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與自然 手抄報
人與自然
近代以來,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類實踐的范圍不斷擴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轉化為人化自然,人類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時,對自然均衡狀態的破壞也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與自然的問題:人口問題(人類自身問題)、資源問題(自然問題)、環境問題、生態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相當突出。
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已成為世界性公害。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目前全世界有10億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嚴重的城市,而在潔凈環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數以萬計人的死與水污染有關,食品中毒事件經常發生。由於自然資源非正常利用,異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擾了自然生態的正常演化,破壞了整體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出現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其中:「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酸雨危害」,已成為世界性的生態危機的三大突出問題。人與自然關系嚴重失衡,造成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個方面不可忽視:一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類對技術的控制能力不夠;三是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區利益、集體利益以及個人利益代替了人與自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四是價值偏見。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內在價值,為了滿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采,以至危及人類的持續發展。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雙方組成的矛盾統一體,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人由自然脫胎而來,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必然要通過生產勞動同自然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的自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到處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記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越來越密切。人與自然之間客觀上形成的依存鏈、關聯鏈和滲透鏈,必然要求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覺地接受社會規律的支配,同樣要自覺地接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促進自然與社會的穩定和同步進化,推動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人與自然之間又是相互對立的。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總是要不斷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狀態,並改變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復到自然狀態。人與自然之間這種否定與反否定,改變與反改變的關系,實際上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如果對這兩種「作用」的關系處理得不好,特別是自然對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發性,這種自發性極易造成人與自然之間失衡。此外,由於人類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如果人類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然規律,恰當地把握住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就能不斷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強人類對自然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對自然界更深層次的本質聯系尚未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一定層次上的某種聯系尚未把握住的情況下,改造自然,其結果要麼自然內部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類社會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與自然的關系被破壞,因而受自然的報復也就在所難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誡過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恩格斯還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變成沙漠為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協調發展關系,實現人類與自然界關系的全面、協調發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首先必須確立大自然觀。現代意義上的自然觀,真正視人類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從整體上把握住規律,並以此作為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礎。其次,必須走出「人類中心」的誤區,建立人與自然全面和諧共處和協調發展的關系。科學證明人類不過是眾多生物種類中的一種,人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萬物的尺度,同時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的認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況且人類的認識正確與否、能否得到完善和發展,一點也不能離開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即實踐),尤其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更是離不開人與自然的聯系,在當今世界變革的大潮中,新出現的諸如「大科技觀」、「持續發展觀」、「生態價值觀」等等,就是對「人類中心論」的否定。其三,必須全方位的探討自然的價值。不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從自然中獲取有利於人類發展的使用價值;同時要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要樹立大價值觀念,即在評價一切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時,不僅要考慮其經濟價值,而且要考慮其生態價值;不僅要考慮眼前價值,而且要考慮長遠價值;不僅要考慮從自然中所得,還要考慮如何回報自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協調發展。
——————————————————————
人與自然
集天地之靈氣,采萬物之精華,勇敢的人類從洪荒時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紀。人類的智慧創造了經濟的奇跡,無知與貪婪卻留下了可怕的後果。環境污染,生態惡化,地球發出了痛苦的呻吟,善待萬物,就象善待我們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們的家園!人類漸漸從噩夢中覺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
突如其來的SARS病毒,令人們反思自己的行為。人類應如何對待大自然?人類該怎樣與自然和諧共處呢?與自然相通相依,協調一致,和諧共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要思想。
建立生態環保型社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隨著我國人口的急劇增長,許多地方都在鬧「能源危機」,水、土地、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銳,無數森林的亂砍濫伐使生態環境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因此,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家園毀於我們人類自己手中。人類啊,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節約一滴水,保護一棵小草。讓天空依然明凈,讓河水依然清澈,讓小草依然碧綠,讓花朵依然鮮艷,讓陽光依然燦爛,讓地球依然生輝!
痛定思痛,我們應該選擇一條理性發展的道路,呼喚綠色文明,呼喚科學的決策方式,呼喚科學的生產方式,呼喚科學的生活方式。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吧!
————————————————————
善 待 生 靈
有時,動物界也會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個狩獵隊把一群羚羊趕到了懸崖邊,准備全部活捉。約摸半小時後,羚羊群分成了兩類:老羚羊為一類,年輕羚羊為一類。一隻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輕的羚羊群叫了一聲,一隻年輕羚羊應聲跟著老羚羊走到了懸崖邊。年輕羚羊後退了幾步,突然朝懸崖對面躍去。隨即,老羚羊緊跟其後也飛躍出去,只是老羚羊躍起的高度要低一些。當年輕羚羊在空中向下墜時,奇跡出現了,老羚羊的身子剛好出現在年輕羚羊的蹄下,年輕羚羊也在老羚羊背上猛登一下,下墜的身體又突然升高並輕巧地落在了對面的懸崖邊,而老羚羊就像一隻斷翅的鳥筆直地墜入了山澗。
試跳成功。緊接著,一對對羚羊凌空騰起,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躍。頓時,山澗上空畫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那弧線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為橋墩的生命橋。那情景是何等的神聖,獵人們個個驚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獵槍。
動物在生命危急之時的舉動令人肅然起敬,而人類對動物的戕害令人不寒而慄。
有朋友旅遊歸來後說,某旅遊勝地推出了生吃猴腦和活剜鹿肝的特色菜。生吃猴腦就是用夾子把活猴固定在餐桌中間,用錘子敲開猴的頭蓋骨,食客用勺挖出一動一動的猴腦,趁熱送入口中。活剜鹿肝則是剖開活鹿的腹,從腹中挖出冒著熱氣的鹿肝,讓食客即刻烹吃。據說,這些菜是大補,能吃啥補啥,雖要價高卻頗受歡迎。人對動物的態度或多或少反映出人的品質。如此暴殄天物,真能吃啥補啥嗎?如今,有多少人缺少一顆愛心?而這一顆愛心,要靠吃什麼心,才能補回我們仁慈之心呢?
羚羊的壯舉令人起敬,人類對猴、鹿的殘酷叫人痛心。我深深感到:人類不能憑借自身的優勢,無視動物的生命權利,任意踐踏虐待動物的生命,因為動物和人類一樣,也是能夠感受苦樂的生命體。
天地生萬物,人類無非是萬物中的一種。而我們人類總是誇大自身的力量,自以為是萬物之靈長,可以藐視一切,踐踏一切,而最終面臨危險和滅絕的正是我們人類。那些視生命如草芥,任意戕害生靈者,若再不懸崖勒馬,將會逐步失掉愛心,忘卻人性,把帶血的屠刀伸向我們的同類。終會有一天,人類也將因褻瀆生命而掘開埋葬自己的墳墓。
「當地球上最後一隻老虎在林中徒勞地尋求配偶;當最末一隻未留下後代的雄鷹從高空墜向大地;當鱷魚的最後一聲哀鳴不再在沼澤上空回盪……人類,從某種意義上已看到了自己的結局。」這是人類對動物的哀憐,更是動物對人類的警示。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和動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善待生靈,也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
鹿 思
二十多年前,在上山下鄉的滾滾洪流中,我作為其中一員來到祖國西南邊陲的一個半原始的山寨里插隊落戶,開始了那漫長的「再教育」生活。
在這遠離城市的大山裡,幾乎是與世隔絕的,既聽不到廣播也看不到報紙。很多生活用品都靠人背馬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沉睡了數千年的原始森林,終於被修路的炮聲所喚醒。一棵棵參天大樹被無情地放倒,一塊塊的巨石被炮火炸開,碎石呼嘯著從天而降,人們紛紛躲進掩體,來不及躲避的人們順手抄起個炸葯箱子頂在頭上。
夕陽西下,收工的人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向住地走去。一隻小鹿映入我的眼簾,我無心無力去追趕它,順手撿起一塊石頭扔了過去,心想,「逃命去吧,可憐的小東西。」可那小鹿卻只輕輕地動了一下,絲毫沒有逃跑的意思。我很奇怪地走了過去。這是一隻尚未斷奶的幼鹿,它的一條腿被倒下的樹桿緊緊壓著,身體多處被落石砸傷。它早已無力掙扎。在強大的炮火打擊下,母鹿無奈地扔下它自己逃命去了。我把小鹿帶回住地,想盡一切辦法,拿出最好的食品終於把它救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小鹿長大了很多,光滑的毛皮長出了美麗的暗花。我和它朝夕相伴,是它充實了我孤獨的生活,驅散了思鄉的憂愁。
人間的母愛是偉大而真誠的,動物們的情感與人相比毫不遜色。母鹿憑借它的本能來尋找它的小鹿了。深夜遠山傳來那母鹿的陣陣嘶鳴,好像在說:「我的孩子,你在哪兒呀。」每當聽到母鹿的嘶鳴,小鹿都是那樣的躁動不安。開始我並不以為然,可那母鹿的尋跡卻是越來越近,那悲哀的嘶鳴讓人聽來心碎,它明明在說:「把孩子還給我吧,求求你了,還給我吧。」小鹿是我救活的,一個多月的時間我費盡了多少心血。它是我的精神寄託,它是那樣的可愛,我當然不會僅僅因此而放走它。
可那母鹿分明知道它「愛子」的方位,它是越鬧越凶。看來這鹿是無法再養下去了,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我打來一個小木箱,打了幾個通氣孔,把小鹿放了進去計劃次日凌晨把小鹿帶回家,把它作為最珍貴的禮物獻給遠方的親人。萬事俱備只待天明。
一陣陣凄慘的鹿鳴把我從夢中驚醒。母鹿似乎知道了即將和它「愛子」的永別,它又來了,來討子,來鳴冤,來示威。瞬間,我的良心發現了,抱起小鹿向母鹿嘶叫的方位走去,可我並不想把小鹿還給它,只想讓這「母子」倆見上最後的一面。
雨越下越大,山林里一片漆黑。一隻高大的鹿嘶叫著向我飛奔而來,懷抱里的小鹿躁動著,掙脫著,企圖投向母親的懷抱。我緊張極了,心裡急劇地跳動著,雖然我救活了小鹿,但此時此刻這母鹿不是來謝恩,倒像是來找我拚命的。我心裡非常慌亂,用力抱緊懷中的小鹿轉身剛要離去,砰砰砰——幾聲炸雷般的槍聲在耳邊響起,只見那母鹿高大的身軀應聲倒下,瞬間發生的這一切使我呆若木雞,小鹿掙脫了,消失在漆黑的山林里。真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讓小鹿目睹自己的媽媽被人槍殺,天下還有比這更殘忍的嗎?
任何動物都有自己的天敵,而人卻是它們共同的天敵,對它們來說「兩條腿」的天敵比四條腿的天敵更狡猾更兇殘。是的,人類在不斷開發現代文明的同時,也把災難灑落在世間。
幾天了,我的心裡一直很難過,白天再也見不到那隻可愛的小鹿,夜晚再也聽不到那母鹿尋子的哀鳴。一切一切僅僅是一場噩夢。我漫山遍野地尋找著,到處都留下了我的足跡,只是不見那小鹿的身影,此時的我,才理解了那母鹿的哀鳴。
一切都過去了,一切也都平靜了。周末我整理自己的內務,當低頭尋視床下的時候,我驚呆了,淚水不禁奪眶而出,一隻瘦得皮包骨的小鹿睜著大眼蜷縮著。它早已經死去了,在無限思念媽媽的痛苦之中死去了。從它那睜大的雙眼裡,我清楚地看到了它對人類的不解、恐懼和憤怒。如果說偷獵者是兇手,那麼我無疑是個幫凶!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每當我來到動物園,看到那活潑可愛的小鹿,聽到那鹿的嘶鳴內心都有一種負罪感,它勾起了我對小鹿的思念。
如果人類灑向萬物生靈的都是愛,該有多好啊。
『貳』 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手抄報,簡便,要圖。
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手抄報
『叄』 關於大自然的手抄報
最佳答案
陽光給予花兒營養,花兒以盛開相報;人們給予大樹水分,大樹以陰涼相報。
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世間萬物何曾不是這樣?因果關系,循回環來,這是生態平衡,誰也無法更改。
想,這植物,那畜生,你給它點恩賜,它就對你「湧泉相報」,雖然,本是不圖回報,但真的是,好有好報,惡有惡報!
連畜生都懂的東西,人,這么高智商的高級動物,卻不懂嗎?動物、植物,只是接受了大自然給的一丁點恩賜,就拿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去報答,而人類,接受了大自然不知道多少的恩賜,不僅不知道回報,反而得寸進尺,不滿足大自然慢慢給予的物質,強盜般的去搶掠、搜奪。不要「給你點陽光,你就燦爛!」
要是一個母親辛辛苦苦培養的孩子,長大後卻要狠心地拋棄她,甚至謀殺她,她回生氣嗎?答案,只有一個,會!!
這個沉默的母親開始抹去那溫柔慈祥的面孔,取而代之的是一雙尖長的利爪以及凶神惡剎,被仇恨歪曲的臉龐。她在向人類進攻,召集著世界的萬物,向人類進攻。人類是她造的,難道世間萬物,缺一個會有問題嗎?不,不會的。大自然已經發怒了,她咆哮著,伸著脖子,張舞著利爪,想把人吞入那血盆大口,一陣天搖地動的吼聲,悲沉地向我們述說著一個個災難,夾雜著動物的悲嚎,人的慘叫,預示著大災難的來臨,你似乎看到了地震、火山、龍卷風在肆意橫行,一片觸目驚心的景象,印尼海嘯就是這個預言的前奏。漸漸地,聲音低沉了,災難似乎過去,接著它又慢慢地雄厚起來,帶著悲哀,有力地呼喚著全人類保護自己的家園……
幸好,還有一些好兒女,他們用真誠的行動,喚醒了大自然沉睡的善念,她停止了進攻,恢復了慈祥的容貌,只是多了幾分疲憊,停下來低頭啜泣,那梨花帶雨的樣子真讓人感到可憐,人們啊!你們是否了良心?報答你們的母親了嗎?
有幾分清醒的人,如今,都參與到了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回報大自然的行動中,人們在這次災難中,看到了真情。
當海嘯發生後,人們義不容辭地去慰問,人們開始主動的植樹、潔凈空氣,大自然又變回了夕日的面容,只有一樣改變了,就是:她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人啊!你開始行動了嗎?為報答大自然而行動了嗎?
沒有?那快開始吧!為了和平,也為了自己,開始行動吧
『肆』 大自然的手抄報
類的生存依賴於大自然,人類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啟示中,沒有大自然的啟示就沒有人類現在如此發達...大自然對人類的啟示大自然是美麗的大自然,我們因該保護大自然,不能丟垃圾、吐啖、砍樹.
人類的發明——來自動物的靈感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根據火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仿生與高科技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研究發現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組成的回聲定位系統。因為蝙蝠魔在飛行時發出超聲波,又能覺察出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科學家據此設計出了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通過對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發明了能提高魚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運動形式的無輪汽車(跳躍機)等。前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企鵝王的啟示下,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王」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的寬闊的底部,直接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撐動著前進,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科學家模仿昆蟲
製造了太空機器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通過對幾種昆蟲的研究,已經研製出一個小型的導航和飛行控制裝置。這種裝置可以用來裝備用於火星考察的小型飛行器。
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人們模擬海蟄感受次聲波的器官,設計成功精確的「水母耳」儀器。它由喇叭、接受次聲波的共振器和把這種振動轉變為電脈沖的轉換器以及指示器組成。將這種儀器安裝在船的前甲板上,喇叭做360°旋轉。當它接收到8赫茲-13赫茲的次聲波時,旋轉自動停止,喇叭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風暴將要來臨的方向。指示器還可以告訴人們風暴的強度。這種儀器,可提前15小時左右預報風暴。
對鱟行為影響最大的是兩側的復眼。受光束照射後,復眼產生脈沖。一隻眼受光束照射,一隻眼產主脈沖;兩隻眼同時受光束照射,兩隻眼同時產生脈沖,但比光束照射一隻眼時產生的脈沖的頻率略低些。人類受其啟示,研製成功一種電子模擬裝置
,能解10個元素構成的網路方程,應用這個原理製成的電視攝影機,能在激光下提供清晰度較高的電視影象。
沒有大自然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地球,讓我們手拉手來保護大自然,保護地球.
這些是資料,你可以按這個圖片的形式寫。
『伍』 人與自然的手抄報
應該畫一些樹在人的旁邊,畫一些雲,太陽,鳥。對嗎。
『陸』 人類怎樣實現與大自然和諧共處手抄報
資料
人類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生存原則,不破壞大自然的系統循環。不讓人類的存在成為大自然的負擔。人類要從自身做起;
1人類要擺正與自然的關系;
2人類要珍惜自然資源;
3人類要承擔起自然平衡的責任;
4人類要控制放盪不羈的行為。
人類做設么事的時候都要心中想著大自然,八大自然當成我們的一個行為准則。凡事都要以大自然出發,以此來約束我們。讓我們信心系自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回歸大自然吧!
『柒』 關於大自然的手抄報有哪些
大自然(nature)是指狹義的自然界。它是與人類社會相區別的物質世界。即自然科學所研究的無機界和有機界。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我們人類即自然界的產物本身賴以生長的基礎。
大自然誕生人類,說明它是尊重人類的行為,相反人類更應該尊重大自然。從表面看人是父母所生,事實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體胚胎才能吸收來自大自然的這個光子信息,將胚胎長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時又是大自然完成對胚胎暗物質的激發。大自然有脊椎動物45336種,其中鳥類1244種,魚類3862種。現有300 余萬種昆蟲,已經確認的種類僅100 余萬種。大自然是天然資源,人與大自然應該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愛惜心態,適度使用自然,不讓大自然遭破壞,使生活 自然——海洋
環境美好、自然資源無耗盡,就像是母子一樣親密、和諧!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 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 韓鴻《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 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 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 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 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 林逋《山園小梅》
『捌』 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過哪些啟發的 手抄報
關於人類對動物特點的發明其實很多!人類大多數發明創造都來原於我們周圍動回物、植物以及自答然界的某種現象規律等等。
比如篇幅的超聲波,我們發明了雷達。
比如蜘蛛吐得絲,我們可以根據它能發明更輕更韌性的纖維。
根據鳥,我們能發明飛機。
根據響尾蛇紅外感官,我們能發明紅外線探測器。
根據魚的鰭,我們能發明輪船的方向舵,還有潛水艇的升降系統就是根據魚腹中的小氣囊。
根據公豬的生殖器,我們發明了螺紋鑽頭。
根據乳頭,我們能夠發明奶水瓶。等等
有很多很多 人類發明就是根據某些動物身上的某些特點來發明的!!
『玖』 人與自然手抄報
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已成為世界性公害。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目前全世界有10億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嚴重的城市,而在潔凈環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數以萬計人的死與水污染有關,食品中毒事件經常發生。由於自然資源非正常利用,異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擾了自然生態的正常演化,破壞了整體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出現了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其中:「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酸雨危害」,已成為世界性的生態危機的三大突出問題。人與自然關系嚴重失衡,造成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個方面不可忽視:一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類對技術的控制能力不夠;三是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區利益、集體利益以及個人利益代替了人與自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四是價值偏見。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內在價值,為了滿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對自然資源進行掠奪性開采,以至危及人類的持續發展。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面對的現實世界,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雙方組成的矛盾統一體,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人與自然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人由自然脫胎而來,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的存在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自然,必然要通過生產勞動同自然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現在的自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到處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記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越來越密切。人與自然之間客觀上形成的依存鏈、關聯鏈和滲透鏈,必然要求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自覺地接受社會規律的支配,同樣要自覺地接受自然規律的支配,促進自然與社會的穩定和同步進化,推動自然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人與自然之間又是相互對立的。人類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總是要不斷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狀態,並改變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復到自然狀態。人與自然之間這種否定與反否定,改變與反改變的關系,實際上就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如果對這兩種「作用」的關系處理得不好,特別是自然對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發性,這種自發性極易造成人與自然之間失衡。此外,由於人類改造自然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作用具有雙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如果人類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然規律,恰當地把握住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就能不斷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強人類對自然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對自然界更深層次的本質聯系尚未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一定層次上的某種聯系尚未把握住的情況下,改造自然,其結果要麼自然內部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類社會的平衡被破壞,要麼人與自然的關系被破壞,因而受自然的報復也就在所難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誡過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恩格斯還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變成沙漠為例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協調發展關系,實現人類與自然界關系的全面、協調發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首先必須確立大自然觀。現代意義上的自然觀,真正視人類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從整體上把握住規律,並以此作為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礎。其次,必須走出「人類中心」的誤區,建立人與自然全面和諧共處和協調發展的關系。科學證明人類不過是眾多生物種類中的一種,人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萬物的尺度,同時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的認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況且人類的認識正確與否、能否得到完善和發展,一點也不能離開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即實踐),尤其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更是離不開人與自然的聯系,在當今世界變革的大潮中,新出現的諸如「大科技觀」、「持續發展觀」、「生態價值觀」等等,就是對「人類中心論」的否定。其三,必須全方位的探討自然的價值。不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從自然中獲取有利於人類發展的使用價值;同時要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要樹立大價值觀念,即在評價一切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時,不僅要考慮其經濟價值,而且要考慮其生態價值;不僅要考慮眼前價值,而且要考慮長遠價值;不僅要考慮從自然中所得,還要考慮如何回報自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協調發展。
『拾』 關於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手抄報
一份都不給誰回答呀告訴你一個把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發是多種多樣的。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渾成,質朴無華,然而正是受此啟發,人類才發展起了建設科學,建立起了現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日夜奔騰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導人們如何理解地球的重力、運動的慣性力等許多道理,教會人們如何開發利用大自然的潛能嗎?金屬,給人類的靈感就更多了,這類看起來很堅硬的東西,被火融化後竟能按照人類的需要變成為人類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們明白了各種物質都有熔點,都能進行形態和能態轉化。
人類根據鯊魚做出了飛機,根據蝙蝠做出了雷達.人類根據蜻蜓的翅膀發明了飛機,根據蝙蝠的嘴和耳朵發明雷達,根據鯨魚的外形發明了輪船,根據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
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