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商标注册纠纷案的评析

商标注册纠纷案的评析

发布时间:2021-03-06 21:25:47

A. 花嫁喜铺商标纠纷案,你明白商标注册的必要性了吗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所有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的商标,依照国家规定的注册条件、原则和程序,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商标局经过审核,准予注册的法律事实。经商标局审核注册的商标,便是注册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

B. 商标侵权案例

一、案件来源
2010年4月22日,安岳县工商局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诉称:安岳县小周酒水经营部销售的青岛品牌纯生啤酒,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经局领导安排,执法人员对该经营部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经营部经营者周广地涉嫌销售侵犯“青岛”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啤酒。为进一步查清事实,安岳县工商局于同年4月22日立案进行调查。
二、案情介绍
当事人周某某,男,汉族,现年28岁;经营场所: 安岳县岳阳镇普州大道北段178号附54号,《个体工商营业执照》正在申办之中。
现查实,当事人周某某于2010年3月25日,从青岛海岛啤酒有限公司购进“青岛品牌纯生化”啤酒3392件,购货款54200元。当事人购回该批啤酒后,以每件20元的价格在安岳县境内批发销售了1000件,获销货款20000元。经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诉,本局调查查明:该批啤酒实际商标名为“五月风”啤酒,由青岛海岛啤酒有限公司委托山东天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加工生产,在包装装潢上未标明生产厂名、厂址,而该青岛海岛啤酒有限公司无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登记资料中无生产啤酒的经营范围。青岛海岛啤酒有限公司在委托加工生产该批啤酒时,使用的酒瓶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印有“青岛啤酒”注册商标和“TSINGTAO”英文注册商标的专用酒瓶,将“青岛品牌纯生”作为其商品名称,在瓶身标识和外包装箱上不加区别地突出使用,瓶身标识和外包装箱上所使用的标志、图案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青岛啤酒纯生”图案及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第3888383号注册商标相近似,当事人周某某在销售该啤酒时对外宣称是“青岛品牌纯生啤酒”,以此误导公众,使消费者误认为该批啤酒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青岛纯生”啤酒。当事人周广地销售啤酒的行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侵权行为,已侵犯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青岛”中文商标以及“TSINGTAO”英文商标专用权。
三、案件处理
当事人周某某销售侵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啤酒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规定构成要件,已构成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罚款数额为10万元以下”规定,经研究决定对当事人作出处罚: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2、没收扣留在案的侵权啤酒2337件。
四、案情分析
接到投诉后,我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基本锁定了当事人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违法行为,对当事人尚未销售的涉嫌侵权啤酒采取了扣留强制措施。当事人不服,随即以我局强制措施违法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在互联网上发布舆论,称我局对商标侵权行为无管辖权,采取强制措施违法。我局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案情分析会,案审会,对本案的最终定性进行确认。在定性过程中先后出现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议:一钟观点认为,本案当事人销售的啤酒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啤酒在名称、包装、装潢上相近似、其行为属傍名牌行为,应当用《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规范其行为,同时可根据该《若干规定》第六条认定当事人销售的商品属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另一种观点认为,本案当事人虽然销售的啤酒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啤酒在名称、包装、装潢上相近似,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啤酒名称已注册为商标,且属驰名商标,当事人的行为按照《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三款规定,不适用以《若干规定》来规范,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对于傍名牌行为是否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认定商标侵权行为,在认定过程中应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第十条规定的原则进行调查取证,并通过案审会讨论认定。执法人员按照第二种观点,调整调查方案,补充完善了向青岛工商机关协查、向山东禹城市工商机关协查、消费者调查等多项证据,本案于2010年6月30日查清了案件事实。本局案审会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定:本案当事人应当定性为销售侵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啤酒行为。
由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当事人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以本局胜诉告终。本案之所以能最终结案,主要取决于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认真克服难点,运用“抽丝剥茧,先易后难,由外及内逐步深入”的方法与技巧,注重查明案件的来龙去脉,从而理清了本案的事实与性质。值得一提的是本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参照最高人民法院认定商标侵权的原则,通过对消费者调查,最终以案审会讨论认定当事人销售的啤酒侵犯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这是我局在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中的创新尝试,切实维护了权利人的知识产权
本案的成功查处,得到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高度称赞,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本案的查处具有典型意义,其查处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

C. 商标分析

因为服务商标只是在服务领域里面对所有人的商标权进行的侵害,不会对消费者适成严重后果损害。服务商标更多是对所有人的一种侵权,使所有人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会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查处、罚款,或对所有人进行赔偿;不会上升到刑事犯罪的高度,所以服务商标的侵权行为受到的制裁。一般如果发生服务商标侵权,可以采取的措施参见商标法第五十三条 “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另外还可以详细看一下第五十四条至五十六条的一些相关规定。

D. 以案说法:如何审查与认定商标注册中的不正当手段

——评艾默生电气公司诉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异议复审行政案

【裁判要旨】

对于在商标异议复审程序中发现的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申请商标注册的行为,应当参照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不予核准注册。

【案情介绍】

1994年9月至2009年1月期间,艾默生电气公司先后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下称商标局)申请在第10、21、1、7、8、9、11、16、17、20、28、40等类别上注册“In-Sink-Erator”商标、“爱适易”商标、“in sink erator及图”等商标(统称引证商标)。

2010年12月,厦门安吉尔水精灵饮水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安吉尔公司)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第8975047号“爱适易IN SINK ERATOR及图”商标(下称被异议商标),指定使用在第11类灯、车灯、提灯、电吹风、电暖气等商品上。在法定异议期内,艾默生电气公司针对被异议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商标局经审理裁定:被异议商标予以核准注册。

在法定复审期限内,艾默生电气公司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下称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其主要理由为:被异议商标与引证商标构成近似商标,被异议商标的注册侵犯了艾默生电气公司的在先著作权,安吉尔公司注册被异议商标具有明显恶意,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综上,依据2001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下称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的规定,请求不予核准被异议商标注册。

2014年3月24日,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商评字[2014]第38784号《关于第8975047号“爱适易IN SINK ERATOR及图”商标异议复审裁定书》(下称被诉裁定),认定:被异议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与引证商标核定使用的全部商品不属于类似商品,被异议商标与引证商标未构成使用在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裁定被异议商标予以核准注册。

艾默生电气公司不服被诉裁定,于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诉讼。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系针对已经注册的商标,而本案被异议商标尚未予以核准注册。该条款是对禁止商标注册的绝对事由的规定,即损害公共秩序或公共利益或妨碍商标注册管理秩序问题所作出的规定,在案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异议商标的注册违反了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艾默生电气公司依据该条款所提的主张不能成立。综上所述,依照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判决维持被诉裁定。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安吉尔公司无实际使用意图的大批量抢注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具有明显的复制、抄袭他人较高知名度商标的故意,扰乱了正常的商标注册管理秩序,有损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被异议商标的申请注册不应予以核准。因此,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审判决及被诉裁定,判令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作出裁定。

【法官评析】

本案焦点问题是:安吉尔公司申请注册被异议商标的行为是否构成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的情形。

一、商标法对“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的规制

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的,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该项规定的立法目的在于维护良好的商标注册、管理秩序,营造良好的商标市场环境。依照该条款的字面规定,该条款一般适用于已注册商标的撤销程序,而不适用于商标申请审查程序。但是,对于在商标申请审查程序中发现的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申请商标注册的行为,若不予制止,等到商标注册程序完成后再启动撤销程序予以规制,不利于及时制止前述不正当注册行为。因此,前述立法精神应当贯穿于商标申请审查、核准及撤销程序的始终。在商标申请审查、核准及相应诉讼程序中,若发现商标注册申请人是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申请注册商标的,可以参照前述规定,不予核准注册。

在适用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进行审查当事人的注册商标行为是否违反该条款规定时,首先要判断当事人的申请注册商标行为是否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了商标注册。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了商标申请注册是适用该条款的行为要件,该行为要件也客观上反映了当事人的主观恶意。同时,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三十一条也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该条规范的是恶意抢注行为,其中的“不正当手段”和“抢先”也体现了诉争商标申请人的恶意。

二、两个法条之间的区别

那么,这两个法条之间的“不正当手段”以及“恶意”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认为,从侵犯的法益或者客体来看,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中的“不正当手段”以及“恶意”侵犯的客体是商标管理的公共秩序或者公共利益;而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中的“不正当手段”以及“恶意”侵犯的客体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益。正是由于侵犯客体的不同,所以进行行为判断时,考虑的因素就不同。比如,在考量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中的“不正当手段”以及“恶意”时,要考虑诉争商标申请人与在先使用人是否有业务往来;诉争商标申请人与在先使用人是否同处一地,或属于同业竞争者;诉争商标申请人是否曾向在先使用人提出侵权诉讼或高额商标转让费、许可使用费或损害赔偿金等。

三、法院对该案的认定

该案中,艾默生电气公司的引证商标系全球食物垃圾处理和饮用水净化设备的领导品牌,早在被异议商标申请日之前就已经具有较高知名度,经过其大量使用,在中国的知名度持续上升。在案证据可以证明安吉尔公司并无实际使用意图先后在第10、21、1、7、8、9、11、16、17、20、28、40等类别上申请注册23件与引证商标相同的商标,其还曾申请注册“大疆”“魅蓝”“富可视”等商标,安吉尔公司大批量抢注商标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具有明显的复制、抄袭他人较高知名度商标的故意,扰乱了正常的商标注册管理秩序,有损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参照2001年修正的商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关于禁止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的规定,安吉尔公司的抢注行为应当予以禁止,被异议商标的申请注册不应予以核准。据此,二审法院依法作出了改判。(马 军 作者单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E. 求关于商标纠纷,商标管理,商品标准化,商品分类的案例 并分析对此的看法。

中国商标网上都可以查得到,也可以咨询商标注册代理机构。

F. 有关商标侵权纠纷的案例分析

我们已经联系过,这是第一个答案:
关于一审法院诉讼程序问题
1、一审法院按汉都公回司提供的 TCL 集团答公司地址,向 TCL 集团公司快递送达应诉通知书、听证会传票、开庭传票等,虽然邮寄地址为广东省惠州市鹅岭南路 6 号 TCL 工业大厦九层,是 TCL 集团公司的下属二级企业法人销售公司的地址,但两公司在同一大楼办公,只是楼层不同,而收信人为 TCL 集团公司的信件也并没有因不能送达而被退回。
2、在原审法院审结前, TCL 集团公司在向一审法院提交了书面答辩状,由此可以推定, TCL 集团公司已收到了一审法院寄送的应诉通知书、听证会传票、开庭传票,但其无正当理由未到庭,一审法院缺席审理并不违法。上诉人 TCL 集团公司关于一审法院诉讼程序违法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

G. 如何评价非诚勿扰商标案判决的合理性

首先,商标权和我们所说的综艺节目的命名权也就是著作权都是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版种,而且在权我国来说,知识产权尤其是商标权和著作权上,在侵权判定的时候,都有可能会运用到一种权利的优先权来对抗领一种形式的知识产权的问题。
但是商标的判决也要参考实际的商标的应用情况。
该判决的一审和二审两种不同的审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判断商标的使用服务是否构成类似上。一审认为是不类似,但是二审认为商标的使用范围是类似的,所以造成了判决的不一致。
其实,个人还是觉得判决相对来说合理的,主要是因为,这个案子反应了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公正,并没有倚强凌弱的事情发生。而且在商标商品和服务的解释上也有突破,在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进步的。

H. 侵犯商标专用权与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分析

1、案情介绍

案号:(2010)并民初字第157号,原告:北京兴宏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被告:太原星红程培训学校(原名称为太原兴宏程培训学校)

原告成立于2004年6月15日,专业从事建筑类考前培训,在全国很多城市开设有分校,在国内的建筑类培训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原告自成立时即使用“兴宏程”商标,并于2004年11月24日提起“兴宏程”商标申请,2008年6月21日取得“兴宏程”商标所有权,核定使用的种类为第41类,注册号为4379563。原告为“兴宏程”商标的推广付出了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兴宏程”已在业内成为知名商品。被告同样是从事建筑类培训,完全知晓“兴宏程”品牌在全国建筑类培训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被告仍然注册了“太原兴宏程培训学校”,并在其招生简章、网站等宣传上突出使用“兴宏程”,明显是攀附原告商誉,误导了相关公众,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秩序。被告的行为既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害,也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并对消费者作出虚假宣传和侵害原告商业信誉而构成不正当竞争。故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第4379563号注册商标专用权,停止在其经营场所、网站、宣传资料上使用与“兴宏程”相同或类似的文字;

2、判令被告变更学校名称字号,不得使用与“兴宏程”相同或类似的字号;

3、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20万元;

4、判令被告在《山西晚报》上刊登声明,并向原告赔礼道歉,以消除影响;

5、判令被告承担原告公证费、差旅费等合理的诉讼支出人民币 3000元;

6、判令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2、法律分析
依据《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侵犯商标权,容易让相关公众产生混淆的,是构成侵权的,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3、判决结果
被告在一个月内开始办理变更名称的手续,变更后的名称不得含有“兴宏程”字样

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3万元

4、律师建议

对于容易引起公众混淆的傍名牌行为,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I. 评析一件近五年内发生的知识产权的案件处理3000字左右

五谷丰登”四个字本来蕴含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却引发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公司)和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下称美的公司)两大家电企业的商标纠纷。日前,格力公司与美的公司的商标侵权纠纷上诉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据了解,格力公司于2010年申请注册“五谷丰登”商标,并于2011年获得授权。2013年11月,格力公司以美的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向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格力公司认为,美的公司未经许可制造、销售“五谷丰登”标识的产品构成侵权,索赔500万元。此后,珠海中院一审认定美的公司使用“五谷丰登”标识构成侵权,并判令美的公司赔偿格力公司经济损失380万元。一审判决作出后,美的公司不服,随后向广东高院提起上诉。
在二审审理中,美的公司代理律师表示,美的公司在相关产品上对“五谷丰登”图案的使用不是商标性质的使用,不构成侵权。美的公司在相关产品的突出位置都是使用美的商标,“五谷丰登”图案如果有区分作用,仅有区分自有商品的作用,不构成商标法上的商标性使用。此外,美的公司代理律师还表示,美的公司使用的“五谷丰登”图案与格力公司的“五谷丰登”注册商标并不相同,格力公司的注册商标仅仅是文字,二者从视觉效果上差别明显。美的公司使用“五谷丰登”图案与格力公司“五谷丰登“注册商标不会造成消费者混淆。美的公司没有攀附格力公司商标的故意,美的公司没有侵权,因此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格力公司方面则表示,美的公司使用“五谷丰登”商标在格力公司注册商标申请日2010年2月之后;美的公司将“五谷丰登”标识贴在商品上,起到了标识商品来源的作用,在法律上就是商标性使用。另外,美的公司侵权产品有19款之多,生产销售侵权产品的利润远高于一审所确定的380万元赔偿额。据悉,该案并未当庭宣判。

J. 《知识产权》商标权案例分析E

1、抄D
2、B
3、A
4、C
5、B
6、C
7、D
8、C
9、C
10、D
案例:
双方都不侵权。根据《商标法》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因此,甲厂不侵权。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乙未以不正当手段抢注(题目中未说明乙采用了不正当手段),因此,乙厂不侵权。
甲厂可继续在原有范围内使用“红枫”商标。
可行性建议:乙厂可向甲厂支付一定费用作为其放弃商标使用权的补偿,使其以后不再使用“红枫”商标。

阅读全文

与商标注册纠纷案的评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