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羅傑斯創造觀點

羅傑斯創造觀點

發布時間:2021-08-07 05:09:19

❶ 卡爾·羅傑斯創立的教學法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

a.學習:個人自主發起的,使個人整體投入其中並產生全面變化的活動
b.意義學習:一種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在未來選擇行動方針時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意義學習能把邏輯與直覺、理智與情感、概念與經驗、觀念與意義等結合在一起。判斷是意義學習還是無意義學習的依據是學習對於個人來說是否是有意義的
c.「現代教育的悲劇之一,就是認為唯有認知學習是重要的」。
羅傑斯批評傳統的學校教育把兒童的身心劈開來了:兒童的心到了學校,軀體和四肢也跟著進來了,但他們的感情和情緒只有在校外才能得到自由表達。在他看來,我們不僅完全可以使整個兒童(情感和理智)都進入學校,還可以藉此增進學習。
羅傑斯認為,意義學習主要包括四個要素:

第一,學習具有個人參與(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質,即整個人(包括情感和認知兩方面)都投入學習活動;

第二,學習是自我發起的(self_initiated)即便在推動力或刺激來自外界時,但要求發現、獲得、掌握和領會的感覺是來自內部的;

第三,學習是滲透性的( pervasive),也就是說,它會使學生的行為、態度,乃至個性都會發生變化;

第四,學習是由學生自我評價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因為學生最清楚這種學習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於導致他想要知道的東西、是否明了自己原來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最後,羅傑斯對行為主義者只注重行為的結果,而不探討行為的起因,提出了批評。他認為,人的行為是同自我概念聯系在一起的,每個人都是按照一種與他自我概念相吻合的方式行事的。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往往只看到與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相一致的那些事物。所以,羅傑斯認為,人是他自己行為的決定因素,人不從屬於他的環境,而是可以對他生活的性質作出自由選擇的。這是一種自由選擇論,與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產生了尖銳的沖突。

促進自由學習的方法:

1.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

2.提供學習的資源
書籍、雜志、設備、人力資源

3.使用合同
羅傑斯認為,一種有助於學生在自由學習氣氛內保持學有所的、並對學習承擔責任的方式,是使用學生合約(student contracts)。合約允許學生在課程規定的范圍內制定目標、計劃他們自己想做的事情,並確定最終評價的准則。
就一般而言,合約包括這樣六個要素:
①決定合約的期限
②為合約擬定一個一般的格式;
③收集資料和信息;
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給學生一定的反饋;
⑤在合約中表明將如何評價學生;
⑥從一個學生開始,如果成功的話,再推廣到其他學生身上去。

4.利用社區
學生可以利用社區中的資源,與人交流,進行社區研究項目等,從而成為知識的探索者。

5.同伴教學
學生間的指導與被指導。

6.分組學習
把大班分成若干自我驅動的小組,每組人數可從7至10人不等,教師惟一的職責就是讓學生自己來承擔學習的責任。
羅傑斯要強調的是:如果教師願意把通常用於講解的那麼多時間和精力放在規劃促進學習上,那就可以解決看上去似乎無法克服的問題。

7.探究訓練

8.程序教學

9.交朋友小組
交朋友小組是形成一種有利於意義學習氣氛的重要方式。這種小組活動的目的,是要使每個參與者面臨一種與人坦誠交流的情景,從而有助於解除各種戒備心理,以便在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自由的,直接的和自發的溝通。

10.自我評價
評價准則、學習的目的、達到目的的程度——學習者感到自己有責任去追求特定的學習目標

總結:

學習是由學習者自主發起的具有個人意義的活動;
強調學習者是「完整的人」;
主張自由學習。

對教學的啟示:
a.尊重學生,考慮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完整的人」的觀點看待學生
b.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意義
c.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共建協調的人際關系
d.評價時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有時可以讓學生自我評價

❷ 羅傑斯的自我實現理論的基本觀點有哪些

2.羅傑斯的自我理論。 剛出生的嬰兒並沒有自我的概念,隨著他(她)與他人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就是把人看成信息傳遞器和信息加工系統。 提出短時

❸ 傳播學者羅傑斯對傳播學的主要貢獻及其基本觀點是什麼/

創新擴散理論以及編著的《傳播學筆記》以人物傳記的方式來記錄傳播學過程及理論

❹ 羅傑斯的主要理論觀點

羅傑斯認為,人們一般都是從提出理論和普遍原理入手,然後提供在實踐中貫徹這些原理的途徑或方法。但他採取了與此相反的步驟。他首先致力於呈現大量的實際經驗和對方法的描述,然後才提出從中概括出來的一般原理。在他看來,人本主義的、以個人為中心的和以過程為定向的學習方式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在羅傑斯看來,自我評價是使學生自我發起的學習成為一種負責的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當學生必須對確定哪些准則是重要的、學習的目標什麼,以及在何種程度上達到了目標負起責任時,他也就真正學會了對自己及自己發展方向負起責任來。

最後,羅傑斯對行為主義者只注重行為的結果,而不探討行為的起因,提出了批評。他認為,人的行為是同自我概念聯系在一起的,每個人都是按照一種與他自我概念相吻合的方式行事的。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往往只看到與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相一致的那些事物。

因而,羅傑斯認為,人是他自己行為的決定因素,人不從屬於他的環境,而是可以對他生活的性質作出自由選擇的。這是一種自由選擇論,與行為主義的環境決定論產生了尖銳的沖突。

❺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人本主義主張,心理學應當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而不是將人的心理肢解為不完整的幾個部分,應該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應該關注人的高級心理活動,如熱情、信念、生命、尊嚴等內容。

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從全人教育的視角闡釋了學習者整個人的成長歷程,以發展人性;注重啟發學習者的經驗和創造潛能,引導其結合認知和經驗,肯定自我,進而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點研究如何為學習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其從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發展出對世界的理解,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



(5)羅傑斯創造觀點擴展閱讀:

相關差異

從以上的簡單介紹可以發現,不同的學習理論流派強調了學習的不同方面。實際上,這種差異的引起,往往是因為它們所依據的研究背景的差異(如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學習材料的組織程度等)而引起的。

只要我們認真加以分析,就能夠發現它們的共性以及各種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系。「真理往往存在於兩個極端的中間」,在學習各種派別的學習理論時,我們應當注意防止走極端,吸收各種學習理論中的合理因素為我所用,才是正確的態度。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教育的目標、學習的結果應該是使學生成為具有高度適應性和內在自由性的人。


❻ 有羅傑斯的觀點嗎

在長期的心理治療中,羅傑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理論,而關於自我的理論則構成了他的人格理論的核心.
(一) 自我的概念及特點
羅傑斯關於人格的基本假設是:每個人都具有一種固有的、先天的維護自我、提高自我、「自我實現」(Self-Enhancement)的動機,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動機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滿意的個人理想成長.馬斯洛提出的所有需要層次都可歸入這一動機中.
羅傑斯認為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而又不時地變動的經驗世界裡.這個個人的經驗和內心世界,羅傑斯把其稱為「現象場」.羅傑斯認為自我是在與環境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現象場的產物.
自我具有四個特點:(1)屬於對自己的知覺范圍,包括對「我」的特點的知覺,以及與「我」有關的人和事物的知覺的總和;(2)是組織化的穩定結構,對經驗雖然具有開放性,但其「概念格式塔」的性質不變;(3)並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意義上的人格結構要素,不是控制行為的主體;(4)作為一種經驗的整體模型主要是有意識的或可以進入意識的東西.
自我概念一旦形成,一個人可以在社會生活中逐漸產生許多「機體經驗」.例如,一個人可以完整地知覺到他的機體,體驗到他所有的知覺,體驗到這些知覺與所處環境中其他知覺和整個外部世界發生關系的方式.個體體驗的積累決定著個體是否接受外界刺激的影響以及接受什麼樣的影響.但是,有些機體經驗被兒童意識到,這些經驗成為現象經驗,而沒有被兒童意識到的經驗則以潛在的形式對自我的發展起著作用.
(二)自我的發展
剛出生的嬰兒並沒有自我的概念,隨著他(她)與他人、環境的相互作用,他(她)開始慢慢地把自己與非自己區分開來.
當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後,人的自我實現趨向開始激活,在自我實現這一股動力的驅動下,兒童在環境中進行各種嘗試活動並產生出大量的經驗.通過自身機體自動評價過程,有些經驗會使他感到滿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滿足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尋求保持、再現,不滿足、不愉快的經驗會使兒童盡力迴避.在孩子尋求積極的經驗中,有一種是受他人的關懷而產生的體驗,還有一種是受到他人尊重而產生的體驗.羅傑斯把這兩種體驗稱為「正向關懷需求」,但兒童這種「正向關懷需求」的滿足完全取決於他人,而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據兒童的行為是否符合其價值標准、行為標准來決定是否給予關懷和尊重,所以說他人的關懷與尊重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體現著父母和社會的價值觀,羅傑斯稱這種條件為「價值條件」.
兒童不斷通過自己的行為體驗到這些價值條件,會不自覺地將這些本屬於父母或他人的價值觀念內化,變成自我結構的一部分.漸漸地兒童被迫放棄按自身機體評價過程去評價經驗,變成用自我中內化了的社會的價值規范去評價經驗,這樣兒童的自我和經驗之間就發生了異化.當經驗與自我之間存在沖突時,個體就會預感到自我受到威脅,因而產生焦慮.預感到經驗與自我不一致時,個體會運用防禦機制(歪曲、否認、選擇性知覺)來對經驗進行加工,使之在意識水平上達到與自我相一致.如果防禦成功,個體就不會出現適應障礙,若防禦失敗就會出現心理適應障礙.
為保證經驗與自我的一致即健康人格的形成,家長和社會就應該通過「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使兒童得到「無條件的滿足」.例如,母親通過給予兒童以慈愛,使他們逐漸學會像母親愛自己一樣愛別人,把這種「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作為自己內在的需要和價值行動的准則.也就是父母或其他成人在給予兒童愛時較少注意兒童行為的方式,在這種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兒童,不會顯示出價值的條件,自我與經驗之間也便不會有不一致,兒童就能發展成為「充分發揮作用的人」(the fully functioning person).
按Rogers的看法,每個人心中有兩個自我:一個是他的自我概念,即實際自我;一個是他打算成為的自我,即理想自我.如果兩種自我有跟大重合或相當接近,人們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如果兩種自我評價間差距過大,心理問題就容易出現.

❼ 按照羅傑斯的觀點,個體的經驗來自於什麼過程

羅傑斯關於人格的基本假設是:每個人都具有一種固有的、先天的維護自我、提高自我、「自我實現」(Self-Enhancement)的動機,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動機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滿意的個人理想成長.馬斯洛提出的所有需要層次都可歸入這一動機中.
羅傑斯認為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而又不時地變動的經驗世界裡.這個個人的經驗和內心世界,羅傑斯把其稱為「現象場」.羅傑斯認為自我是在與環境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現象場的產物.

❽ 羅傑斯的主要理論

羅傑斯認為,人們一般都是從提出理論和普遍原理入手,然後提供在實踐中貫徹這些原理的途徑或方法。但他採取了與此相反的步驟。他首先致力於呈現大量的實際經驗和對方法的描述,然後才提出從中概括出來的一般原理。在他看來,人本主義的、以個人為中心的和以過程為定向的學習方式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在羅傑斯看來,自我評價是使學生自我發起的學習成為一種負責的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當學生必須對確定哪些准則是重要的、學習的目標什麼,以及在何種程度上達到了目標負起責任時,他也就真正學會了對自己及自己發展方向負起責任來。

❾ 羅傑斯人本主義思想

從人本主義注重人的獨特性,主張人是一種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個人發展的潛能,與動物本質上完全不同.他們認為人的行為主要受自我意識的支配,想要充分了解人的行為,就必須考慮到人民都有一種指向個人成長的基本需要!

羅傑斯的突出貢獻在於創立了一種人本主義心理治療體系,其流行程度僅次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羅傑斯認為每個人都生而有之地具有自我實現的趨向,當由社會價值觀念內化而成的價值觀與原來的自我有沖突時便引起焦慮,為了對付焦慮,人們不得不採取心理防禦,這樣就限制了個人對其思想和感情的自由表達,削弱了自我實現的能力,從而使人的心理發育處於不完善的狀態。而羅傑斯創立的就診者中心治療的根本原則就是人為地創造一種絕對的無條件的積極尊重氣氛,使就診者能在這種理想氣氛下,修復其被歪曲與受損傷的自我實現潛力,重新走上自我實現、自我完善的心理康莊大道。

閱讀全文

與羅傑斯創造觀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