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褪黑素是什麼
褪黑素是由哺乳動物和人類的松果體產生的一種胺類激素,能夠使一種產生黑色素的細胞發亮,因而命名為褪黑素。
褪黑素的來源:
一種能使皮膚色素顏色變淺的激素物質。這種激素是在松果腺中以色氨酸為基質而合成的,其化學名稱為N-乙醯基、5-甲氧基色胺。
褪黑素是在松果腺中最早被發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在哺乳動物處於黑暗中時,褪黑素分泌活動立即加強;當轉於光亮環境時則即停止分泌。褪黑素分泌的節律,可隨光線的變化從尿液中測出。其他因子如睡眠、飲食狀況、精神狀態以及應激情況也有一定影響。
注射褪黑素於下丘腦,可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但也觀察到褪黑素可以直接作用於垂體。因此褪黑素可以通過下丘腦和(或)垂體而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另外在卵巢內也曾發現有褪黑素的受體,說明這也是褪黑素的作用位點。
2. 褪黑素的研發進展
2015年1月,美國斯坦福大學發明一款名為「噴射睡眠」(Sprayable Sleep)的噴霧劑,主要成分是純凈水與褪黑素。只要睡前輕輕向空中一噴,你就可以聞著「褪黑素空氣」安然入睡。說到褪黑素,失眠的人大概都不陌生。它是人體自然分泌的一種激素,能起到調節睡眠的作用。不少助眠葯物中含有這個成分。不過,人只需要0.03毫克的褪黑素就能入睡,而大部分的助眠葯物中,褪黑素含量高達3毫克甚至9毫克,這會讓人在第二天早晨起床後感到頭暈眼花。「噴射睡眠」噴霧劑目前仍在研發當中,預計將在今年2月小規模發放給消費者試用。
3. 褪黑素是什麼
褪黑素是由哺乳動物和人類的松果體產生的一種胺類激素,能夠使一種產生黑色素的細胞發亮,因而命名為褪黑素。它存在於從藻類到人類等眾多生物中,含量水平隨每天的時間變化。
褪黑素是在松果腺中最早被發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在哺乳動物處於黑暗中時,褪黑素分泌活動立即加強;當轉於光亮環境時則即停止分泌。褪黑素分泌的節律,可隨光線的變化從尿液中測出。其他因子如睡眠、飲食狀況、精神狀態以及應激情況也有一定影響。
(3)褪黑素發明者擴展閱讀:
褪黑素的作用
1、褪黑素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保護細胞不受氧化,而細胞的癌變則是氧化的結果。因此,一旦褪黑素缺少,細胞容易被氧化致癌,而且癌細胞的生長速度也會加快。
2、褪黑素是掌管睡眠晝夜節律系統的法寶,它是腦內合成的物質,具有催眠的功能。天黑了,我們的大腦開始分泌褪黑素,隨著褪黑素濃度逐步升高我們逐漸有睡意。天亮後大腦就會發出指令,停止分泌褪黑素,隨著褪黑素的減少,就會醒來。
4. 褪黑素的產生來源
褪黑激素(Melatonin)主要是由哺乳動物和人類的松果體產生的一種胺類激素。人的松果體是附著於第三腦室後壁的、豆粒狀大小的組織。也有報導哺乳動物的視網膜和副淚腺也能產生少量的褪黑激素;某些變溫動物的眼睛、腦部和皮膚(如青蛙)以及某些藻類也能合成褪黑激素。
1959年,科學家Lerner首次在松果體中分離出一種激素,由於這種激素能夠使一種產生黑色素(melanin)的細胞發亮,故取其字首Mela;同時由於它從5-羥色胺(serotonin)衍生而來,故取其後綴tonin,因此,這種松果體激素取名為Melatonin(褪黑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