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转基因动物专利权

转基因动物专利权

发布时间:2021-02-24 06:55:07

Ⅰ 哪些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哪些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我国法律规定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如果大家需要专业的专利服务,八戒知识产权帮您支招!八戒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业务发展迅速,专注商标、专利、版权、域名等知识产权业务方向,八戒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专利转让代理服务受业内认可,如果您有专利转让,专利申请的交易的需求,就赶快咨询八戒知识产权客服。哪些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一、人类胚胎干细胞(1)处于各形成和发育阶段的人体(2)违法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3)微生物二、基因或DNA片段(1)动物和植物个体及其组成部分(2)转基因动物和植物三、涉及遗传工程的发明(1)产品发明(2)制备产品的方法发明(3)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表(4)涉及微生物的发明四、遗传资源来源的披露(1)术语的解释(2)对披露内容的具体要求(3)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的审查哪些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更多详细知识产权知识和业务,可以拨打八戒知识产权在线客服。八戒知识产权致力专注知识产权领域,目前已获中国主板上市公司朗科科技创始人天使投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金蝶国际投资。

Ⅱ 专利案例分析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动物和植物品种

【案情介绍】

“哈佛鼠”又叫“肿瘤鼠”,它是哈佛大学两位科学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老鼠。由于该老鼠易患癌症,因此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医学研究价值。欧盟各国、美国等已先后批准授予“哈佛鼠”专利权。

1993年,加拿大知识产权办公室在审核“哈佛鼠”在加拿大的专利权时裁定,“哈佛鼠”作为老鼠不能被授予专利,但哈佛大学可以获得易致癌基因及相关试验的专利权。这一裁定引起哈佛大学的不满。但加拿大专利申诉委员会和联邦法院均维持了加拿大专利办公室的裁决。到2000年8月,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又以2比1的表决结果,裁定“哈佛鼠”可以获得专利权。不过联邦上诉法院的判决也没有让人信服,关于“哈佛鼠”的官司一路打到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2002年12月5日“哈佛鼠”可否获得专利案最终由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判决认为专利法中所使用的制程、机器与构成物质等概念并不能涵盖高等生物本身。使加拿大成为西方国家唯一没有给哈佛鼠授予专利的国家。

“哈佛鼠”专利案对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加拿大专利界来说,这起案件代表着高等生命形式是否属于“发明”。加拿大专利申诉委员会表示“高等生命形式”不是发明,不能被赋予专利,但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却认为“哈佛鼠”符合专利法中关于发明的定义。加拿大以前曾对微生命授予过专利,但从没有对高等生命形式授予专利的先例。现在加拿大知识产权办公室中还有500多件关于转基因动植物的专利申请,“哈佛鼠”的判决将对它们产生重大影响。

对哈佛大学来说,专利意味着财富。目前全球实验室每年进行试验需要老鼠2500万只,而非常适合用于癌症研究的“哈佛鼠”,其“钱”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对加拿大科学界来说,专利意味着科研经费。如果专利不能被批准,必将使一些企业对科研资助的兴趣大减,特别是在美、欧已批准这一专利的情况下,加拿大对专利的否决意味着科研经费的流失。

宗教界担心授予“哈佛鼠”专利会引起伦理和道德上的混乱。加拿大教会联盟的一位律师表示,仅仅知道如何排列它的基因,就宣布拥有这种生物,人类在道义上是没有这项权力的。

环保界则担心转基因技术会给自然界带来灾难。他们担心某种转基因动植物融入到自然界的动植物中后,会改变物种的平衡,他们更担心一个物种平衡的破坏会带来“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效应,从而改变整个自然界。

【问题】

“哈佛鼠”在我国能够获得专利权吗?为什么?【评注】

动植物品种可以分为天然生长和人工培育两种。自然界生长的动植物不是人类智力成果的产物,而专利法的重点在于鼓励创新,因此不能对动植物新品种授予专利权。经过人工培养的动植物新品种虽然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但是任何一种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都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并且经过好几代的筛选才能够获得显著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我国的专利法暂时没有授予动植物新品种以专利权。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该条例第1条明确规定:“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是本条例制定的目的。在本条例颁布之后,在我国,植物新品种可以根据本条例得到保护。但就动物新品种而言,我国的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赋予动物新品种的发明人专利权的规定。相反,我国的专利法第25条规定,对于动物新品种,不授予专利权。

“哈佛鼠”的权利人所主张的权利是典型的动物新品种的专利权,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法暂时不保护动物新品种,因此,“哈佛鼠”在我国现阶段不可能被授予专利权。依据我国专利法第25条的规定,我国的专利法暂时不授予动植物新品种以专利权,但是,对于动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

Ⅲ 转基因动物未来真的实现吗为什么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实验肯定一直在进行 虽然有某些禁止条款的限制 但人的好奇心和掌控欲是不可阻挡的
要真的实现了世界就末日了 人类就灭亡了 真的 所以还是希望不要实现 或是早日研究出反转基因的技术为好

Ⅳ 不能获得专利权的项目

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对下列各项不能获得专利权的项目:不能获得专利权的项目1.科学发现科学发现是指人们对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新的认识,不是人们利用自然科学规律创造出的能在工业上应用的新产品、新方法,不能予以专利保护。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人们的思维推理、分析判断记忆的规则和方法,不能在工业上运用,不能产生一定的技术效果,因而不是《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不能予以保护。但是,当一件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利用了技术手段和能够产生技术效果时,则该发明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对于网络上的经营模式也不给予专利保护。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因不具备工业上的适用性,也不属于专利保护的范围,但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的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则可以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保护。4.动物和植物品种除美国等少数国家外,对动物、植物新品种不予以专利保护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但对生产动物、植物品种的新方法,如人工养殖筏、栽培法等则可以取得专利保护。按照我国现行专利法的规定,转基因动植物,克隆人的方法以及克隆人,改变人生殖系遗传身份的方法,人胚胎的工业或商业目的应用,可能导致动物痛苦而对人或动物的医疗没有实质性益处的,改变动物遗传身份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得到的动物不能授予专利权。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这类物质因对多是涉及军事和国防方面,不宜公开,不给予专利保护,但用于原子核变换方法的仪器、设备等新技术可以取得专利权。近些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面临挑战。一些国家对原先不给予保护的某些智力活动的规则、方法以及用新方法获得的动植物品种,也开始给予保护。

Ⅳ 转基因技术介绍,怎样利用最好,厉害分别是什么,它涉及哪些领域等等等等…………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新的基因
这些新的基因在某种已知的角度上对人类有益。可以使农作物增产,让一个物种具有其它物种的特性。例如转基因抗虫棉具有苏云金芽胞杆菌的伴胞晶体可以抵御害虫的侵害。但人们不能预测该基因在其它方面对该物种的影响。也就是说这个新来的“员工”对整个集体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不仅仅对人类有益,有可能因为不匹配而导致其它的问题出现。例如受到干扰创造出未知的蛋白,这些未知的东西正是人们所担忧的。也许那就是新的朊病毒。
克隆技术便是(利用基因或细胞工程技术)原分不动的复制一个新的出来(可以是一个基因或一个细胞)。现在一般所说的克隆技术是克隆细胞。因为这只是将同种个体间细胞核与细胞质的融合。只要在试验步骤上不出差错,得到的是一个的我们很了解的细胞。我们甚至可以预测它像他的父亲。克隆技术所带来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上的争论而非创造出什么组合型怪物(如转基因工程那样)。一般人们争论的是这个个体的存在意义。它如此的像它的父亲,以至于它存在的意义受到到质疑。这个所谓的新个体究竟享不享有人身权?......
但两个技术全部是生命科学的结晶,人类因此会更深刻的认识生命本质。生产力也会因此得到巨大发展。但对神圣的基因“动手脚”使这两个技术也成为了真正的双刃剑。

以前学遗传学的时候,老师都教育大家不要吃转基因的东西,比如油,最好是吃压榨油

打个比方:比如种黄豆,生成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种虫害而降低产量,这时候给它注入某种基因,就像打了疫苗一样,能够抵抗虫害提高产量,这是利。但是同时,人类食用了带有这种基因的黄豆或是副产品(豆油,豆浆等),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在短时间还不得而之,这就是弊。

2001年世界转基因植物商品化种植面积达到5260万公顷,其中我国的种植面积为150万公顷,是2000年的3倍,成为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国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已开发的产品效果良好,受到农户的重视而加大了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加大了研究力度,转基因植物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产生。
1、抗虫转基因植物
2001年,转基因抗虫棉在已经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抗虫棉基因专利“编码杀虫蛋白质融合基因和表达载体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中国专利金奖。同时,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也顺利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标志着我国在双基因抗虫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SGK321已经通过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并获准在晋、冀、鲁、豫、皖进行商品化生产,在湖北进行环境释放。综合2000年和2001年两年区试结果,SGK321早熟性明显优于其他品种,霜前皮棉亩产75.4公斤,相当于对照抗虫杂交种的93.4%。该品种纤维品质好,长度为29.2毫米,比强度29.4厘米/特克斯,马克隆值4.8,抗虫性突出。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审定抗虫棉品种14个,其中单价棉11个,分别为:GK1(国抗1号)、GK12(国抗12号)、GK19(国抗19号)、GK22(国抗22号)、GK30(鲁棉研16号)、GK95-1(晋棉26号)和GK46(晋棉31号)、GKz10(鲁棉研15号)、GKz13(鲁RH-1)、GKz6(中棉所38)和GKz8(南抗3号);双价棉3个,分别为:sGK321、sGK9708(中棉所41)、sGK5(新研96-48)。这些抗虫棉品种均高抗棉铃虫,具有较好的品质性状及丰产性。同时,还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抗虫棉品种,其中杂交棉品种2个(鲁H9513和中抗杂5号),常规品种2个(ZGK9708和鲁S6145)。此外还有正在参加国家区试的有潜力的品种6个,杂交棉4个。2001年国产抗虫棉已经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新疆、辽宁等17个省市推广60万公顷,占据了国内抗虫棉43.3%的市场份额。加上孟山都公司的抗虫棉,2001年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达到了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31%,种植农户超过350万户。
在抗虫转基因水稻方面,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制的转SCK基因(修饰豇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抗虫水稻在福建已连续进行了5年大田试验。经鉴定,其对二化螟田间防治效果达90-100%,稻纵卷叶螟抗性达81-100%,对大螟62.6-63.9%,稻苞虫83.9%。鉴于目前政策原因暂时还不能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已采取多地区多点进行大田试验。该转基因水稻的食品安全性检测已基本完成,结果表明与常规稻无明显差异。目前正进一步发展无选择标记、高效表达、多价抗虫基因等转基因水稻新品种。
中国农业大学从Bt菌株克隆得到一种沉默的新杀虫基因cry1Ie1,该基因表达的毒蛋白对亚洲玉米螟显示了高杀虫活性,目前国际上已经确定了其在分类上的模式基因地位。该基因及该基因与cry1A基因的组合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cry1Ie1和cry1Ac基因的密码子改造和原核、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改造基因的杀虫活性鉴定正在进行之中。

转基因技术还能用在人类繁殖上,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技术还不成熟,已经几乎没有人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第一是人类是高等动物,基因组太过复杂,换掉基因的话生下来的不会成活。(这就是为什么多利当时那么轰动了,即使是今天,就算是完全没有改变基因的克隆较普通的哺乳动物成活率也不是100% ,更别说人类了,加上道德不允许研究人类的转基因,没有相关的技术研究)
第二是无法控制基因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无法保证能达到我们要达到的效果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对于微观世界的改造,来实现对宏观物质的改良,我个人认为它的风险体现在对于微观世界,我们现有科学的认识可能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在微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中,对微观的世界是否会造成影响,是一个问题,而且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好处,在未来的岁月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这种改良是不是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危害,还不好说。而且,
对于食物链上可能产生的效应,是以目前人类的科学,很难预料到的。比如,我们现在使用转基因豆油,我们对大豆进行转基因改造,那么经过改造后的豆油会不会对人的身体中的某些器官或构造,甚至人体内的微观粒子已经产生了隐性的改造,在条件适当的时候才会体现出来,现在没有办法进行论证,原因这是个崭新的课题。你所说的新的病源物质,很可能出现,微观世界,我们人类知之甚少。

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报道说由于转基因技术造成了什么不良后果。但是有些国家在进口粮食的时候,宁可高价购买非转基因商品,其原因就是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Ⅵ 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第一:安全性
①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 组中,从而改造生物的现代分子生物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 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 生物学。 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 生物体 基因组中所需要的 目的基因,也可以是 人工 合成指定序列的 DNA片段。DNA 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 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 性 状的个体。
简单的说转基因是用一种基因感染另一种基因,进行基因组重组,根据人类的要求所自行调整。
②安全性。
对于转基因安全与否还有待考证。
由于转基因食品中有些成分是传统食品中从来没有的。现代生物技术将其他生物基因转入植物,将病毒、细菌和非食物品种的外源基因,以及标记基因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引入食用作物,都是传统育种技术无法实现的。再者,现代遗传工程学还比较年青,谁也说不清这些遗传改变将来会产生什么后果。因此,各国对这类食品的安全检验要求比用传统方法培育生产的更加严格。截至2013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以实质等同性原则为依据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第二:优缺点
①优点。
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
例如:转基因食品——土豆;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②缺点。
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同时在栽培过程中,转基因作物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可能通过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过敏等。

第三:民意调查
①网络争执。
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近期再次蹿红网络。原央视著名主持 人崔永元和打假斗士方舟子的一场微博论战引来网络围观。
从转基因发展开始,就有跟多关于转基因的谣言,科学家也用有力的证据证明转基因的清白。(如发生在1998年的普斯泰案)
②民意说法。
1.转基因食品安全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公众有质疑的权力。将质疑等同于“传谣”,逻辑太霸道。
2.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风险,“实质等同”不等于“实质安全”。传统食品同样需要监管,申请专利和食品安全是两个问题.反驳乏力。

第四:禁播广告
2014年10月,农业部向国家工商总局发函,商请要求加强对涉及转基因广告的管理。10月9日,央视广告部门官微称禁止对非转基因广告使用“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
将对涉及转基因、非转基因的产品广告加强审查,其中,在我国和全球均无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作物如水稻、花生及其加工品的广告,禁止使用非转基因广告词;对已有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种植的大豆、油菜等产品及其加工品广告,除按规定收取证明材料外,禁止使用非转基因效果的词语,如更健康、更安全等误导性广告词。

Ⅶ 欧洲专利局植物发明专利包括哪些

同中国专利法一样,欧洲专利公约对于动植物新品种或者是生产动植物的生物学方法是不给专予专利保护的。
那么,与属此对应的,专利法保护的是:动植物的非生物学的生产方法。欧洲是案例法国家,根据欧洲的以往案例,转基因植物在欧洲是可以授予专利权的。另外,我看到资料说,(举个例子)对于土豆新品种不给于专利保护,但对于土豆本身是可以给予专利保护的。
若要更详细的对植物品种或者是生物学方法的保护,需要寻求“植物品种保护法”法案。
在中国,目前,转基因动植物是不给于专利保护的。

Ⅷ 哈佛鼠在我国能获得专利权吗

专利是一项技术性的东西,是自己或者公司开发的,不是一个名称就可以申请的,就算要申请也是需要改进的,具体的看情况!

Ⅸ 转基因作物是否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外来物种入侵

转基因技术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的情况下才完成的,而专且大多属都是植物及食物的运用方面,是造福人类的举措,不能算是外来物种入侵。而外来物种入侵是当地没有这种动物或植物的天敌,进而导致其大量繁殖,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Ⅹ 专利权案例分析

1、【案情介绍】 “哈佛鼠”又叫“肿瘤鼠”,它是哈佛大学两位科学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老鼠。由于该老鼠易患癌症,因此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医学研究价值。欧盟各国、美国等已先后批准授予“哈佛鼠”专利权。 1993年,加拿大知识产权办公室在审核“哈佛鼠”在加拿大的专利权时裁定,“哈佛鼠”作为老鼠不能被授予专利,但哈佛大学可以获得易致癌基因及相关试验的专利权。这一裁定引起哈佛大学的不满。但加拿大专利申诉委员会和联邦法院均维持了加拿大专利办公室的裁决。到2000年8月,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又以2比1的表决结果,裁定“哈佛鼠”可以获得专利权。不过联邦上诉法院的判决也没有让人信服,关于“哈佛鼠”的官司一路打到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2002年12月5日“哈佛鼠”可否获得专利案最终由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判决认为专利法中所使用的制程、机器与构成物质等概念并不能涵盖高等生物本身。使加拿大成为西方国家唯一没有给哈佛鼠授予专利的国家。 “哈佛鼠”专利案对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加拿大专利界来说,这起案件代表着高等生命形式是否属于“发明”。加拿大专利申诉委员会表示“高等生命形式”不是发明,不能被赋予专利,但加拿大联邦上诉法院却认为“哈佛鼠”符合专利法中关于发明的定义。加拿大以前曾对微生命授予过专利,但从没有对高等生命形式授予专利的先例。现在加拿大知识产权办公室中还有500多件关于转基因动植物的专利申请,“哈佛鼠”的判决将对它们产生重大影响。 对哈佛大学来说,专利意味着财富。目前全球实验室每年进行试验需要老鼠2500万只,而非常适合用于癌症研究的“哈佛鼠”,其“钱”途自然是不可限量。 对加拿大科学界来说,专利意味着科研经费。如果专利不能被批准,必将使一些企业对科研资助的兴趣大减,特别是在美、欧已批准这一专利的情况下,加拿大对专利的否决意味着科研经费的流失。 宗教界担心授予“哈佛鼠”专利会引起伦理和道德上的混乱。加拿大教会联盟的一位律师表示,仅仅知道如何排列它的基因,就宣布拥有这种生物,人类在道义上是没有这项权力的。 环保界则担心转基因技术会给自然界带来灾难。他们担心某种转基因动植物融入到自然界的动植物中后,会改变物种的平衡,他们更担心一个物种平衡的破坏会带来“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效应,从而改变整个自然界。
【问题】 “哈佛鼠”在我国能够获得专利权吗?为什么?
【评注】 动植物品种可以分为天然生长和人工培育两种。自然界生长的动植物不是人类智力成果的产物,而专利法的重点在于鼓励创新,因此不能对动植物新品种授予专利权。经过人工培养的动植物新品种虽然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但是任何一种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都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并且经过好几代的筛选才能够获得显著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因此,我国的专利法暂时没有授予动植物新品种以专利权。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该条例第1条明确规定:“保护植物新品种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是本条例制定的目的。在本条例颁布之后,在我国,植物新品种可以根据本条例得到保护。但就动物新品种而言,我国的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赋予动物新品种的发明人专利权的规定。相反,我国的专利法第25条规定,对于动物新品种,不授予专利权。 “哈佛鼠”的权利人所主张的权利是典型的动物新品种的专利权,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法暂时不保护动物新品种,因此,“哈佛鼠”在我国现阶段不可能被授予专利权。依据我国专利法第25条的规定,我国的专利法暂时不授予动植物新品种以专利权,但是,对于动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
2、【案情介绍】 1985年4月1日,叶某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名为“新的现代汉字速查法与编码法”的发明专利申请。1985年8月6日,中国专利局以该申请属于一种信息的表述,这种信息的表述只需要人们对它去进行理解和思维,其中没有使用任何自然力为由,未能授予专利权,驳回了叶某的专利申请。叶某于1985年7月5日向中国专利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复审请求。复审委员会经审理认为,申请人提交的原始说明书所载的全部实质内容为:本编码法只用六个号码组成汉字,按六类笔形号码表重点记住三句话,对笔形多的汉字只取头三后三的号码,但对笔形如何分类、究竟是哪六个号码、每个号码各代表哪些笔形等无规定。尽管后来申请人分别提交了补正说明书,但其内容都超出了原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关于“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不得超出原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的规定,因此对超出原始说明书记载范围的修改不予考虑。复审委员会仍认为该申请的内容是一种指导人们进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根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该申请不属于专利法所规定的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法定主题,故复审决定,维持中国专利局的决定,驳回复审请求。叶某不服复审决定,起诉至法院,法院作出维持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的判决。
【问题】 1、没有同计算机相结合的汉字编码方法能否获得专利授权?
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否可以获得专利授权?
【评注】 所谓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它源于人的思维,经过推理、分析和判断产生抽象的结果,或者必须经过人脑思维活动作为媒介才能间接地产生结果。智力活动仅是指导人们对信息进行识别、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由于其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者利用自然法则,也未解决技术问题和产生技术效果,因而不构成技术方案。《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九章对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解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包括数学方法以及一切属于以人的抽象思维、主观意念或者感觉为特征的非技术方案。”按照这一界定,要获得专利授权必须是一个技术方案,而且这一方案应该解决技术问题,利用非显而易见的技术手段,并能够产生实用的技术效果。 本案中,叶某向中国专利局提交的“新的现代汉字速查法与编码法”发明专利申请,因为“新的现代汉字速查法与编码法”的原始说明书在实质内容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所以叶某的补正说明书的内容超出了原始说明书的范围,不符合法律规定。此外,该项申请的原始说明书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清楚、完整地提出汉字编码法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技术方案,其作为单纯的汉字速查法和编码法由于缺乏利用自然规律的技术构思,只能被确认为是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依法不能授予专利权,专利复审委员会和人民法院的判决启示我们,申请人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其内容必须属于专利法规定的授予专利权的主题,并且从形式上到实质上应符合法律要求。在区分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时,应以“技术”二字为核心。凡是对现有技术作出了技术上的贡献的发明创造,都可以成为专利保护的客体。相反,如果该方案不是“技术”的,则不能得到保护。

阅读全文

与转基因动物专利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