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它可以用響鼓緊擂,和預言豐收是輕松的和她需要像一個小河一樣流淌的汗水和
預言豐收是輕松的,它可以用彩筆描繪;創造豐收是艱辛的,它需要像小河一樣流淌的汗水;慶祝豐收是快樂的,它可以用響鼓緊擂
2. 感受豐收 800字作文怎麼寫
感受豐收
夜雨瀟瀟,掩卷沉思——豐收,多麼美妙,彷彿眼前展開金黃的麥海;多麼精彩,彷彿耳畔燃響歡慶的鞭炮;多麼遼遠,完全可以縱思緒浮想聯翩;又多麼真切,分明可以用指尖觸摸得到。於是,旋弱橘黃色的台燈,我輕闔雙目,靜靜地想……
一重心幕拉開來,五年前的一個清晨浮現在眼前——東方噴薄,旭日如火。舅舅回村了!只見他披紅掛彩,被四個健壯的小伙抗架在滑竿上,一步三搖,如浪推船。舅舅笑逐顏開,雙頰紅潤:那是年輕的血液在涌動,那是豐收的幸福在燃燒。全村後生孩子歡天喜地前簇後擁,鑼鼓忘情,嗩吶連天,村裡舉行隆重的儀式,歡慶舅舅凱旋。在全縣西瓜節上,舅舅那十二隻豐收三號大西瓜轟動全縣,最大的那隻53斤重的大瓜,更是一舉奪魁。舅舅榮獲「大興瓜王」的美譽,整個村子也風光無限。舅舅雙眼噙滿淚水,那熱淚中包容著什麼?他知道,我知道,全村老老少少沒有一個不知道。村小李老師送上的一副大紅對聯寫得好——
大興瓜王五十三斤,紅瓤黑籽,斤斤汗水澆灌;
豐收果實一十二隻,翠衣綠袍,只只科學結晶。
我微笑了,頭枕在手臂上,依舊靜靜地想。
又一重心幕拉開來,兩年前的一個傍晚浮現在眼前——暮色闌珊,華燈初上。我手捧一束粉紅色的康乃馨,輕輕叩響單老師的家門。單老師,今天是您五十歲的生日啊!在老師那間累累書籍、本冊的小小書房裡,滿滿一面牆掛滿了生日賀卡,滿滿的一面牆呀!賀卡各色各樣,都很別致、都很精美,看得出,都是精心挑選的。那不同色彩、不同個性的賀卡,拼鋪成一幅絢爛和諧的圖畫:像繽紛桃李,似節日禮花。我小心地掀看一張張賀卡,句句回憶的細節挑動著我的心弦,行行真摯的話語催卷著我的心潮。那一張張賀卡,分明是一顆顆跳動著的赤誠的心——感念師恩,是學生共同的心聲啊!還是那熟悉的溫溫軟軟的語音,單老師說:「我真幸福,做了三十年教師,這,就是我的豐收吧?」……
豐收啊豐收!詩人說:「預言豐收是輕松的,它可以用彩筆描繪;慶祝豐收是歡樂的,它可以用響鼓緊擂;創造豐收是辛苦的,它需要像小河一樣流淌的汗水。」詩人說得多麼好啊——這是詩的感悟,豐收的感悟;也是我夜雨靜思的感悟。我盼望,盼望屬於我的豐收……
3. 預言豐收是輕松的,它可以用彩筆描繪,創造豐收是快樂的---------;慶祝豐收是快樂的------------
預言豐收是輕松的,它可以用彩筆描繪,創造豐收是快樂的他需要像小河一樣流淌的汗水;慶祝豐收是快樂的它可以用響鼓緊擂
4. 作文:豐收
又是稻花飄香時
小時候,我一放假,總會去親愛的爺爺奶奶家和小朋友玩游戲。
那時正是務農季節,我和小夥伴在湖邊玩耍,藍天白雲,湖風陣陣,鳥語花香,有時候無意間看見農民們在地里,彎著腰,流著汗,真是「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看著他們,我們都躍躍欲試。便組織去務農了。
那時,我們會拿著鐮刀割草,心裡只想著快割,快割。麥子上出來了,我們又想著快打,快打。半夜,起來,還要聽聽可是起了風;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白天,太陽燒烤著大地,很快,我們的額頭上已經是亮晶晶的,但是我們都不以為然,哼著小調繼續干。「這次有了你們的幫忙,一定會有一個好的收成。」奶奶一邊擦著汗,一邊熱呵呵的說。
那天,直到黃昏,我們才意猶未盡地回家。後來又去稻田裡勞動了幾次,竟然比奶奶還要嚮往來年的豐收。想在想來,只有把全部的身心投入一項勞動,才能更想了解它的成果吧。
在水稻花開時,我要回去了。看著這篇曾經勞動過的田地,望著那田,聞著那香。我永遠記住了稻花的清香,並更加迫切地希望這些莊稼不要辜負我們大家的期望。我回去了,帶著滿身的稻花香回去了。「水稻啊,一定要長得棒棒的!」每天早上醒來,我都會這樣祈禱。大家都為了這水稻付出了很多。
寒假時,又去了鄉下。我吃到了汗水、艱辛、快樂的大米。我大口地咀嚼著,彷彿又聞到了那稻花的清香,彷彿又看見了那滿是稻花的田野,彷彿又聽見了大家在田裡勞動時的歡聲笑語。
又是稻花飄香時。直到現在,我仍無法忘卻……不知哪的稻花長得如何我真心渴望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5. 預言豐收是輕松的,它可以用彩筆描繪;慶祝豐收是歡樂的,它可以用響鼓緊擂;創造豐收是辛苦的,它需要
期待未來是快樂的,它可以用文字描述;迎來未來是雀躍的,它可以用歌聲唱響;擁有未來是溫暖的,它需要不多不少的時光。
6. 將下面組成一段話(1)它可以用響鼓緊擂(2)它需要像小河一樣流淌的汗水(3)它可以用彩筆描繪(4)預言豐
預言豐收是輕松的,它可以用彩筆描繪;創造豐收是艱辛的,它需要像小河一樣流淌的汗水;慶祝豐收是快樂的,它可以用響鼓緊擂
7. 解答以下造句 豐收,創造,造句(在一個句子里)
只有辛勤的汗水才能創造出豐收的碩果.
豐收不是懶惰的人可以創造出來的,它一定是經過踏踏實實的付出才得來的.
8. 預言豐收是輕松的,它可以用彩筆描繪;慶祝豐收是歡樂的,它可以用響鼓緊8擂的「擂」字讀什麼
應該讀第二聲吧
9. 贊美辛苦的勞動豐收的果實的詩句
唐樂府·李坤
憫農 鋤禾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紳,字公垂。他不僅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而且是寫新樂府詩的最早實踐者。元稹曾說過:「予友李公垂,貺予樂府新題二十首。雅有所謂,不虛為文。予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列而和之,蓋十二而已。」元稹和了十二首,白居易又寫了五十首,並改名《新樂府》。可見李紳創作的《新題樂府》對他們的影響。所謂「不虛為文」,不也就含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意思嗎?可惜的是李紳寫的《新樂府》二十首今已不傳,不過,他早年所寫的《憫農二首》(一稱《古風二首》),亦足以體現「不虛為文」的精神。
詩的第一首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 「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羅隱《雪》)是的,豐收了又怎樣呢?「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呢,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答案是很清楚的。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跡),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第二首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裡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閑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本來粒粒糧食滴滴汗,除了不懂事的孩子,誰都應該知道的。但是,現實又是怎樣呢?詩人沒有明說,然而,讀者只要稍加思索,就會發現現實的另一面:那「水陸羅八珍」的 「人肉的筵宴」,那無數的糧食「輸入官倉化為土」的罪惡和那「船中養犬長食肉」的驕奢。可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於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李紳當然不懂得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道理,但是,我們從幾十年之後唐末農民起義的「天補平均」的口號中,便不難看出這兩首詩在客觀上是觸及到了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的。
《憫農二首》不是通過對個別的人物、事件的描寫體現它的主題,而是把整個的農民生活、命運,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現實作為抒寫的對象。這對於兩首小詩來說,是很容易走向概念化、一般化的,然而詩篇卻沒有給人這種感覺,這是因為作者選擇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那個畸形社會的矛盾,說出了人們想要說的話。所以,它親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詩人還用虛實結合、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因此它雖然是那麼通俗明白,卻無單調淺薄之弊,能使人常讀常新。在聲韻方面詩人也很講究,他採用不拘平仄的古絕形式,這一方面便於自由地抒寫;另一方面也使詩具有一種和內容相稱的簡樸厚重的風格。兩首詩都選用短促的仄聲韻,讀來給人一種急切悲憤而又郁結難伸的感覺,更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