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最早發明筏

最早發明筏

發布時間:2021-08-06 12:15:53

⑴ 船是誰發明的它的起源歷史

舟船,是由原始的渡水浮具逐步演變而來的,具體的發明人目前尚未知道。人類的這一漫長歷史過程卻清楚地被記錄在古文獻中。《莊子•逍遙游》說:「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

我們從以上古文獻的記載中可以看到:「以匏濟水」、「始乘枰」、「變乘桴以造舟楫」,揭示的當是舟船最初發展的規律,即從「匏」到「桴」,再由「桴」到「舟」。任何事物的發展和演變,都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1)最早發明筏擴展閱讀:

船的起源:在幾千年前,人們就發現過河困難的問題。若河淺和水流慢,人們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們就無法過河。後來,一些人發現抱著樹枝或粗的樹干,就可以浮渡過河。於是,人們就開始有意識地把樹枝捆成一紮,做成木筏。或把粗樹干挖空,使它成為獨木舟就可以過河了。這就是船的雛形。

1、古代槳船

在後來,人們開始在船上裝上許多船槳,以此來為船隻提供動力,使其不用隨波逐流,便於控制船隻,使船隻更安全。

2、古代遠洋帆船

隨著人們的科技發展和貪婪的慾望,使人們開始了遠洋探險。在技術上,探險家們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槳船先進多了。它裝上了高大的桅桿,桅桿上掛著大面積的帆布,使它能盡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風能。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堅固,住在上面更舒適。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擊力更強。

3、近代輪船

隨著人們步入工業時代,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英國人瓦特經過多年研究,廣泛吸取前人的經驗,製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機,並投入使用。那時有一位叫富爾頓的美國人,覺得用槳劃船會很累,而且效率不高,於是他就想用明輪來代替船槳。用蒸汽機驅動船隻。並於1870年在哈德遜河上成功地進行試航。這就是輪船的雛形。

1835年,英國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裝有螺旋槳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專家的注意。經研究發現,螺旋槳作為船的推進器比明輪力量大。於是裝明輪的輪船逐漸退出使用。但為了稱呼方便,裝螺旋槳的船還是叫輪船。

4、現代輪船

隨著人類的發展,現代的輪船已經不再用帆來輔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會嚴重污染環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機,改用了柴油發動機。這是船的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現代的輪船不僅裝上了高效的柴油發動機,而且還裝上了雷達、聲納、無線電等先進設備,使船隻遠洋航行變得更加安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船

⑵ 我國最早出現羊皮筏是在哪個朝代

漢代。

羊皮筏子俗稱「排子」,是一種古老的水運工具。它由十幾個氣鼓鼓的山羊皮「渾脫」 (蘭州羊皮筏子分大、小兩種。最大的皮筏用600多個羊皮袋紮成,長12米,寬7米,6把漿,載重量在20至30噸之間。)。這種皮筏一般用於長途水運,從蘭州至包頭,每天順流行進200多公里,12天可抵達包頭。小皮筏系用10多個羊皮袋紮成,適於短途運輸,主要用於由郊區往市區送運瓜果蔬菜,渡送兩岸行人等。
羊皮筏,是古代沿習至今的擺渡工具。古代勞動人民「縫革為囊」,充入空氣,泅渡用。唐代以前,這種工具被稱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殺牛、羊後掏空內臟的完整皮張,不再是縫合而成,故改名為「渾脫」。
渾做「全」解,脫即剝皮。人們最初是用單個的革囊或渾脫泅渡,後來為了安全和增大載重量,而將若干個渾脫相拼,上架木排,再綁以小繩,成為一個整體,即現在的「皮筏」。它是黃河上游的主要運輸工具。
古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就是指皮筏破濁浪,過險灘的情景。
我國的皮筏歷史悠久。《水經注.葉榆水篇》載:「漢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舊唐書.東女國傳》:「以牛皮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傳》:「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蘭州羊皮筏子,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據守蘭州的陝西提督王輔臣判亂,西寧總兵官王進寶奉命討伐時,曾在張家河灣拆民房,以木料結革囊夜渡黃河,大破新城和皋蘭龍尾山;六月,王輔臣兵也造筏百餘,企圖渡河以逃,王進寶率軍沿河邀擊,迫使王輔臣兵投降。可見,至少在320多年前,蘭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元呆吳萊《大食瓶》詩:「縣度縛繩絙,娑夷航革船。」
史載匈奴以馬革制船。
《後漢書·南匈奴傳》:「其年秋,北虜果遣二千騎候望朔方 ,作馬革船,欲度迎南部畔者,以漢有備,乃引去。」

現在,黃河邊供遊客乘坐的羊皮筏子都是用十三隻皮胎採取前後四隻中間五隻的排列方式綁紮成的小筏子,重二十來斤,能坐五個人。據說,從前最大的羊皮筏子有六百隻皮胎,能載重十五噸。
劃羊皮筏子的水手被稱為「筏子客」,他們都是有很多年經驗,深諳水性的的老「把式」。電影《筏子客》中就有粗獷剽悍,技術高超的「筏子客」形象。「筏子客」老李扛著筏子走到河邊小碼頭,將羊皮胎朝下放進水中,在木架子上鋪幾塊墊子,等我們盤腿坐好了,他也坐下來開始劃槳,筏子便離開碼頭,隨水漂流。他說過去做「筏子客」非常危險,是在刀口浪尖上討營生,因此有很多講究,比如不能說「破」、「沉」、「碰」、「沒」、「斷」等不吉利的字,首次出行還要掛紅、放炮、焚香、祭奠河神。現在會劃羊皮筏子的人越來越少了。
皮筏,古稱「革船」。撒拉、回、東鄉、保安、土等民族的傳統水上交通運輸工具。流行於青海、甘肅、寧夏等地的黃河沿岸。其製法是,編圓木棍為排,下栓數個、數十個皮囊即成。使用時皮囊在下,木排在上。可乘人,可載貨。小的可載重二三噸,大的可載重10餘噸。它自重,吃水淺,不怕擱淺觸礁,操縱靈活方便。

⑶ 中國最早的船是由誰發明的

偉大的勞動人民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獨木舟的國家之一,並利用獨木舟和槳渡海。版獨木舟就是把原權木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簡單的船,是由筏演變而來的。
雖然這種進化過程極其緩慢,但在船舶技術發展史上,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獨木舟需要較先進的生產工具,依據一定的工藝過程來製造,製造技術比筏要難的多、其本身的技術也比筏先進得多,它已經具備了船的雛形。

在中國,商代已造出有艙的木板船,漢代的造船技術更為進步,船上除槳外,還有錨、舵。

唐代,李皋發明了利用車輪代替櫓、槳劃行的車船、槳劃行的車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羅盤針(指南針),並有了避免觸礁沉沒的隔水艙。同時,還出現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
15世紀,中國的帆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適航性最優越的船舶。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⑷ ()人是我國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的發明者

木筏的發明源於南方多河流地區,最初可能是發現人落水後可以抓住浮木而存活,回然後就有了成排的木頭答或竹子做成的木筏。大規模使用在南北朝時有過戰爭中使用的記錄,當然發明它就在此更早的時候了。雖然咱們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但南方少數民族卻其實沒有這么久的記錄,所以也就無史可查了。

所以只能知道木筏發明的時間很早,但不可能確切。

⑸ 船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當我們在乘船航行或在岸邊看到大海上、江河裡湖泊中緩緩駛來形形色色的船舶時,會浮想聯翩、感慨不已,末了,會情不自禁地提出一個問題:船是誰 發明的,最早的船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談起。人類祖先大都聚居在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河流、湖泊邊緣。人類早期文明主要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黃河、長江流域。人類祖先的生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水,看到水裡的魚想捕獲,遇到江河想渡過 去,洪水泛濫時要逃命,採集的食物或獵獲物需要運輸……

人們盼望有一種水上工具能征服江河湖海。實踐使人們增長了智慧,觀察自然現象使 人們受到啟發。「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見竅木浮而為舟」,這反映了人類祖先開始對一些物體具有浮性的認識。

可以設想:遠古時代,洪水泛濫,有的人抓住一根漂浮的斷木,倖免於難。之後,人們逐漸有意識地利用漂浮的天然物體,如:樹木和蘆葦,幫助人體渡過河流。為了平穩地浮在水面,於是想出用兩根、三根或更多的樹木捆綁在一起的主意。最後,人們根據圓木和蘆葦能浮在水面的原理,製作了類似於筏或船的水上交通工具。

所以說,船的發明不是哪一個人的創造,而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

⑹ 最早發明船舶的是哪個國家

不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船出現的時候,是遠古時代
國家這個概念還沒有形成哩,也沒有任何國家

船是誰發明的,最早的船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談起。人類祖先大都聚居在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河流、湖泊邊緣。人類早期文明主要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黃河、長江流域。人類祖先的生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水,看到水裡的魚想捕獲,遇到江河想渡過去,洪水泛濫時要逃命,採集的食物或獵獲物需要運輸……
人們盼望有一種水上工具能征服江河湖海。實踐使人們增長了智慧,觀察自然現象使人們受到啟發。「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見竅木浮而為舟」,這反映了人類祖先開始對一些物體具有浮性的認識。
可以設想:遠古時代,洪水泛濫,有的人抓住一根漂浮的斷木,倖免於難。之後,人們逐漸有意識地利用漂浮的天然物體,如:樹木和蘆葦,幫助人體渡過河流。為了平穩地浮在水面,於是想出用兩根、三根或更多的樹木捆綁在一起的主意。最後,人們根據圓木和蘆葦能浮在水面的原理,製作了類似於筏或船的水上交通工具。所以說,船的發明不是哪一個人的創造,而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

⑺ 中國的船是誰發明出來的

偉大的勞動人民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出獨木舟的國家之一,並利用獨木舟和專槳渡海。獨屬木舟就是把原木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簡單的船,是由筏演變而來的。雖然這種進化過程極其緩慢,但在船舶技術發展史上,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獨木舟需要較先進的生產工具,依據一定的工藝過程來製造,製造技術比筏要難的多、其本身的技術也比筏先進得多,它已經具備了船的雛形。

在中國,商代已造出有艙的木板船,漢代的造船技術更為進步,船上除槳外,還有錨、舵。

唐代,李皋發明了利用車輪代替櫓、槳劃行的車船、槳劃行的車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羅盤針(指南針),並有了避免觸礁沉沒的隔水艙。同時,還出現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紀,中國的帆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適航性最優越的船舶。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⑻ 元朝秘史中記載了最早的筏是用什麼做成的

《元朝秘史》原名《蒙古秘史》,是我國蒙古族最早的一部歷史和文學著作版,記載蒙古族的起權源和成吉思汗、窩闊台汗時期的歷史。該書成書於十三世紀中葉,撰者不詳,原著已佚,現僅存明初的漢字音譯本。清代學者李文田撰《元秘史注》十五卷,是《元朝秘史》最早的譯注本,對書中所述地理、年代、人名、史實等均詳加考證。李文田之後,高寶銓又撰《元秘史李注補正》十五卷和《元秘史補正續編》一卷,以正李注訛誤。除為《元朝秘史》作注外,清代學者還進行了很多考證工作,施世傑的《元秘史山川地名考》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我社現將《元朝秘史》及以上四種研究著作影印出版,以為元朝和蒙古史研究提供參考。 [1]

⑼ 哪個朝代最早有竹筏

漢朝吧,畢竟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倒推回去正好處在漢朝時期

⑽ "船"是誰發明的

當我們在乘船航行或在岸邊看到大海上、江河裡湖泊中緩緩駛來形形色色的船舶時專,會浮想聯屬翩、感慨不已,末了,會情不自禁地提出一個問題:船是誰 發明的,最早的船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人類社會的發展談起。人類祖先大都聚居在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的河流、湖泊邊緣。人類早期文明主要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黃河、長江流域。人類祖先的生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水,看到水裡的魚想捕獲,遇到江河想渡過 去,洪水泛濫時要逃命,採集的食物或獵獲物需要運輸…… 人們盼望有一種水上工具能征服江河湖海。實踐使人們增長了智慧,觀察自然現象使 人們受到啟發。「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見竅木浮而為舟」,這反映了人類祖先開始對一些物體具有浮性的認識。 可以設想:遠古時代,洪水泛濫,有的人抓住一根漂浮的斷木,倖免於難。之後,人們逐漸有意識地利用漂浮的天然物體,如:樹木和蘆葦,幫助人體渡過河流。為了平穩地浮在水面,於是想出用兩根、三根或更多的樹木捆綁在一起的主意。最後,人們根據圓木和蘆葦能浮在水面的原理,製作了類似於筏或船的水上交通工具。 所以說,船的發明不是哪一個人的創造,而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

閱讀全文

與最早發明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