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濟學》教科書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吧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英文版的
有翻譯版的
梁小民 北京大學出版社
我們用的這個 西財
下面有介紹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8842/
Ⅱ 誰能介紹幾本有關於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書,側重行業發展歷史方面的,不要宏觀的經濟史。
1.讓-雅克?拉豐,讓?梯若爾.《政府采購與規制中的激勵理論》,中譯本,23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丹尼爾?F?施普博:3《管制與市場》,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3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丹尼爾?F?施普博:《市場的微觀結構――中間層組織與廠商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4.劉易斯?卡布羅:《產業組織導論》,中譯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
5.讓-雅克?拉豐、大衛?馬赫蒂摩:《激勵理論――委託代理模型》,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6.張紅鳳:《西方規制經濟學的變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7.陳釗:《信息與激勵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阿波西內?穆素:《討價還價理論及其應用》,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9.安娜?蘭格多里:3《企業網路:組織和產業競爭力》,中譯本,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賽特斯?杜瑪、3海因?斯賴德:《組織經濟學――經濟學分析方法在組織管理上的應用》,中譯本,華夏出版社,2006年。
11.青木昌彥:《比較制度分析》,中譯本,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
12.蓋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層的政治經濟學》,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保羅?傑羅斯基等:《進入壁壘和策略性競爭》,中譯本,北京大出版社,2004年。
14.喬根?W?威布爾:《演化博弈論》,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郁義鴻、管錫展:《產業鏈縱向控制與經濟規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16.柯倫柏:《拍賣:理論與實踐》,3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17.戴維?M?克雷普斯:《博弈論與經濟模型》,中譯本,商務印書館,2006年。
18.青木昌彥:《企業合作的博弈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9.澤維爾?維夫斯:《公司治理:理論與經驗研究》,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0.傅軍、張穎:《反壟斷與競爭政策:經濟理論、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中譯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
22.埃爾馬?沃夫斯代特:《高級微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拍賣和激勵理論》,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
23.尼古拉斯?麥考斯、斯蒂文?G?曼德姆:《經濟學與法律――從波斯納到後現代主義》,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因內思?馬可―斯達德勒、J?大衛?佩雷斯―斯卡特里羅:《信息經濟學引論:激勵與合約》,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
25.唐納德?A?威特曼:《法律經濟學文獻精選》,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6.曲振濤、楊愷鈞:《規制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27.2王俊豪:《中國壟斷性產業結構重組分類管制與協調政策》,商務印書館,2005年。
28.庫爾特?多普菲:《演化經濟學》,中譯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Ⅲ 《信任》主要觀點
幾年前,一篇名為《赤兔之死》的作文風靡全國,也掀起了一陣「誠信」討論的熱潮。時過境遷,當若干年後再一次回顧當年全社會對誠信問題深深的擔憂,不禁汗顏。在20世紀第一個10年的末尾,這個社會的人群間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誠信危機。這樣的危機,在網民們熱議的「南京徐老太」事件中表露無遺。
南京徐老太事件
2006年11月20日,南京青年彭宇在南京水西門廣場的83路公共汽車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起來,並送其去醫院檢查。不想,受傷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脛骨骨折,要花費數萬元醫葯費時,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擔數萬元醫療費。被拒絕後,老人向鼓樓區法院起訴,要求彭宇賠償各項損失13萬余元。 面對這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此案惟一的證人陳二春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朋友們,以後還有誰敢做好事?」甚至還有網友在事後「惡搞」整理出了一套「做好人好事前必讀的救助標准程序」 其中包括:
1.通知家人親友前來處理
2.問老太姓名及子女職業:
3. 從背包里掏出一張紙——《自願接受救助聲明》
4.用手機拍攝救助全過程
誠信二字,人盡皆知。可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過一個擁有誠信的社會是怎樣的美好圖景。然而,日本學者福山在他的《信任》一書中,告訴了我們一些重要的東西。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是一位日裔美籍學者,1952年生於芝加哥。他曾獲得康奈爾大學古典學碩士學位和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供職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其代表作還有:《歷史的終結和最後的人》(1992年)。
對於這本書,北大的鄭也夫教授有三大特點使該書不同凡響。第一,討論信任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信任程度影響經濟發展;第二,以比較文化的視角研究信任;第三,強烈的批判色彩。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於對「後歷史」時期全球經濟秩序進行了全面地透視,揭示了經濟生活的社會准則,並告訴我們如何贏得全球化挑戰。它對國家文化中被「神聖化」的基本准則進行了全方位分析,這些准則對經濟繁榮起到了關鍵作用。 同時作者強調,只有高度信任的社會才能構築穩定、規模龐大的商業組織以應對全球經濟的激烈競爭。
全書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信任的理念——信任的重要性何在?
第二部分:低信任度社會與矛盾的家庭價值觀
第三部分:高信任度社會以及非營利性社群性的挑戰
第四部分:美國的信任危機
第五部分:增加信任
事實上,本書看似包羅萬象,但核心觀點依然直指信任對社會的重要性。
首先,信任是一種社會資本,無法從理性投資中得到,而是從宗教、傳統、習俗中產生。這個觀點也與馬克思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對新教徒為什麼能夠在資本主義競爭中領先這一問題遙相呼應。福山在書中用了大量篇幅來討論文化因素——作為一個容易被古典經濟學家所忽略的因素——在社會進步中佔有何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文化背景的不同可以導致截然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
於是,在基於對文化重要性的認同上,作者認為:社會的文化傳統決定著信任程度的高低,也深刻影響著經濟發展。他用翔實的多國比較研究論述了這一觀點。其中,低信任文化的代表國家有:中國、義大利南部、法國;高信任文化的代表國家有:日本、德國、美國。
在低信任文化的國家中(中國、義大利南部、法國),總體來看他們有如下特點:首先,企業規模小、家族色彩濃厚。其次,信任局限於家族范圍內,管理權難以超越血緣。第三,轉型困難,無法發展壯大。這些企業因為其信任范圍的局限,往往難以發展為成功的大型公司。作者以曾經在美國計算機行業頗具影響力的王安公司為例。作為美國有史以來由華人創辦的最成功的公司之一,王安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曾一度達到營業收入22.8億美元,僱傭32.08萬員工的巨大規模。但是由於其濃厚的家族特性,使得該企業難以獲得專業高效的管理人才來執掌大局,最終錯過了重要的發展契機,導致其後來的破產。
而在高信任文化的國家中(日本、德國、美國),情況則大大不同。首先,他們擁有高度發達的中間組織,如教會、商會、工會、俱樂部、民間慈善團體等。其次,這樣的社會具有組織非血親大型企業的能力。再者,通過他們的高信任社會的優勢,他們得以降低在建立信任上所花費的成本,最終提高企業競爭力。
那麼,無論對於信任度較低的國家,還是對於信任度雖然很高、但目前也遇到問題的國家(比如作者提到的信息技術發展後在美國所造成的群體內信任的下降),作者認為未來組織的最佳模式是網路組織。這樣的網路組織集合了大企業、小企業各自的優勢,在其網路成員中遵從一套非正式的規則,因而不需要談判、裁決、執行等程序,節省大量事務性成本並最終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最後,是一些思考與疑問:
1、作者認為:在低信任社會中建立大型組織的一條有效途徑是通過國有化來實現 。但是如果說大型組織代表著一種信任度高、規模龐大的企業結構,那麼,其無限制增長帶來的壟斷會不會造成消費者與企業間不信任的增加?以中國為例,在這樣信任度低的社會現實下,通過國家的政策扶持,許多產業中出現了類似於作者提到的「大型組織」,如電信、鐵路、郵政等。但是,由於其壟斷色彩,這樣的大型組織和社會大眾之間已經形成了彼此的不信任。因此,不知可否這樣理解:大型組織同時需要成熟的監管機制與組織原則,來保證信任不被破壞。
2、中間組織本應當是保護社會信任的重要環節,可為什麼在中國,「中介」反而成了貶義詞?由此可見,對中間組織的監管十分重要。在缺乏約束的情況下,中間組織濫用其獲得的「信任」的社會資本,結果會導致進一步的混亂。社會的信任猶如用竹筷搭建的塔樓,每一環節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惡性的連鎖反應,使社會成員間脆弱的信任不復存在。
3、信任已喪失殆盡的中國該怎麼辦?當政府都如「華南虎事件」中喪失公信力的時候,信任從何建立?筆者認為,應當尋找傳統倫理與現代生產的結合點。今天,共產主義的信仰很難從根本上約束公民的作為,法律成為民眾唯一的參照。然而,法律的局限性使其很難從更加廣泛的領域內加強一個社會的信任程度。此時,傳統道德的復興顯得尤為重要。西方已經在宗教的基礎上建立了廣泛的社會服務系統。就中國而言,所謂的精神文明建設,可否把更多的努力投向對傳統文化的保留和發揚上?
Ⅳ 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 怎麼樣
愛國是人們對於祖國的一種深厚的依戀、愛護,以及與此相應的實際行動.愛國是每個公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准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幾千年來,中華兒女一直高舉愛國旗幟,涌現出無數愛國英雄、仁人志士,傳誦著數不清的愛國詩篇,愛國主義精神早已融入億萬人民的心裡.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是各民族、各階層團結一致的強大動力,支撐著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發展繁榮的偉大實踐.我們愛國,因為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地大物博,因為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因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祖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雖歷經磨難,但中國人民始終英勇不屈、艱苦奮斗,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經濟、政治、文化成果.這一切在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鑄造了中國心.正如《我的中國心》歌中所唱的那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在中華民族成長和發展的歷史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懂得國家的重要和愛國的必要,懂得個人命運與國家和民族命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沒有國,就沒有家,也就沒有個人的自由和幸福,甚至沒有個人的生命和安全;只有國家獨立富強,個人才能自由、富裕與幸福.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國家者載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風濤,當同心互助,以謀共濟.」正是從這種個人與國家的密切關系中,以及對這種關系的深刻認識中,中國人民產生了
Ⅳ 《我們的信任:為什麼有時信任,有時不信任》
這位知友,圖書《我們的信任:為什麼有時信任,有時不信任》闡述了其對人類社會信任的形成過程、作用機制以及其他相關問題的獨到見解。作者在書中援引了人類社會不同歷史時期大量生動的實例,由淺入深地探討了社會壓力作用下信任機制產生、運轉和失效的機理,並為此涉獵進化論、社會關系學、博弈論多門學科的內容。作者用簡潔風趣的語言幫助讀者解讀枯燥晦澀的社會原理,使其對人類信任的理解更為細致深刻。
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信任的科學,作者介紹了與社會信任相關的社會學、經濟學、生物進化、計算機安全等諸多領域的背景知識,並給出了社會困境的基本概念和部分實例,以方便讀者用更廣闊的視角對後文的闡述進行理解和思考;第二部分:信任模型,作者通過對四種基本社會壓力(道德壓力、名譽壓力、制度壓力和防護機制)分別進行闡述,建立了本書使用的信任的社會學模型;第三部分:現實世界,使用前面建立的信任模型,對真實世界中更為復雜的社會困境和利益沖突進行深度剖析,並試圖揭示二者之間的關系。第四部分:結論,作者討論了社會壓力的失效、技術變革的影響以及社會壓力未來可能的形態。
本書屬於社會科學的范疇,為了更加直接地傳達作者的意思,並盡可能還原其本來的寫作風格,本書通篇盡量進行直譯,在保證譯文意思准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用原著的句序、用詞等。翻譯過程中的部分概念,如作者頻繁使用的"security""cooperation"等詞,由於中文難以找到相同應用場景下的合適詞彙,譯文可能與常見中文表達方法存在偏差,這在學術類著作中在所難免。譯者主要參考了弗朗西斯·福山的《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彭志華譯,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尼克拉斯·盧曼的《信任——一個社會復雜的簡化機制》(瞿鐵鵬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鄭也夫的《信任論》等幾本相關著作,並藉助部分網路資源來保證翻譯的准確性。
Ⅵ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的復試參考書
華東師大的產業經濟學參考書是:《現代產業經濟學教程》(第二版)楊公朴、夏大尉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這個版本最經典。
產業經濟學其他重要參考書目
1.讓-雅克?拉豐,讓?梯若爾.《政府采購與規制中的激勵理論》,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丹尼爾?F?施普博:《管制與市場》,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丹尼爾?F?施普博:《市場的微觀結構――中間層組織與廠商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4.劉易斯?卡布羅:《產業組織導論》,中譯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
5.讓-雅克?拉豐、大衛?馬赫蒂摩:《激勵理論――委託代理模型》,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6.張紅鳳:《西方規制經濟學的變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7.陳釗:《信息與激勵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阿波西內?穆素:《討價還價理論及其應用》,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9.安娜?蘭格多里:《企業網路:組織和產業競爭力》,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賽特斯?杜瑪、海因?斯賴德:《組織經濟學――經濟學分析方法在組織管理上的應用》,中譯本,華夏出版社,2006年。
11.青木昌彥:《比較制度分析》,中譯本,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
12.蓋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層的政治經濟學》,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保羅?傑羅斯基等:《進入壁壘和策略性競爭》,中譯本,北京大出版社,2004年。
14.喬根?W?威布爾:《演化博弈論》,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郁義鴻、管錫展:《產業鏈縱向控制與經濟規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16.柯倫柏:《拍賣:理論與實踐》,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17.戴維?M?克雷普斯:《博弈論與經濟模型》,中譯本,商務印書館,2006年。
18.青木昌彥:《企業合作的博弈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9.澤維爾?維夫斯:《公司治理:理論與經驗研究》,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0.傅軍、張穎:《反壟斷與競爭政策:經濟理論、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中譯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
22.埃爾馬?沃夫斯代特:《高級微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拍賣和激勵理論》,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
23.尼古拉斯?麥考斯、斯蒂文?G?曼德姆:《經濟學與法律――從波斯納到後現代主義》,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因內思?馬可―斯達德勒、J?大衛?佩雷斯―斯卡特里羅:《信息經濟學引論:激勵與合約》,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
25.唐納德?A?威特曼:《法律經濟學文獻精選》,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6.曲振濤、楊愷鈞:《規制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27.王俊豪:《中國壟斷性產業結構重組分類管制與協調政策》,商務印書館,2005年。
28.庫爾特?多普菲:《演化經濟學》,中譯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Ⅶ 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怎麼樣
金錢的產生其實本就是一種夠公平,因為金錢的存在,使得大眾對物品的價值可以用具體去衡量。而金錢的獲得本就存在正義和邪惡兩面,當一個社會中大家用正當方式獲得的金錢占社會總金額越多,也就是說此時處於社會美跡弗管煌攮號歸銅害擴德發展中的晴天,反之,則為此時處於社會美德發展中的雨天。
Ⅷ 根基是什麼
根基 [gēn jī]
[釋義]
1.基礎:建築房屋一定要把~打好。
2.比喻家底:咱們家~差,花錢可不能那樣大手大腳。
Ⅸ 急~!高分!!麻煩各位推薦幾本有關產業經濟學的書籍!!
華東師大的產業經濟學參考書是:《現代產業經濟學教程》(第二版)楊公朴、夏大尉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這個版本最經典。
產業經濟學其他重要參考書目
1.讓-雅克?拉豐,讓?梯若爾.《政府采購與規制中的激勵理論》,中譯本,23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丹尼爾?F?施普博:3《管制與市場》,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3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丹尼爾?F?施普博:《市場的微觀結構――中間層組織與廠商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4.劉易斯?卡布羅:《產業組織導論》,中譯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
5.讓-雅克?拉豐、大衛?馬赫蒂摩:《激勵理論――委託代理模型》,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6.張紅鳳:《西方規制經濟學的變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7.陳釗:《信息與激勵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阿波西內?穆素:《討價還價理論及其應用》,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9.安娜?蘭格多里:3《企業網路:組織和產業競爭力》,中譯本,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賽特斯?杜瑪、3海因?斯賴德:《組織經濟學――經濟學分析方法在組織管理上的應用》,中譯本,華夏出版社,2006年。
11.青木昌彥:《比較制度分析》,中譯本,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
12.蓋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層的政治經濟學》,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保羅?傑羅斯基等:《進入壁壘和策略性競爭》,中譯本,北京大出版社,2004年。
14.喬根?W?威布爾:《演化博弈論》,中譯本,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郁義鴻、管錫展:《產業鏈縱向控制與經濟規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16.柯倫柏:《拍賣:理論與實踐》,3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17.戴維?M?克雷普斯:《博弈論與經濟模型》,中譯本,商務印書館,2006年。
18.青木昌彥:《企業合作的博弈理論》,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19.澤維爾?維夫斯:《公司治理:理論與經驗研究》,中譯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0.傅軍、張穎:《反壟斷與競爭政策:經濟理論、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1.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中譯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
22.埃爾馬?沃夫斯代特:《高級微觀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拍賣和激勵理論》,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年。
23.尼古拉斯?麥考斯、斯蒂文?G?曼德姆:《經濟學與法律――從波斯納到後現代主義》,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
24.因內思?馬可―斯達德勒、J?大衛?佩雷斯―斯卡特里羅:《信息經濟學引論:激勵與合約》,中譯本,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
25.唐納德?A?威特曼:《法律經濟學文獻精選》,中譯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6.曲振濤、楊愷鈞:《規制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27.2王俊豪:《中國壟斷性產業結構重組分類管制與協調政策》,商務印書館,2005年。
28.庫爾特?多普菲:《演化經濟學》,中譯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滿意不?幫助你我很快樂
Ⅹ 人的根基是什麼
《誠信—忠誠敦厚,人之根基也》
主題:誠信為生存之本
形式:主題班會案例:以辯論雙方持不同觀點展開討論
表現方式:通過自編自演小品「《如此課堂》」展開「借鑒與抄襲」的辯論
目的:引出做人應「誠信」得出「人慾立,必有信, 言必行,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