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詞的特點是當詞牌創造出來後詞人只需填詞即可嗎
在我國文學史上,宋詞與唐詩地位相當,從詞體上說,宋詞又有婉約派和豪放派之分。
詞,文體之一。亦作「辭」。產生於唐朝,繁榮於宋朝。唐李白作了《清平調》、《憶秦娥》等詞。
詞又稱「詩余」、「長短句」、「填詞」,詞的特點是當詞牌創造出來後,詞人只需填詞即可,因此詞的曲調、字數、韻律都是一定的。詞按詞調的長短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3種。詞,婉轉流暢,是為歌唱而作。
小令的詞牌名有[漁歌子]、[如夢令]等;中調有[蝶戀花]、[破陣子]等;長調有[滿江紅]、[水調歌頭]等。
婉約派以李清照、秦觀為代表。女詞人李清照的名篇有《如夢令》、《醉花陽》等。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北宋蘇軾的詞豪放英發,如《念奴嬌·大江東去》、《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南宋辛棄疾的詞奮發激越,如《菩薩蠻·書江西造壁》等。並通常以婉約為正宗,以豪放為變體。
在蘇軾以前,宋詞主要是艷詞,是蘇軾對詞做了徹底的修改,使詞離開了花間小徑,進入了廣闊的人生和社會。
[我還想知道]
柳永的詞在宋初很有影響,可以說有井水的地方,就能聽到柳永的詞。
愛國將領岳飛寫的著名的一首詞《滿江紅》,氣勢磅礴,蘊含其中的感情是悲憤激昂。
㈡ 初學者如何進行古詩詞創作
很多中學生在學習了古典詩詞之後,也禁不住手癢癢的,想大顯身手,於是乎,打油詩,順口溜,大白話應運而生,那麼中學生怎樣才能盡快進入創作詩歌的軌道,根據自身的經驗,談一點粗淺的體會: 一,熱愛古典詩詞。
熱愛古典詩詞,這句話挺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些讀了幾首古詩就想創作的人,無論如何使寫不出好作品的,真正的古典詩詞愛好者,他心裡想的是古詩,口裡頌的是古詩,面對大好河山,他滿眼是詩歌,他的身上流淌著古詩的血液,他的愛好,他的情操無不浸染著古詩古韻。
二。以學促寫。
熟悉古典詩歌的寫法,學習時注意分類,比如山水詩,愛國詩,愛情詩,友情詩,征戰詩等,注意收集整理特殊的意象。比如對於意象,要同類使用,柳是表達相思的,而且和戰爭關聯,紅豆也是表達相思的,但不和戰爭關聯,常和愛情友情相連。孤雁,燕子看起來比較相似,但運用起來,孤雁常喻人,表現孤獨寂寞失落之情。而燕子則表達美好的春光,有惜春之情。所以,意象使用也是很有講究的。我們只有多學習,多積累,才可以寫出有豐富內涵的詩歌。
三。創作要厚積薄發。
我們寫文章要厚積薄發,其實寫詩何嘗不是這樣?杜甫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李白的詩詞和他的足跡密不可分,我們青年人一定要多讀古詩詞,熟記名篇名句,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多到勞動者中走走,多去參加豐富多彩的實踐生活,這樣也出的是個才有底蘊,才有靈氣,才接地氣。
四。學習格律。
初學創作最怕的是格律,激情四射,出口成章,自認為自己的詩歌氣勢磅礴或溫婉可愛,可是讓行家一看,不禁搖頭,原因是格律不合。經行家按照格律修改一番,才發現格律原來不僅是要求聲韻,而且是錘煉字詞的過程。但讓自己寫,格律著實難掌握。怎麼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套」。熟記兩首典型的律詩,依照他的平仄修改自己的詩歌,修改到自認為差不多的時候,然後找行家幫助修改,行家才會根據實際情況告訴你一些特殊的情形這樣進步才能更快。對於填詞,同樣的道理,填完之後,拿一首詞牌的典型題目,對應它的平仄比對自己的平仄,試著修改。直至滿意。
學習古詩創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正如賈島的「推敲」,正如杜甫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只有長期的堅持努力,才有點滴的收獲。
㈢ 詞是什麼時候產生的
在我國文學史上,宋詞與唐詩地位相當,從詞體上說,宋詞又有婉約派和豪放派之分。
詞,文體之一。亦作「辭」。產生於唐朝,繁榮於宋朝。唐李白作了《清平調》、《憶秦娥》等詞。
詞又稱「詩余」、「長短句」、「填詞」,詞的特點是當詞牌創造出來後,詞人只需填詞即可,因此詞的曲調、字數、韻律都是一定的。詞按詞調的長短分為小令(五十八字以內)、中調(五十九至九十字)、長調(九十一字以上)三種。詞,婉轉流暢,是為歌唱而作。
小令的詞牌名有[漁歌子]、[如夢令]等;中調有[蝶戀花]、[破陣子]等;長調有[滿江紅]、[水調歌頭]等。
婉約派以李清照、秦觀為代表。女詞人李清照的名篇有《如夢令》、《醉花陽》等。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北宋蘇軾的詞放英發,如《念奴嬌?大江東去》、《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南宋辛棄疾的詞奮發激越,如《菩薩蠻?書江西造壁》等。並通常以婉約為正宗,以豪放為變體。
在蘇軾以前,宋詞主要是艷詞,是蘇軾對詞做了徹底地修改,使詞離開了花間小徑,進入了廣闊的人生和社會。
柳永的詞在宋初很有影響,可以說有井水的地方,就能聽到柳永的詞。
愛國將領岳飛寫的著名的一首詞《滿江紅》,氣勢磅礴,蘊含其中的感情是悲憤激昂。
㈣ 如何創作詩詞
詩詞創作很簡單,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難。以我個人的學習經歷為例,一共有如下要點:
古詩創作:
1:掌握格律。古詩的格律很重要,分為七言、五言(一句話7個字和一句話5個字)以及律詩、決絕(一共8句話和一共4句話,一個逗號為一句)。
2:注意韻腳。古詩創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押韻。雙數句子末尾及開頭第一句必須押韻,押韻及每一句最後一個字的韻母必須相同(這種說法不算太准確,因為有些韻母不完全相同,比如hen和hun也是同一個韻腳,但韻母卻不同。詳細分類請參考網路。)
3:虛實相對。虛對虛,實對實。及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顏色對顏色……諸如此類。不過,這一條不需要太刻意去遵守,如果有比較好的構思,虛實不相對也是可以的。
古詞創作:
1:選擇詞牌。不同的詞牌有不同的格律,寫作之前務必先選擇一個詞牌,如「醉花陰」。
2:按照詞牌的格律填寫。每一句的字數,必須和詞牌相同,韻腳也必須按照詞牌的要求填寫。
3:填寫規律。初學者建議直接選擇一首古人的詞,然後自己分析那一句的韻尾是相同的。如李清照的《醉花陰》上闋只有1、2、5句韻腳相同,韻母都是ou。然後在填寫的過程中,只要按照此法填寫,一般就不會出錯。
以上均為個人經驗,不屬於正規模式。但是個人認為,詩詞之屬條框甚是復雜,如果樓主只是想大概抒發胸臆,並非想深入研究,只要依照我所說的方式去練習即可。
以上均為肉打,如有不正確的地方,請諸位高手多多指教……TAT,樓主如果真的很喜歡詩詞,可以HI我,大家共同討論,相互學習,以求進益~O(∩_∩)O~
㈤ 詩詞創作
白香詞譜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菩薩蠻•閨情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
⊙○⊙●○○▲
寒山一帶傷心碧。
⊙○⊙●○○▲
暝色入高樓,
⊙●⊙○△
有人樓上愁。
⊙○○●△
玉階空佇立,
⊙○○●▲
宿鳥歸飛急。
⊙●⊙○▲
何處是歸程,
⊙●●○△
長亭更短亭。
⊙○⊙●△
二、憶秦娥•思秋 李白
簫聲咽,
○⊙▲
秦娥夢斷秦樓月。
○○⊙●○○▲
秦樓月, (疊三字)
○○▲
年年柳色,
⊙○⊙●
灞陵傷別。
●○○▲
樂游原上清秋節,
⊙○⊙●○○▲
咸陽古道音塵絕。
⊙○⊙●○○▲
音塵絕, (疊三字)
○○▲
西風殘照,
⊙○⊙●
漢家陵闕。
●○○▲
三、調笑令•宮詞 王建
團扇,
○▲
團扇, (疊句)
○▲
美人並來遮面。
●⊙⊙○○▲
玉顏憔悴三年, (換平韻)
⊙○⊙●○△
誰復商量管弦。
⊙●○○●△
弦管, (上句末二字顛倒,換仄韻)
○▲
弦管, (疊句)
○▲
春草昭陽路斷。
⊙●⊙○⊙▲
四、長相思•別情 白居易
汴水流,
●⊙△
泗水流,
●⊙△
流到瓜州古渡頭,
⊙●○○⊙●△
吳山點點愁。
⊙○⊙●△
思悠悠,
●○△
恨悠悠,
●○△
恨到歸時方始休,
⊙●○○⊙●△
月明人倚樓。
●○○●△
五、更漏子•本意 溫庭筠
柳絲長,
●○○
春雨細,
○●▲
花外漏聲迢遞。
⊙●⊙○⊙▲
驚塞雁,
○●●
起城烏, (換平韻)
●○△
畫屏金鷓鴣。
●○○●△
香霧薄, (換仄韻)
○⊙▲
透重幕,
⊙○▲
惆悵謝家池閣。
⊙●⊙○⊙▲
紅燭背,
○●●
綉簾垂, (換平韻)
●○△
夢君君不知。
●○○●△
六、攤破浣溪沙•秋恨 李景 (南唐中主)
菡萏香銷翠葉殘,
⊙●○○●●△
西風愁起綠波間。
⊙○⊙●●○△
還與韶光共憔悴,
⊙●⊙○○●●
不堪看。
●○△
細雨夢回雞塞遠,
⊙●⊙○○●●
小樓吹徹玉笙寒。
⊙○⊙●●○△
多少淚珠何限恨,
⊙●⊙○○●●
倚闌干。
●○△
七、憶江南•懷舊 李煜 (南唐後主)
多少恨,
○⊙●
昨夜夢魂中。
⊙●●○△
還似舊時游上苑,
⊙●⊙○○●●
車如流水馬如龍,
⊙○⊙●●○△
花月正春風。
⊙●●○△
八、搗練子•秋閨 李煜 (南唐後主)
深院靜,
○●●
小庭空,
●○△
斷續寒砧斷續風。
⊙●○○⊙●△
無奈夜長人不寐,
⊙●⊙○○●●
數聲和月到簾櫳。
●○⊙●●○△
九、相見歡•秋閨 李煜 (南唐後主)
無言獨上西樓,
⊙○⊙●○△
月如鉤,
●○△
寂寞梧桐、
⊙●⊙○
深院鎖清秋。
○●●○△
剪不斷, (換仄韻)
●⊙▲
理還亂,
⊙○▲
是離愁。 (換前平韻)
●○△
別是一番、
⊙●⊙○
滋味在心頭。
○●●○△
十、浪淘沙•懷舊 李煜 (南唐後主)
簾外雨潺潺,
⊙●●○△
春意闌珊。
⊙●○△
羅衾不耐五更寒。
⊙○⊙●●○△
夢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貪歡。
⊙●○△
獨自莫憑欄,
⊙●●○△
無限江山。
⊙●○△
別時容易見時難。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間。
⊙●○△
十一、虞美人•感舊 李煜 (南唐後主)
春花秋月何時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樓昨夜又東風, (換平韻)
⊙○⊙●●○△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欄玉砌應猶在, (換仄韻)
⊙○⊙●○○▲
只是朱顏改。
⊙●○○▲
問君能有幾多愁? (換平韻)
⊙○⊙●●○△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十二、一斛珠•香口 李煜 (南唐後主)
晚妝初過,
⊙○⊙▲
沉檀輕注些兒個。
⊙○⊙●○○▲
向人微露丁香顆,
⊙○⊙●○○▲
一曲清歌,
⊙●○○
暫引櫻桃破。
⊙●○○▲
羅袖□殘殷色可,
⊙●⊙○○●▲
杯深旋被香醪□。
⊙○⊙●○○▲
綉床斜憑嬌無那,
⊙○⊙●○○▲
爛嚼紅絨,
⊙●○○
笑向檀郎唾。
⊙●○○▲
十三、謁金門•春閨 馮延巳
風乍起,
○⊙▲
吹皺一池春水。
⊙●⊙○○▲
閑引鴛鴦芳徑里,
⊙●⊙○○●▲
手□紅杏蕊。
⊙○○●▲
斗鴨闌干獨倚,
⊙●⊙○⊙▲
碧玉搔頭斜墜。
⊙●⊙○○▲
終日望君君不至,
⊙●⊙○○●▲
舉頭聞鵲喜。
⊙○○●▲
十四、踏莎行•春暮 寇準
春色將闌,
⊙●○○
鶯聲漸老,
⊙○●▲
紅英落盡青梅小。
⊙○⊙●○○▲
畫堂人靜雨蒙蒙,
⊙○⊙●●○○
屏山半掩余香裊。
⊙○⊙●○○▲
密約沉沉,
⊙●○○
離情杳杳,
⊙○●▲
菱花塵滿慵將照。
⊙○⊙●○○▲
倚樓無語欲銷魂,
⊙○⊙●●○○
長空黯淡連芳草。
⊙○⊙●○○▲
十五、賀聖朝•留別 葉清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
⊙○⊙●○○▲
莫匆匆歸去。
●○○○▲
三分春色二分愁,
⊙○⊙●●○○
更一分風雨。
●⊙○○▲
花開花謝,
⊙○⊙●
都來幾許。
⊙○⊙▲
且高歌休訴。
●○○○●
不知來歲牡丹時,
⊙○⊙●●○○
再相逢何處。
●⊙○○▲
十六、御街行•離懷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
⊙○⊙●○○▲
夜寂靜、
●●●
寒聲碎。
○○▲
真珠簾卷玉樓空,
⊙○⊙●●○○
天淡銀河垂地。
⊙●⊙○○▲
年年今夜,
⊙○⊙●
月華如練,
⊙○⊙●
長是人千里。
⊙●○○▲
愁腸已斷無由醉,
⊙○⊙●○○▲
酒未到、
●●●
先成淚。
○○▲
殘燈明滅枕頭欹,
⊙○⊙●●○○
諳盡孤眠滋味。
⊙●⊙○○▲
都來此事,
⊙○⊙●
眉間心上,
⊙○⊙●
無計相迴避。
⊙●○○▲
十七、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
●●⊙○○●▲
衡陽雁去無留意。
⊙○⊙●○○▲
四面邊聲連角起,
⊙●⊙○○●▲
千障里,
○⊙▲
長煙落日孤城閉。
⊙○⊙●○○▲
濁酒一杯家萬里,
●●⊙○○●▲
燕然未勒歸無計。
⊙○⊙●○○▲
羌管悠悠霜滿地,
⊙●⊙○○●▲
人不寐,
○⊙▲
將軍白發征夫淚。
⊙○⊙●○○▲
十八、蘇幕遮•懷舊 范仲淹
碧雲天,
●○○
黃葉地,
○●▲
秋色連波、
⊙●○○
波上寒煙翠。
⊙●○○▲
山映斜陽天接水,
⊙●○○○●▲
芳草無情、
⊙●○○
更在斜陽外。
⊙●○○▲
黯鄉魂,
●○○
追旅思,
○●▲
夜夜除非、
⊙●○○
好夢留人睡。
⊙●○○▲
明月樓高休獨倚,
⊙●○○○●▲
酒入愁腸、
⊙●○○
化作相思淚。
⊙●○○▲
十九、錦纏道•春遊 宋祈
燕子呢喃,
●●○○
景色乍長春晝。
⊙●●○○▲
睹園林、
●○○
萬花如綉,
⊙○○▲
海棠經雨胭脂透。
⊙○⊙●○○▲
柳展宮眉,
⊙●○○
翠拂行人首。
⊙●○○▲
向郊原踏青,
●○○●○
恣歌攜手。
⊙○○▲
醉醺醺、
●○○
尚尋芳酒。
⊙○○▲
問牧童、
●⊙○
遙指孤村道,
⊙●○○⊙
杏花深處,
●○○●
那裡人家有。
⊙●○○▲
二十、離亭燕•懷古 張升
一帶江山如畫,
⊙●⊙○○▲
風物向秋瀟灑。
⊙●⊙○○▲
水浸碧天何處斷,
⊙●⊙○○●●
霽色冷光相射。
●●⊙○○▲
蓼嶼荻花洲,
⊙●●○○
掩映竹籬茅舍。
⊙●⊙○○▲
雲際客帆高掛,
⊙●⊙○○▲
煙外酒旗低亞。
⊙●⊙○○▲
多少六朝興廢事,
⊙●⊙○○●●
盡入漁樵閑話。
●●⊙○○▲
悵望倚層樓,
⊙●●○○
寒日無言西下。
⊙●⊙○○▲
二一、訴衷情•眉意 歐陽修
清晨簾幕卷輕霜,
⊙○⊙●●○△
呵手試梅妝。
⊙●●○△
都緣自有離恨,
⊙○⊙●○⊙
故畫作、
⊙●●
遠山長。
●○△
思往事,
○●●
惜流光,
●○△
易成傷。
●○△
未歌先斂,
●○○●
欲笑還顰,
●●○○
最斷人腸。
⊙●○△
二二、阮郎歸•踏青 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
⊙○⊙●●○△
風和聞馬嘶。
⊙○○●△
清梅如豆柳如眉,
⊙○⊙●●○△
日長蝴蝶飛。
●○○●△
花露重,
○●●
草煙低,
●○○
人家簾幕垂。
⊙○○●△
鞦韆慵困解羅衣,
⊙○⊙●●○△
畫堂雙燕歸。
●○○●△
二三、南歌子•閨情 歐陽修
鳳髻金泥帶,
⊙●○○●
龍紋玉掌梳。
○○●●△
去來窗下笑相扶,
⊙○⊙●●○△
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
弄筆偎人久,
⊙●○○●
描花試手初。
○○●●△
等閑妨了綉功夫,
⊙○⊙●●○△
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
二四、臨江仙•妓席 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
⊙●⊙○○●●
雨聲滴碎荷聲。
⊙○⊙●○△
小樓西角斷虹明。
⊙○⊙●●○△
闌干私倚處,
⊙○○●●
遙見月華生。
⊙●●○△
燕子飛來窺畫棟,
⊙●⊙○○●●
玉鉤垂下簾旌。
⊙○⊙●○△
涼波不動簟紋平。
⊙○⊙●●○△
水晶雙枕畔,
⊙○○●●
猶有墮釵橫。
⊙●●○△
二五、西江月•佳人 司馬光
寶髻鬆鬆挽就,
⊙●⊙○⊙●
鉛華淡淡妝成。
⊙○⊙●○△
紅煙翠霧罩輕盈,
⊙○⊙●●○△
飛絮游絲無定。
⊙●⊙○⊙▲ (葉仄韻)
相見爭如不見,
⊙●⊙○⊙●
有情還似無情。
⊙○⊙●○△ (葉平韻)
笙歌散後酒微醒,
⊙○⊙●●○△
深院月明人靜。
⊙●⊙○⊙▲ (葉仄韻)
二六、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縱目,
○○●▲
正故國晚秋,
●●●⊙○
天氣初肅。
⊙⊙○▲
千里澄江似練,
⊙●○○⊙●
翠峰如簇。
●○○▲
征帆去棹殘陽里,
⊙○⊙●○○●
背西風,
●○○
酒旗斜矗。
⊙○○▲
彩舟雲淡,
●○○○●
星河鷺起,
⊙○⊙●
畫圖難足。
●○○▲
念往昔豪華競逐,
●⊙●○○●▲
嘆門外樓頭,
●⊙●○○
悲恨相續。
⊙⊙○▲
千古憑高對此,
⊙●○○⊙●
漫嗟榮辱。
●○○▲
六朝舊事隨流水,
⊙○⊙●○○●
但寒煙、
●○○
衰草凝綠。
⊙⊙○▲
至今商女,
●○○●
時時猶唱,
⊙○⊙●
後庭遺曲。
●○○▲
二七、天仙子•送春 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
⊙●⊙○○●▲
午醉醒來愁未醒。
⊙●⊙○○●▲
送春春去幾時回,
⊙○⊙●●○○
臨晚鏡,
○⊙▲
傷流景,
○⊙▲
往事後期空記省。
⊙●⊙○○●▲
沙上並禽池上暝,
⊙●⊙○○●▲
雲破月來花弄影。
⊙●⊙○○●▲
重重簾幕密遮燈,
⊙○⊙●●○○
風不定,
○⊙▲
人初靜,
○⊙▲
明日落紅應滿徑。
⊙●⊙○○●▲
二八、晝夜樂•憶別 柳永
洞房記得初相遇,
⊙○⊙●○○▲
便只合、
●⊙⊙
長相聚。
⊙○▲
何期小會幽歡,
○○●●○○
變作別離情緒。
●●⊙○⊙▲
況值闌珊春色暮,
⊙●○○○●▲
對滿目、
●⊙⊙
亂花狂絮。
●○○▲
直恐好風光,
⊙●●○○
盡隨伊歸去。
●○○○▲
一場寂寞憑誰訴,
⊙○⊙●○○▲
算前言、
●⊙⊙
總輕負。
⊙○▲
早知恁地難拼,
⊙○●●○○
悔不當初留住。
⊙●○○⊙▲
其奈風流端正外,
⊙●○○○●●
更別有、
●⊙⊙
系人心處。
●○○▲
一日不思量,
⊙●●○○
也攢眉千度。
●○○○▲
二九、雨淋鈴•秋別 柳永
寒蟬凄切,
○○○▲
對長亭晚,
●○○●
驟雨初歇。
●⊙○▲
都門帳飲無緒,
○○●●○●
方留戀處,
○○●●
蘭舟催發。
○○○▲
執手相看,
●●○○
淚眼竟無語凝噎。
●●●○●○▲
念去去、
●●●
千里煙波,
○●○○
暮靄沉沉楚天闊。
●●○○●○▲
多情自古傷離別,
○○●●○○▲
更那堪、
●○○
冷落清秋節。
●●○○▲
今宵酒醒何處,
○○●●○●
楊柳岸、
○●●
曉風殘月。
●○○▲
此去經年,
●●○○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
便縱有、
●●●
千種風流,
○●○○
更與何人說。
●●○○▲
三十、卜運算元•別意 蘇軾
水是眼波橫,
⊙●●○○
山是眉峰聚。
⊙●○○▲
欲問行人去那邊,
⊙●○○●●○
眉眼盈盈處。
⊙●○○▲
才始送春歸,
⊙●●○○
又送君歸去。
⊙●○○▲
若到江南趕上春,
⊙●○○●●○
千萬和春住。
⊙●○○▲
三一、洞仙歌•夏夜 蘇軾
冰肌玉骨,
⊙○⊙●
自清涼無汗。
●○○⊙▲
水殿風來暗香滿。
⊙●○○●○▲
綉簾開,
●○○
一點明月窺人,
●●⊙●○○
人未寢、
○●●
欹枕釵橫鬢亂。
⊙●⊙○⊙▲
起來攜素手,
⊙○○●●
庭戶無聲,
⊙●○○
時見疏星渡河漢。
⊙●○○●○▲
試問夜如何,
⊙●●○○
夜已三更,
⊙●○○
金波淡,
○⊙●
玉繩低轉。
⊙○⊙▲
但屈指、
●●●
西風幾時來,
○○●○○
又不道流年,
●⊙●○○
暗中偷換。
●○○▲
三二、蝶戀花•春景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
燕子飛時,
⊙●○○
綠水人家繞。
⊙●○○▲
枝上柳綿吹又少,
⊙●⊙○○●▲
天涯何處無芳草。
⊙○⊙●○○▲
牆里鞦韆牆外道,
⊙●⊙○○●▲
牆外行人,
⊙●○○
牆里佳人笑。
⊙●○○▲
笑漸不聞聲漸悄,
⊙●⊙○○●▲
多情卻被無情惱。
⊙○⊙●○○▲
三三、水調歌頭•中秋 蘇軾
明月幾時有,
⊙●●○●
把酒問青天。
⊙●●○△
不知天上宮闕,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風歸去,
⊙●○○⊙●
又恐瓊樓玉宇,
⊙●○○⊙●
高處不勝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間。
⊙●●○△
轉朱閣,
●⊙●
低綺戶,
⊙●●
照無眠。
●○△
不應有恨,
⊙○⊙●
何事偏向別時圓。
○●○●●○△
人有悲歡離合,
⊙●○○⊙●
月有陰晴圓缺,
⊙●○○⊙●
此事古難全。
⊙●●○△
但願人長久,
⊙●⊙○●
千里共嬋娟。
⊙●●○△
三四、清平樂•晚春 黃庭堅
春歸何處,
○○⊙▲
寂寞無行路。
⊙●○○▲
若有人知春去處,
⊙●⊙○○⊙▲
喚取歸來同住。
⊙●⊙○⊙▲
春無蹤跡誰知, (換平韻)
⊙○⊙●○△
除非問取黃鸝。
⊙○⊙●○△
百囀無人能解,
⊙●⊙○⊙●
因風飛過薔薇。
⊙○⊙●○△
三五、畫堂春•本意 黃庭堅
東風吹柳日初長,
⊙○⊙●●○△
雨余芳草斜陽。
⊙○⊙●○△
杏花零落燕泥香,
⊙○⊙●●○△
睡損紅妝。
⊙●○△
寶篆煙銷龍鳳,
⊙●⊙○⊙●
畫屏雲鎖瀟湘。
⊙○⊙●○△
夜寒微透薄羅裳,
⊙○⊙●●○△
無限思量。
⊙●○△
三六、驀山溪•別意 黃庭堅
鴛鴦翡翠,
⊙○⊙●
小小思珍偶。
⊙●○○▲
眉黛斂秋波,
⊙●●○○
盡湖南,
●⊙⊙
山明水秀。
○○⊙▲
娉娉裊裊,
⊙○⊙●
恰近十三餘,
⊙●●○○
春未透,
○⊙▲
花枝瘦,
○⊙▲
正是愁時候。
⊙●○○▲
尋芳載酒,
⊙○⊙●
肯落他人後。
⊙●○○▲
只恐遠歸來,
⊙●●○○
綠成陰,
●⊙⊙
青梅如豆。
○○⊙▲
心期得處,
⊙○⊙●
每自不由人,
⊙●●○○
長亭柳,
○⊙▲
君知否,
○⊙▲
千里猶回首。
⊙●○○▲
三七、憶王孫•春閨 秦觀
萋萋芳草憶王孫,
⊙○⊙●●○△
柳外樓高空斷魂。
⊙●○○⊙●△
杜宇聲聲不忍聞。
⊙●○○⊙●△
欲黃昏,
●○△
雨打梨花深閉門。
⊙●○○⊙●△
三八、如夢令•春景 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
⊙●⊙○⊙▲
燕尾剪波綠皺。
⊙●⊙○⊙▲
指冷玉笙寒,
⊙●●○○
吹徹小梅春透。
⊙●⊙○⊙▲
依舊,
○▲
依舊, (疊句)
○▲
人與綠楊俱瘦。
⊙●⊙○⊙▲
三九、桃源憶故人•冬景 秦觀
玉樓深鎖多情種,
⊙○⊙●○○▲
清夜悠悠誰共。
⊙●⊙○○▲
羞見枕衾鴛鳳,
⊙●⊙○○▲
悶則和衣擁。
⊙●○○▲
無端畫角嚴城動,
⊙○⊙●○○▲
驚破一番新夢。
⊙●⊙○○▲
窗外月華霜重,
⊙●⊙○○▲
聽徹梅花弄。
⊙●○○▲
四十、鵲橋仙•七夕 秦觀
纖雲弄巧,
⊙○⊙●
飛星傳恨,
⊙○⊙●
銀漢迢迢暗度。
⊙●⊙○⊙▲
金風玉露一相逢,
⊙○⊙●●○○
便勝卻、
●⊙●
人間無數。
○○⊙▲
柔情似水,
⊙○⊙●
佳期如夢,
⊙○⊙●
忍顧鵲橋歸路。
⊙●⊙○⊙▲
兩情若是久長時,
⊙○⊙●●○○
又豈在、
●⊙●
朝朝暮暮。
○○⊙▲
四一、河傳•贈妓秦觀
恨眉醉眼,
⊙○⊙▲
甚輕輕覷著、
●○○●▲
神魂迷亂。
⊙○⊙●
常記那回,
⊙●●●○
小曲欄干西畔。
⊙●⊙○○▲
鬢雲松、
●⊙○
羅襪(戔刀)。
○●▲
丁香笑吐嬌無限,
⊙○⊙●○○▲
語軟聲低、
⊙●○○
道我何曾慣。
⊙●○○▲
雲雨未諧,
⊙●●○
早被東風吹散。
⊙●⊙○○▲
瘦殺人、
●⊙○
天不管。
○●▲
四二、滿庭芳•春遊 秦觀
曉色雲開,
⊙●○○
春隨人意,
⊙○⊙●
驟雨才過還晴。
●⊙⊙●⊙△
古台芳榭,
⊙○○●
飛燕蹴紅英。
⊙●●○△
舞困榆錢自落,
⊙●⊙○⊙●
鞦韆外,
○⊙●
綠水橋平。
⊙●○△
東風里、
○○●
朱門映柳,
○○○●
低按小秦箏。
⊙●●○△
多情。
○△
行樂處,
⊙●●
珠鈿翠蓋,
⊙○⊙●
玉轡紅纓。
⊙●○△
漸酒空金□,
●⊙○⊙●
花困蓬瀛。
⊙●○△
豆蔻梢頭舊恨,
⊙●⊙○⊙●
十年夢,
⊙⊙●
屈指堪驚。
⊙●○△
憑欄久,
⊙○●
疏煙淡日,
⊙○⊙●
寂寞下蕪城。
⊙●●○△
四三、清玉案•春暮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
⊙○⊙●○○▲
但目送芳塵去。
●⊙●○○▲
錦瑟年華誰與度,
⊙●⊙○○●▲
月樓花院,
●○○●
綺窗朱戶,
●○○▲
惟有春知處。
⊙●○○▲
碧雲冉冉蘅皋暮,
⊙○⊙●○○▲
彩筆空題斷腸句。
⊙●○○●○▲
試問閑愁知幾許,
⊙●⊙○○●▲
一川煙草,
●○○●
滿城風絮,
●○○▲
梅子黃時雨。
⊙●○○▲
四四、薄倖•春情 賀鑄
淡妝多態,
⊙○○▲
更滴滴、
●⊙●
頻回盼睞。
○○●▲
便認得、
●⊙●
琴心先許,
○○○●
欲綰合歡雙帶。
⊙●⊙○○▲
記畫堂、
●⊙○
風月逢迎,
○●○○
輕顰淺笑嬌無奈。
○○●●○○▲
向睡鴨爐邊,
●●●○○
翔鴛屏里,
⊙○⊙●
羞把香羅暗解。
⊙●○○⊙▲
自過了、
⊙●●
燒燈後,
○○●
都不見、
○●●
踏青挑菜。
●○⊙▲
幾回憑雙燕,
⊙○⊙⊙●
叮嚀深意,
○○⊙●
往來卻恨重簾礙。
⊙○⊙●○○▲
約何時再。
●○○▲
正春濃酒困,
●○○⊙●
人閑晝永無聊賴。
○○●●○○▲
懨懨睡起,
○○●●
猶有花梢日在。
⊙●○○⊙▲
四五、惜分飛•本意毛滂
淚濕欄乾花著露,
⊙●⊙○○●▲
愁到眉峰碧聚。
⊙●○○●▲
此恨平分取,
⊙●○○▲
更無言語空相覷。
⊙○⊙●○○▲
斷雨殘雲無意絮,
⊙●⊙○○⊙▲
寂寞朝朝暮暮。
⊙●○○●▲
今夜山深處,
⊙●○○▲
斷魂分付潮回去。
⊙○⊙●○○▲
四六、河滿子•秋怨 孫洙
悵望浮生急景,
⊙●⊙○⊙●
凄涼寶瑟餘音。
⊙○⊙●○△
楚客多情偏怨別,
⊙●⊙○○●●
碧山遠水登臨。
⊙○⊙●○△
目送連天衰草,
⊙●⊙○⊙●
夜闌幾處疏砧。
⊙○⊙●○△
黃葉無風自落,
⊙●⊙○⊙●
秋雲不雨長陰。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搖搖幽恨難禁。
⊙○⊙●○△
惆悵舊歡如夢,
⊙●⊙○⊙●
覺來無處追尋。
⊙○⊙●○△
四七、燭影搖紅•惜春 王詵
香臉輕勻,
⊙●○○
黛眉巧畫宮妝淺。
⊙○⊙●○○▲
風流天付與精神,
⊙○⊙●●○○
全在嬌波轉。
⊙●○○▲
早是縈心可慣,
⊙●⊙○⊙▲
更那堪、
●○○
頻頻顧盼。
○○●▲
幾回得見,
⊙○⊙●
見了還休,
⊙●○○
爭如不見。
○○○▲
燭影搖紅,
⊙●○○
夜闌飲散春宵短。
⊙○⊙●○○▲
當時誰解唱陽關,
⊙○⊙●●○○
離恨天涯遠。
⊙●○○▲
無奈雲收雨散,
⊙●⊙○⊙▲
憑欄干、
●○○
東風淚眼。
○○●▲
海棠開後,
⊙○⊙●
燕子來時,
⊙●○○
黃昏庭院。
○○○▲
四八、減字木蘭花•春情 王安國
畫橋流水,
⊙○⊙▲
雨濕落紅飛不起。
⊙●⊙○○●▲
月破黃昏,
⊙●○△ (換平韻)
簾里余香馬上聞。
⊙●○○⊙●△
徘徊不語,
⊙○⊙▲ (換仄韻)
今夜夢魂何處去。
⊙●⊙○○●▲
不似垂楊,
⊙●○△ (換平韻)
猶解飛花入洞房。
⊙●○○⊙●△
四九、千秋歲•夏景 謝逸
楝花飄砌。
⊙○⊙▲
蔌蔌清香細。
⊙●○○▲
梅雨過,
⊙●●
蘋風起。
○○▲
情隨湘水遠,
⊙○○●●
夢繞吳峰翠。
⊙●○○▲
琴書倦,
○⊙●
鷓鴣喚起南窗睡。
⊙○⊙●○○▲
密意無人寄。
⊙●○○▲
幽恨憑誰洗。
⊙●○○▲
修竹畔,
⊙●●
疏簾里。
○○▲
歌余塵拂扇,
⊙○○●●
舞罷風掀袂。
⊙●○○▲
人散後,
○⊙●
一鉤新月天如水。
⊙○⊙●○○▲
五十、瑣窗寒•寒食 周邦彥
暗柳啼鴉,
●●○○
單衣佇立,
○○●●
小簾朱戶。
●○○▲
桐花半畝,
○○●●
靜鎖一庭愁雨。
●●●⊙○○▲
灑空階、
●○○
更闌未休,
○⊙●⊙
故人翦燭西窗語。
⊙○⊙●○○▲
似楚江暝宿,
●⊙○⊙●
風燈零亂,
○○⊙●
少年羈旅。
●○○▲
遲暮。
○▲
嬉遊處。
○○▲
正店舍無煙,
●●●○○
禁城百五。
●○⊙▲
旗亭喚酒,
○○●●
付與高陽儔侶。
●●⊙○○▲
想東園、
●○○
桃李自春,
⊙●●⊙○
小唇秀靨今在否。
⊙○●●○●▲
到歸時、
●○○
定有殘英,
⊙●○○
待客攜樽俎。
●●○○▲
五一、解語花•元宵 周邦彥
風銷焰蠟,
○○●●
露□烘爐,
●●○○
花市光相射。
○●○○▲
桂華流瓦。
●○○▲
纖雲散,
○○●
耿耿素娥欲下。
⊙●⊙○⊙▲
衣裳淡雅。
○○⊙▲
看楚女、
⊙●●
纖腰一把。
⊙○⊙▲
簫鼓喧,
⊙●○
人影參差,
⊙●○○
滿路飄香麝。
⊙●○○▲
因念帝城放夜,
⊙●⊙○●▲
望千門如晝,
●○○○●
嬉笑遊冶。
○●○▲
鈿車羅帕。
⊙○○▲
相逢處、
○○●
自有暗塵隨馬。
⊙●●○○▲
年光是也。
○○●▲
惟只見、
⊙●●
舊情衰謝。
⊙○⊙▲
清漏移,
⊙●○
飛蓋歸來,
⊙●○○
任舞休歌罷。
●●○○▲
五二、過秦樓•秋夜 周邦彥
水浴清蟾,
●●○○
葉喧涼吹,
⊙○○●
巷陌馬聲初斷。
●●●○○▲
閑依露井,
○○●●
笑撲流螢,
⊙●○○
惹破畫羅輕扇。
●●●○○▲
人靜夜久憑欄,
○●●●○○
愁不歸眠,
○●○○
立殘更箭。
⊙○○▲
嘆年華一瞬,
●○○●●
人今千里,
○○○●
夢沉書遠。
●○○●
空見說、
○●●
鬢怯瓊梳,
●●○○
容銷金鏡,
⊙○○●
漸懶趁時勻染。
●●●○○▲
梅風地溽,
○○●●
虹雨苔滋,
⊙●○○
一架舞紅都變。
●●●○○▲
誰信無聊,
○●○○
為伊才減江淹,
●○○●○○
情傷荀倩。
⊙○○▲
但明河影下,
●○○●●
還看疏星幾點。
⊙●○○●▲
五三、昭君怨•春怨 萬俟雅言
春到南樓雪盡,
⊙●⊙○⊙▲
驚動燈期花信。
⊙●⊙○⊙▲
小雨一番寒,
⊙●●○△ (換平韻)
倚欄干。
⊙○△
莫把欄干頻倚,
⊙●⊙○⊙▲ (換仄韻)
一望幾重煙水。
⊙●⊙○⊙▲
何處是京華,
⊙●●○△ (換平韻)
暮雲遮。
⊙○△
五四、感皇恩•入京 趙企
騎馬踏紅塵,
⊙●●○○
長安重到。
⊙○○▲
人面依然似花好。
⊙●○○●○▲
舊歡才展,
⊙○○●
又被新愁分了。
⊙●⊙○○▲
未成雲雨夢,
⊙○○●●
巫山曉。
○○▲
千里斷腸,
⊙●●○
關山古道。
⊙○⊙▲
回首高城似天杳。
⊙●○○●○▲
滿懷離恨,
⊙○○●
付與落花啼鳥。
⊙●⊙○○▲
故人何處也,
⊙○○●●
青春老。
○○▲
五五、好事近•初夏 蔣子雲
葉暗乳鴉啼,
⊙●●○○
風定老紅猶落。
⊙●⊙○○▲
蝴蝶不隨春去,
⊙●⊙○○●
入熏風池閣。
●○○○▲
休歌金縷勸金卮,
⊙○⊙●●○○
酒病煞如昨。
⊙⊙●○▲
簾卷日長人靜,
⊙●⊙○○●
任楊花飄
㈥ 單詞創造史要舉幾個例子,說明到底是怎麼創造的(字
中國的是象形,就是照事物本來的樣子畫出來;英文部分按照詞頭詞綴拼接起來,people不明顯,比如tricycle,tri代表三,後面代表圓,和起來就是三輪,這個有點像中國的偏旁部首
㈦ 「創造」一詞和「塑造」一詞的根本區別
創造是動詞,塑造是形容詞創造是可見的,塑造是不可可見的
㈧ 為什麼說蘇軾的詞開創了詞創作的新階段
蘇軾對詞的貢獻很突出。蘇軾出現前,詞的內容受傳統念束縛,局限於旖旎溫柔的艷情膩語的范圍之內;蘇軾則弔古傷今、述電詠懷、感嘆時政,描繪山川景色、農村風光,以至談論哲理等題材都進入了詞中,大大開拓了詞的題材與意境,為宋詞的民展打開了新的局面。在風格上,蘇軾開創了豪放一派。
《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蘇軾豪放派的代表作。 此外蘇軾也有一些抒寫「逸懷浩氣」,具有清朗疏宕、平淡高逸境界的詞,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還有不少風格婉約的詞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表現了蘇軾以豪放為主、風格多樣的特點
蘇軾的詞是宋詞發展的一座里程碑, 「詞為艷科」,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種牢固的傳統,蘇軾成功地轉為了這種風氣。他沖破了晚唐五代以來專寫男女戀情、離愁別緒的舊框子,擴大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懷古、感舊、記游、說理等向來詩人所慣用的題材,他都可以用詞來表達,這就使詞擺脫了僅僅作為樂曲的歌詞而存在的狀態,成為可以獨立發展的新詩體。這便是蘇軾對宋詞的最大貢獻。而這種新的詞風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對同時代的和後世的作家形成深遠的影響。以蘇軾為中心的元佑詞林,代表著北宋詞壇的鼎盛氣象,一時名家輩出,如秦觀、黃庭堅、陳師道、王安石、謝逸等,都寫出了很多優秀的詞作品。
蘇軾改變了晚唐五代詞家婉約的作風,成為後來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在詞的語言上,蘇軾也做了演進,一改花間詞人鏤金錯採的作風,多方面吸融陶潛、李白、杜甫、韓愈等人的詩句入詞,偶然也運用當時的口語,給人一種清新樸素的感覺。
因此,蘇軾詞在宋詞發展中的作用不僅是開了一派詞風,而且是將詞從狹小的范圍中解放出來,擴大了它所表達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詞內容和風格的多樣化。從這個意義上講,蘇軾是令宋詞成為一代代表性文體的關鍵性人物。
㈨ 現代漢語的詞彙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現代漢語詞彙,是廣大的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實踐中不斷創造出來的,經過語言學家的總結,形成了規范的詞彙,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