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塗料發明歷史

塗料發明歷史

發布時間:2021-08-07 06:23:17

A. 我想知道塗料的發展歷史

塗料工業屬於近代工業,但塗料本身卻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是世界上使使用天然樹脂作為成膜物質的塗料——大漆最早的國家。早期的畫家使用的礦物顏,是水的懸浮液伙食用水或清蛋白來調配的,這就是最早的水性塗料。真正懂得使用溶劑,用溶劑來溶解固體的天然樹脂,製得快乾的塗料是19世紀中葉才開始的。

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溶劑型塗料的使用歷史遠沒有水性塗料那麼久遠。最簡單的水性塗料是石灰乳液,大約在一百年前就曾有人計劃向其中加入乳化亞麻仁油進行改良,這恐怕就是最早的乳膠漆。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德國開始把聚乙烯醇作為保護膠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作為塗料展色使用。

到了50年代,純丙烯酸酯乳液在歐洲和美國就已經有限售,但是由於價格昂貴,其產量沒有太大增加。進入60年代,在所有發展的乳狀液中,最為突出的是醋酸乙烯酯-乙烯,醋酸乙烯酯與高級脂肪酸乙烯共聚物也有所發展,產量有所增加。

70年代以來,由於環境保護法的制定和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各國限制了有機溶劑及有害物質的排放,從而使油漆的使用受到種種限制。75%的製造油漆的原料來自石油化工,由於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危機和第三世界國家調整石油價格所致,在世界范圍內,普遍要求解約能源和解約資源。基於上述原因,水性塗料,特別是乳膠漆,作為代油產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水性塗料的制備技術進步很快,特別是乳液合成技術 進步更快。

70-80 年代作為當代水性塗料的代表——乳膠漆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推廣應用卻進入了低谷。乳膠漆要和風行全國的內牆塗料進行價格競爭,其結果是身敗名裂,甚至被相當部分的建築商和裝飾業所否定,同時風行一時的瓷磚又把外牆乳膠漆的市場奪去了大半。

90年代至今,不光乳膠漆的質量性能大大提高,在價格上業慢慢被人們接受。特別是以荷蘭、日本為首的多國大型塗料公司進入我國市場,真正揭開了現代水性塗料的新篇章。

B. 塗料的發展都經過了哪些歷程

塗料的發展史
塗料的應用開始於史前時代,我國使用生漆和桐油作為塗料至少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秦皇島墓的兵馬俑已使用了彩色的塗料,在馬王堆出土的漢代文物中更有精美的漆器。埃及也早已知道用阿拉伯膠、蛋白等來制備色漆,用於裝飾。
11世紀歐洲開始用亞麻油制備油基清漆,17世紀含鉛的油漆得到發展,而且在1762年的波士頓就開始了用石磨製漆,此後工業制漆得到較快的發展。盡管塗料的應用與生產有漫長的歷史,但它只能以一種技藝的形式相傳,而不能進入科學的領域。這種情況至今還影響著不少人對塗料的看法,認為塗料是靠經驗傳授的工藝。另一方面,塗料所有原料主要是天然的油和樹脂,因此被稱為油漆。
自然,現在的塗料已不是舊時的模樣了,它已進入了科學的時代,塗料第一次和科學的結合是20年代杜邦公司開始使用硝基纖維素作為噴漆,它的出現為汽車提供了快乾、耐久和光澤好的塗料。30年代W.H.Carothes以及其後他的助手P.J.lory對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的研究,為高分子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現代塗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塗料工業便和高分子科學的發展結下不解之緣。

C. 油漆是誰最早發明

漆的發現

漆是用漆樹皮里的黏汁製成的用以裝飾和保護物器的塗料。漆源於我國。原始社會,我國人民就已發現漆樹並懂得使用由漆樹的汁液製成的天然漆來做塗料,以增加物品的強度和壽命。當時,東方諸蠻族每逢出征凱旋,都將所獲骷髏「漆其頭以為飲器,」共相祝勝利。春秋以前,我國已廣植漆樹,並設立管理漆園的官吏。《明史?髹飾錄》載:漆始用於書策寫竹簡,隨即用於黑漆食器,其後則是黑漆其外朱漆其內的祭器。戰國前,漆是單一的棕色(天然色)。戰國時期,漆工將漆用桐油加色料配成彩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光澤度。傳統的漆顏色主要有黑、紅、棕、黃、金黃和綠色等。秦代的漆工為防止漆干後出現裂紋,發明了用陰寶使之陰乾的工藝。五代時的朱遵度撰寫了《漆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漆工專著。漆和油漆的概念不同,當今使用的裝飾和保護用塗料一般都是油漆。

油漆的發明

油漆是用氧化鐵或樹脂等原料製成的用以裝飾和保護物品的塗料。油漆的起源尚無定論。公元前1500 年,在法國和西班牙的山洞裡,油漆已用於繪畫和裝飾。公元前6000 年,我國已用無機化合物和有機顏料混合焙燒對油漆加以改進。公元前1500 年,埃及人用染料如靛藍和茜草製造藍色和紅色顏料,但這種油漆還很不完善。18 世紀,由於對亞麻仁油和氧化鋅的開發利用,使油漆工業迅速發展。20 世紀,油漆工藝有了重大發展,出現了粘著力更大、光澤度更高、阻燃、抗腐蝕與熱穩定性高的各種顏色的油漆

D. 中國塗料發展史 如何

人類生產和使用塗料已有悠久的歷史。一般可分為天然成膜物質的使用、塗料工業的形成和合成樹脂塗料的生產三個發展階段。西班牙阿米塔米拉洞窟的繪畫、法國拉斯科洞穴的岩壁繪畫和中國仰韶文化時期殘陶片上的漆繪花紋等大量考古資料證實,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時代,人們就使用野獸的油脂、草類和樹木的汁液以及天然顏料等配製原始塗飾物質,用羽毛、樹枝等進行繪畫。

起點 1855年,英國人A.帕克斯取得了用硝酸纖維素(硝化棉)製造塗料的專利權,建立了第一個生產合成樹脂塗料的工廠。1909年,美國化學家L.H.貝克蘭試製成功醇溶酚醛樹脂。隨後,德國人K.阿爾貝特研究成功松香改性的油溶性酚醛樹脂塗料。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了打開過剩的硝酸纖維素的銷路,適應汽車生產發展的需要,找到了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等良好溶劑,開發了空氣噴塗的施工方法。1925年硝酸纖維素塗料的生產達到高潮。與此同時,酚醛樹脂塗料也廣泛應用於木器傢具行業。在色漆生產中,輪碾機被逐步淘汰,球磨機、三輥機等機械研磨設備在塗料工業中推廣應用。

突破 192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R.H.基恩爾突破了植物油醇解技術,發明了用乾性油脂肪酸制備醇酸樹脂的工藝,醇酸樹脂塗料迅速發展為塗料品種的主流,擺脫了以乾性油和天然樹脂混合煉制塗料的傳統方法,開創了塗料工業的新紀元。到1940年,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與醇酸樹脂配合制漆,進一步擴大了醇酸樹脂塗料的應用范圍,發展成為裝飾性塗料的主要品種,廣泛用於工業塗裝。

大發展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合成樹脂塗料品種發展很快。美、英、荷(殼牌公司)、瑞士(汽巴公司)在40年代後期首先生產環氧樹脂,為發展新型防腐蝕塗料和工業底漆提供了新的原料。50年代初,性能廣泛的聚氨酯塗料在聯邦德國法本拜耳公司投入工業化生產。1950年,美國杜邦公司開發了丙烯酸樹脂塗料,逐漸成為汽車塗料的主要品種,並擴展到輕工、建築等部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丁苯膠乳過剩,美國積極研究用丁苯膠乳制水乳膠塗料。20世紀50~60年代,又開發了聚醋酸乙烯酯膠乳和丙烯酸酯膠乳塗料,這些都是建築塗料的最大品種。1952年聯邦德國克納薩克·格里賽恩公司發明了乙烯類樹脂熱塑粉末塗料。殼牌化學公司開發了環氧粉末塗料。美國福特汽車公司1961年開發了電沉積塗料,並實現工業化生產。此外,1968年聯邦德國法本拜耳公司首先在市場出售光固化木器漆。乳膠塗料、水溶性塗料、粉末塗料和光固化塗料,使塗料產品中的有機溶劑用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使用有機溶劑,開辟了低污染塗料的新領域。隨著電子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發展,以有機硅樹脂為主的元素有機樹脂塗料,在50~60年代發展迅速,在耐高溫塗料領域占據重要地位。這一時期開發並實現工業化生產的還有雜環樹脂塗料、橡膠類塗料、乙烯基樹脂塗料、聚酯塗料、無機高分子塗料等品種。

隨著合成樹脂塗料的發展,逐步採用了大型的樹脂反應釜(見釜式反應器),研磨工序逐步採用高效的研磨設備,如高速分散機和砂磨機得到推廣使用,取代了40~50年代的三輥磨。

為配合合成樹脂塗料的推廣應用,塗裝技術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世紀50年代,高壓無空氣噴塗在造船工業和鋼鐵橋梁建築中推廣,大大提高了塗裝的工作效率。靜電噴塗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它適用於大規模流水線塗裝,促進了粉末塗料的進一步推廣。電沉積塗裝技術是60年代適應於水溶性塗料的出現而發展的,尤其在超過濾技術解決了電沉積塗裝的廢水問題後,進一步擴大了應用領域。

新階段 1973年以來,由於石油危機的沖擊,塗料工業向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污染、有利於生態平衡和提高經濟效益的方向發展。高固體塗料、水型塗料和粉末塗料的開發,低能耗固化品種如輻射固化塗料的開發,是其具體表現。1976年,美國匹茲堡平板玻璃工業公司研製的新型電沉積塗料──陰極電沉積塗料,提高了汽車車身的防腐蝕能力,得到迅速推廣。70年代開發了有機-無機聚合物乳液,應用於建築塗料等領域。功能性塗料(見塗料)成為70年代塗料工業的研究課題,並推出了一系列新品種。80年代各種建築塗料發展很快。電子計算機已在塗料生產和測試、管理中使用。機器人(機械手)已廣泛應用於特殊場合或危險場合代替人工進行塗裝。這一階段有如下特點:①以現代的科學理論為指導,有目的地進行研究開發工作,加快了發展的進程,例如:現代化學的理論應用在塗料工業中,塗料助劑得到廣泛推廣使用,從而使塗料工業的產品性能和生產效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②利用共聚、改性和混合方法,使具備特色的合成樹脂品種日益增多,提高了塗料的性能,且使功能性塗料品種日益增多。③對塗料質量的測試,已從測定表面現象轉向測定塗料內在質量的趨勢,例如更加重視測定合成樹脂的分子量與分子量分布以了解合成樹脂的質量,用掃描電鏡觀察塗膜的微觀結構等指導產品的生產。

E. 油漆的發明者

中國人最遲在抄公元前13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市發掘出的「婦好」墓(葬於公元13世紀),她的上過漆的棺木就是證明。李約瑟說:「漆可能是人類所認識的最古老的工業塑料。」在古代中國,油漆業的組織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國家的製作中心。巴黎東方藝術博物館存有一隻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銘文除說明該杯製作於公元四年外,還刻有參加製作的七名工匠和製作中心的五位官員的名字。這個木酒杯表現了中國人兩千年前就有對製造工藝的看法;另一方面,這個杯子還表明當時的生產很可能已使用現代的工業生產的流水線那樣的工藝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已發現了漆的重要化學性質,發現了通過漆的蒸發過程使其變質的方法,發現了通過在漆中放幾只螃蟹殼,漆就會保持液狀,不會變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書和公元12世紀的李氏都提到螃蟹殼能使漆保持液態的特殊功能。現代科學家化驗證實,甲殼體組織內確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動的化學成份,其中一種酶就是漆變硬的酶。漆可以通過化學作用保持長久的液態,這使中國的這項生物化學工藝具有不衰的工業雛形模式。

F. 塗料的發展都經過了哪些歷程

人類生產和使用塗料已有悠久的歷史。一般可分為天然成膜物質的使用、塗料工業的形成和合成樹脂塗料的生產三個發展階段。西班牙阿米塔米拉洞窟的繪畫、法國拉斯科洞穴的岩壁繪畫和中國仰韶文化時期殘陶片上的漆繪花紋等大量考古資料證實,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時代,人們就使用野獸的油脂、草類和樹木的汁液以及天然顏料等配製原始塗飾物質,用羽毛、樹枝等進行繪畫。
天然成膜物質的使用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天然成膜物質塗料——大漆最早的國家,這從河北藁城縣台西村商代(約公元前17~約前11世紀)遺址中發現的一些漆器殘片可以證實。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前476)就掌握了熬煉桐油制塗料的技術。戰國時代(公元前 475~前 221)能用桐油和大漆製造復配塗料。公元前的巴比倫已使用瀝青作為木船的防腐塗料,希臘人掌握了蜂蠟塗飾技術。長沙馬王堆出土漢墓的漆棺和漆器,做工細致,漆膜堅韌,保護性能良好,說明中國在公元前2世紀的漢初時大漆的使用技術已成熟。以後,此項技術陸續傳入朝鮮、日本及東南亞各國,並得到發展。公元初年,埃及已採用阿拉伯樹膠製作塗料。到了明代(1368~1644),中國漆器技術達到高峰。明隆慶年間的黃成(又名黃大成)所著的《髹飾錄》系統地總結了大漆的使用經驗。17世紀以後,中國的漆器技術和印度的蟲膠(紫膠)塗料逐漸傳入歐洲。
塗料工業的形成 18世紀是塗料生產開始形成工業體系的時期。亞麻仁油熟油的大量生產和應用,促使清漆和色漆的品種發展迅速。1773年,英國韋廷公司搜集出版了很多用天然樹脂和乾性油煉制清漆的配方。1790年,英國創立了第一家塗料廠。在19世紀,塗料生產開始擺脫了手工作坊的狀態,很多國家相繼建廠,如法國在1820年、 德國在1830年、 奧地利在1843年、日本在1881年都建立了塗料廠。塗料工業初期生產的色漆,一般是將顏料調入乾性油中。施工時要經過調配並稀釋到適當粘度,使用很不方便。19世紀中葉,塗料生產廠直接配製適合施工要求的塗料,即調合漆。從此,塗料配製和生產技術才完全掌握在塗料廠中,推動了大規模生產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塗料工業開始萌芽,1915年開辦的上海開林顏料油漆廠是中國第一個塗料生產廠。
合成樹脂塗料時期 19世紀中期,隨著合成樹脂的出現,塗料成膜物質發生了根本的變革,形成了合成樹脂塗料時期。
起點 1855年,英國人A.帕克斯取得了用硝酸纖維素(硝化棉)製造塗料的專利權,建立了第一個生產合成樹脂塗料的工廠。1909年,美國化學家L.H.貝克蘭試製成功醇溶酚醛樹脂。隨後,德國人K.阿爾貝特研究成功松香改性的油溶性酚醛樹脂塗料。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了打開過剩的硝酸纖維素的銷路,適應汽車生產發展的需要,找到了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等良好溶劑,開發了空氣噴塗的施工方法。1925年硝酸纖維素塗料的生產達到高潮。與此同時,酚醛樹脂塗料也廣泛應用於木器傢具行業。在色漆生產中,輪碾機被逐步淘汰,球磨機、三輥機等機械研磨設備在塗料工業中推廣應用。
突破 192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R.H.基恩爾突破了植物油醇解技術,發明了用乾性油脂肪酸制備醇酸樹脂的工藝,醇酸樹脂塗料迅速發展為塗料品種的主流,擺脫了以乾性油和天然樹脂混合煉制塗料的傳統方法,開創了塗料工業的新紀元。到1940年,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與醇酸樹脂配合制漆,進一步擴大了醇酸樹脂塗料的應用范圍,發展成為裝飾性塗料的主要品種,廣泛用於工業塗裝。
大發展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合成樹脂塗料品種發展很快。美、英、荷(殼牌公司)、瑞士(汽巴公司)在40年代後期首先生產環氧樹脂,為發展新型防腐蝕塗料和工業底漆提供了新的原料。50年代初,性能廣泛的聚氨酯塗料在聯邦德國法本拜耳公司投入工業化生產。1950年,美國杜邦公司開發了丙烯酸樹脂塗料,逐漸成為汽車塗料的主要品種,並擴展到輕工、建築等部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丁苯膠乳過剩,美國積極研究用丁苯膠乳制水乳膠塗料。20世紀50~60年代,又開發了聚醋酸乙烯酯膠乳和丙烯酸酯膠乳塗料,這些都是建築塗料的最大品種。1952年聯邦德國克納薩克·格里賽恩公司發明了乙烯類樹脂熱塑粉末塗料。殼牌化學公司開發了環氧粉末塗料。美國福特汽車公司1961年開發了電沉積塗料,並實現工業化生產。此外,1968年聯邦德國法本拜耳公司首先在市場出售光固化木器漆。乳膠塗料、水溶性塗料、粉末塗料和光固化塗料,使塗料產品中的有機溶劑用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使用有機溶劑,開辟了低污染塗料的新領域。隨著電子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發展,以有機硅樹脂為主的元素有機樹脂塗料,在50~60年代發展迅速,在耐高溫塗料領域占據重要地位。這一時期開發並實現工業化生產的還有雜環樹脂塗料、橡膠類塗料、乙烯基樹脂塗料、聚酯塗料、無機高分子塗料等品種。
隨著合成樹脂塗料的發展,逐步採用了大型的樹脂反應釜(見釜式反應器),研磨工序逐步採用高效的研磨設備,如高速分散機和砂磨機得到推廣使用,取代了40~50年代的三輥磨。
為配合合成樹脂塗料的推廣應用,塗裝技術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世紀50年代,高壓無空氣噴塗在造船工業和鋼鐵橋梁建築中推廣,大大提高了塗裝的工作效率。靜電噴塗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它適用於大規模流水線塗裝,促進了粉末塗料的進一步推廣。電沉積塗裝技術是60年代適應於水溶性塗料的出現而發展的,尤其在超過濾技術解決了電沉積塗裝的廢水問題後,進一步擴大了應用領域。
新階段 1973年以來,由於石油危機的沖擊,塗料工業向節省資源、能源,減少污染、有利於生態平衡和提高經濟效益的方向發展。高固體塗料、水型塗料和粉末塗料的開發,低能耗固化品種如輻射固化塗料的開發,是其具體表現。1976年,美國匹茲堡平板玻璃工業公司研製的新型電沉積塗料——陰極電沉積塗料,提高了汽車車身的防腐蝕能力,得到迅速推廣。70年代開發了有機-無機聚合物乳液,應用於建築塗料等領域。功能性塗料(見塗料)成為70年代塗料工業的研究課題,並推出了一系列新品種。80年代各種建築塗料發展很快。電子計算機已在塗料生產和測試、管理中使用。機器人(機械手)已廣泛應用於特殊場合或危險場合代替人工進行塗裝。這一階段有如下特點:①以現代的科學理論為指導,有目的地進行研究開發工作,加快了發展的進程,例如:現代化學的理論應用在塗料工業中,塗料助劑得到廣泛推廣使用,從而使塗料工業的產品性能和生產效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②利用共聚、改性和混合方法,使具備特色的合成樹脂品種日益增多,提高了塗料的性能,且使功能性塗料品種日益增多。③對塗料質量的測試,已從測定表面現象轉向測定塗料內在質量的趨勢,例如更加重視測定合成樹脂的分子量與分子量分布以了解合成樹脂的質量,用掃描電鏡觀察塗膜的微觀結構等指導產品的生產。

G. 塗料的歷史。就是以前的塗料的簡介。要語言簡潔。

塗料工業屬於近代工業,但塗料本身卻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是世界上使使用天然樹脂作為成膜物質的塗料——大漆最早的國家。早期的畫家使用的礦物顏,是水的懸浮液伙食用水或清蛋白來調配的,這就是最早的水性塗料。真正懂得使用溶劑,用溶劑來溶解固體的天然樹脂,製得快乾的塗料是19世紀中葉才開始的。

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溶劑型塗料的使用歷史遠沒有水性塗料那麼久遠。最簡單的水性塗料是石灰乳液,大約在一百年前就曾有人計劃向其中加入乳化亞麻仁油進行改良,這恐怕就是最早的乳膠漆。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德國開始把聚乙烯醇作為保護膠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作為塗料展色使用。

到了50年代,純丙烯酸酯乳液在歐洲和美國就已經有限售,但是由於價格昂貴,其產量沒有太大增加。進入60年代,在所有發展的乳狀液中,最為突出的是醋酸乙烯酯-乙烯,醋酸乙烯酯與高級脂肪酸乙烯共聚物也有所發展,產量有所增加。

70年代以來,由於環境保護法的制定和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各國限制了有機溶劑及有害物質的排放,從而使油漆的使用受到種種限制。75%的製造油漆的原料來自石油化工,由於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危機和第三世界國家調整石油價格所致,在世界范圍內,普遍要求解約能源和解約資源。基於上述原因,水性塗料,特別是乳膠漆,作為代油產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水性塗料的制備技術進步很快,特別是乳液合成技術 進步更快。
70-80 年代作為當代水性塗料的代表——乳膠漆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推廣應用卻進入了低谷。乳膠漆要和風行全國的內牆塗料進行價格競爭,其結果是身敗名裂,甚至被相當部分的建築商和裝飾業所否定,同時風行一時的瓷磚又把外牆乳膠漆的市場奪去了大半。

90年代至今,不光乳膠漆的質量性能大大提高,在價格上業慢慢被人們接受。特別是以荷蘭、日本為首的多國大型塗料公司進入我國市場,真正揭開了現代水性塗料的新篇章。

H. 油漆是誰在哪個年代發明的

漆――世界第一抄種塑料:
中國襲人最遲在公元前13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市發掘出的「婦好」墓(葬於公元13世紀),她的上過漆的棺木就是證明。李約瑟說:「漆可能是人類所認識的最古老的工業塑料。」在古代中國,油漆業的組織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國家的製作中心。巴黎東方藝術博物館存有一隻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銘文除說明該杯製作於公元四年外,還刻有參加製作的七名工匠和製作中心的五位官員的名字。這個木酒杯表現了中國人兩千年前就有對製造工藝的看法;另一方面,這個杯子還表明當時的生產很可能已使用現代的工業生產的流水線那樣的工藝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已發現了漆的重要化學性質,發現了通過漆的蒸發過程使其變質的方法,發現了通過在漆中放幾只螃蟹殼,漆就會保持液狀,不會變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書和公元12世紀的李氏都提到螃蟹殼能使漆保持液態的特殊功能。現代科學家化驗證實,甲殼體組織內確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動的化學成份,其中一種酶就是漆變硬的酶。漆可以通過化學作用保持長久的液態,這使中國的這項生物化學工藝具有不衰的工業雛形模式。

I. 油漆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漆的發現

漆是用漆樹皮里的黏汁製成的用以裝飾和保護物器的塗料。漆源於我國。原始社會,我國人民就已發現漆樹並懂得使用由漆樹的汁液製成的天然漆來做塗料,以增加物品的強度和壽命。當時,東方諸蠻族每逢出征凱旋,都將所獲骷髏「漆其頭以為飲器,」共相祝勝利。春秋以前,我國已廣植漆樹,並設立管理漆園的官吏。《明史?髹飾錄》載:漆始用於書策寫竹簡,隨即用於黑漆食器,其後則是黑漆其外朱漆其內的祭器。戰國前,漆是單一的棕色(天然色)。戰國時期,漆工將漆用桐油加色料配成彩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光澤度。傳統的漆顏色主要有黑、紅、棕、黃、金黃和綠色等。秦代的漆工為防止漆干後出現裂紋,發明了用陰寶使之陰乾的工藝。五代時的朱遵度撰寫了《漆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漆工專著。漆和油漆的概念不同,當今使用的裝飾和保護用塗料一般都是油漆。

油漆的發明

油漆是用氧化鐵或樹脂等原料製成的用以裝飾和保護物品的塗料。油漆的起源尚無定論。公元前1500 年,在法國和西班牙的山洞裡,油漆已用於繪畫和裝飾。公元前6000 年,我國已用無機化合物和有機顏料混合焙燒對油漆加以改進。公元前1500 年,埃及人用染料如靛藍和茜草製造藍色和紅色顏料,但這種油漆還很不完善。18 世紀,由於對亞麻仁油和氧化鋅的開發利用,使油漆工業迅速發展。20 世紀,油漆工藝有了重大發展,出現了粘著力更大、光澤度更高、阻燃、抗腐蝕與熱穩定性高的各種顏色的油漆

J. 塗料的發展史

塗料的發展經歷了天然成膜物質塗料的使用、塗料工業的形成和合成樹脂塗料的生產三個歷史發展階段。
塗料的第一個發展階段是天然成膜物質塗料的使用。中國是世界上使用天然成膜物質塗料──大漆的國家。大漆就是常說的生漆,是在一種漆樹上割取它的漆液,用油紙密封保存使用。

大漆屬於天然漆,可是有很多人接觸到大漆會皮膚過敏,不過敏的人很少,甚至有的人聞到大漆的味道也會起疹子。而且大漆對塗刷技術要求也很高,所以現在大漆不常見了。

第二個階段是塗料工業的形成階段。在這個時期亞麻油、熟油的大量生產和應用,促使清漆和色漆的品種發展迅速。塗料工業初期生產的色漆,一般是將顏料調入乾性油中。施工時要經過調配並稀釋到適當粘度,使用很不方便。後來,塗料生產廠直接配製適合施工要求的塗料,即調合漆。

在九十年代以前大多數的漆都是調合漆,缺點是味大,而且乾燥慢;優點是耐候性好,施工容易。調合漆的污染主要是由於要使用溶劑,而溶劑中含有VOC、甲苯,二甲苯,重金屬等污染物。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不斷涌現出各種合成樹脂,塗料生產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即合成成膜物質時期。現在塗料有成千個品牌,其中還有一些特殊作用的塗料,如防火塗料,防核輻射塗料、防紅外線偽裝塗料等,可以說應有盡有。

現在塗料正步向一個新的階段,塗料業向節省資源、能源,環保、有利於生態平衡的方向發展。像水性塗料,特殊功能塗料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閱讀全文

與塗料發明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