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仿是什麼意思
模仿
imitation
復調音樂的基本技法之一。當某一聲部所陳述的主題或動機在另一聲部中跟隨出現時,即謂模仿。先出現的聲部稱為開始聲部(或起句),後出現的聲部稱為模仿聲部(或應句)。根據模仿音程的精確程度,可分為嚴格模仿與自由模仿兩類,前者指模仿時音程作完全一致的移位;後者指模仿時僅保持音程的度數,不作精確移位,以使調性統一,或有個別音級的改變。就模仿的方式而言,有正格式模仿與變格式模仿的區別:前者的應句在音調、方向、節奏等方面與起句相同,後者則有種種變化,如將起句時值加以成倍的增減,則為增時模仿與減時模仿;將起句作音程上的轉位,即以某音為軸使動機或主題作上下方向相反對稱的改變,則為倒影模仿;將起句各音出現之順序改為自右至左的進行,則為逆行模仿等。當起句與應句之間出現主音屬音相互對換以保持調性一致時,則為守調模仿;當主題或動機尚未奏(唱)完而模仿聲部即已進入與之交疊者,則稱密接和應。
模仿最早出現於13世紀的某些民間多聲音樂中,如輪唱曲等。16世紀時作為一種作曲技法被廣泛應用。由於運用模仿手法陳述主題和開展樂思能使各聲部之間獲得更為緊密的聯系,使樂曲發展更具動力,因而成為復調音樂寫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術手段。
在一個模仿的時代,我們模仿了別人的技術,卻有意識地忽略了別人的制度。
模仿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模仿製度,另一種是模仿技術和工業化的模式。
模仿(imitation)
通過觀察和仿效其他個體的行為而改進自身技能和學會新技能的一種學習類型。很多鳥類都能通過模仿學會其他鳥類的叫聲和人語,如鸚鵡、八哥、烏鴉、椋鳥、園丁鳥和琴鳥等。有人發現,在琴鳥(Menura novaehollandiae)的叫聲中有多達80% 的聲音是從外面學來的,其中包括其他動物的叫聲、樂器聲和各種噪音。各地鳥類的方言土語也是通過個體之間互相模仿而繼承下來的。小雞啄米常常跟著母雞學,如果提供一個機器母雞,它們不僅可以增加啄米的頻率,而且還跟機器母雞啄同一顏色的米粒。把狗和貓從小養在一起,狗可以通過模仿從貓那裡學會用爪子洗臉和捉老鼠。有人曾觀察過一個獼猴群,發現有一隻年輕的母猴首先學會了用水洗掉土豆表面的沙子,其他個體很快就都學會了這種方法,同一隻母猴還學會了把摻沙子的麥粒投入水中,以便把沙子和麥粒分離開來,後來整個種群也都學會了這種取食技能。
模仿【詞語解釋】 mó fǎng
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用口哨~~布穀鳥叫。也作摹仿。
2. 先模仿後創新的名言
1、任何單調都會使人乏味、厭倦。——扈中平
2、模仿雖能惟妙惟肖,終有根本的缺憾——沒有心。——張抗抗
3、即使面對大師,也不應當模仿和重復。——謝冕
4、一意模仿古人和外國人,無絲毫可以光耀祖宗者,是一笨子孫。——潘天壽
5、藝術的事情大都始於模仿,終於獨創。——葉聖陶
6、成熟之為用,亦不能保持,久則腐朽。——徐悲鴻
7、模仿是人的天性,雖然人們不承認自己是模仿。——歌德
8、沒有變化,再好的歌也會叫人厭煩的。——艾青
9、模式化的東西是最無生命力的。——楊曉琿
10、一味承襲昨天,便不能在明天的世界裡生存。——陳祖芬
11、凡富於創造性的人必敏於模仿,凡不善於模仿的人決不能創造。——胡適
12、重復是衰落的標志!——吳冠中
13、創造只是模仿到十足時的一點點新花樣。任何別人的經驗和自己的以往的經驗,都不過是一種參考,不可能重復。——張乃光
14、模擬算得了什麼?獵犬也會追隨它的主人,猴子也會效法它的飼養者,馬兒也會聽從它的騎師。——莎士比亞
15、如果學習只在模仿,那麼我們就不會有科學,也不會有技術。——高爾基
16、模仿不是創作,但創作不能不有模仿。——周谷城
17、「會模仿」又加以創造,不是更好嗎?——魯迅
18、復制的東西與真實的東西是永不可同日而語的。——林白
1、非經自己努力所得的創新,就不是真正的創新。——松下幸之助
2、光看別人臉色行事,把自己束縛起來的人,就不能突飛猛進,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年代裡生存下去,就會掉隊。——本田宗一郎
3、或者創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術推動型產業,再也沒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比爾·薩波里托
4、能正確地提出問題就是邁出了創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5、企業的成敗在於能否創新,尤其是當前新舊體制轉換階段,在企業特殊困難時期,更需要有這種精神。——黃漢清
6、人類的創新之舉是極其困難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視為神聖的遺產。——蒙森
7、如果你要成功,你應該朝新的道路前進,不要跟隨被踩爛了的成功之路。——約翰·D.洛克菲勒
8、如若說,在創新尚屬於人類個體或群體中的個別傑出表現時,人們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尚可為時代所容,那麼,在創新將成為人類賴以進行生存競爭的不可或缺的素質時,依然採用一種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則無異於一種自我潰敗。——金馬
9、若無某種大膽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識的進展的。——愛因斯坦
10、凡是創新的時代總會有人死在半路上,但是這些失敗或者遇到困難的公司並不代表他沒有價值,他的價值就是告訴大家其實這個領域是可以一試的。——李學凌
11、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愛因斯坦
12、要創新需要一定的靈感,這靈感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長期的積累與全身心的投入。沒有積累就不會有創新。——王業寧
13、一個人想做點事業,非得走自己的路。要開創新路子,最關鍵的是你會不會自己提出問題,能正確地提出問題就是邁開了創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14、一些陳舊的、不結合實際的東西,不管那些東西是洋框框,還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們打破,大膽地創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論,來解決我們的問題。——李四光
15、有了精神的實驗和觀測作為研究的依據,想像力便成為自然科學理論的設計師。——廷德爾
16、在創造家的事業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後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米丘林
17、在科學上,每一條道路都應該走一走。發現一條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對於科學的一大貢獻。——愛因斯坦
18、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發達,同時由於發達之後導致很多人感覺無聊,當這個世界變得出奇無聊的時候,有些人就變得出奇聰明,把別人的無聊變成現金,這就是想像力。——江南春
19、只有先聲奪人,出奇制勝,不斷創造新的體制、新的產品、新的市場和壓倒競爭對手的新形勢,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黃漢清
20、想出新辦法的人在他的辦法沒有成功以前,人家總說他是異想天開。——馬克·吐溫
21、保守是舒服的產物。——高爾基
22、創新就是創造性地破壞。——熊彼特
23、創新是科學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24、聰明的年輕人以為,如果承認已經被別人承認過的真理,就會使自己喪失獨創性,這是最大的錯誤。——歌德
25、獨創常常在於發現兩個或兩人以上研究對象或設想之間的聯系或相似之點。——貝弗里奇
26、致富的秘訣,在於「大膽創新、眼光獨到」八個大字。——陳玉書
27、對於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郎加明
28、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進行創作,其成績往往會是驚人的。——卓別林
29、凡能獨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對自己的工作開辟一條新的路線。——吳有訓
30、對新的對象必須創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3. 創造的意思是什麼
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create] 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創造有利條件
創造奇跡
4. 「模仿」的意思是什麼
模仿,拼音是mó fǎng,是指個體自覺或不自覺地重復他人的行為的過程。是社會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兒童方面,兒童的動作、語言、技能以及行為習慣、品質等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模仿。可分為無意識模仿和有意識模仿、外部模仿和內部模仿等多種類型。
引證解釋
丁玲《夢珂》二:「﹝ 夢珂 ﹞常常整天躲在房子里照著那些自己所愛的幾張畫模仿著。」
(4)先模仿再創造的意思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反義詞
創新是一個漢語詞語,亦作「剏新」,一指創立或創造新的,二指首先。
從認識的角度來說,就是更有廣度、深度地觀察和思考世界;從實踐的角度說,就是能將這種認識作為一種日常習慣貫穿於具體實踐活動中。創新是無限的。
從辯證法的角度說,它包括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從而也就包括肯定之否定與否定之肯定。前者是從認同到批判的暫時過程,而後者是一種自我批判的永恆階段。所以創新從這個角度來說就是一種「懷疑」,是永無止境的。
5. 「二次創新」和「再創新」是不是同一個意思
二次創新的含義及特點:
二次創新是指在技術引進基礎上進行的,受囿於已有的技術範式,並沿既定技術軌跡而發展的技術創新。它不是簡單地等同於模仿創新,而是包括模仿創新,又高於模仿創新。
二次創新的過程是一個積累進化的過程,大致可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簡單的模仿,即引進本國或本地區尚不存在的技術,通過模仿、學習,逐漸掌握這門新技術,並達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的目的。第二階段是改進型的創新,即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積累和消化吸收後,企業逐步減少對技術輸出企業的依賴,並開始結合本國市場的特點,對引進技術進行一定程度的國產化創新。第三階段是創造型的模仿,即真正意義的二次創新。此時,引進技術的企業應完全掌握新技術的原理和使用要求,並達到了消化吸收的程度,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研發能力和目標市場的需要,對引進的技術進行較重大的二次創新。
所謂再創新,就是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基礎教育改革成果,來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這是一種常規性的推廣性的創新,也是許多學校、許多教育工作者創新的一種常見形態。
6. 創造是什麼意思
創造:1.發明;製造前所未有的事物。2.製造;建造。 3.猶創作。謂撰寫文章或創作文藝作品。
近義詞專:建立 創設 設立屬 成立 建造 製作 製造 締造 創建 創作 創制 興辦 創辦 創作 發明 發現
反義詞:模仿 摹仿 仿製 創制 仿造 獨創 摹擬 模擬 發明 創作 首創
7. 模仿和創新有什麼區別
一、表達意思不同
1、模仿:指個體自覺或不自覺地重復他人的行為的內過程,模仿是容社會學習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兒童方面;兒童的動作、語言、技能以及行為習慣、品質等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模仿。
2、創新: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二、方式不同
1、模仿: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模仿的內容包括聲音、樣貌、風格、格式等。
2、創新:突破舊的思維定勢,舊的常規戒律。
三、特點不同
1、模仿:可分為無意識模仿和有意識模仿,外部模仿和內部模仿等多種類型。
2、創新:創新活動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產品的結構、性能和外部特徵的變革,或者是造型設計、內容的表現形式和手段的創造,或者是內容的豐富和完善。
8. 為什麼需要先模仿,再來創造
這個嘛,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矛盾曾說過: 「 模仿是創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學習的最初形式版。」在我們小權的時候,我們的動作, 語言,甚至是行為習慣都離不開模仿, 從蹣跚學步到牙牙學語,無處不模仿,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社會變化發展是從模仿開始的,通過模仿,不僅能夠復制行為,而且能夠對模仿的行為進行處理。正確的模仿,是在學習別人的長處之後, 同時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而不是完全復制別人的成果,在模仿的基礎上,我們還要進行創新與改良,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9. 效仿是什麼意思
效仿,指以某件事情為榜樣,模仿來做或作為借鑒以便發揚。
【拼音】xiào fǎng
【出處】
1、現代·柳青《狠透鐵》:「不是各戶社員的家庭積肥值得全社效仿啊。」
2、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三》:「至今鄉曲以為話柄,然轉相效仿者不無其人也。」
白話釋義:到現在鄉人都認為是供人談話的資料,然而相互學著做的也沒有這樣的人了。
(9)先模仿再創造的意思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效仿的近義詞
1、模仿 [ mó fǎng ]
釋義: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
出處:宋·歐陽修《學書自成家說》:「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其模仿他人,謂之奴書。」
白話釋義:學習書法,應當練成獨立的一家之體。那些臨摹各種碑帖或模仿他人的,可以說是無自己獨特風格的書體。
2、效法 [ xiào fǎ ]
釋義:照著別人的做法去做;學習別人的長處。
出處:先秦·佚名《易·系辭上》:「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
白話釋義:生成物象就叫乾。仿效乾而完成物象就叫坤。
3、仿效 [ fǎng xiào ]
釋義:模仿別人的方法、式樣等。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未通》:「民相仿效,田地日蕪。」
白話釋義:老百姓互相仿效,田地一天天荒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