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火車的發明講了什麼
年6月9日,喬治?斯蒂芬森出生於英國諾森伯蘭郡威蘭姆。他的父親是煤礦的蒸汽機司爐工,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一家8口,全靠父親的一點工資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為了減輕父親的重擔,8歲那年,斯蒂芬森去給人放牛。艱苦的生活條件、繁重的體力勞動,並沒有磨滅斯蒂芬森強烈的求知慾。放牛的時候,他常用泥巴做模擬的蒸汽機,鍋爐、汽缸……一應俱全,像真的一樣。
每當去煤礦給父親送飯的時候,斯蒂芬森總是圍著轟隆隆轉動的機器入神地看個沒完。他想,自己長大以後,要是也能像父親那樣當一個司爐工操縱巨大的蒸汽機幹活,那該多好呀斯蒂芬森14歲那年,真的當上了一名見習司爐工,望著爐膛里熊熊火焰,聽著機器隆隆的轟鳴,他興奮極了,他一會兒往爐膛里添煤,一會兒給機器擦去油污,弄得滿頭大汗,也不肯坐下來歇一歇。
一個星期六下午,工人們都回家了。斯蒂芬森一個人留在工房裡,借口清洗機器零件,把蒸汽機拆卸開,想好好了解一下它的內部結構。沒想到拆開容易裝配難,等他把一大堆零件重新裝配起的時候,窗外已是滿天星鬥了。
這一夜斯蒂芬森沒有睡好覺,生怕第二天機器開動不起來,耽誤了生產,老闆會懲罰他。第二天天還沒亮他便急急忙忙地趕到工房,生火加煤,試著發動這台重新裝配的蒸汽機,結果竟一下子就發動起來了,運轉得比平時還好。
這件事大大鼓勵了斯蒂芬森,他渴望自己也能造一台機器。他模仿拆裝過的那台蒸汽機畫了一張草圖,煤礦的總工程師看了後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好啊,有志氣的孩子,希望你多讀書,多掌握科學知識,將來發明一台比蒸汽機更好的機器。」
為了填補科學知識的空白,斯蒂芬森決心從頭學起。他白天要做工,還要抽空給人擦皮鞋、修理鍾表,以便賺些錢來補貼家用。盡管已經十分勞累了,他每天晚上都夾著書本,堅持到煤礦的夜校去上課。
那時候,他已經是一個17歲的小夥子了。可是他不怕羞,和那些七八歲的孩子坐在一起,認真地聽老師講課。由於他勤奮好學、刻苦用功,很快就掌握了許多科學知識。22歲那年,斯蒂芬森成了一名機械修理工。
有一天,煤礦的一台蒸汽機突然發生故障,工程師們都束手無策。斯蒂芬森自告奮勇,請求總工程師允許他試一試,結果竟然修好了這台機器。煤炭礦經理聽說這件事後,破格把這個牧童出身的機械修理工晉升為工程師。
斯蒂芬森生活的時代,是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期。1781年,瓦特改進了蒸汽機,給大規模的機器生產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生產出來的工業產品大大增加,迫切需要有先進的交通工具,以便盡快地把這些產品運到各地去銷售。
年,英國人特列維蒂克製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機車。可這種機車只有一個汽缸,機身很大,力量很小,靠齒輪傳動,開起來聲音震耳欲聾,一搖一擺,變換速度困難,經常出軌。經過幾次失敗,特列維蒂克灰心喪氣,就不再研製機車了。
就在這一年,英國也製造出了一個火車頭,這個火車頭重5千克,每小時能走8千米,最多隻能拉十幾千克貨物,並且經常出事故,許多人都譏笑說:「火車還不如馬車跑得快呢。」
就在這種情況下,斯蒂芬森開始了對火車的研究。他從前人的經驗中受到啟示:火車要想拉得多、跑得快,必須要有「大力士」蒸汽機。他不知疲倦地閱讀了大量有關蒸汽機的書,還實地考察了各種類型蒸汽機的特點。
他長途跋涉,步行1000多千米。來到瓦特的故鄉蘇格蘭,在那裡整整工作、研究了一年。從瓦特研究改進蒸汽機的過程中,斯蒂芬森懂得了能的轉變和能量守恆定律。也就是說,汽缸里的蒸汽溫度越高,能量就越大。
於是,他開始著手研製新的蒸汽機車,他把當時的立式鍋爐改為卧式鍋爐,用擴大爐膛的辦法,來增加鍋爐的受熱面積。並且,機車改用了卧式鍋爐,高度降低,行走、轉彎就平穩多了,也更靈活了。
他還在車輪的圓邊上加上了輪緣,防止火車發生出軌事故,以保證行車安全。就這樣,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反復的試驗,1814年,斯蒂芬森製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統靴」號的火車頭。
斯蒂芬森親自駕駛這個火車頭,在煤礦進行了試車表演。試車結果,這台經過改進的火車頭果然比以前的火車頭拉得多,跑得快,美中不足的是,這個火車頭的震動仍然太厲害。
在試車過程中,由於機車上的螺栓被震鬆了,結果翻了車,把乘在車上的一名英國國會議員和英國交通公司董事長摔傷了。這樣一來,許多人嘲笑和指責斯蒂芬森,連一些原來贊成試驗的官員也斷言用蒸汽機作交通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的。
斯蒂芬森並沒有因此而止步不前。他以巨大的勇氣和毅力,決心對火車頭繼續進行研究和改造。為了減輕火車行進時的震動,斯蒂芬森經過多次試驗,終於成功地在火車上裝置了減震彈簧。
為了增大鍋爐所產生的蒸汽量,斯蒂芬森從薄玻璃杯傳熱快,不會炸裂中得到啟示,沒有採用增加鍋爐壁厚度的辦法,而是讓加人鍋爐的冷水先經過預熱管預熱,這樣就避免了因溫度驟起變化引起鍋爐破裂。
他還採取了許多改進措施,如把汽缸里的廢氣用小管通到煙筒里去,利用它向上的沖力,使煤煙出得比原來更通暢,這就使得爐膛中的空氣循環加快了,大大提高了煤的燃燒質量,雜訊也減少了。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進,斯蒂芬森終於造出了牽引力大、運行安全的「旅行」號機車。這以後,從1823年開始,斯蒂芬森應聘負責修建從斯托林克頓到達林頓的鐵路,歷時兩年終於建成。
年9月27日清晨,天還沒有大亮,斯托林克頓的許多居民早早起了床,有的步行,有的騎馬,有的坐車,絡繹不絕地向同一地點趕去,原來就在這一天,斯蒂芬森要親自駕駛「旅行」號拖著6節煤車和20節擠滿乘客的車廂,轟隆隆地向達林頓方向駛去。人們歡呼雀躍,有些騎馬的小夥子,催馬緊隨在火車後面,一邊奔跑一邊大聲喝彩。
當這列火車以每小時24千米的速度,越過中途的一個大斜坡,安全到達終點站達林頓的時候,斯蒂芬森才發現,列車上競載了450個乘客加上6節煤車,載重量已經達到了90千克,他欣喜若狂。
在成功和榮譽面前,斯蒂芬森並沒有自我陶醉,就此止步。他繼續致力於火車的研究和改進工作,和他的兒子羅伯特?斯蒂芬森一起,設計製造出了一台取名「火箭」號的新火車頭。就在這期間,英國政府決定在利物浦和曼徹斯特兩大城市之間修築一條鐵路。斯蒂芬森被聘請為負責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一項規模空前的大工程。他和工人們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難,如期修成了這條鐵路。
斯蒂芬森的成功大大鼓舞了人們研製火車的興趣。1829年10月,在利物浦附近舉行的一次火車比賽中,斯蒂芬森新製造的「火箭」號榮獲冠軍。從此,火車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使陸上交通運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⑵ 關於 名人面對大家的質疑指責依然能堅持自我 的例子有哪些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位舉世聞名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除了留聲機、電燈、電、電報、電影等方面發明和貢獻外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少著名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人類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愛迪生於1847年 2月11日誕生於美國西部俄亥俄州米蘭小市鎮父親荷蘭人裔母親曾當過小學教師蘇格蘭人裔愛迪生7歲時父親經營屋瓦生意虧本全家搬密歇根州休倫北郊格拉蒂奧特堡定居下來搬里久愛迪生患了猩紅熱病了長時間人們認種疾病造成耳聾原因愛迪生8歲上學僅僅讀了三月書被老師斥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從此母親家庭教師由於母親良好教育方法使得對讀書發生了濃厚興趣僅博覽群書而且目十行過目成誦8 歲時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重要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著作和許多重要歷史書籍9 歲時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書帕克《自與實驗哲學》10歲時酷愛化學11歲年實驗了第份電報了賺錢購買化學葯品和設備開始了工作12歲時候獲得列車上售報工作輾轉於休倫港和密歇根州底特律之間邊賣報邊兼做水、蔬菜生意只要有空圖書館看書買了架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周刊--《先驅報》第期周刊列車上印刷用所掙得錢行李車上建立了化學實驗室幸有次化學葯品著火連同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列貨運列車時列車員抓住兩只耳朵助上車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終身聾子
1862年8月愛迪生大無畏英雄氣魄救出了火車軌道上即遇難男孩孩子父親對此感恩戴德由於無錢酬報願意教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便和神秘電新世界發生了關系踏上了科學征途
1863年愛迪生擔任大幹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從1864年至1867年西部各地擔任報務員過著類似流浪生活足跡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韋恩堡、印第安波利斯、辛辛提、維爾、田納西、孟斐斯、路易斯維爾、休倫等地
1868年愛迪生報務員身份來了波士頓同年獲得了第項發明專利權台自動記錄投票數裝置愛迪生認台裝置會加快國會工作會受歡迎而位國會議員告訴說們無意加快議程有時候慢慢地投票出於政治上需要從此愛迪生決定再也搞人們需要任何發明
1869年6月初來紐約尋找工作當家經紀人辦公室等候召見時台電報機壞了愛迪生里唯能修好電報機人於謀得了比預期更好工作10月與波普起成立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營電氣工程科學儀器里發明了愛迪生普用印刷機把台印刷機獻給華爾街家大公司經理本想索價5000美元又缺乏勇氣說出口來於讓經理給價錢而經理給了4萬美元
愛迪生用筆錢新澤西州紐瓦克市沃德街建了座工廠專門製造各種電氣機械通宵達旦地工作培養出許多能幹助手同時也巧遇了勤快瑪麗未來第新娘紐瓦克做出了諸蠟紙、油印機等發明從1872至1875年愛迪生先發明了二重、四重電報機還協助別人搞成了世界上第架英文打字機
1876年春天愛迪生又次遷居次遷了新澤西州門羅公園里建造了第所發明工廠標志著集體研究開端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電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還發明了心愛項目--留聲機電和電報擴展人類感官功能次革命;留聲機改變人們生活三大發明之從發明想像力來看極重大發明成時候人們都稱門羅公園魔術師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同時經歷無數次失敗終於對電燈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電燈了延長燈絲壽命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了新發光體--日本竹絲持續1000多小時達了耐用目從某方面來說發明愛迪生生達登峰造極成接著又創造種供電系統使遠處燈具能從心發電站配電項重大工藝成 內容來自dedecms
純科學上第發現出現於1883年試驗電燈時觀察稱之愛迪生效應現象:點亮燈泡內有電荷從熱燈絲經過空間達冷板愛迪生1884年申請了項發現專利並未進步研究而旁科學家利用愛迪生效應發展了電子工業尤其無線電和電視
愛迪生又企圖眼睛做出留聲機耳朵做出事電影攝影機即產生於此使用條喬治伊斯曼新發明賽璐珞膠片拍下系列照片們迅速地、連續地放映幕布上產生出運動幻覺第次實驗室里試驗電影1889年1891年申請了專利1903年公司攝制了第部故事片列車搶劫愛迪生電影業組建和標准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愛迪生把實驗室遷往西奧蘭治了多種發明製成產品和推銷創辦了許多商業性公司;些公司來合並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又稱通用電氣公司此興趣又轉熒光學、礦石搗碎機、鐵磁離法、蓄電池和鐵路信號裝置上第次世界大戰期間研製出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
1929年10月21日電燈發明50周年時候人們愛迪生舉行了盛大慶祝會德國愛因斯坦和法國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學家紛紛向祝賀幸次慶祝大會上當愛迪生致答辭時候由於過分激動突昏厥過去從此身體每況愈下1931年10月18日位人類作過偉大貢獻科學家因病逝世終年84歲
愛迪生文化程度極低對人類貢獻卻巨大里秘訣呢除了有顆好奇心種親自試驗本能具有超乎常人艱苦工作無窮精力和敢精神當有人稱愛迪生天才時卻解釋說:天才百分之二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汗水發明工廠把許多同專業人組織起來裡面有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工人共100多人愛迪生許多重大發明靠集體力量才獲得成功成主要歸功於勤奮和創造性才能及集體力量此外妻子也曾起了相當重要作用
⑶ 舉例人類歷史上,因為某些發明或發現而具有括荒者般意義的人,相同的是,他們都在別人的質疑中努力而成功
布魯諾,因為堅持日心說,被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
同樣的還有伽利略,也是為此受教會的迫害,監禁
以下是資料:科學是扼殺不了的。布魯諾遇難後不到十年,伽利略就發明了天文望遠鏡,打開發
通向近代天文學的大門。他把這精巧的儀器指向天空,觀測到許多人們用肉眼看不到的
現象。例如,他發現了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打破了「天體是理想球形」的觀點;發現
了太陽上黑子的移動,從而推測太陽自轉;還發現了金星的變相和木星的四個衛星。他
興奮地意識到,這些新發現都是對日心說的有力支持。他把自己的想法,寫信告訴了德
國天文學家開普勒(J.Kepler,1571-1630),得到開普勒的熱情支持。不過,為了
能須利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受教會的迫害,伽利略比布魯諾謹慎多了。他努力同宗教界
建立聯系,結交了一些教會朋友。由於他的物理學和天文學上的許多重要發明,也一度
贏得教會的尊重。
伽利略以為這樣做就不會有什麼危險了,開始在通信中毫不掩飾地支持哥白尼學說。
他那新穎的觀點和生動的文筆,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但昔日與伽利略為友的教會人士,
這時卻站到了他的對面,紛紛用聖經來攻擊他。這些人不曾用望遠鏡看一下天空,卻公
然否認伽利略看到的事實。而缺乏科學知識的廣大群眾,大多相信太陽繞地球轉。面對
這些,伽利略的內心是矛盾的。他堅信科學事實,又怕受到迫害。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
他心情沉痛地說:「如今這些事(指天文發現)在我眼前,就像用手摸著一般的確實。
但與其苟順私情擁護它們,而和上級長官作對,毋寧閉上我們的眼睛為妙」。但是,絢
麗多姿的自然界強烈地吸引著他,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很快改變了這種「閉上眼睛」的
態度,他又冒著風險前進了。他的文章措詞委婉,卻是明確支持哥白尼學說的。這種行
動激怒了教會,羅馬教廷決定對伽利略進行制裁。
1616年的審訊
1616年2月19日,審查部的神學顧問們開始審查以下兩個命題:一、太陽固定於宇
宙中心;二、地球有自轉和繞日分轉兩種運動。24日,神學士開批判總會,所得結論是:
這兩個命題都是「謬論」,「於理不通」,而且「和聖經字義並教父學士等的註疏,多
有抵觸,確屬異端之說」。判文下有11位神學士簽字。
2月25日,教皇保祿五世親自下令給柏拉彌諾主教:把伽利略召來,告訴他及早反
省,並飭令他不得宣傳、擁護和討論比類問題,否則就科以監禁。第二天,在森嚴的宗
教裁判所審訊室中,伽利略被迫表示服從教會,並否認了地球的運動。3月5日,禁書部
(即書籍審查部)便受教皇之命發表禁書令,把包括伽種略有關著作在內的一切擁護地
動說的書籍列入禁書名單,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自然也在禁書之列。禁書部對伽利
略的判詞是這樣寫的:「地動說既屬荒謬又和聖經相悖,可能危害公眾信仰……不得以
任何形式宣傳哥白尼學說」。
為什麼教會反對「地動說」呢?有人說他們是在實行「愚民政策」。其實,那樣未
免把他們的智慧提得過高了,因為他們自己也是相信太陽繞地球轉的。按照聖經,人類
是上帝創造的,人類居住的地球理應是宇宙的中心。以聖經為精神支柱的教會,怎能容
許別人宣傳離經叛道的學說呢?
由於伽利略表示「悔過」,又考慮到他在社會上的威望,教會便把他釋放了。教皇
和主教們為他們的「勝利」,洋洋得意,似乎*他們一聲令下,就停止了地球的轉動。
一部傑作
從宗教裁判所出來的伽利略,感到「萬念俱灰」。被愛放棄自己擁護的學說,這是
多麼痛苦的事!回到家鄉佛羅化薩以後,他只好在實驗室里悄悄地做實驗,而不敢把所
發現的東西公之於眾,更不敢講地球的運動了。但是,他在實驗中一次次激動人心的成
果,重新燃起了他希望之火;朋友們同仇敵愾的呼聲,鼓起了他宣傳科學的勇氣。1623
年,他終於發表了一本總結自己實驗成果的著作《實驗集》。這本書一出版,便博得了
不少好評。由於此書不涉及哥白尼學說,也避免了與聖經抵觸的詞句,因此得到教會的
認可。伽利略暗自慶幸,次年親赴羅馬,不僅結交了一些教廷大員,還拜訪了新教皇伍
爾邦八世。這位教皇,過去曾是伽利略的朋友,1629年還作過一首十九節的拉丁短詩,
歌頌伽利略的天文發現。他初登教皇寶座,便接受了伽利略《實驗集》的晉獻,贈給他
錦標一面和金、銀獎章各一玫。
由於和教會人士的關系好轉,伽利略認為可以比較大膽地進行科學研究了。他回家
以後,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哥白尼學說的正確。但是,他沒有忘記1616
年的審訊,那時他曾宣布放棄哥白尼學說。現在條件好些了,還要不要宣傳自己的正確
觀點呢?怎樣才能避免教會的迫害呢?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採取一種巧妙的方法來宣
傳哥白尼學說。他寫了一本《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書中以三人對話的形式討論托勒
玫的地心說與哥白尼的日心說哪個正確的問題。其中一人代表托勒玫,一個代表哥白尼,
還有一個旁觀者,對前兩人的討論作出判斷,他實際是代表伽利略明顯支持哥白尼學說
的,但從字面上看不出伽利略本人站在哪一邊。這本書花了3年時間,於1629年完成了
初稿。
1630年5月,伽利略帶著《對話》再赴羅馬,請求教會准許付印。負責書籍審查的
黎加爾地主教(Riccardi)看了伽利略的稿件,認為他未顧及1616年斷案,於是命他前
後加些序跋,言明所謂哥白尼學說,僅系一種假設,所收集的一切反對托勒玫學說的證
理,並非在於指出它的錯誤,只不過是一種反詰性設通信班而己。伽利略照辦了,序言
的開頭,他用一種維護教會的口氣寫道:「幾年前,為了排除當代的危險傾向,羅馬
(教會)頒布了一道有益世道人心的敕令,及時地禁止了人們談論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動
說。有些人公然無恥聲稱,這道敕令的頒布並未經過對問題的公平考察,而是出於知識
不夠而引起的激情。還可以聽到一些埋怨說,對天文觀察完全外行的法官不應當以草率
的禁令來束縛理性的思維」。實際上,他所指責的那些言論,正是他自己的正確觀點,
但他卻裝著反對的樣子,接著寫道:「聽到這類吹毛求疵的傲慢言語時,我的熱情再也
抑制不住了。由於我充分理解這一慎重的決定,我決心作為對這一庄嚴真理的一個見證
人而公開出現在世界舞台上」。這樣看來,他寫書的目的似乎是為了澄清事實真相,以
維護教會的名譽。當伍爾邦八世知道伽利略要印行新書時,便向他的秘書強包理主教
(Ciampoli)探詢一切,秘書回答請他放心,說一切都在按法定程度進行。教皇以為伽
利略已「改過」,並未閱讀他的稿件就允許刊印了,而且還召見了他。
伽利略回到佛羅倫薩以後,經過一些不大的波折,《對話》便於1632年刊行問世了。
書中有佛羅倫薩審查員的許可證,還有黎加爾地主教的批文。這些不懂天文的主教們,
並未察覺伽利略的真實意圖。
其實,《對話》決不是像序言所說的那樣。為了維護教會的,它實際上是和教會宣
傳的地心說針鋒相對。書中列舉大量事實,論證哥白尼學說,應付對方的各種設難。例
如有人說,若金星繞日而行,就該有月球一樣的變相,但並沒人見到它的盈虧啊!伽利
略說,利用在文望遠鏡,就可以清楚地見到金星的變相。他還以木星為例,繪圖解釋行
星的逆行、順行和留,以此說明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繞日而行。另外,人們很難相信地
球這么大的球會自己轉動,但通過書中列舉的太陽自轉的事實,讀者自然會想,既然龐
大的太陽還能自轉,比之渺小異常的地球為什麼不能自轉呢?書中還利用木星的4個衛
星的發現來支持哥白尼學說。他描述說:這些衛星的形狀的改變如同我們看見月亮形狀
的改變一樣,因此,月球也是地球的一顆衛星。在繞日公轉的過程中,地球帶著月亮,
就像木星帶著它的衛星一樣。
《對話》一書不僅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形式活潑、語言生動,堪稱科學史上的
一部傑作。它一出版就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人們通過兩種宇宙觀的比較,更加信服哥
白尼學說。這時,教會的神學家們把書拿來仔細察看,這才明白也伽利略的真實目的。
他們極為冒火,後悔當初不該准許這本書出版。教皇伍爾邦八世認為自己受了伽利略的
欺騙,更是惱羞成怒,早把過去和伽利略間的友情忘得一干二凈了。正在這時,有人到
教皇那裡誣告伽利略通過書中的人物辛普利邱(Simplicio,代表托勒玫)侮辱教皇。
這對盛怒的教皇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他和主教們一致認為,伽利略在1616年受罰後,
重新犯罪,必須嚴加懲處。
1633年的審訊
1632年8月,黎加爾地主教向印刷局發出緊急通知,停售伽利略的《對話》,同時
把這部書送交神學會審查。審查結果是:伽利略雖用了一些含蓄而模稜的語言,但畢竟
冒犯了1616年接受的命令,因為書中把地動說當作事實而非假定,並多方證明它。不久,
伽利略便接到傳令,要他在10月底以前到羅馬受審。年近七旬、體弱多病的伽利略請求
在佛羅倫薩受審,但教皇堅決不準,11月19日再次發出傳令。這時,伽利略身體更差了,
醫生如實寫了證明書:「伽利略生病在床。他可能到不了羅馬,就到另一個世界去了」。
伽利略的一些朋友也到教皇那裡求情,希望能開恩免除他的羅馬之行。但教皇竟不管伽
利略的死活,命令道:若伽利略再不來羅馬,就「依被告提審不到的常規,拘捕前來!」
意思是給他戴上刑具,押來羅馬。伽利略不得不在朋友的攙扶下上路,經歷了千辛萬苦,
於1633年初來到羅馬,並立即被宗教裁判所監禁起來。
第一次開庭是在次年4月12日。審訊的問題主要有兩點:一、被告在《對話》中是
否違背了禁書令,宣傳1616年所擯棄的學說 這是不法的行為;二、被告是否確信被
禁學說仍以為真 這是不法的思想。對第一條,伽種略這樣答復:我在無意中冒犯了
托勒枚的證理,願意校正人個的著作,放棄我所袒護的一切證理。但法官們卻不認為他
「無意」,他們異口同聲地斷定在《對話》中,作者明白地擁護地動說,因此認定他有
不法行為。對第二條,伽利略說他從未信仰過哥白尼學說,只不過把它當作一種假設。
法官們不相信,卻又拿不到伽利略信仰地動說的證據,只好報告教皇。教皇於6月16日
下令,可對伽利略進行「嚴審」,即刑訊逼供,並說如果伽利略不招供,也可判罪,處
以死刑或監禁。
6月21日第二次開庭。法官們問道:「你是否信仰或信仰過地的轉動?」伽利略答
道:「1616年前,我以為托勒玫和哥白尼兩學說有同等學術價值,自我接到禁令之後,
就只把托勒玫學說看作不變的真理了」。很明顯,這都是他被迫說出來的違心的話,法
官們當然不信。為了讓伽利略招認「信仰地動說」的「罪狀」,法官向伽利略喝道:
「你的著作與供詞絕然不符。必須吐出真情,否則就要動刑了!」但伽利略依然重復著
上面的話。法官無可奈何,看著他那滿頭白發和虛弱的身體,知道他禁不住拷打,大概
一動刑就要見上帝,於是便把他押了下去。
第二天,伽利略繼續受審。教會由於拿不到充足的證據說明伽利略是「異端犯」,
只好把他判為「異端嫌疑犯」。判詞是這樣的:「……根據我們的命令傳你到本法庭受
審,你宣誓承認該書(指《對話》)是由你編著和出版的。……我們審核並全面仔細斟
酌你的案件,考慮你供認和辯護的……對你作如下的最後判決:我們確定、判斷並宣布
你,該伽利略,由於在上述過程中被證明的和你所確認的情況,本法庭認為有重大異端
嫌疑,就是,你信仰並遵守錯誤的和聖經相矛盾的學說,說什麼太陽是大地軌道的中心,
不是由東往西運行,大地在運行而且不是世界的中心」。判詞接著說,在這種情況下,
應該判處伽利略火刑,「只有放棄上述錯誤和邪說,在我們面前真心誠意地按照給你指
定的公式拒絕、詛咒、痛恨錯誤和邪說,我們才允許你免受此刑」。伽利略為了免於被
燒死,不得不當眾誦讀了悔過書:「我以我雙手所按的聖福音書為誓,我擯棄並憎惡我
過去的異端邪說,我懺悔並承認,我的錯誤是由於求名的野心和純然無知……我現在宣
布並發誓說:地球並不環繞太陽而運行……」
就這樣,伽利略以放棄哥白尼學說換取了宗教裁判所的「寬恕」,判詞最後宣布:
用公開的命令禁止《對話》一書,把伽利略關入監獄,並要他「在三年內每周讀七個懺
悔聖歌一次」。
晚年的遭遇
1633年的判決以後,伽利略永遠失去了自由。不過,由於在審訊期間,社會上許多
人對伽利略表示支持,甚至一些開明的教會人士也同情他,所以教皇不敢對他太苛刻了。
伽利略沒有像一般犯人那樣,被投入監獄。他先被監禁在羅馬的一個主教署中,年底又
被押到阿切特里(Arcetri,在佛羅倫薩附近)受軟禁。從此,不僅不許他出來活動,
也不許任何人訪問他,更不許出版他的著作。所邁的伽利略,便在軟禁中度過了他非慘
的晚年。
伽利略雖然被迫寫了「悔過書」,但這位老人的內心是不屈服的。在被軟禁的日子
里,他仍然發奮著書,寫了一本重要的物理學著作《運行的法則》,秘密地托朋友帶到
荷蘭出版。但遺憾的是,他沒有親眼見到這本書,因為在1637年,他的雙眼便失明了。
從那以後,他的生活更加痛苦了。原先照料他生活的女兒也已離開了人世,他身邊連個
親人也沒有。不過,在他失明後不久,宗教裁判所對他的監視稍有放寬,允許他接待來
訪者,因此不斷有國內外學者來訪。1639年,他的一學生來到他的幽禁處,照料他的生
活。1641年,他的另一名學生、物理學家托里拆利(E.Torricelli,1608-1647)也
來訪問,這些訪問,自然是對他的莫大安慰。但受盡折磨的伽利略已經是風燭殘年了。
臨終前,他抱著《運動的法則》一書,喃喃地說:「我以為這是我一切著作中最有價值
的,因為它是我極端痛苦的果實」。
1642年1月8日,78歲的伽利略與世長辭了。他為之獻身的科學事業繼續在教會的重
壓下發展著。1687年,牛頓(I.Newton,1642-1727)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學之數學
原理》出版了,它從萬有引力定律等力學規律出發,全面論證了哥白尼學說,使其立於
不敗之地。但頑固的羅馬教廷,還不肯收回禁止地動說的成命。直到1757年,由於地心
說已極不得人心了,禁書部才不得不將有關哥白尼學說的書籍從禁書目錄中刪去。1822
年9月11日,禁書部又通過決議,准許印行講授地動學的書籍。但對伽利略一案,教會
仍是百般維護。直到1979年11月,羅馬教皇才在世界主教會上提出,要重新審理伽利略
案,不久即為伽利略平反。現在,地球運動之說,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常識,但我們不應
忘記當年伽利略為此所受的種種磨難
⑷ 歷史上,「莫須有」的罪名究竟是誰發明的
從原則上來說應該是秦檜發明的。當時陷害岳飛入獄,韓世忠覺得十分無厘頭,就指責秦檜無中生有。倘若想要治一人的罪就必須要拿出能夠扳倒對方的理由,岳飛並沒有做出什麼十惡不赦的壞事,也沒有以下犯上,所以秦檜就回了這樣一句話:”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意思就是岳飛不需要有罪,但是必須要獲罪,從此莫須有的罪名就這樣成立了。
綜上所述,“莫須有”的罪名就是秦檜發明的,但這其中究竟有多少人的手筆卻不言而喻,秦檜的確是殺害岳飛的元兇,同時也是帝王的犧牲品。
⑸ 世界上一些因重大的發明與發現而受到驅逐和迫害的科學家都有誰
伽利略來
布魯諾是科學的殉道者,因自為他第一個起來為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辯護,後來燒死在火刑柱上。然而,他為哥白尼辯護不是出於科學的理由,而是出於宗教的原因。實際上,他輕視哥白尼的嚴密的數學推理,而僅僅是熱衷於用哥白尼的學說去攻擊基督教的某些基本信條,例如耶穌的化身只有一個問題(他的時間觀念是輪回的,就像古典斯多噶學派的支持者那樣——他否定基督教的歷史觀點),布魯諾被判處死刑,是由於他對基督教進行了令人難以理解的攻擊,而不是由於他信奉世界多元性或為哥白尼辯護。布魯諾遠遠不是科學的殉道者,而實際是損害了科學,因為他掀起的那場暴風雨使得宗教權威把哥白尼體系和反基督運動聯系在一起。事實上,這也是伽利略受到教廷裁判的一個主要因素
⑹ 兩個為了重大發明的和發現而遭受迫害的科學家
15、16世紀的歐洲,是我們今天所成的最黑暗的中世紀時期,也是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關鍵時期。為了鞏固封建統治的的基礎,在當時的歐洲,當權者用荒謬的神學理論取代了科學。當時的神學家們荒誕地宣稱,宇宙是一個充滿「各種等級的天使和一個套著一個的水晶球」,地球是靜止不動的1,而且地球就出在這些水晶球的中心。他們推崇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學說。在當時的神學家看來,太陽是圍繞地球旋轉的,而上帝創造太陽的目的,就是要用太陽來照亮地球,施恩於人類。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永恆不變、顛撲不破的真理。
為了維護這個荒謬的理論,天主教會的宗教裁判所不惜用一切恐怖和暴力手段對付任何敢於對此理論提出異議的人。132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采科.達斯科里被活活燒死,他的罪名只是因為他說了地球是球形物體,在地球的另一個半也有人類居住,而這卻是違背聖經的教義的。1600年2月17日,另一位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又在羅馬百花廣場被活活燒死,也是因為他宣傳了哥白尼的學說,從而動搖了地球中心說。而伽利略,這位義大利著名科學家,同樣由於他的理論和思想違背了專制獨裁的教會的錯誤理論,自1616年起受到宗教裁判所長達數十年的迫害,自1633年起被宗教裁判所監禁而失去自由,直至不幸於1642年1月8日去世。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和思想,永不屈服,為世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所有與伽利略類似為堅持科學真理、堅持正確信念而受迫害甚至為此犧牲生命的人都值得我們永恆地紀念!
⑺ 哪些名人重大的發明與發現受到了迫害和驅逐
哥白尼不是被燒死的,1543年5月24日,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病逝。
1515年,哥白尼開始寫作《天體運行論》一書。在《天體運行論》完成後,哥白尼卻對它的出版猶豫不決了。他但心這部書出版後會遭受到地心說信徒們的攻擊,並受到教廷的壓制。在朋友和學生的支持鼓勵下,經過長期反復的考慮,哥白尼終於決定出版這部著作。1542年6月,《天體運行論》和排印工作開始進行。1543年5月24日,彌留之際的哥白尼終於見到剛剛出版的《天體運行論》,可惜當時的他已經因為腦溢血而雙目失明,他只摸了摸書的封面,便與世長辭了。
布魯諾(Giordano Btuno,1548-1600), 義大利哲學家和思想家。
1583年,布魯諾到英國,批判經院哲學和神學,反對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說,宣傳哥白尼的日心說。1585年去德國,宣傳進步的宇宙觀,反對宗教哲學,進一步引起了羅馬宗教裁判所的恐懼和仇恨。1592年,布魯諾在威尼斯被捕入獄,在被囚禁的八年中,布魯諾始終堅持自己的學說,最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
布魯諾的主要著作有《論無限宇宙和世界》,書中捍衛哥白尼的日心說,並明確指出:「宇宙是無限大的」,「宇宙不僅是無限的,而且是物質的」。還著有《諾亞方舟》,抨擊死抱《聖經》的學者。
你學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吧
⑻ 羅伯特·格林指責莎士比亞做了什麼
在他死後出版的《格林的智慧Groatworth》小冊子中,格林毫不掩飾地抨擊了莎士比亞,稱他為「一隻用羽毛美化的烏鴉」。「用我們的羽毛美化」這句話通常被指責為剽竊。我不同意。
格林對莎士比亞的評論是對演員更廣泛攻擊的一部分。全文如下:
「你們三個都是卑鄙的人,如果我的不幸沒有警告你們的話,因為你們沒有人(像我一樣)想要劈開這些刺:這些木偶(我的意思是)從我們的嘴裡說話,這些滑稽動作用我們的顏色裝飾。他們都在看我,這不是奇怪的嗎?他們都在看你,如果你和我現在都在,這不是奇怪的嗎?是的,相信他們不會,因為有一個暴發戶烏鴉,美化我們的羽毛,這和他的老虎的心裹在球員隱藏,假設他是能夠乾的無韻詩因為你:
最好的,絕對Iohannes fac totum在自己的自負是唯一表演者的一個國家。哦,但願我能懇求你用你罕見的智慧去從事更有益的事業:讓那些猿猴模仿你過去的卓越,不要再讓它們知道你令人欽佩的發明。」
格羅茨沃斯和梅納芬都使用了「誇誇其談」這個詞,這可能意義重大。這個術語來源於棉絮,用於塑造服裝,通常是不自然的比例。誇大其詞的演講是為了人為地把它拉長到不自然的長度。納希和格林的散文寫作都比他們的無韻詩戲劇更成功。所以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對莎士比亞感到憤恨和嫉妒,因為莎士比亞掌握了韻律。
⑼ 關於指責型人格的相關書籍,越多越好,最好有相關章節頁面介紹
建議您嘗試讀一下《純粹理性批判》
下面是網路的章節介紹:
《純粹理性批判》一書大體可分三個部分。
首先,書中論述了進行理性批判的原因。作者認為,理性批判本身就是一種科學,且含有能使形向上學成為科學的一套完整而有據的方案。
其次,書中指出了純粹理性批判的定義、對象、出發點以及批判的范嗣。
最後,書中又提到了理性批判應該遵循的原理及其意義。康德不僅在書中論述了數學、自然科學是怎樣成為科學的,而且提出哲學也應該模仿自然科學走上科學之路的觀點。
個人已讀完,受益匪淺
⑽ 侵犯發明專利,要接受哪些處罰
現行專利法裡面,侵犯專利權,只有民事責任,並沒有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也就是只要賠錢給專利權人就行了,別的行政機關是無權處罰侵權行為的。換句話說,侵犯發明專利權,不用接受處罰,也沒有哪個行政機關有權處罰。刑法裡面也只有假冒他人專利才構成犯罪,不過現在也很少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