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果凍是誰發明的
果凍是由日本人首先發明的, 據查,龜苓膏原產地就在梧州,梧州古稱蒼梧郡,三國時,蜀漢皇帝劉備新喪,南方諸郡的土著趁機起兵判變,諸葛亮親自出馬平亂,這大概就是《三國演義》中 「 七擒孟獲 」 這一生發出來的故事。話說諸葛亮南征時駐軍於蒼梧郡,當時兵將多為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大多數將士上吐下瀉,嚴重影響戰鬥力,諸葛亮很焦急,急忙找來當地人問個究竟。當地人說,梧州氣候濕熱、多霧(古稱瘴氣),於是便獻上妙方,以當地特產烏龜、土茯熬湯飲用,諸葛亮令軍士一試,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將士均痊癒。 此典故正史上沒有記載,應為杜撰。不過梧州氣候濕熱多霧是真,龜苓膏是梧州的民間傳統葯膳是真,梧州是龜苓膏的原產地當不會假。而早在四十年代開始,梧州已有了龜苓膏的生產經營。
② 誰發明空調
威利斯·開利
威利斯·開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1月26日-1950年10月7日),美國工程師及發明家
③ 楊立華教授發明的清利濕熱與活血化瘀的系列中葯配方:排石湯、前列腺散的方葯組成及含量
我只知道前列散的方子:往生花,雲又蘭,卓芳芝,百角綾,一葉草,翠綿菊,玲瓏果,玉金桂,九位蒿,獨根葦。超級好使。
④ 空調是誰發明的
空調已有百年歷史,說起空調我們不應該忘記它的發明者,被稱為「空調之父」的威利斯·哈維蘭·卡里爾 , 是他給我們帶來了四季如春的氣候。威利斯·哈維蘭·卡里爾 , 美國人 ,1876 年 11 月生於紐約州 ,24 歲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畢業後 , 供職於製造供暖系統的布法羅鍛冶公司,當機械工程師。 1901 年夏季,紐約地區空氣濕熱,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薩克特·威廉斯印刷出版公司由於濕熱空氣生產大受影響,油墨老是不幹,紙張因溫熱伸縮不定, 印出來的東西模模糊糊;為此 , 印刷出版公司找到了布法羅鍛冶公司,尋求一種能夠調節空氣溫度、濕度的設備。布法羅鍛冶公司將此任務交給了富有研究精神的年輕工程師卡里爾。卡里爾想:充滿蒸汽的管道可以使周圍的空氣變暖,那麼將蒸汽換成冷水,使空氣吹過水冷盤管,周圍不就涼爽了;而潮濕空氣中的水份冷凝成水珠,讓水珠滴落,最後剩下的就是更冷、更乾燥的空氣了。基於這一設想,卡里爾通過實踐,在 1902 年7月17日給薩克特·威廉斯印刷出版公司安裝好了這台自己設計的設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世界上第一台空氣調節系統 ( 簡稱空調 ) 由此產生。值得一提的是,空調發明後的最初20年間,享受空調的對象一直是機器,而不是人,主要是用於印刷廠、紡織廠。
⑤ 什麼是濕熱型體質
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形成「過敏性體質」。另外,「肝」主渲瀉,「肝氣郁結」則面色晦暗、斑毒於形、瘡痍滋生。「腎」主水,腎司水液代謝,腎水失調則皮膚粗糙暗沉。如果肝氣郁結、腎水失調也會影響人體的代謝,會助長「水濕內停」,加重濕疹症狀。 所謂「熱」,那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並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因此,濕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濕熱體質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這類患者皮膚極易過敏,常見過敏性皮炎、濕疹、蕁麻疹和汗泡疹。 由於濕熱型體質特別容易發生過敏現象,現代醫學認為「過敏性疾病」與免疫力低下或遺傳相關,臨床治療時,多採用「激素」對症治療。然而,經過激素治療後,大部分患者逐步轉化為「慢性過敏性疾病」,表現為皮疹發作反復無常、局部濕疹皮炎經久不愈,只要一遇到「誘因」,全身又會爆發出來。所以現代醫學普遍認為是「過敏性疾病」是「難以根治」的疾病。 中醫賈春寶博士對「過敏性皮膚病」提出了「清潔血液」的治療理念,並發明了「清適敏」中醫方劑,中醫認為:「血運不通百病生,氣血不清則皮毛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飲食、環境、空氣都受到了污染,我的生活空間充滿的污染源,從而導致飲食不潔、肥甘厚味,生濕生痰,影響了人體水谷精微的輸布和運化,導致血運不暢,形成「血液污染」,現代醫學稱之為「血液中毒」。 「清適敏」中葯方劑通過「健脾化濕、疏肝理氣、利水滲濕」的方法「清潔血液」,使肌體回歸純凈的狀態,使許多久治不愈的過敏性皮膚病患康復,濕熱型體質得到糾正,創造了中醫治療皮膚病的奇跡。
⑥ 世界上第一台空調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空調是由威利斯·哈維蘭·卡里爾發明的。
卡里爾的創意靈感是找出了這樣一個矛盾:飽和著水分的「潮濕」空氣實際上是乾燥的。可以說,噴霧器是為悶熱潮濕的空氣提供一個冷凝的界面,潮濕空氣中的水分冷凝變成為為水珠,然後滴落,最後剩下的就是更冷、更乾燥的空氣了。1906年1月,卡里爾的「空氣處理儀」獲得了專利。
(6)濕熱發明擴展閱讀:
在1920年7月17日的時候,空調得到了世界首次應用,很快化工業、紡織業、食品等行業都開始引進空調,因為有空調的存在他們產品的質量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這樣代表著空調的發展。
在1924年,底特律一家商場因為天氣太熱了,造成了不少人的暈倒,於是商場就決定引入空調設備,先在商場安裝了3台中央空調,後來非常明顯,涼快的環境也促進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之後空調就開始走進家家戶戶,成為了夏天必備電器。
⑦ 空調是誰發明的,怎麼發明的
空調是威利斯·開利發明的。
1901年,他獲得了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機械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
1902年,他到了一間製作暖氣機、風箱及排風機的公司 - 水牛城鍛造公司(The Buffalo Forge Co.)的研發部工作,擔任採暖工程師,薪資僅每周10美元。
開利由此不斷得改良他的裝置,並在一次霧天等火車的時候受到啟發,深刻理解了溫度,濕度和露點的關系,開利所改良的空氣調節裝置。
使用盤管並可以降低濕度達55%,1906年,此項發明得到了其人生中的第一個專利(專利號:U.S. Pat# 808897),並被後人稱為「空調之父」
(7)濕熱發明擴展閱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利著手研發將空調用於軍用,開利公司生產的空調機組被廣泛用於戰艦,軍用貨輪,兵工廠,特別是一些精密軍用裝置的生產線上,其中數千台空調用於海軍的食物保鮮,可移動空調用於空軍的軍用飛機降溫。
開利甚至受國家顧問委員會(the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委託,開發了模擬極地氣候的空調裝置用於軍用飛機的測試。開利因此曾6次獲得空軍和海軍的「E」勛章,開利對美國軍工發展的貢獻被稱為「最偉大的工程成就」。
⑧ 龜苓膏是誰發明的
據查,龜苓膏原產地就在梧州,梧州古稱蒼梧郡,三國時,蜀漢皇帝劉備新喪,南方諸郡的土著趁機起兵判變,諸葛亮親自出馬平亂,這大概就是《三國演義》中 「 七擒孟獲 」 這一生發出來的故事。話說諸葛亮南征時駐軍於蒼梧郡,當時兵將多為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大多數將士上吐下瀉,嚴重影響戰鬥力,諸葛亮很焦急,急忙找來當地人問個究竟。當地人說,梧州氣候濕熱、多霧(古稱瘴氣),於是便獻上妙方,以當地特產烏龜、土茯熬湯飲用,諸葛亮令軍士一試,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將士均痊癒。 此典故正史上沒有記載,應為杜撰。不過梧州氣候濕熱多霧是真,龜苓膏是梧州的民間傳統葯膳是真,梧州是龜苓膏的原產地當不會假。而早在四十年代開始,梧州已有了龜苓膏的生產經營。
龜苓膏主要以鷹嘴龜和土伏苓為主要原料。鷹嘴龜是名貴的中葯,可清熱解毒;土伏苓則可去濕。除這兩種主葯外,再配以生地、蒲公英、銀花等葯效加強。龜苓膏有清熱解毒、拔毒生肌、滋陰補腎、保健養顏功效。它的品性溫和,不涼不燥,男女老幼皆宜。但有的資料上說,真正的龜苓膏應以金錢龜做,只採用龜胸腹部之前腹甲板,因為那裡比較柔軟,含膠質多,容易熬成膏狀。金錢龜板以陳年舊板為最好,能滋陰潛陽、消除虛火引起的骨熱、眩暈、耳鳴等。不知哪種說法正宗。反正龜苓膏能夠清熱去濕,滋陰養顏就是了,難怪梧州 MM 個個皮膚白晰細嫩,嬌俏可人。
⑨ 「萬金油」是誰發明的
萬金油 提起萬金油,人人都會想到「虎標萬金油」及其創始人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倆。萬金油是「芳香療法」的傑作,正如廣告說的「居家旅行必備良葯」。當時人們習慣把萬金油(難以買到正宗的「虎標萬金油」,人們把「清涼油」也叫做「萬金油」)當作萬應葯物使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雖「治標不治本」,卻也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