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稱命術

發明稱命術

發布時間:2021-08-06 15:07:59

Ⅰ 算命術是中國古代哪個人發明

黃帝用的是奇門遁甲,伏羲先天八卦,文王後天八卦。還有宋邵康整理的梅花易術。《周易》也叫《易經》是孔子整理的。還有河圖、駱書,先天、後天八卦是從它們推出。

Ⅱ 稱重的稱最早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原始的秤,其實物證據(石塊砝碼)發現於今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文明遺址(約2400-1800 B.C.),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古埃及人在同時代(約1878B.C.)的記載中也有提及,但至今沒有發現實物。
在中國,秤的出現也很早。春秋中晚期,楚國已經製造了小型的衡器 — 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大體以倍數遞增,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

發明傳說
相傳范蠡在經商中發現,人們在市場買賣東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難做到公平交易,便產生了創造一種測定貨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經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見一個農夫從井中汲水,方法極巧妙:在井邊豎一高高的木樁,再將一橫木綁在木樁頂端;橫木的一頭吊木桶,另一頭繫上石塊,此上彼下,輕便省力。范蠡頓受啟發,急忙回家模仿起來:他用一根細而直的木棍,鑽上一個小孔,並在小孔上繫上麻繩,用手來掂;細木的一頭拴上吊盤,用以裝盛貨物,一頭系一鵝卵石作為砣;鵝卵石搬動得離繩越遠,能吊起的貨物就越多。於是他想:一頭掛多少貨物,另一頭鵝卵石要移動多遠才能保持平衡,必須在細木上刻出標記才行。但用什麼東西做標記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幾個月,仍不得要領。 一天夜裡,范蠡外出小解,一抬頭看見了天上的星宿,便突發奇想,決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標記,一顆星代表一兩重,十三顆星代表一斤。從此,市場上便有了統一計量的工具——秤。
但是,時間一長,范蠡又發現,一些心術不正的商人,賣東西時缺斤少兩,剋扣百姓。他想,怎樣把秤改進一下,杜絕奸商們的惡行呢?終於,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屬星形,並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祿、壽三星,以十六兩為一斤。目的是為了告誡同行:作為商人,必須光明正大,不能去賺黑心錢。並說:「經商者若欺人一兩,則會失去福氣和幸福;欺人二兩,則後人永遠得不了『俸祿』(做不了官);欺人三兩,則會折損『陽壽』(短命)!」
就這樣,秤這種計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並一直沿襲了兩千多年,直至今天。

Ⅲ 中國古代名發明有哪些

1、圓周率:南朝的祖沖之利用劉微的割圖術提出了 π的更精確的上下界。即.1415926〈π〈3.1415927。

2、高表,玲瓏儀:郭守敬中國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他創制了高表、玲瓏儀、觀象台計 16 種儀表,儀器專門測量天體使用.還製作了簡儀,現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測定了黃赤交角.法國科學家 Laplace 提出黃赤交角變小理論,引用的根據就是郭守敬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所做的同類測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3、雲梯:魯班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姓 公輸,名般,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建築師.魯班他有很多發明創造,如木工用的 鋸子、曲尺、墨斗、刨子、鏟子、鋪首、鑽、鑿等,攻城用的可活動的雲梯.相傳,鎖也是魯班發明的。

4、渾天儀:張衡設計和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並對日月星辰做了許多觀測和分析.他測量出了太陽和月亮的角直徑是周尺的1/736,即29'24'。

5、指南針: 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黃帝用指南針,在大霧中辨別方向,打敗了蚩尤。根據史書記載,中國人早在戰國時代已使用指南針。公元前3世紀的《韓非子》中說,戰國時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針)。

6、活字印刷術: 公元前1324年,中國人已會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術是世界上第一種傳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資料信息傳播出去。活字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Ⅳ 秤的發明者

相傳范蠡在經商中發現,人們在市場買賣東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難做到公平交易,便產生了創造一種測定
貨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經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見一個農夫從井中汲水,方法極巧妙:在井邊豎一高高的木樁,再將一橫木綁在木樁頂端;橫木的一頭吊木桶,另一頭繫上石塊,此上彼下,輕便省力。范蠡頓受啟發,急忙回家模仿起來:他用一根細而直的木棍,鑽上一個小孔,並在小孔上繫上麻繩,用手來掂;細木的一頭拴上吊盤,用以裝盛貨物,一頭系一鵝卵石作為砣;鵝卵石搬動得離繩越遠,能吊起的貨物就越多。於是他想:一頭掛多少貨物,另一頭鵝卵石要移動多遠才能保持平衡,必須在細木上刻出標記才行。但用什麼東西做標記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幾個月,仍不得要領。
一天夜裡,范蠡外出小解,一抬頭看見了天上的星宿,便突發奇想,決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標記,一顆星代表一兩重,十三顆星代表一斤。從此,市場上便有了統一計量的工具——秤。
但是,時間一長,范蠡又發現,一些心術不正的商人,賣東西時缺斤少兩,剋扣百姓。他想,怎樣把秤改進一下,杜絕奸商們的惡行呢?終於,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屬星形,並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祿、壽三星,以十六兩為一斤。目的是為了告誡同行:作為商人,必須光明正大,不能去賺黑心錢。並說:「經商者若欺人一兩,則會失去福氣和幸福;欺人二兩,則後人永遠得不了『俸祿』(做不了官);欺人三兩,則會折損『陽壽』(短命)!」
就這樣,秤這種計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並一直沿襲了兩千多年,直至今天。

Ⅳ 秤是誰發明的

秤的發明者:范蠡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人。與文種同事越王句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以滅吳,尊為上將軍。蠡認為在有公於越王之下,難以久居,而且深知句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至陶,操計然之術以治產,因成巨富,自號陶朱公。因為經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間有尊陶朱公為財神。
發明於2000多年前

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商業家,
相傳范蠡在經商中發現,人們在市場買賣東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難做到公平交易,便產生了創造一種測定貨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經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見一個農夫從井中汲水,方法極巧妙:在井邊豎一高高的木樁,再將一橫木綁在木樁頂端;橫木的一頭吊木桶,另一頭繫上石塊,此上彼下,輕便省力。范蠡頓受啟發,急忙回家模仿起來:他用一根細而直的木棍,鑽上一個小孔,並在小孔上繫上麻繩,用手來掂;細木的一頭拴上吊盤,用以裝盛貨物,一頭系一鵝卵石作為砣;鵝卵石搬動得離繩越遠,能吊起的貨物就越多。於是他想:一頭掛多少貨物,另一頭鵝卵石要移動多遠才能保持平衡,必須在細木上刻出標記才行。但用什麼東西做標記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幾個月,仍不得要領。

一天夜裡,范蠡外出小解,一抬頭看見了天上的星宿,便突發奇想,決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標記,一顆星代表一兩重,十三顆星代表一斤。從此,市場上便有了統一計量的工具——秤。

但是,時間一長,范蠡又發現,一些心術不正的商人,賣東西時缺斤少兩,剋扣百姓。他想,怎樣把秤改進一下,杜絕奸商們的惡行呢?終於,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屬星形,並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祿、壽三星,以十六兩為一斤。目的是為了告誡同行:作為商人,必須光明正大,不能去賺黑心錢。並說:「經商者若欺人一兩,則會失去福氣和幸福;欺人二兩,則後人永遠得不了『俸祿』(做不了官);欺人三兩,則會折損『陽壽』(短命)!」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Ⅵ 有人將印刷術的發明稱為「文明之母」,雨果先生甚至將它看做什麼

革命之母.
印刷術的發明是最重大的歷史事件,它是革命之母,它是人類完全革新了的生產方式,這是拋棄了一種形式而獲得另一種形式的人類思想,是從亞當以來就象徵著智慧的那條蛇的最後一次蛻變。……在印刷的形式下,思想比任何時候都更易於流傳,它是飛翔的,逮不住的,不能毀壞的,它和空氣融合在一起。……當人們看見這種表現方式不但最容易保存,並且最為簡單、最為便當、最易實現時,當人們想到它並不拖帶一件巨大的行李,並不搬動一件笨重的用具,當人們把那種為了要借一座建築來表達一種思想便不得不求助四五種其他藝術以及成噸的金屬、整座大山的石頭、整座森林的木材以及成群的工人時,當人們把它同那種以書的形式出現的思想,那種只要少許紙張和墨水,只要有支筆就能表達的思想來作對比時,人類的智慧就拋棄了建築藝術而採取了印刷術。

Ⅶ 稱骨論命有科學根據么

想了解稱骨論命就要先從起源說起, 關於八字算命術的起源,一般認為起源於東漢。與之相關的文化因素,一是陰陽五行,一是天乾地支。 陰陽五行自戰國末期到兩漢之際,逐漸統攝萬事萬物,把各種文化納入其框架之內,為八字算命術的產生提供了理論依據。天乾地支產生於夏商之際,天干最初用於紀日,稱為十日。地支稱為十二辰。天乾地支這個名稱是東漢才確定的。商代把二者結合起來紀日, 自甲子始至癸亥終,共六十日。干支紀年始於東漢建武30年(公元54年)。紀月、紀時較晚,大約在唐代。東漢建武30年以前,干支僅限於紀日。應用於紀年後,八字中有了四字。幾十年後,班固的《白虎通義》中,提到有人利用干支推究命理。此後,三國時的管輅,東晉的郭璞,南北朝時的陶弘景等人都對算命術有所研究與補充。但理論粗糙,方法簡單,范圍狹窄,沒有繁衍開來。到了唐朝,李虛中精通陰陽五行,能根據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的干支推斷其一生的貴*壽夭、禍福吉利凶,據說是「百不失一二」。五代宋初的徐子平在此基礎上,演進為用年、月、日、時的四柱法,共八個字,所以也稱「八字」。可見,八字算命術從萌生到定型,始終為干支紀時的應用這個因素所制約。稍後,徐子升《淵海子平》問世,是八字算命史上的重要書籍之一。明清兩代,八字算命術更加普及,風靡朝野。一系列命理學書籍應運而生。有代表性的有宋代京圖所著明代劉基作注的《滴天髓》,明代萬民英的《三命通會》、張楠的《神峰通考命理真蹤》,清代沈孝瞻的《子平真詮》、陳素庵的《命理約言》,近代袁樹珊的《命理探源》等。簡而言之,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時天乾地支的排列組合(即八字)就是命。不過僅憑乾乾巴巴的八個干支,沒法推算貴*吉凶。於是和陰陽五行納配,使天乾地支具有了陰陽五行的屬性,具備了相生、相剋的關系。並且衍生出刑、沖、害、合等多種關系。此外還與四時五方、晝夜陰晴等因素相結合,拼湊成一個算命體系。生克關系又代稱為正印、偏印,傷官、食神,正官、偏官,正財、偏財,比肩、劫財十種,統稱「十神」。 八字算命術的另一個重要概念是運。命側重於論貧富貴之類相對穩定的人生內容,運則側重於講吉凶福禍之類動態的人生問題,即通常所說的命運。 運包括大運、小運和流年。運一般從生日算起,按陽年陰年生男生女,結合節氣、月份排算。流年又稱太歲,按人出生後所經歷的每一個年份的干支排算。 除了命、運,還有神煞、納音五行、胎元、命宮等概念。 所謂神煞,是把一些干支間的特定組合固定為格式,一旦這些格式在人的八字中出現,就稱作某神某煞。神為吉星標志,煞為凶星標志。比如吉神「文昌貴人」主聰明過人,氣質雅秀;凶煞「陰陽差錯」主婚姻不順。由於一些神煞名稱聽起來玄虛神秘,所以常被江湖騙子用來蒙人嚇人以騙財。 算命攤前,常見人報上出生時間,算命先生掐算一番,會告知求算者命型是金是木,這里涉及的是納音五行。早期命理只用干支五行,納音是後來才引進的古代音律學系統,基礎也是五行生剋。 胎元指人受胎的月份,命宮指命的安身之所。 八字算命術就是依據上述概念,以日主與四柱干支的生克關系為主,結合與大運、流年干支間的生克制化,同時參考小運、神煞、納音、胎元、命宮的情況,來推斷人生的種種境遇。 三、虛妄與悖謬 如果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八字算命理論的特徵,那就是——似是而非。 說它「似是」,是因為這套理論往往有封建分子對人生命運的思考與探索,採納了古代自然哲學的不少知識,加上繁復的推演,聽起來頭頭是道。別說一般老百姓容易盲從輕信,即使有相當文化層次的人,如果不有專門研究,也不免真偽莫辨、難置可否。 八字算命術以八字推論命運,八字相同而命運各異,從方位、父母年命、兄弟姐妹年命、配偶年命、兒女的個數與年命、男女、面相手紋、骨相、祖墳房屋、遺傳基因、社會家庭環境、值班星球光點、信教與否等十三個方面八字相同命運各異! 八字算命術就是這些學說的具體應用,也是中國傳統的人與自然關系哲學思想的反映。 在兩千年前,司馬遷提出了「究天人之際」的問題。漢代之後,逐漸形成了解釋世界各種事物間關系及變化的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是表述自然和社會演變法則的思想體系,認為天地間事物的發生、發展與陰陽五行有關。 陰陽學說認為,宇宙萬物皆可分為兩大類,即陰性事物與陽性事物;任何事物都存在兩方面,即陰性方面與陽性方面;一切事物的形成、變化與發展,都是陰與陽互相交替變化的結果。 五行學說認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即五行)構成,五行相生相剋,是推動世界變化不已的動力,事物隨五行的相生相剋而發展變化。 那麼,人作為自然世界的一分子,其生死旺衰,自然 受到自身的和自然界的陰陽五行的影響與作用。這也是中國「天人合一」哲學觀的具體表現。 「五行化生,以成萬物,可謂無窮而莫測者也。聖人立法以推命者,蓋不以逃其數。」(萬民英語.嘉靖進士,著< lt;三命通會> gt;) 天乾地支是中國人發明用於計算歷法的,也即是用於表示時間的,後來人們給天乾地支配以了陰陽五行之意義,以及刑、沖、害、合的含義,由人出生時的年、月、日、時的天乾地支,組成了人的八字命局,並發現八字命局與人的命運有直接的關系。 現代全息論認為,所有天體運動都會不同程度地作用於地球生命,從而在地球生命體上留下其全部信息。在各種復雜的宇宙天體運動中,以日月的運行對地球生命的影響最大。月亮對人影響的最好例子,是女子月經的時間性,多數婦女的經期在農歷初一前後,而排卵期在農歷十五前後。 現代科學已證明,人與自然世界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而命理學認為,人和自然、社會是一個有其內在聯系的整體,相互之間具有一種同物對應性質。在這個結構中,宇宙萬事萬物(包括人)多以其自身的方式和特點,在共同的內在規律制約下生存和發展,從而形成一種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和諧統一、平衡協調的生態系統,即「天人合一」哲學觀。從這一點也說明,中國人是最早提出環境保護的意義的。 八字算命的第一個目的,是找出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面,即吉、好的一面,以及不和諧面,即凶、不好的一面,做到「趨吉避凶」。 人的命局包括「命」與「運」。「命」即是由出生年月日時的天乾地支,「運」即是人的生命中所處的不同時間段。算命實質是算「命」和「運」。 八字算命的第二個目的,是通過分析「命」與「運」的關系,知曉人一生中,不同時間段的吉凶。 人的命運力量是巨大的,非人力所能主宰。但可通過後天因素給予補救,其中一點是人的自身修養,如積德修善等。 作為一個現代人,無論相信它還是反對它,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下來研究它,把精華有用的東西挖掘出來,為民造福,把糟粕的東西剔除出去。

Ⅷ 我國古代什麼人發明了什麼後人用他發明的東西以他命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後世稱此方法做出的紙為蔡侯紙。

Ⅸ 5分鍾就能發明一種預測術你相信嗎

清康熙年間程良玉所撰卜筮之作。 《易冒》結語中稱,「良玉字元如,歙縣人。是書所論,皆以錢代蓍之法。自序稱五歲喪明,究心卜筮,初作筮類五十篇,康熙己卯適楚,遇枯匏老人得其秘旨,因增定為九十章。」 作者自序雲: 予世家新安之蟾溪,父映源公,業賈吳興;母謝氏,生予多蹇,五歲而瞽於痘,先君謂予母曰:是兒早慧,今得廢疾,不能受書學舉子業,莫若令習醫。遂授醫書, 耳聽心受,手訓點畫,到十歲,予告父母曰:為醫之要在望聞問切,既不能望,術能神乎?乃棄而學卜。 從日者家五六人,粗得其概。最後從星元先師游,獨盡其傳,朝夕問訊,記憶控討,相隨五載,猶若茫然。乃漸遷心音律奕棋之戲,將墮厥,業師戒予曰:夫學易之道,專則純,純則業,精乃入神,分則雜亂,雜亂則疏,疏乃不入;今汝學,分而不專,其能達耶?於是益發憤研求,屏絕外嗜,竭思廢寢,以為天下之事億兆紛紜,何以得一理貫通其吉凶,而後不惑?年登十八,始悟用爻是此是彼,隨大隨細,惟一用爻而求諸吉凶乃得其柄。如所謂老奴占幼主,必用父母,少君占衰仆,必用妻財,此以分不以年也;詞訟憑官而後世應,以勝負決於聽訟也;壽命憑用而後父母,以其享年也;科目先文而後官,廷試先官而後文,各有所重。由此引申,則左之右之,無不宜之矣。於是集舊聞,秉師說,本以心得,參以占驗,纂述成書,為筮類五十篇,而內詳三百七十有七問;復考聖人立法之所由,參研三載未得。 己卯之冬,偶遇楚來枯匏老人,聚首三月,請益焉,乃曰:聖人不妄立法以教人,皆必有本,而具陳於百家之書,汝未能遍考,我一一授之子,子其秘之。予曰:聖人立法,將以開後世之 蒙,受而復秘,獨得之亦何益耶?枯匏曰:是心可以為人師矣!前言探子爾。立言傳世,功孰大焉。於是復究先賢闡易之書數十種,立法四十一篇,計九十一章,卷分有十,列成卦成爻之由,立世立應之法,諸星何事而名,六神何事而司。 隨墓助傷,本凶而有弗凶也;絕生本吉,而亦有弗吉也;空破絕散,有真偽之分;飛伏互變,有輕重之取,豈執一義而盡之與?故黃金策言用化用則有用無用,其雲化去是神忒也,伏吟之故爾,若化進神,安得無用乎?復曰太過者損之斯成,非雲吉凶, 斷事之成合時也。若曰用爻太過為不吉,則生扶拱合之語非矣。卜易闡幽雲伏藏不論旬空,可以言輕重,豈言不空耶?亦長於彼而短於此也。卜筮元龜晴雨以世為地,應為天,京房以父母為天地,亦是於此而非於彼也。補遺飛伏其七世皆伏本宮,而京房獨以遊魂飛伏不相侔合,如晉外伏艮而內伏乾,己酉世爻以丙戌為飛伏; 如需外伏兌而內伏坤,戊申世爻以丁亥為飛伏,占之屢驗。然先師成書時,未得此學也。即搜決鬼神多載,湖下之聖,六合之內,有土風名俗之相異,百世而下再成 之神,但能以義理相揆,豈可實指其姓字乎?先師每謂予曰:生平之學,補遺缺是二端甚矣,著書之難也。予荒陋管窺,敢言能備與惟所知者載之,不知者以待高賢之教我也。 予常終日凝思,久而不悟,春秋相繼而未得。逍遙子謂予曰:致虛守靜,以觀其復,靈明生焉。密雲禪師謂予曰:但會取本有。吾於二師有默契,雲古之人有以風占鳥占諺占,言語卜威儀卜政事卜是無卜,筮而知吉凶也,況著草金錢木丸之占,而必執同異相非乎?愚以為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其辭則異,其象則符,但告於著則以著占,告於五行則以五行占,告於焦氏則以焦氏占可也,其成卦成爻一也。 久思著書問世,以造門之問,日晐不遑。年四十而疽發於背,始得杜門謝客,而草創之,歷三年之久而撰藁粗成,就正於故人旅堂先生,先生與其同學見而亟稱之,乃下榻草堂,重加刪定為梓以行世。嗟乎,苟有小補於世,則安敢逃於妄述之罪哉。

閱讀全文

與發明稱命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