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专利代理行政复议的情况

专利代理行政复议的情况

发布时间:2021-03-01 00:09:53

1. 什么是专利行政复议专利行政复议的程序有哪些

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的加强,专利申请量开始呈现较快速度增长,涉及专利事项的行政失误概率也随之增加。在面对专利侵权纠纷、查处专利违法案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时,我们会以行政复议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什么是专利行政复议?专利行政复议的程序有哪些?什么是专利行政复议?专利行政复议是指针对涉及专利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复议。此处所谓涉及专利事项,既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审查授予专利权等过程中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查处专利违法案件等过程中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专利行政复议的程序有哪些?1、申请复议时应当符合正当申请人、复议事项范围、复议期限以及复议请求和证据等条件。具体讲,包括:(1)申请人是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布图设计权利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其中利害关系人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可能影响其合法权益的人;(2)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必要的证据;(3)属于申请复议的范围,例如对于驳回决定则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4)在规定的申请复议期限内。2、申请复议应提交复议申请书一式两份,并附具必要的证据材料。复议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1)申请人的姓名、名称、通信地址;(2)具体的复议请求和理由;(3)复议申请人的签名或印章。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书面形式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应附具该文书或者其复印件。委托代理人的,应附具授权委托书。3、国家知识产权局法律事务处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对复议申请分别做如下处理:(1)复议申请符合《行政复议规程》规定的,予以受理,并向复议申请人发送受理通知书;(2)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规程》规定的,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理由;(3)复议申请书不符合《行政复议规程》第13条、第14条规定的,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未提出复议申请。关于什么是专利行政复议?专利行政复议的程序有哪些?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专利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

2. 专利行政复议能否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有哪些要求

可以,要求:专利代理机构几首委托后,不得就同一内容的专利事务接受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委托人的委托,在这过程中要提供相关的资料要积极配合专利代理人,世誉鑫诚知识产权提供仅供参考。

3. 申请专利行政复议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 申请人应当是认为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专利申请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 因具体行政行为而使其权利或者利益受到损害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自行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复议申请人或第三人均可委托代理人参加复议.
(2) 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必要的证据。 申请行政复议时,复议申请人应提交复议申请书一式两份,并附具必要的证据材料。 对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书面形式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该文书或者其复印件也应当一并附上。 复议申请书的内容必须包括: 申请人的姓名、名称、通信地址;② 具体的复议请求和理由;③ 复议申请人的签名或印章。 对不符合规定的复议申请书,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将通知复议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予以补正;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未提出复议申请。
(3) 属于申请复议的范围。 若复议申请所针对的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属于相关法律规定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申请将不予受理。
(4) 在规定的申请复议期限内。 为了及时、有效地保护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并确保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正常的行政秩序不受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自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该期限时,该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4. 专利行政复议和复审,无效程序的异同(专利

151、专利行政复议和复审、无效程序的异同

1、相同点
(1)复审和无效程序也是特殊的复议程序
为何说复审和无效也是特殊的复议程序呢?复审很容易理解,就是对驳回决定的再次审查,再次审查就是广义的复议。那么无效程序为何也说是广义的复议呢?无效程序是双方当事人的程序,怎么说是再次审查呢?回答是肯定的。复审是对驳回这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再次审查,而无效是对授权行为的再次审查,看授予的专利权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如果不正确,就无效它或者部分无效它。只是这种再次审查不是由知识产权局自己启动的,而是由具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往往是侵权程序中的被控侵权人启动的。正是由于专利权无效程序与普通的复议或复审程序有重大的不同,多出现了一方当事人等。因此,专利法将其称为无效程序。在各国的专利制度中,均有授权后对授予的专利权进行再次审查制度,只是叫法不太一样,有的国家叫撤销程序,有的叫无效程序。但无论叫什么,其本质均是对授权行为的再次审查,即审查的客体是专利局的授权行为,而不是当事人之间的侵权纠纷。因此,即使出现了第三方当事人,仍不能认为是民事程序,而仍应当认为是行政程序。在日本的专利法教程中,将无效程序叫作“专利无效的复审”,而将复审叫“专利驳回的复审”亦是有道理的(注)。因此,尽管无效程序出现了第三方当事人这种现象,但仍应当认为是再次对授权行为的审查,即仍是广义的复议。
(2)复议决定、复审决定和无效决定均要接受司法审查
即三种决定均是行政决定,且均不是终局的行政决定。现代法治国家,要求行政机关所作的决定,均应当有后续的司法机关进行审查的机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错误行为的损害。因为,行政活动通常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而司法机关的价值取向更为倾向于公平。所以,行政机关很快作出的事情,到了法院那里有时要进行漫长的诉讼。当事人不服复议决定,可以在收到决定之日后的15天内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现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决的,还可以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诉。而不服复审委员会维持驳回的复审决定,或者宣告专利权是否有效的决定,当事人均可以在收到决定3个月内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不服一审法院判决的,还可以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上诉。所以,在接受法院司
法审查这一点上,三种程序是相同的。
(3)复审和无效程序在特殊情况下也要适用国家复议法
这是基于复审和无效程序相对于国家复议制度来讲,是一种特殊的复议制度。专利复审和无效制度是由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所规定的,因此,并不直接适用国家行政复议法。正因为如此,专利法中的复审和无效制度的规定,相对于国家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来讲,应当属于“特别法”和“普通法”的关系。根据适用法律的规则,当“特别法”有明确规定的时候,应当优先适用“特别法”。当“特别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时候,仍应当适用“普通法”。如果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对复审或无效程序没有规定的地方,仍要适用国家的行政复议法,复审或无效程序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程序。如专利法并没有规定对复审请求不予受理时,对申请人提供何种救济程序。或者当无效请求不予受理时,对无效请求人提供何种救济程序。但国家行政复议法第19条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条规定了两种情况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其中一种就是“复议前置”的情况。即不允许直接向法院起诉,必须先行复议的情况。复审和无效即属于此种前置程序,不经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审查,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如复审委作出不予受理复审或无效请求的决定,当事人可以在十五天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国家行政复议法这样规定的原因,即在于防止复议机关借程序上的理由,来剥夺当事人实体上的权利。故行政复议法规定了此种情况下可以获得司法救济。事实上,多年来复审委员会因此出庭应诉的情况亦不少见。因此,特殊情况下,复审和无效程序也要适用国家的行政复议法。
(4)复议程序也是专利审查制度的一部分
复审和无效程序是专利审查流程的一部分,这是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中的明确规定,均不会有异议。复议制度虽然没有进入流程,但行政复议程序是不是专利审查制度的一部分?专利法、细则和审查指南中均没有规定。但没有规定并不等于复议制度不是专利审查制度的一部分。专利制度不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制度,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不可能将所有涉及到专利的制度均规定穷尽。应当认为,知识产权局专利复议制度虽然放在了专利审查流程之外,但仍然是专利审查制度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制度与日本的制度相似,日本在专利法中有三个条款涉及到复议制度,日本的复议制度显然是介入专利审查程序的。所以,在中日两国,行政复议(日本叫行政不服)制度均相当于初审和流程的“小复审”,甚至于日本的更为明显。即按日本专利法的规定,初审中驳回是不进入复审的,而是进入复议。因此,复议程序应当认为与复审和无效程序一样,是专利审查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的救济
程序。另外,复议案件的审理也要适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审查指南的规定。与复审、无效在适用法律上的区别仅在于适用条款往往不一样。由于复审和无效涉及的大多是专利申请的实体问题,故所适用的往往是涉及专利性的条款。而复议大多处理的是程序上的问题,所适用的法条大多是程序上的法条。因此,专利复议制度也是专利审查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不同点
(1)设立的法律根据不同
复审和无效制度是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审查指南中规定的程序。即专利复审和无效制度是根据专利法设立的。或者说专利复审和无效程序并不直接适用国家的行政复议法。固然复审及无效也是广义的复议制度,但其相对于国家的行政复议法来讲,是“特别法”与“普通法”的关系。在适用法律的顺序上,采取优先适用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审查指南的规则。而专利复议制度并不是根据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设立的,而是根据国家的行政复议法设立的,故在程序法的适用上,直接适用国家的行政复议法。即两者在设立的法律根据上是不同的,在程序上适用的法律和顺序是不相同的。
(2)审理案件的技术含量不同
这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复审是对驳回决定的再次审查,除初审中的驳回以外,必然要涉及十分专业的技术问题,应当由有技术背景的复审委员来处理复审案件,无效案件也是同样的道理。但复议案件由于处理的大多为程序上的问题,既使涉及实体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实体问题,并不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审理。
(3)主体的名义不同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是由知识产权局设立的,但在专利审查业务的法律地位上,专利复审委员会是高于知识产权局的。即知识产权局作出的驳回决定,要由专利复审委员会来进行再次审查(复审程序),知识产权局作出的授权决定,也要由专利复审委员会进行再次审查(无效程序)。从1985年专利法开始实施,专利法就规定了专利复审委员会在两个问题上以机关法人的名义进行活动,一是作出复审和无效决定,二是出庭应诉,是以专利复审委员会自己的名义。况且,现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在民事主体上也是一个机关法人了。所以其作出决定,当然是以自己的名义。而复议程序则不同,法律事务处是知识产权局的一个处室,不可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复议决定,而只能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名义作出复议决定,在出庭应诉程序上,也是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名义出庭应诉。
(4)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
复审或无效决定所审查的内容是知识产权局的驳回行为或授权行为,而这两项行为基于是技术性的判断作出的决定。因此,如果发生撤销驳回决定,或者宣告专利权无效时,知识产权局并不承担驳回错误、或者授权错误的“行政违法”责任,更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这是世界各国专利制度的共同作法。

5. 专利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范围是什么

中国专利局在进行专利审批的过程中,经常作出不受理、视为撤回、驳回等决定。申专请人或专利属权人对专利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或产生争议的,可以就属于专利局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专利局主要受理下面几类复议申请:
(1)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不予受理其专利申请不服的;
(2)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确定的申请日有争议的;
(3)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不予确认其优先权不服的;
(4)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决定将其专利申请按保密专利申请或不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不服的;
(5)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耽误了有关期限而造成其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或其专利权被视为放弃;专利权终止后,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要求专利局恢复其权利,对专利局不予恢复权利决定不服的;
(6)专利权人对专利局作出的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
(7)专利代理机构对专利局作出的撤销其机构的处罚不服的;
(8)专利代理人对专利局作出的吊销其《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处罚不服的;
(9)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及其它利害关系人认为专利局作出的其它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6. 专利申请被无效能申请行政复议吗

专利的申请是为了保护申请人的知识产权,在我国,行政复议是行政法中重要的一个制度,若专利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局做出的行为不服时是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那么专利申请被无效能申请行政复议吗?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在哪些情况下能申请专利行政复议。专利申请被无效能申请行政复议吗?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才能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规程第五条将可以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列举如下:(一)专利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其申请不服的;(二)专利申请人对申请日的确定有争议的;(三)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未要求优先权不服的;(四)专利申请人对其专利申请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或者不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不服的;(五)专利申请人对专利申请视为撤回不服的;(六)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放弃取得专利权的权利不服的;(七)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终止不服的;(八)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因耽误有关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九)专利权人对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十)强制许可请求人对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十一)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二条终止其国际专利申请不服的;(十二)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五条所作复查决定不服的;(十三)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布图设计申请不服的;(十四)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对布图设计申请视为撤回不服的;(十五)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布图设计权利人因耽误有关期限造成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十六)布图设计权利人对非自愿许可决定不服的;(十七)布图设计权利人、被控侵权人对侵犯布图设计专有权所作行政处罚不服的;(十八)专利代理机构对撤销其机构的处罚不服的;(十九)专利代理人对吊销其《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处罚不服的;(二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以上所述就是专利申请被无效能申请行政复议吗这个问题的基本内容,从上面我们可以得知只有当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管理局做出的行为表示不服时才能申请行政复议,所以在专利无效的情况下是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

7. 什么是专利复议,可以申请专利复议的情形

专利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除驳回和授权行为以外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行政相对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复议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受理、审理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只能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而启动,不能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自行启动。
专利行政复议不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救济程序,但如果当事人已经向法院起诉,且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情况下,就不能再提出复议;如果当事人选择了复议,且复议已经立案受理,就不能再向法院起诉(只有等复议决定作出后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法院起诉)。
如果当事人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当事人先行进行复议程序,因为复议程序简捷,不收取费用,且承办人员具有相应的专利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
一、可以申请专利复议的情形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才能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规程第五条将可以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列举如下:
(一)专利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其申请不服的;
(二)专利申请人对申请日的确定有争议的;
(三)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未要求优先权不服的;
(四)专利申请人对其专利申请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或者不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不服的;
(五)专利申请人对专利申请视为撤回不服的;
(六)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放弃取得专利权的权利不服的;
(七)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终止不服的;
(八)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因耽误有关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
(九)专利权人对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
(十)强制许可请求人对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
(十一)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二条终止其国际专利申请不服的;
(十二)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五条所作复查决定不服的;
(十三)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布图设计申请不服的;
(十四)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对布图设计申请视为撤回不服的;
(十五)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布图设计权利人因耽误有关期限造成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
(十六)布图设计权利人对非自愿许可决定不服的;
(十七)布图设计权利人、被控侵权人对侵犯布图设计专有权所作行政处罚不服的;
(十八)专利代理机构对撤销其机构的处罚不服的;
(十九)专利代理人对吊销其《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处罚不服的;
(二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二、哪些事项不能申请专利复议
(一)专利申请人对驳回专利申请的决定不服的;
(二)专利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不服的;
(三)专利权人和无效宣告请求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就无效宣告请求所作决定不服的;
(四)专利权人或实施强制许可的被许可人对实施强制许可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
(五)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国际申请的受理单位、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所作决定不服的;
(六)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对驳回登记申请的决定不服的;
(七)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对复审决定不服的;
(八)布图设计权利人对撤销布图设计登记的决定不服的;
(九)布图设计权利人、非自愿许可取得人对非自愿许可报酬的裁决不服的;
(十)布图设计权利人、被控侵权人对布图设计专有权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不服的。

8. 专利局受理哪些行政复议申请

中国专利局在进行专利审批的过程中,经常作出不受理、视为撤回、驳回内等决定。申请人或容专利权人对专利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或产生争议的,可以就属于专利局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专利局主要受理下面几类复议申请:
(1)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不予受理其专利申请不服的;
(2)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确定的申请日有争议的;
(3)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不予确认其优先权不服的;
(4)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决定将其专利申请按保密专利申请或不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不服的;
(5)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耽误了有关期限而造成其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或其专利权被视为放弃;专利权终止后,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要求专利局恢复其权利,对专利局不予恢复权利决定不服的;
(6)专利权人对专利局作出的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
(7)专利代理机构对专利局作出的撤销其机构的处罚不服的;
(8)专利代理人对专利局作出的吊销其《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处罚不服的;
(9)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及其它利害关系人认为专利局作出的其它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9. 专利法中行政复议指的是什么

专利行政复议是指针对涉及专利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复议。此处所谓涉及专利事项,既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审查授予专利权等过程中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查处专利违法案件等过程中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我国目前的专利执法体制是所谓的双轨制,即司法体制和行政执法体制并行。根据《专利法》第60条、第63条以及第64条的规定: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做出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等行政处罚。对上述行政处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一体制的架构需要在地方设立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查处假冒专利和冒充专利等违法行为。目前,在所有省级人民政府内,都已设立此类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部分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内,也已设立此类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
1.专利行政复议的主体
专利行政复议的主体,指提出专利行政复议申请的人以及被申请人。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将提出专利行政复议申请的人分成两类。第一类申请人是指不服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人。《行政复议规程》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照本规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复议。
第二类申请人是指不服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申请的人。第二类申请人包括专利权人,利害关系人、被控侵权人,以及假冒、冒充专利行为人等。所称利害关系人包括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专利权的合法继承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中,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提出请求;排他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专利权人不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提出请求;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普通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不能单独提出请求。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若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起行政复议的,被控侵权人应为第三人。反之亦然。无论是第一类专利行政复议,还是第二类专利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均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具体而言,就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或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
2.专利行政复议的机构
专利行政复议的机构,也称专利行政复议的机构的主管机关。与专利行政复议的两类申请人一致,也存在专利行政复议的两类机构。第一类机构,《行政复议法》第14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性质上相当于国务院部门,因此,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应由其本身进行复议。当然,尽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与作出复议决定的机关同一,但内部的处理部门却可以不同。根据《行政复议规程》第3条:国家知识产权局法律事务处(以下简称“法律事务处”)负责行政复议的具体工作。第二类机构,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2条的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所以,此类行政复议,既可以向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也可以向上一级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
3.专利行政复议的收案范围
根据《复议规程 第五条规定,专利行政复议的收案范围包括:1、专利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其申请不服的;2、专利申请人对申请日的确定有争议的;3、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未要求优先权不服的;4、专利申请人对其专利申请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或者不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不服的;5、专利申请人对专利申请视为撤回不服的;6、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放弃取得专利权的权利不服的;7、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终止不服的;8、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因耽误有关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子恢复的:9、专利权人对给子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10、强制许可请求人对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11、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二条终止其国际专利申请不服的;12、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五条所作复查决定不服的;13、专利代理机构对撤销其机构处罚不服的;14、专利代理人对吊销其 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处罚不服的;15、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最后一项是个“兜底条款”,究竟包括哪些情形, 未见到任何解释。但从实际来看,可以肯定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所作出的任何具体行政行为都不包括在内。
4.提起专利行政复议的期限
《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H的除外。《行政复议规程》在规范层次上仅属于部门规章,并非该条中所指的“法律”,鉴于《专利法》对专利行政复议的期限未做特别规定,所以,不管是第一类专利行政复议,还是第二类专利行政复议,都遵照该60日的的规定,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前款所述期限的,该期限自障碍消除之H起继续计算。

10. 专利行政复议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如何申请专利复议

一、可申请专利行政复议的情形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才能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规程第五条将可以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列举如下:
(1)专利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其申请不服的;
(2)专利申请人对申请日的确定有争议的;
(3)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未要求优先权不服的;
(4)专利申请人对其专利申请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或者不按保密专利申请处理不服的;
(5)专利申请人对专利申请视为撤回不服的;
(6)专利申请人对视为放弃取得专利权的权利不服的;
(7)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终止不服的;
(8)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因耽误有关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
(9)专利权人对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
(10)强制许可请求人对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
(11)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二条终止其国际专利申请不服的;
(12)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五条所作复查决定不服的;
(13)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布图设计申请不服的;
(14)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对布图设计申请视为撤回不服的;
(15)布图设计登记申请人、布图设计权利人因耽误有关期限造成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
(16)布图设计权利人对非自愿许可决定不服的;
(17)布图设计权利人、被控侵权人对侵犯布图设计专有权所作行政处罚不服的;
(18)专利代理机构对撤销其机构的处罚不服的;
(19)专利代理人对吊销其《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处罚不服的;
(20)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二、申请专利行政复议的期限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因为行政复议是一种解决行政纠纷的手段,所以必须有严格的期限规定,才能尽快解决行政争议,有利于及时保护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要申请行政复议,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否则将可能因为超过法定的申请复议期限而被不予受理。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复议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耽误法定期限后申请复议的,是否受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法律事务处决定。在实际操作中,复议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虽然超过了60天的期限,但只要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确有错误,且复议申请人亦使法律事务处相信其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权利(即有证据显示复议申请人在提出复议之前一直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部门反映交涉此事),法律事务处一般均确认其提出耽误期限的理由为正当理由,即受理其复议申请。
三、如何进行专利复议
专利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除驳回和授权行为以外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行政相对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依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复议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受理、审理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只能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而启动,不能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自行启动。
专利行政复议不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救济程序,但如果当事人已经向法院起诉,且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情况下,就不能再提出复议;如果当事人选择了复议,且复议已经立案受理,就不能再向法院起诉(只有等复议决定作出后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法院起诉)。
如果当事人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当事人先行进行复议程序,因为复议程序简捷,不收取费用,且承办人员具有相应的专利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

阅读全文

与专利代理行政复议的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