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瓦格良是蘇聯什麼年帶創造

瓦格良是蘇聯什麼年帶創造

發布時間:2021-08-06 10:37:42

⑴ 最近咱們改建的航母 瓦良格 是什麼來歷

「瓦良格」號是前蘇聯 「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原來叫里加艦 後來下水後才叫瓦良格 是俄羅斯的第三代航空母艦 與現役的俄庫茲涅佐夫元帥艦為姊妹艦 是一艘排水量6萬噸左右的中型航母 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 俄羅斯無力續建瓦良格號 當時他已經完成總工程的68%但是此時 蘇聯已經解體了 俄羅斯只能將其當做債務換給了烏克蘭 但是烏克蘭也沒錢建造 烏克蘭就讓船廠自行處理 於是而後在烏克蘭總統的中國之旅中談及了瓦良格號 但此時澳門一家博彩公司買下了他 2000萬美金 在他被拖船拖出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的時候 他的工程師哭了 並且說只有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續建 這條船後來瓦良格歷經種種坎坷 來到中國 開始他的改裝路 具體如果樓主嫌棄網路 文字看著麻煩 可以看看這個 記得看哦!!!!!下邊才是亮點!!!

⑵ 瓦良格的前身是什麼

1983年蘇聯軍方決定建造庫茲涅佐夫級的二號艦「定單106」(1143.6),由當時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承建,初名為「里加」號,1990年更名為「瓦良格」號,1985年12月4日開工,1988年11月下水,由於蘇聯解體,其後期建造工程被迫中斷,並被劃歸為烏克蘭擁有。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買下瓦良格號。2011年7月27日,中國國防部首次證實,目前正在改造一艘廢舊航空母艦平台,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號航空母艦進行出海航行試驗。

⑶ 瓦良格前身叫什麼

瓦良格號是前蘇聯建造的,1985年開工,最初名為「里加號」,1990年改稱瓦良格。它跟庫茲涅佐夫號是同型的航母,只不過庫茲涅佐夫號現服役於俄羅斯海軍,瓦朗格被中國購買了而已。

另外:瓦朗格號實際上只建造了70%就停工了,因為烏克蘭沒錢了。後來拆掉了武器裝備2000萬美元賣給中國,路過土耳其的時候,被土耳其敲詐了1億美元的過路費。

⑷ 瓦良格是從哪個國家引進的

沒建造完的烏克蘭航母,是用一家澳門公司的名義購買的,被直接運往了大連。

⑸ 瓦良格是什麼

瓦良格人(意為商人)是東斯拉夫人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日耳曼部落――諾曼人的稱呼,芬蘭人則稱他們為羅斯人(意為北方人)。瓦良格人以海上掠奪和貿易為職業。 公元862年,諾夫格羅德的斯拉夫人推舉自己國王的努力失敗了,他們決定到外國請一位合格的國王來治理他們的國家,請來了居住在瑞典的被他們稱為瓦良格人的一支日耳曼部落。隨後,瓦良格人南下征服東斯拉夫人。 西方史學著作中提到的維金人,即瓦良格人。
「瓦良格」是俄國軍艦的傳統名字,從帝俄時代一直到現代。
1983年蘇聯軍方決定建造第二艘航母「定單106」(1143.6),原定名「里加」號。1990年7月, 「里加」號被改名為「瓦良格」(Varyag)號,以紀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沉沒的「瓦良格」號巡洋艦。
蘇聯解體後,瓦良格無法繼續建造。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Agencia Turisticae Diversoes Chong LotLimitada)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實際總共花了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幾經周折,於2002年2月回到中國。
從 2005年開始,瓦良格一直在大連造船廠的50萬噸船塢中改造。

⑹ 瓦良格什麼時候建的

1985年12月6日,1143.6型「里加」號正式在黑海造船廠動工。1988年11月25號下水,此時艦體主要結構已經完成。1990年7月,「里加」號正式更名為「瓦良格」號。到1991年11月,該艦的總體工程進度達到68%,由於蘇聯的解體,使1143.6型「瓦良格」號原定於1993年裝備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的計劃成為了泡影。目前正在我國大連造船廠改造。

⑺ 「瓦良格」號航母什麼時候來的啊 從哪個國家購來

「瓦良格」號航母是前蘇聯 「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1985年開工建造,1988年下水。蘇聯解體後歸烏克蘭所有,由於烏克蘭經濟狀況不佳無力繼續建造,「瓦良格」號1992年1月停止建造。烏克蘭賣給中國人,1999年「瓦良格」號啟程被拖往中國,2002年「瓦良格」號抵達中國大連。

⑻ 中國瓦格良航母的來歷

艦船歷史
前蘇聯時期
20世紀80年代末,美蘇爭霸進入第三階段。蘇聯海軍自1962年開始建造第一代「莫斯科」級載機巡洋艦(直升機母艦)、1970年開建第二代「基輔」號中型載機巡洋艦(中型航空母艦)之後,於1982年又開始建造第三代1143.5型(現為俄「庫茲涅佐夫」號)重型載機巡洋艦。 1983年初,時任蘇聯海軍總司令的戈爾什科夫元帥提出建造第二艘1143.5型載機巡洋艦的設想,這個計劃得到了當時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基諾夫的支持。該艦設計代號1143.6型,艦名命定為「里加」號(1143.5型1982年也叫「里加」,後為紀念剛去世的蘇聯領導人,在1983年2月22日改為「勃列日涅夫」號),將在其姊妹艦1143.5型下水後開工。 附:蘇聯海軍時期載機巡洋艦(航空母艦)建造/計劃表 1985年12月6日,1143.6型「里加」號正式在黑海造船廠動工。鑒於「庫茲涅佐夫」號的建造和測試經驗,經過復雜的計算,滑躍甲板由「庫茲涅佐夫號」的12度改進為14度。1143.6型載機巡洋艦1988年11月25日下水,此時艦體主要結構已經完成。按蘇聯國防部最初的計劃,「里加」號本應為1143.5型的2號艦。但蘇聯海軍認為此時艦載電子設備已經有了新的發展,應當對原有設計進行改進。1986年6月,1143.6型改進計劃獲得批准,主要內容是改進雷達系統:以最新型「福魯姆」對空警戒雷達取代「庫茲涅佐夫」號的「火星—貿易風」相控陣雷達,同時1143.6型對其它電子設備也進行了大幅度改進,相比1143.5型各項改進累計超過150處。但正因為更新計劃而使建造比預定工期拖延了9個月。 1990年7月,「里加」號正式更名為「瓦良格」號。到1991年11月,該艦的總體工程進度達到68%,由於蘇聯的解體,使1143.6型「瓦良格」號原定於1993年裝備蘇聯太平洋艦隊的計劃成為了泡影。
烏克蘭時期
1991年蘇聯解體後,原蘇聯黑海造船廠歸屬了烏克蘭共和國。對於「瓦良格」號,最初烏克蘭政府希望俄羅斯能全價購買該艦,而俄羅斯只同意支付蘇聯政府時期未付的30%工程款。雙方僵持不下,最終談判破裂。 1995年烏克蘭政府將「瓦良格」號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理。 蘇聯解體後,在分家時出於「因地制宜的考慮」,「瓦良格」號由今天的烏克蘭共和國獲得(在最初的幾年之內名義上仍歸屬俄黑海艦隊)。但由於烏克蘭經濟狀況不佳,無力繼續建造,工程於1992年1月停工,就此半途而廢。 烏克蘭前任總統克拉夫丘克在1991年競選第一屆總統時,曾面對黑海造船廠的工人們滿懷信心地說:「烏克蘭需要『瓦良格』號,我們一定能建成它!」在場的所有人誰也不願意將傾注了成千上萬人心血的航母從此廢棄。然而,即使克拉夫丘克連任了兩屆總統,「瓦良格」號航母依舊在舾裝碼頭上任憑風吹日曬,沒有得到撥款。 1993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海軍司令格魯莫夫在烏克蘭總理列昂尼德·庫奇馬的陪同下來到黑海造船廠,研究把「瓦良格」號航母建造完畢、並移交給俄羅斯的可能性。這條航母本來是蘇聯政府撥款建造的,烏克蘭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價,即以一條完整的軍艦出售,而不是俄方認為的未付的30%。廠長馬卡羅夫此時報告道:「『瓦良格』號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問道:「為了將艦完工,工廠究竟需要什麼?」馬卡羅夫回答道:「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馬卡羅夫說,只有偉大的強國才能建造它,但這個強國已不復存在了。所有在場的人終於明白了:在國家解體的情況下,再要將「瓦良格」號建成已經沒有可能。此後俄烏之間對此船仍有協商,但都是無果而終。 1995年,烏克蘭總統決定將「瓦良格」號的命運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 1995年12月,已經成為烏克蘭總統的庫奇馬訪問了北京。 1996年1月,國際文傳電訊社(InterFax)引述隨總統出訪的副總理阿那托利·基納赫的話說,中烏正在為烏克蘭未完成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號運往中國造船廠一案進行談判,他表示「瓦良格」號最終有可能在中國進行解體作業。
落戶大連
澳門公司競標成功 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Agencia Turisticae Diversoes Chong LotLimitada)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實際總共花了一億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籌款過程可謂艱難,曾先後兩次向烏國申請延期付款,當然代價是要罰息,又是一筆額外的支出。之後因為欠債又和國內公司打了多年官司),聲稱要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包括迪斯科舞廳、旅館和博彩設備等,日後將其停泊於澳門附近海域。當時有人質疑,說澳門附近海水淺,停不下這種大船,除非以後還要深挖航道雲雲。而澳葡當局則明確表示,在澳門回歸中國前,拒絕「瓦良格」號在澳門停泊。 1999年7月,澳門公司僱用International Transport Contractors(ITC)公司的SableCape號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啟航前,買方要求在艦艉的明顯位置標明即將落戶的新港名稱。因此,在「瓦良格」的名字旁邊,出現了英文「KINGSTOWN」字樣(金斯敦,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首都)。據說,在航母被拖走的那天,身患重病的船廠廠長馬卡羅夫曾淚流滿面,在位於海邊的造船廠療養院目送了"瓦良格"號的「最後一程」。 中土談判 當該船駛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准備通過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在第三國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加以攔阻,強行命令「瓦良格」號退回黑海。隨後在8月,「瓦良格」號又試圖通過海峽,再次遭到土政府的攔阻。「瓦良格」號被阻擋在黑海中,漂盪了很長時間後,又返回原海港…… 土耳其方面以「船體過大、影響博斯普魯斯海峽其它船隻正常航行」等為由,拒絕「瓦良格」通過。西方媒體也借機紛紛大肆炒作「中國航母威脅論」。中國與土耳其從此開始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談判…… 「瓦良格」受困黑海期間,創律公司每天向ITC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個月還必須向烏克蘭港口當局繳付1.7萬美元的停泊費。ITC的拖船船員因為長期無法脫身而深為不滿,徐增平總裁更是因此損失慘重。徐總後來回憶說,當時可謂是內外交困,因為恰好當時是金融風暴之後,「香港困難重重,內地的東西還得維持住,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以降低成本和費用。」 當時,土國總理府和外交部都傾向放行,但主管海洋事務的國務部長米爾札歐魯(RamazanMirzaoglu)堅決反對。1999年12月19日,美國由幕後轉到台前,駐土耳其大使皮爾森會見了米爾札歐魯,表達了美國政府對「瓦良格」號的關切。2000年3月3日,米爾扎歐魯應美國政府的邀請訪美兩周。臨行前,他向總理艾西費特呈交報告,詳述「瓦良格」號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可能發生的技術問題,建議拒絕中國的要求,禁止讓「瓦良格」號通過海峽。 ITC公司的 Joop Timmermans先生據理力爭,他說將「瓦良格」號拖過海峽其實比駕駛一艘15萬噸油輪穿越海峽更容易也更安全。但米爾扎歐魯則說,要麼你讓這艘船自身擁有動力,要麼你把它拆成碎塊運走,否則別想通過海峽。Timmermans先生還說,2001年3月發生了一件怪事:一架不明國籍的直升機降落在「瓦良格」號的飛行甲板上,三個人跳出來進行了一番測繪後又駕機飛走了,臨走前還用粉筆在甲板上寫下「法國人到此一游」("The French was here." )。 中國與土耳其之間一直進行外交接觸。中國承諾,將完全負擔「瓦良格」號通過海峽的安全保險以及可能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並且將從中國派遣幾艘大馬力的拖船,協助拖行「瓦良格」號,以保證通過海峽的航行安全。 2001年7月,原本站在米爾扎歐魯一邊的土耳其軍方,態度開始轉變。總參謀長凱維芮柯魯應邀訪問北京,受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軍方立場改變(眾所周知的軍火出口),並在8月初照會總理府,「建議放行」。而土政府也提出,要求中國開放對土耳其的旅遊,爭取每年有200萬人次中國觀光客到土耳其,可為土耳其創造20億美元的外匯。 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國家安全委員會作出決議,同意讓「瓦良格」號通過其海峽。土耳其國務部長兼政府發言人居瑞勒代表總理艾西費特,當天啟程前往北京,向中國政府告知這項結果。 另一方面,土耳其海洋署向中國提出「瓦良格」號通行海峽時必須具備20項苛刻的安全條件: 1. 10億美元的「風險保證金」; 2. 中國官方提供書面保證; 3. 必須委由國際認可的保險公司擔保; 4. 護航「瓦良格」號通行海峽拖船數量必須增加一倍; 5. 通行海峽時,全艦四周必須燈火通明; 6. 艦上必須配置錨鏈及拖纜收放機械組及人力組以備必要; 7. 艦上因此必須安置發電機以啟動機械及照明; 8. 艦上必須成立無線電通訊網以保持安全聯系; 9. 在通行海峽之前,土方得派技術監督小組至艦上檢查安全條件是否齊備; 10. 中國安排之拖船須由土耳其海洋署及海岸防衛隊專家指揮; 11. 為防範未然,艦上及陸上均須配備消防隊應變; 12. 通行海峽時,如海面起霧必須停航; 13. 通行海峽時,如海峽遇大風必須停航; 14. 通行海峽時,如遇水流洶涌突變時,必須停航; 15. 海峽視線不及五公里時,必須停航; 16. 艦上必須有領港員; 17. 通行時,海峽兩端禁止其它船舶通行; 18. 艦上不得裝載油料或爆炸物; 19. 通行時,有關航行安全、裝備、技術及人員調度指揮均須聽從土耳其方面指揮; 20. 通行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時必須在白晝,通行寬廣的馬爾馬拉海峽得在夜間。 2001年9月,中國政府派出一個由交通部官員和航運專家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土耳其,就「瓦良格」號通過海峽問題進行具體磋商,並作出了全面的安全承諾。在極短期間,中國備妥了土耳其當局要求的多項安全措施:租用了世界上最大馬力的希臘籍拖船;同意給予「國家擔保」,負責可能涉及的賠償問題。 中國在「瓦良格」號上裝設了小型雷達、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VHF無線電通訊設備、電子羅盤及發電機等航行安全設施,土耳其政府對此表示滿意。 「瓦良格」號原定10月25日啟航通過土耳其海峽,不料風浪突起,拖帶「瓦良格」號的拖船纜繩也因風浪太大而斷裂。「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的第一關——博斯普魯斯海峽,自24日起也陣雨不斷,視野狹窄的坎德里彎角,彎度80度,暗流洶涌,不適龐大且無動力的「瓦良格」號通行。土耳其海洋署下令停航,等待天氣好時再說。為了確保「瓦良格」號在「最低危險程度」下通過海峽,中方多次組織拖船在黑海口演習拖帶「瓦良格」號的作業。 11月1日,土耳其天氣晴朗,博斯普魯斯海峽風平浪靜。土有關當局從凌晨起暫時關閉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海峽,以便讓中國澳門創律公司購買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船體通過。上午8時,晨霧散盡,這艘沒有動力的龐然大物,在11艘拖船和12艘救難、消防船的前呼後擁、護航拖帶下,進入曲折狹長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瓦良格」號以4節航速緩緩前進,到下午2時30分,終於安全駛過海峽最後一個危險的灣角,順利通過了這一狹窄的水道,進入寬廣的馬爾馬拉海。船隊繼續在夜晚時間通過,2日早晨進入狹長但曲折較少的達達尼爾海峽,當天下午進入愛琴海。 11月3日,由6艘拖船拖曳的「瓦良格」號航母在愛琴海斯基羅斯島附近的國際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風暴,它與拖船連接的拖纜相繼被刮斷。這個龐然大物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橫沖直撞。「瓦良格」號脫離拖船之後漂向埃維亞島,距該島岸邊只有80公里。不過,希臘商業海運部表示,這艘航母並無沉沒或擱淺的危險。救援人員竭盡全力拯救,花費很長時間,基本控制了船隻。一架希臘救援直升機在航母甲板上著陸,把船上的七名船員,包括三名俄羅斯船員、三名烏克蘭船員和一名菲律賓船員送到雅典以西的一個軍用機場。經體檢,醫生證明他們情況良好。11月6日,拖船Haliva Champion號上的水手Aries Lima在試圖固定拖纜時殉職。11月7日,3艘拖船和1艘希臘船隻用拖纜固定住「瓦良格」號,最終將其控制住。 這艘航空母艦船體從風暴中脫險後,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再經地中海,穿直布羅陀海峽,出大西洋,經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2001年12月11日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經莫三比克的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002年2月11日晚抵達新加坡外海,2月12日進入中國南海,2月20日進入中國領海。 駛入大連港 2002年3月3日,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航母終於抵達大連。早晨5時許,在6艘拖輪及1艘引水船的帶領下,離開了大連港外錨區,徐徐向內港進發。這6艘拖船前3後3排列,使得「瓦良格」保持平衡。在此期間,海面上的交通受到管制,任何船隻都不能進出。上午9時許,「瓦良格」抵達內港。中午12時正,「瓦良格」號安全靠泊在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勝利結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時4個月(123天)的艱難遠航。 「瓦良格」號靠泊大連的第二天,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的博彩許可證被吊銷。 改造歷史
初始改造
FL-3000N多管近程對空導彈
2005年4月26日早上,「瓦良格」在大批拖輪的護航下,被緩緩地拖進了大連造船廠第一工場於2003年建成的30萬噸船塢,整個過程歷時約3個小時。大連港輪駁公司的六艘大馬力拖輪全部出動,大連港航道全部封鎖,大連造船廠也加強了保衛措施。 2005年8月初,瓦良格以解放軍標准海軍灰的新塗裝出現在30萬噸級船塢泊船碼頭。 2005年12月,飛行甲板大部已經漆上黃色的底子,甲板上有汽車吊在活動。 2009年4月27日早晨,瓦良格在多艘拖輪的推動下離開了原來的泊位。當天上午,瓦良格就進入了剛剛落成的大連船舶重工在香爐礁新建的第三工場30萬噸級船塢。 2009年5月底,艦艏的蘇聯海軍航空兵徽章正在拆除,舷側的俄文艦名瓦良格——「ВАРЯГ」也被鏟去。

我告訴你,我只是復制的,我想告訴你的是,你可以上網路http://ke..com/view/349634.htm這里查。

⑼ 「瓦良格」是什麼啊﹖

瓦良格人,公元8世紀至10世紀出現在東歐平原上的諾曼人。

瓦良格人是指公元8世紀至10世紀出現在東歐平原上的諾曼人。瓦良格人原來居住在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後逐漸沿著商路來到東歐平原,活躍在當地的商路上。同維京人一樣,他們從事著強盜和商人的雙重工作,也經常搶劫財物,擄掠人口為奴,運到君士坦丁堡出售。他們還受雇於當地東斯拉夫人的王公,充當親兵,從事征戰。其中一位瓦良格人領袖留里克還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統治了基輔羅斯。後逐漸為斯拉夫人同化。


1985年下水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二號艦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後歸屬中國海軍。


最初是為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2號艦瓦良格號。於1985年底在位於烏克蘭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廠開工建造,1988年11月25日下水,當時艦名為「里加」,1990年7月更名為「瓦良格」。


正式入列[編輯]

2012年9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站公布艦只命名為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同日早上10時許,官方於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交接入列儀式,將舷號16的艦只正式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遼寧號航空母艦,舷號為16,官方名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簡稱遼寧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


⑽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前蘇聯什麼時候建造的,是否被使用過

80年代開始建造的·。

而且沒有建造完成、蘇聯就已經解體了。

當時烏克蘭是蘇聯建造艦艇的重要中心、 瓦格良就是烏克蘭建造。

當時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也對瓦格良有興趣· 可悲劇的是他們沒有建造能力~~

後來經過XXXXX之後、 由這個買入·~

網上有的人說瓦格良是蘇聯70年代退役的航母、 那些人真我是無知啊·~~

閱讀全文

與瓦格良是蘇聯什麼年帶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