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認為新中國70年創造(光輝)偉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感謝我們偉大的領導人以及執政團體。一方面是有了這些領導人專的英明決策,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民眾積極互動團結奮進,才會有這些偉大的成就。我們不僅從自身發展,同時也會借鑒別人的經驗來補足自己,這樣無論對內對外,我們都能夠尋得發展的道路。同時我們也通過經濟,軍事等等發展的綜合國力,使我們民眾變得富足起來。
B. 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經驗在於中國遵循了經濟增長「四色定理」。中國和世界發展歷史充分證明,經濟增長「四色定理」--和平穩定、開放結構、人力資本、結構增長是經濟增長的充分必要條件,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遵循「四色定理」,經濟就發展,社會就進步。
具體可歸結為黨的十七大闡明的「十個結合」.
(一)必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為改革開放提供理論指導.
(二)必須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始終保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
(三)必須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堅持執政為民、緊緊依靠人民、切實造福人民,在充分發揮人民創造歷史作用中體現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四)必須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使全社會充滿改革發展的創造活力.
(五)必須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製度保證和法制保障.
(六)必須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七)必須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實現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由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八)必須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貢獻.
(九)必須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堅持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的統一,確保社會安定團結、和諧穩定.
(十)必須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C. 新中國70年創造偉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主要還是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所以才成就巨大。
D. 一五計劃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麼 (分析要全面!全面!!!)
一五計劃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新中國的成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為一五計劃奠定了政治基礎,土地改革為一五計劃奠定了經濟基礎;抗美援朝的勝利為一五計劃創造了安定的國際環境。
在國內,國民經濟已經得到全面恢復與初步發展,政治趨於穩定,經濟秩序恢復正常,社會秩序較為安定,加快經濟發展成為全國人民的一致要求,為大規模展開經濟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4)創造成就原因擴展閱讀:
除了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之外,一五計劃時期計劃經濟體制也得到了完全確立。有明顯蘇聯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不僅是工業化高速推進的需要,也是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的普遍特點。國家開始干預國民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市場的作用開始被削弱。
為了滿足重工業的快速發展,農業與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被人為加速。社會主義改造的迅速完成雖然在短期內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基礎,但是遺留下了許多問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
E. 我國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實行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部分內容,所以兩者在一起選擇時,選擇B。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5)創造成就原因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內涵及其相互聯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兩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鮮明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需要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F. 深圳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深圳被劃為經濟特區,在黨的政策下,他們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辦工業,進行現代化建設,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性大都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同施展了法術,在不到40年的時間里,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到擁有2000萬人的現代化國際都市。
在中國向全球經濟第一大國沖刺的過程中,深圳將扮演內地與全球經濟新的超級聯系人角色。用炒房圈流行的「玩笑」來形容未來珠三角的城市格局,「以後深圳周邊的城市包括香港在內,都叫環深區域。」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個比方用在香港和深圳之間再貼切不過了。30多年前,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還是個人口不過百萬的小漁村,而香港已經是全球知名的國際都市,金融中心,最開放的自由貿易港,集裝箱港口貨運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
30多年後的今天,深圳的GDP達到2.2萬億,將人民幣匯率大幅上升的因素考慮在內,深圳已超過廣州,超過香港是大概率事件。昔日的小漁村已成長為中國矽谷,創新之都,高精尖加工製造業基地,金融重鎮,上市公司雲集,全球第三大集裝箱港口,人口超過2000萬。
G. 中國取得舉世矚目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中國取得舉世矚目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四大優勢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的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後的難題指明了方向。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人民創造歷史的實踐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後的難題提供了勃勃生機。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後的難題提供了強大動力。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倡導平等而不是輸出模式的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後的難題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支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歷史過程,是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長期實踐中,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知
(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信仰是實現中國夢的思想保障。
( 二) 堅持科學發展觀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石。
( 三) 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H. 第一次工業革命科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
興起原因: 17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國家.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資產階級通過大規模地對外掠奪以及在國內實行的國債制度和消費稅政策,積累了巨額財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所必須的貨幣資金;大規模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和廣闊的國內市場. 工場手工業的蓬勃發展,培養了大批富有實踐經驗的熟練工人,為機器的發明和應用創造了條件;自然科學的發展及其成就,特別是牛頓的力學和數學,為機器的產生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仍然無法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於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工業革命首先出現於工場手工業最為發達的棉紡織業.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速度,棉紗頓時供不應求.1765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幅度增加了棉紗產量.「珍妮紡紗機」的出現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此後,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騾機、水利織布機等機器.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也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 隨著機器生產的增多,原有的動力如畜力、水力和風力等已經無法滿足需要.1785年,瓦特製成的改良型蒸汽機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得到迅速推廣,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 隨著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一種新型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 1840年前後,英國的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了工廠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國家. 工業革命的影響 經濟領域:生產力極大的提高. 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工業結構發生了變化. 政治領域:是東方開始從屬於西方.
I. 論述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成立70周年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立足中國國情不斷探索、不斷奮斗、不斷創新的結果。
1、歸根結底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70年的歷史雄辯地證明,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辦好中國一切事情的根本前提。
2、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創造彪炳史冊的偉大奇跡,還在於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需要我們倍加珍惜、悉心呵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3、70年來,我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立足中國國情不斷探索、不斷奮斗、不斷創新的結果。
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近14億人口的大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一切奇跡都是奮斗的結果、創新的結果。
(9)創造成就原因擴展閱讀:
70年,我們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中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植根於新中國前30年艱苦卓絕的探索,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不長的時間里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改革開放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全面展開,充分釋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罕見的中國速度。
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00309億元,經濟總量首次站上90萬億元的歷史新台階,穩居世界第二位。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的嚴重沖擊,但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表現出極強的韌性。
J.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各項成就說明什麼=取得成就的原因
原因:
新中國成立以來50多年的歷史昭示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成就:
第一,從爭取經濟獨立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5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艱苦經濟體系,使經濟文化極度落後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新奮斗,勤儉建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中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闊步前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2萬億美元(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四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近1700美元,分別是1949年的25.8倍和25倍,是1978年的18.8倍和18倍.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
第二,從贏得政治獨立到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50多年來,在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贏得政治獨立的基礎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確立、堅持和進一步完善.中華民族實現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愛國統一戰線發展壯大,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蓬勃發展.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豐富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歷史性偉大轉折的基礎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加強,政治體制改革有步驟、分階段地穩步推進,逐步形成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框架.
第三,從發展新民主主義文化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從新民主主義文化發展而來的,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先進文化建設方面的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方針指引下,積極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增強綜合國力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文化支撐.
第四,從打破封鎖到全方位對外開放.
新中國從成立之日起,就為打破西方國家的封鎖、發展同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為國內和平建設取得良好的外部條件,作了不懈的努力.20世紀70年代,以中美關系正常化為突破口,帶動了中國同西方國家的建交高潮,為後來實行對外開放戰略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在倡導改革的同時,推動對外開放形成了嶄新的局面.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是國家面臨的中心任務.中國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從「小米加步槍」到逐步實現國防現代化.
近代以來中國屈辱的歷史告訴中國人民,要維護國家的尊嚴和主權,就必須要有強大的現代化國防.50多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決捍衛祖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在實現國防現代化的進程中,取得了自行研製和成功發射「兩彈一星」等一個個舉世矚目的成就.進入新世紀,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等人民武裝力量,圍繞「打得贏」和「不變質」兩大課題,按照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從嚴治軍,依法治軍,加速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准備,加強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沿著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不斷地開拓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