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繪畫中的創造

繪畫中的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07 20:10:21

Ⅰ 如何在繪畫中體現我的思想創造

就是說在繪畫的過程中在遵循繪畫的一般規律的前提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創造性的繪畫,創造不等於憑空捏造,任何東西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根源,這就需要平時的積累(如:知識,創作元素也就是資料的積累),如果想在一幅畫上體現自己的思想創造,首先得有一個主題,為了主題而進行的元素分配,並不是生搬硬套,要提取精華,再加以美的原則,繪畫最重要的就是體現美和思想,這些只是我自己在繪畫過程中搜積累的一點經驗,望採納,謝謝

Ⅱ 什麼樣的人發明創造了繪畫

不是具體的那個人,是人類發展歷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表達或者記錄生活的形式。

Ⅲ 如何在繪畫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所謂創造性思維,是指人們在實踐學習活動中,根據既定的任務展示出來的一種主動的、獨創的、富有新穎特點的思維方式,它是通過一定的思路,對已有的知識、經驗,以漸進或突發的、輻射的或凝聚的形式,進行不同的合理性和突破性加工組合,從而產生新設想、新觀念、新成果。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有關專家認為:學生的創造能力一是靠扎實的基礎知識,二是靠創造性思維。那麼,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一、加強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初中生美術思維能力的差異不僅僅表現在能否解答美術知識的問題上,還表現在解答問題過程中動用美術思維技巧的性、靈活性及其廣度、深度上。其外化表現主要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狀態———也就是美術的思維品質上。因此,美術能力的個體差異主要通過美術思維品質來體現。 1、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美術思維的深刻性是指學生對具體美術材料進行概括,對具體平面和空間形式進行抽象,以及在推理過程中思考的廣度、深度、難度和嚴謹性的集中反映。一個美術思維深刻性水平高的學生,在美術創新活動中,能夠全面地、深入地、准確地思考問題,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善於抽象、概括、分類和推理,知識與技巧系統化水平高,解決問題的力度大。 由於初中生受年齡和認識能力的限制,往往對問題的觀察、分析不是那麼深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徹底性。針對這種現狀,筆者利用教學透視知識的契機,不僅分析了有關「視點」、「心點」、「余點」及視平線上、下的正六面體或圓柱體的透視關系,同時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訓練,這樣便解決了靜物寫生和風景寫生中出現的「近大遠小」的空間透視現象,為學生的美術創造性思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美術思維的靈活性是學生在美術思維活動中,思考的方向過程與思考技巧的即時轉換水平的集中反映。一個美術思維靈活性水平高的學生,思維流暢,富於聯想,掌握較為豐富的美術思維技巧,具備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兼容的、富有目標跟蹤能力的特性,正向與逆向,橫向與縱向以及擴張與壓縮變換,機智靈敏,能合理選擇繪畫方法。例如,在教學「視覺的語言———標志設計」一課中,由於筆者教學是開放、民主和諧的,很多同學思維的靈活性得以充分展現。意象型、抽象型、具象型等各種不同的標志,充分展示了思維的靈活性。說明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潛力很大,只要教師在美術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潛心鑽研,以學生為主體,就一定會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美術思維的獨創性是學生在思維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並給予論證的,是充分體現個性特徵的「創造」性活動能力水平的集中反映。雖然學生思維的獨創性有別於美術思維的創造性,但這種區別只體現在思維成果上,兩者的思維過程本質一樣,具有獨創思維的學生,發散思維水平高,求異意念強烈,想法新穎有創造性。例如筆者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針對主題性繪畫進行創作,有的同學創作的內容就與眾不同,且繪畫形式獨特,令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 二、重視生活實踐,激發創造潛能 創造需要是自我實現其潛能和價值的需要。有創造潛能的人會激發相應的創造動機,從而把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在平時的美術課教學中,我十分注重生活實踐,激發學生創造潛能。 這里,筆者僅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寫生能力說明,我在此提到的寫生也包括速寫、默寫等。盡管由於學校的時間、設施、教具、環境等方面的原因,但我還是想辦法克服種種困難上好寫生課。 在課題安排上,我盡量安排實物實景寫生,避免過去那種學生只會照著老師的范畫和書的圖例來畫,離開了「樣子」就一事無成。如繪畫中的空間表現就讓學生進行校園風景寫生;讓學生對鏡子畫自己的肖像,畫自己的手,畫靜物,畫生活學慣用品等,畫自己身邊人或物,有時還利用寒暑假組織學校美術組的學生走出校園,面對家鄉的風景,進行通過寫生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多方面得到收獲,這樣既重視了生活實踐,又激發了學生創造潛能。 三、設計發散與開放,培養創造才能 大凡創新,總不滿足於現狀,不依常規,常依賴於發散思維對已給出的問題材料,從不同方向、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甚至可以突破固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框架去自由思考,任意想像。發散量越大,開放越豐富,創見出現的概率也越大,因此要培養學生創造才能,就必須十分重視發散與開放題的訓練。 1、開拓思維發散點 在教學中,筆者通過認真設計、精力策劃,給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發散環境,提供更多的發散機會或發散點。以下發散點供參考: (1)知識點發散:美術課中也有不少知識點,盡量讓學生說出理論依據,以理論指導實踐。 (2)語言發散:對同一體裁的繪畫,用不同的語言去描述。 (3)圖形發散:讓學生根據圖形特點,創設平移、翻轉、割補等多種思維。 (4)空間發散:繪畫中空間想像能力訓練十分重要,繪畫的形式是將立體的東西表現在平面的紙上。 (5)方法發散:同一命題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繪畫表現。 以上這些發散形式,不但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而且還要貫穿滲透到課外去,經常設計一些發散題讓學生自已去嘗試。這些都是「開放搞活」的必由之路。 2、設計美術開放題 美術開放題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切入口,開放題由於綜合性強,知識容量大,往往迅速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因此在教學中,筆者經常設計一些開放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1)通過對條件的開放,培養學生的求異性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沖破常規。同一內容的繪畫要求以速寫、素描、色彩等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現,或者就某一畫種,採用寫實、誇獎變異等不同手法去表現,培養學生的求異能力。 (2)通過對成果的開放,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過去美術課的傳統教學,是老師畫一樣東西由學生去照樣畫,臨摹。學生的手腳被束縛,一點創新能力都沒有,離開老師和課本范畫,就再也畫不出畫來,更談不上出什麼成果了,筆者受過專門的美術院校的正規訓練,從事初中美術教學十多年,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美術專業人材,不少學生的作品參加過省內外展覽及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並獲獎,這些成果的取得,均與培養他們的創新能有關。 總之,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首先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大膽改革,不斷創新。以自己創造性的勞動,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素質的一代新人。

Ⅳ 如何創造出自己的繪畫風格

繪畫風格的形成靠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天賦還有不懈的努力,有關的解釋如下:
一、簡介繪畫風格:
繪畫風格是表現了強烈的個人特徵及審美感受.就像同一處風景,在每個人的感受中都不相同,有的人會把色彩畫的非常濃烈,而有的人則畫的淡雅,還有的人卻畫的只能意會不可言傳。還有構圖,繪畫手法等多個方面來體現出繪畫者的個人特徵和審美感受。
二、關於如何創建屬於自己的繪畫風格應該注意的事情:
繪畫風格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包括畫家的成長歷程、性格特徵、興趣愛好以及修養和學問。
繪畫風格的形成,在形式上有很多種類,比如繪畫的題材、常用的標志性符合、常用的色調、特有的肌理效果以及筆性的特徵等等。
繪畫風格的形成是一件相當艱難的事,因為它形成的過程相當復雜,它可遇而不可求,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並且它講究的是「師出有承」、「筆筆有出處」,而不是憑空臆造的「閉門造車」。
同時,繪畫風格的形成也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說白了,只要不厭其煩地重復同一主題、同一色調、同一標志性符合、同一肌理效果的畫法,時長日久必定會成為自己特有的風格,或者說,只要有人見到此種特徵的作品,就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出自誰人之手。
但是,當畫家的風格特徵太過明顯,又將出現另一種新的困境——難免給人千篇一律之感。假如一個畫展,畫家展出一百幅作品,但全都是一模一樣的風格,必定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這等於只看一幅就已經看了全部。像這種「窺一斑而見全豹」的作品,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畢竟物以稀為貴,如果見多了,久而久之便見怪不怪了。
最後,還不得不指出的是,畫家的風格雖迥然各異,但也有境界的高低之分。以上所說的題材、色調、符號、肌理等因素,都是比較膚淺的層次,只能屬於小乘境界。真正的高層境界還是要回歸到筆性,回歸到修養,回歸到學問,至於畫家能否做到這一點,全憑自身的天賦和努力。

Ⅳ 如何用畫畫表達發明創造

就是說在繪畫的過程中在遵循繪畫的一般規律的前提下,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創造回性的繪畫,創造不等於憑空捏答造,任何東西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根源,這就需要平時的積累(如:知識,創作元素也就是資料的積累),如果想在一幅畫上體現自己的思想創造,首先得有一個主題,為了主題而進行的元素分配,並不是生搬硬套,要提取精華,再加以美的原則,繪畫最重要的就是體現美和思想,這些只是我自己在繪畫過程中搜積累的一點經驗,,

Ⅵ 如何在繪畫創作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的改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班班通的教學應用使這門藝術課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在我們大力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那麼,我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該用怎麼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呢?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開發學生的智力。所以在學習中教師首先應激發學生興趣。比如教師可以製作課件,通過聲音、圖像、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美術課
2.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思考問題。偉大的愛因斯坦曾說:「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代,好奇和幻想是兒童思維的特徵,也是兒童心靈純潔天真的表現。因此,應引導學生在基於繪畫主體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地合理地想像,用兒童的語言、天真爛漫地去表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盡管每個人最後得出的結果不同,作品的風格、表現手法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對於教學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了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對於那些實踐性,操作性比較強的知識,應當組織學生進行練習,有助於鞏固所學的知識。雖然,在方法上我們一直比較注重從模仿能力訓練向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性思維轉變。但傳統美術教育多是圍繞「看畫」或「臨畫」為主要內容展開的,以最終大家都一樣為結果,美術教學的真正意義基本上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僅有的一點靈感也逐漸在「臨摹」中泯滅。當然,臨摹能力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必需的,在教學中我們並不排除一定的「模仿」,或者可以說大部分的學生的想像都是從一定的「模仿」中延伸的。但在小學階段,即使臨了也要以能臨出獨特的個性為佳。比如我們在教色彩時讓學生聽一組音樂之後再與色彩對號入座,讓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把畫好的畫倒過來掛等等,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去客觀地表現對象;而且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了條件。平時也要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體驗生活,讓他多觀察、認識新的事物,觀察大自然的景象,培養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4.「現代美術教育理論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建立主導與主體的師生關系。這種師生關系是以充分發揮教與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為前提,讓學生在民主、寬容、和諧的教學氣氛中,生動的得到全面發展的一種新型的美術教學關系。最大的特點就是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與發展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因此,現今的小學美術教育改革,不單是課時活動「量」上的增加,而且是有「質」 上的提高。
5.加強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在美術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如,畫「橘子」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可通過「吃吃、看看、想想、畫畫」的方法進行。教師拿出桔子問同學:「桔子是什麼形狀的?」「還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學生會回答:「太陽」、「衛星」、「皮球」、「毛線團」、等等。)「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的畫下來。」待到學生畫差不多了,教師就剝開桔子,請學生吃,同時問:「桔子瓣像什麼?」(學生會爭先恐後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鐮刀」、「香蕉」……)這時,學生的作業紙上就出現了許多聯想出來的物體。像這樣吃著、看著、想著、畫著的教學,能夠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
6.加強觀察能力的培養。在美術中有良好觀察力是創造優秀作品的基礎。有良好的觀察力是創作優秀作品的基礎,也是我們教學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現實生活的升華。觀察力的培養,我們主要讓學生多寫生,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7.「加強美術欣賞能力的培養。美術欣賞是指觀察者運用記憶、知識、經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覺、體驗、分析、判斷,從而獲得審美享受和美術知識的過程」。
8.「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產生出有社會價值或者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包括對知識、技術的應用和創造,通過實際繪畫,可使學生了解繪畫藝術的特點,掌握繪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豐富和擴大知識的領域;也可使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的發展;繪畫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豐富他們的審美素養。
總之,我們的美術教育,要使學生人人接受教育,個個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學得開心、學的愉快,是我們每個老師追求的目標。

Ⅶ 如何發揮幼兒繪畫中的創造性表現力

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提供創作的源泉。

繪畫是一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幼兒對生活直接的體驗是幼兒創作的源泉,是發揮想像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創造條件,要讓幼兒多接觸自然、多接觸社會、去觀察、去體驗。我利用散步、參觀、春遊、秋遊,讓幼兒走出活動室、走出園門,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環境中的美。例,在「春天」活動中,我首先帶幼兒到戶外去觀察花園、草坪,尋找春天的特徵,然後利用春遊,帶幼兒到公園去觀察春天的各種各樣的植物、動物,讓幼兒去放風箏、拍照、做游戲,讓自然的美凈化孩子的心靈。由於有了親身的體驗,幼兒在繪畫時顯得很自信、自如,畫出了不同表現春天的畫面。

在平時我注意引導幼兒多看、多聽、多想,讓幼兒增加多方面的知識,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越鞏固,對創造力的發展就愈有基礎、愈能培養豐富的創造力。如在「看花燈」這一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上電腦、到圖書館去搜集資料、圖片、照片,互相交流信息,組織幼兒觀看家鄉的民俗藝術表演的錄像,製作道具讓幼兒自由表演,並請家長在過新年、元宵節期間帶幼兒去猜燈謎感受特定的環境氣氛,感受傳統文化所創造的絢麗多彩的藝術世界,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有了這些體驗,孩子們畫的看花燈等生動有趣、活靈活現,有的還用不同材料進行家庭製作。

二、應用啟發式教學,發揮幼兒自身的自主性。

繪畫是幼兒將觀察到的物象特徵,通過自己的心智付諸畫面,完成由「抽象的語言」到「形象的畫面」的巨大轉變。從教育角度來說,幼兒繪畫的真諦是創造性自我表現。創造性自我表現的主軸是積極主動的表達慾望和求新求異的能動表現的動態結合。這需要不斷的激活性啟迪和引導性啟發式指導。過去這個過程通常是由教師的范畫和詳盡的講解示範來完成。我根據幼兒的興趣,開展形式多樣的繪畫活動,在活動中,教師並為進行技法示範,只是更多地運用觀察、記憶、想像、引導、鼓勵、幫助等啟發式手段,給幼兒的創造性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變「教師講解」為「幼兒討論」,變「教師示範」為「你來畫畫看」,為幼兒提供自我表達、獨立思考、敢於嘗試與創造的機會。讓幼兒順其自然地發展,使幼兒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畫畫,讓他們互相學習、互相啟發,畫出心中的畫。例如:「有趣的鞋印畫」

活動中,我在繪畫過程中不作示範,而是讓幼兒自由玩一玩、看一看、說一說鞋印的外形像什麼,豐富幼兒感性經驗,激發幼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再請幼兒討論:「如果你是魔術師你會把鞋印變成什麼?怎麼變?」啟發幼兒大膽想像、異想天開;最後引導幼兒將鞋印通過添畫或不同大小、方位的組合將想像的事物表現出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認識和想像,畫出的動物、植物、交通工具、人等形態各異、充滿童趣、內容新穎。有的還創造性的利用鞋頭對鞋頭,鞋跟對鞋跟的對稱方法組合成了漂亮的蝴蝶,有的利用空間組合在兩個鞋印的凹陷處添畫了蝴蝶的身體。新的繪畫教育理念強調藝術對兒童發展的影響,給兒童創造一個發展創新能力的機會,引導兒童在創造活動中感悟創新,從而使繪畫活動轉變成兒童內在精神的創造性顯現。教師要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首先應使自己成為一名創造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向自己已有的傳統的教學觀念挑戰。

三、改變評價標准,尊重個別差異,接納不同水平。

幼兒的作品在成人眼裡微不足道,但卻能真實地反映出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因此,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藝術創作並沒有統一的標准和定式,幼兒繪畫創作也不存在一種答案,他們觀察和認識世界與成人不一樣,他們表現在畫面中的形、色、空間,有其獨特的創造,每個幼兒根據個人的感受,也會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規定怎麼畫對,怎麼畫不對,不符合藝術教育的特點,如果簡單、武斷地用「正確」和「錯誤」來區分和評價,會使幼兒繪畫不僅得不到正常發展,反而起了抑制和扼殺作用。大班幼兒尚處在繪畫「主觀圖式期」,他們想在畫中表現出自己觀察和認識的結果,但受到表面能力的制約,常顧此失彼,畫不達意,表現出自我意識與表達能力不協調的矛盾。因此,我們應尊重他們的思維方式、天真情感和良好願望,學會用童心去理解幼兒作品的創意,以幼兒的眼光去看作品,採用鼓勵式教學,多運用積極評價。有次在畫「海螺」中,創創對我說王老師你的海螺中是黑色的燈都沒開小魚都進不去了,我要畫成黃色亮堂堂的小魚就能把海螺殼當成家了。雖然這黑色是我為了協調整副畫的色彩而隨意塗的,可聽他這么一說似乎成了故事情節發展的場景和時間線索,突然啟發了我用色也是能豐富畫面情節的。我肯定了他的想法這是他的繪畫語言。其實每個幼兒受知識經驗、個性、審美能力等差異的影響,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內容,但個人愛好不同、想像不同、感受不同,畫面效果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應允許不同評價尺度的存在,允許個性的發展,發現每個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評價的同時也是教師吸收養料,豐富教育經驗的有利時機。

總之在一學年的探索與實踐中,我以美的知覺體悟為核心,以美的情緒激發為依託,以美的情感表達為載體,開啟幼兒的求異思維,旨在培養他們表現美的意識,創造美的願望,讓他們發揮自己獨有的個性和創造力,以實現幼兒藝術素養與健康個性的和諧發展。

Ⅷ 繪畫藝術,是如何表達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

繪畫藝術的具體表現形式很多,如油畫、版畫、水墨畫、壁畫等等,不同的繪畫類型,基本功其實都不太一樣,而且具體表達手法也不相同。如抽象畫,一般被理解為一種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藝術,反而透過形狀和顏色以主觀方式來表達,而不同時期的抽象畫,他們要表現的意境也不相同,早期的抽象畫是以表達自然世界的藝術,以立體主義為主,後來就逐漸轉向未來主義發展,所以即使是同一類繪畫藝術,不同時期的表達方向也不相同,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

繪畫藝術,既然是藝術,就具有天然的「獨立」性,就是唯一,也就是創造和想像,畢竟唯一和排他才能讓作者和觀賞者溝通。

Ⅸ 繪畫是在幾維空間中創造藝術呢

你好!
繪畫是在二維空間創造藝術,但同樣是二維空間可以創造出更高維度回的藝術。不同的答需求不同的效果:
平面設計在二維空間,立體造型是在二維平面上創造三維立體
還有部分是四維或五維——
總之人是在三維空間中作畫,繪畫是從二維空間開始的,一般情況而言如此。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其他也不是沒有可能,這個為題太籠統,可以具體的舉些例子來問。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閱讀全文

與繪畫中的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