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知道中國乒乓球的輝煌歷史
乒乓球運動大約在十九世紀末期起源於英國,隨後更輾轉傳到美國、歐洲中部、日本、中國及韓國等地。國際乒乓球聯會於1926年創立後,成為這項運動的最高管理機構。乒乓球運動起初被很多人視為茶餘飯後的娛樂,但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項世界性的主要運動之一。補(乒乓球的歷史):日本選手1952年首次使用海綿拍參加世界錦標賽,以強有力的進攻沖破了歐洲人的堅固防守。他們給乒乓球技術帶來一次革命。從此,乒乓球技術向積極主動、以進攻為主的方向發展。日本靠攻求稱雄於世界,直至中國崛起。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國選手以獨特的近台快攻成為世界乒壇一支勁旅。這期間,日本選手在快速抽殺的基礎上發明了弧圈球,但中國式的進攻速度更快,中國壓倒了日本,歐洲的削球防守顯得更加落後。這次新的革命使中國乒乓球長期保持領先地位。 歐洲不甘心於落後,經過棄守為攻、攻守結合的曲折,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點,學習日本弧圈球和中國式快攻的長處,創造了弧圈球結合快攻和快攻結合弧圈球的打法。這次突破,使歐洲乒乓球水平突飛猛進,給亞洲選手很大的威脅。從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世界乒壇漸呈歐亞對抗的態勢。 (一)男子團體獎杯 --- 斯韋思林杯的由來 時間: 1962 年 12 月 地點 :英國人倫敦 在英國倫敦斯韋思林的圖書館里,舉行了第 1 次具有歷史性的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代表大會,同時舉行了第 1 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英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國際乒乓球 聯合會首任主席伊沃· 蒙塔古 先生的母親,前任國際乒乓球聯合會名譽主席斯 韋思林 女士,捐贈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斯韋思林杯,作為男子團體比賽的優勝獎杯。 (二) 男子單打獎杯 - 聖·勃萊德杯的由來 時間: 1929 年 地點:匈牙利布達佩斯 1929 年,在第 3 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英國運動員弗·佩里獲得了單打冠軍。為了贊揚弗·佩里所取得的成績,英國的烏德科克先生捐贈了以弗·佩里所在的聖·勃萊德乒乓球俱樂部(倫敦)命名扣獎杯,作為男子單打比賽的優作勝獎杯。 (三) 女子單打獎杯 --- 吉·蓋斯特杯的由來 時間: 1931 年 地點:匈牙利 1931 年,第 5 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舉行。作為東道主的匈牙利乒乓球協會主席吉 * 蓋斯特在錦標賽中,捐贈以他的名字合名的吉 * 蓋斯特標,作為女子凌晨單打比賽的優勝獎環。 (四) 女子團體獎杯 - 馬賽 爾·考比倫杯的由來 時間: 1934 年 地點:法國巴黎 第 8 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法國巴黎舉行,在這次比賽中,首次設立了團體賽項目。作為東道主法國乒乓球協會主席馬賽 爾·考比倫先生,捐贈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馬賽 爾·考比倫杯,作為女子團體賽的優勝獎杯。 匈牙利 日本 中國 瑞典 是主要的團體冠軍得主 另外捷克德國奧地利美國在好幾十年前也拿過冠軍
1959年,容國團獲得了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搜吧)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後,中國運動員開始登上了國際乒壇。逐漸形成了以「快、准、狠、變」為技術風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屆世界錦標賽中,中國隊既過了歐洲關,又戰勝了遠台長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選手,第一次奪得了男子團體世界冠軍。並連續獲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屆男子團體冠軍。中國近台快攻的優點是站位近,速度快,動作靈活,正反手運用自如,比日本遠台長抽打法又大大前進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國乒乓球技術水平位於世界最前列,乒乓球運動的優勢由日本轉移到中國。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以下是中國乒乓球歷屆世界冠軍
【第25屆】男子單打冠軍:容國團
【第26屆】男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庄則棟 女子單打冠軍:邱鍾惠
【第27屆】男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庄則棟 男子雙打冠軍:張燮林∕王志良
【第28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庄則棟 男子雙打冠軍:庄則棟∕徐寅生 女子雙打冠軍:林惠卿∕鄭敏之
【第31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單打冠軍:林惠卿 女子雙打冠軍:林惠卿∕鄭敏之混合雙打冠軍:張燮林∕林惠卿
【第32屆】男子單打冠軍:郗恩庭 女子單打冠軍:胡玉蘭
【第33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第34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男子雙打冠軍:梁戈亮∕李振恃 女子雙打冠軍:朴英玉(朝鮮)∕楊瑩
【第35屆】 女子團體冠軍 女子單打冠軍:葛新愛 女子雙打冠軍:張立∕張德英混合雙打冠軍:梁戈亮∕葛新愛
【第36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郭躍(郭躍Qzone)華 女子單打冠軍:童玲 男子雙打冠軍:李振恃∕蔡振華 女子雙打冠軍:張德英∕曹燕華混合雙打冠軍:謝賽克∕黃俊群
【第37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郭躍華 女子單打冠軍:曹燕華 女子雙打冠軍:戴麗麗∕沉劍萍混合雙打冠軍:郭躍華∕倪夏蓮
【第38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江嘉良 女子單打冠軍:曹燕華 女子雙打冠軍:戴麗麗∕耿麗娟混合雙打冠軍:蔡振華∕曹燕華
【第39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江嘉良 女子單打冠軍:何智麗 男子雙打冠軍:陳龍燦∕韋晴光混合雙打冠軍:惠鈞∕耿麗娟
【第40屆】 女子團體冠軍 女子單打冠軍:喬紅 女子雙打冠軍:喬紅∕鄧亞萍
【第41屆】 女子單打冠軍:鄧亞萍 女子雙打冠軍:陳子荷∕高軍混合雙打冠軍:王濤∕劉偉
【第42屆】 女子團體冠軍 男子雙打冠軍:王濤∕呂林 女子雙打冠軍:劉偉∕喬雲萍 混合雙打冠軍:王濤∕劉偉
【第43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孔令輝(孔令輝Qzone) 女子單打冠軍:鄧亞萍 男子雙打冠軍:王濤∕呂林 女子雙打冠軍:鄧亞萍∕喬紅混合雙打冠軍:王濤∕劉偉
【第44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女子單打冠軍:鄧亞萍 男子雙打冠軍:孔令輝∕劉國梁(劉國梁Qzone) 女子雙打冠軍:鄧亞萍∕楊影混合雙打冠軍:劉國梁∕鄔娜
【第45屆】 女子團體冠軍 男子單打冠軍:劉國梁 女子單打冠軍:王楠(王楠Qzone) 男子雙打冠軍:孔令輝∕劉國梁 女子雙打冠軍:王楠∕李菊混合雙打冠軍:馬琳(馬琳Qzone)∕張瑩瑩
【第46屆】 男子團體冠軍:中國 女子團體冠軍:中國 男子單打冠軍:王勵勤(王勵勤Qzone)(中國) 女子單打冠軍:王楠(中國) 男子雙打冠軍:王勵勤/閻森(中國) 女子雙打冠軍:王楠/李菊(中國) 混合雙打冠軍:秦志戩/楊影(中國)
【第47屆】男子團體冠軍 女子團體冠軍 女子單打冠軍:王楠(中國) 男子雙打冠軍:王勵勤/閻森(中國)
女子雙打冠軍:王楠/張怡寧(張怡寧Qzone)(中國) 混合雙打冠軍:王楠/馬琳(中國)
【第48屆】男團:中國 女團:中國 男單:王勵勤 女單:張怡寧 男雙:孔令輝/王皓(王皓Qzone) 女雙:王楠/張怡寧 混雙:王勵勤/郭躍
『貳』 中國乒乓球男隊歷史上獲得世界冠軍的人是誰
(奪冠次數相同者,按達到這一數目的先後順序排列;若最後一次奪冠於同一比賽中,則看前次奪冠,依此類推。)
男子(共48人):
1、馬琳(12次)
1999年第45屆世錦賽混雙
2000年第21屆男子世界盃
2001年第46屆世錦賽男團
2003年第47屆世錦賽混雙
2003年第24屆男子世界盃
2004年第47屆團體世錦賽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男雙
2004年第25屆男子世界盃
2006年第48屆團體世錦賽
2006年第27屆男子世界盃
2007年第49屆世錦賽男雙
2007年第5屆團體世界盃
1、王勵勤(12次)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男雙
2001年第46屆世錦賽男團、男雙、男單
2003年第47屆世錦賽男雙
2004年第47屆團體世錦賽
2005年第48屆世錦賽混雙、男單
2006年第48屆團體世錦賽
2007年第49屆世錦賽混雙、男單
2007年第5屆團體世界盃
3、劉國梁(11次)
1994年第3屆團體世界盃
1995年第43屆世錦賽男團
1996年第17屆男子世界盃
1996年第26屆奧運會男雙、男單
1997年第44屆世錦賽男團、混雙、男雙
1999年第45屆世錦賽男雙、男單
2001年第46屆世錦賽男團
3、孔令輝(11次)
1995年第43屆世錦賽男團、男單
1995年第16屆男子世界盃
1996年第26屆奧運會男雙
1997年第44屆世錦賽男團、男雙
1999年第45屆世錦賽男雙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男單
2001年第46屆世錦賽男團
2004年第47屆團體世錦賽
2005年第48屆世錦賽男雙
5、王濤(9次)
1991年第41屆世錦賽混雙
1991年第2屆團體世界盃
1992年第25屆奧運會男雙
1993年第42屆世錦賽混雙、男雙
1995年第43屆世錦賽男團、混雙、男雙
1997年第44屆世錦賽男團
6、庄則棟(8次)
1961年第26屆世錦賽男團、男單
1963年第27屆世錦賽男團、男單
1965年第28屆世錦賽男團、男雙、男單
1971年第31屆世錦賽男團
6、郭躍華(8次)
1977年第34屆世錦賽男團
1980年第1屆男子世界盃
1981年第36屆世錦賽男團、男單
1981年第3屆男子世界盃
1983年第37屆世錦賽男團、混雙、男單
8、梁戈亮(6次)
1971年第31屆世錦賽男團
1973年第32屆世錦賽混雙
1975年第33屆世錦賽男團
1977年第34屆世錦賽男團、男雙
1979年第35屆世錦賽混雙
8、江嘉良(6次)
1983年第37屆世錦賽男團
1984年第5屆男子世界盃
1985年第38屆世錦賽男團、男單
1987年第39屆世錦賽男團、男單
10、陳龍燦(5次)
1985年第38屆世錦賽男團
1986年第7屆男子世界盃
1987年第39屆世錦賽男團、男雙
1988年第24屆奧運會男雙
10、馬文革(5次)
1989年第10屆男子世界盃
1991年第2屆團體世界盃
1992年第13屆男子世界盃
1995年第43屆世錦賽男團
1997年第44屆世錦賽男團
10、王皓(5次)
2004年第47屆團體世錦賽
2005年第48屆世錦賽男雙
2006年第48屆團體世錦賽
2007年第5屆團體世界盃
2007年第28屆男子世界盃
13、徐寅生(4次)
1961年第26屆世錦賽男團
1963年第27屆世錦賽男團
1965年第28屆世錦賽男團、男雙
13、李富榮(4次)
1961年第26屆世錦賽男團
1963年第27屆世錦賽男團
1965年第28屆世錦賽男團
1971年第31屆世錦賽男團
13、張燮林(4次)
1963年第27屆世錦賽男團、男雙
1965年第28屆世錦賽男團
1971年第31屆世錦賽混雙
13、李振恃(4次)
1975年第33屆世錦賽男團
1977年第34屆世錦賽男團、男雙
1981年第36屆世錦賽男雙
13、謝賽克(4次)
1981年第36屆世錦賽男團、混雙
1983年第37屆世錦賽男團
1985年第38屆世錦賽男團
13、蔡振華(4次)
1981年第36屆世錦賽男團、男雙
1983年第37屆世錦賽男團
1985年第38屆世錦賽混雙
13、陳玘(4次)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男雙
2006年第48屆團體世錦賽
2007年第49屆世錦賽男雙
2007年第5屆團體世界盃
20、陳新華(3次)
1985年第38屆世錦賽男團
1985年第6屆男子世界盃
1987年第39屆世錦賽男團
20、王浩(3次)
1987年第39屆世錦賽男團
1991年第2屆團體世界盃
1994年第3屆團體世界盃
20、呂林(3次)
1992年第25屆奧運會男雙
1993年第42屆世錦賽男雙
1995年第43屆世錦賽男雙
20、丁松(3次)
1994年第3屆團體世界盃
1995年第43屆世錦賽男團
1997年第44屆世錦賽男團
20、閻森(3次)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男雙
2001年第46屆世錦賽男雙
2003年第47屆世錦賽男雙
25、容國團(2次)
1959年第25屆世錦賽男單
1961年第26屆世錦賽男團
25、郗恩庭(2次)
1971年第31屆世錦賽男團
1973年第32屆世錦賽男單
25、王會元(2次)
1981年第36屆世錦賽男團
1985年第38屆世錦賽男團
25、滕義(2次)
1987年第39屆世錦賽男團
1987年第8屆男子世界盃
25、韋晴光(2次)
1987年第39屆世錦賽男雙
1988年第24屆奧運會男雙
25、秦志戩(2次)
1994年第3屆團體世界盃
2001年第46屆世錦賽混雙
25、劉國正(2次)
2001年第46屆世錦賽男團
2004年第47屆團體世錦賽
32、王傳耀(1次)
1961年第26屆世錦賽男團
32、王家聲(1次)
1963年第27屆世錦賽男團
32、王志良(1次)
1963年第27屆世錦賽男雙
32、周蘭蓀(1次)
1965年第28屆世錦賽男團
32、李景光(1次)
1971年第31屆世錦賽男團
32、許紹發(1次)
1975年第33屆世錦賽男團
32、陸元盛(1次)
1975年第33屆世錦賽男團
32、李鵬(1次)
1975年第33屆世錦賽男團
32、黃亮(1次)
1977年第34屆世錦賽男團
32、王俊(1次)
1977年第34屆世錦賽男團
32、施之皓(1次)
1981年第36屆世錦賽男團
32、范長茂(1次)
1983年第37屆世錦賽男團
32、惠鈞(1次)
1987年第39屆世錦賽混雙
32、張雷(1次)
1991年第2屆團體世界盃
32、謝超傑(1次)
1991年第2屆團體世界盃
32、林志剛(1次)
1994年第3屆團體世界盃
32、馬龍(1次)
2006年第48屆團體世錦賽
『叄』 中國乒乓球的歷史
乒乓球在中國
1、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乒乓球因為對場地要求不高,簡便易行所以在全國開展得比較好。
2、1959年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為中國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讓世界矚目。國人振奮。
3、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庄則棟和丘鍾慧分別獲得男女單打冠軍,中國隊也拿下了男子團體冠軍。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乒乓球開始在世界上稱霸,乒乓運動也長盛不衰。
4、至2005年,共獲冠軍143.5枚,其中世錦賽100. 5枚,世界盃賽27枚,奧運會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攬世錦賽全部7個金杯,兩次包攬奧運會全部4枚金牌。這樣的成績足以自傲。
乒乓球在中國流行的原因
乒乓球運動開展的條件不苛刻,可參與性強。
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內室外都能打,有錢沒錢都能打。條件好的可用高級球台打,條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沒有球台用幾張桌子拼起來也能打。天氣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風大雪在一間不大的房間里就可以打。
乒乓運動又是一項全身運動,健體健腦又健心。相對於足球籃球等運動,它沒有直接的身體對抗,自己可控制運動量,非常有利於普及。
總之,這項運動特別適合中國的國情,得到了國人的普遍喜愛,普及程度很高。
『肆』 中國乒乓球的發展歷史
乒乓球歷史與發展
1810年的一幅石版畫描繪的是兩個孩子在玩一種好似乒乓球的游戲,假如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們的家人應該申請發明了乒乓球的專利。
這比人們普遍認為的乒乓球起源於網球運動的時間還要早了半個多世紀,在乒乓球出現之後,許多游戲和玩具生產商立即聞風而動,給這種新游戲起了帶有各自國家特色的五花八門的名字。其中,「乒乓」模仿了球拍擊球以及球落在球台上時的聲音,這是英國的一家玩具公司在1900年給它的
這種「新式草地網球」注冊的名稱。很快,乒乓球便流行開來,它更像是將網球從宮廷搬到了平民百姓的普通家庭當中。
在1903年的時候,網球的一條規定還不許參賽球員穿裙裝、襯衫。即使是作為有錢人的一種消遣方式,乒乓球也是從最基本的裝備開始的,它的球是用細繩、軟木和橡膠做成
的,球網用壓平的書代用,球拍則是用厚木板製成。
到19世紀80年代末,美國和英國的生產商開始生產原形球拍、球和球台,他們希望自己的產品能成為乒乓球的「官方」用品。最初的球拍大多數是木製的,外面罩以帶顆粒的橡膠,但形狀和尺寸卻大小不一。在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中,他們並沒有在尺寸方面達成一致,即使是在今天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
乒乓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突破出現在1901年,一名叫詹姆斯-吉博的英格蘭球員在美國旅行完回國時帶回了一種稱作「賽璐璐(易燃的可塑物質,用以制玩具、化妝品等)」的兒童玩具球,他認為這種球很適合用作乒乓球。新球的出現給這一運動帶來了新的興趣,直到今天,「賽璐璐」也是製造乒乓球的標准原料。
20世紀20年代,乒乓球的發展達到了驚人的速度,以英國、德國和匈牙利為首的歐洲國家在1926年迫不及待地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首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次年舉行,從此開始了最初匈牙利球員壟斷世界乒壇的時期,50年代以前,匈牙利球員在男子和女子世乒賽中都是不可戰勝的。但是,訓練技術的革命將乒乓球運動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瑞典教練率先掀起改革的風潮,他們從與各種對手的比賽中吸取了最有利的經驗。如果說日本球員以正手弧圈球聞名、中國球員的反手攻擊很有威力、而匈牙利球員更擅長於近台快攻的話,那麼瑞典人則集中了對手的所有長處。瑞典人還經常邀請外國教練訓練自己的球員,種種舉措的結果是瑞典隊奪得了多個世界冠軍。
『伍』 乒乓球的歷史名人
乒乓球的歷史名人有男子項目中的王濤、孔令輝、劉國梁,女子項目中的鄧亞萍、喬紅、王楠、張怡寧等冠軍球員。
王濤:男。身高,165cm。生於1967年12月13日,出生地於北京。3歲起,在父親的引導下開始學打乒乓球,1980年被招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隊,1988年11月入選國家隊。1992年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子雙打冠軍。
孔令輝:黑龍江省哈爾濱人,世界著名乒乓球運動員,有「乒乓王子」之稱。歷年來在國際乒聯公布的世界男單排名中位居前列。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大滿貫」得主。2006年正式宣布退役,任中國女子乒乓球隊教練。2013年正式擔任中國女子乒乓球隊主教練 。
劉國梁:奧運冠軍,中國男子乒乓球隊主教練,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人,原中國乒乓球隊著名運動員。6歲開始學打球,1989年入選國青隊;1991年破格入選國家乒乓球隊。中國第一位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男單「大滿貫」得主,多次獲得男子單打冠軍並和孔令輝一起獲得男子雙打冠軍,與鄔娜一起獲得過混合雙打冠軍,作為主力隊員多次與隊友一起獲得男子團體冠軍,得到過乒乓球運動員所能拿到的所有冠軍。劉國梁是首位在正式比賽中採取直拍橫打技術並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2003年,劉國梁正式退役,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學習,隨後擔任中國乒乓球男隊主教練。
鄧亞萍:1973年2月6日生於河南鄭州,原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奧運冠軍,乒乓球大滿貫得主,現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1989年,年僅16歲的鄧亞萍首次參加世乒賽就奪得女雙冠軍。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鄧亞萍作為中國隊的絕對主力,奪得女子單、雙打兩枚金牌。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鄧亞萍復制了四年前的奇跡,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鄧亞萍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在乒壇排名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
喬紅:(1968年11月21日-)是一名已退役的女乒乓球運動員,現為中國乒乓球女隊教練,在北京體育大學攻讀研究生。1989年,喬紅在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獲女子單打冠軍,同時和鄧亞萍合作獲得女子雙打冠軍。在其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鄧亞萍和喬紅在國際乒聯的世界女子單打排名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喬紅在奧運會中獲得一銀一銅,同時和鄧亞萍合作獲得兩枚女子雙打金牌。
王楠:乒乓球運動員。7歲開始打球,1989年進入遼寧省隊,1993年入選國家隊,2000年悉尼奧運會單打冠軍,雙打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單打亞軍,團體冠軍。王楠獲得的世界冠軍已達到24個,之後退役。2008年9月27日與商界人才郭斌舉辦婚禮並育有一子。
張怡寧:1981年10月5日生於北京,原中國女子乒乓球運動員。2000年,張怡寧在第45屆世乒賽上獲得女團冠軍與女單亞軍。2001年張怡寧獲得第46屆世乒賽女團冠軍,同年,張怡寧還拿下世界盃女單冠軍和九運會女團冠軍。2004年,張怡寧在雅典奧運會上與王楠合作獲得女子雙打冠軍,並奪得女單冠軍。2005年,張怡寧奪得第48屆世乒賽女單冠軍,實現了個人世錦賽、奧運會和世界盃的大滿貫。2006年,德國世乒賽,張怡寧率領中國隊第16次捧起考比倫杯。年底,張怡寧世界排名第一。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張怡寧與郭躍王楠合作奪得女團冠軍,隨後在女單決賽中擊敗王楠成功衛冕。四年後再度奪得雙料冠軍。2011年3月31日,張怡寧正式對外宣布退役。
『陸』 中國乒乓球發展史.
1988年,乒乓球第一次作為正式項目出現在第24屆奧運會的賽場上。至今,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已經連續進行了5屆奧運會的乒乓球比賽。
奧運會乒乓球賽每隔4年舉行一次,原設有4個比賽項目: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
奧運會限定比賽的總人數。由於國際奧委會當時的政策是盡可能減少團體項目和人數,國際乒聯剛加入奧運會,必須接受這種限制。而且,那時國際奧委會對單項運動的團體項目不感興趣,所以國際乒聯同奧委會達成的第一個協議是只能派64名男運動員和32名女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男、女單打比賽。後與奧委會負責人再次商議,增加了男、女雙打比賽項目。當時,國際奧委會給乒乓球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配額人數為192人。最後進軍1988年漢城奧運會乒乓球比賽各項目選手數量是:男子單打64名,女子單打48名,男子雙打32對,女子雙打16對。
由於在幾屆奧運會上,有不少運動員參加單打兼雙打項目,使參賽的運動員人數未能達到奧運會的配額,導致被國際奧委會減員。目前的配額是172人。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國際乒聯在不影響單打參賽項目的人數完整的同時,增加了雙打的對數,達到了172人的奧運會參賽配額人數。
一直以來,國際乒聯採取了種種方法爭取增加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項目與人數。然而,由於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奧運會瘦身」計劃的影響,暫時還不能實現這個願望。另外,國際乒聯不希望在奧運會的決賽中出現一個國家選手相對壘的局面(五屆20項的決賽中,有11項是同一個國家的選手相對壘)。所以,在雅典奧運會舉辦期間,國際乒聯官員們與各方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為了增加比賽的精彩程度,國際乒聯提出以團體取代雙打,而國際奧委會只提出了一條要求,即嚴格按照羅格主席「奧運會瘦身」計劃辦事,不能增加比賽人數,否則該提議將不會獲得通過。因此,國際乒聯精心制訂了「團體入奧」的計劃,提出了多種比賽模式,希望能有12~16支球隊參加。
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宣布,他已經同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以及眾執委們進行過會晤,大家一致同意在不增加參賽人數的情況下,在2008年奧運會上以團體比賽取代雙打比賽。該項提議已經在2005年10月27日國際奧委會在新加坡的會議上獲得了批准。(來源: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柒』 中國的乒乓球冠軍有那些人
男運動員:馬琳,王浩,馬龍,劉國梁,王勵勤,張繼科,許昕,孔令輝,王濤,庄則棟,郭躍華等
女運動員:王楠,張怡寧。李曉霞,鄧亞萍,郭 躍,丁 寧,劉詩雯,喬 紅,李 菊,曹燕華,劉 偉,郭 焱等。
馬龍
馬龍,1988年10月20日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乒乓球奧運冠軍。2014年任中國乒乓男隊隊長,乒壇史上第10位大滿貫選手 。
首位集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亞運會、亞錦賽、亞洲杯、巡迴賽總決賽、全運會單打冠軍於一身的超級全滿貫男子選手 。
張繼科
張繼科,1988年2月16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他是乒壇歷史上第7位大滿貫選手,也是繼劉國梁、孔令輝後的中國男乒史上第3位大滿貫選手。
許昕
許昕,1990年1月8日出生於江蘇徐州,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乒乓球奧運冠軍。中國乒乓球歷史上首位在世界三大賽中贏得男單冠軍的左手球員。
李曉霞
李曉霞,1988年6月21日生於遼寧鞍山,中國女子乒乓球運動員 、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隊員 ,上海體育學院中國乒乓球學院2013級研究生
丁寧
丁寧,1990年6月20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大慶市。中國女子乒乓球隊主力隊員。1996年開始練習乒乓球,2003年進入國家青年隊,2005年進入國家一隊。
2009年,丁寧獲得職業生涯首個世界冠軍,躋身主力層。2011年5月,丁寧獲得鹿特丹世乒賽女單冠軍,國乒歷史上第13位吉·蓋斯特杯得主 。2012年倫敦奧運會獲得女單亞軍、女團冠軍。2015年5月,丁寧獲得蘇州世乒賽女單冠軍
中國國家乒乓球隊
中國乒乓球隊成立於1952年,中國乒乓球隊隊訓是「你不要這一分,祖國還要這一分」。在全國人民的熱情支持下,拼搏不息,攀登不止,經歷了由弱到強、持久昌盛的發展歷程。
自容國團1959年贏得第一個世界冠軍至今,中國乒乓球隊四十多年來共為祖國奪取124.5個世界冠軍。
棄賽事件
2017年6月23日,在成都舉行的國際乒聯中國乒乓球公開賽男子單打16進8的比賽中,中國乒乓球隊運動員馬龍、許昕、樊振東及主管教練秦志戩、馬琳,在未經中國乒協批準的情況下擅自放棄參賽,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2017年6月24日,中國乒乓球隊通過乒協官網發布致歉信,就23日中國乒乓球隊運動員馬龍、許昕、樊振東及教練員秦志戩、馬琳在中國公開賽中退賽一事道歉。
『捌』 中國乒乓球各時期的男女領軍人物
1、鄧亞萍
1991年日本千葉世乒賽上,在這屆世乒賽上,中國女隊不世出的傳奇人物鄧亞萍開始了席捲世界女子乒壇的歷程。鄧亞萍雖然在女團決賽中輸給了朝鮮名將俞順福,但摘得了女單冠軍,從這時候起,世界女子乒壇進入"鄧亞萍時代"。
2、蔡振華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蔡振華決定將男子雙打作為突破口,奪冠重任就落在了王濤,呂林的肩上,果然不負眾望,在決賽中戰勝德國名將羅斯科夫費茨納爾獲得冠軍。
3、孔令輝
2000年9月的悉尼奧運會小球時代的最後一次大賽,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隊再次包攬金牌,孔令輝在男單決賽中戰勝瓦爾德內爾,成為世界乒壇第三位大滿貫得主。
4、張怡寧
5歲開始打球,1991年進入省隊,1993年進入國家隊,已經取代王楠成為中國女子乒乓球的領軍人物。2011年3月底,張怡寧首次承認退役,自此,中國乒乓球的張怡寧時代正式結束。
5、張繼科
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山東青島人,2000年進入山東魯能乒乓球隊,2003年1月進入國家隊。2008年全國錦標賽,張繼科以全勝戰績為解放軍隊獲得男團冠軍之後,在男單比賽中連勝馬琳、王勵勤兩名奧運冠軍,以及奧運亞軍王皓一舉獲得男單冠軍。
『玖』 中國乒乓球最出名的人物資料
馬琳,奧運冠軍,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2004年雅典奧運會雙打冠軍(與陳玘),第29屆北京奧運會男團冠軍、男單冠軍。
中文名: 馬琳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遼寧沈陽
出生日期: 1980年2月19日
身高: 176cm
體重: 74kg
運動項目: 乒乓球
專業特點: 右手直握球拍,快弧結合弧圈打法
主要獎項: 第29屆北京奧運會男單冠軍
第29屆北京奧運會男團冠軍
重要事件: 奪得三個奧運冠軍
1996年進國家一隊
最新世界排名: 第三
主管教練: 吳敬平
啟蒙教練: 楊沈立
王皓,奧運冠軍,籍貫吉林長春,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1990年開始從事專業訓練,教練是薛瑞昆;1996年進入八一隊,教練是荊雨德;98年底入選國家二隊,2000年初升入一隊。
中文名: 王皓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83年12月1日
運動項目: 兵乓球
所屬運動隊: 中國男子乒乓球隊
【漢語姓名】王皓 【英語姓名】Wang Hao 【性別】男 王皓上乒乓世界封面
【出生日期】1983年12月1日 【民族】漢族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籍貫】吉林省長春市 【身高】176厘米 【體重】76公斤 【血型】A 【身份】運動員 【學校】北京大學 【個人愛好】聽音樂、看書 足球(曼聯隊) 【注冊單位】解放軍 【運動項目】乒乓球 【世界排名】第一(國際乒聯2011年4月公布) 【球拍配置】:紅雙喜DHS 特製狂飈皓 正手套膠特製紅雙喜藍海綿NEO天極三 反手套膠特製蝴蝶 Bryce海綿+Srivr膠皮 【愛吃的菜】酸菜燉 劉國梁(1976年1月10日-),河南省新鄉市人,中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現任中國乒乓球隊男隊主教練。劉國梁是右手直拍兩面近台快攻型選手,中國第一位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男單「大滿貫」得主,多次獲得單打冠軍並和孔令輝一起獲得雙打冠軍。劉國梁是第一位在正式比賽中採取直拍橫打技術並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另外也有文學家、美軍華裔中尉以及原甘肅省總工會主席等同名人物。
中文名: 劉國梁
民族: 漢
出生地: 河南新鄉
出生日期: 1976年1月10日
畢業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
身高: 1.68米
體重: 60千克
運動項目: 乒乓球
所屬運動隊: 中國國家乒乓球隊
主要獎項: 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男隊主教練
哥哥: 劉國棟
妻子: 王瑾
劉國梁,中國男子乒乓球隊主教練,6歲開始學打球,13歲進入國家青年隊,1991年破格晉升國家隊。 劉國梁的技術特點是右手直握球拍,兩面近台快攻。出色的發球結合革新的直拍橫打以及反面發球技術,使直拍型打法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