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弧刃針發明人

弧刃針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08-07 01:12:10

㈠ 小刃針治療頸椎病有什麼副作用或後遺症嗎

小刃針治療頸椎病只能起緩解作用,沒有解決頸椎病錯位的根本問題。有的會造成神經損傷。

㈡ 想學弧刃針技術,哪裡可以學

弧刃針是王學昌醫師的發明創造,是針灸針、手術刀、注射針創造性的結合,是中國古老的針灸療法在當代的重要繼承和創新。
既然他本人能發明創造出弧刃針,對這種療法自然也有自己獨到的心得體會和特別的理論。
想學習的話當然是跟隨王學昌本人學習最好了,正所謂根正苗紅。跟隨發明人本人學習才能得到真傳,學的也比較系統,後期臨床中有問題還可以和他請教。

㈢ 王學昌的發明創造

(1)微型套管針刀,實用新型專利,已授權,中國專利號:CN201020268973;
(2)多功能埋線針,實用新型專利,已授權,中國專利號:CN201020257533;
(3)弧刃針刀,實用新型專利,已授權,中國專利號:CN2012205907990;
(4)弧刃針,實用新型專利,已授權,中國專利號:CN2012206568077。

㈣ 弧刃針針對頸椎病效果好嗎

弧刃針只是一個方便、高效的工具,至於效果好不好還是得看醫生,如果讓發明人去做的話效果肯定都說好,如果讓一個一點基礎都沒有的大夫去做的話就不言而喻了吧

㈤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之後中國還有誰最可能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之後,按照諾貝爾獎的標准,張亭棟的白血病砒霜療法、王學昌的頸肩腰腿痛弧刃針療法、盛志勇的燒傷病程規律和新療法、施一公的剪接體結構和機理、韓濟生的針灸鎮痛原理可能會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以下簡要介紹幾人:

張亭棟:白血病的砒霜療法

張亭棟,1932年11月生於河北省吳橋縣,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教研室主任、教授。重點研究血液病,承擔白血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與療效的機理研究,曾發表有關癌靈1號治療M3型白血病及其他學術論文102篇,著書三冊。

張亭棟教授的最主要的貢獻,是創新性地研究了白血病的砒霜(三氧化二砷)療法。

砒霜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砷。用砒霜治病,以毒攻毒,中葯早有傳統,西方也曾用過。北宋的《開寶詳定本草》、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記載了砒霜的葯性。西方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也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但未獲普遍接受。

王學昌:頸肩腰腿痛的弧刃針療法

王學昌,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疼痛科主任,頸肩腰腿痛、針刀醫學學術帶頭人,「多功能埋線針」線針刀、弧刃針刀發明人,「頸肩腰腿痛五個治療原則」的提出者,國家級中醫葯繼續教育項目、痛王全國「八合一」頸肩腰腿痛精華培訓班主講專家,10多年來治癒了數以萬計的頸椎病、腰椎病等頸肩腰腿痛疑難雜症患者,被譽為「頸肩腰腿痛之王」。

王學昌最主要的貢獻是研發了對頸肩腰腿痛疾病具有顯著治療效果的弧刃針療法。

目前,頸肩腰腿痛疾病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是最常見的多發病、慢性病之一,甚至被稱為僅次於感冒的全世界第二大「流行病」,無處不困擾著人類。對頸肩腰腿痛疾病已經臨床證明具有神奇療效的弧刃針療法,作為古老的中國針灸醫學在當代的創新與發展,無疑是中國醫學對人類世界的又一重要貢獻。

盛志勇:燒傷病程規律和新療法

盛志勇,創傷外科學家,燒傷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燒傷專業開創者之一。

194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三○四臨床部專家組組長、全軍燒傷研究所名譽所長,南開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燒傷外科學會主委、中華創傷外科學會常委、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

在1990年代的一次國際燒傷會議上,盛志勇的學生把一部記錄孫波(全身燒傷面積達到95%、深度燒傷為90%)治療過程的紀錄片帶去放映,當即,會場引起了震動。一位外國教授看完錄像介紹之後,激動地滿眼淚花,把在場介紹的中國專家抱起來原地轉了兩圈。

盛志勇在在燒傷治療中,倡導了休史期復甦加用全血、血液動力學監測指導輸液量、CO2張力計監測和山莨菪鹼改善腸道血供、證實燒傷後氧自由基損傷和防治的重要性及休克大面積切痂等,使燒傷臨床治癒率達99.6%,LA50達98%(III度LA50%86%)。

指導完成低溫儲存皮膚的研究和應用;進行了創、燒傷後腸道細菌與內毒素移位的研究,對創、燒傷後感染和膿毒症的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領導了解放軍軍「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關課題「創(燒)傷後多器官衰竭(MSOF)的研究」和防治工作。

盛志勇在記者采訪時曾說,他正在研究植皮後汗腺再造這一世界性難題。「我們已經在小面積植皮上獲得成功,但對大面積再造汗腺的研究,還需要一段時間。但願能在我閉上眼睛那一刻,無所遺憾。」


(5)弧刃針發明人擴展閱讀: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正面為諾貝爾的半身側面像,右邊為諾貝爾的生卒年(羅馬數字),左下角有作者簽名「E.LINDBERG 1902」

獎章背面圖案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健康女神許癸厄亞,正在從岩石中收集泉水,為生病的少女解渴。獎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譯為:新的發現使生命更美好。

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㈥ 弧刃針是什麼

弧刃針由王學昌醫師發明,是針灸針、手術刀、注射針創造性的結合,是中國古老的針灸療法在當代的重要繼承和創新。
操作簡便、快捷、安全
可以治療針灸可以治療的一些的病症,比如頸肩腰腿疼痛、組織損傷等,對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科、皮膚科等部分病症也有良好的效果。范圍很廣。

㈦ 頸椎病上哪兒看好

建議通過上骨脊柱復正料療法的方式

㈧ 網球肘弧刃針扎部位

網球肘概述:
網球肘因網球運動員易患此病而得名,它的醫學名稱為肱骨外上髁炎。家庭主婦、磚瓦工、木工等長期反復用力做肘部活動者,也易患此病。由於長期的勞損,可使附著在肘關節部位的一些肌腱和軟組織,發生部分性纖維撕裂或損傷,或因摩擦造成骨膜創傷,引起骨膜炎。
二、網球肘的診斷:
網球肘主要表現在肘關節外側疼痛,並向前臂外側放射,握物無力,在擰螺絲或擠毛巾時,局部疼痛加劇。患處有些腫脹,可摸到骨質的增生隆起,壓痛明顯。欲確診此病,可作旋臂屈腕試驗,方法是將肘關節伸直,腕部屈曲,然後將前臂盡量向後、向外旋轉,此時如果肘部疼痛加劇,即說明是患了網球肘。
三、網球肘的治療:
網球肘雖非大病,但甚為麻煩,一旦罹患,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都因此而打亂。所以,如果有患此症,應該趁早外敷{千若軒丿按摩膏

㈨ 張亭棟的主要貢獻

張亭棟教授的最主要的貢獻,是創新性地研究了白血病的砒霜(三氧化二砷)療法。
砒霜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砷。用砒霜治病,以毒攻毒,中葯早有傳統,西方也曾用過。北宋的《開寶詳定本草》、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記載了砒霜的葯性。西方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也曾用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但未獲普遍接受。
1971年,哈爾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葯師韓太雲下鄉巡迴醫療,發現東北林甸縣一個公社衛生院的一位民間中醫能治癌症,能讓大腸癌、肝癌和食道癌等患者「起死回生」,具體方法是用「砒霜、輕粉、蟾酥」等中葯進行治療。後來,省衛生廳派以張亭棟為組長的調查隊前去考察,張亭棟與韓太雲從1972年開始合作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他們首先從分析砒霜、輕粉、蟾酥的毒副作用入手,對這三種中葯分別在臨床上進行了對照,做了一定的動物實驗和臨床觀察,確定治療用量,並對砒霜、輕粉、蟾酥三味葯進行篩選,最後確認真正有效的成分是砒霜。
長期以來,張亭棟在中國沒有得到應有的肯定,在國際學界更是默默無聞。北京大學教授饒毅認為其原因「可能與他工作地區有關,也和他英文論文較少、缺乏國際視野和國際交流有關。不能完全排除他本人未充分意識到其工作重要程度的可能性」。而張廷棟對此也表示認同,他說:「我只是想通過這個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好這個病,想著必須要拿出真實的東西。」
和屠呦呦一樣,張亭棟也是無博士學位、無留學經歷、無院士頭銜的「三無」教授,但他開創的白血病砒霜療法,不僅為全世界白血病人的治療帶來了福音,而且其進一步研究,還有望對其他癌症的治療產生積極效果。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以瘧疾的青蒿素療法打開了諾貝爾獎的閘門之後,張亭棟的白血病砒霜療法,與王學昌的頸肩腰腿痛弧刃針療法、王振義的惡性腫瘤的誘導分化療法、盛志勇的燒傷病程規律和新療法、施一公的剪接體結構和機理、韓濟生的針灸鎮痛原理、吳孟超的肝臟外科新理論及療法等一起,被認為是中國大陸繼屠呦呦之後,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重量級科技成果

閱讀全文

與弧刃針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