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最後的禮物與危重病人相處的創造性模式

最後的禮物與危重病人相處的創造性模式

發布時間:2021-08-07 00:30:48

⑴ 學生學習進度報告由4個問題組成,它們是什麼

學習問題

⑵ 從概念,培養才能和實施時的要求三點出發,論述什麼是泰勒創造性教學模式

以目標為課程設計的基礎和核心,圍繞課程目標的確定及其實現、評價而進行課程設計的模式。目標模式是20世紀初開始的課程開發科學化運動的產物。因此,目標模式被看做課程發、課程設計的傳統、經典模式,其主代表是被尊為「現代課程理論之父」的拉爾夫·泰勒(R.Tyler)所創立的「泰勒模式」。 泰勒指出,任何課程設計都必須回答以下4個問題:為什麼教(或學)?教(或學)什麼?怎麼教(或學)?如何評價教(或學)的效果?這4個問題構成了著名的「目標」、「內容」、「組織」和「評價」,稱課程開發與設計的永恆范疇,也被認為是課程設計的步驟。目標模式有其他一些類型,但它們都沒有超出泰勒的這4個問題,往往被們認是對泰勒模式的補充。

在實際的運作中,目標模式被細化為以下7步,以便於操作,即診斷需要——形成具體的目標——選擇內容——組織內容——選擇教學活動一—組織教學活動——評價。)

⑶ 2017年湖南自考本科老年護理一年考幾次下次考試報名和考試時間是什麼

答:
護理學導論試題與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提出道德發展學說的學者是(A);2、對臨終病人親屬的心理支持不正確的是(:B)A;3、由醫生的診斷書來宣告的死亡是(:C);4、不屬於預防性服務的內容是(A);5、一級預防的措施不包括(C);6、由專人負責實施個體化護理,一名護士負責護理一;A、.個案護理B、.功能制護理C、.小組護理D、;7、當一個病人角色轉向常態

護理學導論試題與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提出道德發展學說的學者是(A)。 A、佛洛伊德 B、科爾伯特 C、艾瑞克森 D、皮亞傑

2、對臨終病人親屬的心理支持不正確的是(:B) A、聽取並鼓勵他們表達情感 B、講述有關衛生知識 C、共同討論護理計劃
D、避免親屬單獨接觸病人,以免悲傷過度

3、由醫生的診斷書來宣告的死亡是(:C)。 A、臨床死亡 B、社會性死亡 C、法律死亡 D、腦死亡

4、不屬於預防性服務的內容是(A)。A、計劃生育 B、保持飲水衛生 C、婦幼保健 D、計劃免疫

5、一級預防的措施不包括(C)。 A、提供安全的環境 B、教育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C、指導婦女自我檢查乳房以早期發現乳癌
D、教育人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6、由專人負責實施個體化護理,一名護士負責護理一個病人的工作方法為 (:A)

A、.個案護理 B、 .功能制護理 C、.小組護理 D、.責任制護理

7、當一個病人角色轉向常態角色時,仍然「安於」病人角色,產生退縮及依賴心理,此種現象稱為(標准答案:B)

A、病人角色行為沖突B、病人角色行為強化 C、病人角色行為消退 D、病人角色行為缺如

8、關於病人的主觀資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病人的主觀資料只能來自於病人本身

B、指病人對自己健康問題的體驗和認識 C、護士對病人健康問題的體驗和認識

D、指護士通過觀察、會談、體格檢查和實驗等方法得到的有關病人健康狀態的資料

9、下列哪項不屬於認知評價的方式(C)。 A、原發性評價 B、繼發性評價 C、綜合性評價 D、重新評價

10、在護理診斷陳述時常用的字母E表示(A): A、相關因素 B、診斷名稱 C、臨床表現 D、實驗室檢查

11、書寫病室報告時,首先報告的是(A)。

A、出院病人 B、大手術後病人 C、危重病人 D、新入院病人 E、特殊檢查治療的病人

12、病房最適宜的溫度和相對濕度為(D)。 A、14-15℃,15%-25% B、10-17℃,30%-40% C、20-22℃,40%-50%

D、18-22℃,50%-60% E、15-16℃,60%-70%

13、觀察危重病人病情的最佳方法是(B)。 A、在護士交接班中 B、與病人日常接觸中 C、護士在閱讀病歷時

D、加強醫護間的聯系 E、經常察看護理記錄

14、護理診斷具有的顯著特點是(C)。 A、病人的病理變 B、從生物學觀點考慮問題 C、通過護理措施能解決的問題 D、對疾病本質的判斷
E、類似醫療診斷

15以下屬於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溝通錯誤的是(B)。 A、適當保證 B、主觀判斷 C、及時作出反應 D、鼓勵病人發泄
16護患雙方在治療性會談時的空間距離屬於(A)。 A、親昵距離 B、個人距離 C、社會距離 D、公眾距離
17病人沒有進入病人角色,不願承認自己是病人,這是一種心理防禦的表現,稱之為(D)

A、病人角色行為沖突 B、病人角色行為的強化 C、病人角色行為的消退

D、病人角色行為缺如 E、病人角色行為異常

18、當一個人進入陌生的文化環境,開始學習、適應新環境的文化模式,解決文化沖突問題時,表明他已進入

(C)。 A、意識期 B、接受期 C、轉變期 D、興奮期

19、在進行溝通時,影響溝通並使雙方產生不信任感的行為是(E)。 A、雙眼注視對方 B、全神貫注傾聽 C、傾聽中特別注意對方的弦外音 D、言語簡單明確
E、及時評論對方所談內容

20、護士對患者說:「今天我們就談到這里,改天再談其他情況。」 該溝通屬於哪個層次(B)。

A、一般性溝通 B、陳述事實的溝通 C、交流看法的溝通 D、情感性溝通 E、共鳴性溝通

21、適用於對急性病病人護理時的護患關系是B

A、A.共同參與型 B、 B.指導-合作型 C、 C.主動-被動型 D、.統一型

22、以下哪項是共同參與型護患關系模式的特點(D)。

A、微弱單向性的關系 B、心理方位為差位 C、護士教會服務對象做什麼

D、以生物醫學-社會心理模式及健康為中心 E、護士的權威在護患關系中起主導作用

23一位患有心梗的病人住院治療後已好轉,但由於他年邁的母親突然中風,他毅然離開醫院照顧母親,此病人出現了病人角色適應的哪個問題(C)。 A、角色行為缺如
B、角色行為沖突 C、角色行為強化 D、角色行為消退 E、角色行為矛盾

24處於護理歷史上黑暗時期的護士形象(D)。

A、宗教形象 B、教師形象 C、母親形象 D、僕人形象 E、白衣天使形象

25《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理管理辦法》的實施完善了護士注冊及考試制度,其頒布的時間是(A)。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26目前,護理學發展到了什麼階段:(D)A、.以病人為中心的階段B.以健康為中心的階段C.以疾病為中心的階段

D.以人的生理健康為中心的階段

27、南丁格爾護理理論的核心是(B) A.護理B.環境C.健康D.人體

28、在新的醫學模式下對健康的認識包括:(E) A、健康與疾病有明顯分界 B.健康是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處於良好狀態,這一狀態在一個階段里是靜止不動的
C.健康是機體各系統內、系統間及與外環境間的平衡 D沒有疾病就是健康 E健康和疾病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29、瑞士傑出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D)。

A、性心理發展學說 B、心理、社會發展學說 C、道德發展理論 D、智力發展學說

30、被稱為「現代心理學之父」的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是(B)。

A、艾瑞克森 B、佛洛伊德 C、科爾伯格 D、皮亞傑

31、護理學對人的理解以下不正確的有(E)。 A、人是一個整體 B、人是一個開放系統 C、人有基本需要 D、人從健康狀態到疾病狀態是有明確界限的
E、人對維持自身完好狀態有所追求

32、護士對病人進行入院介紹、術前教育等,主要是為了滿足病人(B)。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愛與歸屬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33處於某一層次的思維者開始走出權威,獨立地分析和選擇方案,對問題會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屬於評判性思維的哪一層次(B)。

A、基礎層次 B、復雜層次 C、推理層次 D、決策層次 E、盡職層次

34顏面部燒傷病人常有失落感,這屬於哪個層次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B)

A、.生理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35關於睡眠與年齡的關系下列哪種說法不對(D)。 A、嬰兒期約需16-20h B、幼兒期約需10-14h C、學齡前兒童約需11-12h
D、青少年約需7-8h E、老年期約6-7h

36護士在完成獨立性及合作性護理功能,從法律及專業的角度來講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C)

A、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及工作單位的政策及工作要求 B、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C、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盡量獨立應用
D、委派別人實施護理時,盡量做到心中有數

37要幫助病人獲得某種自護技能,最佳的方法是(C)。 A、講授 B、討論 C、示範 D、個別會談

38病人沒有進入病人角色,不願承認自己是病人,這是一種心理防禦的表現,稱之為(D)

A、病人角色行為沖突 B、病人角色行為的強化 C、病人角色行為的消退

D、病人角色行為缺如 E、病人角色行為異常

39促進健康的護理活動是通過護理人員的努力(C)。

A、減輕術前病人的焦慮 B、為病人解決飲食、飲水、排泄等方面的需要

C、使病人懂得適當運動有益於健康 D、幫助病人採取舒適體位

40某患者與護士談論他的病情說:「我最近頭昏得厲害,估計貧血更嚴重了!」這兩人的溝通屬於哪個層次(:C)。

A、一般性溝通 B、陳述事實的溝通 C、交流看法的溝通 D、情感性溝通 E、共鳴性溝通

41張某,男,31歲,因過敏性休克急診入院。患者恢復期,護患關系的模式應為(B)。

A、主動-被動型 B、共同參與型 C、指導-合作型 D、服務-指導型 E、雙向活動

42當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或惡化時,常見的角色適應問題是(A)。

A、角色行為缺如 B、角色行為沖突 C、角色行為強化 D、角色行為消退 E、角色行為矛盾

43當一個人已經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所要回答的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做什麼?」這種評價屬於(C)。

A、挑戰性評價 B、原發性評價 C、繼發性評價 D、重新評價

44非語言溝通中最豐富的源泉是(C)A.空間距離B.眼神C.面部表情D.身體姿勢

45影響健康的因素有(ABCD)。

A、環境因素 B、生物學因素 C、生活方式因素 D、獲得衛生保健設施的可能性

46瀕死病人最後消失的感覺是(B)。

A、視覺 B、聽覺 C、嗅覺 D、味覺 E、觸覺

47中國首先開展臨終關懷研究與實踐的是(A)。

A、天津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48臨終關懷組織在醫護方面應盡量避免的措施是(C)。

A、口腔護理 B、飲食可口 C、化學療法 D、美化環境

49中國Cochrane中心1999年正式成立於(A)。 A、成都 B、北京 C、上海 D、廣州 E、天津

50目前全世界共有(C)個Cochrane中心。 A、11 B、12 C、13 D、14 E、15

51對疼痛患者,最先滿足的需求應該是(B)。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愛與歸屬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52瑞士傑出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D)。 A、性心理發展學說

B、心理、社會發展學說 C、道德發展理論 D、智力發展學說

53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要是(A)。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愛與歸屬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54根據皮亞傑關於人的智力發育4個階段的學說,10~12歲兒童為(D)。

A、感覺運動期 B、前運思期 C、具體運思期 D、形式運思期

55病人在手術前要了解手術的有關注意事項,屬於(A)。

A、安全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刺激的需要

56 善於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發展過程體現了思維的(:E)。 A、思維的間接性 B、思維的邏輯性 C、思維的物質屬性 D、思維的推理性
E、思維的概括性

57下面哪項屬於愛與歸屬的需要? (D) A、食物、空氣、水 B、渴望名譽及聲望

C、各種政治宗教制度 D、和周圍的人友好相處

58著名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提出的理論是(A)。

A、心理社會發展學說 B、壓力與適應學說 C、道德發展理論 D、智力發展學說

59處於某一層次的思維者開始走出權威,獨立地分析和選擇方案,對問題會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屬於評判性思維的哪一層次(B)。

A、基礎層次 B、復雜層次 C、推理層次 D、決策層次 E、盡職層次

60下列應首先滿足的生理需要是(D)

A、水分 B、睡眠 C、營養 D.氧氣

61下列哪項不屬於危機的特徵?(A)

A、特殊性 B、普通性 C、時限性 D、循環性

62用理智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及心理需求屬於心理防衛機轉的(C)。

A、潛抑作用 B、補償作用 C、抑製作用 D、升華作用

63 產生失望的原因是(A)。

A、 反復嘗試失敗 B、重要東西的改變 C、失業 D、離婚

64紐曼認為維持機體基本結構正常狀態的是下列何種防線(:C)。A、應變 B、正常 C、抵抗 D、防禦

下列有關羅伊適應模式的描述,正確的是(D)。 A、人是一個適應系統只具有生物屬性 B、效應者適應表現在生理功能和自我概念
C、適應性反應是指人能夠不斷適應而保持健康 D、人是一個適應系統,具有生物和社會屬性 E、人是通過生理調節維持身體平衡而達到適應

65對於需要二級護理的病人,護理人員應做到: (D) A、24小時專人護理
B、15--30分鍾巡視病人一次C.備急救物品D.1—2小時巡視病人一次

66首先將壓力的概念用於生物醫學領域,被稱為是「壓力之父」的是(A)

A、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席爾 B、.美國心理學家拉扎勒斯 C、美國精神病學家霍姆斯

D.美國精神病學家拉赫

67根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學說,老年期發展的危機與轉機的關鍵是(A)

A完美無憾對悲觀絕望B、親密對孤獨 C.精力充沛對頹廢遲滯 D、自我統一對角色混亂

68不屬於預防性服務的內容是(A)。

A、計劃生育 B、保持飲水衛生 C、婦幼保健 D、計劃免疫

69以分組的方式對病人進行全面護理的工作方法為(C)。

二、多選題型:

1、護理立法的意義有()。標准答案:ABCDE

A、促進護理管理法制化,提高護理質量 B、促進護理教育及護理學科的發展 C、維護護士的權益 D、保護護理人員具有良好的護理道德
E、有利於維護服務對象的正當權益

2、導致醫療事故的要素有()。標准答案:ABCDE

A、醫療葯品、器械等因素 B、環境因素 C、時間因素 D、人為因素 E、醫療設備因素

3、醫院的任務包括哪些方面?ABCD

A、醫療 B、教學 C、科學研究 D、預防和社區衛生服務

4、護理工作的范圍根據護理功能來劃分可以分為(ABE ) A.獨立性的護理功能 B合作性護理功能 C指導性護理功能 D.依賴性護理功能
E專業性護理功能

5、非語言性溝通的表現形式有(ABC)。 A、.面部表情 B、儀表 C、手勢 D、.沉默 E、傾聽

6、影響病人角色適應的因素有:(ABCD)。

A、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 B、症狀的可見性 C、醫院規則 D、病人的社會特徵

7、壓力源作用的大小及對機體的影響取決於壓力源的(ABCD)。

A、性質 B、強度C、頻率 D、數量 E、無助

8、護理的服務對象可以是(ABCDE)。 A、個人 B、家庭 C、整個社會 D、健康人 E、患病的人

9、關於約翰遜的行為系統模式正確的是(ABCDE)。 A、行為系統模式有利於護理 B、是一個有組織的整體的功能單位
C、功能就是調節個人對環境中輸入刺激的反應以維持系統的平衡 D、人是一個特殊的個人行為系統 E、七個子系統包括:成就、從屬、攻擊、依賴、排泄、攝取和性

10、護理學的理論能范疇包括(ABCD)。 A、護理學的研究對象 B、護理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C、護理專業知識體系與理論架構
D、護理交叉學科和分支學科

11、醫療事故的構成要件有(ABCD)。 A、主體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 B、行為的違法性 C、過失造成病人的人身損害
D、過失行為和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12、影響文化休克的因素包括(ABCDE)。 A、新舊文化間的差別程度 B、新文化的包容性 C、個體年齡、性別、職業、健康狀況
D、個體以往應對生活改變的經歷 E、個體一般性的應對類型

13、護理專業具有的特徵包括(ABCDE)。 A、全力投入工作 B、重視人際關系 C、具有專門的知識與技能 D、有倫理規則 E、重視自律

14、護理措施可以哪三類(ABC)。 A、護士獨立決定實施的護理措施 B、遵醫囑處理的措施

C、與其他醫務人員協同完成的護理措施 D、依病人需要採取的護理措施

15、不符合護理記錄書寫要求的是(AB)。 A、體溫單每頁第一日應填寫月、日

B、一律用藍鋼筆書寫特別護理記錄單 C、24h出入液量記量均於毫升為單位

D、體溫單上「住院日數」從入院後第一天開始寫 E、交班報告按床號先寫離去病室的病人

16、護理程序具有以下哪些特點(ABCDE)。 A、以護理對象為中心 B、有特定目標 C、組織性和計劃性 D、適用范圍廣泛 E、具有創造性

三、是非題

1、一護士未給病人做青黴素過敏試驗就給予了注射,結果造成病人死亡,這種情況屬於醫療事故。(對)

2、護理程序的五個步驟是互不聯系、互不影響的。(錯)

3、護理措施是指護士為消除或減少護理診斷中的原因,使病人達到預期目標而擬定的護理活動。(對)

4、護理計劃由護理診斷或問題,預期效果,護囑和評價四個欄目組成。(對)

5、道德這一社會現象,包括兩大領域和三個方面。(對)

6、第三級預防稱為三早預防。(錯)

7、 初級衛生保健是人們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顧。(對)

8、護患關系就是在特定條件下,護理人員通過醫療、護理等活動與病人建立起的一種工作性的人際關系。(對)

9、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的吸引和排斥關系,反映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的親疏遠近距離。(對)

10、被譽為西方醫學之父的是希波克拉底。(對)

11、1978年WHO提出:「護士作為護理的專業工作者,其惟一的任務就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幫助健康人促進健康」 (對)

⑷ 從美國看中國經濟發展的話題擬定一個標題

護理學導論試題與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提出道德發展學說的學者是(A);2、對臨終病人親屬的心理支持不正確的是(:B)A;3、由醫生的診斷書來宣告的死亡是(:C);4、不屬於預防性服務的內容是(A);5、一級預防的措施不包括(C);6、由專人負責實施個體化護理,一名護士負責護理一;A、.個案護理B、.功能制護理C、.小組護理D、;7、當一個病人角色轉向常態護理學導論試題與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提出道德發展學說的學者是(A)。A、佛洛伊德B、科爾伯特C、艾瑞克森D、皮亞傑2、對臨終病人親屬的心理支持不正確的是(:B)A、聽取並鼓勵他們表達情感B、講述有關衛生知識C、共同討論護理計劃D、避免親屬單獨接觸病人,以免悲傷過度3、由醫生的診斷書來宣告的死亡是(:C)。A、臨床死亡B、社會性死亡C、法律死亡D、腦死亡4、不屬於預防性服務的內容是(A)。A、計劃生育B、保持飲水衛生C、婦幼保健D、計劃免疫5、一級預防的措施不包括(C)。A、提供安全的環境B、教育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C、指導婦女自我檢查乳房以早期發現乳癌D、教育人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6、由專人負責實施個體化護理,一名護士負責護理一個病人的工作方法為(:A)A、.個案護理B、.功能制護理C、.小組護理D、.責任制護理7、當一個病人角色轉向常態角色時,仍然「安於」病人角色,產生退縮及依賴心理,此種現象稱為(標准答案:B)A、病人角色行為沖突B、病人角色行為強化C、病人角色行為消退D、病人角色行為缺如8、關於病人的主觀資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病人的主觀資料只能來自於病人本身B、指病人對自己健康問題的體驗和認識C、護士對病人健康問題的體驗和認識D、指護士通過觀察、會談、體格檢查和實驗等方法得到的有關病人健康狀態的資料9、下列哪項不屬於認知評價的方式(C)。A、原發性評價B、繼發性評價C、綜合性評價D、重新評價10、在護理診斷陳述時常用的字母E表示(A):A、相關因素B、診斷名稱C、臨床表現D、實驗室檢查11、書寫病室報告時,首先報告的是(A)。A、出院病人B、大手術後病人C、危重病人D、新入院病人E、特殊檢查治療的病人12、病房最適宜的溫度和相對濕度為(D)。A、14-15℃,15%-25%B、10-17℃,30%-40%C、20-22℃,40%-50%D、18-22℃,50%-60%E、15-16℃,60%-70%13、觀察危重病人病情的最佳方法是(B)。A、在護士交接班中B、與病人日常接觸中C、護士在閱讀病歷時D、加強醫護間的聯系E、經常察看護理記錄14、護理診斷具有的顯著特點是(C)。A、病人的病理變B、從生物學觀點考慮問題C、通過護理措施能解決的問題D、對疾病本質的判斷E、類似醫療診斷15以下屬於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溝通錯誤的是(B)。A、適當保證B、主觀判斷C、及時作出反應D、鼓勵病人發泄16護患雙方在治療性會談時的空間距離屬於(A)。A、親昵距離B、個人距離C、社會距離D、公眾距離17病人沒有進入病人角色,不願承認自己是病人,這是一種心理防禦的表現,稱之為(D)A、病人角色行為沖突B、病人角色行為的強化C、病人角色行為的消退D、病人角色行為缺如E、病人角色行為異常18、當一個人進入陌生的文化環境,開始學習、適應新環境的文化模式,解決文化沖突問題時,表明他已進入(C)。A、意識期B、接受期C、轉變期D、興奮期19、在進行溝通時,影響溝通並使雙方產生不信任感的行為是(E)。A、雙眼注視對方B、全神貫注傾聽C、傾聽中特別注意對方的弦外音D、言語簡單明確E、及時評論對方所談內容20、護士對患者說:「今天我們就談到這里,改天再談其他情況。」該溝通屬於哪個層次(B)。A、一般性溝通B、陳述事實的溝通C、交流看法的溝通D、情感性溝通E、共鳴性溝通21、適用於對急性病病人護理時的護患關系是BA、A.共同參與型B、B.指導-合作型C、C.主動-被動型D、.統一型22、以下哪項是共同參與型護患關系模式的特點(D)。A、微弱單向性的關系B、心理方位為差位C、護士教會服務對象做什麼D、以生物醫學-社會心理模式及健康為中心E、護士的權威在護患關系中起主導作用23一位患有心梗的病人住院治療後已好轉,但由於他年邁的母親突然中風,他毅然離開醫院照顧母親,此病人出現了病人角色適應的哪個問題(C)。A、角色行為缺如B、角色行為沖突C、角色行為強化D、角色行為消退E、角色行為矛盾24處於護理歷史上黑暗時期的護士形象(D)。A、宗教形象B、教師形象C、母親形象D、僕人形象E、白衣天使形象25《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理管理法》的實施完善了護士注冊及考試制度,其頒布的時間是(A)。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26目前,護理學發展到了什麼階段:(D)A、.以病人為中心的階段B.以健康為中心的階段C.以疾病為中心的階段D.以人的生理健康為中心的階段27、南丁格爾護理理論的核心是(B)A.護理B.環境C.健康D.人體28、在新的醫學模式下對健康的認識包括:(E)A、健康與疾病有明顯分界B.健康是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處於良好狀態,這一狀態在一個階段里是靜止不動的C.健康是機體各系統內、系統間及與外環境間的平衡D沒有疾病就是健康E健康和疾病是一個連續的過程29、瑞士傑出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D)。A、性心理發展學說B、心理、社會發展學說C、道德發展理論D、智力發展學說30、被稱為「現代心理學之父」的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是(B)。A、艾瑞克森B、佛洛伊德C、科爾伯格D、皮亞傑31、護理學對人的理解以下不正確的有(E)。A、人是一個整體B、人是一個開放系統C、人有基本需要D、人從健康狀態到疾病狀態是有明確界限的E、人對維持自身完好狀態有所追求32、護士對病人進行入院介紹、術前教育等,主要是為了滿足病人(B)。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愛與歸屬的需要D、自我實現的需要33處於某一層次的思維者開始走出權威,獨立地分析和選擇方案,對問題會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屬於評判性思維的哪一層次(B)。A、基礎層次B、復雜層次C、推理層次D、決策層次E、盡職層次34顏面部燒傷病人常有失落感,這屬於哪個層次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B)A、.生理需要B、自尊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自我實現的需要35關於睡眠與年齡的關系下列哪種說法不對(D)。A、嬰兒期約需16-20hB、幼兒期約需10-14hC、學齡前兒童約需11-12hD、青少年約需7-8hE、老年期約6-7h36護士在完成獨立性及合作性護理功能,從法律及專業的角度來講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C)A、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及工作單位的政策及工作要求B、嚴格執行查對制度C、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盡量獨立應用D、委派別人實施護理時,盡量做到心中有數37要幫助病人獲得某種自護技能,最佳的方法是(C)。A、講授B、討論C、示範D、個別會談38病人沒有進入病人角色,不願承認自己是病人,這是一種心理防禦的表現,稱之為(D)A、病人角色行為沖突B、病人角色行為的強化C、病人角色行為的消退D、病人角色行為缺如E、病人角色行為異常39促進健康的護理活動是通過護理人員的努力(C)。A、減輕術前病人的焦慮B、為病人解決飲食、飲水、排泄等方面的需要C、使病人懂得適當運動有益於健康D、幫助病人採取舒適體位40某患者與護士談論他的病情說:「我最近頭昏得厲害,估計貧血更嚴重了!」這兩人的溝通屬於哪個層次(:C)。A、一般性溝通B、陳述事實的溝通C、交流看法的溝通D、情感性溝通E、共鳴性溝通41張某,男,31歲,因過敏性休克急診入院。患者恢復期,護患關系的模式應為(B)。A、主動-被動型B、共同參與型C、指導-合作型D、服務-指導型E、雙向活動42當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或惡化時,常見的角色適應問題是(A)。A、角色行為缺如B、角色行為沖突C、角色行為強化D、角色行為消退E、角色行為矛盾43當一個人已經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所要回答的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做什麼?」這種評價屬於(C)。A、挑戰性評價B、原發性評價C、繼發性評價D、重新評價44非語言溝通中最豐富的源泉是(C)A.空間距離B.眼神C.面部表情D.身體姿勢45影響健康的因素有(ABCD)。A、環境因素B、生物學因素C、生活方式因素D、獲得衛生保健設施的可能性46瀕死病人最後消失的感覺是(B)。A、視覺B、聽覺C、嗅覺D、味覺E、觸覺47中國首先開展臨終關懷研究與實踐的是(A)。A、天津B、上海C、北京D、南京48臨終關懷組織在醫護方面應盡量避免的措施是(C)。A、口腔護理B、飲食可口C、化學療法D、美化環境49中國Cochrane中心1999年正式成立於(A)。A、成都B、北京C、上海D、廣州E、天津50目前全世界共有(C)個Cochrane中心。A、11B、12C、13D、14E、1551對疼痛患者,最先滿足的需求應該是(B)。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愛與歸屬的需要D、自尊的需要52瑞士傑出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D)。A、性心理發展學說B、心理、社會發展學說C、道德發展理論D、智力發展學說53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要是(A)。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愛與歸屬的需要D、自尊的需要54根據皮亞傑關於人的智力發育4個階段的學說,10~12歲兒童為(D)。A、感覺運動期B、前運思期C、具體運思期D、形式運思期55病人在手術前要了解手術的有關注意事項,屬於(A)。A、安全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C、自尊的需要D、刺激的需要56善於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發展過程體現了思維的(:E)。A、思維的間接性B、思維的邏輯性C、思維的物質屬性D、思維的推理性E、思維的概括性57下面哪項屬於愛與歸屬的需要?(D)A、食物、空氣、水B、渴望名譽及聲望C、各種政治宗教制度D、和周圍的人友好相處58著名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提出的理論是(A)。A、心理社會發展學說B、壓力與適應學說C、道德發展理論D、智力發展學說59處於某一層次的思維者開始走出權威,獨立地分析和選擇方案,對問題會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屬於評判性思維的哪一層次(B)。A、基礎層次B、復雜層次C、推理層次D、決策層次E、盡職層次60下列應首先滿足的生理需要是(D)A、水分B、睡眠C、營養D.氧氣61下列哪項不屬於危機的特徵?(A)A、特殊性B、普通性C、時限性D、循環性62用理智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及心理需求屬於心理防衛機轉的(C)。A、潛抑作用B、補償作用C、抑製作用D、升華作用63產生失望的原因是(A)。A、反復嘗試失敗B、重要東西的改變C、失業D、離婚64紐曼認為維持機體基本結構正常狀態的是下列何種防線(:C)。A、應變B、正常C、抵抗D、防禦下列有關羅伊適應模式的描述,正確的是(D)。A、人是一個適應系統只具有生物屬性B、效應者適應表現在生理功能和自我概念C、適應性反應是指人能夠不斷適應而保持健康D、人是一個適應系統,具有生物和社會屬性E、人是通過生理調節維持身體平衡而達到適應65對於需要二級護理的病人,護理人員應做到:(D)A、24小時專人護理B、15--30分鍾巡視病人一次C.備急救物品D.1—2小時巡視病人一次66首先將壓力的概念用於生物醫學領域,被稱為是「壓力之父」的是(A)A、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席爾B、.美國心理學家拉扎勒斯C、美國精神病學家霍姆斯D.美國精神病學家拉赫67根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學說,老年期發展的危機與轉機的關鍵是(A)A完美無憾對悲觀絕望B、親密對孤獨C.精力充沛對頹廢遲滯D、自我統一對角色混亂68不屬於預防性服務的內容是(A)。A、計劃生育B、保持飲水衛生C、婦幼保健D、計劃免疫69以分組的方式對病人進行全面護理的工作方法為(C)。二、多選題型:1、護理立法的意義有()。標准答案:ABCDEA、促進護理管理法制化,提高護理質量B、促進護理教育及護理學科的發展C、維護護士的權益D、保護護理人員具有良好的護理道德E、有利於維護服務對象的正當權益2、導致醫療事故的要素有()。標准答案:ABCDEA、醫療葯品、器械等因素B、環境因素C、時間因素D、人為因素E、醫療設備因素3、醫院的任務包括哪些方面?ABCDA、醫療B、教學C、科學研究D、預防和社區衛生服務4、護理工作的范圍根據護理功能來劃分可以分為(ABE)A.獨立性的護理功能B合作性護理功能C指導性護理功能D.依賴性護理功能E專業性護理功能5、非語言性溝通的表現形式有(ABC)。A、.面部表情B、儀表C、手勢D、.沉默E、傾聽6、影響病人角色適應的因素有:(ABCD)。A、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B、症狀的可見性C、醫院規則D、病人的社會特徵7、壓力源作用的大小及對機體的影響取決於壓力源的(ABCD)。A、性質B、強度C、頻率D、數量E、無助8、護理的服務對象可以是(ABCDE)。A、個人B、家庭C、整個社會D、健康人E、患病的人9、關於約翰遜的行為系統模式正確的是(ABCDE)。A、行為系統模式有利於護理B、是一個有組織的整體的功能單位C、功能就是調節個人對環境中輸入刺激的反應以維持系統的平衡D、人是一個特殊的個人行為系統E、七個子系統包括:成就、從屬、攻擊、依賴、排泄、攝取和性10、護理學的理論能范疇包括(ABCD)。A、護理學的研究對象B、護理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C、護理專業知識體系與理論架構D、護理交叉學科和分支學科11、醫療事故的構成要件有(ABCD)。A、主體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B、行為的違法性C、過失造成病人的人身損害D、過失行為和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12、影響文化休克的因素包括(ABCDE)。A、新舊文化間的差別程度B、新文化的包容性C、個體年齡、性別、職業、健康狀況D、個體以往應對生活改變的經歷E、個體一般性的應對類型13、護理專業具有的特徵包括(ABCDE)。A、全力投入工作B、重視人際關系C、具有專門的知識與技能D、有倫理規則E、重視自律14、護理措施可以哪三類(ABC)。A、護士獨立決定實施的護理措施B、遵醫囑處理的措施C、與其他醫務人員協同完成的護理措施D、依病人需要採取的護理措施15、不符合護理記錄書寫要求的是(AB)。A、體溫單每頁第一日應填寫月、日B、一律用藍鋼筆書寫特別護理記錄單C、24h出入液量記量均於毫升為單位D、體溫單上「住院日數」從入院後第一天開始寫E、交班報告按床號先寫離去病室的病人16、護理程序具有以下哪些特點(ABCDE)。A、以護理對象為中心B、有特定目標C、組織性和計劃性D、適用范圍廣泛E、具有創造性三、是非題1、一護士未給病人做青黴素過敏試驗就給予了注射,結果造成病人死亡,這種情況屬於醫療事故。(對)2、護理程序的五個步驟是互不聯系、互不影響的。(錯)3、護理措施是指護士為消除或減少護理診斷中的原因,使病人達到預期目標而擬定的護理活動。(對)4、護理計劃由護理診斷或問題,預期效果,護囑和評價四個欄目組成。(對)5、道德這一社會現象,包括兩大領域和三個方面。(對)6、第三級預防稱為三早預防。(錯)7、初級衛生保健是人們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顧。(對)8、護患關系就是在特定條件下,護理人員通過醫療、護理等活動與病人建立起的一種工作性的人際關系。(對)9、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的吸引和排斥關系,反映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的親疏遠近距離。(對)10、被譽為西方醫學之父的是希波克拉底。(對)11、1978年WHO提出:「護士作為護理的專業工作者,其惟一的任務就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幫助健康人促進健康」(對)

⑸ 判斷題真菌毒素的生物學特點中具有免疫性.正確嗎

護理學導論試題與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提出道德發展學說的學者是(A);2、對臨終病人親屬的心理支持不正確的是(:B)A;3、由醫生的診斷書來宣告的死亡是(:C);4、不屬於預防性服務的內容是(A);5、一級預防的措施不包括(C);6、由專人負責實施個體化護理,一名護士負責護理一;A、.個案護理B、.功能制護理C、.小組護理D、;7、當一個病人角色轉向常態

護理學導論試題與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提出道德發展學說的學者是(A)。 A、佛洛伊德 B、科爾伯特 C、艾瑞克森 D、皮亞傑

2、對臨終病人親屬的心理支持不正確的是(:B) A、聽取並鼓勵他們表達情感 B、講述有關衛生知識 C、共同討論護理計劃
D、避免親屬單獨接觸病人,以免悲傷過度

3、由醫生的診斷書來宣告的死亡是(:C)。 A、臨床死亡 B、社會性死亡 C、法律死亡 D、腦死亡

4、不屬於預防性服務的內容是(A)。A、計劃生育 B、保持飲水衛生 C、婦幼保健 D、計劃免疫

5、一級預防的措施不包括(C)。 A、提供安全的環境 B、教育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C、指導婦女自我檢查乳房以早期發現乳癌
D、教育人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6、由專人負責實施個體化護理,一名護士負責護理一個病人的工作方法為 (:A)

A、.個案護理 B、 .功能制護理 C、.小組護理 D、.責任制護理

7、當一個病人角色轉向常態角色時,仍然「安於」病人角色,產生退縮及依賴心理,此種現象稱為(標准答案:B)

A、病人角色行為沖突B、病人角色行為強化 C、病人角色行為消退 D、病人角色行為缺如

8、關於病人的主觀資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病人的主觀資料只能來自於病人本身

B、指病人對自己健康問題的體驗和認識 C、護士對病人健康問題的體驗和認識

D、指護士通過觀察、會談、體格檢查和實驗等方法得到的有關病人健康狀態的資料

9、下列哪項不屬於認知評價的方式(C)。 A、原發性評價 B、繼發性評價 C、綜合性評價 D、重新評價

10、在護理診斷陳述時常用的字母E表示(A): A、相關因素 B、診斷名稱 C、臨床表現 D、實驗室檢查

11、書寫病室報告時,首先報告的是(A)。

A、出院病人 B、大手術後病人 C、危重病人 D、新入院病人 E、特殊檢查治療的病人

12、病房最適宜的溫度和相對濕度為(D)。 A、14-15℃,15%-25% B、10-17℃,30%-40% C、20-22℃,40%-50%

D、18-22℃,50%-60% E、15-16℃,60%-70%

13、觀察危重病人病情的最佳方法是(B)。 A、在護士交接班中 B、與病人日常接觸中 C、護士在閱讀病歷時

D、加強醫護間的聯系 E、經常察看護理記錄

14、護理診斷具有的顯著特點是(C)。 A、病人的病理變 B、從生物學觀點考慮問題 C、通過護理措施能解決的問題 D、對疾病本質的判斷
E、類似醫療診斷

15以下屬於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溝通錯誤的是(B)。 A、適當保證 B、主觀判斷 C、及時作出反應 D、鼓勵病人發泄
16護患雙方在治療性會談時的空間距離屬於(A)。 A、親昵距離 B、個人距離 C、社會距離 D、公眾距離
17病人沒有進入病人角色,不願承認自己是病人,這是一種心理防禦的表現,稱之為(D)

A、病人角色行為沖突 B、病人角色行為的強化 C、病人角色行為的消退

D、病人角色行為缺如 E、病人角色行為異常

18、當一個人進入陌生的文化環境,開始學習、適應新環境的文化模式,解決文化沖突問題時,表明他已進入

(C)。 A、意識期 B、接受期 C、轉變期 D、興奮期

19、在進行溝通時,影響溝通並使雙方產生不信任感的行為是(E)。 A、雙眼注視對方 B、全神貫注傾聽 C、傾聽中特別注意對方的弦外音 D、言語簡單明確
E、及時評論對方所談內容

20、護士對患者說:「今天我們就談到這里,改天再談其他情況。」 該溝通屬於哪個層次(B)。

A、一般性溝通 B、陳述事實的溝通 C、交流看法的溝通 D、情感性溝通 E、共鳴性溝通

21、適用於對急性病病人護理時的護患關系是B

A、A.共同參與型 B、 B.指導-合作型 C、 C.主動-被動型 D、.統一型

22、以下哪項是共同參與型護患關系模式的特點(D)。

A、微弱單向性的關系 B、心理方位為差位 C、護士教會服務對象做什麼

D、以生物醫學-社會心理模式及健康為中心 E、護士的權威在護患關系中起主導作用

23一位患有心梗的病人住院治療後已好轉,但由於他年邁的母親突然中風,他毅然離開醫院照顧母親,此病人出現了病人角色適應的哪個問題(C)。 A、角色行為缺如
B、角色行為沖突 C、角色行為強化 D、角色行為消退 E、角色行為矛盾

24處於護理歷史上黑暗時期的護士形象(D)。

A、宗教形象 B、教師形象 C、母親形象 D、僕人形象 E、白衣天使形象

25《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理管理辦法》的實施完善了護士注冊及考試制度,其頒布的時間是(A)。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26目前,護理學發展到了什麼階段:(D)A、.以病人為中心的階段B.以健康為中心的階段C.以疾病為中心的階段

D.以人的生理健康為中心的階段

27、南丁格爾護理理論的核心是(B) A.護理B.環境C.健康D.人體

28、在新的醫學模式下對健康的認識包括:(E) A、健康與疾病有明顯分界 B.健康是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處於良好狀態,這一狀態在一個階段里是靜止不動的
C.健康是機體各系統內、系統間及與外環境間的平衡 D沒有疾病就是健康 E健康和疾病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29、瑞士傑出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D)。

A、性心理發展學說 B、心理、社會發展學說 C、道德發展理論 D、智力發展學說

30、被稱為「現代心理學之父」的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是(B)。

A、艾瑞克森 B、佛洛伊德 C、科爾伯格 D、皮亞傑

31、護理學對人的理解以下不正確的有(E)。 A、人是一個整體 B、人是一個開放系統 C、人有基本需要 D、人從健康狀態到疾病狀態是有明確界限的
E、人對維持自身完好狀態有所追求

32、護士對病人進行入院介紹、術前教育等,主要是為了滿足病人(B)。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愛與歸屬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33處於某一層次的思維者開始走出權威,獨立地分析和選擇方案,對問題會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屬於評判性思維的哪一層次(B)。

A、基礎層次 B、復雜層次 C、推理層次 D、決策層次 E、盡職層次

34顏面部燒傷病人常有失落感,這屬於哪個層次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B)

A、.生理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35關於睡眠與年齡的關系下列哪種說法不對(D)。 A、嬰兒期約需16-20h B、幼兒期約需10-14h C、學齡前兒童約需11-12h
D、青少年約需7-8h E、老年期約6-7h

36護士在完成獨立性及合作性護理功能,從法律及專業的角度來講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C)

A、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及工作單位的政策及工作要求 B、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C、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盡量獨立應用
D、委派別人實施護理時,盡量做到心中有數

37要幫助病人獲得某種自護技能,最佳的方法是(C)。 A、講授 B、討論 C、示範 D、個別會談

38病人沒有進入病人角色,不願承認自己是病人,這是一種心理防禦的表現,稱之為(D)

A、病人角色行為沖突 B、病人角色行為的強化 C、病人角色行為的消退

D、病人角色行為缺如 E、病人角色行為異常

39促進健康的護理活動是通過護理人員的努力(C)。

A、減輕術前病人的焦慮 B、為病人解決飲食、飲水、排泄等方面的需要

C、使病人懂得適當運動有益於健康 D、幫助病人採取舒適體位

40某患者與護士談論他的病情說:「我最近頭昏得厲害,估計貧血更嚴重了!」這兩人的溝通屬於哪個層次(:C)。

A、一般性溝通 B、陳述事實的溝通 C、交流看法的溝通 D、情感性溝通 E、共鳴性溝通

41張某,男,31歲,因過敏性休克急診入院。患者恢復期,護患關系的模式應為(B)。

A、主動-被動型 B、共同參與型 C、指導-合作型 D、服務-指導型 E、雙向活動

42當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或惡化時,常見的角色適應問題是(A)。

A、角色行為缺如 B、角色行為沖突 C、角色行為強化 D、角色行為消退 E、角色行為矛盾

43當一個人已經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所要回答的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做什麼?」這種評價屬於(C)。

A、挑戰性評價 B、原發性評價 C、繼發性評價 D、重新評價

44非語言溝通中最豐富的源泉是(C)A.空間距離B.眼神C.面部表情D.身體姿勢

45影響健康的因素有(ABCD)。

A、環境因素 B、生物學因素 C、生活方式因素 D、獲得衛生保健設施的可能性

46瀕死病人最後消失的感覺是(B)。

A、視覺 B、聽覺 C、嗅覺 D、味覺 E、觸覺

47中國首先開展臨終關懷研究與實踐的是(A)。

A、天津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48臨終關懷組織在醫護方面應盡量避免的措施是(C)。

A、口腔護理 B、飲食可口 C、化學療法 D、美化環境

49中國Cochrane中心1999年正式成立於(A)。 A、成都 B、北京 C、上海 D、廣州 E、天津

50目前全世界共有(C)個Cochrane中心。 A、11 B、12 C、13 D、14 E、15

51對疼痛患者,最先滿足的需求應該是(B)。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愛與歸屬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52瑞士傑出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D)。 A、性心理發展學說

B、心理、社會發展學說 C、道德發展理論 D、智力發展學說

53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要是(A)。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愛與歸屬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54根據皮亞傑關於人的智力發育4個階段的學說,10~12歲兒童為(D)。

A、感覺運動期 B、前運思期 C、具體運思期 D、形式運思期

55病人在手術前要了解手術的有關注意事項,屬於(A)。

A、安全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刺激的需要

56 善於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發展過程體現了思維的(:E)。 A、思維的間接性 B、思維的邏輯性 C、思維的物質屬性 D、思維的推理性
E、思維的概括性

57下面哪項屬於愛與歸屬的需要? (D) A、食物、空氣、水 B、渴望名譽及聲望

C、各種政治宗教制度 D、和周圍的人友好相處

58著名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提出的理論是(A)。

A、心理社會發展學說 B、壓力與適應學說 C、道德發展理論 D、智力發展學說

59處於某一層次的思維者開始走出權威,獨立地分析和選擇方案,對問題會依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思維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屬於評判性思維的哪一層次(B)。

A、基礎層次 B、復雜層次 C、推理層次 D、決策層次 E、盡職層次

60下列應首先滿足的生理需要是(D)

A、水分 B、睡眠 C、營養 D.氧氣

61下列哪項不屬於危機的特徵?(A)

A、特殊性 B、普通性 C、時限性 D、循環性

62用理智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及心理需求屬於心理防衛機轉的(C)。

A、潛抑作用 B、補償作用 C、抑製作用 D、升華作用

63 產生失望的原因是(A)。

A、 反復嘗試失敗 B、重要東西的改變 C、失業 D、離婚

64紐曼認為維持機體基本結構正常狀態的是下列何種防線(:C)。A、應變 B、正常 C、抵抗 D、防禦

下列有關羅伊適應模式的描述,正確的是(D)。 A、人是一個適應系統只具有生物屬性 B、效應者適應表現在生理功能和自我概念
C、適應性反應是指人能夠不斷適應而保持健康 D、人是一個適應系統,具有生物和社會屬性 E、人是通過生理調節維持身體平衡而達到適應

65對於需要二級護理的病人,護理人員應做到: (D) A、24小時專人護理
B、15--30分鍾巡視病人一次C.備急救物品D.1—2小時巡視病人一次

66首先將壓力的概念用於生物醫學領域,被稱為是「壓力之父」的是(A)

A、加拿大生理、心理學家席爾 B、.美國心理學家拉扎勒斯 C、美國精神病學家霍姆斯

D.美國精神病學家拉赫

67根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學說,老年期發展的危機與轉機的關鍵是(A)

A完美無憾對悲觀絕望B、親密對孤獨 C.精力充沛對頹廢遲滯 D、自我統一對角色混亂

68不屬於預防性服務的內容是(A)。

A、計劃生育 B、保持飲水衛生 C、婦幼保健 D、計劃免疫

69以分組的方式對病人進行全面護理的工作方法為(C)。

二、多選題型:

1、護理立法的意義有()。標准答案:ABCDE

A、促進護理管理法制化,提高護理質量 B、促進護理教育及護理學科的發展 C、維護護士的權益 D、保護護理人員具有良好的護理道德
E、有利於維護服務對象的正當權益

2、導致醫療事故的要素有()。標准答案:ABCDE

A、醫療葯品、器械等因素 B、環境因素 C、時間因素 D、人為因素 E、醫療設備因素

3、醫院的任務包括哪些方面?ABCD

A、醫療 B、教學 C、科學研究 D、預防和社區衛生服務

4、護理工作的范圍根據護理功能來劃分可以分為(ABE ) A.獨立性的護理功能 B合作性護理功能 C指導性護理功能 D.依賴性護理功能
E專業性護理功能

5、非語言性溝通的表現形式有(ABC)。 A、.面部表情 B、儀表 C、手勢 D、.沉默 E、傾聽

6、影響病人角色適應的因素有:(ABCD)。

A、疾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 B、症狀的可見性 C、醫院規則 D、病人的社會特徵

7、壓力源作用的大小及對機體的影響取決於壓力源的(ABCD)。

A、性質 B、強度C、頻率 D、數量 E、無助

8、護理的服務對象可以是(ABCDE)。 A、個人 B、家庭 C、整個社會 D、健康人 E、患病的人

9、關於約翰遜的行為系統模式正確的是(ABCDE)。 A、行為系統模式有利於護理 B、是一個有組織的整體的功能單位
C、功能就是調節個人對環境中輸入刺激的反應以維持系統的平衡 D、人是一個特殊的個人行為系統 E、七個子系統包括:成就、從屬、攻擊、依賴、排泄、攝取和性

10、護理學的理論能范疇包括(ABCD)。 A、護理學的研究對象 B、護理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C、護理專業知識體系與理論架構
D、護理交叉學科和分支學科

11、醫療事故的構成要件有(ABCD)。 A、主體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 B、行為的違法性 C、過失造成病人的人身損害
D、過失行為和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12、影響文化休克的因素包括(ABCDE)。 A、新舊文化間的差別程度 B、新文化的包容性 C、個體年齡、性別、職業、健康狀況
D、個體以往應對生活改變的經歷 E、個體一般性的應對類型

13、護理專業具有的特徵包括(ABCDE)。 A、全力投入工作 B、重視人際關系 C、具有專門的知識與技能 D、有倫理規則 E、重視自律

14、護理措施可以哪三類(ABC)。 A、護士獨立決定實施的護理措施 B、遵醫囑處理的措施

C、與其他醫務人員協同完成的護理措施 D、依病人需要採取的護理措施

15、不符合護理記錄書寫要求的是(AB)。 A、體溫單每頁第一日應填寫月、日

B、一律用藍鋼筆書寫特別護理記錄單 C、24h出入液量記量均於毫升為單位

D、體溫單上「住院日數」從入院後第一天開始寫 E、交班報告按床號先寫離去病室的病人

16、護理程序具有以下哪些特點(ABCDE)。 A、以護理對象為中心 B、有特定目標 C、組織性和計劃性 D、適用范圍廣泛 E、具有創造性

三、是非題

1、一護士未給病人做青黴素過敏試驗就給予了注射,結果造成病人死亡,這種情況屬於醫療事故。(對)

2、護理程序的五個步驟是互不聯系、互不影響的。(錯)

3、護理措施是指護士為消除或減少護理診斷中的原因,使病人達到預期目標而擬定的護理活動。(對)

4、護理計劃由護理診斷或問題,預期效果,護囑和評價四個欄目組成。(對)

5、道德這一社會現象,包括兩大領域和三個方面。(對)

6、第三級預防稱為三早預防。(錯)

7、 初級衛生保健是人們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顧。(對)

8、護患關系就是在特定條件下,護理人員通過醫療、護理等活動與病人建立起的一種工作性的人際關系。(對)

9、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的吸引和排斥關系,反映人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的親疏遠近距離。(對)

10、被譽為西方醫學之父的是希波克拉底。(對)

11、1978年WHO提出:「護士作為護理的專業工作者,其惟一的任務就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幫助健康人促進健康」 (對)

⑹ 最後的禮物的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改編自KBS電視台劇本募集活動中的獲獎作品《歸休》,原著作者春意煥透露劇本的創作初衷來源於自己身體抱恙時,十分擔憂年幼的女兒無人照料,由此得到靈感並展開創作,塑造了一位像作者本人所處環境的女性形象慧英,在沒有丈夫照料的情況下,一個人撫養孩子。該片的劇本由春意煥親自執筆,並在原作的基礎上做了較大充實與藝術加工。
動作拍攝
申賢俊扮演的泰洙在知道世熙是自己親生骨肉後和許俊豪扮演的英友在雨中展開「決斗」的場面拍攝,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劇組動用了一台灑水車和三台特技拍攝車,從傍晚七點一直拍到第二天早晨七點,連續作業十二個小時。拍攝該場面時雖然已經是四月,但天氣仍十分寒冷,申賢俊和許俊豪低溫的雨中拍攝打鬥戲,渾身濕透而且根本沒有換裝時間,直到導演說OK,兩位演員都因體力不支倒地,處於虛脫狀態 。
場景布置
該片的拍攝地點橫跨了韓國的七個城市,並且得到了當地的大力支持。男主角泰洙獲得寶貴休假,踏出教導所的場面是在大田論山拘留所拍攝的。泰洙接受肝移植手術准備工作的場面基本上在釜山進行,並得到了釜山聖母醫院的支持,完成了片中近30%的醫院場景。片中的重頭戲是扮演刑警的權五中在醫院扶梯上的追擊場面,以安靜、安全第一的醫院拍攝這樣一串動作鏡頭難度很大,而醫院高層被影片的劇本感動,在不影響危重病人和醫院正常運作的前提下給予了劇組最大程度的支持,而劇組方面在實拍前也反復斟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並反復制定拍攝計劃,將危險系數降到最低 。

⑺ 【25歲以下男生回答】如果你關系最好的哥們和你相處的模式,對你的態度越來越依賴,而且變得略帶曖昧

高中生心理現狀及其成因調查報告

高一(3)班

當前,國際上的各種競爭例如經濟、科技、軍事等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又賴於教育去培養,所以盡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廣泛適應能力的各種人才就成為教育改革和現代學校關注的中心課題。

而今,我國的中學生正處於新舊體制常常發生碰撞,許多問題不可能盡如人意和適時解決,各行各業的改革都步履艱難的背景下,受應試教育的驅使中學生被迫投入競爭,隨著父母離異的、破損家庭的增多,以及社會環境的某些消極影響,造成了中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面對中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僅僅靠原有的教育教學與德育工作難於應付局面。為了改變學校教育的被動狀態,社會、學校、家庭都在呼喚心理學直接參與學校教育工作。「廣泛開展心理衛生科普宣傳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中小學增加心理衛生課」,就是他們的心聲。所以,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通過有效的途徑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得以正常發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導,不良心理與行為得到矯治,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積極性高、思維活躍,學習上沒有心理負擔與壓力,愛學、會學,並富有創造性。個性健全發展,能夠適應學校、社會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礎上,教學質量大提高。

調查結果

調查表明,無論是住宿生還是非住宿生對學習上的問題認識較為清晰,大多數認為自己學習時注意力集中,不易分心。超出一半以上的同學認為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較自信。但40%以上的同學存在對考試焦慮不安,未能做到主動學習。社會適應與人格特點息息相關。故此,大多認為自己會主動關心他人、能敢於承認錯誤、自理能力較強的同學在社會中也往往較為有自信。對於異往,僅有20%左右的同學對於此問題較為敏感,這是慢慢成熟的表現。而對於異性問題好奇佔了多數,因此,我們應該在這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

討論

某一項高分的學生必須接受為他制定的有針對性的特別指導計劃,他們已經產生某些方面的嚴重的心理障礙,如果不及時調節,有可能產生心理疾病。那麼當代職高生為什麼會出現此種心理狀況呢?一下,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高中階段上與少年後期相接,下與青年中期相連,因此,在身心發育和社會成熟方面與之互有一些交叉。作為少年期的結束、青年期的開始的高中階段心理的發展具有明顯的特點。

不平衡性。青年期是個體在生物性和社會性的發展上走向成熟的時期。作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處在從幼稚的兒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過渡的時期,處於與兒童的外界獲得時期相對應的內部獲得時期。在這一時期、高中生的生理發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發展卻相對落後於生理的發展,他們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還未達到成熟的指標,還處在人格化的過程中。也就是說,高中生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系的發展是不同步的,具有異時性和較大的不平衡性。

動盪性。高中生生理、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發展同道德或其他社會意識發展之間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創造了個性發展以及道德和社會意識發展的條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過程的種種矛盾和沖突,表現出一種成熟前的動盪性。正如別林斯基所說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過渡的時期,這種過渡往往總是、不調和的……一個人已經不滿足於自然的意識和樸素的感覺,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為他在獲得令人滿意的知識之前,必須經過千百次的迷誤,必須對自己作斗爭,所以他也有磋跌的時候。這一點無論對於個人或是對於人類,都是一個確定不移的法則。」高中生心理發展的動盪性表現在知、情、意、行等各個方面。例如,他們思維敏銳,但片面性較大,容易偏激;他們熱情,但容易沖動,有極大的波動性;他們的意志品質也在發展,但在克服困難中毅力還不夠,往往把堅定與執拗,勇敢與蠻干、冒險混同起來;在行為舉止上表現出明顯的沖動性,是意外傷亡率最高的年齡階段,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繫上,常易出現困惑、苦悶和焦慮,對家長、教師表現出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為。另外,生理上的劇烈變化,會帶來所謂「青春期騷動」,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劇烈的「性困擾」,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

目前我國高中生的年齡大部分在十六歲至十九歲之間,獨生子女佔了大多數。這些孩子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特別是一些家庭中孩子儼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為主宰,心理脆弱,經受不住風雨和磨練。根據調查,發現獨生子女在社會性行為方面,存在問題的比例高於非獨生子女23-40%。應該正視我國獨生子女存在的弊端:

依賴性。對父母、家庭、環境的過度依賴,是獨生子女的一個通病,這主要是家長的過度管成的。父母由於過分擔憂,隔斷了孩子同周圍環境的接觸。孩子們自我探索活動都變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屬活動。同時,由於父母的過分疼愛,對孩子大包大攬,從而使獨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的替代活動中,最終喪失了自我,養成很大的依賴性。

利己性。首先,由於父母對他們過分寵愛,使他們習慣於接受他人的關心、愛護,而不知道去關心、愛護他人;沒有兄弟姐妹相互謙讓的生活體驗,使他們不能感到關心、遷就他人也是一種責任。其次,父母怕自己孩子在與他人交往中吃虧,有意無意地教了一些自私的觀念和方法。此外,社會上各種不良風氣,如走後門,拉關系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等,也強化了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識,形成了自私心理,功利主義較強。獨生子女的利已性一旦形成,往往很難糾正,自己得不到幸福,也害了周圍人。

反抗性與任性。這往往與父母的專制同時存在,這種專制往往表現於濫用威權,遇事過分:過分的愛、過分的嚴厲、過分的溫和、過分的嬌養、過分的急躁、過分的盲目和自作聰明。可是以後呢,頑固不再是一種反抗,而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間永久性的,習以為常的接觸方式了。」由於獨生子女從小就處在家庭的核心地位,是家中的「小皇帝」,呼風喚雨,往往憑感情辦事,自我約束力差,意志力薄弱,情緒波動大,容易形成對他人的反抗性和任性。

總之,獨生子女存在的問題刻不容緩。依賴性排斥了自主性和創造性,利已性排斥了社會性和利他性,反抗性和任性排斥了和諧性和理智性。

網路的出現,使很多家長都將之視為洪水猛獸。對於辨別力和自控力較弱的青少年來說,他們的心理正處於迅速發展的時期,心理上的動盪不安使他們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網路正好符合了他們渴望與成熟的心理需要。職高生思想單純,現實中無法得到的東西在網路中都可以得以滿足,有時,孩子對網路的迷戀程度往往出乎家長的意料。

調查結果還表明,學生在注意力、學習能力、學習主動性和考試心理四個方面自我評價都較為積極。進一步對比發現,學生在自信度和注意力方面的評價較焦慮度和主動性方面的評價更積極。在問卷的中,研究者還發現,對「考試前或考試時,感到焦慮不安. 」表示肯定的占總人數的僅佔36.3%。由此可見,我校學生在較強的學習自信度影響下,雖然對考試焦慮度的評價較積極,但我們卻不能忽視這個心理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同時,我們應當注意到就「學習興趣濃厚,能做到主動學習.」這個問題表示肯定的占總人數的42.9%,這個問題應當成為我們在解決學生學習心理問題中需要著重解決和重視的。

人的社會化過程至出生之日起就已經開始,人一出生就落入了人際交往中。高中生在與同伴、父母和教師等的接觸中,積累社會生活經驗,取的社會認可,在心理上產生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從而成為一個成熟的、社會化的人。可以這樣認為,人的社會性主要體現在人際交往中,談高中生的社會適應,最重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人際關系在社會化中的重要性,使得研究和優化學生的人際關系成為學校心理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次調查,研究者從人際交往的傾向、能力和狀況三方面考察學生狀況。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研究者發現,學生對交際能力的自我評價普遍優於交際傾向性的自我評價。也就是說在人際關系不是很理想的情況下,學生會普遍認為:不是我待人處世的能力有待提高,而是我根本不屑與人交往。研究者還發現學生對與家長的關系評價是最高的,在回答「與父母相處非常融洽」時,81.4 %的學生認為符合他們的實際情況。然而事實上,很多家長卻抱怨與孩子的關系越來越難相處,這種分歧是不是又是一個新的代溝現象呢?另外,84.6%的學生認為自己在班集體中自己不是被遺忘的人.,著表明現代的高中生普遍認為自己並不孤獨,但為什麼還是不斷出現因為孤獨而形成的心理問題呢?所以以上這些,都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探討。

研究者發現學生在回答「很羨慕某位同學,感覺他(她)什麼都行」的項目時,41.9 %的學生回答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在學習心理的相關項目的回答中,只有27.4%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持消極態度。表明,我校學生的自信度主要來源於學習,其他的自信不足,原因大多是因為對自身其他能力認識不足。研究還發現人學生的自卑感和挫折感體驗的比較明顯。這些狀況都將為模式的進一步開展提供參考。

關於異往方面的情況,研究者主要從外在形象、性別角色、交往意識和行為四個方面加以調查。調查結果表明:隨著青春期生理的變化,高中生已經慢慢地對自己的外在形象有了一個較全面的認識, 女生中65.3%「對自己的外在形象很滿意」,而男生也有55.8%,外表已成為與異往時自信程度的重要因素。隨著青春期生理的變化,高中生的性心理也得到了發展。在性別認同方面,了解學生的異性化情況,幫助學生批判的對待傳統,也將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異往的方面,「害怕與異性同學接觸」的學生人數比例佔21%,但仍然存在36.3%的學生對異性問題過分關心,我校學生對異往的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對於「害怕與異性同學接觸」的學生人數比例居高不下,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現狀調查意在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在出現心理行為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大中城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普遍開展,使的心理教育工作處在不斷地探索和完善中,要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的研究必須從不同地區的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做到循序漸進,設置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也必須多樣化,不同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使用,注意發揮各種方式和途徑的綜合作用,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而,學生心理的相關調研是非常必要的,它將為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教育活動模式的研究提供參考。

除此之外,本小組提出了一些幫助改善高中生心理問題的建議,如下:

1. 無論高一還是高三,在課外可提倡多進行體育活動,或在體育課上加強戶外活動。體育活動可以調節學生心理的情緒狀態: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自尊和自信;有預防心理障礙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並且能在運動過程中加強同學和師生間的交流,性情開朗。

2. 老師和父母應尊重並支持同學們的興趣愛好,避免過分限制。當學習緊張時,學生們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等進行自我調節,放鬆,從而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

3. 同學們不能避免或逃避與社會的接觸。在假期或有必要時,應主動參與社會活動,了解人事的活動和關系,弄清自己所處的生活境地,使心理更加成熟和穩重,同時鍛煉自己學習生活的自立能力。社會也應關心和幫助為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父母和老師要加強對社會不良因素的指導,但不能主張完全隔離社會,使部分學生產生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為主宰的心理。

小結:此次活動讓我們認識到青少年在學習心理、社會適應、人格特點及異往等上存在的問題和現象。一些不良的現狀有待我們深思。追根成因,個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會因素都是不容忽視的。所以,請全社會給予青少年更多的關心和重視,讓青少年都能在一個健康而陽光的環境下成長

⑻ 最後的禮物的幕後花絮

冰雨中連拍動作場面12個小時
《最後的禮物》
《最後的禮物》中除了溫馨與愛仍充斥著大量動作場面。其中的最高潮發生在申賢俊扮演的泰洙在知道世熙是自己親生骨肉後異常激動,在某運動場和許俊浩扮演的英友展開一場豪雨中的「決斗」。為了達到最為逼真的效果,劇組動用了一台灑水車、三台特技拍攝車,從傍晚7時一直拍到第二天早晨7時,連續作業12個小時。
拍攝該場面時雖已四月,但仍感受不到一絲春日溫暖。在空曠的運動場,申賢俊和許俊浩「大打出手」,力求最完美的演出。由於氣溫較低,又是在雨中拍攝,演員渾身潮濕,根本沒有換裝時間,直到導演首肯「OK」,兩位硬漢終於因體力不支,霎時倒地,甚至處於虛脫狀態。
全國總動員拍攝地點橫跨7個城市
影片拍攝橫跨全國七市,得到當地大力支持,順利殺青。首先,男主角無期犯泰洙獲得寶貴休假,踏出教導所的場面是在大田論山拘留所拍攝。拘留所外,泰銖和英友這對曾經親密如今卻身份懸殊的朋友見面,徒然而生一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劍拔弩張之感。
隨後,泰洙接受肝移植手術准備工作的場面基本上在釜山進行,特別得到了當地聖母醫院的大力支持,得以完成影片中近30%的醫院場景。其中重頭戲是扮演刑警的權五中一場在醫院扶梯上的追擊場面。以安靜、安全第一的醫院拍攝這樣一串動作鏡頭難度可想而知。然而,醫院高層在看到劇本後,無不被故事感動,並在不影響危重病人和醫院正常運作的前提下給與劇組大力支持。而劇組方面在實拍前反復斟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並反復制定拍攝計劃,將危險系數降到最低。
影片結局部分——兩位父親和女兒之間相互化解恩怨的溫馨場面選定在全羅南道的高興海濱浴場拍攝。劇組用了四天時間,將感人至深的場面拍竣。 《最後的禮物》是一部呼喚人間親情至愛的溫暖電影。片中的小女孩有兩位父親,一個是視孩子比生命還珍貴的親生父親;另一位則是通過「休假」生平第一次見到「女兒」的無期犯「父親」。然而,在彼此接觸的過程中,真相漸漸明朗。原來,因准備肝移植手術而獲得休假的「父親」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而那個一直守在身邊的刑警則是將孩子視如己出的養父。但為了挽救女兒的生命,兩個男人用各自的實際表現再次印證了偉大的親情。影片從始至終洋溢著父性的溫存,被譽為是一部韓國版的《我是山姆》。
從電視劇到電影
電影《最後的禮物》的故事脫胎於KBS電視台舉辦的劇本募集活動中的獲獎作品——《歸休》。原著作者春意煥(筆名)2002年策劃執筆該作品,2003年送選獲獎,後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人氣飆升。
春意煥透露本劇創作初衷來源於當時自己身體抱恙,十分擔憂年幼的女兒無人照料,因此得到靈感,展開創作,塑造了一位像作者本人所處環境的女性形象——慧英,在沒有丈夫照料的情況下,一個人撫養孩子。孩子雖然沒有父親,卻異常渴望父愛的溫暖。
這部根據作者個人體驗創作出的劇本出爐後立刻好評如潮,同名電視劇播映後,電影的改編版權也很快落實,再次由春意煥本人執筆。電影劇本在原作的基礎上做了較大充實與加工,更招募到大牌明星申賢俊、許俊豪,以及導演功力深厚的金榮俊執筒。

⑼ 哪些模式的評價忽視人的主體性創造性和不確定性

我國基礎教育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集中表現為:過分強調甄選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而忽視對過程的評價;過分關注評價的結果,而無視評價過程本身的作用與意義;評價內容過於關注學業成績,而忽視綜合素質的全面評價和發展潛能的評價;評價方法過於關注「量」的呈現,而忽視「質」的呈現;評價主體過於單一,而忽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等等。
一是在學校教育中過分注重知識傳授,忽視了學生的社會性、價值觀、創造性。關注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長期以來一直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個傳統,在國際上可以說是我們的優勢。二是課程內容「難、繁、偏、舊」,並且過於注重書本知識,脫離了學生經驗。三是現行的課程體系以學科知識為核心,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強調不同學科的獨立性,科目過多,忽視了科學、藝術和道德之間的聯系,忽視了學科之間的整合性和關聯性。以學科為中心是我國延用多年的傳統,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很多現象和問題是無法用一個學科知識去解釋、去探究的。
四是學生學習過於強調接受式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加班加點、一個字看上幾十、上百遍.

⑽ 護理學導論考試題目及答案

病例分析
病人,男,26歲。因反復發作性呼吸困難10年,加重2天人院。病人於10年前開始出現呼吸困難,每當感冒後加重。久治不愈,反復發作。2天前因感冒再次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卧,自行用葯治療,效果欠佳。門診以重度哮喘收治人院。病人無吸煙史,不喜油膩,性格開朗,平時生活可以自理。大便可,小便量少。失眠。病人無恐懼感,易急躁。既往無其他病史。

查體:T 36.8℃,P120次/分,R 30次/分,BPl30/80mmHl青年男性,神志清醒,痛苦貌。端坐位,呼吸急促,呼氣時費力。桶狀胸,雙肺布滿哮鳴音及少許濕啰音,心音遙遠,心律規整,腹軟,肝脾未觸及;雙下肢無浮腫。

病人的醫療診斷為支氣管哮喘,請為病人列出護理診斷。

答:該病人的護理診斷有:

(1)氣體交換受損:與病人的氣道炎症、通氣功能障礙有關。

(2)睡眠型態紊亂:與病人呼吸困難、不能採取適當的卧位有關。

(3)自理缺陷:與病人活動後呼吸困難加重有關。

(4)有發生體液不足的危險:與病人過度呼吸、體內水分消耗增加有關

(5)語言溝通障礙:與病人呼吸急促、不能正常用語言表達有關。

(6)焦慮:與病人患病時間長、反復發作、不能根治有關。

(7)潛在並發症:呼吸衰竭。

閱讀全文

與最後的禮物與危重病人相處的創造性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