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發明的動儀

誰發明的動儀

發布時間:2021-08-08 01:51:32

㈠ 地動儀是誰發明

地動儀是東漢的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張衡之所以會發明地動儀是因為當時全國地震頻繁,給人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損失。

張衡親身感受到這種痛苦決定要研究一種儀器來掌握地震的動態,經過長期的研究在陽嘉元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個地動儀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地動儀。

漏水轉渾天儀是一種水運渾象。用一個直徑四尺多的銅球,球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恆顯圈、恆隱圈等,成一渾象,再用一套轉動機械,把渾象和漏壺結合起來。以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周日視運動,如恆星的出沒和中天等。

它還有一個附屬機構即瑞輪冥菜,是一種機械日歷,由傳動裝置和渾象相連,從每月初一起,每天生一葉片;月半後每天落一葉片。它所用的兩級漏壺是現今所知最早的關於兩級漏壺的記載。



(1)誰發明的動儀擴展閱讀:

張衡製造的指南車利用機械原理和齒輪的傳動作用,由一輛雙輪獨轅車組成。車箱內用一種能自動離合的齒輪系統,車箱外殼上層置一木刻仙人,無論車子朝哪個方向轉動,木人伸出的臂都指向南方。

張衡在一生中,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毫不倦怠和自滿,精益求精的前進。不論在知識領域的那一方面,他的造詣都是廣博而精深的;文學藝術上有他的優秀作品,天文歷算上有他的綜合研究,機械製造上有他的特殊技巧。

而在學術思想上他曾堅持著反圖讖的斗爭,在政治實踐上他也曾有積極而進步的活動;尤其在自然科學方面,他有如渾天儀和地動儀等的空前發明。這些豐富而珍貴的勞績,在我們祖國和全世界的科學史上都占著崇高的地位,值得我們紀念和學習。

㈡ 誰發明了地動儀

張衡

地動儀是漢代科學家張衡的又一傳世傑作。在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據《後漢書·五行志》記載,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間,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濫、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在通信不發達的古代,地震後,為人們及時知道發生地震和確定地震大體位置有一定的作用。

㈢ 急求!動作穩定儀,又稱「九孔儀」是誰發明的它的改進歷史是什麼

你說的是心理學用的那玩意吧!有的體育項目訓練也用,比如射擊隊。洋人發明的,好像是歐洲的。
動作穩定器(Stabilometer) 又稱九孔儀。用於測試手臂肌肉的協調程度、手臂的穩定把握能力,間接測量由於情緒波動引起的震顫程度。一個人盡量控制自己的身體、手臂、手指等保持不動時,往往仍有明顯的不由自主的細微顫動。有些神經症患者老年人,手的這種控制不住的顫動(不隨意運動)還會明顯增大。因此,身體某部位的這種不由自主的顫動范圍可作為控制運動能力的指標。顫動范圍越式,控制運動的能力越低;反之,控制運動的能力越強。一個人處於某種情緒狀態時,這種身體的不自主運動也會比心平氣和時明顯。因此,這種顫動范圍又可作為情緒強度的指標。

九孔儀在與桌面成45°角的金屬平面上排有兩行九個圓孔。上行的四個從左到右直徑分別為12,8,6,5毫米;下行的五個從左到右直徑依次為4.5,4,3.5,3,2.5毫米。鐵筆的筆尖是一根2厘米長,直徑1毫米的金屬棍 ,金屬棍的上端是絕緣把手,電線從絕緣把手上穿出,與儀器主體相聯。九孔儀主體內,電線依次把鐵筆筆尖、蜂鳴器、指示燈、九洞金屬板、底板、電源聯結起來,只要鐵筆筆尖碰到九洞金屬板,蜂鳴器就會發出聲響。

實驗時,請被試在放九孔儀的桌子前坐下,要求被試用優勢手握住鐵筆,手臂懸空把筆尖垂直插入儀器上的洞內,直至碰到底板,指示燈亮,再慢慢把鐵筆抽出來。插入和抽出時,鐵筆都不碰洞邊就算通過。實驗從插最大的洞開始,依次插較小的洞,直至鐵筆碰到某個洞的洞邊。如果被試在3.5毫米的洞里碰了邊,那麼他的手顫動的范圍就是前一個洞的直徑4毫米。最後通過的那個洞的直徑的倒數就是動作穩定程度的指標。

㈣ 世界上的第一台地動儀是誰發明的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專代,地震比較頻繁屬。

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

當時利用這架儀器成功地測報了西部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國的重視。這比起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4)誰發明的動儀擴展閱讀:

張衡將候風地動儀安置在都城洛陽。起初,滿朝文武都不相信這台地動儀能夠測出地震的方向。

湊巧138年3月1日(距今已1879多年)(漢永和三年二月初三日,距今已1879年)突然地動儀朝向西北方向的鋼球落了下來,掉進儀器下面的蟾蜍口裡。可是,洛陽居民誰也沒有感覺到地震。

幾天後,隴西驛者日夜賓士來京師,報告隴西地震,二郡山崩(震級約為6.5級)。隴西正好在洛陽的西北方向。

在事實面前,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候風地動儀的靈驗,佩服張衡的發明。

相隔1700多年,歐洲人才製造出「第一台」地動儀。

㈤ 地動儀是誰發明的他是哪個朝代的人

張衡是東漢時期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他34歲的時候,皇帝把他叫到北京當官,擔任太史令,主管觀察天象和記錄災害的工作。東漢時地震比較頻繁。地震時土地龜裂,河水泛濫,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張衡為了掌握各地地震動態,經過多年研究,於公元132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地震方向的儀器3354地動機。地洞系由銅製成,直徑8英尺,形狀像一個大酒壇。酒團的外牆上倒掛著八條龍。每條龍的嘴裡都有一個銅球,每條龍下面都有一隻銅蟾蜍蹲著。蟾蜍抬頭張大嘴,八隻龍的水龍頭分別面向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

張哥製造的原始機器已經在戰爭中被破壞很久了。今天人們在博物館的教科書上看到的池東儀的樣品是50年代專家的仿製品。但是以今天的邪惡科技水平,不能准確預測地震的發生。東漢時期這么簡陋的機構怎麼辦?顯然,地動機這個東西效果很小,幾乎沒有。根本不存在,或者一開始就是修歷史的人建造的機器。現代人應該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這個機器。

㈥ 誰發明了地動代

沒有聽說地動代;

(張衡)發明了地動(儀);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

㈦ 是誰發明了地動儀,什麼時候

候風地動儀是漢代科學家張衡的又一傳世傑作。在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據《後漢書·五行志》記載,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間,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濫、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

㈧ 誰發明了地震儀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我國東漢時代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

地震儀

現代地震儀最重要的發展是應用地震檢波器組合。這種組合,有些由幾百個地震儀組成,都連接到一個單獨的中心記錄器上。通過對不同地點產生的地震波圖的進行比較,研究者可以確定震中位置

㈨ 誰發明了中國的第一台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專

為了掌屬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

當時利用這架儀器成功地測報了西部地區發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國的重視。這比起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9)誰發明的動儀擴展閱讀:

張衡將候風地動儀安置在都城洛陽。起初,滿朝文武都不相信這台地動儀能夠測出地震的方向。

湊巧138年3月1日(距今已1879多年)(漢永和三年二月初三日,距今已1879年)突然地動儀朝向西北方向的鋼球落了下來,掉進儀器下面的蟾蜍口裡。可是,洛陽居民誰也沒有感覺到地震。

幾天後,隴西驛者日夜賓士來京師,報告隴西地震,二郡山崩(震級約為6.5級)。隴西正好在洛陽的西北方向。

在事實面前,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候風地動儀的靈驗,佩服張衡的發明。

相隔1700多年,歐洲人才製造出「第一台」地動儀。

㈩ 誰發明的地動儀他是哪個朝代(年代)的

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創造了地動儀。

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內比較頻繁。容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經過多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每條龍頭的下方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10)誰發明的動儀擴展閱讀:

「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意思是,地動儀用尚好的銅建鑄而成,蓋好上面的蓋子頂部隆起,像極了酒杯,用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中間有柱子,旁邊有8個通道,用來發射機關。

在《後漢書·張衡列傳》中,流傳下來的雖只有零星的文字記錄,但直到現在,其和製造人張衡一同,仍被視為中國古代偉大科技發明的典範,並且進入教科書之中,成為幾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據史料記載,候風地動儀早在公元200年左右就消失殆盡。而現在出現在教科書中的圖片,實際上是上世紀50年代一位叫王振鐸的古代科技史學家根據史籍復原而出的概念模型。

閱讀全文

與誰發明的動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