,如火葯的應用使宋朝能抵抗外來者的侵略,直到13世紀後期被蒙古族忽必烈擊敗。宋朝有很多先進的土木工程、航海術和冶金學方面的發明,如風磨。這些發明和紙幣都推動了宋朝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對人類文明產生深遠影響。
㈢ 北宋時期的兩項發明
指南針大約在我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北宋時,沈括親自做了四種實驗:把磁針橫貫燈芯浮水上,架在碗沿或指甲上,以及用縷絲懸掛起來。
活字印刷術,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
㈣ 北宋時期有什麼重大發明么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這一時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經濟高度繁榮基礎上的延續。沈括,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方面的成就,李誡在建築學上的貢獻,反映了那個時期我國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宋元時期,文化高度繁榮的原因是
1.起點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的。
2.宋元時期的政治和經濟條件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觀環境。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和混戰的局面。那時經濟發展,城市繁榮,航海和對外貿易空前活躍。元朝實現了全國性的統一,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兩大因素的結合,使宋元文化突飛猛進,涌現出一批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藝術家。
一、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的應用
1.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及其傳播(板書)雕版印刷是活字印刷術的基礎。我國古代的雕版印刷,自隋唐出現後,到了宋朝,印刷技術日臻完善。但是,雕版費時、費工的缺點也隨之暴露出來。如宋太祖時,官方主持在成都刻印《大藏經》,花費了12年時間,雕板達13萬塊之多。因此,用活字印刷術取代雕板印刷已成為印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北宋慶歷年間,平民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具體做法如下:用膠泥刻活字,火燒使之堅硬,再把一個個活字排在有松脂和蠟的鐵板上,加熱,使蠟熔化,用平板壓平字面,冷卻後活字就固定在鐵板上。上墨印刷。印畢,又對鐵板加熱,蠟熔化後取下活字,以備再用。畢升的活字印刷術奠定了現代活字印刷基本工序的基礎。
(1)
㈤ 宋元時期的幾項重大發明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也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最輝煌的時期。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葯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也是中華民族科技精華部分所在。它猶如一個燈塔,不僅照亮了東方文明,而且引導西方人擺脫愚昧,走向近代文明。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中國古代科技為歐洲人披荊斬棘,那麼歐洲人決不會從野蠻的中世紀走向近代,更不要說推翻中世紀的封建堡壘,甚至連中世紀的冷兵器騎士也無法抗衡,也不會遠洋起帆為資本主義進行原始資本的積累。這樣後來的歐洲文明才會照亮東方和整個世界。
英國的文學家培根對中國四大發明就有極高的評價,他認為:印刷術指南針火葯這三樣東西,在我們的時代給世界帶來了非常尋常的變化,一個在文學上,另一個在戰爭上,第三個是在貿易商業和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的變革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沒有一個宗教派別,能比這三種發明對人類的事業發生更持久的力量和影響。
印刷術的發明可起源於中國的古代金石文化和中國的印章文化的結合,後來發展成為中國隋唐時期雕版印刷,現存最早的雕版文化的印刷品,是發現與敦煌莫高窟的金剛經上面明確印刷於868年,首卷是圖畫,當時圖畫精美,文字清晰,印刷技術以相當成熟,不過後來近代中國屢遭外國列強的侵略,二十世紀中國再次經歷了由落後到災難,由災難到屈辱,由屈辱到獨立,由獨立逐漸走向富強,可以說20世紀的中國飽受了數次滄桑巨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之少有,幾千年的鼎盛都化為塵土,幾千年的文化遭遇強辱,一個大國的衰落和沉淪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在這弱肉強食的社會,落後就會挨打,甚至會被奴役,遭受淪喪,中華幾千年大的文化竟遭受如此破壞和欺辱,無不令人心痛,那些曾經的強盜竟公然成為文化的保護者無不讓人憤怒。那些曾經的強盜竟然成為文化的保護者無不讓人厭惡,但願歷史的悲劇不要重演,否則中華民族又會遭到再次劫難。
㈥ 宋朝科技上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1、指南針:指南針的製造技術在《夢溪筆談》中最早提出,有了指南針,遠洋航行才成了可能。
2、活字印刷術: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J.谷登堡活字印書早約400年,是文明發展的必要前提。
3、大炮:使人類戰爭史進入到熱兵器時代,炮身鐵鑄造,射生鐵鑄造的球型爆炸炮彈,1126年,金人圍攻汴京,李綱在守城時曾用霹靂炮擊退金兵,夜發霹靂炮以擊賊,軍皆驚呼。
4、鑽探深井技術: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鹵的鹽井,鑿地植竹,為之卓筒井發明於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徑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達數十丈,被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世界石油鑽井之父。
5、紙幣: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發行於北宋1023年的成都,歐洲使用的紙幣是1661年由瑞典銀行發行的,不過那時發行紙幣只是權宜之計,並不是作為真正的貨幣。
6、水密艙壁:宋代的戰船已普遍採用水密艙壁技術,提高了不沉性。可以保護船隻,免得進水而沉沒,至今仍是船舶設計中重要的結構形式。南海一號的發現,證明了中國是最早發明這項技術的國家。
(6)宋朝的兩項重大科技發明擴展閱讀:
宋朝(960年—1279年)在中國歷史上有大量的科技發明,四大發明之中的膠泥活字印刷術誕生於宋朝。
四大發明的集中時間雖然都在宋朝,但大規模應用的時間卻不發生在宋朝,如四大發明之中的印刷術一直到1440年德國谷登堡的鉛字活字印刷術出現和印刷術開始在歐洲傳播以後,世界各地居民的識字率才開始攀升,而中國也在1833年引入此類鉛字活字印刷術,並取代傳統的印刷術。
宋朝有部分先進的土木工程、航海術和冶金學方面的發明。這些發明和紙幣都推動了宋朝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對人類文明產生深遠影響。與此同時,在另一個世界的伊斯蘭黃金時代進入了鼎盛時期,促進了人類的藝術、農業、經濟、工業、法律、文學、航海、哲學、科學、社會學、科技各方面的發展,並對這些方面實施改革創新。
而原始的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在這地方出現,伊斯蘭世界發展出市場經濟及商家資本主義的雛形,一些人稱之為「伊斯蘭資本主義」,產於巨大影響。在海上貿易方面,阿拉伯人壟斷了整個印度洋、東南亞市場,如南宋掌控泉州海上貿易大族蒲氏為阿拉伯後裔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朝科技
㈦ 我國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我國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有:指南針。應用於北宋航海,到南宋時將指南針與方位盤結合,形成"羅盤"。膠泥式活字印刷術。由北宋發明家畢升於11世紀發明。火葯的應用。宋朝後期研製成功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炮管和大炮射彈。
㈧ 1.說說兩宋時期都有哪些科技發明震驚世界
在兩宋時期的科學技術成就,決不僅僅是三大發明, 沈括及其《夢溪筆談》
㈨ 請列出宋代著名的兩項創造並說說它給人類帶來了什麼進步作用
列舉宋朝的一些技術突破吧。
印刷術方面,活字印刷術固然是進步,但雕版專印刷術一直是主流。宋代雕屬版印刷術的發展也非常迅速,出現了彩色套印技術,改變了以前一次只能印一種顏色的低效情形。
火葯大規模軍事化。採石之戰的虞允文,運用新式火器,那一戰真的精彩。
航海技術的進步。北宋是指南針開始運用於航海的時代,南宋大規模運用於航海。
燒瓷技術的進步。形成五大名窯,哥窯的技術能夠燒出冰裂紋瓷器。
科技,即科學技術。宋代的這些進步更多是技術,而非是科學層面。宋代的所謂科技高峰,也只是一項一項技術的不斷改進突破。沒有碰觸到理論層面,沒有建構科學理論體系。《夢溪筆談》也只是當時先進技術的總結,而沒有抽象化、理論化,而後者才是科技的精髓所在。所以我個人不太贊同用「科技高峰」這個詞,算是一個技術快速發展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