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霍華德發明

霍華德發明

發布時間:2021-08-07 16:58:26

❶ 世界七大發明

二十世紀影響人類的七大發明

1、蒸汽機:推動了整個工業革命的發展
傳統的馬力或者水力無法提供工業革命所需的動力,蒸汽機能量的開發為世界帶來了一種更有效更強大的動力。雖說古人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機面市後,才真正開啟了蒸汽機的商業價值。許多歷史學家認為,蒸汽機的開發是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因為蒸汽機的出現帶動了冶金、煤礦和紡織業的發展。蒸汽機的出現及紡織業的機械化,提高了工業的用鐵量。由於英國擁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鐵技術和煤礦業的改進,同時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1804年出現的蒸汽機火車和1807年出現的蒸汽機輪船大大改善了運輸條件,輔助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2、電話:掀開人類通訊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請立即過來,我需要幫助!」這是1876年3月10日電話發明人亞歷山大·貝爾通過電話成功傳出的第一句話,電話從此誕生了,人類通訊史從此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人類進行無線通訊的夢想則是1973年在美國紐約實現的。當時,這台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手機體積大,重達1.9 公斤,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26年後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機也誕生了,它只有尋呼機那麼大,也比第一代手機輕了不少。
1964年是人類通訊史上另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萬的觀眾通過電視第一次收看由衛星轉播的日本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實況。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電視屏幕同時間觀看千里之外發生的事,人們除了感嘆奧運精彩壯觀的開幕式和各種比賽外,更驚嘆於科技的進步。這一切都歸功於哈羅德·羅森發明的地球同步衛星。
1969年夏天,國際互聯網的雛形在美國出現,它由四個電腦網站組成,一個在加州大學分校,另三個在內華達州。1972年,實驗人員首次在實驗網路上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這標志著國際互聯網開始與通訊相結合。到了90年代,國際互聯網開始轉為商業用途。1995年網路發展到第一個高潮,這一年被稱為國際互聯網年。在電子商業浪潮的推動下,國際互聯網在21世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3、汽車:載著時代向前奔駛
汽車改變了人類的整個交通狀況,擁有汽車工業成了每一個強大工業國家的標志。
汽車走過這樣一段歷史:1771年,法國人居紐設計出蒸汽機三輪車;1860年,法國人雷諾製造出了以煤炭瓦斯為燃料的汽車發動機;1885年,德國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裝有高速汽油發動機的機車和裝有二沖程汽油發動機的三輪汽車,並且成功企業化;1908年,美國人福特採用流水式生產線大量生產價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車。汽車的大眾化由此開始;1912年,凱迪拉克公司推出電子打火啟動車,使婦女也開始愛上汽車;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輛前輪驅動汽車面世;1940年,大戰令許多汽車製造商停產,歐洲車商開始轉向生產軍用車輛;50年代,德國沃爾沃的甲殼車轎車一經推出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汽車;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車在亞洲走俏,豐田、本田、三菱以及日產特高技術小型車入侵歐美市場,改寫了歐美牌子壟斷的局面。
實際上,汽車的發明使人類的機動性有了極大的提高,使20世紀人類的視野更加開闊,更追求自由。當然,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帶來了道路網擠占土地資源、大氣污染和高昂的車費等問題,但不管怎麼說,汽車確實載著人類向前發展,向前奔駛。
4、電視:人類自己創造的「魔鬼」
現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沒有電視。
電視的設想和理論早在1870年就出現過。1884年,德國發明家保羅?尼普科夫設計了全個穿孔的「掃描圓盤 」,當圓盤轉動的時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點,這些小點隨即轉換成電信號,另一端的接收機把信號重組成與原來圖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蘇格蘭人約翰·貝蒙德採用尼普科夫的「大圓盤」製造了影像機。
真正製造出畫面穩定的電視是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的拉基米爾·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國猶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覽會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電視開播,電視真正誕生了。
5、登月:人類航天史上邁出一大步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剎那所說的名言「對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這是邁出一大步」牢牢銘記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全世界5億電視觀眾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畫面,畫面深處傳來一個來自外太空的聲音:「休斯頓,這里是靜海基地,鷹艙已經登陸!」接下來,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宇宙飛船上的兩名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問休斯頓宇航中心:「我們不想休息四小時,我們想馬上登月。」休斯頓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著,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梯子緩緩爬下。全世界5億人都看到了這一場景。
登月確確實實是人類航天科技的一大進步,因為正如最後一名登月者塞爾南上校所說的:「在月球遙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國界,我覺得地球就是一個整體,我的整個思想也就開闊了。」
6、電腦:人類未來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國軍方和政府部門的代表、著名的科學家一起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房間里。當一位陸軍將軍輕輕按下電鈕後,占滿整整三堵牆的機器立即亮了起來,人們熱烈鼓掌,高聲歡呼:「ENIAC活了!」並且向總工程師埃科特祝賀。「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腦。
7、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碼
10多年前,科學界就預言說,21世紀是一個基因工程世紀。人類基因工程走過的主要歷程怎樣呢?1866年,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神父發現生物的遺傳基因規律;1868年,瑞士生物學家弗里德里希發現細胞核內存有酸性和蛋白質兩個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後來的所謂的DNA;1882年,德國胚胎學家瓦爾特弗萊明在研究蠑螈細胞時發現細胞核內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線狀物體,也就是後來的染色體;1944年,美國科研人員證明DNA是大多數有機體的遺傳原料,而不是蛋白質;1953年,美國生化學家華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宣布他們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礎;1980年,第一隻經過基因改造的老鼠誕生;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誕生;1999年,美國科學家破解了人類第 22組基因排序列圖;未來的計劃是可以根據基因圖有針對性地對有關病症下葯。

❷ 霍華德·艾肯

艾肯1900年3月8日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的霍伯。肯(Hoboken,N.J.),但在印第安那州首府印第安納波里斯(Indianapolis, Indiana)長大。由於艾肯的家是一個單親家庭,家境清貧,他高中就讀於一所名為「阿森納」的職高(Arsenal Technical High School),白天上學,晚上在當地一家供電和供熱的公司上12個小時的夜班,負責操作開關板。後來,職高校長知道了他的情況,就專門安排了一些考試,讓艾肯通過後提前畢業。

畢業以後,艾肯來到威斯康辛州首府麥迪遜,在麥迪遜煤氣和電力公司(Madison Gas & Electric Co.)找到一份工作,這份工作允許他同時在威斯康辛大學上學。1923年,艾肯大學畢業,取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並立即被提升為公司的總工程師。 1928年,他離開原公司到西屋電氣和製造公司,3年以後又轉到密爾沃基的線材公司(Milwaukee Line Material Co.)。1933年,艾肯感到干電氣這一行是選錯了專業,於是下決心辭掉了工作,重返校園學習物理,這時他已33歲。艾肯先進了芝加哥大學,但很快轉至哈佛大學,1937年和1939年先後取得碩土和博土學位。

艾肯的博士論文課題是「空間電荷傳導的理論」(Theory of Space Charge Conction)。這一課題的研究需要對非線性微分方程進行復雜的計算,而艾肯手頭只有手搖台式計算機可用,常常為解一個方程而耗費大量時間,這導致他產生了研製自動計算機的想法。在深入研究了計算技術的先驅、英國數學家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工作的基礎上,1937年艾肯提出了自動計算機的第一份建議書,即著名的文獻「Proposed Automatic Calculating Machine」。在這份長達22頁、而且是雙面列印的文件中,艾肯提出了他的設計目標,也就是後來被稱為Mark I的計算機的四個特徵:

Mark 3
1.既能處理正數,也能處理負數。

2.能解各類超越函數,如三角函數、對數函數、貝塞爾函數、概率函數等。

3.全自動。即處理過程一旦開始,運算就完全自動進行,不需人的參與。

4.在計算過程中,後續的計算取決於前一步計算所獲得的結果。

艾肯原指望從學校取得經費支持來研製他的計算機,但沒有如願,幸而得到商學院布朗教授(Ted Brown)和天文系夏伯利教授 (Harlow Shapley)的引薦,和IBM公司的老闆沃森取得聯系。有遠見的沃森正致力於將IBM公司從單純製造辦公設備的公司轉變為製造計算機的公司,因此對艾肯的計劃給予了全力支持,於1939年3月簽訂了合作製造Mark I的協議。沃森把公司的主要技術骨幹如萊克(Clair D.Lake,1888—1958)、哈密爾頓(Frank Hamilton,1898—1972)、杜菲(Benjamin Durfee,1897—1980)等都投入了這一項目,由萊克負責工作。

萊克是IBM公司的資深工程師,1915年就從汽車行業轉至IBM公司,是一個出名的發明家。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艾肯被應征入伍,到位於 Yorktown的海軍水雷戰學校(Naval Mine Warfare School)任教官,只能斷斷續續地進行Mark I的開發工作。幸好有一天,一位有影響的、了解艾肯情況的海軍高級軍官遇見艾肯,驚詫地問他為什麼在這里而不去研製Mark I?艾肯回答說,不是您下命令讓我在這里工作的嗎?這成了一個轉機:幾個小時以後,新的命令下達了,委任艾肯的海軍計算項目的負責人,並立刻離開海軍學校回哈佛大學工作。後來艾肯開玩笑地說,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計算機的指揮官。

機器工作中
經過艾肯和IBM公司長達5—6年的合作和努力(當然也包括難以避免的摩擦和碰撞),Mark I終於在1944年5月完工並投入使用。它用了3 000多個電機驅動的繼電器,是一個重達5噸的龐然大物造價高達50萬美元(有的資料甚至說超過100萬美),其中IBM公司的投資佔2/3,其餘1/3 由海軍資助。其核心是71個循環寄存器(rotating register,把運算中暫時保存操作數的設備叫做register就始於Mark工),每個可存放一個正或負的23 bit的數字。數據和指令通過穿孔卡片機輸入,輸出則由電傳打字機實現。其加法速度是300ms乘法速度是6 s,除法速度是11.4 s。這與現代計算機當然無法相比,即使與晚它兩年誕生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相比也顯得十分落後,但它卻實實在在是世界上第一台實現順序控制的自動數字計算機,IBM公司方面把它命名為ASCC,即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是計算技術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4個專家過去用3周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在Mark I上只要19個小時就完成了。而且它非常可靠,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時,這是初期的電子計算機無法比擬的。

Mark I主要供海軍艦船局(Bureau of Ships)用於計算彈道和編制射擊表,也曾在曼哈頓計劃中計算有關原子彈的問題。此外,它也為哈佛大學內外的科學家服務。例如,哈佛大學經濟系的著名教授列昂傑夫(Wassily Leontief)在研究輸入—輸出分析中就曾用Mark I解各種線性方程問題。1949年,哈佛大學的計算實驗室(這是1946年艾肯正式從海軍退役重回哈佛大學後創建的,艾肯任主任直至他退休)年報,即著名的Annals of the Computation Laboratory of Harvard University,公布了19個數學表,都是Mark I的成果。尤其是在貝塞爾函數(Bessel Function)的計算上,Mark I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哈佛大學的數學家給Mark I起了一個親切的稱呼,叫做「貝茜」(Bessie)。1944年10月14日American Weekly周刊在報導Mark I時,把Mark I稱做「超級大腦」(super brain),說它能解物理、數學、原子結構等方面的各種問題,並且誇張地說,也許它還能解決人類起源這一難題。

Mark I工作到1958年才退役,現在還在美國被仔細地保存著。

Mark I

繼Mark I之後,艾肯又先後研製成MarkⅡ(1946年)、MarkⅢ(1950年)和MarkⅣ(1952年),但IBM公司沒有繼續支持這些項目的開發。事情緣於在慶祝Mark I落成的典禮上,沃森受到冷遇,而且艾肯在致詞中幾乎把Mark I工成功的一切功勞歸於自己,這使沃森萬分惱怒,從而中止了對艾肯和哈佛大學的一切支持。MarkⅡ是為海軍在弗吉尼亞州的Dahlgren試驗場生產的,其可靠性在試驗場經歷了嚴格考驗。據記載,1947年6月26日,艦艇主炮組的幾門19型火炮齊發了19發,在震天動地的炮火聲中,附近的MarkⅡ 沒有一個繼電器誤動作,報告結論是炮轟對計算機的正常運行沒有造成任何干擾,因此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保護措施。從MarkⅢ開始,艾肯開始採用電子元器件,其寄存器是由電子管電路組成的,數據和指令則放在磁鼓上,磁鼓容量為4350個16 bit的字以及約4000條指令。用戶仍然是Dahlgren試驗場。艾肯的最後一台計算機Mark Ⅳ則是為空軍研製的。它加入了磁心移位寄存器和半導體二極體電路。有關Mark I到Mark Ⅳ的基本數據如表所示。(表格加不上)

Howard Hathaway Aiken
在開發Mark計算機的同時,艾肯還致力於開展計算機的教育和培訓。1947—1948學年,艾肯率先在哈佛大學開設了「大型數字計算機的組織」這一課程,其後不久又開設面向計算機的「數值分析」。在艾肯的努力下,哈佛大學成為在世界上最早引入計算機研究生課程教學與授予計算機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大學之一,艾肯本人共帶出了15名博士生和更多的碩土生,這些人大多成為計算機領域早期的骨幹力量,其中包括圖靈獎和計算機先驅獎獲得者「IBM/360之父」布魯克斯(Frederick Phillips Brooks,Jr.)和「APL之父」艾弗遜(Kenneth Eugene Iverson),以及在1994年同樣獲得計算機先驅獎的荷蘭學者勃浴天(Gerrit A.Blaauw)。艾肯還主辦了無數有關計算機的培訓班、討論班、學術研討會,美國和世界各國的計算機學者都從中受益匪淺,對推動與促進計算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評論認為,艾肯在這些方面所作出貢獻的意義甚至比他開發Mark計算機的意義還要大。

艾肯的著作不多,1951年他和他的同事編寫出版了《電子計算和控制電路的綜合》(Synthesis of Electronic Computing and Control Circuits)一書,是這方面的第一本專著。但由艾肯主編、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30卷《計算實驗室年報》(Annals of Computation Laboratory)則是艾肯留下的極為珍貴的財富,其中包括詳細介紹和描述Mark I—MarkⅣ的3卷年報,有關大型數字計算機和開關理論的4卷會議錄,以及23卷的各種數學表。此外,艾肯還向海軍艦船局、原子能委員會、空軍、貝爾電話實驗室、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煤氣協會和愛迪生電氣學會等遞交過大量有關的技術報告,總數達到140卷,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和深刻令人嘆為觀止。

艾肯獲得的榮譽與獎勵很多。IEEE除了授予他計算機先驅獎外,還曾授予他John Prize獎和愛迪生獎。富蘭克林學會授予他John Prize獎。海軍授予他「傑出公眾服務獎」(Distinguished Public Service Award),空軍則授予他「特等公民服務勛章」(Decoration for Exceptional Civilian Service)。他的母校威斯康辛大學授予他「傑出專業服務獎」(Testimonial of Eminent Professional Services)。法國和比利時政府也都授予艾肯以該國公民的最高榮譽稱號或獎勵(法國是Chevalier de Legion d』Honneur,比利時是Officer』s Cross of the Order of the Crown)。艾肯是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也是美國研究院NSC在1946年建立的高速計算機委員會的首批成員之一。此外,他還是西班牙和瑞典的國家級學術機構的名譽顧問或外籍院士。

艾肯於1961年從哈佛大學退休,移居佛羅里達州的Fort Lauderdale,受聘擔任邁阿密大學信息技術教授,幫助該校制定了計算機科學的教學大綱並設計了它的計算中心,同時還創建了他自己的公司,叫做 "Aiken Instries」,主要從事技術咨詢。1973年3月14日,也就是剛度過他的73歲誕辰一個星期,艾肯於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因突發心臟病去世。

大器晚成的霍華德·艾肯教授 編輯本段回目錄
我們回到1939年至1944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年9月希特勒侵佔了波蘭,英、法對德宣戰)。這時在哈佛大學出現了機電式計算機,即Howard Aiken 的Harvard Mark系列計算機。這些計算機,與後來的ENIAC相比,從體系結構的觀點看,還不算現代意義的大型計算機,但它們揭開了計算機時代的序幕。

??1900年3月9日霍華德·艾肯(Howard Hathaway Aiken)誕生在美國新澤西州Newark市的Hoboken鎮。中學畢業後,他進入威斯康星大學讀書。大學畢業後,艾肯1923年至1928年在麥迪森煤氣公司(Madison Gas)工作。1928年至1931年在西屋電氣製造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al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擔任總工程師。1931年至1932年在線材公司(Line Material Company)任職。然後,它在哈佛大學物理系於1937年獲得碩士學位,1939年獲得博士學位,可以說是大器晚成。

Howard Hathaway Aiken工作中
??留校工作後,1939年至1941年擔任講師,1941年至1946年為副教授,1946年晉升為教授。1947年至1961年他一直擔任哈佛計算實驗室的主任。1961年艾肯離開哈佛大學,去邁阿密大學擔任信息技術教授,在那裡工作到1973年。1973年3月14日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逝世。

??深受巴貝奇影響

??當他在哈佛物理系作研究生時,就開始計劃建一個大型計算機器。1936年艾肯就向物理系提過他的建議,系裡並沒有理會對計算機器的需要。系主任桑德斯(Frederick Saunders)教授告訴艾肯,實驗室一位技術員Carmelo Lanza說過有一個類似的計算裝置,就存放在科學中心的閣樓上。這引起艾肯的極大興趣。Lanza帶他去看了機器,原來這是100多年前英國數學家和哲學家巴貝奇(Charles Babbage,1791-1871)未完成的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的一些黃銅齒輪部件。艾肯立刻意識到他與巴貝奇腦海里有相同的構想。巴貝奇由於沒有錢、沒有材料而使夢想未能實現,而艾肯相信他會幸運得多,他將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後來,巴貝奇的孫子把這些黃銅部件和一堆祖父的書籍送給了艾肯,這些寶貝在艾肯的辦公室里占據了相當一塊地方。對來訪者,艾肯總是指著巴貝奇的書說:「這就是我的全部計算機教育,我正是從這些書里獲益良多。」

??關於計算機的建議

Harvard Mark I
??艾肯當時研究的是真空管中空間電荷的傳導理論(theory of space-charge conction in vacuum tubes),他的研究工作需要對微分方程求解,這些方程沒有精確解,只能用數值方法求近似解。他需要的計算工作量是當時台式計算器根本無法滿足的,大量數據用手工輸入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他的選擇失敗後,他決定使用穿孔卡裝置來輸入數據。1937年他又寫了一個關於龐大的計算機器的建議。他寫到:「為了節省在算術計算上的時間和精力,避免人們發生錯誤的傾向,這種期望就同演算法科學本身那樣是完全可能的」,當時計算機還被認為是「懶漢的思想」而遭到嘲笑。

??他在建議報告中描述了對這個機器的看法,特別是用於科學研究的專門設計,使之與普通穿孔卡機器有明顯的不同。他列舉了四條要點:

??第一,一般機器只能處理正數,而科學機器必須能同樣處理負數;第二、科學機器必須能處理諸如對數、正弦、餘弦、以及大量別的函數;第三、計算機應該對科學家非常有用,它一旦投入運行,就能頻繁地處理大量的數值數據,直到計算完成而無須人為的干涉;第四、這種機器能計算行而不是列,這能更好地保持數學事件的順序。

??IBM慷慨贊助

??物理系的領導終於同意給艾肯所需要的房間,但他必須首先建造這個機器。艾肯把他的第一份建議報告送給門羅計算機器公司(the Monroe Calculating Machine Co.),結果很快被退了回來,不過門羅公司也告訴他可以試試IBM公司。

Mark 3 上時代封面
??這又促使霍華德·艾肯與IBM公司接觸。結果IBM的總裁沃森(Thomas J. Watson,Sr.,1874-1956)頗有遠見卓識,對此一拍即合,立即斥資20萬美元贊助,支持建造艾肯夢想的機器,在當時這真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

??由於老沃森的深謀遠慮,使IBM 公司在同類電氣電子公司中率先進入計算機領域,這個戰略性的決策為IBM公司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於是簽約允許艾肯與IBM三位工程師合作,在位於Endicott的IBM實驗室建造計算機。該機器從1937年開始建造,直到1943年底結束。工程師坎貝爾(Robert V. D. Campbell)監督了最後的機器組裝工作。完成的機器有8 英尺高、51英尺長、2英尺寬。該機器重35噸,由76萬個零件組成,包括2200個計數齒輪、3300個繼電器和530英里長的導線。當時它稱為IBM ASCC 計算機(Automatic Sequence Controlled Calculator),能完成五種運算:加、減、乘、除、以及引用先前的結果。

??Mark計算機在哈佛落戶

??如上所述,艾肯的思想深受巴貝奇著作的影響,他把建造ASCC的項目看作是完成巴貝奇曾經設計但並未成功的事業。的確,ASCC與巴貝奇的分析機有許多共同之處。雖然它曾經被尊稱為第一台數字計算機,但它的體系結構卻與現代計算機有明顯的區別。ASCC是用電力驅動的,但它的主要部件仍然是機電式的,即開關元件是通過電磁力而動作的繼電器。它是由許多計算器組成的,每個計算器都在自己的控制單元引導下處理著同樣的問題。即它有72個存儲寄存器和處理單元來完成乘法與除法運算。機器內部既不能存儲指令,又不能存儲數據。ASCC由穿孔紙帶上的指令序列來控制。穿孔卡則用來輸入數據,而機器的輸出則用穿孔卡、或者用電傳打字機。該機器的字長是23位,它加、減這樣的兩個數用3/10秒,相乘用4秒,相除用10秒。

??ASCC計算機於1943年製造完成後,由IBM公司贈送給哈佛大學,並改名為Harvard Mark I計算機,隨後就把它搬到哈佛大學。1944年8月14日哈佛大學正式啟用這台計算機,它一直運行了14年之久。該機器最早計算的是物理學和天文學問題,例如電磁場分布,長焦距鏡頭的積分計算。後來的計算則與雷達以及新墨西哥州Los Alamos實驗室關於原子彈爆炸的方程式有關。總之,這台機器為軍方的計算項目做了許多工作,特別是為美國海軍的射擊與彈道進行了大量的計算。

當年機器
??編程與應用

??格瑞斯·霍普(Grace Hopper,1906-1992)從1944年開始與艾肯在Mark計算機上一道工作,她側重在軟體開發方面。

??要使機器工作,工作人員必須編寫程序把問題轉換成計算機能讀的代碼。然後這些代碼再轉換成穿孔紙帶上的孔,用來表示簡單的指令。紙帶插入讀孔機後,一系列的檢測器能覺察到孔的存在,於是就能關閉相應的繼電器。這些繼電器開關把信息傳給機器的其他部件,其中的寄存器就存儲著數據。基於這些數據進行有關的演算,最後的結果則由自動打字機列印出來。

??最常使用的指令集合可以存儲起來以備今後使用,反復調用它們就可以節省時間。格瑞斯•霍普後來發明了編程語言COBOL,率先使用了這些子程序,現在的程序員把它們稱為庫函數。她還在這個實驗室里發現了在繼電器里壓碎的飛蛾,並把它稱為計算機的「bug」,後來人們就把軟體中的錯誤也稱為「bug」,把排除軟體中的錯誤稱為「debug」。

??艾肯教授的研究生、1954年畢業的Anthony Oettinger博士曾描述過機器的工作情況。他說:「當機器運行時,整個物理大樓的地下室會發出轟鳴的雜訊。有人說它像咔嚓作響、韻律單調的樂隊,有人說它像滿屋子的女人在編織機上織毛衣」。這個龐然大物每天工作24小時,無論何時它一停機,就會響起鈴聲,警告值班人員按下按鈕或者轉動旋鈕使計算機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通常艾肯會從附近的辦公室跑出來,看看該如何處理出現的問題。

??繼續建造計算機

??艾肯機器的速度比今天最慢的計算器還要慢,但在1944年它卻是難以置信的快。當時紐約時報的文章說:「根據數學家的口述,過去用普通辦公室的大量計算器、眾多人員和漫長時間所無法解決的方程式,現在用幾個鍾頭就能解決。」

??1945年艾肯開始為海軍的軍火署建造Mark II,用於達爾格林試驗場(the Dahlgreen Proving Ground)的計算工作。1947年完成了Harvard Mark II,它是完全電子式的計算機。

??1950年他完成了Mark III計算機,並稱為艾肯達爾格林電子計算機(the Aiken Dahlgreen Electronic Computer,簡稱ADEC)。1952年艾肯又為美國空軍完成了Mark IV計算機。

Mark I
??他不僅為建造計算機而工作,還把磁芯、磁鼓運用到計算機上。在哈佛計算實驗室他還發表了關於數學語言學、語言自動翻譯、電子學和開關理論的著作,還作過該實驗室編年史的編撰工作。此外,艾肯在哈佛大學還締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學位項目,即今天我們稱謂的計算機科學學位。他還幫助邁阿密大學創建了類似的項目。在紐約他甚至還建立過一個Howard Aiken Instries Inc.的咨詢公司。

??遺憾與榮譽

??艾肯非常熱衷於計算機,但是他像當時的許多人那樣沒有預期到計算機將會引發的驚人變化。例如他在1947年曾經預言,只要有六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就可以滿足全美國對計算的需要。今天你可能認為這太幼稚可笑了,但是這卻准確地反映了在那個時代人們對計算機的一般理解。在那時,計算機典型地用於政府、大公司、研究機構、教育單位的科學計算與數據處理,人們普遍相信計算機只能由專家來編程和使用。

??1964年艾肯接受了Harry M.Goode Memorial Award,這是由美國計算機學會提供的一枚獎章和2,000美元的獎金。以表彰他為開發領先的第一台大型通用自動數字計算機做出的獨創性的貢獻。這只是艾肯的許多榮譽之一,他的先驅性的工作得到許多國家的贊賞,除美國外,還有法國、荷蘭、比利時和德國授予他的各種榮譽。格瑞斯•霍普也獲得過許多榮譽稱號,國防部還授予她海軍少將軍銜。

??60年過去了。現在Mark I的部分設備擺放在哈佛大學科學中心的大廳里,另一部分存放在美國歷史的史密森尼博物館(Smithsonian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最後還有一部分則放在IBM公司的歷史展覽中。人們永遠懷念這位為迎接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做出重大貢獻的計算機先驅艾肯教授。

參考文獻編輯本段回目錄

❸ 4大發明都什麼

上古:世界的四大復發明是:犁、船帆、輪制子、灌溉農業。別看這四個東西不起眼,它們在古代的當時代表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現代:世界的十大發明是:
第一名:萊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 發明:計算器
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國) 發明:無線電
第三名:亞歷山德羅·伏特(義大利) 發明:電池
第四名:亞歷山大·貝爾(英國) 發明:電話
第五名:艾薩克·牛頓(英國) 發明:微積分
第六名:霍華德·休斯(美國) 發明:改進飛機設計
第七名: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 發明:雙焦距眼鏡
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國) 發明:改進型蒸汽機
第九名:約翰內斯·古騰堡(德國) 發明:現代印刷術
第十名:托馬斯·愛迪生(美國) 發明:燈泡

❹ 世界的八大發明是什麼

1、防彈床 你需要保護自己不受生化恐怖的襲擊嗎?還有自然災害?綁架者和狗仔隊?又或許,你就只是想一個更安全的防彈床上睡覺?如果你上述任何一個答案是肯定 的,那你就需要這樣一張床。為了不讓你換上幽閉恐懼症,這張價值 16萬美元的像棺材一樣的「安全地帶」設施齊全,還配有微波爐,冰箱或娛樂設施。 2、穿孔眼鏡 任何戴過眼鏡的人都知道,眼鏡腿是用來支持眼鏡的,但它卻很煩,要是天氣不好,可能還會引起頭疼。眼鏡腿緊了,才能防止眼鏡掉落,但是緊了戴著又不舒服,得鬆了才行。 不過,這個工具卻很微妙。我們勇敢無畏的發明家發明了一種方法,用穿孔釘戴眼鏡。對了,就是把臉穿透,戴上眼鏡。這時候,穿孔竟然變得很實用。 3、劫機者注射器 我們阻止劫機的行為都是瘋狂的。早在1974年,實際上就有準備來對付劫機者了,那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反恐怖主義的想法,注冊號為美國專 利3481328。它包含在飛機上的每個座位裝配注射針注射器。發明人是這么說的,「該裝置是通過駕駛座墊皮下注射的針頭進行皮下注射,能立即讓乘客安靜 或殺死乘客」。 4、金魚馬桶 金魚死了怎麼辦?把它從馬桶里沖走!這可不是金魚馬桶的設計理念。金魚馬桶在馬桶上配置了水箱,有了多彩的魚和冒泡的珠寶箱,你的馬桶看起來就像是大堡礁的翻版。我們只是覺得這些魚兒很可憐,只能看看廁所里的風景。 5、防颶風的房子 我們都見過暴風雨、龍卷風、颶風摧毀傳統的建築。大自然的切變應力能撕毀看起來堅固的建築,而建造一個防颶風建築的費用非常之高。直到現在,在颶風中倖存下來之後,我們的發明者才發明了這樣的防颶風房子。 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家噴氣式飛機,不錯,它的確是,因為商用飛機能經受住每小時500應力的風速。因此,發明者把飛機上的座椅拆掉,換上了合適的傢具。然 後他把飛機緊緊固定在嵌在地里的旋轉台上。現在,颶風來的時候,這個房子就像風向標一樣,隨風自動旋轉,最大限度地減低了風力帶來的損害。 6、像洗車一樣洗澡 人們需要洗澡。醫院的病人也需要洗澡,為了加快這一進程,我們是不是要像洗車那樣洗澡?被洗者只需要系著帶子,站在或者懸在固定位置上不動就行了,傳送帶會把他們從這里送到那裡。首先濕潤,然後是打肥皂,接下來是沖洗,最後也不需要毛巾,因為可以直接烘乾。 早在1969年的冷戰時期,發達國家就發明了這個,發明人建議這一設施可以裝在房車里,「以解決戰後需要建設大量洗澡設施的問題」。 7、虛構的朋友 發明者說,這個發明是為您的摩托車設計的移動辦公桌,就在前座上,讓您可以從抽屜和文件夾里拿到筆,文件,檔案和食品。但她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什麼不把這個變成安全設施呢! 於是,她增加一個虛構的朋友,一個想起來像警官的充氣人,你可以就把他放在前面。一些犯罪分子看到你的朋友只是個假人的時候,就回來搶你的電話。沒錯, 它看起來就像是真的,但實際上它只能用來和這個虛構的朋友說話。只用了交談,您想像中的朋友。另外,充氣人還有汽車池車道和絕望主婦版的。 8、遙控馬 遙控在我們的生活中大行其道!我們的電視、DVD、CD機都可以遙控,還有遙控吊扇、遙控窗簾,而現在你甚至都可以通過網路來控制你家 燈的開關,設定室內溫度,無論你身處何地。不過,我們的發明者要更先進。早在1981年,他就為那些電視迷提出了一些展望,發明了遙控馬!發明者認為,放 牧一群牛或者賽馬師賽馬都是費時費力的,但有了遙控馬,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坐在一個舒適的椅子上,利用他的操縱桿來遠程式控制制自己信賴的駿馬使用專門的伺 服馬鞍。電動機拉動馬韁繩,給它指引正確方向或是讓它回落,像是導演了一部完整的《奔騰年代》。

❺ 霍華德創造了哪些NBA紀錄

“魔獸”霍華德的名號想必大家都很熟知,自從2004年進入聯賽中就有了統治級別的表現。當初霍華德可是被人們譽為可以和詹姆斯單換的球員,曾被譽為聯盟中第一中鋒。2009年是霍華德最巔峰的階段,可是正印證了那句話既生瑜何生亮。當年科比同樣巔峰,針尖對麥芒,最終霍華德以失敗告終。至此之後霍華德開始了走下坡路,如今雖已經在聯盟中,但卻無法打上主力位置。

霍華德在2012年以及2013年連續兩年中獲得了單場罰球39次的記錄,霍華德分別罰中了21球以及25球,單場罰球如此之高完全體現了霍華德在場上對對方球隊的壓力。犯規可能以為這失分,因此球員會盡少減少犯規。而霍華德能獲得如此高罰球次數,必定是對手故意為之。想必著名的砍鯊戰術大家一定知道,這是為限制奧尼爾所發明的,在如此情況下奧尼爾也只有一次獲得了單場罰球39次的記錄,霍華德有兩次,可見其統治能力有多強

❻ 1898年,英國人霍華德提出了什麼城市規劃理論

田園城市Garden City
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 Howard, 1850-1928)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社會改革家,1898年出版《明日:一條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書,提出了「田園城市」(garden city)的城市建設和社會改革理論,倡議建立一種兼具城市和鄉村優點的田園城市,用城鄉一體的新社會結構形態來取代城鄉分離的的舊社會結構形態。

不僅如此,霍華德還積極的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在英國親自主持建設了萊奇沃思(Letchworth )和韋林(Wewyn)兩座田園城市。

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對當時和以後的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城市規劃和城市理論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有關城市規劃的著作幾乎無一不提及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及其實踐。

❼ 現代的世界十大發明

第一名:萊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計算器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誌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麼樣子。

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無線電

雖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沒有因此得到認可,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還是肯定了他的專利申請,確認是他而不是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

特斯拉也許就是為標新立異而生的。雖然他發明的一種稱做「交流電」的輸電方法應用至今,其實他研究的焦點集中於電的理論應用(遺憾的是許多研究成果 仍停留在繪圖板上)。就是這個總是自己製作實驗設備(比如用來聚集電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線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圍涉及從X射線到地震儀的一系列觀點。

第三名:亞歷山德羅.伏特(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電池

伏特雖然沒有發現電,但是他卻想出了一個可將電攜帶的好點子。要知道「伏特電池」可是現代電池的先驅。

伏特一生職業都在搞電的東西。早期他發明了起電盤(即一次充電單板電容),一年之後致力於封閉室燃氣點火發電實驗,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沼氣(甲 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種氣體。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卻是「伏特電池」,其實就是一堆鋅片和銅片交互排列,再加上兩種金屬片之間為增強導電性而浸了鹽 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這種粗陋的電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屬-化學組合生電的奧秘。

第四名:亞歷山大.貝爾(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電話

最酷的事實: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第五名:艾薩克.牛頓(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微積分

如果你費好大勁總算上完了高等數學課程,那你或許就不會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熱心崇拜者,因為你遇到的難題基本上就是他的錯——是他發明了微積分。

第六名:霍華德.休斯(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飛機設計

霍華德.休斯並沒有發明飛機,他作為「環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寫了些關於航空公司的書籍。如今環球航空公司雖已成歷史,但航空旅遊業多虧有了霍華德.休斯才興旺發達。

第七名: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雙焦距眼鏡

最酷的事實:發明家和「種馬」(愛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往往不會扯到同一個人身上,但本傑明.富蘭克林卻是個例外。他是他那個時代最能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國女人中的好人緣也確實有利於美國事業。

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型蒸汽機

今天我們是不會把蒸汽當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業革命早期,蒸汽卻是大出風頭的時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時間改進蒸汽機,驅動世界向前進步。

第九名:約翰內斯.古騰堡(德國)

最著名的發明:現代印刷術

約翰內斯.古騰堡要把所有的小東西拼湊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機。在你意識到他的印刷術可能會掀起一場信息革命這樣的事實之前,你覺得他的想法似乎有點不那麼偉大。

第十名:托馬斯.愛迪生(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燈泡

再沒有比燈泡更能代表創新的發明了。事實上,愛迪生的發明對世界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以至於被戲稱為所有偉大思想的象徵。

❽ 世界十大發明之一主要是指什麼

第一名:萊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計算器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誌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麼樣子。

達·芬奇堪稱文藝復興開山鼻祖,他能畫(比如傑作《蒙娜麗莎》),能雕塑,也能發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著迷的日記,描繪勾勒了從人體到直升機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最酷的事實:達·芬奇日記長達13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吃驚,你若知道達·芬奇當時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一點概念都沒有時,那簡直就是驚詫了。

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無線電

雖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沒有因此得到認可,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還是肯定了他的專利申請,確認是他而不是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

特斯拉也許就是為標新立異而生的。雖然他發明的一種稱做「交流電」的輸電方法應用至今,其實他研究的焦點集中於電的理論應用(遺憾的是許多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繪圖板上)。就是這個總是自己製作實驗設備(比如用來聚集電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線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圍涉及從X射線到地震儀的一系列觀點。

最酷的事實:特斯拉直到生命快要結束時還在研究一種致命射線。他的觀點聽起來有點象科幻故事,美國聯邦調查局確實也看不出什麼有趣的東西,結果胡佛總統只好下令將特斯拉的科研資料收走並宣布為「絕密」。

第三名:亞歷山德羅·伏特(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電池

伏特雖然沒有發現電,但是他卻想出了一個可將電攜帶的好點子。要知道「伏特電池」可是現代電池的先驅。

伏特一生職業都在搞電的東西。早期他發明了起電盤(即一次充電單板電容),一年之後致力於封閉室燃氣點火發電實驗,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沼氣(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種氣體。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卻是「伏特電池」,其實就是一堆鋅片和銅片交互排列,再加上兩種金屬片之間為增強導電性而浸了鹽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這種粗陋的電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屬-化學組合生電的奧秘。

最酷的事實:1810年,拿破崙授予伏特伯爵稱號,以表彰這位偉大的義大利發明家。但榮譽並未就此打住,1881年,以其名字作為電壓的單位「伏特」。

第四名:亞歷山大·貝爾(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電話

「你能聽到我講話嗎?」

「是的!」

我們能聽到對方講話,多虧了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電話。

現在有那麼多的電話提供商,但正是亞歷山大·貝爾的功勞造就了世界第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電話公司——貝爾電話公司。貝爾並不只是個單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調(實際上他在自己屋裡就搞了原始的空調系統)、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該概念導致生前從未見到的創新發明——電腦)等。

最酷的事實: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第五名:艾薩克·牛頓(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微積分

如果你費好大勁總算上完了高等數學課程,那你或許就不會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熱心崇拜者,因為你遇到的難題基本上就是他的錯——是他發明了微積分。

如果你現在學習物理,無論是談到重力問題(一個蘋果從樹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確是一個有力的例證),還是光線和光學原理,你還得從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研究成果開始。牛頓第一個提出「光是由粒子構成的」,這原理讓他研製出了反射望遠鏡(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頓還在聲、熱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

最酷的事實:人們很容易認為科學家就是一群不問世事的實驗室「耗子」,不過牛頓是個例外:他曾給英格蘭國王當了將近兩年的法官,干著處決假幣偽造者的買賣。他這段法律生涯快結束的時候,手下還有10個待處決的罪犯。

第六名:霍華德·休斯(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飛機設計

霍華德·休斯並沒有發明飛機,他作為「環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寫了些關於航空公司的書籍。如今環球航空公司雖已成歷史,但航空旅遊業多虧有了霍華德·休斯才興旺發達。

他曾經對客機提出了一系列的創新設計。比如他重新設計了「H-1」,使可收放式起落架、連桿和連接件等收進機體內部,從而減小了飛行中的空氣阻力。這種創新改進對二戰時期的一系列戰斗機設計都有影響。

說霍華德·休斯是個怪人那是貶損他。他可是出身於著名發明家之家,其父親老休斯發明的油井鑽頭可讓採油設備採到了以前人們接觸不到的資源。霍華德·休斯晚年低調隱居,在年輕風光之時卻是征服航空界和好萊塢的大人物。無論是開發水陸兩棲飛機,還是幽會好萊塢紅星凱瑟琳·赫本或貝蒂·戴維斯,他總是那樣我行我素。

最酷的事實:1972年,休斯受雇於美國中情局,為中情局的一次行動打掩護。這次代號為「珍妮佛計劃」的行動,目的是打撈在夏威夷海域沉沒的蘇聯潛艇。這次行動的效果有限。1975年,一名強盜搞走了休斯的一些秘密資料,將其與中情局的瓜葛抖了出來。

第七名: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雙焦距眼鏡

我們都知道閱讀是根本,但看卻是讀的先決條件。多虧了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的雙焦距眼鏡,即使視力低於20/20的人也能瀏覽網站的網頁。在寫作《可憐的理查得編年史》,幫美國贏得法國的承認(此舉可是扭轉了美國革命的形勢)和到處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當空兒,富蘭克林還是對科學做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我們許多人或許記得社會研究課程里描繪他在暴風雨中放風箏的畫面。這個實驗讓富蘭克林了解到許多電的知識,也給我們帶來了避雷針。

最酷的事實:發明家和「種馬」(愛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往往不會扯到同一個人身上,但本傑明·富蘭克林卻是個例外。他是他那個時代最能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國女人中的好人緣也確實有利於美國事業。

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型蒸汽機

今天我們是不會把蒸汽當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業革命早期,蒸汽卻是大出風頭的時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時間改進蒸汽機,驅動世界向前進步。

瓦特雖沒有發明蒸汽機,但卻能讓蒸汽機為人工作。事實上,正是瓦特的創新改進使世界發生了從農業為主到工業為主的重大轉變。除對動力和機器做出如此大貢獻外,瓦特還發明了旋轉機和一種可自動調整機器轉速的被稱作「飛球」的裝置。

最酷的事實:功率的單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最偉大工程師。

第九名:約翰內斯·古騰堡(德國)

最著名的發明:現代印刷術

約翰內斯·古騰堡要把所有的小東西拼湊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機。在你意識到他的印刷術可能會掀起一場信息革命這樣的事實之前,你覺得他的想法似乎有點不那麼偉大。

我們誰也不知道《聖經》出自何人之手,但知道其出版發行者的名字:古騰堡。沒錯,此前中國人活字印刷已用了幾百年,但古騰堡是第一個將字印成書籍出版,而不是絲帛書。這項創新使范圍更廣的人能夠接觸到知識,從而催生了「啟蒙時代」。古騰堡作為發明家數一數二,但作為一名商人卻是倒霉蛋。他的印刷術改變了世界,但這並沒有讓他發財,而且在一場狀告自己出資人的官司中,他連這項技術的發明權也丟掉了。

最酷的事實:在債務纏身的困境中,古騰堡靠給美因茨大主教「打工」艱難度過晚年,大主教給他提供食宿,以幫他戒掉嗜飲惡習。

第十名:托馬斯·愛迪生(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燈泡

再沒有比燈泡更能代表創新的發明了。事實上,愛迪生的發明對世界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以至於被戲稱為所有偉大思想的象徵。

人們一想到愛迪生很容易把目光聚到燈泡上(他實際改進並使之可行的一個發明設計),其實他真正的意圖是給燈泡通電讓其發光。1882年,愛迪生創建了世界第一個輸電公司,將電送往曼哈頓區的59家消費者。在JP摩根和范德爾比特家族財團的支持下,愛迪生也利用自己的知識給世界提供了早期版本的股票機。

最酷的事實:愛迪生的晚年迷上了一種流行的時尚節食法,即每3小時只喝1品脫牛奶。好在愛迪生沒有將他的知識用在人體生命科學領域。

❾ 歷史哪位科學家發現了什麼發明了什麼

國外的:
萊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計算器

尼古拉·特斯拉(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無線電

亞歷山德羅·伏特(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電池

亞歷山大·貝爾(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電話

艾薩克·牛頓(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微積分

霍華德·休斯(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飛機設計

詹姆斯·瓦特(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型蒸汽機

約翰內斯·古騰堡(德國)
最著名的發明:現代印刷術

托馬斯·愛迪生(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燈泡
還有:
阿基米德
伽利略
愛因斯坦
歐幾里得
哥白尼
法拉第
富蘭克林
達爾文
庫侖
焦耳
道爾頓
培根
麥克斯韋
歐姆
安培
高斯
哈勃
笛卡兒
門捷列夫
卡文迪什
魏格納
亞里士多德
斯蒂芬森
開普勒
維薩里
拉瓦錫
惠更斯
開爾文
赫茲
孟德爾
莫爾斯
萊布尼茲
蓋倫
琴納
羅伯特·戈達德
巴斯德·路易斯
拉普拉斯
阿那克西曼德
希波克拉底
馮·諾伊曼
德謨克利特
玻意耳
帕斯卡
麥哲倫
泰勒斯
哈維
林奈
舍勒
李比希
紐科門
韋達

中國的:
張衡發明地動儀
馬鈞發明翻車
杜詩發明水排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蔡倫改進造紙術
黃道婆發明紡紗
沈括發明的太多了,就不具體說了
嫘祖發明了養蠶
華佗發明麻沸散(一種麻醉濟)、外科手術、五禽戲
諸葛亮發明了獨輪車、孔明燈
最重要的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

閱讀全文

與霍華德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