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智能卡的發展歷史
IC卡的最初設想是由日本人提出來的。1969年12月,日本的有村國孝(KuNItakaArimura)提出一種製造安全可靠的信用卡方法,並於1970年獲得專利,那時叫ID卡(IdentificationCard)。1974年,法國的羅蘭·莫雷諾(RolandMoreno)發明了帶集成電路晶元的塑料卡片,並取得了專利權,這就是早期的IC卡。1976年法國布爾(Bull)公司研製出世界第一枚IC卡。1984年,法國的PTT(Posts,Telegraphs andTelephones)將IC卡用於電話卡,由於IC卡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隨後,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的聯合技術委員會為之制訂了一系列的國際標准、規范,極大地推動了IC卡的研究和發展。
IC卡較之以往的識別卡,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可靠性高──IC卡具有防磁、防靜電、防機械損壞和防化學破壞等能力,信息可保存100年以上,讀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至少可用10年;二是安全性好;三是存儲容量大;四是類型多。從全球范圍看,現在IC卡的應用范圍已不再局限於早期的通信領域,而廣泛地應用於金融財務、社會保險、交通旅遊、醫療衛生、政府行政、商品零售、休閑娛樂、學校管理及其它領域。
目前在中國,隨著金卡工程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IC卡已在眾多領域獲得廣泛應用,並取得了初步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0年,全國IC卡發行量約為2.3億張,其中電信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公用電話IC卡1.2億多張,行動電話SIM卡超過4200萬張,其它各類IC卡約6000萬張。2001年IC卡總出貨量約3.8億張,較上年增長26%;發行量約3.2億張,較上年增長40%。從應用領域來看,公用電話IC卡發行超過1.7億張,SIM卡發行5500萬張,公交IC卡為320萬張,社保領域發卡為1400萬張,其它發卡為8000萬張。
盡管IC卡的發行量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但市場銷售額在IT市場中的比重還很小。據CCID統計,2001年中國計算機市場銷售額約2502億元,而IC卡市場銷售額不到21億元。IC卡市場還構不成中國IT業的亮點,對IT市場的拉動作用並不明顯。這一方面制約IT企業對IC卡技術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預示著中國IC卡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隨著政府管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技術研發水平的提升,IC卡市場競爭格局將發生深刻的變化。由於高端晶元、核心模塊、金融POS機、生產設備等被國外企業所掌握,造成國外品牌對一些細分市場的相對壟斷。隨著政府智能卡項目的啟動,移動通信市場的逐步開放,國內企業技術實力和工藝流程的優化,使得國外品牌市場份額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而國內品牌將會有快速的發展。一些從電信市場成長起來的國內IC卡企業,依託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將在身份證、金融、社保、交通等領域繼續拓展業務,直接參與國際化競爭。
2002年乃至今後5年,是中國IC卡應用向縱深發展的時期。中國IC卡市場格局必將由無序走向有序,市場競爭必將由有限走向無限,IC卡市場將逐步走向成熟,進入微利時代。在這種形勢下,單純的發卡量和新產品的數量並不能衡量IC卡產業與市場的發展水平,市場發展的程度最終取決於IC卡的應用水平及其帶來的社會效益。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加強行業規范,推動IC卡企業由產品和技術型轉向應用和服務型,將成為中國IC卡市場發展的重要趨勢。
1970年,法國人羅蘭德·莫瑞諾(Roland Moreno)第一次將可進行編程設置的IC(IntegratedCircuit)晶元放於卡片中,使卡片具有更多的功能。當時,他對這項技術的描述是:鑲嵌有可進行自我保護存儲器的卡片。這樣就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張IC卡。
在此後的三十多年裡,隨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安全技術等的發展,IC卡種類更加豐富,技術也更趨成熟,已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面將從不同的角度對IC卡進行詳細分類和簡單分析。一、 根據鑲嵌的晶元的不同劃分為:
1. 存儲卡:卡內晶元為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以及地址解碼電路和指令解碼電路。為了能把它封裝在0.76mm的塑料卡基中,特製成0.3mm的薄型結構。存儲卡屬於被動型卡,通常採用同步通信方式。這種卡片存儲方便、使用簡單、價格便宜,在很多場合可以替代磁卡。但該類IC卡不具備保密功能,因而一般用於存放不需要保密的信息。例如醫療上用的急救卡、餐飲業用的客戶菜單卡。常見的存儲卡有ATMEL公司的AT24C16、AT24C64等。
2.邏輯加密卡:該類卡片除了具有存儲卡的EEPROM外,還帶有加密邏輯,每次讀/寫卡之前要先進行密碼驗證。如果連續幾次密碼驗證錯誤,卡片將會自鎖,成為死卡。從數據管理、密碼校驗和識別方面來說,邏輯加密卡也是一種被動型卡,採用同步方式進行通信。該類卡片存儲量相對較小,價格相對便宜,適用於有一定保密要求的場合,如食堂就餐卡、電話卡、公共事業收費卡。常見的邏輯加密卡有SIEMENS公司的SLE4442、SLE4428,ATMEL公司的AT88SC1608等。
3.CPU卡:該類晶元內部包含微處理器單元(CPU)、存儲單元(RAM、ROM和EEPROM)、和輸入/輸出介面單元。其中,RAM用於存放運算過程中的中間數據,ROM中固化有片內操作系統COS(Chip OperatingSystem),而EEPROM用於存放持卡人的個人信息以及發行單位的有關信息。CPU管理信息的加/解密和傳輸,嚴格防範非法訪問卡內信息,發現數次非法訪問,將鎖死相應的信息區(也可用高一級命令解鎖)。CPU卡的容量有大有小,價格比邏輯加密卡要高。但CPU卡的良好的處理能力和上佳的保密性能,使其成為IC卡發展的主要方向。CPU卡適用於保密性要求特別高的場合,如金融卡、軍事密令傳遞卡等。國際上比較著名的CPU卡提供商有Gemplus、G&D、Schlumberger等。
4.超級智能卡:在CPU卡的基礎上增加鍵盤、液晶顯示器、電源,即成為一超級智能卡,有的卡上還具有指紋識別裝置。VISA國際信用卡組織試驗的一種超級卡即帶有20個健,可顯示16個字元,除有計時、計算機匯率換算功能外,還存儲有個人信息、醫療、旅行用數據和電話號碼等。
二、 根據卡與外界數據交換的界面不同劃分為:
1. 接觸式IC卡:該類卡是通過IC卡讀寫設備的觸點與IC卡的觸點接觸後進行數據的讀寫。國際標准ISO7816對此類卡的機械特性、電器特性等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2.非接觸式IC卡:該類卡與IC卡設備無電路接觸,而是通過非接觸式的讀寫技術進行讀寫(如光或無線技術)。其內嵌晶元除了CPU、邏輯單元、存儲單元外,增加了射頻收發電路。國際標准ISO10536系列闡述了對非接觸式IC卡的規定。該類卡一般用在使用頻繁、信息量相對較少、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合。
3. 雙界面卡:將接觸式IC卡與非接觸式IC卡組合到一張卡片中,操作獨立,但可以共用CPU和存儲空間。
三、 根據卡與外界進行交換時的數據傳輸方式不同劃分為:
1. 串列IC卡:IC卡與外界進行數據交換時,數據流按照串列方式輸入輸出,電極觸點較少,一般為6個或者8個。由於串列IC卡介面簡單、使用方便,目前使用量最大。國際標准ISO7816所定義的IC卡就是此種卡。
2. 並行IC卡:IC卡與外界進行數據交換時以並行方式進行,有較多的電極觸點,一般在28到68之間。主要具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數據交換速度提高,二是現有條件下存儲容量可以顯著增加。
各式各樣的智能卡和SIM卡
四、 根據卡的應用領域不同可劃分為:
1. 金融卡:也稱為銀行卡,又可以分為信用卡和現金卡兩種。前者用於消費支付時,可按預先設定額度透支資金;後者可作為電子錢包或者電子存摺,但不能透支。
2. 非金融卡:也稱為非銀行卡,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實際包含金融卡之外的所有領域,諸如電信、旅遊、教育和公交等等。
(3) 交通卡: 應用廣泛
(4) 政府應用卡:現在應用較廣泛,比如最近大力推廣的社保卡。
智能卡(Smart card或IC Card),又稱智慧卡、聰明卡、集成電路卡及IC卡,是指粘貼或嵌有集成電路晶元的一種攜帶型卡片塑料。卡片包含了微處理器、I/O介面及存儲器,提供了數據的計算、訪問控制及存儲功能,卡片的大小、接點定義目前是由ISO規范統一,主要規范在ISO7810中。常見的有電話IC卡、身份IC卡,以及一些交通票證和存儲卡。
滿意請採納
『貳』 考試時的答題卡是誰發明的
是美國發明的90年代在中國山東大學開始引進並且開始在中國慢慢發展現在基本上中國的學校都用這個了並不是個人發明的而是一個團隊發明的
『叄』 填塗卡的發明人
是一位教師發明的。這是為了減輕教師閱卷的負擔而發明的,由於每逢大內型考試(如中考容、高考、研究生初試等等),以前需要找很多的教師來閱卷,於是有人就想能不能讓機器也幫人批閱試卷,然後就想到了讓機器來讀取答題卡。最後就提出用鉛筆塗機讀卡,並讓機器來讀取卡上的答案信息,這樣便大大減輕了教師閱卷的負擔,同時也更加公正了
『肆』 微機讀卡是怎麼發明的呢其原理是什麼啊
這是一種簡單的光學字元識別(OCR)技術
讀卡機只對黑色敏感 所以卡上紅色綠色的部分讀卡機實際是認不出來的卡上原本印有黑色的條塊 來幫助讀卡機確認卡的方向與位置鉛筆在卡上的填塗的黑塊和印好的黑塊共同組成了一個只有黑與白的圖像 其原理與二進制的"0""1"近似讀卡機掃描後與預先存儲的答案生成的圖像進行比較 相符的部分就是得分 不符的就是錯誤。
其實現在的家用掃描儀也能做到這些 而且能做得更好 比如將報紙上的文章掃描進電腦形成真正的文字編碼 當然准確率就沒有讀卡機那種只有"錯與對"的識別准確率高了。
側面有一條黑白相間的道,看到了吧,叫導引道
然後用光電元件測量光通量,再通過數字處理,就可以得出分數。
這樣速度快而且准.
光電讀卡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機器光電頭對信息的識別來錄入有關信息自動判斷正誤。
鉛筆芯是石墨,鉛和粘土組成的.
機讀卡用的是光學識別系統, 利用x射線實時成像監測系統軟體、缺陷與圖片資料庫管理系統軟體、專用圖像處理軟體來識別學生的答案.
在固定的位置設置一定數量的X射線小型探針,作為標准答案的模型孔.紙張和鋼筆等等均能被X線射穿,是反映不出信號的,而X射線不能穿過鉛,所以必須用鉛筆填寫才能造成X射線的陰影,機讀卡上的答案才能反映出來.
這一原理就是X射線對物質的穿透力差異造成的,在核反應堆防護方面也得到了應用.
中國自80年代從英國引進「微機讀卡」技術之後,為客觀題的閱卷,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快速,有力的解決方案。「微機讀卡機器」和卡片也更新換代很快,機讀技術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利用紅外線感應炭(石墨)技術!
目前我國產用的讀卡設備就是按照2B鉛筆的石墨濃度的進行設計的就是:
指標1:鉛筆中炭(石墨)的濃度
指標2:被塗黑區域的面積的大小
補充注釋::炭(石墨,2B鉛筆中的主要成分)
『伍』 答題卡是誰發明的
機讀卡,一種簡單的光學字元識別(OCR)技術。讀卡機只對黑色敏感, 所以卡上紅色專綠色的部分讀卡機實際是認屬不出來的,卡上原本印有黑色的條塊 來幫助讀卡機確認卡的方向與位置 ,鉛筆在卡上的填塗的黑塊和印好的黑塊共同組成了一個只有黑與白的圖像。 其原理與二進制的 0 1 近似,讀卡機掃描後與預先存儲的答案生成的圖像進行比較 相符的部分就是得分, 不符的就是錯誤。 側面有一條黑白相間的道,叫導引道。 然後用光電元件測量光通量,再通過數字處理,就可以得出分數。這樣速度快而且准。 光電讀卡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機器光電頭對信息的識別來錄入有關信息自動判斷正誤。
中國自80年代從英國引進「微機讀卡」技術之後,為客觀題的閱卷,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快速,有力的解決方案。「微機讀卡機器」和卡片也更新換代很快,機讀技術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利用紅外線感應炭(石墨)技術!
當然,你的問題答案就是機讀卡發明開始的。。。。
『陸』 「機讀卡」是誰發明的
根據網路資料查閱得知中國自80年代從英國引進「微機讀卡」技術之後,為客觀題的閱內卷,提供了一個非常實容用,快速,有力的解決方案。「微機讀卡機器」和卡片也更新換代很快,機讀技術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利用紅外線感應炭(石墨)技術!讀卡機只對黑色敏感 所以卡上紅色綠色的部分讀卡機實際是認不出來的卡上原本印有黑色的條塊 來幫助讀卡機確認卡的方向與位置 鉛筆在卡上的填塗的黑塊和印好的黑塊共同組成了一個只有黑與白的圖像 其原理與二進制的"0""1"近似 讀卡機掃描後與預先存儲的答案生成的圖像進行比較 相符的部分就是得分 不符的就是錯誤。
『柒』 智能卡的發展歷史
IC卡是集成電路卡(Integrated CircuitCard)的英文簡稱,在有些國家也稱之為智能卡、智慧卡、微晶元卡等。將一個專用的集成電路晶元鑲嵌於符合ISO7816標準的PVC(或ABS等)塑料基片中,封裝成外形與磁卡類似的卡片形式,即製成一張IC卡。當然也可以封裝成紐扣、鑰匙、飾物等特殊形狀。
IC卡的最初設想是由日本人提出來的。1969年12月,日本的有村國孝(KunitakaArimura)提出一種製造安全可靠的信用卡方法,並於1970年獲得專利,那時叫ID卡(IdentificationCard)。1974年,法國的羅蘭·莫雷諾(RolandMoreno)發明了帶集成電路晶元的塑料卡片,並取得了專利權,這就是早期的IC卡。1976年法國布爾(Bull)公司研製出世界第一枚IC卡。1984年,法國的PTT(Posts,Telegraphs andTelephones)將IC卡用於電話卡,由於IC卡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隨後,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Organization)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的聯合技術委員會為之制訂了一系列的國際標准、規范,極大地推動了IC卡的研究和發展。
IC卡較之以往的識別卡,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可靠性高──IC卡具有防磁、防靜電、防機械損壞和防化學破壞等能力,信息可保存100年以上,讀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至少可用10年;二是安全性好;三是存儲容量大;四是類型多。從全球范圍看,IC卡的應用范圍已不再局限於早期的通信領域,而廣泛地應用於金融財務、社會保險、交通旅遊、醫療衛生、政府行政、商品零售、休閑娛樂、學校管理及其它領域。
在中國,隨著金卡工程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IC卡已在眾多領域獲得廣泛應用,並取得了初步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0年,全國IC卡發行量約為2.3億張,其中電信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公用電話IC卡1.2億多張,行動電話SIM卡超過4200萬張,其它各類IC卡約6000萬張。2001年IC卡總出貨量約3.8億張,較上年增長26%;發行量約3.2億張,較上年增長40%。從應用領域來看,公用電話IC卡發行超過1.7億張,SIM卡發行5500萬張,公交IC卡為320萬張,社保領域發卡為1400萬張,其它發卡為8000萬張。
盡管IC卡的發行量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但市場銷售額在IT市場中的比重還很小。據CCID統計,2001年中國計算機市場銷售額約2502億元,而IC卡市場銷售額不到21億元。IC卡市場還構不成中國IT業的亮點,對IT市場的拉動作用並不明顯。這一方面制約IT企業對IC卡技術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預示著中國IC卡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隨著政府管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技術研發水平的提升,IC卡市場競爭格局將發生深刻的變化。由於高端晶元、核心模塊、金融POS機、生產設備等被國外企業所掌握,造成國外品牌對一些細分市場的相對壟斷。隨著政府智能卡項目的啟動,移動通信市場的逐步開放,國內企業技術實力和工藝流程的優化,使得國外品牌市場份額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而國內品牌將會有快速的發展。一些從電信市場成長起來的國內IC卡企業,依託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將在身份證、金融、社保、交通等領域繼續拓展業務,直接參與國際化競爭。
2002年乃至今後5年,是中國IC卡應用向縱深發展的時期。中國IC卡市場格局必將由無序走向有序,市場競爭必將由有限走向無限,IC卡市場將逐步走向成熟,進入微利時代。在這種形勢下,單純的發卡量和新產品的數量並不能衡量IC卡產業與市場的發展水平,市場發展的程度最終取決於IC卡的應用水平及其帶來的社會效益。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加強行業規范,推動IC卡企業由產品和技術型轉向應用和服務型,將成為中國IC卡市場發展的重要趨勢。
1970年,法國人羅蘭德·莫瑞諾(Roland Moreno)第一次將可進行編程設置的IC(IntegratedCircuit)晶元放於卡片中,使卡片具有更多的功能。當時,他對這項技術的描述是:鑲嵌有可進行自我保護存儲器的卡片。這樣就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張IC卡。
在此後的三十多年裡,隨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安全技術等的發展,IC卡種類更加豐富,技術也更趨成熟,已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捌』 內存卡是誰發明的
桀岡富士雄。
桀岡富士雄:英文名Fujio Masuoka,出生於1943年,日本人,快閃記憶體的發明者。在任東芝公司生產線中層管理人員時,即一心要發明能象軟磁碟那樣可插取、具有「磁帶」存儲功能的存儲器。
桀岡富士雄於1971年加入東芝公司。大約在1984年,桀岡富士雄發明了一種獨特的存儲器件,鑒於桀岡的業績,東芝擬提拔他擔任公司最高技術職務,但桀岡拒絕接受,並於1994年出任東北大學電氣通信研究所教授,進一步研究快閃記憶體技術。2002年,桀岡作為「快閃記憶體之父」入選世界知名商業雜志《福布斯》國際版封面人物。
(8)機讀卡發明擴展閱讀:
桀岡富士雄發明的快閃記憶體是世界上被廣泛用於數碼相機、手機、汽車、洗衣機等電器的必要存儲裝置。具有隻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電可擦除的優點,讀存儲器(EEPROM)器件的理想特徵。
與RAM和EEPROM一樣,可以對這些新穎的器件或同類的ROM進行寫、擦除和重寫數據的操作,器件能將可恢復的靜態數據保存幾乎無限長時間。此外,與RAM和ROM相比,桀岡富士雄的存儲器容量容易提高。與ROM和EEPROM相比,該晶元能長時期存儲數據,不需要備份電池或外部電源。
『玖』 有人發明什麼幫助批改英語作業選擇題的器具嗎不是機讀卡之類的哦
行通
電腦檢測A/B/C/D四選項反射信息用2B鉛筆塗反射信息
四選項滿足答案區域反射信息確版才比BC、權AC
ABCD全塗通機器卡機閱卡師呢
有人發明什麼幫助批改英語作業選擇題的器具嗎?不是機讀卡之類的哦
這樣的提問感覺沒有意義
『拾』 智能卡發明者的最初設想是將智能卡應用於什麼方面
使用數字電視的用戶都知道,我們在收看數字電視的時候,需要一個智能卡(又名 IC 卡、內智慧卡、聰明卡容),通過它,我們才能收看到精彩的數字電視節目。 智能卡在數字電視應用中相當於一把數字加密電視的「鑰匙」。數字電視用戶在繳納相應費用後,CA(有條件接收)系統會向用戶端發送節目授權信息,其授權、繳費信息存儲在IC卡中,機頂盒讀取到IC卡上的授權信息後,用戶就可以收看到自己訂購的數字電視節目了。從某方面來說,智能卡相當於收看數字電視的收費卡。數字電視採用智能IC卡收費,每台機頂盒配一張智能卡,在購機的同時,用戶需在卡上預存一定量的金額,然後根據您的消費量來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