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匠水平咋樣
萬曆皇帝駕崩後,朱常洛繼位,在此期間,西李得寵。最終朱由校即位,是為明熹宗。歷史上出現了一位能工巧匠,他就是魯班,不可否認的是,現如今很多東西的發明都與魯班有關。魯班可以說是木匠的鼻祖。
玩物喪志。歷代多少帝王都是因為過於痴迷某種東西,從而導致國家破亡。作為一國之君有奇思妙想本沒有錯,但錯就錯在他的這種特殊的位置和身份,必須使他放棄自我的遭求,否則, 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卻耽誤了國事。由此我們可知,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是多麼重要!
2. 身為君王,為何朱由校如此沉迷手工
首先我要說的是,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什麼地位,都有自己的愛好,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有的皇帝喜歡美女,有的皇帝喜愛權力,有的皇帝殘暴,每個皇帝自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和喜好,而朱由校沉迷木匠活,原因就是自己喜歡,並且有時間去做這一件事。
或許是因為自己從小就能接觸到這些木匠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他自己的天賦確實比較高,讓他喜歡上了木匠活。為什麼沉迷,可能就是因為喜歡加上自己能有時間或者有這個權利去做這件事情,但是他對明朝的貢獻確實不大,如果沒有他,或許明朝可以存在更長的時間,畢竟魏忠賢這樣奸臣,就是在他手中成長起來的。
3. 著名「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匠水平怎麼樣
朱由校在木工方面的成績真的是很專業,比得上正兒八經的木匠。除了木工活,朱由校還喜歡做建築,他不僅可以設計出一份完整的宮殿圖紙來,還可以親自督促並指導工人們的建造。朱由校的這兩種技能放到現在,妥妥的就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大觸啊,因此有很多人都對他的皇帝身份感到惋惜,如果朱由校出生在木匠家庭,他早就已經名流千古了。
朱由校的祖父朱翊鈞一心玩樂,根本就沒空管皇長孫的教育問題,而他父親朱常洛也不太關心他,因此等到朱由校繼位時,他都16歲了,還是個文盲。你說朱由校大字不識一個,怎麼好管理國家嘛,於是他就一心當木匠,朝廷事務交給魏忠賢,後宮大權仰賴客氏,這兩個人狼狽為奸,誘導朱由校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所謂“捧殺”。
4. 朱由校憑什麼被稱為「木匠君王」,他有什麼「高端」的作品呢
朱由校出生時,明朝已經開始出現衰頹之勢了。由於朱由校的父親不得其祖父的喜愛,這兩代皇家長子均疏於教導。可能是幼時偶然間的一時興起,才讓朱由校有了對於木工的興趣。他在位時曾做過很多有趣的木工,被稱為“木匠皇帝”。當時的建築業在其關心和推動下,也有了很好的發展。同時極力保護澳門地區的主權,為祖國領土完整做出了貢獻。但是由於朱由校疏於朝政,寵信自己的乳母客氏及其黨羽魏忠賢等,造成了後期宦官亂政的局面。
雖然朱由校在政治上也曾維護明朝領土的完整,但是他作為皇帝勤於木工卻因此荒廢朝政,寵信乳母客氏,任由魏忠賢等胡作非為,這也加速了明王朝的覆滅。
5. 朱由校憑什麼被稱為「木匠君王」,他有什麼作品征服世人
「木匠君王」朱由校精通木工,所造出來的木質折疊床當時可是驚艷眾人,令人嘆為觀止。朱由校還會刻制小木人,五官栩栩如生,四肢健全,木人動作起來惟妙惟肖,令人稱奇。此外朱由校還親自監督製造了皇極殿,中極殿等宮殿,流傳至今。
朱由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也充滿了無奈,在木工方面驚才艷艷,但是卻是一個禍國殃民的昏君。我想如果他不是皇帝,應該還能造成更多流芳百世的木工作品吧。
6. 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雕作品有流傳下來嗎
沒有權威機構有收藏記錄,可以說沒有流傳下來。
朱由校的木匠愛好在正史上有待考證,他喜歡木工的故事多是民間野史。
7. 朱由校是歷史上有名的木匠帝王,他算昏君嗎
從朱由校治理江山的結果來看,朱由校確實有昏君的嫌疑,可是從朱由校的本心來看,朱由校其實也不是一個昏君,他之所以會重用魏忠賢其實也是形勢所迫,情非得已。朱由校原本是一個木工愛好者,每天都在花功夫琢磨怎麼能夠做好自己手中的木工活,所以政事上面很多都被魏忠賢給代勞了。
沒有魏忠賢之前,文官根本就不把朱由校的話放在眼裡,經常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魏忠賢上任以後,將一些犯事的官員全都下獄以後,才終於遏制住了東林黨的勢力。從這一點來看,其實朱由校也不算是昏庸的帝王,要說錯,那也是錯在朱由校沒有找到制衡魏忠賢的力量,才會讓魏忠賢成為了明朝的一股禍水。
8. 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你知道多少呢
說到朱由校,可能很少人能把他對號入座,但是如果提到他的特殊技能--「極度的木匠痴迷愛好者」,可能大家就都知道他是哪位皇帝啦,今天不免俗,咱先講講這位大明朝傳奇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傳奇一生。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16歲即位,在位七年。
朱由校在位期間,魏忠賢與客氏專權,製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殘酷迫害企圖改良明朝政治的東林黨人。魏忠賢閹黨對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其時,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主要憂患來自遼東後金對明朝的威脅。朱由校即位後罷免有膽知兵的遼東經略熊廷弼,致使後金攻陷沈陽、遼陽,遼東局勢日趨嚴峻。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為穩定遼東,再次起用熊廷弼為遼東經略。
熊廷弼根據遼東實際情況,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掌握遼東實際兵權的巡撫王化貞,卻不顧當時敵強我弱、容易被各個擊破的危險,力主分兵把守,全面進攻。在閹黨策劃下,堅持正確方略的熊廷弼被殺,遼東戰局陷於重重危機。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服用"仙葯"身亡,終年23歲。謚號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廟號熹宗。葬於明十三陵之德陵。
不幸童年爺爺不愛父親早亡,在爭奪中繼位
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後金軍攻取西平堡,明副將羅一貴戰死。鎮武營總兵官劉渠、祁秉忠在平陽橋與後金軍大戰但是最後戰死。王化貞與熊廷弼撤入關內。 四月,"上謂彈壓登萊非公不可" 以袁可立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登萊贊理軍務。八月,熹宗封皇五弟朱由檢為信王。同時朱由校還下詔為張居正平反,錄方孝孺遺嗣,優恤元勛,給予祭葬及謚號。
天啟三年(1623年),魏忠賢執掌東廠,用閹黨的勢力制衡風頭正盛的東林黨。
朱由校還喜歡自己動手做些木工,終年不倦。然而,每每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魏忠賢就奏事。天啟帝厭煩,不肯聽下去,推說自己已經都清楚了,你們看著辦就行。於是魏忠賢借機多次矯詔擅權,排擠東林黨人,東廠番子橫行不法,奸佞當道。
魏忠賢的閹黨與東林黨殊死斗爭
天啟四年(1624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楊漣彈劾魏忠賢二十四條大罪,各大臣也有跟多議論魏忠賢罪行的,朱由校都不聽從。 十月,朝廷削去吏部侍郎陳於廷、副都御史楊漣、僉都御史左光斗的官職。 魏忠賢作威作福,外廷成了他的一言堂,個個叫他"九千歲",各地為他立生祠。
客氏則在後宮作難,養了好些個頗有姿色的宮女,進獻給皇帝,反而是有了身孕的妃子,都被她設計謀害,甚至連皇後都被她墮胎。史書說她要效法呂不韋,做那個奇貨可居的奪權之事。 在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時期,他們不僅殘酷地排除異己,還加深了對地主階級的盤剝,使得民不聊生,政治極度黑暗。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東林六君子先後枉死。
楊漣彈劾魏忠賢二十四條大罪,反被魏忠賢殺死
天啟五年(1625年)正月,後金軍攻取了旅順。 三月,汪文言被審判定罪之後入獄,楊漣、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等大臣被鋪入獄,尚書趙南星等被奪官罷職。不久,楊漣等人相繼死於獄中。 五月,給事中楊所修上書請求將"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案編修成書,朱由校同意此事。
不久,閹黨追論萬曆時期辛亥年、丁巳年、癸亥年的三次京察,導致尚書李三才、顧憲成等被罷官。八月,朝廷下令搗毀各地的東林黨講學書院。 兵敗遼東的熊廷弼與東林六君子私交不錯,這就導致了魏忠賢要對付他。最終,熊廷弼與王化貞同一命運,都被處死,傳首九邊。十月,兵部尚書高第擔任薊遼總督,孫承宗不久告老還鄉。 之後高第怯戰,命關外各城守軍拆除防禦設施,撤入關內。於是,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城堡均被放棄。唯袁崇煥申明利害,誓守寧遠。
9. 朱由校時期發生了什麼大事件
一、自然災害大事記:天啟六年(1626年)五月,在北京王恭廠一帶發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災變,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一聲巨響,狂風驟起,天昏地暗,人畜,樹木,磚石等被捲入空中,又隨風落下,數萬房屋盡為齏粉,死傷2萬餘人,讓人心驚膽顫,觸目驚心。災後,男女盡皆裸體,衣物首飾器皿全都飄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繕圍牆的3千工匠盡皆跌下腳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啟皇帝躲在龍書案下才倖免於難。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卻"不焚寸木,無焚燒之跡",用火葯庫爆炸或地震引起災變,都難以解答。一時間,眾說紛紜,天怒人怨,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詔,大赦天下。同年京師爆發大水,江北、山東出現了旱災和蝗災。當年秋天,江北又發大水,河南出現蝗災。
二、戰爭大事記:努爾哈赤攻佔沈陽,遼陽旅順等地,關外大部失守;
三、朝中大事記:重用魏忠賢迫害東林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