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愛迪生發明了炮彈嗎
愛迪生沒有發明任何種類的炮彈。
Ⅱ 愛迪生發明東西的故事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的故事: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麼,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
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製成之後,愛迪生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愛迪生人物簡介: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Ⅲ 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五十字
人物故事:1859年,愛迪生為了有足夠的錢購買化學葯品和實驗設備,他開始找工作賺錢,經過一番努力他找到了在火車上售報的工作,每天輾轉於休倫港和底特律之間,他一邊賣報還一邊捎帶著水果、蔬菜生意,但只要一有空他就會去圖書館看書。
人物影響: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
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愛迪生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9名。
(3)愛迪生發明炮彈的故事擴展閱讀
愛迪生的晚年生活:
1929年10月21日,是電燈發明50周年,人們為愛迪生舉行了慶祝會,德國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法國的瑪麗·居里等科學家紛紛前來祝賀,不幸的是,在這次慶祝會上,當愛迪生發言的時候,由於過分激動,突然昏厥過去,從此他的身體每況愈下。
1931年8月1日,愛迪生身感不適,經醫生診斷,他同時患有慢性腎炎、尿毒症、糖尿病。1931年10月18日凌晨3點24分,在美國新澤西西奧蘭治的家中,愛迪生在睡夢中安詳離世,享年84歲。為了紀念愛迪生,美國政府曾下令全國停電1分鍾。
Ⅳ 愛迪生堅持就是勝利的故事
愛迪生在1877年開始了改革弧光燈的試驗,提出了要搞分電流,變弧光燈為白光燈。這項試驗要達到滿意的程度。必須找到一種能燃燒到白熱的物質做燈絲。
這種燈絲要經住熱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時以上的燃燒。同時用法要簡單,能經受日常使用的擊碰,價格要低廉,還要使一個燈的明和滅不影響另外任何一個燈的明和滅。
保持每個燈的相對獨立性為了選擇這種做燈。這在當時是極大膽的設想,需要下極大的功夫去探索,去試驗。 絲用的物質,愛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質做試驗。
失敗後又以金屬鉑與銥高熔點合金做燈絲試驗,還做過上質礦石和礦苗共一千六百種不同的試驗,結果都失敗了。但這時他和他的助手們已取得了很大進展。
已知道白熱燈絲必須密封在一個高度真空玻璃球內,而不易熔掉的道理。這樣,他的試驗又回到炭質燈絲上來了。他晝夜不息地用到了1880年的上半年,愛迪生的白熱燈試驗仍無結果。
有一天,他把試驗室里的一把芭蕉扇邊上縛著一條竹絲撕成細絲,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僅植物類的炭化試驗就達六千多種。他的試驗筆記簿多達二百多本,共計四萬余頁。
先後經過三年的時間。他每天工作十八、九個小時。每天清早三、四點的時候,他才頭枕兩、三本書,躺在實驗用的桌子下面睡覺。有時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時。
到了1880年的上半年,愛迪生的白熱燈試驗仍無結果,就連他的助手也灰心了。有一天,他把試驗室里的一把芭蕉扇邊上縛著一條竹絲撕成細絲,經炭化後做成一根燈絲。
結果這一次比以前做的種種試驗都優異,這便是愛迪生最早發明的白熱電燈——竹絲電燈。這種竹絲電燈繼續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發明用鎢做燈絲後才代替它。
愛迪生在這以後開始研製的鹼性蓄電池,困難很大,他的鑽研精神,更是十分驚人。這種蓄電池是用來供給原動力的。他和一個精選的助手苦心孤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時間。
經歷了許許多多的艱辛與失敗,一會兒他以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會兒又知道錯了。但愛迪生從來沒有動搖過,而再重新開始。大約經過五萬次的試驗,寫成試驗筆記一百五十多本,方才達到目的。
(4)愛迪生發明炮彈的故事擴展閱讀:
愛迪生的其他故事:
1、愛迪生孵小雞
愛迪生小時候,老愛問這問那,「這是什麼呀?」「那是為什麼呀?」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愛迪生五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看見家裡的母雞,老待在窩里不出來。
就哦噓哦噓地叫著去趕它,可是母雞歪著腦袋,眨了眨眼睛,一動也不動。這是怎麼回事呀 ?愛迪生把母雞抱起來一看,喲,窩里一攤蛋,數一數,有十幾個呢。
奇怪,母雞今天下了那麼蛋嗎?他連蹦帶跳,跑去問媽媽。「媽媽,媽媽,母雞今天下了十幾個蛋,這是怎麼回事呀?」「母雞不是在下蛋,是怕蛋著驚。」
媽媽把愛迪生摟在懷里說,「媽媽抱著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嗎?」愛迪生更覺得奇怪了,瞪著眼睛問:「媽媽,蛋也跟咱們人一樣,會著涼嗎?」
媽媽笑起來了,告訴愛迪生,母雞是在孵蛋哩。母雞用自己的身子蓋在慢上,蛋就暖和了,蛋裡面就會長出小雞來,長出小嘴,長出小腳,長羽毛,後來,小雞長大了,篤篤篤。
啄破了蛋殼,嘰嘰嘰,就從蛋殼里鑽出來了。愛迪生聽了媽媽的話,就跑開了,愛迪生上哪兒去了?過了一個鍾頭,又過了一個鍾頭,媽媽沒看見愛迪生,心裡多著急啊。
東找西找,啊,原來愛迪生跑到鄰居家裡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個窩,裡面放了許多蛋,他學著母雞的樣子,正蹲在雞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雞蹲在雞蛋上面,會孵出小雞來。
我蹲蛋上面,也准能孵出小雞來。媽媽看見愛迪生這股傻勁,真覺得好笑,把愛迪生拉了起來,說:「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雞來的。」
愛迪生嘟著嘴巴說:「媽媽,母雞能孵出小雞來,我為什麼孵不出來呢?」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愛迪生蹲在雞蛋上面,能孵出小雞來嗎?
2、愛迪生的時間觀念
「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已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
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把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愛迪生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
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助手的臉紅了。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Ⅳ 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的故事:
1、攆出學校:
1855年,他開始上學,那所學校只有一個班級,校長和老師都是恩格爾先生。因為愛迪生有刨根問底的天性,在上課時經常經常問老師問題一些另類的問題,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被老師以「低能兒」的名義攆出學校。
2、亦師亦母:
因為母親南希當時是一家女子學校的教師,是一個富有教育經驗的人,她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兒」,因此南希自己教授愛迪生。據南希平日留心地觀察,愛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兒」,而且時常顯出才華。
南希經常讓愛迪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有一次講到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時,南希讓愛迪生到自己家旁邊的高塔上嘗試,愛迪生拿了兩個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並同時從高塔上拋下,結果兩球同時落地,愛迪生覺得很神奇並興奮地告訴母親實驗結果,這次實驗也銘刻在愛迪生腦海里。
3、閱讀書籍:
由於母親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愛迪生認識到書的重要性。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並過目不忘。
愛迪生在母親的指導下閱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如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大衛·休謨的《英國史》,他還讀過托馬斯·潘恩的一些著作,愛迪生被書中洋溢的真知灼見所吸引,並一直影響他的一生。
4、研究化學:
1857年,愛迪生開始對化學產生了興趣,他在自己家中的地窖按照教科書做實驗,並且經常搞得事故頻繁。
1859年,愛迪生為了有足夠的錢購買化學葯品和實驗設備,他開始找工作賺錢,經過一番努力他找到了在火車上售報的工作,每天輾轉於休倫港和底特律之間,他一邊賣報還一邊捎帶著水果、蔬菜生意,但只要一有空他就會去圖書館看書。
1861年,愛迪生用賣報掙來的錢買了一架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主編的周刊《先驅報》,創刊號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既是社長、記者、發行人,同時也是印刷工人和報童。在愛迪生工作的火車上有一間休息室由於空氣不流通,所以沒人去那休息成了空房間。
因為愛迪生天天都在火車上奔波,每天很晚才回家,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愛迪生認為如果把那間休息室改為實驗室的話,在返回休倫港的途中,就可以做實驗了,在徵得列車長的同意後,那間無人的休息室便成為了愛迪生的實驗室。
雖然做實驗方便了很多,但意外也時常發生,有一次他的實驗室中的化學物品突然著火,造成了損失,列車長一氣之下把他的實驗器材被扔出車外。
5、第一項專利:
1868年底,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波士頓,同年他獲得了第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一台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也就是「投票計數器」。
愛迪生認為這台裝置會加快國會的工作並且會受到歡迎,但是一位國會議員告訴他有的時候慢慢地投票也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因此愛迪生決定再也不創造人們不需要的發明。
Ⅵ 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
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電學家、發明家。他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邁蘭,由於家庭貧困,一生只在學校讀過三個月書。但他從小熱愛科學,自己刻苦鑽研,醉心於發明,正式登記的發明達1328種,被稱為世界發明大王。
他的發明創造不僅靠聰明才智,而且靠艱辛的科學實踐。他發明電燈時,光收集資料,就用了200本筆記本;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先後用過銅絲、白金絲等一千六百多種材料,還用過頭發和各種不同的竹絲,最後選中了日本的一種竹絲,經過燃燒炭化後,成為最初的燈絲。正如他自己所說:「發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Ⅶ 愛迪生為發明而受傷的故事
在火車上做實驗吧!後來被列車長給打了,打耳聾了!好像是這么一回事!很小的時候課本里有,但是很多念了!有點記不清了!你可以去找一下!
Ⅷ 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還發明了什麼100字
愛迪生是一位偉大的電學家、發明家.他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邁蘭,自幼就在父親的版木工廠做工,由於家權庭貧困,一生只在學校讀過三個月書.但他從小熱愛科學,自己刻苦鑽研,醉心於發明,正式登記的發明達1328種,被稱為世界發明大王.他的發明創造不僅靠聰明才智,而且靠艱辛的科學實踐.例如他發明電燈時,光收集資料,就用了200本筆記本;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先後用過銅絲、白金絲等一千六百多種材料,還用過頭發和各種不同的竹絲,最後選中了日本的一種竹絲,經過燃燒炭化後,成為最初的燈絲.正如他自己所說:「發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來源於網路作業幫
Ⅸ 愛迪生有哪些發明故事
「世界發明大王」愛迪生的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如我們眾所周知的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等,當然他的一生中也不乏許多小的發現或發明同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比如說「復印機」:起初,愛迪生發明了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如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就發生了——白紙上出現了清楚的字跡。有了這個發現,愛迪生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8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都採用了這種機器。當然,現在我們早已不再使用那樣「陳舊」的設備,但是今天我們能夠使用到如此高科技的復印設備,正是源於愛迪生的一個小小發現;再比如,我們當今廣泛使用於汽車及建築玻璃等方面的的「太陽膜」,也是源於愛迪生在研發電影技術時的一個偶然發現:1888年,愛迪生發明留聲機後,他將注意力轉放到了研發電影上,他說「我正在實驗一種專供眼睛用的器具,就像留聲機是專供耳朵用的器具」,而他的實驗結果就是電影攝影機 (Kinetograph)及電影視鏡(Kinetoscope:通過窺視孔,在電燈光照明下,放大觀看幻燈片的裝置)。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將它們迅速地、連續地放映到幕布上,產生出運動的幻覺,而這些照片的載體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膠片」,這時他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同樣受電燈強光、強熱照射的膠片,顏色越深的膠片就越能阻隔夠吸收電燈所散發出的熱量,於是愛迪生把這個發現隨手記在了自己的工作筆記中——恰恰就是這個偶然的發現,奠定了早期太陽膜的理論基礎。時至今日,我們眼前琳琅滿目的各種太陽膜仍然都在使用與膠片相同的主要原料Pet(聚酯塑料的一種)作為基礎材料,鑒定太陽膜質量優劣的方法也仍然是採用高發熱燈泡照射來比對隔熱率和透光率。無論是採用那一種工藝生產的太陽膜,它的基本的原理都一樣,那就是我們偉大的「世界發明大王」隨手記在筆記本上的那一段話。在愛迪生的一生中,諸如這樣的小故事不勝枚舉,我們不禁感嘆,愛迪生的一生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多麼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