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许经营餐馆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
特许经营餐馆属于商标分类第42类4201群组;
经路标网统计,注册特许经营餐馆的商标达内6件。
注册时怎样选择其容他小项类:
1.选择注册(快餐店,群组号:4201)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6.67%
2.选择注册(餐馆,群组号:4201)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6.67%
3.选择注册(自助餐厅,群组号:4201)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6.67%
4.选择注册(咖啡馆,群组号:4201)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6.67%
5.选择注册(经营餐馆,群组号:4201)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6.67%
6.选择注册(咖啡吧,群组号:4201)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6.67%
❷ 没有商标注册证能开店特许经营吗
未注册商标作为特许经营资源,条例未予明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商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下称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以下称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对于该条款的理解,有观点认为,只有注册商标才能作为特许经营的资源,才能用以开展特许经营活动。原因在于:第一,《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已经明确商标是经营资源的一种,但必须是注册商标。虽然该条款采用的是非完全列举的规定方式,但在已经将注册商标作为经营资源的一种进行明确列举的情况下,仅就商标这一特许经营资源而言,将注册商标的明确列举视为商标这一特许经营资源类型的完全列举更为妥当;第二,我国对于商标的管理采用的是注册制,只有注册商标才能获得合法有效的保护,对于特许经营而言,如果用以开展特许经营活动的特许经营资源无法获得合法有效保护,将严重影响特许经营体系的稳定性,甚至有可能导致特许经营合同的根本合同目的难以实现,并最终损害被特许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特许经营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三,如果放开未注册商标作为特许经营资源的“口子”,实际上等于变相降低了对特许经营资源的要求,而特许经营资源作为特许经营活动中特许人用以向被特许人换取对价的核心资源,在把控上应该从严,否则将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助长特许经营活动中的商业欺诈,促使部分滥竽充数的特许人趁机“浑水摸鱼”,不利于特许经营商业环境的提升及净化,也加大了政府主管部门对于特许经营商业活动的管理难度。未注册商标绝对禁止在特许经营资源外合理吗笔者认为允许未注册商标作为特许经营资源并不违反立法本意,把握“有担忧但不过分担忧、存甄别但不绝对禁止”的实操原则将更符合市场实际。笔者认为,结合特许经营商业活动的特点及操作实际,不应该将未注册商标绝对禁止在特许经营资源之外,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综合考虑。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将未注册商标划归特许经营资源范畴并不违反立法本意,并不与现行的具体法律规范相冲突。特许经营的商业模式虽然在国外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从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进入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国家在立法层面均以鼓励、促进为主。例如,在《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中,除了对开展特许经营活动的主体这样直接影响特许经营性质及效力认定的问题上采用效力强制性规定而外,涉及特许经营的信息披露制度、备案制度等核心问题均采用管理强制性规定的模式,立法本意在于力图从管理上进行引导,而非绝对强制。具体到《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该条款整体采用非完全列举的规定方式,注册商标虽然是明确列举可以作为特许经营的资源之一,但未注册商标是否可以作为特许经营资源,并未明确规定禁止。同时,在特许经营的操作实践中,特许人对于未注册商标商业运作,往往是以商标许可的形式实现,而《商标法》关于商标许可的具体规定中也没有硬性规定未注册商标的许可行为无效(实践中,只要许可方与被许可方的商标许可使用行为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一般均会被视为合法有效的许可使用行为)。考虑到条例对特许经营事业以鼓励促进为主的主旨理念,再结合实践中特许经营资源类型本身的丰富性及可变性特点,苛求具体条款将所有特许经营资源类型一一列明并不现实,也不符合动态发展实际。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某项经营资源具备了作为特许经营资源的特点,都不应简单地将其一味排除,更不宜以条款未明确列明为由否定其存在的合法性。第二,虽然我国采用的是商标注册制,但是对于未注册商标也并非绝对不予保护。不可否认,在商标注册制度框架下,我国对于注册商标的保护整体要强于未注册商标,但是对于未注册商标,特别是经过使用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一定品牌优势的未注册商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保护。而且,随着新《商标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商标立法对于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力度正在逐渐增强,例如,新《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规定 “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适当区别标识”,该条款就较为明确地规定了对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未注册商标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新《商标法》加大了对商标领域各种恶意行为的规制的力度,未注册商标作为最易受恶意主体青睐的“商标群体”,《商标法》对恶意主体及恶意行为的强规制间接从多个层面加大了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未注册商标对于特许经营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正在逐渐降低。第三,商标未注册对于特许经营体系而言仅仅是“商标”这一特许经营资源在某个时间点所处的一种阶段性状态,这种状态是可变的。正常情况下,未注册商标提出注册申请后,经过商标主管部门的实质审查,如无其他因素,其状态有可能从未注册转变为注册。即使在申请过程中遭遇异议或者驳回等程序,商标申请人(通常为特许人)也是有类似异议答辩、驳回复审等后续程序对商标的最终注册进行争取。简言之,商标未注册仅是商标在某个时间点所处的一种阶段性状态,这种状态是存在改变可能的。如果仅因为特许人在开展特许经营的某个阶段商标处于未注册状态就“简单粗暴”地将其排除在特许经营资源之列,既缺乏动态看发展的思维,往往与操作实践不匹配,长期来看,对我国特许经营事业的发展也会形成一定的桎梏。第四,未注册商标往往会与其他特许经营资源在操作实践中组合使用,部分特许经营行业使用未注册商标往往更符合行业特点。从特许经营的操作实践来看,在同一特许经营体系中涉及的经营资源类型往往不止一种,多数特许人是以特许经营资源组合的形式许可授权被特许人进行使用,甚至部分特许体系的资源核心并不集中于商标,而是更多的集中于专利或者管理体系方面,在此类特许体系中,商标对于特许体系的影响力有限,即使最终未获注册,也并不会对整个特许体系的稳定性造成致命性伤害。另外,部分经营季节性或者所经营产品经常灵活调整的特许体系,操作实践中会经常根据所更换产品的特点来创意 “商标名称”,由于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且存在众多不确定性,每类产品均要求商标必须核准注册,这在实践操作中并不现实。更甚者,特许人在经营某类产品时,为了尽可能让商标直接描述清楚特许商品(服务)的特点,往往使用的商标都存在缺乏显著性的问题,在商标获得显著性之前,短时间内往往是无法获准注册的,对于此类特许体系,就需要充分考虑其本身的特点,而不应直接将其扼杀在摇篮。第五,执法实践中,特许人以未注册商标作为特许经营资源开展特许经营活动,特许经营行为本身并不会被认定为当然违法。在众多的特许经营纠纷中,一旦被特许人与特许人发生纠纷,被特许人往往会以特许人用以开展特许经营活动的商标未注册,因此特许人并不具备特许经营资格或者特许人涉嫌欺诈为由要求法院解除双方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或者认定双方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无效。从此类案件的判决结果来看,各地法院尽管判决的结果不尽相同,但从裁判思路来看,都不会仅仅因为特许人商标未注册就简单判决合同解除或者无效。而是会充分考虑特许人在开展特许经营活动前是否已经充分履行了信息披露业务、被特许人在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前是否已经明确知晓特许人商标未注册、特许人是否存在明显的欺诈行为以及涉案商标的基本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因此,从现有判例来看,特许人以未注册商标作为特许经营资源开展特许经营活动,并不会被当然认定为违法。如何降低与防控可能出现的特许经营风险为尽量降低未注册商标运用在特许体系后可能对整个特许体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防控可能出现的特许经营风险,笔者建议“特许人”应注意如下实务操作问题:第一,组合其他特许经营资源类型积极向商务主管部门完善备案手续。按照现在的特许经营备案操作实践,如果特许人仅以未注册商标作为特许经营资源申请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商务主管部门一般不会允许。因此,对于广大特许人而言,在申请特许经营备案时,需要将未注册商标组合其他类型的经营资源,如专利,企业标志(常见的以著作权登记的形式)等共同作为特许经营资源申请备案。第二,主动将商标未注册的事实向被特许人进行如实披露,并保留好披露证据。实践中,特许人不可避免的会遭遇与被特许人在经营方面的纠纷,双方一旦合作破裂,被特许人往往会想尽办法企图解除已经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或者请求法院认定双方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无效。如果特许人用以开展特许经营活动的商标刚好属于未注册商标,部分被特许人往往会以此为由请求法院认定特许人没有开展特许经营活动的资质或者以特许人事先隐瞒商标未注册的事实导致被其在不完全知晓有关情况下签订特许经营合同,特许人的行为构成欺诈,并最终以上述理由要求法院解除合同或者认定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效。鉴于此,为防控此类风险,特许人在与被特许人签订特许经营合同之前,如果特许商标未获注册,应提前向被特许人就商标未注册的事实进行如实披露,并保留好相关披露的证据。第三,拟使用的特许商标应及时提报申请,并做好事前评估、事中关注、事后维护工作。对于用以开展特许经营活动的未注册商标应及时提报注册申请,商标是否最终获准注册以及获准注册后权利状态是否稳定都会影响到特许经营体系的稳定性。鉴于此,对于拟选择的特许商标,在确定之前应做好商标的事先查询,评估注册保护的可行性,提报注册申请后应重点关注审查进程,对于可能出现的异议、驳回等程序应积极处理,尽量确保商标能够获准注册。商标正常注册后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注意维护商标权利状态的稳定,专用权届满之前及时续展,监控可能出现的商标撤三、无效等可能影响商标权利状态的异动情形。上述工作由于涉及较强的专业性及长期的流程跟踪,特许人往往无法较好把控,此时建议聘请或委托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辅助处理。
❸ 什么是特许经营,如何办理。
特许经营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版术、经营权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1.直接特许:即特许者将特许经营权直接授予特许经营申请者,获得特许经营权的被特许者按照特许经营合同设立特许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再行转让特许权。
2.区域特许:即由特许者将在指定区域内的独家特许经营权授予被特许者,该被特许者可将特许经营权再授予其他申请者,也可由自己在该地区开设特许点,从事经营活动。
按我国法律规定,特许经营是一种销售商品和服务的方法,而不是一个行业。作为一种商业经营模式,在其经营过程和方法中有以下四个共同特点:
1.个人(法人)对商标、服务标志、独特概念、专利、经营诀窍等拥有所有权。
2.权利所有者授权其他人使用上述权利。
3.在授权合同中包含一些调整和控制条款,以指导受许人的经营活动。
4.受许人需要支付权利使用费和其他费用。了解更多特许经营知识,请关注中国特许经营第一同学会。
❹ 特许经营企业商标注册时注意什么
注册商标并不是企业开展特许经营的必要条件,企业没有注册商标,但是拥有内其他经营资源,如企容业标示、著作权、专利、专有技术等,也可开展特许经营活动。
比如小肥羊,当初开展特许经营活动时就没有取得注册商标,只是取得了商标受理通知书。
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权利,企业开展特许经营活动前,最好已经取得注册商标。
❺ 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
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属于商标分类第35类3502群组,小项号为:350096;
经路标网统计,注册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的商标达851092件。
●注册时怎样选择其他小项类:
1.选择注册(替他人推销,群组号:3503,小项号:350071)类别的商标有632362件,注册占比率达74.3%
2.选择注册(广告,群组号:3501,小项号:350039)类别的商标有580739件,注册占比率达68.23%
3.选择注册(进出口代理,群组号:3503,小项号:350005)类别的商标有450665件,注册占比率达52.95%
4.选择注册(市场营销,群组号:3503,小项号:350106)类别的商标有427212件,注册占比率达50.2%
5.选择注册(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群组号:3501,小项号:350092)类别的商标有371988件,注册占比率达43.71%
6.选择注册(寻找赞助,群组号:3508,小项号:350102)类别的商标有301543件,注册占比率达35.43%
7.选择注册(人事管理咨询,群组号:3504,小项号:350019)类别的商标有284948件,注册占比率达33.48%
8.选择注册(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双方提供在线市场,群组号:3503,小项号:350120)类别的商标有282995件,注册占比率达33.25%
9.选择注册(会计,群组号:3507,小项号:350015)类别的商标有256783件,注册占比率达30.17%
10.选择注册(计算机网络上的在线广告,群组号:3501,小项号:350084)类别的商标有218259件,注册占比率达25.64%
❻ 连锁店用不用注册35类商标为什么
第一、看看第35类点分类情况:
【3501】广告
【3502】工商管理辅助业
【3503】替他人推销
【3504】人事管理辅助业
【3505】商业企业迁移
【3506】办公事务
【3507】财会
【3508】单一服务
【3509】药品、医疗用品零售或批发服务
根据上述分组的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先大概概括,那些类型或者经验性质的企业要注册第35类商标:
1、广告公司、策划公司、设计公司等文化创意服务。注册的核心商品内容为:户外广告350003、※广告设计C350001、广告策划C350002、广告宣传350039、广告稿的撰写350099、广告代理350047等。
2、进出口贸易公司、电商等销售交易服务。注册的核心商品内容为:进出口代理350005、市场营销350106、电话市场营销350107、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双方提供在线市场350120。特别注意的是最后的“为商品和服务…...提供在线市场”是2015年1月1日最新出现的,之前是没有的。也是标志着电商服务商标的明确。
3、商业管理咨询服务类公司。主要是针对为企业提供商业信息服务,商业调研服务等。以及商业管理,主要为饭店管理,商业顾问等。(也就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注册的核心商品内容为:商业管理辅助350001、饭店商业管理350078、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350096、商业信息350065、民意测验350066、通过网站提供商业信息350119等。同时也适合公关公司、商业服务公司等。
4、药店、医院药铺等。注册的核心商品内容为:药用、兽医用、卫生用制剂和医疗用品的零售或批发服务350108、※药品零售或批发服务C350009,等。
4、猎头公司,招聘服务及人事管理等类型的公司。注册的核心商品内容为:职业介绍所350012、演员的商业管理350079、为挑选人才而进行的心理测试350090等。
5、会计财务公司。注册的核心商品内容为:计350015、绘制帐单、帐目报表350016、商业审计350017、税务申报服务350123等。
6、秘书及办公服务类型公司。注册的核心商品内容为:文秘350072、复印服务350009、文件复制350026、开发票350098、计算机文档管理350061、在计算机数据库中更新和维护数据350117(网管)、办公机器和设备出租*350013等。
以上6种类型公司,可以说是必须注册第35类商标。否则被别人抢注,将会有很严重大后果,轻则改名换姓,重则官司缠身。
互联网公司必须注册地35类商标。有网站,你就必须注册第35类商标。为的就是推销。
1、像门户网站那样,一般主要的盈利手段就是广告,那么自然就落入广告公司保护的范畴。
2、像点击付费广告350113、通过网站提供商业信息350119等这样的商品内容是现在网络时代的标配。作为商业管理和咨询或服务公司,在新网络时代,不失为也是一个有力工具。
还有什么企业需要注册第35类呢?也就是剩下准备或者有目标有计划在未来要开展上述6条相关业务活着其他相关联的公司企业。在中国商标“注册在先”原则的大范围下,早注册,早获权。
❼ 在特许经营中应该怎么使用商标
特许的核心是商标使用许可。不论是特许人还是受许人,均应掌握和熟悉商标法内律及行政法规中有关商标许容可合同的规定,依法经营,依法办理有关法律事宜:
1. 特许经营协议中涉及或包括商标使用许可的,应按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及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备案,并报特许人和受许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2. 许可人不得超过其册商标的范围许可。《商标法》第二十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使用的商品为限;
3. 不得滥施许可。我国商标法中对滥施许可行为及不顾商品质量的行为作出了责令限期改正,予以通报或罚款直至撤销其注册商标的处分规定;
4. 加盟店要协助总店在当地登记商标或有关的知识产权人;
5. 不能以加盟店的名义登记成为商标或有关知识产权的拥有者,除非获得总店的允许或指示;
6. 确认商标及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权益完全属于总店,如由于法律上或其它原因而使商标或有关的知识产权被认定为属于加盟店,则加盟店必须按总店指示办理手续将上述权益转让予总店;
7. 若获悉任何第三者有侵犯商标或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行为,应立刻通知总店,并按总店的指示及在总店愿意支付有关诉讼费用的前题下提出诉讼。
❽ 特许经营中的商标使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你好,特许的核心是商标使用许可。不论是特许人还是受许人,均应掌握和熟悉商标法律及行政法规中有关商标许可合同的规定,依法经营,依法办理有关法律事宜:
1. 特许经营协议中涉及或包括商标使用许可的,应按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及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备案,并报特许人和受许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2. 许可人不得超过其册商标的范围许可。《商标法》第二十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使用的商品为限;
3. 不得滥施许可。我国商标法中对滥施许可行为及不顾商品质量的行为作出了责令限期改正,予以通报或罚款直至撤销其注册商标的处分规定;
4. 加盟店要协助总店在当地登记商标或有关的知识产权人;
5. 不能以加盟店的名义登记成为商标或有关知识产权的拥有者,除非获得总店的允许或指示;
6. 确认商标及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权益完全属于总店,如由于法律上或其它原因而使商标或有关的知识产权被认定为属于加盟店,则加盟店必须按总店指示办理手续将上述权益转让予总店;
7. 若获悉任何第三者有侵犯商标或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行为,应立刻通知总店,并按总店的指示及在总店愿意支付有关诉讼费用的前题下提出诉讼。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❾ 没有商标,可以申请特许经营备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