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於1998年11月合成丁一種名為「N5」的物質,由於其極強的爆炸性,又稱為「鹽粒炸彈
2N6N2N6N2N6 數字表示電子數,故它帶5*5-24=1個正電荷。
B. 美國科學家曾發明了一種特殊的隱形物質
2008年,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特殊的隱形物質,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的光,射到該物質表面上時會順著衣服「流走」,從而無法讓光在其表面發生漫反人看不到它。
C. 據報道,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發明了「月球制氧機」,這種制氧機用聚焦太陽能產生的高溫使月球土壤發生化學
A、制氧復氣可能用物理制方法,也可能用化學方法,如用化學方法的話,原料中不一定含氧氣,故A錯誤; B、水中含有氧元素,可用來制氧氣,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均有可能,不一定非是水,故B錯誤; C、高錳酸鉀中含有氧元素,能用來制氧氣,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均有可能,不一定非是高錳酸鉀;故C錯誤; D、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要制氧氣原料中必須含有氧元素,故D正確; 故選D. |
D. 據報道,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無色透明的低粘性蠟狀塑料.在移栽植物時,若將其噴在葉面上,則能結成一層能讓
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葉片的氣孔是水蒸氣外出的門戶,可見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會有一定的破壞,吸水的能力會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時,用科學家發明的這種無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蠟的物質,將其噴到葉面上,結成一層二氧化碳可以通過而水分不易通過的薄膜,這樣就使的植物能照常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進行光合作用,而水蒸氣則不能蒸發出去,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現萎蔫現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可見D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
E. 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特殊的隱形物質,當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的光,射到
不是概念,我們能看到物體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這種物體自行發光,另一種是光照到該物體,然後反射到人眼,美國這種的當光射到隱形物質表面上時,不會被反射,光順著衣服「流走」,沒有光線射入人眼,故旁邊的人看不到它.
F. 據報道,科學家發明了一種
D,是氧元素。
G. 近日,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發電葉子。發生了哪些形式得能量轉化
(1)近日,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發電葉子」,將這種葉子放入水中,在太陽光照射下,葉子中的催化劑會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儲存在氫氧燃料電池中,再轉化為電能,供家庭用電需求.①整個過程中都發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轉化?太陽能→化學能→電能.
②「發電葉子」產生氫氣、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太陽能.催化劑2H2↑十O2↑.
(2)我國積極改進風電技術,擴大風電使用,並配套大型儲能設備--「全釩液流」儲能電池,以保證穩定供電.①與煤炭火力發電相比,風力發電的優點是風能是可再生能源(或使用風能不會產生污染空氣的有害氣體等).
②「全釩液流」儲能電池在充電時,電池中的VO2+會變成VO2+,這個過程中釩元素(V)的化合價由+4價變為+5價.
(3)為了降低汽車排放的尾氣對空氣的污染,現在的大部分汽車都安裝了催化式排氣凈化器.下圖列舉的是幾種氣體在凈化器中轉換前後的變化.
①根據下圖所提供的信息,舉例說明催化式排氣凈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車尾氣污染的CO經過凈化器後有90%的CO轉化成CO2.
②氣體在催化式排氣凈化器裡面發生了化學變化.請用原子、分子的知識概括化學變化的實質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③為了使汽車尾氣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氣凈化器的專家們還要注意什麼問題.提高CO轉化為CO2、氮氧化合物轉化為氮氣的比例(或把產生的CO2收集起來,而不是直接排放到大氣中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H. 據報道,科學家發明了一種無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蠟物質,在移栽植物時,若將其噴到葉面上,則能結成一層可
由分來析可知,葉片的氣孔是源水蒸氣外出的門戶,可見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會有一定的破壞,吸水的能力會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時,用科學家發明的這種無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蠟的物質,將其噴到葉面上,結成一層二氧化碳可以通過而水分不易通過的薄膜,這樣就使的植物能照常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原料進行光合作用,而水蒸氣則不能蒸發出去,能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以避免移栽植物出現萎蔫現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故答案為:能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