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美國的導彈什麼時候發明

美國的導彈什麼時候發明

發布時間:2022-08-16 02:17:54

『壹』 最早發明導彈的是哪個國家

德國
現代導彈是在現代火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戰前的德國,在火箭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1933年,德國火箭專家瓦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和韋納·馮·布勞恩一起領導的火箭研製組著手研製兩種火箭,一種是外形酷似飛機的飛航式火箭;另一種是飛行軌跡為拋物線型的彈道式火箭。1937年冬季,進行火箭的飛行試驗。點火命令下達後,當火箭緩緩離開發射架升到幾百米高空時,火箭發動機突然熄火,很快就墜入大海。但是,失敗並沒有讓布勞恩等人喪失信心。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在1942年10月13日成功地把改進後的A-4火箭送上藍天。A-4火箭後被命名為V-2導彈。兩個月後,布勞恩等人研製的另外一種飛航式火箭獲得成功。這種火箭被命名為V-1導彈。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式導彈和第一枚飛航式導彈,於1942年年底相繼在德國誕生。
V-1導彈是飛航式導彈,總質量2200千克,彈長7.6米,最大直徑0.82米,翼展5.3米,使用脈沖式空氣發動機,戰斗部裝葯700千克,以550~600千米/時的速度航行時航程可達370千米,飛行高度2000米。發射時用彈射器彈射升空,然後按預定彈道自動操縱導彈飛行。
V-2導彈是一種裝有專門控制設備,能自動控制飛行速度和彈道的世界上第一個可控導彈武器。它是戰後美國研製第一代彈道導彈的樣彈,也是對戰後導彈發展影響最大的一型導彈。V-2導彈質量約13噸,長14米,最大直徑1.65米,戰斗部裝葯1000千克,採用新型液體發動機推進,能以5倍音速(即5400千米/時)的最大速度飛行,彈道高度80~100千米,射程320~480千米。

『貳』 第一顆導彈是哪個國家研製出來的在什麼時間

1942年10月13日德國研製出了世界第一顆導彈。

1933年,當時是二戰前期,德國為了在戰爭中取得優勢,著手組建了一個火箭研製組,該火箭研製組由瓦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和沃納·馮·布勞恩領導。這兩人都是德國著名的火箭專家。瓦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1895年出生於德國,長期為納粹戰爭服務,專門從事殺傷性武器的研發。在世界科學發展史上,他佔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可以說他改變了世界戰爭史。

火箭試驗失敗後,瓦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和韋納·馮·布勞恩並沒有就此放棄,他們總結失敗的經驗,開始了新一輪的研發,經過了一次次失敗,最終在1942年10月13日,他們成功研發了A-4火箭,並且試驗成功,A-4火箭是以彈道式火箭為基礎研發出來的。A-4火箭研製成功後,被命名為V-2導彈,這就是世界上第一顆導彈。

『叄』 第一顆導彈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並且叫做什麼導彈

二戰時期,德國研製的V1型是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導彈;而其同期研製的V2型是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導彈。從發射時間看,是V2早;而從對當時的影響和名氣來講,是V2。以下是研製和首發詳情: V-1飛彈是德國人研製的第一枚巡航式導彈,即有翼導彈。它的起源是無人駕駛飛機。1929年10月,美國人查爾斯凱特林和埃爾默斯內利成功地使一架裝有自動控制裝置的試驗飛機在弗吉尼亞州的海軍機場飛行了15分鍾,但由於資金困難,試驗被迫中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空軍在佩內明德研製了一種FI—104無人駕駛飛機,即後來的V—1飛彈。主要組成部分是彈體,助推發動機,主動發動機,制導部位和戰斗部。V—1飛彈採用自主式磁陀螺飛行控制系統,保障將飛彈導向預定高度,以必要的速度在規定高度和航向進行水平飛行,然後向目標俯沖。V—1火箭重2200千克,彈長7.6米,最大直徑0.82米,翼展5.3米,使用脈動式空氣發動機,飛行距離達240千米,戰斗部裝葯700千克,飛行高度2000米。發射時用彈射器彈射升空,然後按預定彈道自動操縱火箭飛行。 1944年6月13日凌晨,一顆顆火球拖著刺耳的尖叫聲從2000米高度落入倫敦,發出一陣猛烈的爆炸聲並燃起大火。英國空軍出動戰斗機群進行偵察和攔截,發現是一種外形似飛機但無人駕駛的新型武器,這就是納粹德國的V—1型火箭。 從1944年6月13日至9月4日,德軍共向英國發射了8070枚V—1型火箭,有23000多所建築物被徹底摧毀,5500餘人被炸死。但由於這種火箭的精度較低,飛行速度也很慢,其中有46%被英國地面防空炮火擊落,有25%因自身故障而墜毀,只有29%有效地轟炸了倫敦。1944年,從德國試驗基地發射升空的V—2火箭是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導彈 1944年9月8日傍晚,英國的倫敦遭到更猛烈的來自空中的襲擊,德國使用了威力更強大的V—2火箭。這是世界上投入戰爭的第一枚彈道式導彈。這種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的V—2火箭重13噸,載有重1噸普通炸葯的彈頭。長14米,最大直徑1.65米,最大飛行速度達每秒1.7千米,射程320千米,彈道高度80—100千米。在半年之內,德軍在戰爭中發射V—2火箭共4320枚,其中對英國發射了1402枚,落到倫敦市區的有517枚,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 V—2導彈是單級液體地地彈道導彈。德國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西部戰線使用過身管長39米,射程為120千米的「巴黎大炮」,它的炮彈是空氣阻力很小的大氣層的上層空間飛行的,所以飛行距離很遠。德國軍械學家由此認為,只要使炮彈在同溫層中飛行更長的時間,射程就會進一步增大。1929年末,德軍制定了研製大型火箭的計劃。瓦爾特多恩伯格是德國陸軍研究火箭的發起人之一。1932年10月,他把維馮布勞恩請到自己的研究所,要他領導對軍用火箭的研究工作。布勞恩最初著手研究的是使用液體燃料的A—1火箭,並在柏林郊區庫姆梅斯多夫的試驗台上進行過地面試驗。1934年,在北海的博爾庫姆進行了A—2火箭的飛行試驗。接著,1937年12月又在波羅的海進行了A—3火箭的發射試驗。1939年,完成了V—2導彈的前身A—4火箭的基礎試驗。1942年10月3日,從佩內明德向波羅的海首次發射V—2導彈並獲得成功。 V—2導彈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劑為75%的酒精(3.5噸)和液氧(5噸),採用帶程序裝置及計算飛行速度儀器的自主式陀螺控制系統,垂直發射。戰後,美國從德國俘虜了馮布功恩等幾十名火箭專家及圖紙資料,蘇聯佔領了佩內明德地區後,也繳獲了部分火箭製造設備,儀器,並俘虜了部分技術人員。因此,V—2導彈成為這兩個國家研製彈道的樣彈。

『肆』 美國AGM-142空地導彈是什麼時候開始研製的

AGM-142導彈是以色列空軍裝備使用的防區外通用戰術空地導彈,用以攻擊嚴密設防的堅固目標,如機場、橋梁、地下掩蔽部等。在美國空軍服役的該彈已納入美軍編制系列,給予其美軍編號—AGM-142,並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作為第二主承包商,負責生產和銷售。

AGM-142導彈的研製始於80年代初,為滿足以色列空軍關於提供一種防區外攻擊堅固設防目標的電視制導空地導彈的要求,以色列拉斐爾公司在其早期發展的金字塔電視制導炸彈的基礎上,並吸取在使用向美國購買的幼畜空地導彈所獲得的經驗,從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進行研製和試驗,1989年其基本型突眼1開始投產並進入以色列空軍服役。

1990年在美國以哈夫納普空地導彈項目名義,由美國空軍完成鑒定試射,發射8枚,7枚命中目標。

1990~1991年向美國空軍交付86枚突眼1/AGM-142A導彈和4個電視制導吊艙。1991年B-52轟炸機首次在海灣戰爭中使用該彈。

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發展改進型,現已形成包括突眼1/AGM-142A、突眼1/AGM-142B、突眼1/AGM-142C、突眼1/AGM-142D、突眼2/AGM-142A、突眼2/AGM-142B、突眼2/AGM-142C、突眼2/AGM-142D、突眼3和突眼ATM-142在內的空地導彈系列。除裝備以色列和美國空軍外,還向澳大利亞、土耳其、英國等出口。

『伍』 導彈什麼是時間發明的

導彈是20世紀40年代開始出現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首先在實戰中使用了V-1和V-2導彈,從歐洲西岸隔海轟炸英國。V-1是一種亞音速的無人駕駛武器,射程300多公里,很容易用殲擊機及其他防空措施來對付。V-2是最大射程約320公里的液體導彈,由於可靠性差及彈著點的散布度太大,對英國只起到騷擾的作用,作戰效果不大。但V-2導彈對以後導彈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先驅作用。
彈道式地地導彈是發展最迅速的一類導彈,40年代後期,美國和蘇聯分別用德國的器材裝配了一批V-2導彈做試驗,並著手提高它的射程和制導精度。50年代出現了一批中程和遠程液體導彈,這批導彈的特點是採用了大推力發動機,多級火箭,使射程增加到幾千公里,核戰斗部的威力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噸梯恩梯(TNT)當量,已成為一種極具威懾力的武器。但由於氧化劑仍是液氧,制導系統的精度還不很高,導彈還是在地面發射的,地面設備復雜,發射准備時間長,生存能力不高。所以這批導彈只解決了有無問題,還不是有效的作戰武器。60年代改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或固體推進劑,制導系統使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發射方式改為地下井發射或潛艇發射。這些變動簡化了武器系統,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生存能力,使導彈成為可用於實戰的武器。此後,導彈技術集中到多彈頭導彈的發展,一個導彈運載幾個甚至十幾個子彈頭,每個子彈頭可以瞄準各自的目標。這樣,不增加導彈的數量,就能大幅度增加彈頭的數量,提高了突破反導彈防禦體系的概率,增加了受到一次打擊以後生存下來的彈頭數,也給打擊更多的目標提供了可能。多彈頭分導的技術基礎是高精度制導系統和小型核裝置的研製成功。美國首先於1970年在「民兵」Ⅲ導彈上實現了帶 3個子彈頭,隨後美、蘇在新研製的遠程導彈上都採用了這項技術。隨著進攻性導彈精度的提高和偵察能力的完善,從固定基地發射的導彈越來越難以保證自身的安全。採用加固的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生存能力低的問題。機動發射方式效果更好一些較小的導彈多採用機動發射。大型多彈頭導彈比較笨重,陸地機動發射會遇到許多困難。一些國家轉而研製便於機動發射的小型單彈頭洲際導彈。
簡史:導彈的起源與火葯和火箭的發明密切相關。火葯與火箭是由中國發明的。南宋時期,不遲於12世紀中葉,火箭技術開始用於軍事,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約在13世紀,中國火箭技術傳入阿拉伯地區及歐洲國家。18、19世紀火箭武器進展不大,直到1926年,美國才第一次發射了一枚無控液體火箭。20世紀30年代,由於電子、高溫材料及火箭推進劑技術的發展,為火箭武器注入了新的活力。20世紀30年代末,德國開始火箭、導彈技術的研究,並建立了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1939年發射了A—1、A—2、A—3導彈,並很快將研製這種小型導彈的經驗應用到V—1導彈和V—2導彈上。 1944年 6~9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V—1、V—2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X—7反坦克導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導彈,但均未投入作戰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50年代初,導彈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各國從德國的V—1、V—2導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使用中,意識到導彈對未來戰爭的作用。美、蘇、瑞士、瑞典等國在戰後不久,恢復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進行的導彈理論研究與試驗活動。英、法兩國也分別於1948和1949年重新開始導彈的研究工作。自50年代初起,導彈得到了大規模的發展,出現了一大批中遠程液體彈道導彈及多種戰術導彈,並相繼裝備了部隊。1953年美國在朝鮮戰場曾使用過電視遙控導彈。但這時期的導彈命中精度低、結構質量大、可靠性差、造價昂貴。
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戰爭的需要,導彈進入了改進性能、提高質量的全面發展時期。戰略彈道導彈採用了較高精度的慣性器件 , 使用了可貯存的自燃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採用地下井發射和潛艇發射,發展了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大大提高了導彈的性能。巡航導彈採用了慣性制導、慣性-地形匹配製導和電視制導及紅外製導等末制導技術,採用效率高的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和比威力高的小型核彈頭,大大提高了巡航導彈的作戰能力。戰術導彈採用了無線電制導、紅外製導、激光制導和慣性制導, 發射方式也發展為車載、機載、艦載等多種,提高了導彈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機動能力、低空作戰性能和抗干擾能力。
70年代中期以來,導彈進入了全面更新階段。為提高戰略導彈的生存能力,一些國家著手研究小型單彈頭陸基機動戰略導彈和大型多彈頭鐵路機動戰略導彈,增大潛地導彈的射程,加強戰略巡航導彈的研製。發展應用「高級慣性參考球」制導系統,進一步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研製機動式多彈頭。以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從1957年8月21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枚SS—6洲際彈道導彈以來,世界上一些大國共研製了20多種型號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30多年來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表1)。在此期間,戰術導彈的發展出現了大范圍更新換代的新局面。其中幾種以攻擊活動目標為主的導彈,如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和反飛機導彈,發展更為迅速,約佔70年代以來裝備和研製的各類戰術導彈的80%以上。
面對尖銳激烈的國際斗爭環境,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與領土完整,為了自衛,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製導彈。經過20多年的努力,1966年10月27日進行了首次導彈核武器試驗,1980年5月18日成功地發射了洲際彈道導彈,1982年10月成功地發射了潛地導彈,1999年8月2日發射了新型車載遠程地地戰略彈道導彈。中國已經研製並裝備了不同類型的中遠程、 洲際戰略彈道導彈, 及其他多種類型的戰術導彈。
導彈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問世以來,受到各國普遍重視,得到很快發展。導彈的使用,使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增大,規模和范圍擴大,進程加快,從而改變了過去常規戰爭的時空觀念,給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帶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導彈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集成,它的發展既依賴於科學與工業技術的進步,同時又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因而導彈技術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另外,導彈技術還是發展航天技術的基礎。自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世界各國已研製成功150餘種運載火箭,共進行了4000餘次航天發射活動。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從第一顆人造衛星的83.6千克發展到100×10

『陸』 美國是什麼時候研製成功原子彈的

1945年美國首先研製成功原子彈,1945年8月6日和9日,用轟炸機攜載,先後襲擊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20世紀50年代初期,又出現威力更大的氫彈,但當時的運載工具只有轟炸機。美蘇兩國為使核武器的運載手段多樣化,著手研製攜帶核彈頭的戰略導彈。50年代中期,有的國家開始裝備中程核導彈和攜載核航彈的新型戰略轟炸機。50年代後期,蘇美兩國先後試驗成功洲際彈道導彈,蘇聯還將戰略導彈裝備在常規動力潛艇上。

『柒』 美國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是什麼時候開始研製的

美國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美國研製的第三代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該導彈對目標選擇更靈活,命中精度高,並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

「民兵Ⅲ」導彈,1966年開始研製,1970年裝備部隊。前三級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末助推級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彈長18.26米,彈徑1.67米,起飛重量35.4噸,攜帶裝3個彈頭的分導式多彈頭,每個子彈頭威力為17.5萬噸TNT當量,射程9800至13000千米,命中精度185至450米。

『捌』 導彈是哪一年發明的,導彈最早使用於用哪一次戰爭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美國就分別研製和試驗過無人駕駛的雙翼飛行回魚雷,但答它們沒有制導裝置,一般認為世界第一枚導彈是德國的V─1型飛彈。德國從1932年開始為新的侵略戰爭研究導彈武器。V─1飛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製成功,1944年6月13日首次實戰發射攻擊英國南部地區。V─1外形象是一架小飛機,以噴氣發動機為動力,裝有700公斤普通炸葯。射程370公里,其制導系統很簡陋,只有自主式磁性陀螺和一套機械裝置對飛行高度、狀態和彈道進行控制。因而也有人不把空看作是真正的導彈,認為只是無人飛機型炸彈,他們認為世界上第一種真正的導彈是德國的V─2型導彈。

V─2的主要設計師是著名的火箭專家馮·布勞恩。V─2於1942年10月3日試飛成功,1944年9月6日首次實戰使用,轟炸法國首都巴黎。V─2裝有單級液體火箭發動機,裝有800公斤普通炸葯,射程為320公里,採用無線電遙控制導方式。

『玖』 美國什麼時候有核導彈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為迫使日本投降,分別向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可事後有人發現,其實美國向日本投了三顆原子彈,光長崎就兩顆,一顆沒有爆炸,最後神秘失蹤。

半個世紀以來,美蘇兩個核大國,都竭力設法迴避這個問題,但人們一直試圖想弄明白事情的真相。隨著時光的流逝,美國原子彈研究的秘密逐步被世人所了解,最有權威性的材料,莫過於美國原子彈研製和生產的組織者,美國退役陸軍中將格羅夫斯的回憶錄.。

1945 年7月24日,格羅夫斯在給馬歇爾的報告中,就提出了對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的4個目標:廣島、長崎、小倉和新瀉。到7月底確定了其中的3個目標,格羅夫斯在他的回憶錄中明確寫道:「廣島是第一目標,小倉是第二目標,長崎是第三目標」。為此,美國從一開始就准備了三顆原子彈。美國空軍509飛行大隊還准備了 7 架飛機,用於投擲這三顆原子彈。

在用一顆原子彈轟炸廣島之後,美國又積極地進行了轟炸另外兩個目標的准備工作。格羅夫斯在其工作安排中寫道:「在洛斯阿拉莫斯『胖子』(美國內爆式原子彈的代號)所用的鈈最後處置完畢後,就用 C—54 型專機運到提尼安,另外兩個『胖子』所需要的一些其他重要零件,則由兩架 B—29 型飛機運送。」由此可以肯定,美國在對小倉和長崎的轟炸之前,運到提尼安空軍基地的是兩顆原子彈。

這兩顆原子彈是如何投下的呢?

據一些史料記載,8月9日凌晨3點49分,兩架 B—29 轟炸機和兩架偵察機從美國提尼安空軍基地的跑道上飛快地掠過,向轟炸飛去,當它們到達小倉上空時,天空中陰雲翻滾,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標,結果機長威內斯駕駛飛機,用了 45 分鍾時間在小倉上空來回飛了三次,最終決定放棄轟炸小倉而飛向第二目標長崎,長崎上空同樣是雲霧重重,但是這一次飛機是不可能帶著核彈返回的,於是臨時決定採用雷達轟炸,當飛機做好了投彈准備的時候,空中的雲霧突然散開了,天空中出現了一個清朗的大洞,轟炸員比漢透過這個大洞,看到了山谷中的一條跑道時,就果斷地把兩顆核彈投了下去……

事後美國戰略轟炸統計局估計,約有萬人死亡,6萬人受傷。對於這次轟炸,美國方面一直保持沉默,沒有做過任何說明和解釋,只有格羅夫斯在事後聽到傷亡人數時說:「這個數字比我們原來估計的要少得多。」這就證明了美國方面原來估計的數字,是兩顆原子彈同時爆炸的死亡數字,而事實上只爆炸了一顆。

當時日本長崎的防空報告准確地記錄下了這一情況,日本長崎知事致防空總本部長官、九洲地方總監、西部軍管區參謀長的報告寫道:「本日10時50分B—29兩架,自熊本縣天草方向北進,經島原半島西部橘灣上空入侵長崎市上空,11時2分投下附有降落傘新型炸彈2個。」

許多人由此認為,原子彈是投下了,但它們落地之後的情況卻是許多人都沒有想得的:這兩顆原子彈中只爆炸了一顆。

由於爆炸的這顆原子彈,偏離目標約2000米,所以較之廣島被害程度極輕,很少發生死亡與倒塌房屋事情。另一顆未爆炸的原子彈,並沒有受到損害,接到報告後,日軍大本營立即派人將這顆沒有爆炸的原子彈嚴密看管起來。這可謂是天賜良機,日本雖然遭到了美國原子彈的轟炸,但同時也因禍得福,得到了一顆原子彈,如果條件可能,日本也可以造出自己的原子彈。可是日本成為戰敗國已成定局,而且帝國大學的原子加速器已遭到了美國飛機轟炸的破壞,要製造原子彈已不可能了。後來,日本人從關乎民族利益考慮,決定將原子彈交給蘇聯。

據說當時日本將那顆沒有爆炸的原子彈交給蘇聯時,蘇聯還對日本作出過某些承諾。由於蘇聯已經從參加過美國原子彈試驗的英國科學家法拉奇那裡得到了美國原子彈試驗過程中重要的科技情報,又從日本人手裡得到了這顆沒有爆炸的原子彈的實物,加上蘇聯人的聰明才智,很快就在1949年8月29日4時,首爆炸成功了蘇聯第一顆原子彈。

聽到這一消息,美國總統杜魯門被驚呆了,連連自語:「這是真的嗎?是真的嗎?」因為他知道要成功研製原子彈有多困難,自從1938年底,德國科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曼用中子轟擊鈾,發生了裂變之後,美國、英國、法國和逃到美國的德國科學家們,經過了7年的艱苦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為此美國動用了50萬人,花費了23億美元,這樣巨大的開支對於剛剛在戰爭中恢復過來的蘇聯,顯然是難以承受的。正因為如此,格羅夫斯將軍曾預言過,蘇聯要造出原子彈至少需要 20 年。

至此美國才知道,為什麼當初在長崎死於原子彈爆炸的人數與他們預先估計的有如此大的出入,為什麼蘇聯這么快就可以研製出原子彈與他們抗衡……

閱讀全文

與美國的導彈什麼時候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路向北小說兮子txt下載 瀏覽:919
越南姐妹電影 瀏覽:242
一個名字叫大壯的韓國電影 瀏覽:471
穿書肉文小說 瀏覽:529
斯托米丹尼爾斯電影作品名字 瀏覽:797
不用下載在線觀看的網頁 瀏覽:820
描寫流浪漢的電影 瀏覽:990
看房客戶與房產中介電影台灣 瀏覽:333
9:/^U$O5kd8^ 瀏覽:926
電影維語 瀏覽:706
舔狗電影推薦完整版 瀏覽:710
最新最快電影網站 瀏覽:121
韓電影女生是鋼琴老師 瀏覽:739
孫怡和包貝爾演的電影叫啥 瀏覽:185
韓國大尺度青春電影 瀏覽:621
李采潭電影韓國在線看 瀏覽:194
有聲小說打包下載mp3全集 瀏覽:897
石龍大地影院今日電影放映 瀏覽:692
幾個比較好高清電影網站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