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們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嗎
文章原名《人類的進步只有一個源泉》
人類和文明面臨的最大威脅是集權主義哲學的傳播,助長這種傳播的不是信徒的耿耿忠心,而是其反對者的茫然無知。因此,首先要理解它的本質。
如果人們堅信自己擁有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都無法剝奪的權利,如果他們堅信自己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那麼任何獨裁者都無法維持自己的統治。
個人主義者認為,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社會中以平等的身份進行自願自由的交換,擁有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並且不可被剝奪。
美國的制度是建立在個人主義之上的。如果這個制度要生存下去,我們就必須理解個人主義的原則,並把它們作為我們處理任何公共事務的准繩。我們必須擁有積極的信條、明確而持久的信仰。 我們必須徹底擯棄侵犯個人權利的那些錯誤觀點。普遍的幸福不可能來源於普遍的痛苦和自我犧牲。快樂的社會是由快樂的個人組成的,活躍的思想是從自由的個體來的,枯枝爛葉不可能組成一片健康翠綠的森林。
社會的力量應該永遠受到個人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的限制,這正是我們的建國者們當初倡導的思想,他們把個人權利置於一切集體主義的主張之上。
自由權是指個人享有個人行動、個人選擇、個人創制並擁有個人財產的權利。失去了擁有個人財產的權利,獨立行動就無法得到保障。
追求幸福的權利是指個人有權為了自己生活,選擇自己的個人幸福並為實現這樣的幸福而努力。在這種選擇中,每個個人都是唯一和最終的決定者,任何他人都無權決定他的幸福。這些權利是每個人無條件的私有財產,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任何外來的許可。 有史以來,兩大敵人始終針鋒相對,他們是兩種截然相反的人:主動者和被動者。主動者是生產者,是創造者,是發明者,是個人主義者。他的根本需求是獨立——為了思考和工作。他既不需要也不追求控制他人的權力,他也不會在任何壓力下工作。
任何有益於人類的工作——從堆砌磚瓦到創作交響樂,都是由主動者來完成的。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但他們的基本原則是一致的;人的獨立性和創造力發揮的程度,決定了他作為勞動者的才能,以及作為一個人的價值。
被動者在社會各階層隨處可見,不論是在貧民窟還是在豪宅別墅,這種人的標志是他對獨立的恐懼。他是寄生蟲,希望被別人照顧,希望別人給他指令讓他服從。他喜歡集體主義,因為集體主義為他排除了任何需要自主思考或行動的機會。
如果社會以被動者的需要為根本,主動者就會毀滅,可是主動者毀滅之後,被動者也無法生存。如果社會以主動者的需要為根本,主動者就會憑借自己的能量與被動者攜手同行,讓他們和整個社會共同進步。這,就是所有人類進步的模式。
有些人道主義者出於對被動者的憐憫,要求建立集體主義的政權。為了這些被動者,他們希望束縛主動者。但是,被束縛的主動者無法發揮效能,一旦他被消滅,被動者也隨之滅亡。如果憐憫是人道主義考慮的第一要素,那麼就算是看在憐憫的份上,為了幫助被動者,他們也應該把自由交還給主動者。除此之外,再無幫助被動者的方法。不幸的是,在集體主義社會里,主動者已經滅絕了。
人類的歷史就是主動者和被動者斗爭的歷史,是個人和集體斗爭的歷史。在那些誕生過最幸福的人、最高生活水平和最偉大文化的國家裡,集體的權力——政府和國家的權力都是受到限制的,人們都被賦予了獨立行動的自由。
例如:羅馬的興起得益於以公民權利為本、凌駕於當時集體主義野蠻行徑之上的法律;英國的興起得益於建立在大憲章之上的政府體制,同樣,這樣的體制也是凌駕於集體主義野蠻行徑之上的;美國的興起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這完全歸功於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與集體抗衡的自由和獨立。
當人們正為文明興衰的根源苦思冥想的時候,歷史的每一頁都在告訴我們,人類的進步只有一個源泉:獨立行動的個人。集體主義是野蠻人的原則。野蠻人的生存是公有的,受到其部落法規的約束。文明是把人從其他人那裡解放出來的過程。
我們現在正面臨一個抉擇:是前進還是後退?
集體主義不是「明天的新秩序」,它存在於黑暗的昨天。但是明天的新秩序確實存在著,它屬於獨立的個人——人類明天的唯一創造者。
(文章源於網路)
② 具有高創造性個體的人格特徵有哪些
具有高創造性個體的人格特徵有:獨立性、自信、對復雜問題感興版趣、冒險精神。權
創造型人格是指相當於天才型人格(genius type personali-ty),特徵是高度的敏感性,精神平衡失調,易於形成固定觀念。根據鈴狀曲線的數學原則而確定的智力正常范圍(智商86~115),天才(超常的智商在115以上)是屬於不正常的一端。
(2)個體獨立創造擴展閱讀:
人格分類特點:
九型人格與當今各種性格分類法的最大區別在於,九型性格揭示了人們內在最深層的價值觀和注意力焦點,它不受表面的外在行為的變化所影響:
一、深入觀察發現「我是誰」
二、你的思維模式及怎樣影響你的決策
三、你的價值取向及怎樣影響你的事業
四、你的情緒反應及怎樣影響你的人際
五、你的行為方式及怎樣影響你成長
六、你個性的優勢與局限
七、你在事業發展中的個性障礙及突破的方向
八、你在人際關系中的個性沖突及改善的技巧
九、你在親密關系中的個性困擾及解決的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創造型人格
網路—九型人格
③ 在感情生活中,如何做才能保持個體的獨立
對於女性來說,婚姻是自己人生的歸宿,也是自己的第二次輪回。婚姻中,只有那些足夠幸運的女人,才能收獲婚後幸福的甜蜜和喜悅。很多時候,一個女人的婚姻好不好,取決於一個男人對自己好不好,而取決於他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當然,前提是你要先選對人,這樣你的努力才不會白費,你才會有所收獲。
作為一個人,無論已婚未婚,都要對自己有要求,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壞的自己。無論你有多幸運,你的伴侶對你有多好,無論他有多有錢有勢有多厲害,你都不應該因為這個原因放棄自我成長和獨立提升。你應該保持自我獨立的態度,在這段婚姻中創造自己的價值感。
④ 按照個體獨立性劃分性格的學說有那些
從個體獨立性上劃分,性格分為獨立型、順從型。美國心理學家威特金按照個體場依存性的不同,把人分為順從型(場依存性占優勢)和獨立型(場獨立性占優勢)。場依存性是指一個人的獨立性程度。順從型的人獨立性差,易受環境暗示,行動比較依賴,缺乏主見,缺乏果斷性。獨立型的人處理問題時傾向於內在參照,有堅定的個人信息、自尊、自強、有主見,不易受環境暗示。但多數人則處於兩個極端類型的中間。
⑤ 所謂個人獨立創業,就是僅指創業者個人獨立創建企業的活動.對嗎
獨立創業,是針對上班說的。一個人獨立辦的企業叫個人獨資
⑥ 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詩人是——
其實最早的詩歌並不是屈原 而是 一些 經常去 燈紅的詩人 因為女姬 知道他們 寫的好詩章 而女姬卻因賣唱 來給自己平添利益 這樣 就是最初的詩歌 如果 嚴格來說 才是屈原 若是 實際些 就是那幫 經常去紅粉出的詩人
⑦ 怎麼培養自己獨立思考 和個體獨立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當具有獨立的人格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⑧ 我們以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呢
一個人在人生的某個時期當中,他做的選擇應該有三種:一種是你可以干什麼;一種是你能幹什麼;還有一種是你應該干什麼。選擇可以干什麼的人,應該是循規蹈矩的人。選擇能幹什麼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人。選擇應該干什麼的人,是屬於理性選擇的人。在福布斯排行榜的前十名當中,有很多富豪當初他並不是想做富豪。有的想做詩人,有的想做音樂家。但是到最後他們發現一個道理:就是自己擅長的往往是自己不喜歡的,自己不喜歡的,往往是自己擅長的。所以很多人在創造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之後,默默的把自己的夢想保留在自己的內心當中。
9、溫柔的拒絕遠勝於嚴厲的苛責。
10、我們從來都是愛的迫切,卻從來不去注重愛的方式。其實人是一個多元的復變函數。一個女人是一個好妻子的同時,她未必是個好兒媳婦。但是人性當中又有很多恆定的東西。比如說不能成為一個孝順的兒子,他就一定不能成為一個有真愛的丈夫。這是一體的。父母對子女的培育足以讓我們窮盡一生去報答。如果沒有父母,我們不過是個小小的細胞,而不可能存活。雖然將來陪伴我們度過一生的是自己的伴侶。但是如果沒有父母賜予我們生命,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這一生最重要的有三個女人。分別是母親、妻子、女兒。母親是給自己生命的,妻子是陪自己走完一生的,而女兒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抽掉當中的任何一段都是不完整的。
⑨ 淺談如何提高個體的創造能力
一、創造力的重要性人類的歷史很好地證明:創造力的發展對人類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自從人們創造性地用石頭來改造這個世界開始,創造力在歷史的長河中便開始充當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 歷史上許許多多著名的人物都具有偉大的創造力。就像牛頓根據一個落地的蘋果創造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根據茶壺的蒸汽發明了蒸汽機……這並不是說只有偉人才能夠擁有偉大的創造力,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創造能力,只不過是看你充分發揮了它還是抑制了它。就像肖伯納說過:「人們的確有賴於思考,但是內在的需要總是驅使他們從事創造,只是或多或少,或強或弱,因人而異罷了。」 富有創造力的方法可以使問題更為簡潔地得到解決,使答案顯得一目瞭然。而在尚未想到這種創造性地解法之前,問題的答案似乎總是深不可測的。由於創造發揮的程度不同,因而它所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只承認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是創造,而一個孩子即興的歌舞、故事就不是創造了,他們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表現了用新鮮眼光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創造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漸漸發現自己的創造能力在下降,有時候竟然比不上一個孩子。我們的思維有很多時候被禁錮在一個不成文的框框里,形成了固有的思維定勢。面對問題,只是想一味地尋找標准答案而忽視了創新設想的提出。似乎創造一詞離我們越來越遠,只是陷入無盡的困境當中。那麼,一個人的創造能力能否提高呢?要怎樣提高呢?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由於我自身的能力有限,對於許多科學性的方法還不夠了解。現在我就從一些膚淺、粗糙的發放入手,簡單介紹幾種我認為可以提高創造能力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二、如何開發個體的創造能力1.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1)樂觀、愉快的心情——首先,先暫時不談外部的環境對個人創造能力的影響,一個人的積極、穩定的生活態度是提高個體創造能力的基本條件。因為樂觀、愉快的態度和積極有效的活動是有助於創造的活動的產生的(2)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果一個人的為人處世總是十分的偏激、情緒波動過大、具有許多不健康的嗜好和習慣,比如吸煙、喝酒。那麼他的創造力比起其他人來說是必定會差些的。。(3)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創造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過程中會經歷很多的挫折,因此,要求創造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困難面前那不灰心、不退縮。(4)嚴於律己、刻苦勤奮——創造活動中有可能會涉及到運氣的問題,但是絕大部分時間都要求從事創造的人能夠以認真、刻苦的態度來對待。從一點一滴的積累開始,踏實地向前行進每一步。(5)沖破束縛的冒險精神——創造似乎就是味了克服障礙,而沖破一些舊規則所設下的束縛必不可少的是一種敢於冒險的精神。在創造的過程中,一些保守者的批判與嘲諷是必然的。一旦你沖破這些困境,等待你的必然是一片海闊天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你還要保持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以後的問題,因為那些保守者仍會指著你的成果說:「那隻不過是運氣而已!」 2.遺傳與繼承(1)創造能力的遺傳 我們不能否認,創造能力是可以遺傳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對富於創造能力的父母,會將一定的創造能力遺傳給其子女。當然其中的因素包含很多,如教育環境和後天培養等,但是遺傳基因也會充當一個重要的角色。一般來說,稟賦比較好的個體,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其智力發展比較快。(2)創造能力的繼承 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中,有很大部分內容是以再造為主的,不可能全部都是純創造出來的。一種創造性的方案產生後,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和模仿,而成為再造性思維的工具,在以後的不斷套用和模仿中逐漸脫離了創造性方法的行列而成為常規性的做法。3.向他人求教當你向他人徵求意見時,會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靈感。尤其是被請教者是與你所從事的職業或專業差距較大的人群時,這種靈感會越加明顯。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和工作范圍使他們擁有和你差異較大的思考模式。針對同一問題,他們往往會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或許那不是你想要的,但是你卻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啟發。因為某些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觀念,可以通過在創造總結出合理而出色的方案。這恰恰也培養了你的組合創新能力。4.批評與自我批評 當經過一番思考或行動獲得了若干個解決方案以後,我們必須做出實施或者放棄的選擇。因為在以上的方案中,有的可能抑制了創造活動的進一步發展。或許是因為他的實施難度較大,抑或是他偏離了我們創造命題的主旨。但是放棄某一個方案中就是需要勇氣的,暫且不論他的正確與否,單論及他所涉及的努力而言就是巨大的了。所以我們要善於對自己的創造活動進行反思,勇於批評,即使看到各個方案的優點和缺點,最後選擇一種合理的創造方案付諸實施。切不可不敢面對創造活動中的失誤,而使創造活動走向死角。5.提出獨創性的方案,堅持到底 創造火紅是有規律可循的,若想完成一個好的創造性活動則必須有一套晚輩的獨創性方案並且擁有堅持到底的決心。制定方案是要考慮周全、足夠靈活、留有修改的餘地,這樣會增大成功的機會。6.擺脫思維定勢的束縛 所謂思維定勢,是指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一種預先准備的心理狀態,它能夠影響後繼活動的趨勢、程度和方式。構成思維定勢的因素,主要是認知的固定傾向。思維定勢是指思維在形式上常常採用的、比較固定的甚或是相對凝固的一種思維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內容①。人一旦形成了習慣的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勢的思維思考問題,不願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愚頑的「難治之症」。認識的固定傾向是一種習慣,而習慣卻是一種因循式的思維形式。習慣——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不假思索的反應行為和適應行為,經常使我們不飢而食,不困而眠,不慍而吼,壓倒合理的思想而不給它以自由發揮的機會。若我們想要提高我們的能力,就必須從沖破思維定勢開始②。消極的思維定勢能束縛人的思維,是影響創造力的枷鎖。創造能力主要指創造性思維、創造性個性品質、創造技能三個方面,其核心為創造性思維。如何挖掘靈感思維形成創造思維,是當今培養青少年創造力的關鍵所在。綜上所述,人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勢,就會有許多奇跡的創造。 三、辨證地看待創造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地強調著創造能力的重要性,許多的人們也在盡自己畢生的精力創造著,但是我們卻往往忽略了很多東西。因為一些創造性的活動,人們發明了汽車、空調,正因為如此,全球氣候正在變暖;因為一些創造性的活動,人們向宇宙中發射了許多探測器,正因為如此,廣闊的宇宙中多了許多被遺棄的飛船、衛星,從而成為了太空垃圾;因為一些創造性的活動,人們為了催促植物的生長而發明了農葯和化肥,也正因為如此,水和土壤受到了污染,連人們自己最基本的健康也得不到保障;因為一些創造性的活動,為了開發更多的產品,無休止的資源開發開始了,可是人們卻很少補充已經為數不多的資源,漸漸地,地球被掏空了…… 在這里,我並不是說創造活動對於我們是有害的,也不是否認這些創造性活動給人們帶來的益處,可是由於人們不適當地利用、不適當地開發,這些創造性活動帶給我們的極有可能是可怕的後果。我只是希望人們能夠正確地應用自己的創造能力,正確地利用創造所生產的產品。在享受創造的同時多一份理性、多一份節制。正確發揮自身的創造能力,以正確合理的方法享受創造所帶給我們的樂趣。 畢加索說過:「每一種創造行為首先是一種破壞行為。」一中思維越新穎,越重要,他的破壞性以及繼而給我們帶來的焦慮煩惱也就越大。我們的天性傾向於抵制新的思想。抵製程度與這種新思想的新穎程度以及種種新思想與傳統和習慣相背離的程度成正比③。總之,創造力有助於發掘和增長我們的智慧,而指揮反過來又會促進我們的創造力。
⑩ 戰國末期的誰開創了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造的新紀元
浪漫主義詩歌奠基人是屈原
他寫的《楚辭》作為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不僅開啟了後來的賦體,而且影響歷代散文創作,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
這是我們高一時歷史學的 然後語文課也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